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杜甫诗作研究总结

杜甫诗作研究总结

杜甫诗作研究总结引言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的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作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批判,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本文旨在对杜甫的诗作进行研究和总结,探讨他的创作风格、主题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诗作以豪放洒脱、奔放自如、气势磅礴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对偶、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他的诗歌以较长的篇幅表达情感,往往采用奔放的行文风格,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杜甫的诗作也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寓意。

他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社会乱象的批判。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杜甫的主题内容杜甫的诗作主要围绕着两个主题展开: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社会现实在社会现实方面,杜甫关注贫苦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面。

他通过描绘农村的景象、描述贫苦人民的生活,揭示了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无辜百姓遭受苦难的揭示和呼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关怀的立场。

人生哲理在人生哲理方面,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他以豪放的诗句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认知,以及对命运的抵抗和追求自由的执着。

他的诗作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命运的思考。

杜甫的影响杜甫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代表了唐代的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社会动荡和苦难的关怀。

他的诗风豪放而奔放,给后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后世的文人中,杜甫的诗作被广泛传颂,并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诗人,如宋代的苏轼、元代的杨万里。

他们受到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和对社会关怀的影响,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加入了对社会现实的表达和人生哲理的思索。

此外,杜甫的诗作也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

他的豪放奔放的诗风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人生苦难的关注,打破了传统的文风,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

杜甫一生的研究报告摘要

杜甫一生的研究报告摘要

杜甫一生的研究报告摘要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世的赞誉和研究。

本研究报告旨在梳理和分析杜甫一生的创作特点和主题。

首先,杜甫的诗歌作品以其宏伟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闻名。

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唤和关怀也常常在诗中出现。

与此同时,他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颇具别致之处。

其次,杜甫的创作主题主要围绕着人生哲理、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展开。

他对人生的痛苦和挣扎有着深刻的洞察力,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他对战争和政治压迫的揭露和批评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

同时,杜甫的作品也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这些事件作了精准的描写和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第三,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丰富多样。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兼具音韵美和意境美。

最后,杜甫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诵,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和艺术。

他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他的作品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综上所述,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特点和主题丰富多样,深受后世的赞誉和研究。

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鲜明特点,同时也对后来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跨度群文阅读“无眠——杜甫夜题材诗研究性学习”教学实录与反思

大跨度群文阅读“无眠——杜甫夜题材诗研究性学习”教学实录与反思

背景分析: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即以任务作为阅读教学的牵引力或驱动力,并重整教材模块形成任务集群,达到重建学生思维结构的目的。

学习任务群的“群”和群文阅读的“群”,在内容建构上有各自的要求,但在本质属性上高度一致,二者可以在新的探索中共生共行,获得新的价值认同与实践突破。

群文阅读即多文本阅读,将具有(或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的阅读整体。

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个相关联的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

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一定的意义。

高二上学期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杜诗《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蜀相》等四首,三首诗歌都涉及“夜”,通过大数据查询可以发现杜甫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200首都是夜题材。

杜甫夜晚为何无眠?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确定了本课的选题“大跨度群文阅读———杜甫夜题材诗研究性学习”,并依据“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文本”“覆盖杜甫人生阶段的全面性”“夜晚情境的丰富性”“诗歌体裁的多元性”四个原则确定了《梦李白二首·其二》《今夕行》《彭衙行》《月夜》《悲陈陶》《羌村三首》《北征》《春宿左省》《石壕吏》《赠卫八处士》《月夜忆舍弟》《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客夜》《倦夜》《阁夜》《见萤火》《日暮》《旅夜书怀》《夜归》《十七夜对月》《夜》共22篇杜诗。

笔者所执教的班级学生语文素养较高,对杜诗有一定的篇目储备,具备较强的文本分析解读能力,并有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和使用大数据分析的学习经验。

学生手中有学校统一发放的平板,便于教师借助“美师优课”的教学平台推送群文阅读文本和参考书目。

关于杜甫研究报告

关于杜甫研究报告

关于杜甫研究报告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主题、杰出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位伟大的诗人。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自幼聪慧好学,酷爱文学。

