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作物叶面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叶面向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一种施肥方式。
与传统的根面施肥不同,叶面施肥可以直接为作物叶片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目前,叶面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叶面施肥技术原理叶面施肥是指将稀溶肥料喷洒在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作用,使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内,起到补充和调整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的作用。
叶面施肥技术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养分快速吸收:叶面施肥可以使施肥后的养分迅速吸收和利用,因为叶面施肥所使用的肥料一般为水溶性肥料,可以迅速在叶片表面形成养分浓度梯度,促使养分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的渗透作用进入叶片内部,从而加快养分吸收的速度。
2. 养分利用效率高:叶面施肥可以减少养分损失和浪费,因为叶面施肥所使用的肥料一般为稀溶液,可以减少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流失,有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降低施肥成本。
3. 营养均衡:叶面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元素,避免因土壤养分不足或失衡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叶面施肥技术的应用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频次和施肥方式等方面。
1. 施肥量:施肥量是指每次叶面施肥时所使用的肥料量,一般应按作物的生长期、品种、生育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通常情况下,施肥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养分浪费和叶面施肥过量引起叶片烧伤。
2. 施肥时间:施肥时间是指叶面施肥的时间选择,一般应在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期段进行施肥,如拔节、开花、结果等生育期。
应避开雨天、阳光直射时间和高温时间,以免影响施肥效果。
3. 施肥频次:施肥频次是指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应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养分状况进行调整,通常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
4. 施肥方式:叶面施肥的方式有喷雾、滴灌和刷涂等,一般应根据作物种植密度、叶片覆盖面积和生长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择,确保肥料均匀覆盖叶片表面,提高施肥效果。
叶面肥最佳吸收温度

叶面肥最佳吸收温度叶面肥是一种能够通过叶片直接吸收的肥料,它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叶面肥的吸收温度对于其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叶面肥的最佳吸收温度,以及为什么温度对叶面肥吸收如此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叶面肥的吸收原理。
叶面肥是以溶液或悬浮液的形式喷施在植物的叶片上,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叶片表面的毛细管作用,进入植物体内。
而温度对于气孔的开闭和毛细管的通透性有着直接影响。
正常情况下,植物的气孔在适宜的温度下会打开,以便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然而,在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条件下,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吸收。
因此,叶面肥的吸收温度应该避免极端的高温和低温,而是选择一个适宜的范围。
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叶面肥的最佳吸收温度一般在15-25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植物的气孔打开程度较高,允许叶面肥更好地被吸收。
同时,这个温度范围也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可以提高植物对叶面肥的利用效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植物对于叶面肥的最佳吸收温度可能有所差异。
一些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可能对较高的温度更适应,而一些寒冷地区的植物可能对较低的温度更适应。
因此,在使用叶面肥时,应该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性,选择适合的温度范围。
除了温度范围,温度的变化也对叶面肥的吸收产生影响。
如果温度变化过快或过大,可能会导致植物的生理应激和叶面肥的浪费。
因此,在喷施叶面肥时,应尽量避免在温度急剧变化的时段进行,以免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叶面肥的最佳吸收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提高叶面肥的吸收效果,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然而,不同植物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叶面肥时应结合植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
此外,温度的变化也需要注意,避免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最终,通过合理控制叶面肥的吸收温度,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叶面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其特点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
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
在作物生长期间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
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所称的叶面施肥。
用于叶面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
其实用于根部施肥的肥料与叶面施肥的肥料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凡是无毒、无害并含有营养成分的肥料水溶液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地供给养分的作用,均可作叶面肥。
早在1844年法国的植物学家E.Gris就证实在缺铁的葡萄叶面上喷施某些营养元素可以矫正因缺乏该种元素所引起的缺素症状,人们对通过叶面施肥可以补充作物营养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叶面肥在生产实践上应用非常广泛,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叶面肥的认识,首先要对叶面肥如何吸收利用营养物质以及其特点有所了解。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细胞后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一种称为气孔的结构,气孔是叶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早期人们认为喷施到叶面上的肥料溶液是通过气孔被动地流入叶片内部,但是水表面张力很大,气孔直径很小,喷施肥到叶片上,肥料溶液在气孔上形成水膜,进入不了叶片的内部。
后来研究表明在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上有很多裂隙,细胞通过质外连丝与外界相通,喷施到叶片表面的肥料溶液中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像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吸收到叶片内部的。
因此,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什么肥料物质到叶面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叶片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营养物质。
