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第二版PPT (3)[44页]
合集下载
社会调查方法ppt演示课件(41页)
商。次数最好一次以上,时间1个小时左右, 最多不超过两个小时。
3.协商有关事宜
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研究:“为什么选择 你做研究对象,希望从你这里了解什么情况。”
访谈者应该真诚,尽自己的可能回答对方提出的 问题。
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对方不仅是一个信息源, 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希
(一)访谈前的准备
进入研究现场 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协商有关事宜
1.进入研究现场
方法一:运用私人的亲情朋友关系网络进 入调查现场。
方法二:如果调查现场为正式机构,则需 确定并接触“守门员”,征得他们的同意 和支持后才能进入。
2.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
原则:尽量以受访者的方便为主。 内容: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地点进行磋
可以在调查时少走弯路,初始阶段便有了方向。
访谈谈话方式 访谈前,要通过文献以及其它方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
访谈已超过了事先约定的时间,受访者面露倦容、访谈的环境正在往不利方向转变(例如受访者有客人来访)。
访谈已超过了事先约定的时间,受访者面露倦容、访谈的环境正到经验。
向对方承诺“自愿原则”:访谈过程中可以随时 退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二)访谈过程的控制
向对方承诺“自愿原则”:访谈过程中可以随时退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访谈记录方式 发明自己看得懂的速记方法,在访谈进行时对谈话内容进行速记,访谈结束后再补充细节。
访谈前,要通过文献以及其它方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
二、访谈的实施阶段
内容: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地点进行磋商。
访谈前的准备 导言: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双方讨论个不亦乐乎,甚至脸红脖子粗,是最高境界。
3.协商有关事宜
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研究:“为什么选择 你做研究对象,希望从你这里了解什么情况。”
访谈者应该真诚,尽自己的可能回答对方提出的 问题。
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对方不仅是一个信息源, 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希
(一)访谈前的准备
进入研究现场 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协商有关事宜
1.进入研究现场
方法一:运用私人的亲情朋友关系网络进 入调查现场。
方法二:如果调查现场为正式机构,则需 确定并接触“守门员”,征得他们的同意 和支持后才能进入。
2.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
原则:尽量以受访者的方便为主。 内容: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地点进行磋
可以在调查时少走弯路,初始阶段便有了方向。
访谈谈话方式 访谈前,要通过文献以及其它方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
访谈已超过了事先约定的时间,受访者面露倦容、访谈的环境正在往不利方向转变(例如受访者有客人来访)。
访谈已超过了事先约定的时间,受访者面露倦容、访谈的环境正到经验。
向对方承诺“自愿原则”:访谈过程中可以随时 退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二)访谈过程的控制
向对方承诺“自愿原则”:访谈过程中可以随时退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访谈记录方式 发明自己看得懂的速记方法,在访谈进行时对谈话内容进行速记,访谈结束后再补充细节。
访谈前,要通过文献以及其它方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
二、访谈的实施阶段
内容: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地点进行磋商。
访谈前的准备 导言: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双方讨论个不亦乐乎,甚至脸红脖子粗,是最高境界。
社会调查方法(第2版)教学课件1
项目六 资料收集
《社会调查LO方GO法》
1.组建结构合理的调查队伍
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先按照调查任务和主题 挑选好调查员;再以小组的方式对调查员进行合 理的组合,小组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以5人左右 为佳,同时要考虑性别比、经验多寡、专业背景、 地区来源、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合理组合,每个小 组必须指定一名组长;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安 排调查任务。
《社会调查LO方GO法》
四、当面访问法的优缺点与适应范围
(一)操作方法
基本做法是:研究者先选择和培训一组访问 员,由这组访问员携带调查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 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要求,对所选择 的被调查者进行访谈,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 来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
项目六 资料收集
《社会调查LO方GO法》
项目六 资料收集
《社会调查LO方GO法》
一、个别发送法的优缺点与适应范围
(一)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是:研究者先印制调查问卷,然后 派调查员将问卷分别和方式,最后按 照约定回收问卷。
项目六 资料收集
《社会调查LO方GO法》
(二)优缺点
优点:时间、经费和人力成本较低;调查员与被调查者可 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问卷理解较深入和准确;回收率 比较高;调查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真实性较好;可以减少 调查员所导致的偏差;被调查者的填答时间较充分。
项目六 资料收集
《社会调查LO方GO法》
4.实地调查的管理和监控
一是要深入调查实地,参与实地调查,以了解和体 验实际调查可能出现的问题、调查员容易出现的遗漏和偏 差等,以便及时指导和纠正;
二是要经常倾听和观察调查员的反馈与操作方法, 了解每位调查员的工作情况,研究员应积极主动陪同和观 察每位调查员进行一份问卷调查访问的过程,并倾听他们 的意见,以全面掌握每位调查员的能力和调查质量,以便 及时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一)科学环 • 在这一“科学环”中,研究者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从观察