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如意。

他历经家族的衰落、个人的失败、政治的动荡等种种困境,使他的一生充满了辛酸与苦难。

他先后在柳州、洛阳等地担任官职,但由于他的真诚与直言不讳,经常遭到上司的排挤和贬谪。

无奈之下,他多次流亡逃荒,漂泊于乱世之间。

尽管如此,他坚守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坚持写作。

最终,杜甫于770年逝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杜甫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杜甫的诗作多以写实为主,他以大自然为背景,以民生疾苦为题材,思想深邃,感情真挚。

他的诗作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有着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手法上,他擅长运用对仗、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流畅而有力,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

在主题上,他关注国家兴衰、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他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探讨人生命运和儿女情长,他的诗作既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又带有深厚的社会意义。

杜甫的成就堪称卓越。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涵盖了政治、军事、历史、宗教、人情等丰富内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题材。

他的作品数量庞大,被编入《杜工部集》以及其他多种版本的选集中。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传播,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后世文人所推崇,被视为中国诗歌的瑰宝,儿女们与爱人们长久地吟唱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

最后,我们来看看杜甫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在后世文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成为了很多文人学习和追求的典范。

他的诗作对于唐宋以及后来的文人在诗歌写作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唐代以后,文学风格多次变迁,但杜甫的诗歌却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地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一)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一)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一)简介杜甫被誉为唐代“小李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风格非常独特,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就是针对杜甫诗歌的研究,旨在展示他的诗歌特点、主题和艺术手法。

杜甫诗歌的特点杜甫的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真实性: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

•厚重性:杜甫的诗歌不仅真实反映了社会问题,还表现了诗人本身的厚重情感。

•叙事性:杜甫的诗歌常常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表现力:杜甫的诗歌表现力强,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强烈的思想。

杜甫诗歌的主题杜甫的诗歌主题复杂,既包括对政治与社会现实的批判,也包括对个人与人性的关注。

•政治批判:杜甫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当时政治现状的批判,表明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民生状况的关切。

•社会赞颂:杜甫的诗歌中也有很多关于社会上的美好事物的赞颂,对于劳动人民的敬意也表达得十分深刻。

•人性关怀:杜甫的诗歌还常常表现出对人性问题的关怀,对于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的深刻揭示,充分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诗人的独特视角。

杜甫诗歌的艺术手法杜甫的诗歌艺术手法层次丰富,结构完整,行文厚重,开创了唐诗的新篇章。

•比兴: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兴手法,使用生动而富有感情色彩的比喻和象征,效果十分出色。

•叙事:杜甫的诗歌也善于叙事,通过详细的叙述和生动的描写来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和思想。

•押韵:杜甫的诗歌中也有很多押韵的结构,使用韵律性的语言来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结论杜甫诗歌的研究是对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深度挖掘和发展。

通过对杜甫诗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唐代历史与文化的真实面貌,感受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1] 杨宪益. 中国文学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 张岱年. 杜诗新探[M]. 北京:大象出版社,2008.[3] 王士禛. 杜甫研究论文集[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致谢在撰写此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特此致谢。

研究报告杜甫

研究报告杜甫

研究报告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他生于河南巩县,家境贫寒。

早年曾就学于京兆尹李十二的府学,后因家道中落,多年游历各地谋生。

他饱经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动荡的环境使他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批判和愤懑,而他的诗作也因此充满了忧国忧民、生活苦难的情感。

杜甫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真实感人,揭示了封建统治下农民阶级的苦难与抗争。

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时事政治的关切,也有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深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哀愁。

他的《登高》、《秋夕》、《望岳》、《月夜》等作品都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的鼓励。

杜甫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还以文章批评官吏的不公,维护人民权益而闻名。

他的《戏为养真楼题方掾》、《焚书坑秦》、《病起书怀》等文章都体现了他不畏权贵、勇于直言的性格特点。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他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被后人奉为“民族颂歌”和“人民诗”。