叶面肥的特点:与根系施肥相比,叶面肥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素特征,及时喷施补充缺少的元素而改善症状。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直接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进行补充营养的一种施肥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土壤施肥,叶面施肥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作用速度。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供给营养元素:叶面施肥可以直接将营养元素供给植物的叶片,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吸收并转运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因为叶片通常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所以叶面施肥可以快速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快速根据需要调节植物生理状况: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使植物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
例如,在植物遭受病害或虫害的情况下,叶面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叶面施肥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提高肥料利用率:叶面施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
由于叶片上的气孔和作物的根系吸收器官具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叶面施肥可以充分利用植物光合产生的能量,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叶面施肥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或其他环境介质的接触,避免肥料因为土壤固定或转化等原因而无法充分利用。
4.通过叶面施肥修复土壤环境:叶面施肥还可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来修复土壤环境。
例如,在长期使用化肥过量的土壤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可能会受到破坏,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
叶面施肥可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使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中的微生物重新活跃起来,从而改善土壤环境。
总的来说,叶面施肥通过直接在叶面上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提高肥料利用率,修复土壤环境等方式起到肥料补充和调节作用。
叶面施肥具有作用速度快、作用效果显著、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作物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叶面施肥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叶面肥作用原理

叶面肥作用原理
叶面肥是一种通过喷洒在植物叶面上的肥料,其主要作用原理如下:
1. 促进光合作用:叶面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可以提供植物光合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能量转化。
2. 快速补充养分: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洒在植物叶面上,养分可以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绕过了土壤根系的吸收过程,节省了时间,能够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满足植物的需求。
3. 提高养分利用率:叶面肥中的养分能够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相较于根部施肥,叶面肥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淋溶,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促进植物生长:叶面肥中的营养物质能够直接被植物叶面吸收,通过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增加植株根系和叶面的生物量。
5. 防治病虫害:叶面肥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病虫害的作用,能够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叶面肥只能作为辅助肥料使用,不能替代根部施肥,适量使用对植物有益,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概要

在缺铜土壤上叶面施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处
理
穗数/m2 穗粒数 籽粒重(g/m2) 37.0 28.8 58.5 0.14 2.3 2.9 0.03 1.0 2.3
不施铜 土壤施铜CuSO4(kg/ha) 2.5 10.0 叶面施铜12%,2CuSO4(kg/ha) 拔节喷施一次 拔节及抽穗期各施一次
1、基肥不足,作物有严重脱肥现象。
2、作物根系受到伤害。
3、遇自然灾害,需要迅速恢复作物的正常生长。 4、深根作物(如果树)用传统施肥方法不宜收效。 5、需要矫正某种养分缺乏症。 6、植株密度太大,已无法土壤施肥。
应用效果举例
1. 水稻旱育秧矫正-Fe、-Zn、Mn
2. 小麦生长后期喷 N改善品质
• 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 特点。 •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
什么肥料物质到叶片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
叶片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 营养物质。
• 特点 • 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 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部营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63.8 127.4
17.1 52.0
14.0 79.3
15min. to 2h 吸收 棉叶 32P 喷施5min. 15d Urea 1-2d 4-5d
七、叶面肥种类
1、大量元素 2、微量元素 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4、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工和天然) 5、大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6、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7、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植物生 长调节剂
养分 作物 柑橘
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速度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 间 12h 1~4h 1~6h l~8h 12~24h 24~36h 6d 7~lld 15d Fe Mo C1 扁豆 扁豆 扁豆 1d(吸收8%) 1d(吸收2%) 1~2d K Ca S Xn Mn 扁豆、甘蔗 扁豆 扁豆 扁豆 扁豆 l~4d 4d 8d 1d 1~2d 养分 作物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间
植物是怎么吸收肥料的原理

植物是怎么吸收肥料的原理
植物吸收肥料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根系和叶片进行。
1.根系吸收:植物的根系具有吸收肥料的特殊结构。
根毛是根系的重要部分,它们分布在根系表面,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植物根毛表面有微细的细胞壁,富含可溶性物质如蛋白质和多糖,可以吸附土壤中的肥料。
根毛通过渗透作用和活性转运蛋白将吸收的肥料吸入根内,并通过根系的细胞质运输到植物体内。
2.叶片吸收:除了根系吸收外,植物的叶片也能进行肥料吸收。
叶片上有大量的气孔,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也能吸收氮、磷、钾等养分元素。
气孔的打开程度和养分浓度的差异会影响叶片吸收肥料的速率。
叶片上的细胞表皮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可以吸收一些可溶性肥料。
3.背根吸收:一些植物在土壤中形成背根(根系突出地上的一部分),背根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比根毛更强。
背根具有较粗的导管和细胞壁,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同时,肥料的形态和土壤性质也会影响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例如,土壤中肥料以阳离子形式的氮、磷、钾等元素更易被植物吸收;有机肥料中的养分需要分解成无机形式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此外,土壤pH、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
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哪个更好?哪种情况必须使用叶面肥?