事实、记录事实入手,通过描述和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事 实,形成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 作出预测,即对未知事物进行假设,再通过观察新的事实 以检验这种预测;另一个是从理论出发,由理论产生假设, 再由假设引起观察,然后由观察形成经验概括,用这种概 括支持、反对或建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四)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辩证关系 • 1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贡献 • 第一,提供研究视野和概念框架。 • 第二,指导研究方向。 • 第三,提供研究解释。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四)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辩证关系
• 2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 (1)开创理论。 • (2)重整理论。 • (3)扭转理论。 • (4)澄清概念。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 (一)文献法 • 它是利用现存的第二手资料,侧重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发掘
事实和证据的方法。 • (二)观察法 • 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二)理论建构的过程 • 1 从观察到概括 • 这种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任务是完成
从具体的观察结果到对现象的经验概括。 • 2 从概括到理论 • 在将大量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上升为一般性的经验概
括时,我们已舍弃了特定个案的特殊性,聚焦其存在的共 性特征。
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
• (二)理论的要素 • 1 概念 • 概念是对同类现象的一种概括性表述,它是对事物或现象
的一种抽象。 • 2 变量 •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 3 命题 • 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 4 假设 •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是可以被检验
社会学调查方法PPT幻灯片
七、问卷设计的原则
• 1、目的性原则 • 2、可接受性原则 • 3、顺序性原则
第五章 标准化访谈
一、标准化访谈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 标准化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形式,
即通过事先设计好的测量工具和程序来完成访 问,以达到最大限度实施科学测量的目的。
二、访谈法的类型
1.从访谈的控制度来分:
结构性访谈 是根据已设计好的访谈问卷向被访者提出
分值
非常同意 同意 无所谓 不同意 很不
5分
4分 3分
2分 同意
1、 我期待一次美丽邂 逅。
2、我对TA不断付出我 的爱,不要求任何回报
3、我相信会有一个TA ,让其他异性对我都没 有吸引力了
4、 基于第六感,我相 信会有一见钟情
3、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也称语义分化量表,它主要用 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地逐个抽取数量为n的样本,如果每次抽取 时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 到,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1.抽签 法 • 2.随机数法
• 例:某班有40个学生,为了了解学生各方面 的情况,需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 ,用抽签法确定要抽取的学生。
(二)系统抽样
• 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将N个总体单位按
1.2 社会调查方法的定义
•
社会研究方法,是通过向被访问者询问问题,
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的社会研究方法。
三个要素 1.询问是社会调查要素,是科学测量的过程。 2.选择代表性被访者是关键。 3.资料的统计分析是完成调查研究的必要环节。
(三)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
• (1)19世纪中叶,比 利时的凯特勒把概率论 引入到社会调查,成为 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把社会调查推向了新的 时代。
《社会调查报告》PPT课件
• (二)导语: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 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 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 查方法。
• (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 称正文 。
.
51
3、社会调查报告的 基本结构
• 主体: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况,应注重 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 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
41
• (7)矩阵式: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 矩阵形式。
• 例:您觉得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是否严重?(在 每一行的适当方框中打√)
不知道 • ①噪音 • ②烟尘 • ③污水 • ④有害气体 • ⑤垃圾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
42
• (8)表格式:矩阵式的变体。
.
.
40
• (6)多项任选式:在所提供的答案中, 调查者可以选择任意多个答案。
• 例:在以下各种家用物品中,您家有哪 些?(请在您家有的物品答案上打√ )
• ①彩色电视机 ②录像机 ③影碟机 ④ 空调器 ⑤洗衣机 ⑥电冰箱 ⑦计算 机 ⑧微波炉 ⑨ 电话
• 注意:编码时,要将每一个答案都看成 一个变量,都给一个编码。
.
38
• (4)多项限选式:在给出的答案中,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若干个答案。
• 例:您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请从下列答 案中选择三项在号码上打√ )
• ①新闻节目 ④广告节目
②电视剧
③体育节目
⑤教育节目 ⑥歌舞节目
⑦少儿节目 ⑧其他节目(请写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优点:比多项选一式更能反映被调查者的实际 情况;可以做频数统计,以比较不同答案被选 择的比例。
• (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 称正文 。
.