杜甫研究性学习

杜甫研究性学习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城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八月,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展转走上艰难的蜀道,后来到了成都。
【情境】
学校有《唐诗宋词选读》课程,要组织一次“诵读杜甫诗词,品尝人生百味”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此了解杜甫生平事迹、主要作品及后人的评价等。杜甫的诗歌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个唐王朝?他的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如果说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坎坷和磨难,杜甫是怎样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家国的情怀糅合在一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杜甫的诗词世界和家国情怀。
(3)杜甫的人生经历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尝试写作文学评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不少于800字,发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评价设计】
1.能够背诵、鉴赏杜甫的十首诗词;
2.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能够正确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3.能够利用网络和课外书籍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并立足文本,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组内推荐优秀作品,在班内与同学分享。
5.集中讨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杜甫创作诗词的影响。
(1)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杜甫的生平及经历。
(2)班内自由讨论,将诗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杜甫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杜甫探究性教学活动设计

杜甫探究性教学活动设计

杜甫探究性教学活动设计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探究性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育中。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文学教育,杜甫作为唐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既具有审美价值又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通过探究性教学的方式来研究杜甫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探究性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杜甫的人生背景、创作背景及其对他诗歌的影响;2.分析杜甫的诗歌,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3.学会运用批判思维,对杜甫的诗歌进行评价和解读;4.通过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5.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创作环境和他对社会的关注。

2.分析杜甫的代表作品;教师可以选取几首杜甫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读诗,并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表达以及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3.学习杜甫的创作技巧;通过学习杜甫的创作技巧,例如运用对仗、押韵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4.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5.课堂讨论与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环节,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一首杜甫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最后向全班进行分享。

2.问题导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杜甫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创意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是仿杜甫的写作风格,也可以是根据杜甫的主题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杜甫云端研学手册

杜甫云端研学手册

杜甫云端研学手册一、研学目标通过本手册,旨在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思想内涵、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培养对唐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二、研学内容1. 杜甫生平简介:了解杜甫的家族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仕途历程,为理解其诗歌创作提供背景。

2. 杜甫诗歌赏析:选取杜诗中的经典作品,从主题、风格、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杜甫思想探究:分析杜甫诗歌中体现的儒家思想、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理解其思想内涵。

4. 杜甫与唐代文化:探讨杜甫在唐代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三、研学方法1. 文献阅读:阅读杜甫的诗集及相关研究著作,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2. 专题研讨:针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或线上研讨,深入探究,激发思考。

3. 实践应用:尝试写作赏析文章或创作杜诗风格的诗歌,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4. 比较研究:将杜甫与其他唐代诗人进行比较,分析其独特之处与贡献。

四、研学资源1. 书籍:《杜诗详注》、《杜甫诗选》、《杜甫传》等。

2. 网站:古诗文网、中国诗歌库等,提供杜诗原文、注释、赏析等内容。

3. 学术期刊:如《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发表有关杜甫研究的最新成果。

4. 在线课程: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均有与杜甫相关的课程,可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五、研学计划1. 第一阶段(1-2周):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完成生平简介部分的笔记。

2. 第二阶段(3-4周):深入阅读杜诗,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赏析,完成诗歌赏析部分的笔记。

3. 第三阶段(5-6周):结合杜甫的思想背景,分析其诗歌中的思想内涵,完成思想探究部分的笔记。

4. 第四阶段(7-8周):搜集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杜甫与唐代文化关系的文章,总结其对后世的影响。

5. 第五阶段(9-10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尝试创作一些与杜诗风格相近的诗歌,记录创作心得。

杜甫小课题研究报告

杜甫小课题研究报告

杜甫小课题研究报告杜甫是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史之神”,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大。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主题思想、创作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

他曾经上过几个月的学,但因家境贫困而中途辍学,开始了他艰苦的求学之路。

杜甫广泛涉猎古今文献,熟读典籍,以及师从多位文化名人,使他的文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他多次辗转于各地,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辛酸,但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歌才具有深沉而富有情感。

二、杜甫的主题思想杜甫的诗歌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他的诗作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主题:忧国忧民、感叹时光荏苒、抒发自己的感慨、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个别事件和人物的感叹。

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平和人民苦难的关切,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与渴望。

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对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索。

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从而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三、杜甫的创作特点杜甫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和饱满的激情为特点。

他的诗作常常写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满,有时也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奈。

他的诗歌笔调昂扬而悲壮,语言朴实而充满力量,字句之间透露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他注重语言的质朴和形象的生动,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描写,使读者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美与真理的追求。

