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e68d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5.png)
教案一:探索数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数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数字规律:给出一系列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数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二:探索运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运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运算规律:给出一系列运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运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三:探索数学公式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公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2bfd6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中的规律。
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数学规律,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我们将围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主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学规律,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可能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2. 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1. 计算器2. 数学题目卡片3. 黑板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思考。
2. 探索:学生分组,每组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探索数学规律。
3. 讨论: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4. 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检验他们对数学规律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规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 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使用计算器完成一些数学题目,进一步理解数学规律。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数学规律的日记,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发现和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情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教学。
3.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上就是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的详细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328f6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a.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中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通过计算器来发现、验证数学规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复杂运算的操作。
2. 通过计算器发现数学规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计算器2. 数学题目卡片3.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复杂运算的操作步骤。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实际操作,解决教师准备的数学题目。
4. 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计算器来发现数学规律,例如平方数的规律、等差数列的规律等。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发现的数学规律,并尝试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计算器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 主要内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规律的探索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尝试自己发现一个数学规律,并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和验证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节课的核心,涉及到学生如何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13d24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8.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探索平方数的规律2. 探索立方数的规律3. 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计算器探索平方数、立方数和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
2. 探索平方数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方数的特点,如1的平方是1,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前几个平方数,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平方数的规律,如平方数是逐渐增大的,每个平方数都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等。
3. 探索立方数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立方数的特点,如1的立方是1,2的立方是8,3的立方是27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前几个立方数,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立方数的规律,如立方数是逐渐增大的,每个立方数都是一个自然数的立方等。
4. 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的特点,如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2乘以2等于4等。
(2)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乘法口诀表中的部分题目,并观察计算结果。
(3)学生讨论并总结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如乘法口诀表中的数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字都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
5. 总结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探索的平方数、立方数和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6.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a258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2.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二、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规律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请大家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给每组不同的数字)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明确最后答案都是6174。
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小组交流,探索规律1.探索规律出示例题:1÷11 2÷11 3÷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4÷11=0.3636……5÷11=0.4545……6÷11=0.5454……7÷11=0.6363……8÷11=0.7272……9÷11=0.8181……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2a3d0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2.png)
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1. 对计算器功能的熟悉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吗?你们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计算器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并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
二、学习使用计算器1. 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个按键的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探索数学规律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中有哪些有趣的规律吗?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器来探索这些规律。
2.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观察并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平方和的规律。
3. 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运算,观察并发现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发现。
4. 教师总结并解释发现的数学规律,如平方和的规律、等差数列的规律等。
四、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并通过计算器探索了数学规律。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4210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
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
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
(第四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为课堂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作准备。
2. 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用计算器玩“猜数字”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不能说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73d6b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5.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发现并验证数学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计算器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同时,讲解计算器的功能,如加减乘除、科学计算等。
3. 探索数学规律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4. 验证数学规律学生通过计算器得到计算结果后,需要将结果与发现的规律进行对比,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5.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和结果。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数学规律”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e7c0c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c.png)
