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措施_叶榕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叶榕标1,陈耀辉1,张宋英1,黄礼祥2

(1.广东省东江林场,广东紫金517465;2.广东省连平县林业局,广东连平517100

)摘要: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针对东江流域“一消灭三改造”方式碳汇林建设情况,总结了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技术和主要树种选择和配置方法,并全面阐述了碳汇林在林地清理、整地、回土施基肥、苗木要求、栽植补植和抚育管护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对碳汇林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碳汇造林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碳汇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

收稿日期:2012-11-

06作者简介:叶榕标(1965—)

,男,广东紫金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营林、森工)技术工作。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1-0059-

021 引言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

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属自然科学范畴。而林业碳汇是指通过

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

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林业碳汇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的途径。发展林业碳汇可减缓与适

应气候变化,并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

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

年增加4000万hm2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

即“双增目标”)。广东也明确提出将率先建设成为“森林碳汇第一省”的目标,推进“一消灭三改造”森林碳汇工程,碳汇林建设被列为2012年广东省的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提出在2012~2015年全省规划完

成93万hm2

碳汇林建设任务。东江为珠江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东江流域碳汇林建设自然是广东省碳汇林

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和《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广东省碳

汇林工程建设主要为消灭宜林荒山荒地,改造疏残林、

低效纯松林和低效速生丰产林(主要指低效桉树林)

。在概念上,碳汇造林是指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与监测而展开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与

普通造林相比,

碳汇造林更加突出了森林的碳汇功能,因此在树种选择及配置上有特殊要求,同时在造林地选择、基线调查、造林施工、抚育管护上也有别于一般造

林。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

针对东江流域碳汇林建设情况,现就碳汇林树种选择和主要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碳汇林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2 碳汇林主要树种选择和配置技术

2.1 树种选择

根据碳汇林是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这一功能要

求,

结合东江流域主要造林树种资源,筛选适生性好、碳汇能力强的树种。碳汇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守三个原则。

一是优先选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同时兼

顾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三是优先选择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的树种。因此,树种选择首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的

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应选择固碳能力强的乡土阔叶树种为主,

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以上选择的原则和要求,东江流域碳汇造树种常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主要碳汇造

林树种为樟树、

黄樟、阴香、华润楠、山杜英、火力楠、红锥、米椎、锥栗、荷木、枫树、黎蒴、麻楝、紫薇、南酸枣、红苞木、白兰、翻白叶树、石栗、降真香、香椿、红鳞蒲桃、降香黄檀、乳源木莲、榕树、仪花等。

2.2 树种配置

碳汇造林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的同时,应注重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

此,在树种的科学配置上,立足于当地丰富的阔叶树种资源,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立体混交林结构,将碳汇林的功能特点和生物多样性有

机融合。在保证碳汇林功能性要求上,

充分体现东江流域特色,结合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兼顾植物多样性的需要,因地制宜,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科学配置树种结构。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获得碳汇;又可以达到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东江流域主要树种结构配置为多树种混交,根据确定的碳汇造林树种,科学进行配

比。种配比确定后,

按要求采用株间、行间、随机自然混交的方式,减少种间竞争,增强依存关系,以利于林分结构的稳定。建设实践中,主要树种配比一般采用阔叶混

交林营造模式,

总体要求采用4种以上树种进行随机混交,单个树种比例不能大于30%。一是木荷30%、

红锥30%,其它2种以上阔叶树40%,

科学搭配共同营造,进行随机混交。山脊及林地中上部多种木荷,林地中下

部多种红锥、

樟树、阴香、火力楠等阔叶树。二是木荷30%、枫香30%、火力楠20%,其它阔叶树2种以上占20%的树种比例混交造林。混交方式按照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随机混交方式,

52012年11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11期

要求相邻的同一树种原则上不超过5株。三是主选树种以荷木、红椎、藜蒴、枫香、香樟、石栎为主,选择其中3种以上,占比70%以上,适当搭配火力楠、红花荷等树种,占比不超过30%。

3 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根据不同的地类和立地情况,进行合理分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清山、整地、施基肥和保水措施,从技术上保证造一片林绿一片地。一是采用人工造林方法,即采用植苗方法,对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和其它土地等重新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和森林景观,加强碳汇林的培育。二是采取低效林改造方法,即利用碳汇效果好的阔叶树种,采取疏伐、皆伐等方式对疏残林、低效纯松林、低效桉树林进行改造,增强森林碳汇。