四、杜甫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他的诗歌思想深刻,语言生动,既能映照社会现实,又能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歌被誉为“人生之诗”,与白居易齐名,被后世文人推崇为“诗史之神”。

他的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他的诗作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后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思想深刻,风格鲜明,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杜甫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杜甫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杜甫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一、研究对象介绍本组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对象是唐代的诗人杜甫。

二、研究对象的资料介绍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李白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四、杜甫的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

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

关于杜甫爱国的研究报告

关于杜甫爱国的研究报告

关于杜甫爱国的研究报告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称“诗史”,是中国唐代著
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其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爱国情怀。

杜甫爱国的研究报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杜甫爱国诗歌的数量和主题:研究杜甫的诗集,详细分析其中带有爱国主题的诗歌数量,例如《丽人行》、《悲世忧时诗二首》等。

同时,分析这些诗歌揭示的爱国情怀和表达方式。

2. 现实背景下的杜甫爱国:研究杜甫创作爱国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例如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社会动荡,国家命运临危等因素对杜甫创作的影响。

分析杜甫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患意识。

3. 杜甫爱国情怀的观点和态度:在杜甫的爱国诗中,可以看到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弊端的批评,以及对国家行为和统治者的期望。

分析杜甫爱国诗中对于国家兴衰、社会风气、政府官员等方面观点的表达。

4. 杜甫爱国情感的源泉:研究杜甫成长和个人经历与其爱国情感的关系。

例如,他的家族曾历经辽、夏、父老在沦陷地区受到苦难,这些经历对他爱国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5. 杜甫爱国意识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观,分析杜甫如何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塑造他的爱国形象,并探讨他的爱国观念是否受到其他政治家、官员或文人的影响。

最后,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杜甫的爱国情怀及其表达方式,进一步深化对唐代爱国主题文学的认识,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和情感内涵,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杜甫的诗歌进行研究,从其诗歌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出发,探讨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杜甫诗歌的内容
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的诗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对封建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杜甫的诗歌大量描写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他还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寄托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人生价值观。

二、杜甫诗歌的形式
杜甫的诗歌形式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采用了古典诗歌的格式和规范,注重音韵、格律和押韵等方面的把握。

杜甫的诗歌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生动,富有情感和感染力,达到了艺术和实用的完美统一。

三、杜甫诗歌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豪放派的气概。

他的诗歌充满了阳刚之气,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正义和理想的追求。

杜甫的诗歌语言简练、生动,富有情感和感染力,达到了艺术和实用的完美统一。

他的诗歌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当时
人民群众的的心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和情感内涵,其诗歌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杜甫诗歌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杜甫的专题性研究报告

杜甫的专题性研究报告

杜甫的专题性研究报告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作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杜甫的专题进行研究,探讨他在古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杜甫的专题可以从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中找到一些线索。

杜甫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当时社会政治不稳定,国家遭受战乱和灾难的侵袭。

而杜甫的诗作中不乏抨击当政者的内容,他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宣扬社会正义的理念,表达了他对国家民生的关切。

例如,在《登高》一诗中,他以嘲讽的口吻描述了朝廷官员的腐败和无能,呼吁改革政府体制,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繁荣。

其次,杜甫的专题还可以从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中窥见一二。

杜甫的诗歌通常以对个人命运的痛苦和对世事的悲凉为主题,他对生活的痛苦体验和对世界的悲观情绪经常溢于言表。

例如,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他写道:“璧合从来通往辽,当时肺石泪沾袍。

”这种对生活苦难的真实反映,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细腻。

最后,在杜甫的专题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与思考。

杜甫的诗作中经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自然现象的抒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纯洁和美好的向往。

例如,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他写道:“纷纷暗雪里,冥冥孤星曜。

”通过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他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综上所述,杜甫的专题研究涉及政治、人生命运和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类命运的悲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通过对这些专题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的诗歌作品,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高中语文杜甫专题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杜甫专题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杜甫专题教学探究“新课标”提出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要借助最精炼与简洁的方式——古诗词来传递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

杜甫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珍宝,其经久不衰的诗史魅力一直影响着历代的文人学子。

