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原则及案例分析
喝水安全教育案例(3篇)
![喝水安全教育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4af21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a.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饮水安全意识,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饮水安全事故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视。
二、案例介绍某市居民李先生,因为长期饮用自家自来水,导致其家人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李先生家中自来水水质严重超标,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地区自来水厂在处理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水质检测不合格。
三、案例分析1. 饮水安全隐患(1)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导致饮水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水源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源后,会导致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水质处理不当:水质处理不当是导致饮水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水质处理过程中,若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善,均可能导致水质处理效果不佳,使有害物质残留。
(3)管网老化:自来水管网老化也是饮水安全隐患的一个因素。
管网老化会导致水质二次污染,甚至出现异味、颜色异常等现象。
2. 饮水安全事故的危害(1)急性中毒:长期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2)慢性中毒:长期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3)癌症风险:部分有害物质具有致癌性,长期饮用含有这些物质的水,可能导致癌症风险增加。
四、喝水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水源保护(1)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2)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严格水质处理(1)对水质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加强水质处理人员培训,提高水质处理技术水平。
3. 加强管网维护(1)对自来水管网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管网完好。
中学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中学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1f8e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0.png)
中学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范文在中学教育系统中,饮用水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在确保饮用水安全方面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中学饮用水污染事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 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中学饮用水出现异常,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将受到污染的水源及时隔离,避免进一步危害。
2. 信息报告和宣传:学校应尽快向教职工、学生及家长通报污染事件,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
同时,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家在类似事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 饮用水替代方案:在出现饮用水污染事件时,学校应及时提供安全的替代饮用水资源,并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以满足师生基本饮水需求。
4. 健康监测与医疗保障: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监测机制,定期检测受到污染的师生健康状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治疗服务。
5. 污染原因排查与整改: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后,学校应及时展开污染原因的调查与排查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6. 应急演练和评估: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模拟中学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7. 社会协作与监督:学校应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及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推动中学饮用水安全工作,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
8. 后续处置与宣传总结: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展开事后处置工作,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制定相关宣传方案,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中学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全体师生都能加强安全意识,学会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共同维护中学饮用水安全,共创良好学习环境。
水污染法律案例例题(3篇)
![水污染法律案例例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d0724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2.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流,不仅是重要的水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某市作为长江沿岸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均依赖于长江水资源。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该市长江段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二、案例描述2019年5月,某市长江段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业废水排放事件。
某化工厂在未取得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至长江,导致长江某段水质急剧恶化,严重超标。
当地居民在饮用长江水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渔民捕捞的鱼类也出现了死亡现象。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水污染。
- 第四十条: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将含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
-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四、案件处理1. 调查取证- 当地环保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对某化工厂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证据。
- 调查发现,某化工厂确实存在未经批准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且排放的废水严重超标。
2. 行政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环保部门对某化工厂作出如下处罚:- 责令立即停止排放废水。
- 处以罚款50万元。
- 责令整改,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 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某化工厂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当地公安机关对其负责人进行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例评析1. 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中,某化工厂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擅自排放废水,反映出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供水法律案例分析(3篇)
![供水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964a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供水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正常运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资源管理的日益严格,供水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案例将通过对一起供水纠纷的法律分析,探讨供水法律问题。
案例简介:某市A区居民张先生因家中自来水水质问题,多次与供水公司B公司发生纠纷。
