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张量秩校正的图像恢复方法

基于张量秩校正的图像恢复方法

基于张量秩校正的图像恢复方法作者:白敏茹黄孝龙顾广泽赵雪莹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0期摘要:针对医学图像和视频图像的恢复问题,基于张量表示,研究有限样本下的低秩张量数据恢复问题,在张量奇异值分解(t-SV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张量秩校正模型和两阶段张量秩校正方法,第一阶段是用张量核范数最小化模型求得预估解,第二阶段,根据预估解,求解张量秩校正模型,获得更高精度的解.构建了求解张量秩校正模型和张量核范数最小化模型的张量近似点算法,使得可以在实数域上对张量直接进行计算,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对医学图像和视频图像的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张量秩校正模型和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的恢复精度.关键词:图像恢复;张量奇异值分解;张量秩校正;张量近似点算法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974(2016)10-0148-07Abstract:Tensor-based restoration of medical images and video images was studied with limited sampl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tensor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t-SVD), a tensor rank-correction model (CRTNN) wa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minimization model (TNN). A two-stage rank correction method is given as follows: the first stage is used to generate a pre-estimator by solving the TNN model, and the second stage is to solve the CRTNN model to generate a high-accuracy recovery by the pre-estimator. A tensor proximal poin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CRTNN model and the TNN model, making it possible to calculate tensor directly in the real fiel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was proved in theory.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medical images and video images verify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ensor rank-correction model and method can achieve higher-accuracy recovery.Key words:image restoration;t-SVD; tensor rank-correction model; tensor proximal point algorithm随着电子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从医学图像到遥感图像,从导弹精确制导,到人脸识别及指纹识别再到具有视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或涉及到大量的高维图像.高维图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像的质量会有所下降,典型表现为色彩模糊和有噪声干扰等.这一降质的过程被称为图像的退化.图像恢复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恢复退化了的高维图像的本来面目.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是基于向量和矩阵的表示形式,往往破坏了这些数据的原始空间结构,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刻画这些数据的本质和充分挖掘其内部特性.张量作为向量和矩阵表示的高阶推广,能够更好地表达高阶数据复杂的本质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与图像、人脸识别、医学图像和统计信号处理等研究领域中[1-6].高维图像数据往往具有低维属性,张量完备化问题就是利用张量数据的低秩结构,是一种在有限样本或测量数据下最小化张量的秩的优化问题.最小化张量的秩是NP难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有:1)将张量转化成矩阵,然后求解矩阵完备化问题[7];2)用特殊的张量分解方法来分解张量,如CANDECOMP/PARA-FAC(CP)分解,Tucker分解等方法.由于矩阵的核范数是矩阵秩的紧的凸逼近,因此对矩阵完备化问题的求解一般是将其转化为矩阵核范数最小化问题求解.对矩阵核范数最小化问题的求解有近似点算法(PPA)[8],交替方向方法(ADM),加速近似梯度方法(APG)[9].虽然低秩矩阵完备化问题得到很好发展,但张量完备化问题研究还很不完善.不同于矩阵秩只有一种定义,张量秩有多种定义.传统上主要有两种张量秩的定义,CP秩和Tucker秩,它们分别是基于CP分解和 Tucker分解的.将张量展开成矩阵,利用展开矩阵性质近似逼近张量的秩,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例如:Gandy[2]等用各片分别展开矩阵的核范数的和作为张量秩的近似逼近;Liu[5]等进一步将各片分别展开矩阵的核范数通过加权来近似张量的秩,并提出了HaLTRC算法求解该松弛模型(TSN).然而这两种逼近方法并不是张量秩函数的最紧的凸逼近[7].Kilmer等[10]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块循环矩阵对角化的思想,提出了张量奇异值分解(T-SVD)方法,使得张量可以在傅里叶变换下实现快速分解.基于T-SVD, Semerci等[6]提出张量核范数概念,对于3阶张量,利用张量核范数近似逼近张量的秩,建立了张量核范数最小化模型(TNN),构建了交替方向方法(ADMM)求解该模型,并应用于多线性数据的图像压缩和恢复,通过对比,TNN逼近比TSN逼近效果更好.但是该文没有给出ADMM方法的收敛性结果,文中的ADMM算法一部分在实数域上计算,一部分在复数域上计算.与以往模型不一样,TNN模型的目标变量是定义在复数域即傅里叶域内的矩阵,约束变量是定义在实数域的.因此,根据这个问题的特点,设计更加有效的具有收敛性的优化算法,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文献[11]指出,矩阵核范数在某些情况下不是矩阵秩的最紧凸逼近,如对角元素被高度样本化,则矩阵核范数最小化模型求解低秩恢复问题的能力就会高度弱化,而矩阵核范数是张量核范数(TNN)的二阶形式.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开展研究,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提出了张量秩校正模型(CRTNN)和两阶段张量秩校正方法,二是构建了张量近似点算法,用于求解CRTNN模型和TNN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医学图像以及视频图像的恢复问题中,张量秩校正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的恢复精度.图1为医学图像和视频图像原始图像.图2,图3分别为医学图像和视频图像在样本率为20%(即有效信息只有20%)的情况时用TSN模型,TNN模型,CRTNN模型视觉恢复效果对比,从图2,图3的PSNR值对比和视觉恢复效果对比中,可以发现本文提出的CRTNN模型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图4分别为医学图像和视频图像在TSN模型,TNN模型,CRTNN模型下对不同样本率得到的相对误差曲线对比.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本文提出的张量秩校正方法对不同的样本率得到的恢复图像的相对误差曲线都是最低的,表明本文提出的CRTNN模型能够取得更高精度的恢复效果.5 结论针对高维图像恢复问题,本文提出了张量秩校正模型和两阶段张量秩校正方法,并提出了求解张量秩校正模型的张量近似点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张量秩校正方法模型能够取得更高的恢复精度.能否将该模型和算法推广到四阶及以上的图像恢复问题?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ELY G, AERON S, MILLER E L. Exploiting structural complexity for robust and rapid hyper spectral imaging [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2013:2193-2197.[2] GANDY S, RECHT B, YAMADA I. Tensor completion and low-n-rank tensor recovery via convex optimization [J]. Inverse Problems, 2011, 27(2): 025010.[3] HAO N H, KILMER M E, BRAMAN K, et al. Facial recognition with tensor-tensor decompositions [J]. 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 2013, 6(1): 437-463.[4] KILMER M, BRAMAN K, HAO N,et al. Third-order tensors as operators on matrices: A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with applications in imaging [J]. 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3, 34(1):148-172.[5] LIU J, MUSIALSKI P, WONKA P, et al. Tensor completion for estimating missing values in visual data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3,35(1): 208-220.[6] SEMERCI O, HAO N, KILMER M E,et al. Tensor-based formulation and nuclear norm regularization for multi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J]. 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2014, 23(4): 1678-1693.[7] MU C, HUANG B, WRIGHT J,et al. Square deal: Lower bounds and improved relaxations for tensor recovery [C]//Proceedings of 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ICML-14), 2014, 32(1): 73-81.[8] HE B S, YUAN X M, ZHANG W X.A customized proximal point algorithm for convex minimization with linear constraints [J]. 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2013, 56(3): 559-572.[9] TOH K C, YUN S. An accelerated proximal gradient algorithm for nuclear norm regularized least squares problems [J]. Pacific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2010, 6(3): 615-640.[10]KILMER M E, MARTIN C D. Factor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ird-order tensors[J].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1, 435(3):641-658.[11]MIAO W, PAN S, SUN D. A rank-corrected procedure for matrix completion with fixed basis coefficients [J]. Math. Programming,2016,159(1):289-338.[12]ZHANG Z, ELY G, AERON S,et al. Novel methods for multilinear data completion and de-noising based on tensor-SVD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14, 3842-3849.[13]CAI J F, CANDES E J, SHEN Z. A singular value thresholding algorithm for matrix completion [J]. 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2010, 20(4): 1956-1982.。

数字图像处理 张量分解的概念、发展及其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 张量分解的概念、发展及其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张量分解的概念、发展及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项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算法和技术。