高中阶段要重视对学生杜甫诗词的传输,更有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所以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研究如何开展杜甫专题教学:1.确定杜甫专题教学阅读材料高中阶段杜甫专题教学阅读材料,可以分为诗词研读、背景资料、鉴赏解读三部分。

再依据学生学情与诗词的难易程度,每部分还可分为基础、扩展、挑战阅读三个层次。

详细划分如下:1.1 诗词研读。

可以将杜甫的所有诗词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更好的认知杜甫。

基于此,可以将杜甫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一为读书游历时期,代表作品为《望岳》;二为长安困守时期,代表作品为《丽人行》、《兵车行》等;三为陷贼与为官时期,代表作品有《北征》、《春望》、《石壕吏》等;四为漂泊西南时期,代表作有《阁夜》、《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1.2 背景材料。

杜甫的一生与唐朝命运交织,无论是开元盛世,还是后期的安史之乱,都深深影响着杜甫,加上家道的艰辛、身体情况,对杜甫的诗词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都表现在其诗词中。

他的诗歌描写了整个时代,故其诗词也被称作“诗史”。

因此只有了解杜甫的一生,才能更深入的欣赏其诗词。

在此,同学们要“知人论世”,结合新课标,有序借阅、购买杜甫的人物传记进行阅读,如莫砺锋的《杜甫评传》等,作为辅助自己精读杜甫诗词的辅助材料,了解其生存背景,掌握诗词创作动机,在深入认识杜甫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

1.3 鉴赏解读。

学生们还要有效搜集与杜甫诗词鉴赏有关的学习资源,如赏析杜甫诗词的有关论文、解读杜甫诗词的读本等,利用专家学者独特的见解与新奇的观点,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感悟思考,增其广度与深度,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学生们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与互联网下载的形式搜集资料,为专题研究奠定基础。

摘要 研究性学习杜甫

摘要 研究性学习杜甫

摘要:杜甫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是与其诗歌意象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的。

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杜诗选择熔铸着深厚时代情绪的个性化意象,铸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其次杜诗具有意象密集组合特点,丰富了诗歌内蕴,克服了近体诗自身格律的局限,使其呈现出迥异于古诗的审美特征;再次杜诗新奇独特的意象构造方式,产生了陌生化的审美效应,增添了审美趣味。

关键词:杜诗意象个性化密集组合新奇构造沉郁顿挫审美价值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

杜甫代表作品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赏析:这首诗写了诗人:1.自己的苦2.周围人的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

杜甫诗歌研究报告杜甫 (712 年 -770 年)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高峰”。

本文将对杜甫的诗歌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杜甫诗歌的社会意义、杜甫诗歌的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杜甫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沉郁顿挫”。

“沉郁”指的是杜甫的诗歌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顿挫”指的是杜甫的诗歌在表达上非常精准,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

除了“沉郁顿挫”外,杜甫的诗歌还具有“雄浑奔放”、“清新脱俗”、“简洁明快”等风格。

二、杜甫诗歌的社会意义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疾苦。

他的诗歌主要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杜甫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控诉,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表达了对人民深深的同情和对民族的热爱,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和人民来说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

三、杜甫诗歌的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的影响。

杜甫在青年时期曾游历于各地,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

这些经历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杜甫还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也得到了体现。

四、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杜甫的诗歌被广泛传颂,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影响也超越了中国诗歌界,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杜甫研究报告的结论

杜甫研究报告的结论

杜甫研究报告的结论杜甫研究报告的结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思想、豪放的情感和较高的艺术形式成为唐代及后世文人的楷模。

经过对其作品和生平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杜甫的诗歌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他生活的时代正处在唐朝中期的动荡时期,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严重。

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滥官污吏和贪官污吏的行为,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清醒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杜甫的诗歌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困境的思考。

杜甫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苦难,他多次遭遇失意和流离失所的境地。

诗中常有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悲愤的表达,但他从不放弃对希望和人生的追求,坚持在诗中表达自己对自由、幸福和真理的追求。

他的诗歌中融入了他个人生命经历的烙印,显现了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困境的坚定抵抗。

