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类作文公开课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 (2份)1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 (2份)1](https://img.taocdn.com/s3/m/827739216c175f0e7dd1372f.png)
材料二:据某体报道,在中央电 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中,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 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 帖”一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 10%。不少人将其归咎于电脑、 手机的广泛使用、学校书法教育 的薄弱等等。但可能,引人思考 的应该更多。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第四步:结合 试题材料再次强 调所提观点,总 结全文。
第三家的做法让我 看到了他走出困境 的勇气与希望,因 为独立是对自己最 好的捐助。(略写)
【仿真训练】
30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第二步:选择材料 的一个角度分析解 读,提出自己的观 点,可赞成,可反 对,可辩证。
例如在对捐助的态度上,考生选 择一个角度去写:
我很赞赏第三家的做法,因为别 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 甚至说是一种施舍,一个人要想 彻底的走出困境必须靠自己的努 力。(以第三家为切入点提出观 点、略写)
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
![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472d13055270722192ef79a.png)
公开课记录授课时间:2016年3月3日第三节**人:***班级:岳西县汤池中学302班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分清社会现象型材料作文与阐释型材料作文的不同特点。
2、掌握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基本写法和结构模式3、能较熟练地写作社会现象类材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展示两个作文题作文题一: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双方发生争议,协商无果,朱先生和肖先生打了110报警电话。
经过协商,肖先生和朱先生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800元和2000元的餐费,之后才得以脱身离开。
肖先生和朱先生结束了旅游,都各自返回了家乡,他们把各自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作文题二: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学生指出两个作文题的区别,引入现象型材料作文的概念,导入新课。
二、认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1、何谓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分为现实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哲理类材料作文,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属于现实类材料作文的一种。
顾名思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选取当今社会存在或真实出现的某一种现象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这种现象可以是普遍存在的,也可以是特殊的个别的。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9a503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c.png)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掌握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观察、分析和总结现象。
2. 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文字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观察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
教师选择一个具体的现象,例如校园里的垃圾分类现象,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这一现象,从而为写作做准备。
4. 写作指导(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确定主题、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展开论述、得出结论等。
5. 作文练习(3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现象,自行进行写作练习,老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
6. 作文展示和点评(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7. 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现象类作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也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时能够主动思考并进行文字表达。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指导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54da6d55727a5e9856a61ee.png)
例文1:
拒绝“愚乐”,追求崇高 时下的荧屏、银幕,充斥的是“戏说”“大话”, 满眼的是“外传”“新编”,一时间,纷纷攘攘, 你方演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人们的娱乐已蜕变成 了低级庸俗的“愚乐”!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 拒绝“愚乐”,追求高尚。
“愚乐”之风祸国殃民,害人匪浅。乾隆帝、《三 国演义》、《西游记》这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可 以说,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这些闪 亮的瑰宝是支柱是“中坚”!如果我们把这些瑰宝都去 “戏说”“大话”“新编”,用庸俗的情节,无聊的场 面去糟蹋,那么,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将荡然无存, 毁于一旦!试想,一个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国家将有什么 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全民皆“愚”的民族还 有什么未来?
“戏说”下的反思 康乾盛世的繁华曾经让人向往,西游路上的奇 险让人何其神往,然而当三国的风云变幻被水煮的 不咸不淡,《孔雀东南飞》的唯美被戏语烹的火候 失调,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如何让昔日的经典应对 今日的喧嚣。
反思其实并不等于批判,用客观的眼光看世界, 会发现“戏说”中也包含今人对古人的理解与骄傲。 易中天做客央视大品三国,唤起了国人对那个英雄辈 出的年代的向往与自豪;于丹置身讲坛评论语,也点 醒了国人心中积压太久的真性情与真人格。立足经典, 反思现实,用过去的哲人理念来指导今人的尘世浮华, 能给浮躁的时代注入清醒的解药。但毕竟前人相去甚 远,所以适当地以“戏说”作为沟通古今的渠道,也 值得我们拍手致意,鼓掌微笑。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高举真正的“文化大旗”, 向“愚乐”开战,向庸俗宣战!拒绝不良的“艺术 家”,无德的“大师”!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高尚, 追求崇高!