其中,张量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学图像分析、视频处理、图像分类、模式识别等。

本文旨在介绍张量分解的概念、发展及其应用。

1. 张量分解的概念张量是一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一个向量、矩阵及高维矩阵和数组。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将图像看作一个三维张量,其中的每个元素对应于该图像上的一个像素。

为了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我们通常需要对张量进行分解,以获得更高层次的表达。

张量分解是一种用于将高维张量表示为低维张量乘积的数学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一个张量分解成若干个较低秩的小张量或矩阵的乘积,这被称为张量分解。

2. 张量分解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张量分解在图像处理和数据挖掘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等。

但由于这些方法主要针对矩阵,对于高维张量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较低。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张量分解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方法,新的张量分解算法可以更好地处理高维张量,提供更高的分解精度和可解释性。

在这些新的方法中,主要包括基于张量分解的矩阵分解(Tucker分解)、矩阵分解的张量分解(CP分解)和流形学习等。

3. 张量分解的应用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张量分解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分析和诊断。

例如,使用张量分解对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可解释的信息,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此外,张量分解还可以应用于视频处理和图像分类。

在视频处理领域,张量分解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的压缩、降噪和去震动等方面,已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方法。

在图像分类方面,张量分解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和处理,识别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目标物体以及进行图像检索等。

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

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
移 除等领 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 近些 年相继出现 了大 量 的文 献 , 主要集 中在基 于变 分偏 微分方程 的图像 修复与基 于纹 理合成 的 图像 修复 两个领域 。
( . co lfC m ue n nom t n ee U i rt f Tcnl y e i n u 3 0 9 hn ; 1Sho o p t adI r ai ,Hfi nv syo ehoo ,Hf h i 00 ,C ia o r f o ei g eA 2 2 Sho o p  ̄ n nom t n nigTahr C lg,A qn n u 4 0 hn) . col C m u radI r ai ,A qn ece ol e nigA h i 6 1,C i f o f o s e 2 1 a
பைடு நூலகம்
0 引言
图像 修复是图像处理 中的一 个重要 课题 , 目的就 是根 其 据 图像 中已知信息 , 照一定 的规 则 自动地修 复图像 中损坏 按 或者 丢失 的部分 , 使修 复后 的图像 接近或 达到原 图 的视 觉效 果… , 在图像缩放 、 文物保护 、 影视 制作 、 虚拟 现实 、 多余 目标
epr e t eut so a tenwme o ,i o pr o i oa V r tn ( V adB C ehd,i rvste x ei n rsl h wt th e t d ncm a snwt T t a ao T ) n S B m tos mpoe m a l s h h i h l ii h
i g n an i g r s l ,a d e fci ey i p i t oo ma e . ma e i p it e u t n s n f t l n a n sc lri g s e v

图像修复研究进展综述

图像修复研究进展综述

图像修复研究进展综述作者:***来源:《计算机时代》2021年第12期摘要:图像修复是指将信息缺失的图像进行像素填充以达到人类视觉满意的效果。

文章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技术进行综述:首先描述了传统的图像修复方法,接着描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方法,介绍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出展望。

关键词:图像修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自编码网络; 生成式对抗网络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12-06-04Abstract: Image restoration is to fill the missing image with pixels to achieve the satisfactory effect of human vi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 firstly, it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image restoration method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image restoration method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focus.Key words: image restoration;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elf-coding network;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0 引言生活离不开图像,图像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手段。

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恶性 脑肿 瘤是严重危 害人类生命健康 的疾病 , 3 年来 , 近 0 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 , 年增长率约为 1 %, . 中老年人群 2
尤为明显n 。脑肿瘤的早期正确诊断 、 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T以其快速 、 C 准确 、 无创 等优点成为脑部肿 瘤筛查 的首选检查
a o i m , ih u e e c n i u t fi g lme t a d o e a e d c aa t r t ss c s r x mi , a k i i ci n l r h wh c sst o t i o g t h n y ma e ee n s n v r l t n h r ce i i u h a o i t c n ma ea ds n to lr sc p y t
bew e n vai t nd nos t e ld daaa ie.Fna uaiai e a ua iai e e pe m e t hih u e r a ln c li a e ho e ha he ago i lq l ttv nd q ntttv x r i n sw c s e ci ia m g ss w d t tt l — l i hm ha oo a tc lrs t rt sg d prci a eul . s Ke y wor :tns rvot ;C T m a ; e ii go ihm ds e o i ng I ge D nosng a rt l
h t :ww d z .e .n t / w.n sn t p/ c T h 8 — 5 — 6 0 6 e + 6 5 5 9 93 1 5994 60 6
基 于 张量 投票 的 C T图像 去噪 算 法研 究
李 勋 ,慧 韫 ,建 致 公 玲 啷睿 姜

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

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

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刘奎;苏本跃;赵晓静【摘要】Because the traditional anisotropic diffusion equation for image restoration only considers the gradient size, and produces false edges in color image inpainting, this paper proposed an image inpainting method based on structure tensor. Structure tensor was used as diffusion coefficient which can implement different diffusion proces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Total Variation (TV) and BSCB methods, improves the image inpainting results, and effectively inpaints color images.%针对传统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在修复图像时仅考虑梯度模的大小,且在修复彩色图像时易产生虚假边缘等缺陷,提出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将结构张量作为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扩散系数,实现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扩散方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整体变分(TV)和BSCB方法相比,提高了图像修复效果,有效地完成对于彩色图像的修复.【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1(031)010【总页数】3页(P2711-2713)【关键词】图像修复;结构张量;偏微分方程;各向异性扩散【作者】刘奎;苏本跃;赵晓静【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230009;安庆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安庆246011;安庆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安庆246011;安庆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TN911.730 引言图像修复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就是根据图像中已知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修复图像中损坏或者丢失的部分,使修复后的图像接近或达到原图的视觉效果[1],在图像缩放、文物保护、影视制作、虚拟现实、多余目标移除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像处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等。

这些应用都需要对大量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为了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需要一种适用于高维数据处理的算法。

张量分解算法正是这样一种运用在高维数据处理任务上的算法。

本文将介绍张量分解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张量分解算法的基本原理张量是指一个n维数组,它是一个向量、矩阵、立方体、高维度数据集合的推广。

在图像处理中,图像可以看作一个三维数组或四维数组。

如果将这个数组做张量分解,可以得到一组不同的子数组,这些子数组保留了原数组的部分信息。

由于张量分解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非常高效,因此在图像处理中它也被广泛应用。

具体来说,张量分解算法能够将一个高维矩阵表示为一组低维矩阵的逐点积加和的形式,也就是将张量的高维度映射到低维度。

这样一来,张量分解就可以将复杂的高维数组表达成一个更简单明了的表示。

二、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在图像处理中,图像去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已有比较成熟的方案。

在噪声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基于校正的张量分解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张量分解为自然图像的线性组合,从而去除噪声。

在噪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基于局部张量分解的方法,将图像分成多个块,每个块独立做张量分解,然后再合并起来。

这样做有利于去除不同块的噪声。

三、张量分解算法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图像增强包括对图像的对比度增强、亮度增强、饱和度增强等。

其中,对比度增强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对比度增强中,可以令张量分解中的因子张量拥有噪声抵抗能力,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另外,张量分解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将数据分解成低阶维度的表示,这在图像压缩和储存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四、张量分解算法在目标检测和跟踪中的应用在目标检测和跟踪中,张量分解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张量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张量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张量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张量是一个描述线性关系的矩阵,可以捕捉到具有方向和大小的二阶多维数据的所有变化。

在图像处理中,张量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图像去噪、图像配准、图像压缩等不同领域。

一、张量分析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图像分割是将图像中相互独立的区域分离出来的过程,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滤波、二值化等,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导致感兴趣的区域被破坏。

而张量分析则可以在不破坏感兴趣区域的情况下自动分割图像。

以水下图像分割为例,水下图像中常含有大量的噪音和颜色变化,使得传统的方法难以有效地对水下图像进行分割。

而张量分析可以通过对水下图像中的张量场进行分析,自动分辨出不同物体的边界和区域,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图像分割。