张先生认为,自来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严重影响了其家庭生活。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后,张先生将B公司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1. 自来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 供水公司是否尽到了水质保障义务?3. 张先生是否有权要求供水公司赔偿损失?三、案例分析(一)自来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应当符合以下标准:1. 水质感官指标:颜色、气味、味道等;2. 水质理化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总硬度等;3. 水质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本案中,张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自来水水质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均未达到国家标准。
因此,可以认定自来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二)供水公司是否尽到了水质保障义务根据《城市供水条例》规定,供水企业应当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公布检测结果。
本案中,供水公司B公司虽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但未在显著位置公布检测结果,也未及时向用户通报水质状况。
因此,供水公司B公司未完全尽到水质保障义务。
(三)张先生是否有权要求供水公司赔偿损失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商品或者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
本案中,张先生因自来水水质问题,导致家中电器设备损坏,有权要求供水公司B公司赔偿损失。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供水公司B公司未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也未尽到水质保障义务,侵犯了张先生的合法权益。
因此,判决供水公司B公司赔偿张先生因水质问题造成的损失。
水污染案例分析
![水污染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a2f1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b.png)
水污染案例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行为导致的水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水污染案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描述,以期唤起公众对水污染的关注。
案例中,发生在某地的水污染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该地的一个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和排放废水,导致大量有害物质排入附近的河流中。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学物质等,对河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附近的居民和周边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损害。
首先,该水污染事件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由于受污染的河水被用作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许多居民的庄稼和果树受到了污染物的侵害,无法顺利生长。
同时,居民饮用的水源也遭到了污染,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健康。
一些居民出现了皮肤过敏、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有人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其次,这起水污染事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附近的河流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水污染直接导致了这些生物的体内寄生虫、重金属中毒等问题。
一些鸟类和鱼类在污染严重的水域中死亡或迁离,破坏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长期以来,一些濒危物种在这一事件中失去了栖息地,使得其更加濒临灭绝的境地。
此外,这起水污染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受到了河水污染的影响,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损失,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
同时,由于该地区环境的受损,旅游业也受到了重创。
过去吸引游客的远足和钓鱼活动也因为河水变得不再吸引人,造成了当地旅游业的崩溃。
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大幅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针对这起水污染事件,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
首先,对化工厂进行了调查和处罚,责令其停产整顿,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了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机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此外,对受污染的水域进行了治理和恢复工作,以恢复水质的健康状态,并加强了对居民健康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法律饮水纠纷案例(3篇)
![法律饮水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3059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7.png)
第1篇案由:饮用水污染纠纷案情简介:某市居民区位于市区边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周边工业发展和农业污染,该居民区的饮用水质量逐年下降,引发了居民的强烈不满。
2019年,居民区部分居民集体向某市环境保护局投诉,反映饮用水中存在异味、颜色异常等问题,怀疑是附近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饮用水源。
经调查,该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侵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一、案情详细描述(一)基本事实1. 某市居民区共有居民5000余人,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
居民们普遍反映,自2018年以来,饮用水中异味、颜色异常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 经居民调查,发现附近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可能对饮用水源造成了污染。
居民们多次向化工厂反映情况,但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3. 2019年5月,居民区部分居民联名向某市环境保护局投诉,要求调查并处理饮用水污染问题。
(二)调查取证1. 环保部门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化工厂的废水处理设施存在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2. 环保部门对居民区的饮用水进行了取样检测,发现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物质,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3. 居民们提供了化工厂排放废水的照片、视频等证据。
(三)争议焦点1. 化工厂是否对居民区的饮用水造成了污染?2. 环保部门应如何处理化工厂的违法行为?3. 受污染的居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法律分析(一)环境污染侵权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标准,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结果,化工厂的废水排放超标,造成了居民区饮用水污染,符合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要件。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 居民区居民在购买自来水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饮用水卫生现场处置方案
![饮用水卫生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a4f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4.png)
饮用水卫生现场处置方案背景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维持健康和生命必须且不可忽视的。
但饮用水中存在很多的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会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问题,不仅是人类健康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饮用水出现卫生问题,需要快速有效的处置措施,以避免危害蔓延和加重。
饮用水卫生现场处置方案步骤一:立即停止使用饮用水当发现饮用水出现卫生问题时,首先需要立即停止使用饮用水。
同时,需要通知周围的居民以及附近的政府部门,告知他们饮用水卫生出现问题的情况。
如果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对周边地区进行封锁。
步骤二:评估饮用水污染程度在确定饮用水卫生出现问题后,需要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估。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化验和检测,通常会通过抽样检测方式进行。
步骤三:寻找解决方案评估完成后,需要寻找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切实保障民众的饮水卫生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用水的特点、协同作业单位的支援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等,以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处置措施包括:添加消毒剂、改善水质、安装过滤装置、进行紧急供水等。
