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4f127b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9.png)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和杀虫剂,具有高效、低剂量和持久的特性。
然而,由于其毒性非常强,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中毒机制、症状和解救措施。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一般通过口服、吸入、皮肤吸收或注射进入人体。
它们可以通过酯化作用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来发挥其杀虫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被水分解后生成磷酸氢根离子和有机酸,磷酸氢根离子和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导致乙酰胆碱离子积累,促使细胞内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泄,导致神经元的去极化和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出现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瞳孔收缩、心律失常等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症状严重,包括口干、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眼疼、流泪、呼吸急促、肌肉痉挛、肌肉无力、痉咳、瞳孔收缩、心律失常等症状。
严重中毒还可导致昏迷、呼吸衰竭、休克、抽搐、心搏骤停等危险状况,甚至致死。
发生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毒性,保护受害者生命安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救措施:(1)迅速撤离现场,将受到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衣物、鞋袜等迅速脱掉,清洗毒性物质。
(2)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和皮肤,以清除残留毒性。
(3)储备肾上腺素、氯化钠、胆碱酯酶等药物,用于要求。
(4)使用解毒剂抢救,如乙醇、氢氧化钠、氰化钠、二码恩等。
(5)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呼吸困难者可进行氧疗。
(6)对昏迷或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措施。
4. 结语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事件,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应尽可能减少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量,加强对职业暴露人员的保护和监测,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及解救实验结论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及解救实验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f5f2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7.png)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及解救实验结论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农药和杀虫剂,它们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菌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目的]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8b6223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f.png)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降解,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一系列中毒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眼泪、流涎、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乏力、昏迷等)等,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方法包括早期和后期两种。
早期解救以速效磷酸酯酶为主要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迅速降解体内残留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
后期解救以营养支持为主要手段,通过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帮助身体恢复体力,从而达到消除中毒症状的效果。
实验中所需要的材料包括有机磷酸酯类农药、速效磷酸酯酶、细菌素等。
1.建立模型将适量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添加到培养皿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制备出中毒动物模型。
2.早期解救a.速效磷酸酯酶解救:将速效磷酸酯酶注射到中毒动物体内,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中毒症状的变化,直到中毒症状消失。
a.营养支持解救:将细菌素加入动物的饮水中,保证动物有足够的营养摄入,观察中毒症状的变化,直到中毒症状消失。
[实验注意事项]1. 做实验时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2. 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验操作应在专业有关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遵守实验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令人十分担忧,但通过早期或后期解救方法,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的缓解或消除。
其核心在于及时发现中毒症状、做出正确的处理以及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使中毒动物尽早康复。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加强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管理,尽可能避免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b3e76a4acaaedd3383c4d38f.png)
3.观察注射后动物的步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急性中毒的表现
M样症状、N样症状、CNS症状
Company Logo
M样症状: 1.瞳孔缩小 2.腺体分泌增加 3.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紫绀、肺水肿 4.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恶心、呕吐、腹泻 5.膀胱平滑肌兴奋:小便失禁 6.心血管系统:心脏抑制、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Company Logo
【思考题】 1.中毒时哪些是M-样症状?哪些是N-样症状? 2.阿托品和碘解磷定各解救什么症状?解救机理有何不同?
3.表面麻醉用药必需具备哪些条件?普鲁因和的卡因哪个表
面麻醉作用强?哪个毒性大?
