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压稳定。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出血情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出 血量、出血速度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 速度、更换止血措施等。
做好记录与交接
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吸氧
03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止血方法选择及应用
01
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在伤口近心端用
力压迫动脉,阻断血流。
0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
巾、绷带等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培训
完善流程
强化团队协作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 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响 应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 队协作训练,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和 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上腺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调整药物剂量和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现场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01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异物,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评估外周循环状态,判断失血 量和休克程度。
止血与包扎技术应用
布或干净布料直 接压迫出血部位。
止血带止血
对于无法直接压迫止血的 四肢大出血,可使用止血 带。
包扎固定
对伤口进行包扎,减少污 染和进一步出血,同时固 定骨折部位。
疼痛控制与液体复苏初步措施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代谢异常三个 方面。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使心输出 量减少,细胞代谢异常则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 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和方法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开始康复 介入,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VS
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方案 。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重要性
心理干预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经历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情绪,提高 康复信心。
纠正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 等血液制品;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 环酸等;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止血。
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 滥用。
处理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 感染部位的引流和换药处理。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指南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指南  PPT课件

输液通路的建立
• 及时建立足够血管通路:外周,中心?
• 建立静脉通路后,应抽取血液标本送检, 包括血型、交叉配血、适当的实验室检查、 毒理学研究、所有育龄妇女的妊娠相关检 查。 • 动脉血气分析。
液体治疗及评估
• 保温的等渗电解质溶液。乳酸 林格氏溶液为首选,生理盐水 为次选。 • 一开始,温液体的输注越快越 好。通常在成人给予1~2升而儿 童给予20毫升/公斤。
表1—失血量及液体的评估基于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 Ⅱ级 Ⅰ级 失血量(毫升) 达到750 750—1500 1500—2000 大于2000 Ⅲ级 Ⅳ级
达到15% 失血量(占血 容量的百分比)
脉率 (次/分) 血压 小于100 正常
15%—30%
大于100 正常
30%—40%
大于120 下降
大于40%
判断休克的误区
• 老年人可能并不表现为心动过速,因为他 们对儿茶酚胺刺激的心脏反应有限,或者 同时应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 在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中心率加快的能力受 到限制。
休克识别的可能误区
• 单纯依靠收缩压作为休克的指标会延误认 识休克状态的时机,代偿机制会防止收缩 压的大幅度降低,直至血容量丢失超过 30%。 • 脉压差的缩窄提示明显的血液丢失和代偿 机制的参与。
反复评估!
Ⅹ、总结
1 基于正确的生理学原则的休克治疗手段常常是成 功的。 2 在大多数创伤患者中低血容量是休克的原因。 3 这些病人的治疗需要立即控制出血和进行液体或 血制品的补充治疗。而那些对上述措施无反应的 患者,手术控制出血可能是必要的。 4 另外,对于短暂反应或无反应的患者应考虑其他 可能引起休克的其他原因。
生命征
估计失血量(占血 容量的百分比) 更多晶体的需求 血制品的需求 备血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预防感染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 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病情许可时,每
2h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预 防皮肤压疮。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调节体温的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保暖:可采用盖棉被、羊毛毯等措施,也可通 过调节病室内温度升高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以 20℃左右为宜。
大于40%(大于 1600ml)
休克的病情评估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检测 实验室检查临床观察 Nhomakorabea神志 血压
皮肤 呼吸
脉搏
尿量
➢一看:看意识、肤色甲床、颈静脉、呼吸 ➢二摸:摸肢体温度、湿度和脉搏 ➢三测:测血压和脉压 ➢四量:尿量
休克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血流动力学监测
• 中心静脉压 CVP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 心排血量CO • 心脏指数CI •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
DIC
重要生命脏器和细胞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坏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脉搏<100次/分 呼吸变快 血压不变 尿量正常或小于 25-30ml/h
休克中期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皮肤黏膜发绀 脉搏>120次/分 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尿量减少
休克晚期
意识模糊或昏迷 皮肤明显发绀
脉搏微弱 呼吸微弱 血压测不出 体温不升
• 补充血容量 • 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 尿补钾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 目前,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的液体复苏有两种 :传统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传统液体复 苏注重即时充分扩容、早期输注全血和胶体液, 将患者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课件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课件

不同类型晶体液特点及应用范围
平衡盐溶液
如乳酸钠林格氏液、碳酸氢钠林格氏液等,具有与血浆相似的电解质含量和渗 透压,因此对血管内容量影响较小。平衡盐溶液主要用于治疗等渗性脱水,以 及需要补充血容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
高张盐溶液
如高渗氯化钠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能够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 间液回吸收。高张盐溶液主要用于治疗高渗性脱水,以及需要提高血液渗透压、 促进组织间液回吸收的患者。
胶体液种类及适应症
人工胶体液
如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等,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能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 间液回吸收。人工胶体液主要用于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需要提高血液渗透 压、促进组织间液回吸收的患者。
天然胶体液
如白蛋白、血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具有营养和凝血作用。天然胶体液主要用于治疗 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需要补充营养和凝血因子的患者。
心力,避免过量;监测心 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VS
处理方法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应用强心剂、利尿 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其他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发展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未来可能会发展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挑战分析
随着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增多和病情的复杂性,治 疗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 战,如如何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如何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液体复苏方法与技巧
静脉输液途径选择及注意事项