51
3、社会调查报告的 基本结构
• 主体: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况,应注重 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 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
.
41
• (7)矩阵式: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 矩阵形式。
• 例:您觉得下列环境问题在您居住的城市是否严重?(在 每一行的适当方框中打√)
不知道 • ①噪音 • ②烟尘 • ③污水 • ④有害气体 • ⑤垃圾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
42
• (8)表格式:矩阵式的变体。
.
.
40
• (6)多项任选式:在所提供的答案中, 调查者可以选择任意多个答案。
• 例:在以下各种家用物品中,您家有哪 些?(请在您家有的物品答案上打√ )
• ①彩色电视机 ②录像机 ③影碟机 ④ 空调器 ⑤洗衣机 ⑥电冰箱 ⑦计算 机 ⑧微波炉 ⑨ 电话
• 注意:编码时,要将每一个答案都看成 一个变量,都给一个编码。
.
38
• (4)多项限选式:在给出的答案中,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若干个答案。
• 例:您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请从下列答 案中选择三项在号码上打√ )
• ①新闻节目 ④广告节目
②电视剧
③体育节目
⑤教育节目 ⑥歌舞节目
⑦少儿节目 ⑧其他节目(请写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优点:比多项选一式更能反映被调查者的实际 情况;可以做频数统计,以比较不同答案被选 择的比例。
社会调查教程第6章
一、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
1. 有用性 2. 可信性 3. 代表性 4. 全面性 5. 多样性 6. 连续性 7. 时效性
二、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
四种方法: 1.检索工具查找法
• 手工检索法 • 机读检索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 3.循环查找法 4.专家咨询法
三、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
• 纸质文献 • 索取、交换、购买、拍照、录制、借阅、复 制等
四、文献调查法的应用
1. 纵贯分析或历史研究 常用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变迁研究,尤其适于 做长时段的研究。
2.探索性研究
五、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一)优点 1.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2.不与调查对象直接接触,不介入调查对象的任 何活动,不会引起调查对象的任何反应。 3.方便、自由、安全 4.省时、省钱,效率高
一、文献的概念、种类和发展趋势
• 发展趋势 • 数量急剧增加 • 种类日益繁多 • 质量良莠不齐
二、文献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
• 概念
• 采用科学方法搜集文献资料、摘取有用 信息、进行整理分 析的调查方法。
• 特点 • 历史性 • 间接性 • 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
三、文献调查的步骤
1. 确定方向 2. 文献收集 3. 文献整理 4. 文献解读 5. 文献分析
• 网络文献 • 先通过浏览和搜索网站检索,然后将有用文 献复制或下载,保存到相应文档里
四、搜集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1. 确定搜集文献的重点 2. 明确搜集文献的范围 3. 注意搜集文献的质量 4. 整理搜集文献的目录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一用
五、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一)缺点 1.获得的主要是书面信息,不是活生生的现实, 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 2.客观性和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 3.经常会发生文献资料难寻觅、有效文献难找齐 的缺憾。
社会调查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14张)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专题二 社会调查
1 课时
考点要求
考点
3.知道社会 调查的 常用方法
4.学会设计 调查问卷
考试 考试 课文 要求 单元 内容
a c
第 五 单 元
综合 探究
五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 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 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关于“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学”利弊的调查
(标题)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保证校园的秩序和学 生的安全,学校政教处将作出关于“禁止学生 骑电动自行车上学”的禁令。对于“学生骑电 动 自行车上学”的利弊问题,我们想听一听你的
意见,希望你能真实地(回前答言下列)问题:
1.你家里是否有电动自行车------------( )
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
◆ 确定调查目的(主题)
◆ 确定完整的调查提纲 ◆ 列出调查对象
◆ 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法
◆ 做好归纳整理,形成调查的成果
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问卷调查法 文献资料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 访问调查法 开调查会……
什么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以书面提出问 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 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的格式
•
5、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 铃薯等 含有毒 有害物 质的食 品及原 料,餐 饮业禁 止使用 亚硝酸 盐。
•
6、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 按要求 煮熟焖 透,谨 慎提供 贝类、 海螺类 以及深 海鱼的 内脏, 有效预 防豆浆 、四季 豆、瘦 肉精、 雪卡毒 素等中 毒。
•
7.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外部人员不得 随意进 入食品 加工出 售间, 注意炊 事人员 的思想 建设, 及时化 解矛盾 ,以免 发生过 激行为 。
1 课时
考点要求
考点
3.知道社会 调查的 常用方法
4.学会设计 调查问卷
考试 考试 课文 要求 单元 内容
a c
第 五 单 元
综合 探究
五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 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 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 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关于“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学”利弊的调查
(标题)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保证校园的秩序和学 生的安全,学校政教处将作出关于“禁止学生 骑电动自行车上学”的禁令。对于“学生骑电 动 自行车上学”的利弊问题,我们想听一听你的