Company Logo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 腰麻)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表现 【方法及步骤】 1.观察正常家兔的步态。 2.拱起背部,于第七腰椎间隙注入2%普鲁卡因0.3ml/次。
Company Logo
N样症状: N1-神经节兴奋—可表现各种症状 N2-骨骼肌兴奋—肌震颤 死亡 肌无力 呼吸肌麻痹
CNS症状:
由过度兴奋转为抑制 呼吸中枢麻痹 死亡
Company Logo
【操作步骤】 家兔一只,称重,并观察其活动情况。 ↓ 肌肉注射1%敌敌畏0.6ml/kg (出现中毒症状) ↓ 耳缘静脉注射0.5%阿托品0.3ml/kg ↓ 耳缘静脉注射25%氯解磷定0.27ml/kg ↓ 观察中毒症状有何变化
1.剪去家兔双眼的眼睫毛。 2.测试双眼的眨眼反射情况,共测5次。 3.记录方法,分母为测试次数,分子为眨眼次数,如2/5
Company Logo
4.用药
有机磷中毒和解救
![有机磷中毒和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a4d180c2195f312b3169a5e7.png)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带教教师:小组成员:专业班级: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一、实验目的观察有机磷酯类农药中毒的表现,根据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氯解磷定或碘解磷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效果,分析这两种药的解毒原理。
二、实验原理有机磷与AchE牢固结合,使AchE失活Ach↑,Ach一直与M-R、N-R结合产生中毒症状。
中毒后,酶迅速“老化”,难复活必须等待新生胆碱酯酶。
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竞争性拮抗M胆碱受体,能迅速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M样症状,大剂量时对神经节的N 受体也有阻断作用。
解磷定一方面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产生磷酰化解磷定置换出AchE;另一方面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起解毒作用。
三、实验仪器设备兔箱、2ml注射器、5ml注射器、10ml注射器、测瞳尺、试纸、敌百虫溶液、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溶液、2.5%氯解磷定或碘解磷定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家兔一只,称重,观察其呼吸、唾液分泌、大小便次数及形状、瞳孔大小、肌紧张度及震颤并记录2.建立有机磷中毒模型:于耳缘静脉注射敌百虫溶液2mL/kg,再观察记录上述指标3.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解救:出现中毒症状后,立即耳缘静脉注射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4mL/kg,观察记录上述指标4.碘解磷定解救:上述步骤结束后5min,从耳缘静脉注射2.5%碘解磷定2mL/kg,观察记录上述指标五、实验结果六、分析与讨论1、有机磷酸酯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么?中毒机制:有机磷与AchE牢固结合,使AchE失活Ach↑,Ach一直与M-R、N-R结合产生中毒症状。
中毒后,酶迅速“老化”,难复活必须等待新生胆碱酯酶。
2、比较阿托品和氯磷定(或解磷定)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
①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竞争性拮抗M胆碱受体,能迅速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M样症状,使瞳孔扩大、平滑肌松弛;抑制多种腺体分泌加快心率等;也能解除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药理学优质论述题
![药理学优质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e9d7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e.png)
1、试述有机磷酸酯类(de)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de)作用机制.答: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de)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de)能力,造成体内ACh大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其中毒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为:①毒蕈碱样症状: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泪腺、汗腺等腺体分泌增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综合效应,症状出现(de)先后与组织接触有机磷酸酯类(de)先后有关;②烟碱样症状: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严重者引起呼吸肌麻痹;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后转为抑制,出现反射消失、昏迷、血压下降、中枢性呼吸麻痹等. 其中毒(de)解救药物有阿托品和AChE复活药,一般须两药合用.阿托品:能阻断M胆碱受体,迅速对抗体内ACh(de)毒蕈碱样作用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用药应早期、足量、反复;AChE复活药: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de)AChE恢复活性.常用药物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可迅速控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de)中毒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2、试述阿托品(de)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禁忌证及中毒(de)解救.答:阿托品(de)作用:①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和汗腺作用最敏感;②松弛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出现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③能松弛多种内脏平滑肌,对过度活动或痉挛(de)平滑肌作用更显着;④治疗量(de)阿托品()可使部分病人心率短暂性轻度减慢,较大剂量(1~2mg)可阻断窦房结M2受体,使心率加快;阿托品还可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de)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⑤治疗量(de)阿托品对血管与血压无显着影响,大剂量(de)阿托品能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可出现皮肤潮红、温热等症状;⑥可兴奋中枢,但持续大剂量可使中枢兴奋转为抑制,由中枢麻痹及昏迷可致循环和呼吸衰竭.阿托品(de)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de)激动作用.能阻断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结合,从而拮抗了它们(de)作用.