失血性休克讲课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讲课PPT课件

病例分享与讨论
06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概述:患 者年龄、性别、 病情等基本信

病史回顾:患 者既往病史、
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失 血性休克的症
状和体征
诊断与治疗: 医生如何诊断 失血性休克, 治疗方案和效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选择:选 择具有代表性 的失血性休克 病例,分析其 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和诊断
依据。
病例特点:对 所选病例的特 点进行深入分 析,包括年龄、 性别、病因、 病情严重程度
等方面。
病例治疗:详 细介绍针对该 病例的治疗方 案和具体措施, 包括抗休克治 疗、止血措施、 手术治疗等。
病例效果:对 所选病例的治 疗效果进行评 估,分析治疗 效果与治疗措 施的关系,总 结治疗经验和
教训。
预防措施: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迹象
处理方法: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护理要点:加强护理,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等
注意事项: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失血性休克定义:因大 量失血导致的休克状态
分类:按失血程度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失血 性休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失血过多、创伤、烧伤等 病理生理: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导致休克 病理过程: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 呼吸急促等
补充血容量
补充血容量的原则:先晶后胶,避免过度补液 补充血容量的方法:通过静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 补充血容量的注意事项:控制输液速度,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精品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精品PPT课件
内脏脏器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等出血 ,则应尽早进行手术。
各种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咯血,一般宜行 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的目的 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灌注、氧 供和氧耗 维持正常止血功能
液体复苏的目的
减轻SIRS和减少MODS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 的平衡 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失血性休克分级: Ⅰ级:失血量<750ml,占血容量比例<15%; Ⅱ级:失血量750~1500ml,占血容量比例15~30%; Ⅲ级:失血量1500~2000ml,占血容量比例30~40%; Ⅳ级:失血量>2000ml,占血容量比例>40%。大 量失血定义为24h内失血超过病人的估计血容量或3h 内失血量超过估计血容量的一半
体温监测:当中心体温<34℃时,可导致严重的凝 血功能障碍。
氧代谢监测
传统临床监测指标往往不能对组织氧合 的改变具有敏感反应,此外,经过治疗干预 后的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变化也可在组 织灌注与氧合未改善前趋于稳定。因此,同 时监测和评估一些全身灌注指标(D02、VO2 、血乳酸、SvO2或Scv02等)以及局部组织灌 注指标如胃黏膜内pH值(pHi)与PgC02等具有 较大的临床意义。
液体复苏的发展
早期复苏选择
1
停下来抢救
以往常用的失血性休克复苏方法始于20世纪60年; 规范在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创伤生命支持高级训练课程中 主要内容是:
确认发生失血性休克,便立即和迅速地给予大容输 液,要求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直至出血被制止,这 个过程被描述为“stay and treat”。
早期复苏选择
早期复苏选择
3
边治边走
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取决于失血的情况和伤员状态 ,为避免伤员在短期内死亡,对大出血和严重休克患者 给予液体复苏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避免因快速和大 量液体复苏所引发的问题。这样,一个主张低度干预的 复苏策略—“treat and run”。

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课件

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课件
鉴别诊断
失血性休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 进行鉴别,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 克等。同时,还需与过敏性休克、神 经源性休克等相鉴别。
CHAPTER 02
急救原则与流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
吸氧
给予患者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保证重要器官的供氧。
糖皮质激素应用
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适当使 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病情

CHAPTER 06
患者转运与后续治疗安排部 署计划制定依据分享
安全转运流程设计思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生命体征、失血量、休克程度等,以 确保患者能够安全转运。
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必要的转运物品,如 输液设备、输血器材、急救药品等。
休克程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制定相 应的抗休克治疗方案,如使用 升压药物、纠正酸中毒等。
病因治疗
针对患者的失血原因,如创伤 、出血性疾病等,制定相应的 病因治疗方案,以彻底治愈疾 病。
支持治疗
在救治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充 分的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感染 治疗。
目标导向性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以覆盖可能的病原 菌。
联合用药与轮换用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联合用药或轮换用药的方式,以提高抗感染 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依据
营养需求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