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哪个更好?哪种情况必须使用叶面肥?植物吸收营养途径作物吸收营养元素,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根部吸收,一种是叶面进行吸收。
根部吸收是把营养肥料施入土壤中,接触根部,由毛细根或根尖吸收利用,传导到作物的根、茎、叶、花、果中。
叶面吸收是通过叶片获得营养元素,可使营养物质从叶部直接进入体内,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与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叶面施肥虽然可以使叶片直接吸收营养,吸收迅速,用量少,见效快,肥料利用率高;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追施肥料,有效改善作物缺素症状;施用方便灵活,可以与作物生长调节剂等配合使用;不污染土壤等各种优点。
但是,叶面施肥只是能起到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作用,但绝不能起到替代根部施肥的作用。
因为叶面肥有下面几个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根部追肥。
01叶面肥成分叶面肥成分主要为中微量元素,部分含有大量元素,其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即结果成熟期发挥作用效果,能快速通过叶面被吸收转化利用,达到不缺素且增产的目的,而根部施肥多以底肥、追肥为主,大量元素如以往的尿素、碳铵、复合肥等,多是对作物前期枝叶、开花等生有帮助较大。
02见效快,肥效短叶面肥一般来说在喷施后15分钟至2小时后开始被叶片吸收,10~15天左右叶片对肥料元素的反应最明显,随后逐渐降低,到第25~30天基本消失。
叶片吸收50%的养分所需要的时间叶面肥肥效快,肥效期短;而根部施肥大约要4~5才能见效,肥效来得慢,但有效时间长。
但是,出现下列症状,必须进行叶面喷施补充,必须要打叶面肥!1、当作物根系衰老,吸收能力减弱时,必须要施用叶面肥。
在一年生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
如果要给作物追施肥料,根施的方法就无法满足作物的需要,这时就适宜选用叶面喷肥。
例如,在棉花的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而此时中、上部棉铃还在充实阶段,仍需要一定的养分供应。
通过科学的喷施叶面肥,有利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起到补充营养,防止早衰、抑制病害等作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探讨植物叶吸收肥料的原理

探讨植物叶吸收肥料的原理探讨植物叶吸收肥料的原理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将合成产物进行一定的生物化学转化并将其运转至其它器官。
叶片同时也能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叶面对养分吸收的形态和机理与根相似,符合合理施肥的五大基本原理,即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最适因子律、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
但叶的构造和根不同。
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的外面有一层蜡质层,角质层下面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
叶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靠上表皮为栅栏细胞,靠近下表皮则为海绵细胞。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一种称为气孔的结构,气孔是叶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叶片有三种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是通过主要分布在叶面的气孔,一般叶背面气孔多于叶面气孔。
大多数一年生作物叶面气孔数在每平方毫米100~200个。
这些气孔除主要吸收大气中的CO2外,还可吸收H2O、NH3、NO2、SO2等气体。
气孔也能对大气释放O2、H2O、NH3和H2S等气体。
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另一途径是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小孔。
这些小孔的孔径多数1nm,但密度可达1010/cm2数量级。
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
叶层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像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吸收到叶片内部。
因此,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特点。
由此可知,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气孔和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小孔,以及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这三种途径喝肥料的。
浅谈叶面施肥在作物上的应用

浅谈叶面施肥在作物上的应用一、叶面肥的概念及机理叶面施肥又叫根外追肥,是把作物(这里说的作物是包括果树、蔬菜等在内的广义作物)所需的营养类、调解类物质施用于作物叶面,通过表皮细胞和气孔进入植物体的施肥方法。
叶面吸收的原理从理论上讲是很复杂的,简单的说是喷于叶表的营养物质通过叶表皮角质层和气孔进入作物体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叶片式作物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作物通过叶片既与外界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也进行蒸腾作用,也就是说水分和气体通过叶片进入和散发,同理,也可以接受溶水性物质和气体。
最简单的一个实例:喷施除草剂和气雾剂主要是利用叶面作用的。
二、叶面肥的效果和意义吸收通过根系吸收的,肥料施入土壤后首先要溶解、运动至根系吸收区,经过土壤吸附、离子交换等再通过主动、被动吸收进入体内,距离远,相比来说,叶面施肥要比它快得多,因喷施于作物叶面得各种营养物质可以从叶片直接进入体内,传导至整个植物生长中心,直接参与植物新陈代谢、有机物积累等过程。
据介绍,土壤中施尿素,从根系到叶片最快需要72小时,而叶片直接施肥比其要快一倍以上。
1、用量省,时间易控制,灵活性好和土壤施肥相比,叶面施肥具有挥发小、基本无流失、无土壤固定的优点,喷施少量即可达到土壤大量施肥的效果。
而且可以在作物生长不同阶段,视缺素状况及时调解肥料喷洒、补充,应用相当方便灵活,特别是在作物中后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有脱肥现象时使用,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减少因土壤施肥造成的贪青、倒伏的危险。
对于用量少、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叶面喷施更有经济意义。
叶面肥也可以强化其吸收某些营养成分,如某些蔬菜上可直接喷施氮基酸等。