阿托品常见(de)不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皮肤潮红等.但随剂量增加,其不良反应可逐渐加重,甚至出现明显中枢中毒症状,如谵妄、幻觉和昏迷等.阿托品中毒解救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为口服中毒,应立即洗胃、导泻,以促进毒物排出;并可用毒扁豆碱缓慢静脉注射以对抗阿托品中毒症状,需反复给药.如有明显中枢兴奋时,可用地西泮对抗,但剂量不宜过大.应进行人工呼吸,对中毒者特别是儿童还可用冰袋及酒精擦浴以降低患者体温.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阿托品.3、β受体阻断药(de)主要临床应用及能产生(de)不良反应,禁忌证答:临床作用:⑴心律失常.⑵心绞痛和心肌梗死.⑶高血压:能使高血压病人(de)血压下降,伴有心率减慢.⑷充血性心力衰竭.⑸焦虑状态、辅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危象、嗜铬细胞瘤和肥厚性心肌病等.一般(de)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见过敏性皮疹和血小板减少等.严重(de)不良反应常与应用不当有关,可导致严重后果,主要包括:⑴心血管反应:加重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对血管平滑肌β2受体阻断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收缩甚至痉挛.⑵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⑶反跳现象.⑷偶见眼-皮肤粘膜综合征,个别患者有幻觉、失眠和抑郁症状.少数人可出现低血糖与加强降血糖药(de)降血糖作用,掩盖低血糖(de)症状而出现严重后果.禁用于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de)病人.心肌梗死病人及肝功能不良者应慎用.4、氯丙嗪阻断哪些受体产生哪些作用及不良反应答:①氯丙嗪阻断DA受体,产生以下作用:a阻断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de)D2样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b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对内分泌系统有影响;d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de)D2受体,产生镇吐作用;②氯丙嗪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③氯丙嗪阻断M受体,引起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5、氯丙嗪(de)降温作用与阿司匹林(de)解热作用有何不同答:①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de)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de)作用,机体(de)体温随环境(de)温度变化而变化.而阿司匹林则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de)合成而发挥作用(de);②作用特点不一,氯丙嗪在物理降温(de)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de)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阿司匹林只能使发热(de)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de)体温没有影响.6、试述吗啡(de)药理作用及应用.答:中枢神经系统:①镇痛作用:吗啡对伤害性疼痛具有强大(de)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急性痛和慢性痛(de)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de)效果较差.②镇静、致欣快作用:吗啡能改变患者情绪.吗啡可引起欣快症,表现为满足感和飘然欲仙等.这也是吗啡镇痛效果良好(de)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强迫用药(de)重要原因.③抑制呼吸: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以呼吸频率减慢尤为突出.④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⑤其他中枢作用:兴奋支配瞳孔(de)副交感神经,使瞳孔缩小.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改变体温调定点,使体温略有降低,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体温反而升高.引起恶心和呕吐.平滑肌:①胃肠道平滑肌:吗啡升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少其蠕动.减弱便意和排便反射,易引起便秘.②胆道平滑肌:治疗量吗啡引起胆道奥狄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道排空受阻,可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阿托品可部分缓解.③其他平滑肌:降低子宫张力;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及膀胱括约肌张力,可引起尿潴留;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心血管系统: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诱发直立性低血压.其他: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此外,吗啡可扩张皮肤血管,使脸颊、颈项和胸前皮肤发红,与促组胺释放有关.应用:急性锐痛;心源性哮喘;消耗性腹泻.8、ACEI(de)降压机制答: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以卡托普利为代表.降压机制:①抑制整体RAAS(de)AngⅡ形成;②抑制血管局部RAAS(de)AngⅡ形成;③减少缓激肽降解,缓激肽是血管内皮L-精氨酸-NO途径(de)重要激活剂,可发挥强大(de)扩血管效应,此外,缓激肽还可剌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AA),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增强扩血管效应;④减少肾脏组织中AngⅡ(de)生成,抑制醛固酮分泌,促进水钠排泄.同时可逆转或抑制血管壁(de)组织肥厚.9、比较ACEI与AT1受体阻断药在降压作用方面(de)异同答:相同点:①机制上均为RAAS抑制药;②均能在降压(de)同时,逆转和防止心血管(de)重构.不同点:①降压机制:ACE抑制药抑制ACE活性,减少整体AngⅡ(de)形成;抑制ACE活性,减少局部AngⅡ(de)形成;减少缓激肽(de)降解.AT1受体阻断药在受提水平阻断RAAS,作用选择性更强.②AT1受体阻断药不抑制ACE,不引起刺激性干咳.③ACE抑制药可致高血钾,而AT1受体阻断药对血钾影响小.④AT1受体阻断药缺乏ACE抑制药(de)缓激肽-NO途径(de)心血管保护作用.⑤AT1受体阻断药无增敏胰岛素(de)作用.6、呋塞米利尿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主要不良反应答:作用特点:利尿作用迅速、强大、维持时间短.作用机制是特异性抑制分布在袢升支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侧Na+-K+-2Cl-共同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de)重吸收,使此段髓质不能维持高渗,当尿液流经集合管时,水(de)重吸收减少,排尿增多.主要不良反应:水和电解质紊乱,耳毒性,高尿酸血症和其他如胃肠道反应等.7、噻嗪类利尿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答:作用特点:利尿作用温和、持久.