二、张量分析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图像噪声是指在图像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噪声,常常降低图像的质量和可读性。

传统的图像去噪方法通常基于线性滤波或非线性滤波,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导致图像细节被模糊。

张量分析则可以通过计算图像中像素间的梯度变化,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滤波模板,进而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

尤其是在高斯噪声下,张量分析方法的去噪效果更加优秀。

三、张量分析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图像配准是指将多幅图像对应的像素点通过变换,使它们在相同坐标系下对齐的过程。

传统的图像配准方法通常基于相似性度量和优化方法,但存在模型偏差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张量分析通过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张量分析,求取像素间的变形关系,然后利用运动学模型对其建模,快速、准确地实现图像配准。

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张量分析已成为实现病变自动配准的重要方法。

四、张量分析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图像压缩是指通过部分信息的保留,减少图像数据量的过程。

传统的图像压缩方法主要基于频域分析或熵编码,但存在很强的信息损失和复杂度高的问题。

张量分析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不同大小的块,然后对每个块进行张量分析,从而提取块间的相关性和特征,减少图像数据冗余,实现高效的图像压缩。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I. 简介- 引言- 研究背景- 现有方法的缺点- 本文的贡献II. 相关技术- 图像恢复技术- 张量扩散模型- 其他相关技术III. 改进的方法- 对现有方法的分析- 改进方法的提出- 算法流程IV. 实验结果- 实验设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V. 结论- 结果总结- 研究贡献与不足- 展望未来工作VI. 参考文献第一章节是论文引言,一般要对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概述已有方法的不足,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贡献。

图像恢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技术来修复受损或失真的图像,以恢复其原本的外观、质量和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图像会因各种原因而受到各种干扰和损伤,如静态或动态噪声、变形、模糊或遮挡等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图像难以进行后续处理,影响着其在视觉、通信、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常见的图像恢复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插值、基于去噪、基于边缘保持、基于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等多种方法,其中各自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例如,插值方法虽然速度快、计算简单、操作方便,但对于包含较大噪声、模糊等失真的图像,其效果往往不佳。

边缘保持方法能够保留图像边缘,但对于图像中的纹理、细节等信息的恢复能力有所不足。

另外,图像恢复算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大量的计算量、将损坏图像恢复到原状的不确定性等。

张量扩散模型(TDM)是一种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恢复方法,具有良好的局部和全局特性。

TDM在图像恢复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TDM没有充分考虑图像的纹理、边缘等信息,造成了不平滑、失真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恢复TDM方法,通过添加局部纹理和全局边缘信息,增强了TDM对于图像失真、损伤的修复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图像恢复效果。

本文的方法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损坏图像,对于不同类型的图像也有不错的恢复效果。

同时,本文的算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计算量大、算法收敛慢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融合改进的张量相关全变分的鲁棒张量修补用于图像修复

融合改进的张量相关全变分的鲁棒张量修补用于图像修复

融合改进的张量相关全变分的鲁棒张量修补用于图像修复黄凯;李忠宁
【期刊名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年(卷),期】2024(13)2
【摘要】图像在采集和捕捉过程中,往往存在噪声污染和缺失等退化情况,而鲁棒补全对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这些方法大多利用图像的全局低秩和局部平滑先验来对其进行建模,包括独立编码方法和融合编码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要么需要对两个以上参数进行繁琐的调整,要么平等地对待梯度矩阵/张量的每个奇异值,从而限制了处理实际问题的灵活性。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改进的张量相关全变分(ITCTV)范数,以充分利用梯度张量的内在结构特性。

所提出的ITCTV正则化器不需要权衡参数来平衡两个先验,并且进一步有效地利用了梯度张量奇异值的先验分布信息。

我们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在多种类型的视觉张量数据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在图像修复上的有效性。

【总页数】10页(P255-264)
【作者】黄凯;李忠宁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银川能源学院基础部银川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一种融合结构张量与非局域全变分的图像去噪方法
2.基于鲁棒低秩张量恢复的高光谱图像去噪
3.中医药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4.基于张量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序列变化检测
5.张量分解和自适应图全变分的高光谱图像去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静,周艳红,王滢溪,司马海峰,乔应旭,霍占强,姜国权
申请号:CN202011127886.8
申请日:20201021
公开号:CN112200749A
公开日:
202101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图像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扫描块模板,使用该模板以行扫描的方式对图像进行扫描,寻找待填充块;2)计算待填充块的边强度与匹配块的边强度和待填充块与匹配块的边缘强度,把边缘强度最小值与待填充块的边强度的积作为初步筛选的边界值,将小于边界值的匹配块筛选出来,作为下一步的候选块;3)选取待填充块内填充区域上边或者左边相邻的块作为优先填充块,计算优先填充块和各个候选块的差方和距离公式(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SSD),将所有距离相加求出平均距离,将距离小于平均距离值的候选块作为下一步的候选块;4)提选择相似度最大的块作为最佳候选块填充到待填充区域;5)执行上述步骤1)~4),直到待修复区域全部填充完毕。