2、减轻对土壤、水资源的污染肥料大量施入土壤后,往往造成土壤板结、特别是氮肥大量施入很易形成硝酸盐积累,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形成的硝酸盐易随水流失,造成水源污染,被作物吸收后(特别是蔬菜),间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叶面肥可以控制用量、肥料种类,使用得当可以减少1∕4左右的土壤施肥,可以减少肥料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施用方法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施用方法叶面肥是一种通过喷洒或涂抹叶片上的营养物质来供给植物养分的肥料,其施肥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叶片吸收和叶片转运。
叶片吸收是指植物叶片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叶面肥中的营养物质。
叶片上有丰富的气孔和副气孔,能够通过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的同时吸收营养物质。
与土壤中的根系吸收相比,叶片吸收相对更加高效快速。
叶片转运是指叶面肥通过叶片的细胞活动,将养分从叶片表面转移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叶面肥中的营养物质会进入叶片细胞内,并在细胞内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养分会通过细胞内的转运系统,被转移到植物的茎、根和花果等部位,满足植物全面的营养需求。
根据不同的施用对象和需求,叶面肥的施用方法也有一些差异。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喷洒、涂抹和浸泡等方式进行施用。
喷洒是最常见的叶面肥施用方式,适用于茎叶丰富的作物,如叶菜类、果树等。
喷洒时,可以将叶面肥兑入适当的水中,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
为了提高叶面肥的吸附性和渗透性,通常还会添加一些湿润剂和粘附剂。
涂抹是适用于树皮光滑的果树、藤本植物等情况下的施用方式。
可以将叶面肥涂抹在树干、藤蔓和枝条等部位,让其通过树皮吸收。
涂抹时要注意充分涂抹,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便让叶面肥充分渗透。
浸泡是适用于一些多肉类植物或花卉的施用方式。
可以将叶面肥兑入适量的水中,然后将植物浸入水中一段时间,让植物的叶片充分吸收养分。
在施用叶面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叶面肥。
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叶面肥产品。
2.合理施用剂量。
叶面肥的施用剂量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求来确定,过量施用可能会对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3.选择适当的施肥时间。
通常在植物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和病虫害防治期是施用叶面肥的合适时机。
4.注意施肥的技术。
施肥时要保持均匀、细致,并避免受风、日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5.搭配其他施肥措施。
植物叶部为什么能吸收养分

植物叶部为什么能吸收养分
植物叶片两面均有很多气孔,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约有气孔1万~2万个。
气孔可以使植物体内水分蒸腾出去,气孔也可以吸收喷在叶片上的溶液状态的肥料。
除气孔外,喷在叶面上的肥料也可以直接透过叶片角质层和细胞壁,再通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部。
叶片能够吸收养分,为施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这就是叶面施肥。
叶面施肥的优点是:①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运转快,节省肥料;②解决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使养分有效性降低的矛盾;③表土水分缺乏,肥料无法从根部吸收,叶面施肥可以作为补救措施;④植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根系活力下降,养分吸收减少,叶面施肥可以补充植物对养分的需求:⑤叶面施肥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
叶面施肥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辅助措施,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因为其所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
目前叶面施肥可以施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也可以二者配合施用。
叶面施用的肥料,如果与农药或生长调节剂不发生“相克”的现象,也可以混在一起喷施,节省喷药次数和劳力。
影响作物吸收叶面肥的因素及增效措施

影响作物吸收叶面肥的因素及增效措施作者:刘忠强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09期叶面施肥可通过叶面喷洒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起到调节作物生长、防止早衰和增加产量等作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施肥方法。
要想使叶面肥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了解影响作物对叶面肥吸收的因素,掌握提高叶面施肥效果的方法。
一、影响叶面肥吸收的因素作物叶面吸收养分,一般是通过叶片角质层渗透和气孔扩散,使养分进入作物体内。
影响叶面肥吸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叶面肥的种类。
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不同的时期,对叶面肥的吸收均有差异。
施用叶面肥的种类适宜,作物就吸收得快,施肥效果就好。
2. 溶液浓度。
在作物叶片不受肥害的情况下,一般溶液浓度越高,作物对叶面肥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速度也越快。
但是,溶液浓度过高有时也有害,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的有效和产生肥害的浓度范围很窄,因此,微量元素肥料的浓度要严格掌握。
3. 介质反应。
叶面肥溶液的酸碱性对肥料吸收有一定影响。
一般溶液呈酸性时,叶部吸收叶面肥中的阴离子多; 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时,叶部吸收叶面肥中的阳离子多。
4. 叶片性质。
由于作物叶片气孔多少不一,角质层厚薄不同,因此,叶片对叶面肥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双子叶作物叶面积大,角质层薄,溶液容易被渗透吸收;单子叶作物叶面积小,角质层厚,溶液不容易被渗透吸收。
5. 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
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越长,叶片对叶面肥的吸收速度就越快,吸收量就越大;施用叶面肥后肥液很快干枯,叶片对叶面肥的吸收速度就越慢,吸收量也越小。
6. 喷施部位。
一般作物叶片背面气孔多于正面,因此叶片背面吸收叶面肥的能力要比正面强。
另外,各种养分在作物体内移动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氮、钾属于移动性强的元素;磷属于移动性不太活跃元素;铁、硼、钙属于不移动元素。
喷施移动性强的元素肥料易被吸收;喷施移动性不太活跃或不移动的元素肥料不易被吸收。
二、增加叶面肥施用效果的措施1. 根据土壤和作物选择叶面肥品种。
柑橘的叶片如何吸收养分?

柑橘的叶片如何吸收养分?