其作用机制是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子,抑制NaCl(de)重吸收.由于转运至远曲小管远端Na+增加,促进了K+-Na+交换.尿上K+(de)排泄也增多,长期服用可引起低血钾.临床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de)水肿、高血压和尿崩症.10、试述地高辛(de)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答:①胃肠道反应;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视觉障碍;③心脏反应,为各种类型(de)心律失常,如快速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防治措施:①避免诱发强心苷中毒(de)各种因素,如肝肾功能低下、低钾、低镁、高钙、心肌缺氧及合用利尿药;②警惕中毒先兆:如厌食、色视障碍及室性早搏、窦性心律过缓.一旦发现,及时减量或停药.解救:①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可用钾盐静脉滴注;②控制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选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③对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宜用阿托品解救;④地高辛抗体(de)Fab片断解救严重中毒.11、为什么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于心绞痛可增强疗效合用时应注意什么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和动脉而降低心脏(de)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心肌氧(de)供应,但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普萘洛尔阻滞β受体,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但可扩大心室容积,延长射血时间.两药合用可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de)作用,前者可抵消后者扩大心室容积、延长射血时间(de)缺点;后者可抵消前者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de)不利作用,从而增强抗心绞痛(de)疗效.但二药均可使血压降低,合用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13、磺酰脲类降糖药(de)降血糖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用机制: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β细胞膜含有磺酰脲受体,当磺酰脲类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阻滞钾通通而阻止钾外流,致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钙内流,胞内游离钙浓度增加后,触发胞吐作用及胰岛素(de)释放;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及受体(de)结合能力等.临床应用:用于胰岛功能尚存(de)Ⅱ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者,氯磺丙腺可用于尿崩症.14、试述青霉素过敏反应(de)防治措施.①详细询问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真菌病及其他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或慎用.②皮肤过敏试验:凡初次注射或停用 3天后再用者,或用药过程中青霉素批号更换时均应重作皮试.反应阳性者,应禁用.③注射青霉素后应观察30分钟.④在青霉素注射或皮试时,应作好急救准备,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直至病情缓解.必要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吸氧、人工呼吸,同时输液,给予升压药、糖皮质激素等.⑤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⑥避免空腹给药.⑦青霉素应临用临配.15、试述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效力增强(de)机制.磺胺类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合用阻碍细菌四氢叶酸合成(de)两个重要步骤,抗茵作用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出现杀菌作用.可减少耐药性产生,对已耐药菌亦有作用.两药半衰期相近,血药浓度峰值相近,药动学上有协同效应.12、试述糖皮质激素(de)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药理作用:①抗炎:对各类炎症反应都有抑制作用,但抗炎不抗菌,在炎症早期可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在炎症后期可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减轻疤痕和粘连,但同时也影响伤口愈合;②免疫抑制与抗过敏:对免疫过程(de)许多环节都有抑制作用:③抗休克:是抗炎、抗免疫(de)结果,此外还能提高心脏、血管对儿茶酚胺(de)敏感性,扩张痉挛(de)血管,减少心肌抑制因子(de)形成等;④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加;⑤其他作用有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临床应用: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适用于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肾上腺危象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②严重感染: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者,应与足量有效(de)抗菌药物合用;③休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须同时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④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de)后遗症、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⑥血液病;⑦皮肤病,眼科疾病.不良反应: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是长期大量应用激素(de)结果;②诱发或加重感染,是抑制免疫(de)结果:②消化系统并发症,与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等有关;④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⑤延缓生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偶可引起畸胎:⑥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⑦反跳现象;⑧神经精神异常,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或癫痫,儿童大量应用可致惊厥:⑦白内障、青光眼.禁忌症: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及结核、骨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de)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角膜溃疡、病毒或真菌感染。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debf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b.png)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一、引言有机磷酸酯类农药,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挺陌生的?可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可谓是“明星产品”。