详细的处理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步骤四:落实解决方案当选择好解决方案后,需要落实和推进方案实施。
需要做好人员、设备、原材料、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准备,并在实现方案前,进行科学细致的安排。
步骤五:监测处理效果在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对饮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确认处理效果是否到位。
如果处理效果不佳,需要采用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总的来说,饮用水卫生出现问题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
为了切实保障民众的饮水安全,需要快速有效地制定解决方案,并落实实施。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也需要加强饮用水的管理和治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环境法律法规案例及分析(3篇)
![环境法律法规案例及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4ba5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1.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加强环境保护,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
本文以一起环境污染案例为例,分析环境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2018年,某市某化工厂因违法排放废水,导致附近河流水质严重污染,附近居民饮用水受到影响。
接到举报后,当地环保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经调查,该化工厂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且未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当地环保部门对该化工厂作出了以下处罚:1. 责令该化工厂立即停止违法排污行为;2. 对该化工厂罚款人民币50万元;3. 责令该化工厂进行整改,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4. 对该化工厂负责人进行行政拘留。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法规适用本案中,环保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排污的化工厂进行了处罚。
具体而言,环保部门依据以下法律法规进行处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 法律责任追究本案中,环保部门对违法排污的化工厂进行了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和行政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
通过对违法行为的追究,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 案例启示本案给我们的启示如下:(1)企业应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
教学案例:某水厂供应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案
![教学案例:某水厂供应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6601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7.png)
教学案例:某水厂供应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案一、背景饮用水(又称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经口摄入体内,并可通过洗漱、洗涤物品、沐浴等生活饮用水接触皮肤或呼吸摄入人体。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与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主体依法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管道直饮水单位,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生产单位和个人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国家先后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是各级卫生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案例分析某县集镇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腹泻病,临床和实验室确诊为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调查结论定性为介水性疾病。
卫生监督机构对该县自来水厂进行监督,并对出厂和末梢水进行采样送检。
检查发现:其使用的消毒设施无消毒记录,消毒设施无法使用,询问工作人员证明近期消毒设施未投入使用。
检测出厂微生物指标合格,有两个末梢水大肠菌群超标。
县卫生局认为该县自来水厂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并依据《传染病防治》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对该县自来水厂处以3万元罚款。
·问题1:日常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有哪些?答题要点:1.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集中式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环境执法案例分析及其对环保监管的启示
![环境执法案例分析及其对环保监管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28b594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2.png)
环境执法案例分析及其对环保监管的启示环保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环境执法是缓解环保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近年来我国环境执法的案例,并探讨这些案例对环保监管的启示。
一、饮用水安全问题案例2018年,我国某地区排放大量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导致当地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
相应的环保部门介入调查,并对当地污染企业进行处罚。
环保部门还联合多个部门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全面的应急措施。
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开展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建立了长效的监督机制。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环保部门不仅要针对污染行为开展执法工作,还要积极推进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和协调工作。
重要的是,机构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二、非法烟花爆竹销售案例在全国各地的重要节日期间,非法烟花爆竹的销售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应的部门加强对烟花爆竹销售的监督和执法。
一些地方加强了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控,通过加强监管,查处非法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打击了烟花爆竹的非法销售。
这些案例提示我们: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环保问题的全方位监管。
针对某些重要节日或大型活动,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和管控,切实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三、违法开矿案例近年来,我国多地掀起了“绿色经济”的建设热潮。
一些地方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打击违法开采。
整合多种执法力量,联动开展对矿区的执法检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刑事打击力度。
这些案例会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合理的执法标准,加强执法团队配合,完善执法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体系,才能切实实现环保目标。
四、涉气污染案例2017年,在全国重点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防范、治理、监测和执法行动,包括严肃查处造假、违法排放问题,并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督查与曝光制度。
并且严控工业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严禁产生污染。
这些案例提示我们:完善环保法规,严格执行,有效打击环保违法行为,加强监督和力度,不断提升执行标准,切实解决污染问题,全方位推进环保工作。
环境卫生水污染案例分析(首医)
![环境卫生水污染案例分析(首医)](https://img.taocdn.com/s3/m/22f41c5216fc700aba68fc1a.png)
标。 ❖ 仅对管网、末梢消毒,不能根本解决污染问
题。
饮用水管网污染的原因
❖ 管材质量差:铸铁管易生锈,陶瓷管有渗透性;新 型管材卫生质量不过关。
❖ 施工质量留下的隐患:新管道使用前清洗不充分; 管道连接不严导致渗漏;
❖ 管道埋设在污染区内:如垃圾堆放场、有毒有害化 学品仓库等。
❖ 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 过程,人、地、时的分布,病人的主要症状 及诊断、污染物种类、样品采集情况、实验 室检验结果、提出的控制处理措施及效果、 从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等内容。
处理水污染事故应注意的问题
❖ 准备工作应充分。 ❖ 调查应全面、具体。 ❖ 公卫医师应忌开“大处方”,即在现场不做初步判
饮用水污染事故的调查程序 及控制措施
❖ 向有关单位了解供水方式及供水管线分 布,确定此次污染物来源。