意见,希望你能真实地(回前答言下列)问题:
1.你家里是否有电动自行车------------( )
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
◆ 确定调查目的(主题)
◆ 确定完整的调查提纲 ◆ 列出调查对象
◆ 确定相应的调查方法
◆ 做好归纳整理,形成调查的成果
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问卷调查法 文献资料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 访问调查法 开调查会……
什么是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以书面提出问 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 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的格式
•
5、禁止使用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 铃薯等 含有毒 有害物 质的食 品及原 料,餐 饮业禁 止使用 亚硝酸 盐。
•
6、豆浆、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应 按要求 煮熟焖 透,谨 慎提供 贝类、 海螺类 以及深 海鱼的 内脏, 有效预 防豆浆 、四季 豆、瘦 肉精、 雪卡毒 素等中 毒。
•
7.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外部人员不得 随意进 入食品 加工出 售间, 注意炊 事人员 的思想 建设, 及时化 解矛盾 ,以免 发生过 激行为 。
社会调查与分析课件(3)
二,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是人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 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特定的个人经 历可以更好地理解或把握研究课题. 对于社会研究人员来说,他身边的一件事 情,他与朋友进行的一次交谈,他所参加 的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导致一个课题产 生的火花.
三,现有文献
方法之一,是在阅读各种文献是,始终带 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来看待书 上,文章中所说的一切. 方法之二,是要进行广泛的联想.我们可 以从纵向与横向,形式与内容,对象与方 法,时间与空间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 不同层次,对所阅读的文献展开广泛联想.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 市场经济大潮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
私人的空间距离 私人的空间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 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 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 (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 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 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 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 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 2.5~ 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 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 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 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 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 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二,制约调查的过程
课题一经提出并最后确定.课题不同,调 查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就不同,调 查人员的选择,调查队伍的组织,调查工 作的安排也不一样.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 某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倾向调查 某市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社会调查》PPT课件
机制116116漏高峰漏高峰沈毅11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目的66调查地点调查地点2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77调查方式调查方式33调查项目调查项目88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整理44调查提纲和调查表调查提纲和调查表99调查报告写作与提交调查报告写作与提交55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1010调查组织计划调查组织计划精选ppt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各地区更快更好发展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石马村的当地居民 和附近学校师生和附近企业员工
• 调查项目:石马村村民对石马村当地经济 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1.您的社会职业是: A公务员 B C群众 D农民 E工人 F商人
2.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出台了哪些政策?(可多选) A修房建路 B招商引资 C绿化生态工程 D畜牧业生产 E其他
7 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会对经济政策采取什么改进措施?
• 调查地点:石马村附近小区,企业, 学校
• 调查方式和方法:采取抽样问卷调查 形式,抽样向小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学 校师生分发调查表,最后将表格回收 汇总
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对每个调查表的问题采取汇总,统 计出三个被调查人群分别对每个问 题的看法,并绘制图表来显示,最 后的出概括性结论
3.你对本地经济建设程度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4当地政府是否创办了乡镇企事业,企事业是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 展? A创办;促进 B创办;没有促进 C创办;不清楚是否促进 D没有创 办
5.本地经济发展速度怎样? A非常快 B一般 C缓慢 清楚
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您认为发展经济应侧重哪方面? A 侧重发展农业 B侧重发展工业 C侧重发展服务业 D多种产业齐头 并进
•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石马村的当地居民 和附近学校师生和附近企业员工
• 调查项目:石马村村民对石马村当地经济 状况的满意度
调查提纲和调查表
1.您的社会职业是: A公务员 B C群众 D农民 E工人 F商人
2.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出台了哪些政策?(可多选) A修房建路 B招商引资 C绿化生态工程 D畜牧业生产 E其他
7 如果你是政府领导,你会对经济政策采取什么改进措施?