我们要牢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严肃的,有骨气 的文化,不容许恶搞!只有热爱优秀的民族文化,我 们才能对得起“中国人”的光荣称号!只有远离庸俗, 追求高尚,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高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优秀作文]
![高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b2f76fd0d233d4b04e6908.png)
高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范文第一篇:我看“追星”现象“追星”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年轻人的标志。
其实“追星”并不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适当的,选择好的“星”做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许多人却以夸张、疯狂的态度“追星”,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对社会也无益。
那些“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
有些人疯狂到为了得到他们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记得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
那样有什么用?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地崇拜有意义吗?有的甚至为了偶像而要轻生自己。
这种做法实在太恐怖了,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家人的负担。
这样子追星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正因为那些fans的太过热情,使那些原本和我们一样是工作者的“星”渐渐忘却了自己真正的价值。
但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却。
一次,一个电影明星来到汽车检修站,一位女工接待了他,可那位女工却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惊讶和兴奋,这便引起了这位影星的注意,其实那位女工很喜欢他,也爱看他的电影但她却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热情。
她说:“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会热情的招待您,如果您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还是一样热情的招待您。
”最后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是啊!这就是明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
他们就和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掉自己所有的,去盲目的崇拜呢?可是既然社会上有了“追星”这一现象,所以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追星”,选择品德好,有益于我们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其实“追星”有好有坏,但好与坏就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像“追星”这一现象的流行,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所包含的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第二篇:社会上的不文明的现象社会要文明、环境要卫生,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但是每当我放学回家或假日外游的时候,就随处可以看见人们乱扔垃圾,垃圾筒外面到处都是垃圾,引的苍蝇满天飞,跟这个社会文明很不协调,人们在无意识的破坏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环境需要大家的保护,怎么能让人擅自破坏呢?为了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此我展开了调查。
2024届现象评议类作文指导+课件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
![2024届现象评议类作文指导+课件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311c1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2.png)
社会现象类作文审题指导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要使自己的作文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就要求做好写 作的第一步,准确审题立意。
注意: 其实这些“陷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记住一点:不能让文章
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 以及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类社会现
“尽管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但这是自己的职责,这枚5毛钱硬币或许没人在意,但孩 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却值千金。”成都民警“加戏”受好评,是因为他不满足于例行公事, 而是多花一份心思、多用一份付出,让本职工作体现出最大的社会价值。给孩子善行一 个积极的回应、鼓励的赞许,孩子的善行便能坚持传递下去,何乐而不为?像成都民警 那样立足岗位工作珍惜每一次凡人善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能更加明亮。
现象评议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月考作文“互联网下的文化作品”讲评
2024届北京市模拟考
【原题回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一些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出
现了如下情态:发表作品相当容易,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音乐家;产 品被广泛共享,甚至免费欣赏,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尽情吸纳;更 多文学奖、音乐奖不再受到大家过分关注,海量的作品中,没有几部小 说、几首歌曲能在全民中流行;一位歌手说,尽管在网络海洋中我的声 音不一定会被很多人听到和喜爱,但我依然要创作与歌唱。
——《徒手接人,成败都应该受尊重》
小结:现象型作文结构模式