叶面施肥有哪些特点?柑橘的叶子是怎么样吸收肥料?柑橘的叶面吸收养分有哪些特点?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根外追肥就是叶面喷施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或硼酸,以及各种各样的叶面肥,都是利用叶片吸收养分的特点。
实践证明,柑橘叶片不仅能吸收多种无机养分,还能吸收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养分,如氨基酸、酰胺及各种金属络合物等。
柑橘叶片吸收养分可分为几个阶段:①吸附;②进入到叶组织内部;③转移到植株其它部位。
柑橘在进行叶面喷施时,应注意叶背面喷施,因为柑橘叶背面有气孔,容易进入养分,可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同时,根外追肥的适宜时期,是新梢叶展开初期,即叶片蜡质层尚未形成时喷施,养分容易被叶片吸收。
对柑橘老叶喷施时,应加附着剂,如石灰水和洗涤剂等,可增加养分在叶片上的附着力,从而促进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作物叶片吸收养分需要在低浓度条件下进行,如果喷施养分的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反渗透,造成药害和叶片失水凋萎而脱落。
耕种帮种植网提醒: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特点是用量少、见效快、不受土壤干扰,但花的工多、吸收量少,只能作为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柑橘叶片吸收养分的特点,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叶面肥施用技术

2 般为0 0% 0 1 ,单子 叶植物 叶面积 小,角质层较厚,可 搭 配 ,可 以更 好地 满 足作 物在 各个 时 期 的需要 ; ( ) .1 ̄ .%
适当加大浓度 。在溶液主要供给阳离子时,溶液应调至微碱 可 以提高肥 效 。有些肥 料合 理地 混合后 ,可 以相互提 高 性;主要供给阴离子时,溶液应调至弱酸性 。喷肥时间在傍 肥效 。例 如 ,硫 酸铵和 过磷 酸钙 、尿素 和过磷 酸钙 混合
不 同作物叶 片,对 喷肥养分吸收速度如何 ?
一
施用; ( )可 以节省劳力和 经费开支。 4
( 苏土)
般双子叶植物如棉花 、豆类、油菜、叶菜类蔬菜等,
4 0 2i 一一
喷肥。又如水稻喷施磷酸二氢钾 ,每亩用0 1公斤,适宜浓 .5
度为02 ,则应兑水0 1 ÷0 2=5 .% .5 .% 7 公斤,则应将0 1公斤磷 .5 酸二氢钾溶于7公斤水中混匀后喷施。 5 叶面喷肥能 不能和打农药结合进行? 肥料与农药配合施用进行肥药混喷是近3 年来农业上采 0
晚或在有露水 的早晨为宜,应避免风雨天,使肥料溶液能在 后 ,均 可相互促进 养分 的保存 和应选择合适 的喷肥器具,以 料 的物 理性 质 。有 的肥 料混 合后 ,可 以使物理 性质得 到
雾状喷肥效果最为理想。 改善 ,如硝 酸铵 与氯化 钾混 合后 ,减少 了吸湿性 ,便 于
给作物需要 ,避免被土壤固定。 ()叶面喷施氮、磷肥能加 物的问题 ,所 以也并不是所有肥料和农药都能混合施用的, 3
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活力 ,所以,在作物生长后期喷施这 采用这一技术要掌握三个原则 ,一不能因混合而减低药效或
些肥料能延长功能叶片的寿命,促进根系新陈代谢,达到提 肥效,二对作物无毒害,三是农药要适于叶面喷施。 高产量 ,改善品质的目的。 ()叶面施肥在量上容易掌握, 4
果树喷施叶面肥吸收利用快效果好,但应掌握喷施时间、方法和用量

果树喷施叶面肥吸收利用快效果好,但应掌握喷施时间、方法和用量叶面肥是以作物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送到叶面的肥料。
果树喷施叶面肥是将营养元素直喷施于果树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直接参与叶片内光合作用而形成干物质供应植物生长发育。
这种施肥方法减少了营养元素通过根系吸收再到输导组织运输,最后到达叶片的过程,具有吸收利用快,肥料利用率高,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明显的特点。
叶面肥被叶片吸收主要通过2个渠道,一个是透过叶片表皮细胞的角质层和蜡质进入叶片,另一个是通过叶片背面气孔进入叶片。
当然,果树施肥仍要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叶面肥只是追肥的一种形式,不能用其代替其他施肥措施。
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除土壤施用外,都可通过叶面肥的形式补充营养,满足其生长需要。
果树叶面肥喷施肥料选择、喷施时期与用量1、氮肥:主要是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树干发育和枝条、叶片的生长。
一般应在果树生长前期、后期使用,适当配合磷、钾肥。
喷施浓度适当可有效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果品产量,有利于花芽分化。
尿素前期使用浓度0.2~0.3%,后期使用浓度0.3~0.5%;腐熟人粪尿前期使用浓度0.5%,后期使用浓度10%。
2、磷肥:磷肥可提高果树结果率,增加果实产量,改善苹果实品质。
喷施应掌握前期少,中后期多的原则。
以磷酸铵效果最好,浓度为0.5~1%;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为0.2~0.5%;过磷酸钙浸出液使用浓度为1~3%。
3、钾肥:钾肥能使果树茎干粗壮、抗病耐旱、结果多、口味甜、着色好,提高果实质量,增强抗病力。
钾肥多在果树生育的中、后期使用。
硫酸钾和硝酸钾使用浓度为0.3~0.5%;草木灰以5~15公斤加水0.5公斤,浸泡24小时后,滤去渣即可喷洒。
4、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少,但不可替代,作用各有不同,在缺素症表现之初应及时补充。
(1)果树缺铁:表现幼叶叶脉间先失绿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则整个新叶呈黄白色,在生长期可隔半月喷1次0.3~0.5%硫酸亚铁溶液。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基础知识叶面肥是一种特殊的肥料,通过喷施在植物叶面上,被叶片吸收利用,为植物提供养分。
它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常用于植物的追肥和补充养分。
叶面肥的使用可以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叶面肥的作用机制叶面肥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叶片吸收,直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叶面肥中的营养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容易被叶片吸收利用。
叶面肥可以通过气孔和叶片表面的细胞间隙进入植物体内,快速供应养分需求。
叶面肥还可以通过叶片的饱和渗透作用,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二、叶面肥的适用条件1.适用作物:叶面肥适用于各类作物,包括果树、蔬菜、农作物等。
2.适用生育期:叶面肥适用于作物的生长期和结果期,特别是追肥和补充养分的阶段。
3.适用环境:叶面肥适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作物,但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三、叶面肥的施用方法1.浓度控制:叶面肥的浓度应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一般为0.1%-0.5%的浓度。