• 调查地点:石马村附近小区,企业, 学校
• 调查方式和方法:采取抽样问卷调查 形式,抽样向小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学 校师生分发调查表,最后将表格回收 汇总
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对每个调查表的问题采取汇总,统 计出三个被调查人群分别对每个问 题的看法,并绘制图表来显示,最 后的出概括性结论
3.你对本地经济建设程度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4当地政府是否创办了乡镇企事业,企事业是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 展? A创办;促进 B创办;没有促进 C创办;不清楚是否促进 D没有创 办
5.本地经济发展速度怎样? A非常快 B一般 C缓慢 清楚
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您认为发展经济应侧重哪方面? A 侧重发展农业 B侧重发展工业 C侧重发展服务业 D多种产业齐头 并进
教学配套课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
二、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规模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二)样本规模的估算
复习思考题:
• 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 • 2.为什么说“街头拦人”不是随机抽样? • 3.判断抽样比较适合用于哪些场合? • 4.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之间有哪些差异?
复习思考题:
• 5.简单随机抽样中,有哪几种方法可以产生 随机数?彼此之间有何差异?
(二)语义差异量表的设计
由于语义差异量表没有标准化形式,故研 究人员在使用时,每次都必须根据研究主 题选择能反映主题的形容词或短语,确定 评分点数。
复习思考题:
• 1.“是/否”二项选择题有什么特点?它与 “复选”题目中只有两项内容的题目有什么 不同?
• 2.设计“评定尺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3.题目目标与题目自身有什么区别? • 4.为什么说确定表述题目的词句是题目设计的
(一)随机数表 (二)数字添加技术 (三)电脑辅助电话访谈 (四)二阶段随机数字拨号
第三节 非抽样误差
一、抽样框误差
(一)误差类型及消除办法 (二)流动人口的抽样 (三)追踪调查中的样本轮换
二、无回答误差
(一)地址不准确及解决办法 (二)访问时不在家及解决办法 (三)拒访及解决办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抽样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抽样概述 总体与抽样框 概率抽样 抽样误差与样本规模
第一节 抽样概述
抽样是研究者选择对象的方法,与社会调 查研究的其他议题相比,有关抽样的讨论 更加严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 模很大的研究对象集合中,选出一部分作 为研究对象,这个选取过程就是抽样 (sampling)。
第二节 事实和行为题目
一、明确题目的目标
研究者在设计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 测量目标,即搞清楚自己希望通过该题目 获取什么类型的信息,问一问自己到底要 测量什么、为什么要测量。
社会调查教程第14章
➢ 对于学术性调查课题:只要对调查结果做出某些理性判断或得 出结论, 就算完成了思维加工的任务。
➢ 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只有提出了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才能算是全部完成了思维加工的任务。
思维加工的方法
三
• 思维加工的方法——思维方法,是指思维的规则、途径、手段或办法。
• 思维方法有两方面特征: ➢ 一方面,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人们依据事物客观规律而形 成的思维规则。事物客观规律是形成思维方法的现实基础。
分类法
二
• 分类法的概念 ➢ 根据认识对象的相异点或相同点,将相同事物归并为一类, 将相异事物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 ➢ 分类与比较有密切联系:比较与分类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 为因果的关系。 认识客观事物往往从比较开始:先通过比较识别事物之 间的差异点或共同点,然后根据差异点把不同事物区分 开来,根据共同点把相同事物归并到一起,这样就将事 物区分成了不同类别。 只有对事物做了科学分类,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比 较,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别事物的本质及特点。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一
比较法
二
分类法
比较法
一
• 比较法的概念 ➢ 比较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考察和分析,以检视和 把握它们之间所具有的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属性和特征的思维方法。
➢ 比较方法一般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比较的客体,即我们选择加以比较的对象。 可比性:所选客体是可以拿来比较的,或比较是有意义的。 针对性:选择什么比较客体,必须针对我们的认识目的。 比较的维度,就是从哪个角度来对这些事物加以比较。 模式 案例 对比和分析,即以比较维度为标准,将比较客体加以对比,分析它们 之间的异同,并对它们在相关方面的属性如孰优孰劣等,做出某种判
➢ 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只有提出了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才能算是全部完成了思维加工的任务。
思维加工的方法
三
• 思维加工的方法——思维方法,是指思维的规则、途径、手段或办法。
• 思维方法有两方面特征: ➢ 一方面,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人们依据事物客观规律而形 成的思维规则。事物客观规律是形成思维方法的现实基础。
分类法
二
• 分类法的概念 ➢ 根据认识对象的相异点或相同点,将相同事物归并为一类, 将相异事物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 ➢ 分类与比较有密切联系:比较与分类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 为因果的关系。 认识客观事物往往从比较开始:先通过比较识别事物之 间的差异点或共同点,然后根据差异点把不同事物区分 开来,根据共同点把相同事物归并到一起,这样就将事 物区分成了不同类别。 只有对事物做了科学分类,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比 较,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别事物的本质及特点。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一
比较法
二
分类法
比较法
一