2024版《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2024版《失血性休克及抢救》PPT课件

03
失血性休克并发症防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 断。
防治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控制 感染等。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 2
临床表现 多个器官功能同时或序贯发生障碍。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 断。
定期组织多学科病例讨论和经验分享, 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 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治疗。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和手段
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失血性休克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 手段。
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失血性休克诊疗水平的提高。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外伤、手术、产后出血、 消化道溃疡、肝脾破裂等。
病理生理机制
01
02
03
失血后机体反应
失血后,机体通过神经和 体液调节,启动一系列代 偿机制以维持重要器官的 血液灌注。
微循环障碍
随着失血量增加,微循环 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加重, 乳酸堆积,导致代谢性酸 中毒。
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失血可导致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表现为心、肺、肝、肾等 器官功能受损。
3
防治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器官功能支持,控制感染 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临床表现
01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02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策略精品PPT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疗策略精品PPT课件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卷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881-889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首先是血容量与
血管容积的不匹配,造成外周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引起 微循环变化、氧代谢动力学异常、炎症反应、凝血障碍 以及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微循环变化
创伤失血性休克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失血所致的微 循环功能障碍,尤其是重要脏器微循环改变。导致微循 环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包括:
综合评估法
综合心率、 血压、 呼吸频率、 尿量、 神经系统症状等对创伤 失血性休克程度进行分级。
一般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实验室监测
影像学检查 创伤评分与评估 动态评估
精神状态 皮 肤 温 度、色 泽 血压 脉率 尿量
①生命体征:主要对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进 行监测。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与否及其程度取决于机 体血容量丢失的量和速度。心率增快是创伤失血性 休克最早的临床表现,但是通过心率评估创伤失血 性休克的同时应注意关注其他导致患者心率增快的 常见因素如疼痛、发热等。
花斑、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 < 30mL / h 或无尿; ( 5) 收缩压 < 80mmHg; ( 6) 脉压差 < 20mmHg; ( 7) 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收缩压下降 30% 以上 推荐级别: A 级) 。
创伤外科杂志2017.19期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规范881-883
致伤机制 组织低灌注临床表现 血乳酸水平等临床指标
细数,血压下降,脉压明显缩小,少尿、无尿,皮肤花斑。
此时期可以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特别是ARDS,甚至MODS。
量化判断方法
休克指数: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是脉搏(次/min) 与收缩压(mmHg)的比值,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标之 一,可用于失血量粗略评估及休克程度分级。休克指数的正常值 为0.5~0.8,休克指数增大的程度与失容量血管收缩代偿为主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注意事项
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凝 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 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疼痛控制策略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程度 和性质,为制定疼痛控制策略提供依 据。
镇痛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非药物镇 痛方法,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 以缓解患者疼痛。
镇痛药物选择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和患者病情,选择 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等,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促进 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安排患者定期返院随访,评估康复效果和 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及时有效的救治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包括 快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 调等措施。
患者基础状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年龄、体质、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影 响预后。例如,年老体弱、合并严重基础 疾病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休克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 发症会显著增加病死率。
02
急救现场处理措施
快速评估伤情与出血部位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状 态。
3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如患者呼吸停止或极度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
迅速转运至医疗机构
选择合适转运工具
01
根据患者伤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直
升机等。
保持患者平稳
02
在转运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平稳,避免颠簸和摇晃,以免加
重伤情。
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课件