“表现→原因→影响→建议” 是社会现象类材料文章的基本范式。 1.“表现”用排比思维,从多个角度描述某社会现象的直观印象,烘托渲 染此现象的广泛性或严重性,为下文讨论提供清晰明确、全面完整的对象 范围。 2.“原因”,用分类递进、分类互补思维,来揭示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 间接原因。力求大类穷尽,忌讳只说一个原因。 3.“影响”,用分类递进、分类互补思维,来指出现象产生的直接影响和 深远影响。力求大类穷尽,忌讳只说一个影响。 4.“建议”,针对原因和影响对症下药,提出对策或指出现象可能发展的 趋向。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 (2份)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 (2份)](https://img.taocdn.com/s3/m/b8b41c1458fb770bf68a552f.png)
一、正面材料。
二、反面材料。
三、开放性材料。
一、正面材料。如全国课标II卷的 “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 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 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 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并认为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 的好办法;广西卷中捡手机者认为 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这类材料 感情倾向明显,具有积极向上的价
④拿破仑秘书布里昂的 反问,既维护了自己的 尊严,又给上级留了面 子,这种尊重,让他获 得的是称赞。(同类拓 展、详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尊重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让生活变 得更加简单,给整个世界带来最真诚的 感动,我们需要坚持下一个十年,二十 年,直至永远。正如阿根廷诗人、阿根 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曾说:如果 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只 因这里没有鸿沟,只有平等与尊重。( 略写)
事,同类拓展”。
“就事论事”就 是指考生的写作 对象必须是试题 材料所展示的社
会现象。
一事一议的最大缺陷就是文章 内容单薄,为了弥补这种缺陷 ,考生必须运用相似联想或相 反联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 同类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 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
类拓展”。
考生们在写“社会现象类 ”材料作文时由于思虑不 全,往往会踏入一些误区 ,从而导致作文分数低迷 。其实这些“陷阱”是完
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
考生不妨采取“起承转合”的结构。
起(第1段):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 料。10%
承(第2、3段):找准角度,对试题材 料做简单分析,提出自己观点。15%
转(主体):联系现实,阐释所提观点 。65%
合(结尾):再回归试题材料与自己的 观点材料,总结全文。10%
社会现象类作文讲评ppt课件
![社会现象类作文讲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406bc6529647d26285203.png)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 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余秋雨在《废墟》 一文中如此感叹。是的,成长就应该是一 个真实的过程,生命就应该是一个不需要 伪装的真实自我。我就是我,无需过度美 化伪装。当所有人的人都是清一色的仰望 45度自拍,借助美化软件,青春痘磨平了, 皮肤增白了,脸变瘦了,再加上美瞳效果, 每一个你我他看起来都是俊男靓女,青蛙 变王子、灰姑娘变身公主的童话变成了现 实,但那还是真实的你我他吗?
• 别让低俗文化扎根校园,留给 学子一方净土,一片蓝天
30
31
“美图”正悄然改变着社会,我不得
不说,不必过分追求流露于外在的美
丽,真实的姿态与内心的善良方是真
正的美!
24
真实才是最美
• 自拍神器横空出世,各路男女 趋之若鹜,力求摇身一变。而另一 些人对此“深恶痛绝”,发明“反 美颜”软件,力求将“美丽”打回 原形。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依吾愚见: 真实才是最美。
•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3
• 概括现象:关于“自拍美颜”的现象(判 断)
• 第一层——自拍美颜是爱美之心的体现。 自拍美颜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第二层—— “反美颜”软件能消除美图效果, 让虚假的美丽回归真实。 “反美颜”软件可以避免欺骗的产生。 “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 妨?”,
21
因此,拒绝那些过度的自拍美化,让生命 呈现一种自然而舒适的真实状态,这应该是这 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里我们应有的一种生活态 度。毕淑敏在《素面朝天》中如此写道:“每 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确实,在这张 图谱里,有着我们的生命基因,有着我们的成 长印记,而且我们还需要借助这张图谱来认识 彼此。但是,过度滥用的美颜自拍却消磨掉了 这份难得的真实。这是一个真实渐行渐远的时 代,假恶丑的泛滥,不断压挤着真善美的生存 空间,若然看着一张张“美美哒”的照片,我 们心中依然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试问:我们 究竟还能信谁?须知,唯有真,才有善与美的22
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中作文教学课件
![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中作文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9785b9804d2b160a4ec0a0.png)
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
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吴冠中对学生的批评;②央 视“星光大道”:只要你有才华,不论你的出身、社会地 位、经济贫富等均可上“星光大道”;③82岁的香港大学 宿舍服务员“三嫂”袁苏妹,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 士”;④美国国民选黑人奥巴马当总统。(同类拓展、详 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这种充分体现公民意识、洋溢着强烈时 代责任感的“社会现象类”作文模式,我们必 须掌握!