以上发明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适用于各种图像修复工作。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地址: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世纪路200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胡水祥;黄东军
【期刊名称】《科技广场》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张量投票算法在提取图像主观轮廓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用二维张量矩阵存储低分辨率图像各像素点所处的位置特征信息,并利用稀疏张量投票将特征信息进行加强,再使用稠密张量投票产生高分辨率图像对应的二维张量矩阵.此张量矩阵包含了视觉特性强的边缘信息,最后利用该边缘信息指导高分辨率图像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高分辨率图像信噪比高、视觉效果好.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胡水祥;黄东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
【相关文献】
1.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J], 李致勋;公慧玲;邱睿韫;姜建
2.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J], 李致勋;公慧玲;邯睿韫;姜建
3.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J], 胡水祥; 黄东军
4.一种面向图像线特征提取的改进投票域的张量投票算法 [J], 王莉;苏李君
5.一种改进的基于结构张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算法 [J], 滕鑫鹏;宋顺林;詹永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第30卷 第9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Vol.30 No.9 2018年9月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Sep. 2018收稿日期: 2017-08-17; 修回日期: 2018-05-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1026, 6137909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152006);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马 伟(1980—), 女,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CCF 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龙晴晴(1995—), 女, 在校学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秦 悦(1992—),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徐士彪(1986—),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CCF 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 张晓鹏(1963—), 男,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CCF 会员, 论文通讯作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马 伟1), 龙晴晴1), 秦 悦1), 徐士彪2), 张晓鹏2)*1)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 北京 100124)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xiaopeng.zhang@)摘 要: 高清中国古画包含纹路纵横的画布和线条交错的画作内容, 画面结构复杂. 为了实现自然的古画修复效果, 提出一种交互式引导的分解式修复方法. 首先分离画作内容和画布. 之后, 结合张量投票算法和用户交互线索对画作线条分解并逐条修复. 同时采用基于样例的修复方法填补画布. 最后整合修复后的画作内容和画布. 以多幅中国古画高清图像为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法, 并与Laplacian 修复等方法进行修复效果的主观和量化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修复的区域与周边衔接更加自然.关键词: 高清古画修复; 线条分解; 张量投票; 中国古画修复 中图法分类号: TP391.41 DOI: 10.3724/SP.J.1089.2018.16841Repairing High-Definition Ancient Paintings Based on Decomposition of CurvesMa Wei 1), Long Qingqing 1), Qin Yue 1), Xu Shibiao 2), and Zhang Xiaopeng 2)*1) (Facul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2)(National Laborat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Abstract: High-definition ancient paintings have complex structures composed of interlaced drawing curves and distinct canvas textures. Aiming at restoring high-definition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s naturally,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interactive repairing method based on decomposition of drawing curves. First, a painting was parsed into contents and canvases. Next, our method decomposed the contents into individual curves and repaired the curves one by one, based on Tensor Voting and limited user assistance. In the meanwhile, we adopted an exemplar-based method to restore canvases. At last, we merged the repaired contents and canvases. Taking multiple high-definition images of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s as experimental data, we val-id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compared its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by state-of-the-art methods, e.g. Laplacian inpainting, subj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erforms better in natural completion of high-definition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s.Key words: repairing of high-definition ancient painting; decomposition of curves; tensor voting; repairing of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中国古画对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古画在保存或展示过程中容易造成物理损伤, 传统物理修复方法容易对文物造成二次损伤, 而数字修复技术可避开此问题[1-2]. 随着第9期马伟, 等: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1653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 采用专用设备已可获得古画的高清晰数字图像[3-4]. 此类高清晰数字图像为古画的保存、展示和修复带来新的途径和挑战. 本文拟研究此类高清晰古画数据的数字修复方法. 高清古画通常由具备较规则纹路的画布和线条结构明显的画作内容组成. 现有修复方法通常将图像视作一个单层进行修复[1-2], 难以同时有效地修复高清古画中差异较大的画布和内容部分. 此外, 古画中线条交错复杂, 容易在修复过程中互相干扰, 进一步导致现有方法[5-6]难以奏效.鉴于此, 针对高清晰中国古画,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画作结构分解的数字修复方法. 首先, 根据中国古画特点, 设计算法分离画作内容和画布; 然后, 对画作内容中的不同线条进行分离, 有效地克服不同线条之间的干扰; 并引入张量投票算法[7-8]对线条进行描述和修复. 考虑单纯依靠算法修复[5-6]结果不可控且难以满足古画美学要求, 将用户纳入方法框架之中, 允许用户通过简单交互对线条修复过程进行智能引导. 在去除内容后的画布层上, 引入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方法[5]修复画布纹理; 最后, 有机地叠加画布和内容层的修复结果, 进而生成最终效果. 通过在多幅包含不同内容的古画图像上的实验证明: 与现有各类方法相比, 本文方法在修复高清古画方面性能更佳.1 相关工作依据与本文方法思路和核心步骤的相关性, 从3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 包括线条结构修复、纹理修复和分层图像修复.1.1线条结构修复张量投票算法可有效地对线条结构进行表达和延伸[7-8]. 例如, Jia等[8]采用张量投票算法针对彩色照片进行修复, 能够有效地应对结构可预测性较强的场景. 然而, 古画画布与画作内容特性不同但彼此融合, 画作线条相互交错、结构复杂, 导致上述方法难以适用. 本文在画布和画作内容分层以及线条分解的基础上, 引入张量投票算法[8]修复局部结构, 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交互式图像修复方法[6,9]在线条结构修复方面优势明显, 例如, Sun等[6]在基于样例的框架中, 通过交互式画线的方式限定搜索面片的目标范围, 填补缺失的线条结构. 受整体框架所限, 现有交互式修复方法仅能应对结构较简单的场景. 但是, 用户交互对于结构修复结果的可控性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采用深度学习对图像结构部分进行修复的方法[10]需要大量训练数据集, 而中国古画类型多样, 不同时代甚至同时代不同画家作画风格迥异, 导致同一类型素材稀缺, 难以使用深度学习.1.2纹理修复针对纹理进行修复的方法较为丰富, 包括纹理合成[11]、基于偏微分方程扩散的方法[12], 以及基于样例的方法[6]等. 纹理合成方法通过复制图像块并无缝缝合的方式生成更大的纹理图[11]. 受限于输入的图像块, 此类方法得到的结果结构重复性强, 并不适用于修复画作线条等对象. 古画画布纹路虽较为规则, 但历经时间洗礼, 不同区域画布表观变化较大, 采用纹理合成的方法难以生成自然效果. 偏微分方程扩散的方法[12]通过对缺失部分周围的已知数据逐步扩散实现填补, 往往只适用于修复图像划痕等小区域破损. 基于样例的方法根据与待填补区域周边的相似性, 从其他位置寻找面片进行填补[6,13], 能够有效地应对大面积区域缺失; 然而, 现有方法容易在填补区域引入伪结构[6,13].本文在修复画布时采用基于样例的方法, 与现有同类方法不同, 本文并非将图像当做一个整体进行修复, 而是在分层后的画布层上实施基于样例的填补, 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伪结构问题.1.3分层图像修复将古画内容和画布分离并处理的思想在现有古画复原工作中已有所体现. 例如, Guo等[14]通过先增强后分割的方法将场景剥离纸质画布. 张加万等[15]利用多光谱方法实现场景层和画布的分离; 之后, 将提取出的场景层进行颜色增强等调整工作, 并与新的画布结合, 实现古画去旧. 然而, 与本文不同, 上述工作的目标是古画复原, 即古画去旧和色彩原貌恢复, 且该类技术所处理对象为普通清晰度古画数字图像[14]或多光谱图像[15], 而本文以高清古画图像为处理对象.对不同类型对象进行区分并分别处理的思想在自然场景数字图像的修复方面被广泛采用. 此类工作多采用变分[16-18]和稀疏表示[19]等方法针对图像中的结构和纹理部分进行分离; 之后, 对这2部分做分别修复后合并. 相比整体处理的方法, 结构和纹理的分别处理能够显著提升修补效果[19-20]. 例如, Bertalmio等[20]利用全变分方法将2部分分离后, 通过传递线性结构到目标区域实现结构部分修复[21], 利用纹理合成技术[11]实现纹理缺失部分165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第30卷的填充; 最后, 将修复后的2层叠合作为最终结果. Elad 等[19]利用稀疏表示将图像分成结构和纹理部分, 并在统一的框架下完成图像填补和图像分解. 上述分层修复工作对本文方法思路有重要启发作用; 然而, 上述方法主要针对自然场景的普通清晰度照片, 难以用于结构和纹理更加复杂的高清晰古画.2 本文方法本文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给定一幅古画图像及用户指示的待修复区域, 首先通过基于最大差异颜色通道的古画分层方法分离出画布和画作内容2层; 然后, 对这2层分别进行修复. 本文提出交互式引导的、基于线条分解和张量投票算法的线条结构修复方法, 补充缺失画作内容; 在画布层, 引入基于样例的方法, 迭代式修复破损区域; 最后, 采用消融策略融合画布层和内容层的修复结果. 画布和内容层修复是本文核心, 古画分层为预处理步骤.2.1 基于最大差异颜色通道的古画分层本文古画分层方法包括阈值分割和小区域过滤2个步骤. 鉴于中国古画画布与画作内容颜色区分较明显, 本文以颜色为线索进行画作内容与画布的分层. 给定一幅待修复古画图像, 首先对比画布和画作内容的R, G, B 三通道, 选择差异最大的通道, 并依据该通道数据进行阈值分割, 从而将输入图像分成画作内容和画布2层. 然而, 由于长期氧化等原因, 古画画布中也有颜色较深的小颗粒, 在如图2a 所示高清图像中尤为明显; 此类颗粒容易被上述分割过程错分为内容部分. 因此, 本文对阈值分割得到的画作内容做进一步过滤, 去除小面积连通区域(定义小连通区域为小于12像素的连通域), 并将其归为画布部分.