• 比较法的概念 ➢ 比较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考察和分析,以检视和 把握它们之间所具有的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属性和特征的思维方法。
➢ 比较方法一般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比较的客体,即我们选择加以比较的对象。 可比性:所选客体是可以拿来比较的,或比较是有意义的。 针对性:选择什么比较客体,必须针对我们的认识目的。 比较的维度,就是从哪个角度来对这些事物加以比较。 模式 案例 对比和分析,即以比较维度为标准,将比较客体加以对比,分析它们 之间的异同,并对它们在相关方面的属性如孰优孰劣等,做出某种判
社会调查教程第11章
一、网络调查的方法 二、网络调查(主要指问卷式网络调查)的步骤一
目前常用的网络调查方法有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网上测验法 和网上观察法等。 • 网上问卷调查法
➢网上问卷调查法就是调查者在网上发布问卷,调查对象在网上填 答、提交 问卷,调查者对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并 在网上公布调查结果的方法。
网络调查(主要指问卷式网络调查)的步骤 二
• 设计数据库和网页 ➢设计数据库,就是设计计算机存储、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常用 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有 MSAccess、MSSQL、系列、 Sybase、Oracal、My SQL等。设计数据库的主要工作是问卷编码 ,问题结构及其答案设计,数据规则设计,数据视图、过程、触 发器设计,数据接口设计,等等。 ➢设计网页,是指设计问卷在网页中以何种页面形式显示出来的计 算机程序。 ➢它包括两个部分: p 客户端界面设计 p 后台处理程序设计
• 网络调查法的特点: ➢及时性和广泛性 ➢交互性和共享性 ➢超时空性和客观性 ➢低费用和便捷性
• 目前,网络调查在市场调查中应用广泛,社情民意调查也是网络调查 的主要 应用,专业的社会调查团队也逐渐使用网络问卷代替纸质问卷 开展社会调查。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网络调查的方法
一
• 网上讨论法 网上讨论法,就是调查者在网上提出问题,组织参与者在网上讨论,
通过网 上讨论收集信息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在网上发布讨论结果的 方法。网上讨 论法是集体访谈法在网络上的应用。目前,网上讨论法一般 通过BBS、News-group、ICQ、IRC、Netmeeting等交互平台实施。
• 网上测验法 网上测验法,就是调查者通过网络发出含有测验内容的问卷或信件,
目前常用的网络调查方法有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网上测验法 和网上观察法等。 • 网上问卷调查法
➢网上问卷调查法就是调查者在网上发布问卷,调查对象在网上填 答、提交 问卷,调查者对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并 在网上公布调查结果的方法。
网络调查(主要指问卷式网络调查)的步骤 二
• 设计数据库和网页 ➢设计数据库,就是设计计算机存储、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常用 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有 MSAccess、MSSQL、系列、 Sybase、Oracal、My SQL等。设计数据库的主要工作是问卷编码 ,问题结构及其答案设计,数据规则设计,数据视图、过程、触 发器设计,数据接口设计,等等。 ➢设计网页,是指设计问卷在网页中以何种页面形式显示出来的计 算机程序。 ➢它包括两个部分: p 客户端界面设计 p 后台处理程序设计
• 网络调查法的特点: ➢及时性和广泛性 ➢交互性和共享性 ➢超时空性和客观性 ➢低费用和便捷性
• 目前,网络调查在市场调查中应用广泛,社情民意调查也是网络调查 的主要 应用,专业的社会调查团队也逐渐使用网络问卷代替纸质问卷 开展社会调查。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网络调查的方法
一
• 网上讨论法 网上讨论法,就是调查者在网上提出问题,组织参与者在网上讨论,
通过网 上讨论收集信息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在网上发布讨论结果的 方法。网上讨 论法是集体访谈法在网络上的应用。目前,网上讨论法一般 通过BBS、News-group、ICQ、IRC、Netmeeting等交互平台实施。
• 网上测验法 网上测验法,就是调查者通过网络发出含有测验内容的问卷或信件,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的“强国知十三数”,刘晏的商情调查,郦道元《水经注》等等,都是不 同领域思想逐步睿智
周武王 “貌、言、视、听、思” 儒家“格物”列为 “八目”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 墨子“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王夫之 “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
一、古代社会调查
(五) 方法逐步多样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概略到准确、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其中, 使用最多的是实地观察、口头访问、实验调查和文 献调查等方法。
此外,古文献研究中的校勘、考订、分类、训 诂、评判等方法,更是中国所独有的。
二、近代社会调查
近代社会调查,主要是指17—19世纪产生 于西欧的社会调查。
二、近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和近代欧 美的社会调查
2.19世纪末起 美国
学术性社会调查迅速发展,其中较著名的有贝利的 农村调查、凯洛格的《匹茨堡调查》、哈里逊的《春田 调查》、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合作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 美国》,以及美国陆军研究部的《美国军人》等。
二、近代社会调查
偶然性和模糊性的社会现象,去认识社会生活的真
实情况和因果联系,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
律,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或方法。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社会调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古代社会调查、 近代社会调查 和现代社会调查。
一、古代社会调查
(一) 制度逐步完善
二、近代社会调查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1.清朝后期(1860-1911)的社会调查
(3)清朝政府的社会调查。从1905年清末立宪运动起, 清朝政府除选派五大臣赴欧美14国考察外,在1907— 1911年期间,还以中央各部院统计处、各省调查局、各 道府州厅县统计处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的国势 调查。
西周时期,中国就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口、土地、财产等调 查制度。隋唐以后直至清末,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等,承担与其职责相关的调查任务。