再次,杜甫的诗歌展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观照和思索。

杜甫善于从宏大的自然和宇宙中汲取灵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他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描写季节变化来展示他对生命的无常和对宇宙的想象,同时也投射出他自己心灵的种种哀思和情感。

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他的诗歌有着浑厚的艺术感染力,引人心弦。

最后,杜甫的诗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杜甫的作品自唐代开始就备受重视和赞赏,被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奉为楷模。

他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充满哲理和思想性,而且在形式上也富有变化和创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宋代,杜甫的诗歌成为了文人们的学习对象,带动了一个以杜甫为主题的文学热潮。

直至现今,杜甫的作品仍然被广泛传诵和赏析,他的诗学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专题研究教案

杜甫专题研究教案

杜甫专题研究教案教案标题:杜甫专题研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分析杜甫的代表作品,并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3. 学习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4.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分析杜甫的代表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介绍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3. 解读杜甫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对仗、押韵等音韵手法。

案例分析:4. 选择一首杜甫的诗歌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情感表达。

5.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创作实践:6. 鼓励学生进行杜甫风格的创作,可以是仿写、续写或以杜甫的题材进行创作。

7.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扩展活动:8. 组织学生进行杜甫作品的朗诵或演绎,加深对于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9. 鼓励学生进行杜甫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了解其他学者对于杜甫的评价和研究成果。

评估方式:10. 设计一份关于杜甫的知识问答或写作题目,检验学生对于杜甫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1. 评估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意、表达和技巧运用等方面。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杜甫的相关资料和诗歌作品,确保教学内容准确和有足够的深度。

2. 在引入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或实物展示,增加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3. 在案例分析和创作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发展。

4. 在评估方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城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八月,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展转走上艰难的蜀道,后来到了成都。
漂泊西南时期: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
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刘鹏
任职单位
枣庄市第九中学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单元标题
现实主义大家杜甫
研究性学习名称
我所了解的杜甫
小组成员
50人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课外3课时
【学习目标】(或概述)
阅读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展转走上艰难的蜀道,将诗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并尝试体会诗中的情感。然后分小组研究其诗词创作的不同情感及原因。组织各小组借助校本课程《唐诗宋词选读》中有关杜甫的介绍,并利用网络资源和班级博客交流阅读体会,力求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前提下来赏析诗词。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讨论,分析研究作家的个人经历对其艺术作品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从杜甫身上所学到的家国情怀。最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你对杜甫的了解以及杜甫对自己的影响,发在班级博客上。
【情境】
学校有《唐诗宋词选读》课程,要组织一次“诵读杜甫诗词,品尝人生百味”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此了解杜甫生平事迹、主要作品及后人的评价等。杜甫的诗歌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个唐王朝?他的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如果说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坎坷和磨难,杜甫是怎样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家国的情怀糅合在一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杜甫的诗词世界和家国情怀。(二)网络资源1.百科资源/view/2211.htm
2、杜甫简介/question/5658132.html
(3)杜甫的人生经历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尝试写作文学评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不少于800字,发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评价队活动,能够正确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习;
3.能够利用网络和课外书籍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并立足文本,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组内推荐优秀作品,在班内与同学分享。
5.集中讨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杜甫创作诗词的影响。
(1)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杜甫的生平及经历。
(2)班内自由讨论,将诗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杜甫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望岳》便写在这个时期。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长安时期: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4.基本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格式。
5.撰写博文,观点新颖独到,能够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至少对2位同学的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资源列表】
(一)参考书籍:
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2.《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华书局所出的《读杜心解》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的《杜诗镜诠》。
【任务与预期成果】
1.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不少于600字,发到班级博客上。
2.在博客上交流搜集到的与杜甫有相似经历的作家及其作品,理解诗歌源于生活的道理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第一课时
1.预先用两周时间课外阅读杜甫的诗词名篇。将自己喜欢的诗词记录下来,并背诵。
2.引导学生将杜甫的词按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可分成四类诗词。
3. 全班分四个大组,每组专题研究诗词中的一类内容:
一组:漫游时期;
二组:长安时期;
三组: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四组:漂泊西南时期。
4.小组成员分工,每人就其中的一首诗词进行研读(抓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写出诗歌赏析。
(1)小组内尽可能选择同类不同篇的词进行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