图2给出一个分层实例, 其中图2a 为原画图像, 该图最大差异通道为R 通道; 依据R 通道实施阈值分割, 得到如图2b 所示结果; 去除小连通区域后得到画作内容, 从原画中去除内容部分后得到画布, 图2c 和图2d 所示分别为所提取出的画作内容和画布, 可以看出, 画作内容和画布分离较为干净.由于古画年代久远, 全图颜色发生非均匀变化, 单纯依靠颜色阈值难以实现精准分层. 具体体现为分层得到的画作内容出现轻微线条断裂或图1 本文方法框架a. 原画图像b. 阈值分割后结果c. 所提取内容d. 分离出的画布图2 古画分层处理第9期马伟, 等: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1655存在少量伪内容干扰, 如图2c所示. 本文古画修复框架中的后续步骤包括交互式引导和线条分解式修复, 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线条断裂和伪内容干扰对修复结果的影响.2.2基于线条分解的交互式画作内容修复如图3a所示, 由于画作内容复杂、线条杂乱, 若直接进行修复, 不同线条之间容易相互干扰, 影响修复效果. 另外, 古画线条流畅自由, 完全交由算法修复, 难以生成与原画相符的艺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在分层基础上, 提出基于分解的、交互式引导的线条结构修复方法. 首先, 对画作内容进行分解; 之后, 在用户引导下, 引入张量投票算法逐条修复线条.a. 画作内容b. 分解后效果图3 画作内容分解2.2.1 画作内容分解鉴于图像中不同线条往往属于不同的连通区域, 采用连通区域标记算法分解画作内容. 本文采用2遍扫描法进行连通区域分析[22].图3b给出对图3a所示画作内容分解后的实际效果, 其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连通区域. 由于分层时线条出现轻微断裂, 导致分解结果看上去偏零碎, 即同一线条被分成多个不同部分; 可通过区域特性分析和相邻区域整合得到更为完整化的分解结果. 但是, 本文画作内容修复方法对于线条分解的核心要求在于摒除杂乱线条之间的干扰, 对于分解完整性并无要求. 从后续结果也可看出, 零碎的分解结果不会影响修复结果; 且交叉线条容易被分为同一部分. 由于后续采用张量投票算法进行修复, 能够对线条走向进行正确判断和延伸, 此情况也不会影响修复过程.2.2.2 基于张量投票的交互式线条修复张量投票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线条结构修复, 其修复效果显著[7-8]. 张量投票算法对点和线条结构进行表达, 形成相应的场, 并且不同线条之间的场可相互叠加影响, 从而达到线条结构提取、断裂线条延伸的效果. 图4a所示为包含多条线条的图像, 图4b所示为对每条线条进行张量投票后形成的场的融合效果, 图4c所示为在融合后的场中提取的线条. 可以看出, 通过张量投票算法可实现线条的延伸和修补.a. 线条图像b.张量投票场 c.延伸后的线条图4 张量投票算法对线条结构的表达和延伸古画线条流畅、连贯, 从图4c可以看出现有自动修复算法如本文所采用的张量投票所得到的线条修复结果通常过于死板, 缺乏美感且难以保证完整性. 为了克服自动修复方法的上述问题, 本文在前述线条自动延伸过程中融入交互式引导, 以保证修复后线条的美感和完整性.图5a中两侧线条为已有线条, 中间部分为用户手绘线条, 通过张量投票算法融合2类线条实现修复. 图5b所示为图5a中2类线条共同形成的张量场, 图5c所示为基于张量场实施线条结构抽取后得到的修复结果. 从该例可看出, 简单一笔输入能够完整化原断裂线条; 但是, 连接部分瑕疵明显, 衔接处不够光滑. 如图5d所示, 本文方法允许用户多次进行涂抹式输入. 每次接收用户输入后, 计算如图5e所示张量场; 并基于该张量场提取线条得到如图5f所示修复结果, 可以看出, 二次交互后得到的线条更加流畅图5a所示画线交互和图5d所示涂抹式交互均可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实现. 综上, 所提出的交互式引导的线条迭代修复操作简单, 且能够保证修复效果的流畅和完整性.a. 1次交互b.a图张量场 c.1次交互修复结果d. 2次交互e.d图张量场 f.2次交互修复结果图5 交互式引导的线条修复在张量投票算法[8]中, 可调节的输入参数σ表示修复曲线的光滑度. 对不同类型线条如直线和曲线进行修复, 需要选择不同的σ. 为了减少1656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第30卷每次修复不同类型线条时调参的困难, 本文从用户输入中提取线条类型线索, 实现自适应参数选择. 首先, 采用Hough 直线检测算法[23]判断用户输入线条是否为直线, 若为直线, σ取值较大(本文实验设置σ=15). 若没有检测到直线, 则认为用户输入线条为曲线. 本文采用椭圆参数化用户输入线条, 即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得到每条输入曲线对应椭圆的长、短半轴, 两者长度分别记为i a 和i b . 待修复线条的光滑度σ定义为11=+mt ji i ji j a a b b σκδ==∑∑.其中, i i a /b 为长短轴长度的比率. 比率值越大, 光滑度σ越高, 则待修复线条的弯曲度越低; m 为图像中已有线条的数量. 已有线条可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线条的位置、长度和走向, 从第2.2.1节的分解结果中自动选择, 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交互式点选确定; t 为用户手绘线条的数量. 由于画作中已有线条和用户手绘引导线条在修复过程中起到的重要程度不同, 采用κ和δ平衡二者作用, 其值根据用户需求选定.画作内容部分并非全部都是线条(如图2a 的帽子部分). 如缺损区域包含非线条类型内容, 则采用与第2.3节画布修复同样的方法进行填补.2.3 基于样例的画布纹理迭代式修复鉴于基于样例的方法[5,13]在修复大面积破损区域方面的优势, 本文引入该方法修复画布层. 此类方法通过在源区域中搜索匹配对应块, 迭代式填补待修复的目标区域. 通常取除待修复部分之外的所有区域为源区域. 如图6a 所示为图像和带修补区域(纯色部分), 传统方法[5]通常将纯色区域之外的部分视作源区域. 该类方法容易在待修补区域生成如图6c 所示错乱的伪结构.与传统方法不同, 本文在分层的基础上, 去除画作内容部分, 只保留画布部分. 然后, 将余留画布部分作为源区域, 如图6b 所示, 采用基于样例的方法迭代式修补画布, 可摒除画作内容的干扰. 图6d 为本文方法的画布修复结果, 可以看出, 在修复古画画布时, 本文在分层基础上实施基于样例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避免生成伪结构.2.4 基于消融技术的修复效果叠合在完成古画内容和画布修复之后, 对2层进行合并. 古画多在绢布、纸上用笔墨上色, 笔墨晕染与画布融合, 真实效果如图7c 所示. 在合并时, 如果单纯将修复后的内容置于修复后的画布上, 合a. 原画和待修补区域b. 本文源搜索区域c. 传统方法修复结果d. 本文画布修复结果图6 画布纹理修复a. 直接叠加b. 消融叠加c. 实例1d. 增旧前线条e. 增旧后线条f. 实例2图7 画布与内容的叠合成效果僵硬, 如图7a 所示. 本文将修复后的内容部分与画布纹理层进行消融式图像叠合, 即以一定比例融合内容和画布纹理(本文取融合比例为0.5), 让画布透出内容层, 提升修补效果的真实感, 结果如图7b 所示.古画年代久远, 由于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导致笔触和画布分界线不清晰, 如图7f 所示. 对于此类古画, 如果单纯把修复后的线条与画布进行消融叠加, 线条和画布的边缘衔接处略显突兀, 如图7b 所示. 针对此类情况, 采用高斯滤波对线条边缘进行平滑[22] (本文选取大小为7×7的高斯核). 为了使得修复并叠合后的效果更具古画的沧桑感, 将上述高斯滤波实施范围从边缘处扩展至整个线条. 图7d 和7e 给出了增旧前后的线条对比效果图,第9期马伟, 等: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1657可以看出, 针对线条进行滤波操作能够达到一定的增旧效果.3实验结果本文收集了数张画作内容不同、破损情况不同的超高清古画图像作为实验数据, 对本文方法进行效果和效率方面的验证. 在此之前, 首先验证直接影响本文方法效果的古画分层预处理过程.3.1古画分层实验本文对比了3种可用图像分层方法, 包括图像分解方法[17]、基于离散傅里叶快速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FT)的图像滤波方法[23], 以及边缘提取方法[24].图8给出了4种方法针对2个不同古画区域提取的画布内容, 可以看出, 图像分解方法[17]提取的古画结构部分模糊, 且容易将原本较为精细的2条相邻线条合并为同一根线条; FFT方法[23]得到的画作内容掺杂过多的画布纹理; 边缘提取方法[24]只能提取出线条边缘, 并不能将有宽度的古画线条提取出来; 本文专为高清晰古画设计的分层方法效果最佳.3.2古画修复实验修复实验数据集由7幅不同画作内容的古画图像组成, 包括旌旗、赶驴、树枝、船身、人物、水纹和拉绳, 如表1和表2所示. 其中, 前4幅存在真实损伤, 后3幅为假定损伤, 在此情况下存在真值便于量化分析修复结果.本节在上述数据集上, 通过与现有方法对比, 证明本文方法在古画修复方面的独特优势. 所选对比方法包括基于样例的修复方法[5], 基于扩散(curvature-driven diffusions, CDD) 的修复方法[12]、基于快速行进(fast marching method, FMM) 的修复方法[25]和Laplacian方法[26]. 所选用的修复效果衡量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和量化评价. 前者从主观效果上对不同方法的修复效果进行评判, 后者针对具有真值的人物图、水纹图以及拉绳图从PSNR[27]和SSIM[28] 2个方面进行不同方法修复效果的对比. PSNR从像素层面的颜色相似度加以度量[27], SSIM衡量结构方面的一致性[28]. 为了更细致地度量结构一致性, 本文采用文献[28]中的滑动窗口方式, 计算每个窗口中的SSIM, 用所有窗口的平均SSIM进行相似度评价; 滑动窗口设为9×9像素大小.a. 原图b. 图像分解方法c. FFT提取高频信息d. 图像边缘提取方法e. 本文分层结果图8 古画分层对比实验165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30卷表1真实破损图像修复效果对比输入图和方法旌旗赶驴树枝船身待修复图像待修复区域基于样例的方法CDD方法FMM方法Laplacian方法本文方法第9期马伟, 等: 基于画作线条结构分解的高清古画修复 1659表2非真实破损图像修复效果对比输入图和方法人物水纹拉绳待修复图像待修复区域基于样例的方法CDD方法FMM方法Laplacian方法本文方法166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30卷不同方法的修复效果对比如表1和表2所示. 其中, 赶驴图像的损伤主要位于画布上; 树枝图的内容最为繁杂; 由于待修复部位周边连贯性最差, 人物图像的修复最有挑战性.从表1和表2可看出, 基于样例的方法[5]修复画布区域效果尚可(如赶驴图), 但在修复结构时容易带来伪结构(如人物图). 基于扩散的方法[12]和FMM方法[25]难以应对较大破损区域(如人物图和拉绳图). Laplacian方法[26]在线条结构缺失较多时(如人物图), 难以奏效. 得益于专为古画修复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框架及关键步骤, 本文方法在修复高清晰古画中, 不论是修复结构单纯的画布(如赶驴图), 复杂的树枝图, 还是线条走向难分辨的区域(如人物图), 效果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表3和表4分别给出了不同方法针对人物图、水纹图和拉绳图进行修复后的PSNR和SSIM量化评价值.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 本文方法在所有图上的SSIM值显著高于其他方法, 在除水纹图之外的其他图上的PSNR值显著高于其他方法. 注意: 本文方法在水纹图上的PSNR值虽略低于基于样例的方法, 但是, 由于PSNR不能描述结构修复效果, 即便结构错乱, 其值也可能较大, 具体参见针对水纹图的修复效果. 综上, 不管从主观还是量化评价结果看, 相比现有方法, 本文方法更适用于高清古画修复.表3不同方法修复结果的PSNR值dB 方法人物水纹拉绳基于样例[6]10.8924 23.6967 23.2912 CDD[12] 5.8986 11.63046.9657 FMM[24] 11.1573 22.8928 23.7773 Laplacian[25] 10.5378 23.6214 23.7607本文11.2668 23.4056 24.2297 表4不同方法修复结果的SSIM值方法人物水纹拉绳基于样例[6]0.0436 0.2708 0.1909 CDD[12] 0.0053 0.0644 0.0797 FMM[24] 0.0375 0.1489 0.1698 Laplacian[25] 0.0001 0.0896 0.1614本文0.0877 0.3075 0.3560 在画作内容修复时, 允许交互使得本文方法结果更为可控, 线条流畅. 尤其是在处理画作内容缺失加大时, 从对人物图的修复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方法优势明显. 由于依托线条分解和张量投票算法, 本文涉及交互方式简单易操作, 只需用鼠标勾勒或涂抹线条即可; 如果采用手写笔进行交互, 操作将会更加方便.表5给出了本文方法在修复7幅图像时所涉及的交互量, 即用户输入线条笔数的统计. 从表5可以看出, 本文在修复古画破损区域时, 涉及交互量有限; 在修复人物画时, 仅需要5笔输入即可得到与画家原作相仿的修复效果. 每一次交互之后, 均可得到实时的结果反馈, 用户体验良好. 针对每幅图像缺损区域的修复均可在几分钟内完成.表5交互量统计旌旗赶驴树枝船身人物水纹拉绳交互量(笔数)6 0 11 5 5 5 2 4结语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层解析的高清古画交互式修复方法. 针对高清中国古画特点分离画作内容和画布. 针对画作线条, 在分解的基础上, 采用张量投票算法, 在用户引导下进行修复; 针对画布层, 以去除内容后的余留画布作为源区域, 实施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过程进行填补. 最后通过半透明叠合方式将修复好的内容和画布整合, 得到完整的古画修复结果. 实验证明, 相比现有方法, 本文方法在修复高清古画时效果更好.未来工作将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 本文方法需通过用户指出待修复部分. 但是, 中国古画多为大画幅长卷或竖轴, 逐个查找并标记待修复区域较为费力. 未来考虑引入模式分类方法实现古画待修复区域的自动检测. 另外, 本文方法采用用户交互引导修复过程, 未来考虑引入机器学习方法, 通过内容迁移和画家作画特点学习提升修复过程的智能化程度.参考文献(References):[1] Garg S, Sahoo G. Virtual restoration of old digital paint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 2(3): 35-46[2] Guo F, Tang J, Peng H. Image recovery for ancient Chinesepaint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Image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3, 6(5): 165-178。