❖ 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切 断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
饮用水污染事故的调查程序 及控制措施
❖ 取样检验,根据供水方式及污染范围确定采 样位置和件数,采样要有代表性,同时取未 受污染水作对照。
断,把所有可以检测的项目均要求实验室做,再根 据检验结果提出控制处理措施。这样会造成不必要 的人力物力的损失。 ❖ 充分发挥公卫医师的主观能动性,凭借公卫医师的 专业知识和现场的文字性材料作出判断,减少不必 要的水质检测。
处理水污染事故应注意的问题
❖ 处理应及时,原因判断要准确,措施要得当, 报告要及时、全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 决问题。
源的种类、供水的范围、水被污染的程度和频率、 病原体的种类、居民的卫生习惯、饮用水的净化和 消毒设施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
![水污染案例分析讲述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19adeaf61fb7360b4c65fb.png)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无锡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成本,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江苏省发文要求无锡市禁止开采地下水,无锡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暴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应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无锡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成本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应和稳定。
水质案例12 -生活饮用水案例分析
![水质案例12 -生活饮用水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ad5c42f242336c1eb95eb3.png)
卫生监督员和检验人员按规定采集出厂水水样, 制 作了水质采样单,检验结果出厂水游离余氯为0.15mg/L, 砷含量为0.039 mg/L,均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违法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2、程序合法,处罚恰当。
–
从受理与立案,调查取证,到最后作出处罚决定,县卫生 局严格 按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程序执行,程序合法;
3、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在立案报告等执法文书签字立 案处罚。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作出 责令改正,罚款3000元。当事人也签字。该企业以受 罚主体错误为由向市政府提出复议。 4、市法制办审阅案卷和调查核实后判定:卫生部门 认定事实清楚,受罚主体正确,但处罚程序违反了 《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该条规定是”“调查终 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 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处罚无效,重新作出 具体行政行为。
执法程序错误造成的败诉案例
河南平顶山市饮用水行政处罚无效案
[案情简介]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二次供水 没有采取二次消毒,检测细菌总数严重超标。 1、责令限期整改。该厂拒绝。理由是自来水厂已 消毒,出现水质不合格由自来水厂负责。 2、一个月后再次检查仍未改,现场监测余氯含量 为零,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制作笔录,企业负责人签 字认可,监督员提出处罚意见,告知陈述申辩,又送 达听证告知,两次告知,当事人都签字认可,但规定 时限内均未作出申辩和听证,被视为放弃。
生活饮用水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
2008年7月31日,某县卫生局组织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 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对某自来水厂水质进行常规 抽样监测,采集出厂水1个,当场制作了水质采样单,现 场检测游离余氯为0.15mg/L,其他指标送实验室检测,结 果出厂水中砷含量为0.039 mg/L,游离余氯、砷含量均不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卫生监督员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指出 出厂水游离余氯未达到0.3mg/L的标准要求,必须加大液 氯的投加量,确保出厂水游离余氯达到要求。
法律饮水纠纷案例分析(3篇)
![法律饮水纠纷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15ff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c.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居民张先生(以下简称张)因饮用水质量问题与供水公司发生纠纷。
张先生居住在该市某小区,自入住以来,一直使用该小区供水公司的自来水。
然而,近期张先生发现家中自来水水质存在问题,颜色呈黄色,异味明显,怀疑是供水公司的水质问题。
经检测,水质确实不符合国家标准。
张先生多次与供水公司协商解决,但供水公司一直未给予合理答复。
无奈之下,张先生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介入调查后,仍无法解决问题。
于是,张先生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争议焦点1. 供水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张先生是否可以要求供水公司赔偿损失?三、案件分析1. 供水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供水公司作为供水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向用户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
在本案中,供水公司提供的自来水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侵犯了张先生的合法权益,供水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张先生是否可以要求供水公司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
”张先生在饮用供水公司提供的自来水后,身体出现不适,造成了财产损失。
因此,张先生可以要求供水公司赔偿损失。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供水公司提供的自来水不符合国家标准,侵犯了张先生的合法权益,供水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具体赔偿金额根据张先生的损失及供水公司的过错程度确定。
供水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饮水纠纷案件,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法律问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原则与案例分析
![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原则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52510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3.png)
保护易感者 对可疑供水区域内的健康者(即易感者),进行预防性措施,必要 时进行医学观察。
病因调查 对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各案调查,采集水样,环境样本 (土壤、底泥等),人体排泄物及人体生物材料(粪便、尿、血液等)进行必要 的检验。以确定可疑病因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程度。
饮用水源出口卫生防护范围的两岸农田利用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灌溉;使用难降解的或者有剧毒的农药。
饮用水源输水(引水)明渠沿岸,有上述污染源,特 别是近距离修建养鱼池、放牧等。
第八页,共80页。
地下水源污染
水源井单井及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有排放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的渗水坑(井)、渗水厕所(旱厕);对方生 活垃圾、工业废渣;农田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灌溉; 使用难降解的或者有毒、有害的农药、化肥。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介水传染病 化学性污染引起的中毒
第一页,共80页。
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细菌:来自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 菌等
病毒: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类轮 状病毒和腺病毒等
原虫: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螺旋体:主要为钩端螺旋体
第二十八页,共80页。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程序
报告 核实
现场调查准备 水质污染调查 饮用者健康状况(发病)调查
撰写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和处理报告
第二十九页,共80页。
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限
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逐级上
报。《卫生规范》要求:“遇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
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时,集 中式供水单位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进行 水质检验,报送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