人教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初步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如开/关机、加/减/乘/除等。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并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探究数列的规律。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方法•数列的规律探究2.2. 教学难点•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不熟悉•数列规律的探究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和分析3. 教学过程设计3.1. 教学准备•准备好使用的计算器;•提前准备好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相关性;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首先,老师为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开根号等。
然后,老师问学生,他们是否知道如何用计算器来探究数列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尝试自己提出答案。
最后,老师用简单的实例来展示计算器探索数列规律的操作过程。
第二步: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列,然后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发现数列之间的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探究规律的方法。
第三步:分组交流每个小组就探究到的规律,进行小组内讨论,再就探究到的规律,与其他小组分享交流,最后进行全班讨论和总结。
3.3. 教学总结最后,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每个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4. 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规律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
同时,课后老师还可以通过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中,教师采取了分组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灵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推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51b9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c.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2、介绍缺8数“12345679 ”,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
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12345679 ( )4、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5、提出学习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 1÷11 2÷11 3÷11 4÷11 5÷11(1)学生独立操作。
(用计数器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 666666.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d977b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b.png)
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程名称:数学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按键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教师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规律。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并记录探索过程和结果。
4. 每组分享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题目,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检验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检验过程,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规律。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探索更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中,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91fe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材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内容,制定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87页的例1和第88页的“做一做”。
例1通过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的末尾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
而“做一做”则是对例1的拓展和深化,让学生在更多的例子中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观察和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能尝试解释其原因。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尝试解释这一规律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他山石计算器、PPT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只鸟儿飞过天空,留下七个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 讲解:我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的末尾数字。
然后,我引导学生发现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其原因。
3. 练习:我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运用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 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2. 观察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3. 尝试解释规律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 用计算器计算两个因数的乘积,并观察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
答案:略2. 尝试解释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的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乘积末尾数字的规律,兴趣高涨。
在课后,我反思到,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c82015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1.png)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数学规律的探索。
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操作技巧。
2. 数学规律的发现和总结。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2. 提问:你们觉得计算器除了可以用来计算数学题目,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二、探索规律(10分钟)1. 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一组数学题目,如:1 2 = 32 3 = 53 4 = 74 5 = 95 6 = 112. 让学生观察这组题目,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规律: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和是奇数。
4. 引导学生用计算器验证这个规律,如计算 6 7、7 8、8 9 等。
5. 提问:你们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规律吗?6.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其他数学规律,如:- 两个连续的奇数相乘,积是奇数。
- 两个连续的偶数相乘,积是偶数。
- 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积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的平方减去1。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学规律的探索。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3.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今天课堂上探索的数学规律。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探索其他数学规律,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9a98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8.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 探索数的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探索数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计算器2.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会用它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清屏、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等。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
3. 探索数的规律教师出示一系列数列,如1、2、3、4、5、6、7、8、9、10,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每个数的平方、立方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数的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人数、计算购物总价等,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检验计算结果。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使用计算器的感受和收获。
六、课后作业1. 使用计算器计算以下数列的平方和立方:2、4、6、8、103、6、9、12、152. 使用计算器解决以下实际问题:a. 计算1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的总价,已知苹果每千克5元,香蕉每千克3元。
b. 计算25名学生平均身高,已知男生平均身高1.6米,女生平均身高1.5米。
七、板书设计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 探索数的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及时反馈,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81742176294dd88d1d26bc4.png)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工具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引入(一)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一个表格,请根据内容用计算器算一算。
你能发现规律吗(二)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师: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生:有。
2 探索新知(一)探索规律(课件出示例题:)1÷11=2÷11=3÷11=4÷11=5÷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师: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二)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5266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案第【1】篇〗小数除法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能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
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2÷11=3÷11=4÷11= 5÷1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这座宏大的宫殿中,有许多神奇的数和算式都存在规律。