2.喷施时间:叶面肥的喷施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进行安排,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喷施,避免高温时叶片烫伤。
3.喷施方式:叶面肥可以通过手动喷雾、喷洒、滴灌等方式施用,要保证叶面肥均匀覆盖叶片表面。
4.施用量控制:叶面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叶面肥的浓度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四、叶面肥的优缺点1.优点:(1)快速吸收利用:叶面肥经过叶片吸收利用,养分迅速供应,效果明显。
(2)促进植物生长:叶面肥提供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3)提高抗病能力:叶面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调节平衡:叶面肥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养分平衡,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2.缺点:(1)浓度控制难度大:叶面肥的浓度控制较为困难,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
(2)不适用于所有作物:叶面肥不适用于所有作物,对于一些特殊作物可能效果不佳。
(3)需频繁施用:叶面肥的养分供应较为短暂,需要频繁喷施,增加了施肥的工作量。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叶是植物最重要的根外营养器官。
植物叶片除了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外,也可以吸收多种外源物质,如气体污染物、营养元素、农药、除草剂、调节剂等,当叶在吸收水滴的同时能够像根一样把营养物质吸收到植物体中去。
因此,养分喷施到叶片上与施入根部土壤中都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据研究,作物对叶片吸收的养分的利用效果与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入的养分是一样的,且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机理同根系相似,但是,由于叶片结构与功能同根系的差异,所以养分通过叶面吸收的机理及运输途径与通过根部吸收的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了解作物叶片的结构、养分吸收机理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对克服叶面养分吸收障碍,提高养分利用率是至关重要。
一、叶面养分吸收机理(一)植物的叶片结构高等陆生植物叶片一般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叶表皮细胞的外壁上覆盖有蜡质层和角质层,最外层是蜡质层,具有繁殖病毒侵入、降低水分损失、减少害虫咬噬及太阳辐射等外界因素的伤害等作用,由脂肪酸、酯类、酮、一级醇、二级醇、类萜、醛等具有疏水性的有机物组成,对叶片喷施液滞留、渗透产生不利影响,不同作物叶面蜡质层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不同,也对叶面吸收养分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角质层紧接于蜡质层下,一般可分为两层,外层几乎完全由角质组成,与蜡质层相接,内层由纤维素与果胶混合物组成,间杂有一定数量的角质;角质层与叶肉表皮细胞相接,其间被一果胶层隔开;不同植物叶片角质层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等都有很大差异。
角质层对喷施养分的渗透具有阻滞作用,也是叶面吸收养分的不利因素。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叶肉细胞后才能起到营养作用,不仅蜡质层的存在不利于喷施液在作物叶表的滞留和向叶片内部渗透,而且角质层也是养分进入叶片内部的重要障碍,因此养分溶液透过叶表面的难易与蜡质层的化学成分及角质层薄厚结构有关。
因此,研究如何克服叶片表皮对喷施液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研制应用叶面肥料的关键,对促进养分叶面吸收、提高叶面施肥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面肥吸收原理

叶面肥吸收原理叶面肥是指直接喷施在作物叶面上的一种肥料,与传统的土壤施肥不同,叶面肥不需要经过土壤的中转作用,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等优点。
而叶面肥的吸收原理则是通过叶面肥的成分渗透到叶片表皮细胞中,再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片内部,最终被作物吸收利用。
叶面肥吸收原理的关键在于叶片表皮细胞的渗透性。
叶片表皮细胞是由角质层、表皮细胞和气孔三部分组成的。
其中,角质层是由角质细胞和角质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难渗透性;表皮细胞则是由表皮细胞壁、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渗透有一定的选择性;气孔则是连接叶片内部和外部的重要通道,可以调节叶片内部的水分和气体交换。
在叶面肥的喷施过程中,肥料的成分会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的缝隙渗透到叶片的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片内部。
在渗透的过程中,叶面肥的成分要考虑到叶片表皮细胞的选择性渗透和气孔的通透性,以确保肥料能够被有效地吸收利用。
叶面肥的吸收效果还与叶片表面的湿度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叶片表面的湿度越高,肥料的渗透性就越好;叶片表面的温度越高,则肥料的渗透速度越快。
因此,在叶面肥的喷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叶片表面的湿度和温度,以提高叶面肥的吸收效果。
除了叶面肥的成分和叶片表面的环境因素外,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品种也会影响叶面肥的吸收效果。
一般来说,生长健壮的作物对叶面肥的吸收效果更好,而生长缓慢或处于亏缺状态的作物则可能对叶面肥的吸收效果较差。
此外,不同品种的作物对叶面肥的吸收效果也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叶面肥是一种快速、高效、方便的肥料,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
叶面肥的吸收原理是通过成分渗透到叶片表皮细胞中,再通过气孔进入到叶片内部,最终被作物吸收利用。
在叶面肥的喷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叶片表面的湿度和温度、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品种等因素,以提高叶面肥的吸收效果。
叶面施肥原理