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

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

Keywords
Image Inpainting, Adaptive Scale, Tensor Voting
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
邵晓芳,初晓军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20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3日


图像修复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视觉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文物保护、多余目标物体剔除、影视特
人工标识 待修复区域 张量投票 确定修复优先级
2. 方法描述
Jiaya Jia 和 Chi-Keung Tang 在文献[1] [3]中应用张量投票算法进行自然景观图像的目标移除和图像修 复工作,取得了成功。由于没有加入任何先验信息和模型,只是应用了连续律,所以相对于人眼视觉恢 复的效果还有一定局限。 这一方法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对图像中轮廓曲线的修复上发挥了张量投票的优势, 甚至可以修复主观轮廓。 从图像处理角度来看,图像修复就是根据待修补区域周围的信息,将图像填充到待修补区域中。实 际的做法是通过缺损区域周边信息填充待修补区域的问题对大多数的图像修复问题,数据模型具有以下 形式[4]:
T M σ= ∇I ∇I ( x, y ) Gσ ( x, y ) ( )( )
{ }Leabharlann (4)输入图像基于纹理的图像分割 基于统计特征的 区域合并
完整的 图像分割
边界曲线连接
自适应尺度选择
输入数据的 N维张量表示
图像合成
棒形投票域
张量投票
叠加后的张量
修复后的图像
Figure 1. Flowchart of the algorithm 图 1. 算法的流程图
输入数据的n维张量表示张量投票棒形投票域叠加后的张量输入图像完整的图像分割图像合成基于纹理的图像分割基于统计特征的区域合并边界曲线连接自适应尺度选择修复后的图像figure算法的流程图邵晓芳初晓军表示高斯微分算子i表示像素灰度高斯微分算子的尺度可置零以简化计算因为张量投票对窗口中心及边界元素是同样对待的

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与优化

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与优化

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与优化图像修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重建等领域。

通过对损坏、模糊、噪声等问题的图像进行修复,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使得图像更具观赏性和可用性。

本文将介绍图像修复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以及优化方法。

一、图像修复的应用领域1.1 去除图像噪声图像中常常存在各种类型的噪声,例如椒盐噪声、高斯噪声等。

这些噪声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影响后续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图像修复可以通过去噪算法,如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使得图像更加清晰。

1.2 恢复模糊图像模糊图像常常由于摄像机晃动、运动模糊等因素导致,影响图像的观看效果和应用价值。

图像修复可以通过去卷积算法、盲目重建等方法,恢复模糊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提高图像的可用性。