3.1 林地清理

为减少碳排放,林地清理不允许炼山或全垦,采用水平带或垂直带状清理的方法,清理带宽为1.0m,并保留原有乡土乔木树种。相邻种植带之间设立保留带,保留带上的植被不能清除。清理的杂草等可在带间堆沤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以改善土壤性状。

3.2 整地

采用明穴整地。挖穴时把穴土挖出置于穴的两旁,表层土和心土分两边堆放,以便回土时把表土放入穴底。挖穴应在造林前的冬季进行,让清出的穴土有一段自然风化、熟化的时间,有利于杀死有害的病虫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植穴规格均为40cm×40cm×40cm。

植穴按照垂直行布设,两行植穴呈“品”字形分布,对部分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避开原有树木、石头等)局部位移,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但要确保规划的造林密度。

3.3 造林密度

根据林地植被现状以及立地条件,包括留存乔木,一般密度为89株/亩。

3.4 回土与基肥

在春季造林前一个月回穴土,回土要打碎及清除石块、树根,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50%左右时,基肥与穴土充分混匀后回填至高出穴面10cm;回土后,穴面开蓄水小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根据立地条件,基肥标准为:复合肥0.15kg/穴或磷肥0.25kg/穴。3.5 苗木要求

采用一年生、高50cm以上、地径0.5cm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根系发达且木质化充分的Ⅰ级容器苗。此外,尽可能通过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以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新鲜度。

3.6 栽植和补植

栽植应在早春雨透后的阴雨天进行,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好栽植孔,去营养袋并保持土球完整,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回填细土并压实,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继续回土至穴面,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比原苗蔸深栽2cm以上,以减少水分蒸发。此外,根据气候情况,适当采用生根粉、地膜覆盖、保水剂和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新技术,以提高碳汇造林成活率。栽植后1个月要全面检

查成活率,发现死株、漏栽的应及时补植。

3.7 抚育和管护

抚育是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保存率的重要措施。设计连续抚育3年3次,即第1、第2、第3年初夏各1次,在6~7月抚育。抚育工作内容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土、追肥、补植,除草要求铲除以植株为中心1m2范围内的杂草。补植在初次抚育时进行,应全面检查植株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苗。

抚育时进行追肥,每次施放复合肥0.15kg/穴。具体施肥方法是在除草、松土、培土等工序完成后,沿树冠垂直投影线方向两侧各开挖深5~10cm的浅沟,将肥料均匀地施放于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

对于造林地在人畜活动频繁的路边,村边,采取相关方法进行封禁,并做好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工作。

3.8 其他工作

主要抓好资料整理,调查监测和绩效评价工作等。根据项目各相关资料整理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长期跟踪做好评价项目执行的效果和效益情况,并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对应的奖惩制度绩效预算制度。

4 建议与对策

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如何将碳汇林建设的相关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是关键,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项目责任制(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监理制)、项目合同制度、定期联合检查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和财务报帐制度等。项目完成必须凭验收结果鉴定书(或竣工验收报告)和财务决算书,进行资金拨付。

(2)抓好造林质量现场管理。在现场管理上,将任务分解到山头地块,专人负责,做到各工序施工前有培训,施工中有跟班,施工后有自查,每道工序和技术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3)严格实行工序管理。按设计标准对工程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管理,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需进行质量检查,达不到标准的必须进行返工,直至达到合格标准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4)抓好抚育管护,实行绩效管理制度。“三分种、七分管”,加强对造林地的管护,通过树立宣传牌、落实护林员巡山护林等措施防止人畜践踏和火灾的发生,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巩固造林成效。抓好后期抚育,确保实现绩效目标。

(5)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苗木、资金、施工和组织管理等准备工作。

(6)做好持续跟踪和绩效评价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参考文献:

[1]李怒云,吕 佳.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公室.碳汇造林技术规程碳汇造林验收办法(试行)[R].北京: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公室,2010.

[3]刘周全,吴焕忠,黎荣彬.广东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与潜力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1(1):27~28.

叶榕标,等: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资源与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