叶面施肥原理叶面施肥是指将营养物质溶液喷洒到植物叶面,让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养分的一种施肥方式。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快速吸收: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根部,但根系系统仅占植物全身重量的1%-5%,而叶面则是植物全身表面积的30%以上,因此叶面施肥能够使植物快速吸收养分。
2.高效利用:叶面施肥可以直接作用于植物部位,不会被土壤吸附和降解,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比根部施肥高很多。
3.调节生长:叶面喷施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营养吸收,同时还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的节奏和周期。
例如,在果树生长初期可以施用含有高氮的肥料来促进萌发和生长,中后期则可以使用含有高钾的肥料来促进花芽生成和果实质量提高。
总之,叶面施肥是一种高效、方便、可控的肥料施用方式,可以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要,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缓解土壤污染:叶面施肥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不会增加土壤污染和化肥残留,能够缓解土壤污染现状,并保持土壤生态环境的平衡。
5.防治病虫害:叶面施肥可以使植物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同时还可以在肥料中添加一些生物农药或植物提取物,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叶面施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能过量喷施或在高温、强光、湿度大等环境下施肥,否则容易引起植物叶面灼伤或营养过量、中毒现象,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根据作物品种、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叶面肥料。
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也比较丰富,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和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
常见的叶面肥包括:1.氮、磷、钾类肥料:适合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可以加速地上部分的增长,增加产量。
2.微量元素肥料:补充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调节植物生长中的代谢过程,特别是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植物来说,可以快速缓解因缺素引起的病患、枯萎等现象。
3.有机肥料:含有有机物质,比较温和,适合于促进植物萌芽、生长和果实成熟时期的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喷施的尿素,其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最好小
于0.25%。
• 为了减少喷施尿素时的伤害,需降低浓度和增加喷施
次数。
表2-2蔗糖对尿素喷施时叶面损伤的影响
用量/( m /cm )
2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O 25
用量/( m /cm )
2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15 3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穗数 M/ha 结实率 % 实粒数 粒/穗
千粒重
g
实收产量 kg/ka
新宝佳 美地那 丰产灵 清 水
352 363 364 363
95.0 96.3 93.3 93.0
102 99 95 95
28.0 28.1 27.9 27.7
10111 a A 9610 b AB 9501 b B 9455 b B
角质 蜡质
小水滴 带除垢剂 的小水滴 蜡质小秆 蜡质覆盖 角质 角质层 角化层 初生壁
角质、纤维素、半纤 维素、果胶
角质 半物质 果胶 蜡质
次生壁
外质连丝
质膜 细胞质
叶表皮细胞外壁的示意图
叶表 角质 细胞壁 G G
溶质透过叶表皮细胞角质层示意图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直接
进入叶片速度快
快速
• 喷施的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被叶片吸收的速率是不相同的。 • (3)溶液的浓度及酸碱度 •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
• 1)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也不存在因土壤反 硝化、淋失等作用而损失或降低有效性,利用率
高
• 2)叶部营养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见效 快
处理
A B
株数 单株铃 (株) (个)
7700 7700 8.2 8.1
单铃重 (g)
5.6 5.6
单产 (kg)
355 348
增产率 (%)
19.3 17.0
C
清 水
7700
7700
7.7
7.0
5.5
5.3
328
297
10.4
六、叶面营限,又 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 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 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 果不一定好。 总之,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 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适于解 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陆生植物可以通过气孔吸收气态 养分,如NH3 、CO2 、O2 以及SO2 等。 一般情况下,叶片吸收气态养分有利 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叶片也会 因过量吸收SO2 、NO、N2O等对植物 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
定义
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 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 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 叶面营养或根外营养。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四、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
五、叶面营养的应用 六、叶面营养的局限性
叶片的解剖结构
数目: 2000,50-300个/mm2
大量元素:0.2%~2%
微量元素:<0.2%
pH 偏酸: 阴离子 偏碱: 阳离子
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叶片角质层较薄, 溶液中的养分易被吸收;单子叶植物则相反, 对单子叶植物应适当加大浓度或增加喷施次 数。
幼嫩叶 老叶
正面 背面
五、叶面营养的应用
1. 采用根外施肥措施的条件
2. 应用效果举例
什么条件下可以采用根外施肥?
