建国以来的财政赤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国以来的财政赤字问题
【摘要】恰当地使用财政赤字会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如果财政赤字规模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存在着巨大的财政风险。如何控制财政赤字规模、弥补财政赤字对发挥财政赤字的积极作用、加速经济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对建国以来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财政赤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思路,以期能为当前及未来我国的财政赤字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赤字;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在西方,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背景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具有缓解有效需求不足、动员闲置资本加速经济发展的效应。因而主张国家运用财政手段等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克服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我国,从建国初到1978年,我国政府一直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政策,其间大部分呈持续下降的态势。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财政赤字长期化,赤字额日益增大。为什么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能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连年巨额的财政赤字呢?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对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财政赤字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以期获得对我国财政赤字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赤字问题
财政赤字,说到底就是“财政收入的入不敷出”。自古以来,无论是家庭支出还是财政支出,都遵循两种基本理念,一是“以入量出”,二是“以出量入”。
一般来讲,“以入量出”占多数时期,就是从收入的多少来考虑支出的安排,说到底,就是有多少花多少。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以“财政赤字为零”为骄傲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以出量入”,就是以支出来考虑收入的安排。如果支出大于收入,那么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开源或节流”。“开源”就是以负债的形式来增加收入,即发行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节流”就是减少财政支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对财政赤字的管理一般都是积极主导型管理,而不再是秉承财政赤字为零的被动式管理。积极主导型管理,简言之,就是根据经济活动本身的表现或经济发展本身来积极主动地安排财政收入与支出。年景好时财政盈余多一点,年景差时财政赤字多安排一点,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
从1950年至1976年,26年财政收入,平均每年按10.2%的速度复式增长。从1950年至1976年,26年财政赤字,平均每年按12.97%的速度复式增长。从1950年至1976年,我国累计的财政赤字规模仅为140.28亿元。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采用了“以入量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财政收支平衡的赤字政策与计划经济互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经济的稳定。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赤字为零”的确彻底地规避了财政
风险,但这种保守的赤字政策同样不利于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与计划经济一起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见表一)。
二、改革开放初期与市场经济时期财政赤字的发展变化
中国财政赤字历史时期长,规模逐年上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中,有l7年出现了财政赤字,20年的年赤字率基本上在1%左右徘徊。1998~2002年均出现财政赤字,且规模呈现递增趋势。1998年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由当年的1672.23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3149.51亿元,赤字率也由1998年的1.98%上升到2002年的2.62%。
如表二为我国财政收支增额及增长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今,除了1981年财政略有盈余外,其余年间都是赤字,而且赤字金额不断攀升。1979年我国财政赤字仅为135.41亿元,到1997年时财政赤字为582.42亿元,而到2003年时财政赤字达到2934.7亿元。其中有两个时间点,我国的收支差额(表现为财政赤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是1993至1994年间,我国的财政赤字由293.35亿元突增至574.52亿元,主要原因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其二是1997至1998年间,我国的财政赤字由582.42亿元突增至922.23亿元,主要原因是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表一国家财政收支增额及增长速度
年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支差额增长速度(%)
(亿元)(亿元)(亿元)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950 62.17 68.05 -5.88
1951 124.96 122.07 2.89 101.00% 79.38% 1952 173.94 172.07 1.87 39.20% 40.96% 1953 213.24 219.21 -5.97 22.59% 27.40% 1954 245.17 244.11 1.06 14.97% 11.36% 1955 249.27 262.73 -13.46 1.67% 7.63% 1956 280.19 298.52 -18.33 12.40% 13.62% 1957 303.2 295.95 7.25 8.21% -0.86%
1958 379.62 400.36 -20.74 25.20% 35.28% 1959 487.12 543.17 -56.05 28.32% 35.67% 1960 572.29 643.68 -71.39 17.48% 18.50% 1961 356.06 356.09 -0.03 -37.78% -44.68% 1962 313.65 294.88 18.77 -11.91% -17.19% 1963 342.25 332.05 10.2 9.12% 12.61%
1964 399.54 393.79 5.75 16.74% 18.59% 1965 473.32 459.97 13.35 18.47% 16.81% 1966 558.71 537.65 21.06 18.04% 16.89% 1967 419.36 439.84 -20.48 -24.94% -18.19% 1968 361.25 357.84 3.41 -13.86% -18.64% 1969 526.76 525.86 0.9 45.82% 46.95% 1970 662.9 649.41 13.49 25.84% 23.49%
1971 744.73 732.17 12.56 12.34% 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