08
防治并发症:积极防治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肾功能保护
监测肾功能指标
0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03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02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04
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
临床表现与分度
轻度失血性休克:意识清楚,脉搏正常或稍快,收缩压正常或稍低,舒张压增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1
添加标题
中度失血性休克:脉搏细速或摸不清,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意识尚清楚或轻度烦躁不安,肢端厥冷,尿少
2
添加标题
重度失血性休克:脉搏细弱或摸不清,收缩压低于90mmHg以下,意识模糊或昏迷,四肢厥冷,尿少或无尿
1
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分类及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3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4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5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加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康复和护理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进一步研究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探索更有效的急救方法和治疗手段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推动失血性休克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接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3
添加标题
极重度失血性休克:脉搏微弱或无脉,收缩压低于80mmHg以下,意识丧失,四肢厥冷,无尿
4
添加标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添加标题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添加标题
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进行鉴别,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MAP监测 IBP测压较为可靠,可保证连 续观察血压和即时变化。此外,IBP还可提 供动脉采血通道。 CVP和PAWP监测 CVP和PAWP监测有助于 对已知或怀疑存在心功能不全的休克病人 的液体治疗,防止输液过多导致的前负荷 过度。 CO和SV监测 有助于动态判断容量复苏的 临床效果与心功能状态。
氧代谢监测
传统临床监测指标往往不能对组织氧合的 改变具有敏感反应,此外,经过治疗干预 后的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变化也可在 组织灌注与氧合未改善前趋于稳定。因此 ,同时监测和评估一些全身灌注指标(D02 、VO2、血乳酸、SvO2或Scv02等)以及局 部组织灌注指标如胃黏膜内pH值(pHi)与 PgC02等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失血性休克分级:
Ⅰ级:失血量<750ml,占血容量比例<15%;
Ⅱ级:失血量750~1500ml,占血容量比例15~ 30%;
Ⅲ级:失血量1500~2000ml,占血容量比例30~ 40%;
Ⅳ级:失血量>2000ml,占血容量比例>40%。 大量失血定义为24h内失血超过病人的估计血容量 或3h内失血量超过估计血容量的一半
实验室监测
血常规监测 动态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Hb)及红细胞压积(Hct)的数值变化,对失血性休 克的诊断和判断是否存在继续失血有参考价值。 电解质监测与肾功能监测 对了解病情变化和指 导治疗十分重要。 凝血功能监测 常规凝血功能监测包括血小板计 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D-二聚体。此外 ,还包括血栓弹力描记图(TEG)等。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优秀课 件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较大的血管破裂 丢失大量血液,引起循环血量锐减 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 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的常见病因
严重创伤、骨折、挤压伤等所致的外出血 和内脏(如肝脾)破裂引起内出血;各种 原因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所致的消化道出血 ;呼吸道出血引起的咯血;泌尿道出血引 起的血尿;女性生殖道出血引起的阴道流 血;腹腔、腹膜后、纵隔等出血、动脉瘤 破裂出血等内出血。
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的目的 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灌注、 氧供和氧耗 维持正常止血功能
液体复苏的目的
减轻SIRS和减少MODS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 谢的平衡择
1
停下来抢救
以往常用的失血性休克复苏方法始于20世纪60年; 规范在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创伤生命支持高级训练课程中 主要内容是:
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
传统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病史、症状、体征 ,包括精神状态改变、皮肤湿冷、收缩压 下降(<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 40mmHg)或脉压差减少(<20mmHg)、尿量 <0.5ml/(kg·h)、心率>100/min、中心静 脉压(CVP)<5mmHg或肺动脉楔压(PAWP) <8mmHg等指标。
监测
一般临床监测 包括皮温与色泽、心率、血压、尿 量和精神状态等监测指标。 尿量是反映肾灌注较好的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循 环状态。 血压的变化需要严密地动态监测。对未控制出血 的失血性休克维持“允许性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tion),即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0~ 80mmHg。 体温监测:当中心体温<34℃时,可导致严重的 凝血功能障碍。
确认发生失血性休克,便立即和迅速地给予大容输 液,要求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直至出血被制止,这 个过程被描述为“stay and treat”。
早期复苏选择
2
卷起就跑
在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时发现,在出血未被有效控制, 大容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可以导致持续出血、血液稀释 和体温下降,构成所谓“死亡三角” 。
治疗
包括原发病治疗(止血)和纠 正休克(补充血容量)两个方 面。 原发病的有效治疗是失血性休 克抢救成功的基础。
止血治疗
对于出血部位明确、存在活动性出血的休 克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或介入止血。不 去设法制止出血,只顾用输血来补充血量 以纠正休克状态,是无效和错误的,治疗 出血的首要任务是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 同时,应尽快进行止血,否则,在不断出 血的情况下,尽管积极补液、输血,血容 量仍不会恢复,休克也不会得到纠正。
止血治疗
原则上是先采用暂时止血措施,待休克初 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措施;但是 在难以用暂时止血的措施止血时,即应一 面补充血容量,一面施行根本的止血措施
止血治疗
采用何种止血方法,应根据出血来源而定 四肢、头颅或身体表浅部位的较大出血, 可先采用填塞、加压包扎暂时止血,待休 克基本纠正后,再作手术处理。 内脏脏器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等出 血,则应尽早进行手术。 ③各种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咯血,一般 宜行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早期复苏选择
5
立即或延迟复苏
1994年Bickell等, 对598例躯干刺通伤患者分别给
予延迟复苏和立即复苏对预后的影响的研究:
延迟复苏者生存率高于立即复苏者 (70%比62%,P=0.04)
近年来研究发现氧代谢与组织灌注指标对
失血性休克早期诊断有更重要参考价值; 血乳酸和碱缺失在休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
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休克复苏中 每搏量(SV)、心排量(CO)、氧输送(DO2)、 氧消耗(VO2)、胃黏膜CO2张力(PgC02)、混 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指标也具有一 定程度的临床意义。
一些学者提出,在出血未被有效制止前,应该尽快将 伤员转送到有手术条件的医院,复苏只在即将手术前才开 始进行,这个策略被称作“scoop and run”。
早期复苏选择
3
边治边走
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取决于失血的情况和伤员状态 ,为避免伤员在短期内死亡,对大出血和严重休克患者 给予液体复苏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避免因快速和大 量液体复苏所引发的问题。这样,一个主张低度干预的 复苏策略—“treat and ru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