(二) 领域逐步拓展
古代社会调查发端于行政性的人口、土地调查,以后逐步扩展 到政治、军 事、经济、科技、司法、文艺、医药等各个领域 。管仲《八观》,《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 “五事”“七情”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和指导思想 第四节 社会调查的类型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一 社会的含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 二 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社会?
一
所谓社会,就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人和 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 各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有机整体。
一、古代社会调查
(四) 内容逐步演变
史实证明,社会调查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变 的。 例如,人口调查就早于土地调查。就人口调查而言,人丁 (成年男子)调查早于人口调查,直至西周才规定 “自生 齿以上,登于天府”。 此外,经济调查先于非经济调查,客观状况调查先于主观 精神调查,这些都是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1.清朝后期(1860-1911)的社会调查
按照调查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 (1)来华外国人的社会调查。近代中国,最早采用西方 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是一批来华的外籍官员、传 教士和在中国高等院校任教的外籍教授。 (2)民间的社会调查。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留日学 生受日本社会调查影响,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潮 流。内容主要有四类:地方自治调查、革命会党调查、 争取利权调查和社情民俗调查。
二、近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和近代欧 美的社会调查
1.17—19世纪的西欧,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一方面物质文明日益进步;另 一方面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抗加剧,失业、凶杀、吸 毒、罢工示威乃至起义等现象不断发生。为了医治社会 ,社会活动家进行了许多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了社会调查方式、方法的第一次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 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二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 调查+研究
•“调查”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计 算来了解社会事实的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研究”则主要是通过对考察、了解的客观 现象进行推求和思维加工的一种理性认识活 动。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二
(二)社会调查的任务
透过带有实践性、目的性、变动性、复杂 性、
(二)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认识社会现象的困难 一 (1)实践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目的性。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打上了人类主 观意志的烙印。 (3)变动性。 (4)复杂性。 (5)偶然性。 (6)模糊性。
(二)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认识社会现象的困难 一
社会现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现象 是困难的。人们虽然天天生活在社会之中,却不一定 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上述社会现 象的特点已变得更加显著、更加复杂,再加上各种人 为的假象、伪装和欺骗,人们全面、准确、及时地认 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就更加困难、 紧迫。
二、近代社会调查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2.民国时期的社会调查
按照调查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 (1)政府的社会调查。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各部院在各 自管辖范围内组织过许多全国性的行业调查。 (2)学者的社会调查。20世纪初,首先是由一些外籍教 授指导中国大学生做社会调查的。20世纪20—30年代, 中国学者主持的农村调查形成了高潮。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 (第二版)
江立华 水延凯 主编
全书章节概览
1.社会调查概述 3.社会调查的程序与准备 5.抽样 7.实地观察法 9.问卷调查法 11.网络调查法 13.统计分析 15.调查报告的撰写
2.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 4.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6.文献调查法 8.访谈调查法 10.实验调查法 12.整理资料 14.思维加工
周武王 “貌、言、视、听、思” 儒家“格物”列为 “八目”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 墨子“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王夫之 “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
一、古代社会调查
(五) 方法逐步多样
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概略到准确、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其中, 使用最多的是实地观察、口头访问、实验调查和文 献调查等方法。
此外,古文献研究中的校勘、考订、分类、训 诂、评判等方法,更是中国所独有的。
二、近代社会调查
近代社会调查,主要是指17—19世纪产生 于西欧的社会调查。
二、近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和近代欧 美的社会调查
2.19世纪末起 美国
学术性社会调查迅速发展,其中较著名的有贝利的 农村调查、凯洛格的《匹茨堡调查》、哈里逊的《春田 调查》、托马斯和兹纳尼茨合作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 美国》,以及美国陆军研究部的《美国军人》等。