二、社会现象类作文特点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 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我们写作时评来说, 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就事论事)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 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须针 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并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
为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平等、尊重 (同类拓展:此类现象的普遍性:
①美国国民选黑人奥巴马当总统;② 央视“星光大道”:只要你有才华, 不论你的出身、社会地位、经济贫富 等均可上“星光大道”;③82岁的香 港大学宿舍服务员“三嫂”袁苏妹, 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 怎么办:(悟出道理)我们应该以公平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
图书馆是唯一能将贫富之间获取知识的鸿沟消弭 的机构。阿根廷诗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 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典题回顾)
是什么: 杭州图书馆十年来对所有读者开放,不拒绝乞丐
本质) 3、如何解决?(怎么办?) 4、小角度切入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
社会现象类作文(网络乱象)ppt课件
![社会现象类作文(网络乱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e93d193c1ec5da51e27037.png)
这种道德层面的缺失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媒体自身三 观不正,将猎奇当作新奇,将恶心当作有趣,以所谓的关注、流量 为标准衡量自身的运营情况,而非内容本身。在这些不良内容的挤 压之下,具有匠心和诚意的优秀作品被埋没,导致了互联网自媒体 内容质量不断下降。长此以往,自媒体势必由私人生活的净土变为 怪异变态的恶土。
7
1、概括出现象 (是什么? ) 2、分析现象 (为什么? )
反映了什么? (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3、如何解决? (怎么办? ) 4、小角度切入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 有素材积累的)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精品课件1
![高考“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PPT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6fb68dc700abb68a882fb1f.png)
误区二:内容空洞,走不出对试题材料
的论述。
既然社会现象类作文要求就事论 事,那么有些考生就会就着材料大谈特谈, 甚至对材料反复的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 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要 避免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必须拥有自己独 特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类社会现象有一定的 深度思考。
误区三: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开篇引述试题材料,这仅仅是 个引子,因而需要略写。选择材料的 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 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 阐释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此 部分需要详写。可一些考生却恰恰相 反,大肆地叙述试题材料,而向外拓 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 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
一事一议的最大缺陷就 是文章内容单薄。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考 生必须运用相似联想或相反联 想,寻找一些和试题材料同类 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支撑 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同类拓 展”。
考生们在写“社 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时由 于思虑不全,往往会踏入 一些误区,从而导致作文 分数低迷。其实这些“陷 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 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 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 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 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 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 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事论事,略写)
【2013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 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 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 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 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 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 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 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材料作为反面材料,考生可采 用“先破后立”的结构模式来行文 立意。
第一步:开篇引述材料。英国作家菲尔丁说: “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 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找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剖析其 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的,为什么人类 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放眼身边,有多少孩子逐渐丧失了童真,他们过 早地世俗化,梦想不再,锐气不再,暮气沉沉。 所以,我们一定要留住童真,留住初心,留住曾 经的美好。(先破后立)
可从以下思路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 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 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 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 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 原则。(就事论事、略写) 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中国心 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 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 ③清华朱令案;④网友给同室的大学同学发短信感谢:“感谢当年的 不杀之恩。”(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 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恐怕是大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 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让我们用尊重、理解和包容,建立 融洽的同学关系。(略写)
要求: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于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 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 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二)写作导引