1.3 移除遮挡物图像中的遮挡物会影响图像的完整性和可视化效果。

图像修复可以通过补全算法,填补遮挡物的位置,恢复原始图像的完整性,提高图像的观赏性。

1.4 修复老旧照片老旧照片的质量常常受到时间和储存环境的影响,出现褪色、折痕等问题,使得图像损坏严重。

图像修复可以通过色彩校正、纹理恢复等方法,修复老旧照片的细节,使得图像重新焕发生机。

二、图像修复的优化方法2.1 基于传统图像修复算法的优化传统的图像修复算法如基于邻域像素的修复算法、基于统计学模型的修复算法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这些算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去噪效果欠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法,例如图像分块策略、并行计算等,通过减少计算量和提高算法效率,使得图像修复更加高效、准确。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算法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算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度学习方法通过网络结构的优化和大量训练数据的使用,可以学习到更好的图像修复模型,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和泛化能力。

例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修复方法可以自动学习图像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

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牙齿特征识别的方法

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牙齿特征识别的方法

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牙齿特征识别的方法摘要:在正畸治疗中,牙齿表面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测量与治疗的参考点。

为了快速准确的识别牙齿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提取算法。

该算法通过计算将牙齿三维网格数据拓扑成为半边结构,将输入的每个顶点进行张量编码,根据张量投票矩阵的特征值进行候选特征点的选取。

对于候选特征点,通过邻域搜索将其进行聚类,并通过非极大值抑制选取最终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牙齿表面不同类型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特征提取;半边结构;张量投票;邻域搜索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2-0182-031 概述牙齿特征位于牙冠表面,与牙齿的生理学功能密切相关,主要包含牙尖、中央窝、切嵴等。

牙冠表面的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结构,这种特征结构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不会丢失。

牙齿特征是正畸医师评估患者咬合情况的参考点,这些特征的正确接触与排列也是正畸治疗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此,牙齿特征识别对于正畸医师在临床治疗时评估咬合情况以及制定治疗计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一般都会对患者的错颌畸形情况进行Angle 错颌分类[1],以便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和研究,并进一步的制订治疗方案。

在口腔正畸学的不断发展中,也出现了几种正畸指数,用来评估采取正畸治疗的必要性或者对正畸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这些指数包括PAR[2](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ABO-OGS[3](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 Objective Grading System)、IOTN[4](The 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指数等。

Angle错颌分类主要依据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之间的位置关系。

ABO-OGS指数与PAR指数等评估标准考察的主要对象也是牙尖和沟槽等部位相互的距离与排列情况。

基于张量模式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基于张量模式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03
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特征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PCA)
通过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提取出图像中的主要特征,用 于减少数据维度和提取图像中的结构信息。
独立成分分析法(ICA)
利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从高维数据中提取出相互独立的特征,用 于揭示图像中的隐藏结构和模式。
小波变换
将图像分解成不同频率和方向的小波分量,提取出图像中的纹理、 边缘和细节信息,用于描述图像的局部特征。
目标检测算法
滑动窗口法
通过在图像上滑动一个小窗口, 并在每个位置上使用分类器进行 分类,以检测出图像中的目标。
特征金字塔法
构建多个不同尺度的特征金字塔 ,并在每个尺度上使用分类器进 行分类,以检测出不同大小的目 标。
深度学习算法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目标检测 ,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RCNN等,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图 像中的特征,并实现精确的目标 定位和识别。
基于张量模式的遥感图像目 标识别方法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引言 • 张量基本理论 • 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 基于张量模式的遥感图像目标
识别 • 实验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遥感图像目标识别在军事侦察、 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 广泛应用价值。
02
06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模式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图像 中的多尺度、多方向特征,实现了对遥感图像中目标的准确识别。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证明 了其有效性。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处理复 杂的遥感图像数据。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

改进的图像恢复张量扩散模型刘国军;张选德【期刊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年(卷),期】2016(028)009【摘要】受噪声的影响,图像的局部梯度特征很难被准确地估计,这影响了非线性扩散方法的滤波效果。

根据影响视觉效果的2个低层次局部特征——相位一致性和梯度,提出一种各向异性张量扩散模型。

首先结合梯度信息提出了极大相位一致性方向投影的散度矩阵;其次构造一种改进的张量扩散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离散差分格式和算法流程。

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文中模型在计算效率、客观量化和视觉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The local gradient features of image can not be well measured due to the exist of noise, which affects the filtering effect of nonlinear diffusion method. Using two low-level local features of phase congruency and gradient, we propose an improved anisotropic tensor diffusion model. Firstly, a scatter matrix is designed by pro-jection on maximum direction of phase congruency. Secondly, a tensor diffu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Further,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algorithm procedure are listed. Final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illustrat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proposed model,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visual effect.【总页数】9页(P1534-1542)【作者】刘国军;张选德【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相关文献】1.全局稀疏梯度耦合张量扩散的图像去噪模型 [J], 张瑞;冯象初;杨丽霞;常莉红2.基于结构张量的自适应CTV彩色图像恢复模型 [J], 王顺凤;张建伟3.对称张量空间下高阶正则化的图像恢复模型 [J], 刘孝艳;冯象初4.基于张量扩散的图像恢复 [J], 李志伟;冯象初;李一亮5.低剂量脑灌注CT图像恢复方法:基于先验图像约束扩散张量 [J], 牛善洲;刘宏;刘沛沄;张梦真;邱洋;黎钰;谢国强;刘国良;卢绍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维解析张量投票算法研究