今天,就让我们利用数学工具计算器去领略数学的魅力,探究神奇的规律所在。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 7÷11= 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530e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能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发现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观察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发现并运用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学生展示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是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示范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教师出示一系列计算题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
3. 发现规律(1)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
(2)各小组汇报发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
4. 应用规律(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运算中的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运算规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运算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101a4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7.png)
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分析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1. 通过计算发现规律。
2. 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计算器时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呢?二、探究发现1. 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一系列算式。
2.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发现的规律。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实践应用1. 出示一些算式,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发现的规律。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验证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
四、巩固提高1. 出示一些类似的算式,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计算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拓展1.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吗?3.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算式,探索更多有趣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89d1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9.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例1以及第108页的练习。
通过使用计算器,学生将探索数字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1:1、2、3、4、5、6、7、8、9、10。
提问:这组数字有什么规律?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3. 分享交流: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规律的理解。
练习1:1、3、5、7、9的规律是什么?练习2:2、4、6、8、10的规律是什么?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强调数字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数字规律探索七、作业设计题目:2、4、6、8、10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偶数,两两之间相差2。
题目:1、3、5、7、9的规律是什么?答案:这组数字是奇数,两两之间相差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数字1到10作为学生的探索对象。
这是因为这些数字是基础的,同时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通过观察这些数字,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产生好奇心。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好奇心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自主探究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使用计算器找出数字的规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c4d4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7.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计算规律并能应用规律指导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
师:首先拿出计算器,计算出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算出除法的商,唤醒学生已有认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探究新知师:观察各除法算式的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1:它们的商都是循环小数。
师:还有其它规律吗?生2:1÷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09,9是被除数1的9倍。
生2:2÷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18,18是被除数2的9倍。
生3:3÷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27,27是被除数3的9倍。
生4:4÷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36,36是被除数4的9倍。
生5:5÷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5,45是被除数5的9倍。
师:没错,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到的规律也非常得准确。
如果不计算,你能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吗?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本题,全班核对。
生1:6÷11=0.5454···生2:7÷11=0.6363···生3:8÷11=0.7272···生4:9÷11=0.8181···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本环节用计算器计算出除法的商,观察商的规律。
学生在巩固循环小数和熟练使用计算器的基础上,探索规律,同时利用发现的规律继续写出算式的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利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材第3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发现商的规律。
教具学具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畅谈生活,学习中你发现有哪些规律?说给同伴听。
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些规律的?学生叙述发现规律的过程。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发现规律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和分析的过程。
今天我们借助计算器共同探索乘除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二教学实施
1.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例题。
1÷112÷113÷114÷115÷11
(2)提问。
看到这些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甲:计算太麻烦,我们用计算器。
生乙:我想用计算器算出结果,这样既省时间,又能保证答案正确。
师:老师尊重你们的意见,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些题目,但我要提高难度,要求计算后观察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
(3)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计算任务。
(4)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订正。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2.观察发现规律。
(1)自己观察、独立发现。
(2)小组交流、互相借鉴。
(3)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板书规律。
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且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4)引导学生观察。
1÷11=0.0909…循环节是09;
2÷11=0.1818…循环节是18;
3÷11=0.2727…循环节是27;
……
3.用规律写商。
(1)教师板书:6÷11=7÷11=8÷11=9÷11=
(2)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商。
独立完成,略有困难的,可请同伴帮助完成,也可问教师。
(3)提问。
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4.拓展练习。
探究乘法的计算规律。
(1)板书: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2)明确要求。
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计算的结果和发现的规律板书:
3×7=21
3.3×6.7=22.11
3.33×66.7=222.111
3.333×666.7=2222.1111
3.3333×6666.7=22222.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4)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写出这些题的结果的?(根据积的规律,写出了它的计算结果)积的规律: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就由几个2与几个1组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7页第12题。
2.教材第38页第13题。
3.用计算器计算,写出结果,找出规律。
111111111÷9=
222222222÷18=
333333333÷27=
555555555÷45=
888888888÷72=
999999999÷81=
4.看规律,写得数。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9=111105
123456×9=()
1234567×9=()
12345678×9=()
123456789×9=()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1111.11112222
2.22223333
3.33334444
4.44445555
5.55556666
6.6666
2. 444.2224444.2222
3.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2345679
4.1111104111111031111111021111111101
教材习题
第35页做一做:2122.11222.1112222.111122222.11111222222.111111
课后反思
1.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计算器找出规律。
2.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归纳他们所发现的规律,学生对于表达他们的观察成果也很感兴趣。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完小数除法和循环小数之后,开始学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
在学生的学习中,计算器能提供很多的方便,学生比较有兴趣。
知识资料链接
9.4÷6=1.5666666 (正确为1.566…) 32.8÷2.7=12.148148(正确为
12.148148…)12.4÷11=1.1272727(正确为1.2727…)3.7÷2.2=1.6818181(正确为1.68181…)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计算器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用计算器计算具有迅速、方便、正确的优点。
因为以前的经历使学生对计算器充满好感,所以无比信任它。
题例中出现的错误有个共同点:照抄计算器显示屏的结果。
“计算器算的还会错吗?”其实学生用的计算器一般都是只能显示8位的计算器,若结果多于8位就显示不出来了。
照抄结果当然就错了,这都是过分相信计算器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