此试题材料属于典型的社会现象类材料,对手机这种新兴事物, 科学家与文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材料对二人的看法又没有明显的 感情态度,所以试题的开放性很大,考生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抓 住一点自圆其说即可。总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 1、肯定手机的积极作用。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使书信慢慢地走出了现代社会,所以手机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 活习惯,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 创新的精神;手机所带来的观念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 到自我成长等等。 2、揭示手机的弊端。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会发现,获取 信息已经不难了,但是对信息的处理,对信息的筛选,需要我们心中 有个“小太阳”;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再也不那么难,此 时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压低,于是那种真诚还在吗?当你的朋友跟 你面对面坐在一起,你们两个各自拿着手机发微博的时候,你们两个 人之间美好的现实关系还在吗?你会发现都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所 以,手机的确改变了我们太多,但是否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我们人 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近了,而实际上却更加遥远了呢? 3、综合以上两点,辩证地看待手机的利与弊。
可做以下解读:
第一步:开篇引述试题材料。有一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定向 三个贫困家庭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捐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 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 了。(就事论事、略写) 第二步: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赞 成,可反对,可辩证。在对捐助的态度上,我很赞赏第三家的做法, 因为别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甚至说是一种施舍,一个人 要想彻底地走出困境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以第三家为切入点提出观 点、略写)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自己的观点。考生可 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88岁高龄的郑州老人孙玉兰靠卖气球为儿子治 病,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②87版《红楼梦》“晴雯”的扮演者安 雯为爱复出独立还债拒绝施舍;③中国式慈善往往大张旗鼓地捐赠, 从不考虑受捐助者的感受;④诈捐门的反复出现,让受捐助者对捐助 者也失去了信任。(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提观点,总结全文。第三家的 做法让我看到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与希望,因为独立是对自己最好的 捐助。(略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中, 学生 应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 欲望。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 为文造情。” 我们注意到,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热 点”因此,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人生、自然和人类的命运等社会现象类话题的作 文就比较普遍了。 如果学生能够从教育这个方 面把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便很容 易写出有见地的文章来。
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 看,可分为三类:
1、正面材料。 以2013全国课标Ⅱ卷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 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 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 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 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 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反面材料。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 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 就是成人。 根据材料作文。不少于800字,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这三句话(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 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 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注: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 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都是对 童心的论述,并且共同揭示了一个社会现实——少男少女的心灵在提 前硬化。而材料的背后又具有明显的感情倾向,那就是“世界一旦失 去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所以材料对世界失去 这个伟大的孩提王国的社会现实是充满着否定态度的。
2012年10月,“摔碗爷爷”蹿红网络。讲的是一次家 庭聚餐上,年迈的祖父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孙 辈们人人手中一部手机,聊天、玩游戏、刷微博。不堪冷 落的老人扔下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摔碗离席。人 与机器的“对话”正在吞噬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一时间, “摔碗爷爷”迅速成为亲情为手机所伤的代名词。正如网 友所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 却在玩手机。”(拓展素材一)(转)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遥想古人送 别,是如此雅致。那时交通不便,此去经年,归来无期, 所可望者,不过一行鸿雁、半轮明月。哪有今天的短信来 去、电话呼应、邮件送发?但古人也正因没有我们现在的 便捷,反而留住了一份诗意、一份温情。十里长亭相送, 碧云天,黄花地;灞桥骊歌折柳,高树系马,都门帐 饮……离人泪眼里,照见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牵挂 吗?(拓展素材二)(转)
[审题指导]
从匠石“运斤成风”,用斧子把鼻尖上的 灰削去的角度来思考,可以确定“获得成 功,需要熟练的技艺”的立意; 从匠石不答应宋元君以及庄子说的几句话 来思考,可以确定“没有恰当的对手,难 以成就一番伟业”、“默契的合作,方能 把事情做到极致”、“主客观相统一,才 能创造美”等立意。
“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庄子送葬,经过他的好友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 从讲了如下的故事:有个楚国郢地人,鼻尖上沾 了一层薄薄的白灰,像苍蝇翅膀一样薄,便让一 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灰削去。石便挥动斧子, 呼呼作响,随手向下削掉了白灰。郢人的鼻子毫 无损伤,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 把石召来说:“给我试试。”石说:“我以前倒 是能削,不过我的搭档早已经死了,没有人能同 我配合了。”自从惠施死后,我也失去了对手, 没法同人辩难讨论问题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 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步:联系社会现实中的类似现象,阐释所“立” 的观点。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在丰子恺白发苍苍 时所作的画中仍可寻找到童真世界;②热播电影《致青春》 引发全民大怀旧;③当孩子从老人那儿听到神奇的童话故 事、神话传说后,大人们往往一句“这个世界是没有神仙 的”,就会使那个童年栖居的诗意空间轰然崩塌;④中小 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都过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例如 攀比家长的地位和财富、向老师送礼、相互妒忌拆台等等。 (同类拓展、详写) 第四步:结合试题材料再次强调所“立”观点,总结 全文。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 转弯的。”泰戈尔也曾说“在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到天堂”。 让我们留住童真,捍卫最初的人性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 只有这样,往前走,才能干净地看待这个世界。(略写)
五、真题解析:
(一)2013年高考真题(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 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 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 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 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 吧。
一、“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特 点: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 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必 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 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 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