二、近代社会调查
偶然性和模糊性的社会现象,去认识社会生活的真
实情况和因果联系,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
律,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或方法。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社会调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古代社会调查、 近代社会调查 和现代社会调查。
一、古代社会调查
(一) 制度逐步完善
二、近代社会调查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1.清朝后期(1860-1911)的社会调查
(3)清朝政府的社会调查。从1905年清末立宪运动起, 清朝政府除选派五大臣赴欧美14国考察外,在1907— 1911年期间,还以中央各部院统计处、各省调查局、各 道府州厅县统计处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的国势 调查。
西周时期,中国就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口、土地、财产等调 查制度。隋唐以后直至清末,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等,承担与其职责相关的调查任务。
(二) 领域逐步拓展
古代社会调查发端于行政性的人口、土地调查,以后逐步扩展 到政治、军 事、经济、科技、司法、文艺、医药等各个领域 。管仲《八观》,《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 “五事”“七情”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和指导思想 第四节 社会调查的类型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第一节 社会和社会调查
一 社会的含义和社会现象的特点 二 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社会?
一
所谓社会,就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人和 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 各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有机整体。
一、古代社会调查
(四) 内容逐步演变
史实证明,社会调查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变 的。 例如,人口调查就早于土地调查。就人口调查而言,人丁 (成年男子)调查早于人口调查,直至西周才规定 “自生 齿以上,登于天府”。 此外,经济调查先于非经济调查,客观状况调查先于主观 精神调查,这些都是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1.清朝后期(1860-1911)的社会调查
按照调查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 (1)来华外国人的社会调查。近代中国,最早采用西方 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是一批来华的外籍官员、传 教士和在中国高等院校任教的外籍教授。 (2)民间的社会调查。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留日学 生受日本社会调查影响,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社会调查潮 流。内容主要有四类:地方自治调查、革命会党调查、 争取利权调查和社情民俗调查。
二、近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和近代欧 美的社会调查
1.17—19世纪的西欧,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一方面物质文明日益进步;另 一方面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抗加剧,失业、凶杀、吸 毒、罢工示威乃至起义等现象不断发生。为了医治社会 ,社会活动家进行了许多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了社会调查方式、方法的第一次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 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二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 调查+研究
•“调查”主要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计 算来了解社会事实的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研究”则主要是通过对考察、了解的客观 现象进行推求和思维加工的一种理性认识活 动。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任务
二
(二)社会调查的任务
透过带有实践性、目的性、变动性、复杂 性、
(二)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认识社会现象的困难 一 (1)实践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目的性。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打上了人类主 观意志的烙印。 (3)变动性。 (4)复杂性。 (5)偶然性。 (6)模糊性。
(二)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认识社会现象的困难 一
社会现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现象 是困难的。人们虽然天天生活在社会之中,却不一定 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上述社会现 象的特点已变得更加显著、更加复杂,再加上各种人 为的假象、伪装和欺骗,人们全面、准确、及时地认 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就更加困难、 紧迫。
二、近代社会调查
(二)中国近代的社会调查
2.民国时期的社会调查
按照调查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 (1)政府的社会调查。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各部院在各 自管辖范围内组织过许多全国性的行业调查。 (2)学者的社会调查。20世纪初,首先是由一些外籍教 授指导中国大学生做社会调查的。20世纪20—30年代, 中国学者主持的农村调查形成了高潮。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社会调查教程精编本 (第二版)
江立华 水延凯 主编
全书章节概览
1.社会调查概述 3.社会调查的程序与准备 5.抽样 7.实地观察法 9.问卷调查法 11.网络调查法 13.统计分析 15.调查报告的撰写
2.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 4.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6.文献调查法 8.访谈调查法 10.实验调查法 12.整理资料 14.思维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