参与代谢快 用量省,效益高
经济
trace element
四、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
(一) 矿质养分的种类
(二) 矿质养分的浓度及pH
(三) 植物的叶片类型、叶龄
(四) 溶液浸润叶片的时间
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为: KCl>KNO3> K2HPO4; 对氮的吸收为: 尿素>硝酸盐>铵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养分进入 叶片的速率和数量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但浓度过高会灼伤叶片。不产生肥害为 前提。
很少,叶面喷施,可以满足作物需要。
• 某些养分,如钙元素被喷施后,植物叶子虽能
吸收,但向植物其他器官的转移率不高。
• 叶面施肥的养分用量很少,浓度也低,因而有 时需要多次喷施。 • 喷施时,如喷量多则会流失。 • 若喷施后适逢下雨,则流失更多。
• 叶面施肥有时会对叶面造成损伤, • 如尿素常含缩二脲,喷施含有缩二脲的尿素,缩二脲会 在叶中积累,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减少养分吸收。
尿素 159 478
蔗糖 0 O
尿素 478 478
蔗糖 909 2426
• 根据实际生产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喷施叶面肥: • 基肥或种肥不足,作物出现脱肥现象; • 作物根系损伤,根系生长弱; • 高度密植的作物,不便于开沟追肥; • 为促进越冬作物提早返青和分蘖,使三类苗追 二类苗,二类苗追一类苗;
• 特点 • 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 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部营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 1)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也不存在因土壤反 硝化、淋失等作用而损失或降低有效性,利用率
高
• 2)叶部营养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见效 快
表2-1
• 叶面表皮组织的角质膜可分三层,紧靠表皮细 胞壁的一层是由角质、纤维素及果胶共同构成 的角化层
• 中间一层为角质与蜡质混合组成的角质层;
• 最外一层完全由蜡质组成。
•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许多气孔,气孔是叶片 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 营养物质通过叶面气孔直接进入叶肉细胞或 通过自由扩散作用渗透入叶面表皮的角质层 和纤维素壁 • 叶面喷施的营养物质渗透而移向原生质膜表 面,通过原生质膜吸收到细胞的过程,是在细 胞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吸收。
在缺铜土壤上叶面施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处
理
穗数/m2 穗粒数 籽粒重(g/m2) 37.0 28.8 58.5 0.14 2.3 2.9 0.03 1.0 2.3
不施铜 土壤施铜CuSO4(kg/ha) 2.5 10.0 叶面施铜12%,2CuSO4(kg/ha) 拔节喷施一次 拔节及抽穗期各施一次
1、基肥不足,作物有严重脱肥现象。
2、作物根系受到伤害。
3、遇自然灾害,需要迅速恢复作物的正常生长。 4、深根作物(如果树)用传统施肥方法不宜收效。 5、需要矫正某种养分缺乏症。 6、植株密度太大,已无法土壤施肥。
应用效果举例
1. 水稻旱育秧矫正-Fe、-Zn、Mn
2. 小麦生长后期喷 N改善品质
• 6)叶面施肥,用肥省,效率高,还可与植物生
长调节剂、农药配合施用,从而提高劳动生 产率,降低成本。
• 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作物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多,仅 仅靠叶面施肥来供应显然是不够的。 • 因此,叶面施肥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补充,而不 能完全取代根部营养。
• 而对微量元素来讲,由于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
功能:气体交换 水分蒸腾
气孔的结构
由表皮组织、叶肉组织及输导 组织所组成。气孔是由表皮细胞分 化出来的组织,并按一定距离分布 于叶表面上。
叶面肥料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 作物除了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 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 叶部营养,也叫根外营养。 • 通过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 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叶面施肥。 • 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
养分 作物 柑橘
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速度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 间 12h 1~4h 1~6h l~8h 12~24h 24~36h 6d 7~lld 15d Fe Mo C1 扁豆 扁豆 扁豆 1d(吸收8%) 1d(吸收2%) 1~2d K Ca S Xn Mn 扁豆、甘蔗 扁豆 扁豆 扁豆 扁豆 l~4d 4d 8d 1d 1~2d 养分 作物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间
• 叶下表皮由于气孔较多,所以比叶上表更容易使营 养液透过。 •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论是无机离子还是有机分 子,流向表皮细胞的速度都与浓度成正比。 • 但尿素透过质膜的速度与浓度无关,比其他离子要 快10~20倍。 • 尿素与其他盐类混合,也可提高盐类中其他离子的 通透速度。 • 养分由表皮细胞进入叶肉组织是主动吸收的过程。 被吸收的物质达到叶肉细胞后,通过胞间连丝可向 其他叶肉细胞转移,主要是通过筛管运往其他部位。
不同叶面肥对豇豆植产量的影响
处理
天达2116 保 得 云大120 清 水 荚长 cm 63.3 60.4 57.8 57.0 荚径 cm 0.70 0.66 0.63 0.62 单荚重 g 31.0 28.0 26.8 25.0 产量 kg/mu 927 847 807 753
几种叶面肥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 特点。 •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
什么肥料物质到叶片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
叶片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 营养物质。
• 特点 • 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 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部营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 吸收到表皮细胞内的物质,通过胞间连丝又可
向叶肉细胞移动,而在体内其他部位,主要是
通过筛管来移动。
• 叶面积较大的植物,角质层较薄,喷施叶面肥,
其液体易于渗入,效果较好。
• 叶面积较小,角质层较厚,喷施的液体难于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