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又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创新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所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核心动力,它指人们在实践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目的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独自创造的、具有新的特点的思维方式,它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阶段,形成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育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无形中对小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实践表明,当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最为活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提问。

1.设想性的提问。

设想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下提出各自的设想。

2.发散性的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主体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运用推测、联想、假设等形式寻找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3.质疑性的提问。

根据课本和实际,挖掘教材中的亮点,在可提问之处精心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来自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改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育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单纯地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对于错误给予纠正。数学教学环境往往封闭落后,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老师。只有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创新,才能给学生以好的指导。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更要注重对儿童创新教育的培养,引发他们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对求异、创新、进取的喜好和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等。因此,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与他的个性、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只有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格、创新意识,才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有所创新。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课后应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的作用。

3.改变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有的数学教材枯燥乏味,课堂形式单一,多为“一问一答”的形式,难以提高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多结合课堂材料,多抽取跟课堂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提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程度。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自发组织讨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老师要优化课堂环节,把教条式的公式系统化、通俗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步骤,参与其中。布置一些高质量的作业,题目少而精,使学生在课后能加深理解。小学数学往往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老师要把数学教学通俗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一些基础数学运算中。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而且能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运用正确的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渗透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引发

学生思考。例如,通过一些共性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找寻公式、定律,这样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典型例题进行改造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教师给出问题答案,让学生回答引发此问题的不同条件,再根据同一条件同一类型,作出不同的解答。转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体验、自己创新。

5.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仅仅单纯地靠课堂教学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记住过往的车辆,有的学生可以在纸上记下过往的车辆,有的学生会在心里默数,有的是以写正字的方式记忆,有的是以画线的方式记忆,更有的聪明学生算出每一分钟大致的过往车辆。从而算出一个小时总的过往车辆。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同一问题,解决的方式不同,问题的答案也可能不同,然而学生却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培养了创新意识。

6.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教师应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老师只是恰当地给学生以指导。其次,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寻答案,用多种方式来解题。一个问题可以从正面给予证明也可以从反面予以否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自觉地运用所学的公式、

方法、定律,从而增加学生对它们的理解。对于一些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答案,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加强学生在概念公式之间的转换。对于同一种类型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问,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可以根据问题寻找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依据答案,提出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转换间,学生很自然地熟练掌握所学的公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自己找出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对同一问题不断拓展、发散,根据问题找寻答案,也可以由答案提出问题,拓展同一问题,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