二维解析张量投票算法研究

二维解析张量投票算法研究
林洪彬;邵艳川;王伟
【期刊名称】《自动化学报》
【年(卷),期】2016(042)003
【摘要】针对传统张量投票(Tensor voting)算法计算过程复杂、算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种二维解析张量投票算法.首先,深入分析张量投票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传统张量投票算法的不足及其根源;其次,设计了一种二维解析棒张量投票新机制,实现了二维解析棒张量投票的直接求取;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解析棒张量投票不依赖参考坐标系的特性,设计并求解了二维解析球张量投票表达式,解决了长期困扰张量投票理论中球张量投票无法解析求解,仅能通过迭代数值计算,计算过程复杂、算法效率低、算法精度与算法效率存在矛盾的难题.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在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的性能均优于传统张量投票算法.
【总页数】9页(P472-480)
【作者】林洪彬;邵艳川;王伟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解析张量投票的散乱点云特征提取 [J], 林洪彬;王伟;邵艳川;雷东
2.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J], 李致勋;公慧玲;邱睿韫;姜建
3.基于张量投票和目标追踪的墙体裂缝检测算法研究 [J], 徐亚明;束进芳
4.基于张量投票的脑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J], 李致勋;公慧玲;邯睿韫;姜建
5.基于张量投票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研究 [J], 李姣;张成毅;罗双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方法描述
Jiaya Jia 和 Chi-Keung Tang 在文献[1] [3]中应用张量投票算法进行自然景观图像的目标移除和图像修 复工作,取得了成功。由于没有加入任何先验信息和模型,只是应用了连续律,所以相对于人眼视觉恢 复的效果还有一定局限。 这一方法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对图像中轮廓曲线的修复上发挥了张量投票的优势, 甚至可以修复主观轮廓。 从图像处理角度来看,图像修复就是根据待修补区域周围的信息,将图像填充到待修补区域中。实 际的做法是通过缺损区域周边信息填充待修补区域的问题对大多数的图像修复问题,数据模型具有以下 形式[4]:
Application of Tensor Voting in Image Inpainting
Xiaofang Shao, Xiaojun Chu
Qingdao Branch of NAEI,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Nov. 20th, 2016; accepted: Dec. 5th, 2016; published: Dec. 13th, 2016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T M σ= ∇I ∇I ( x, y ) Gσ ( x, y ) ( )( )
{ }
(4)
输入图像
基于纹理的图像分割 基于统计连接
自适应尺度选择
输入数据的 N维张量表示
图像合成
棒形投票域
张量投票
叠加后的张量
修复后的图像
Figure 1. Flowchart of the algorithm 图 1. 算法的流程图
文章引用: 邵晓芳, 初晓军. 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J]. 图像与信号处理, 2017, 6(1): 1-7. /10.12677/jisp.2017.61001
邵晓芳,初晓军
技制作、图像缩放、图像的有损压缩、视频通信的错误隐匿等方面均有重大应用价值。在分类总结相关 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张量投票方法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并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验处理效果。
人工标识 待修复区域 张量投票 确定修复优先级
关键词
图像修复,自适应尺度,张量投票
1. 引言
在数字图像的获取、处理、压缩、传输和解压缩过程中,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信息缺损,所谓图像 修复是对图像上信息缺损区域进行填充的过程,其目的是恢复信息的完整性,尽量使观察者无法察觉图 像曾经缺损或已被修复。图像修复与降质图像恢复有本质区别,主要过程是由已知推导未知。这一技术 最初是被用来对中世纪的美术作品进行修复,为修补古老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途径;随着图像 修复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为了某种特殊目的移除数字图像上的目标或遮挡物并填 充移除后留下的缺损区域;有时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图像修复还与图像压缩、去噪、超分辨处理以及目 标检测等结合使用。 Bertalmio 等[1]在 2000 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图像修复技术这个术语,他们的研究使得图 像修复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一个飞跃。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期望能够对数字图像进行一些修 改,并且达到人眼察觉不出来的效果。因此,图像修复技术成为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视觉中的一个研究 热点,在文物保护、多余目标物体剔除(如视频图像中删除部分人物、文字、小标题等)、影视特技制作、 图像缩放、图像的有损压缩、视频通信的错误隐匿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1]。用户只需选择要修复 区域,计算机便自动完成余下的工作,从而显著减少人工处理的时间和精力。有关图像修复的相关工作 可参考文献[2],在此不加赘述。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二节介绍张量投票用于图像修复的具体过程;第三节是实验结果示例; 最后是结束语。
Pxi 由式(3)所示的原则选出:
= Pxi max Pxi , z j ( λ1 − λ2 ) , 1 ≤ j ≤ n
{
}
(3)
即沿某一方向(上式中设为 z 方向, z j 代表该方向的第 j 个点)搜索特征值之差为局部极大值的点作 为最佳曲线点; xi 表示该点的位置矢量; n 为该方向上的采样密度。当最佳曲线点的集合 Pxi 确定后, 采用 B-Spline 曲线对这些点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边界曲线。如果缺失区域较大,则采用高斯金字塔结构 在相继的多个尺度上进行连接。 一般情况下,缺损区会有多条曲线需要连接。因此须设置连接顺序:先根据相似性程度对所有待连 接点对进行排序;然后对所有点对进行处理,如果该点对相邻区域已经被连接,则忽略过去,否则在该 点对连线不与其他任何已有曲线相交的情况下将其连接;处理完所有点对之后,检测是否仍存在非封闭 区域,如果存在,则推导新的曲线将缺口连接。 自适应尺度选择根据下式计算图像各点的结构张量:
Keywords
Image Inpainting, Adaptive Scale, Tensor Voting
张量投票在图像修复中的应用
邵晓芳,初晓军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20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3日


图像修复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视觉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文物保护、多余目标物体剔除、影视特
λ 0 0 2 E u u= 2 ∫ k × u − u dx Ω\ D
(
)
(2)
2
邵晓芳,初晓军
大多数图像修复算法都是在最小化式(2)的能量函数模型的意义下进行图像修复的。 张量投票法先是将图像的色彩信息和纹理信息转换成自适应性 N-D 张量,然后是个投票过程,用来 推断缺损像素点在 N-D 空间中最优的色彩值。N-D 张量投票可以构造粗糙纹理和规则纹理。算法主要分 两步:一是将输入图像进行基于纹理的分割,并通过二维张量投票连接被分割开的曲线来生成图像的完 整分割;二是利用 N-D 张量投票合成丢失的色彩及纹理信息。算法具体流程如图 1 所示。其中,基于纹 理的图像分割和基于统计特征的区域合并属于常规的图像处理方法[1];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曲线连接,边 界曲线的连接首先通过二维张量投票增强特征点的显著性,同时计算出各点的法向矢量,而最佳曲线点
( λ1 − λ2 ) cos α
式中, λ1 、 λ2 分别为张量投票之后的最大和次大特征值, α 为投票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矢量角。
(5)
上述方法还可扩展应用于三维遥感图像,不同之处有:1) 数据表示需对每点增加深度信息并进行数 据重采样;2) 边界曲线连接扩展到三维,需采用三维曲线检测算法检测三维表面的不连续点;3) 需对缺 失区域构建网格并进行网格分割,最后在每个网格面片上进行修复。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人应用张量投票进行自适应图像修复[5]:对于小区域修复问题,在人工标 记修复区域的基础上,先应用张量投票计算待修复区域的优先级,然后再进行逐级修复;对于大范围修 复问题,先应用张量投票进行结构修复,然后再次应用张量投票对结构内部用类似小区域修复的方法进 行纹理填充,最后输出修复图像。具体计算流程分别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其中,张量投票方法确定的修复优先级计算公式为:
( λ1 − λ2 )
2
+ λ22
(6)
即为其张量矩阵分解后圆形分量和棒形分量的模。 自适应修复的过程是通过选择一定大小的方形邻域窗口,计算其中有效像素点、缺失或噪声像素点 的比例来进行的:如果有效像素点占比例较大,则用该窗口平均颜色信息修复缺失点;反之,如果缺失 或噪声像素点的比例较大,则用全局平均颜色信息来修复受损点;如果两者的比例均小于设定阈值,则 通过增大窗口大小,直到重新计算的窗口内两者的比例满足前面的比例要求或者窗口大小超过一定限度 (实际运行过程中取经验值 21 × 21)为止。 对于大区域缺失图像的修复,算法包括结构修复和纹理修复两大主要步骤。其中,结构修复算法是 从已经区域中的边缘结构特征,用张量投票方法推测未知区域的边缘结构。修复后完整的结构又可用于
u 0 Ω \ D = [ k × u + n] Ω \ D
(1)
式中,u0 为所获得的观察图像;u 为原始图像;k 为退化函数;n 为加性白噪声;“*”表示卷积,Ω 表示 整个图像区域; D 表示信息丢失的待修补区域;Ω\D 表示没有丢失信息的区域;u0 为 Ω\D 上可利用的图 像部分;u 为需要复原的目标图像。 假设 n 为高斯噪声,那么关于数据模型的能量函数 E,常用最小均方误差定义[4]
3
邵晓芳,初晓军
式中, Gσ ( x, y ) 表示高斯微分算子,I 表示像素灰度,高斯微分算子的尺度可置零以简化计算,因为张量 当 trace ( M σ′ ( x, y ) ) < trace ( M σ ( x, y ) ) 时, 说明 trace ( M σ ( x, y ) ) 为局部极值, 结构张量的迹 trace ( M σ ( x, y ) ) , 选作最佳尺度。 一旦确定了图像的完整分割和最佳尺度,就可以根据图像中已有的颜色和纹理信息对缺失部分的数 据进行合成。这里依据纹理数据之间的 Markov 特性[5]使用 N-D 张量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编码,N 代表 邻域尺度的大小,每个像素都被编码成一个 N-D 的棒形张量。在像素 a 上给定一个以为 a 中心的 n × n 的模板窗口,通过产生一个维数为 N 的特征向量,可以把图转变成一个棒形张量,这里 N = n × n + 1; 如果输入为彩色图像,则要转换为灰度图像,相应的灰度等级要与颜色深度相对应。 编码之后就是在像素点的分割区域内,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的局部相关性,通过 N-D 张量投票在 N-D 空间进行投票,取对该点投票显要性值最大的点的灰度值对缺失部分的填充,从而实现图像修复。 其中,投票显要性的计算公式为: 投票对窗口中心及边界元素是同样对待的。当尺度参数从 1 变化到图像的最大分辨率时,依次计算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