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日本侵华

(一)日本局部侵华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已蓄谋已久(2)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建立法西斯专政(3)1927年6月东方会议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

(4)有利条件:国内:国共两党内战对峙;国民党抗战意图没有明确,没做好抗战准备。国际:欧美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法无暇顾及日本侵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2、日本局部侵华的过程

(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

(2)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

(4)1935年,华北事变

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二)日本全面侵华

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

3、日本侵华政策:

政治:以华制华,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经济:以战养战,对占领区经济掠夺

对战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1、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中国抗战

(一)中国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

3、东北抗日联军牵制大量日军,1936年

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影响(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过程:1、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爱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未能自主现代化,是被人轰出中世纪的。依据目前史学界多数人的说法,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再失去历史机遇,多次与幸运之神交臂而过。第一次是明中后期以的“资本主义萌芽”。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还曾感叹明朝(永乐皇帝)于1421年由南京迁都北京,认为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利用大海之便发展经济和扩大影响的方针”,不无遗憾地说:“不论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者无意……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当他说到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帆船当时向好望角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南大门埃吉海角继续前进,那又会造成什么结果?”第二次是“洋务运动”。一系列外战的屈辱,终于使一些当权者意识到需要“自救”。满族旧贵不行,起用汉族士大夫,曾左李张算是遭逢时运崛起,平“洪杨”,兴“洋务”,史称“中兴名臣”。众所周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曾、李等人创办的“洋务工业”站在同一时间起跑线上。日本也是被西洋的炮舰“轰”着离别中世纪的,可它成功地走出了。中国却步履艰难,一唱而三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机遇延误论”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历史机遇延误说”错失两次机遇论是正确的。(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同意这一观点。)

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镇化程度高(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市民文化兴盛;出现一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西学东渐,中西同期文明有很多相似的现象;但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趋势。19世纪中期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变革振兴的气象,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最终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机会。

升华: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机遇延误的主因(或者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谈也可以)。

示例二论题:“历史机遇延误说”错失两次机遇论不成立。(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不同意这一观点。)

阐述: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展开论述,(如迁都与面向海洋并无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决定了其影响等)说明明代中国并无走向现代的可能,并不存在历史机遇;

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制度原因,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领导集体、指导思想等层面论证洋务运动不可能成功。

升华:从偶然性与必然性角度展开;或从历史全局性综合分析的角度展开也可。

【解析】

【详解】

阅读材料,提出论题:“历史机遇延误说”错失两次机遇论是正确的。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同意这一观点。阐述:结合所学明朝中后期是时代背景,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文化兴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出现、西学东渐等说明出现近代化趋势,但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趋势,失去了一次近代化机遇。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使中国出现了变革振兴的气象,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最终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说明中国又失去了走向现代的机会。最后总结升华,说明落后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化即历史机遇延误的主要原因。(其他论题言之成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也可。)

3.论说儒学功过,要让儒学回到它所产生和演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鏊(同“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对于孔子及其思想,)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也有康有为的孔子。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论证李泽厚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1)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君主的权威;另一方面有助于劝诫君主实行仁政。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