不过,和明星一样,有些事情背后暗藏危机。
很多时候,它们会带来中毒风险,这可不是小事。
本文就要聊聊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中毒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和解救。
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个全新的认识。
1.1 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们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简单来说,它们会抑制一种叫“乙酰胆碱酯酶”的酶。
这种酶本来负责分解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
想象一下,如果乙酰胆碱不被分解,那神经信号就会一直发出,导致肌肉痉挛,甚至呼吸困难。
中毒的感觉真是让人痛苦不堪,浑身无力,心跳加速,仿佛被压在山下,难以喘息。
1.2 中毒症状说到症状,真是一言难尽。
最开始可能只是头痛、恶心,接着就可能出现流涎、瞳孔缩小,甚至是意识模糊。
中毒严重时,呼吸道痉挛,心跳失常,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胁。
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越挣扎越难受,恨不得找个出口。
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症状,及时反应才是王道。
二、解救措施2.1 初步处理发现中毒了,首先要做的就是脱离危险源。
迅速离开喷洒农药的区域,呼吸新鲜空气。
这就像是从火海中逃出,心中那份紧张,瞬间被解脱的感觉替代。
接下来,应该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皮肤,特别是暴露在外的部分。
清水冲洗,像是给身体做个彻底的清洁,洗去那些隐患。
2.2 医疗救助这时候,得赶紧寻求医疗帮助。
医院里,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处理,常用的解毒药物是阿托品和氯磷定。
阿托品可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缓解症状,而氯磷定则可以恢复受损的酶活性。
医生的手中就像握着一把钥匙,打开恢复的门。
看到患者逐渐好转,那种欣慰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2.3 预防措施说完解救,预防可不能忽视。
使用农药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和手套。
操作的时候,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忌在封闭环境中作业。
农药存放也要谨慎,避免儿童接触。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a56774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b.png)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OP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作为神经递质拮抗剂、杀虫剂等。
不良反应包括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对眼睛的损伤、对肝脏和 肾脏的毒性以及对CNS的抑制作用等。
02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表现与诊断
中毒表现
1 2
轻度中毒
出现M样症状,包括瞳孔缩小、胸闷气短、流 泪流涕等症状。
中度中毒
除M样症状外,还有肌无力、肌颤、呼吸困难 等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概述 •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表现与诊断 •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措施 •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预防 •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安全
01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Organophosphate,OP)是一类具有 磷酸酯结构的化合物,通常作为农药、工业化学品等使用。
注意作物和环境因素
使用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时,需要考 虑作物生长阶段、环境温度、湿度 等因素。
注意个人防护
使用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时,需要注 意个人防护,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和 吸入药物。
针对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的安全使用建议
粮食作物
果树作物
对于粮食作物,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可以使用 在害虫防治上,但需要注意使用浓度和使用 量。
3
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死亡等症状。
诊断标准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接触史
患者有接触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机会。
中毒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胃液等样本检测,检测出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成分。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1be8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png)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症状表现。
2、验证阿托品和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救效果。
3、熟悉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可与胆碱酯酶(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 ChE 失去水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导致ACh 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阿托品为 M 胆碱受体拮抗剂,能迅速解除 M 样症状;解磷定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恢复活性,从而解除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_____只,体重 20 25 kg。
2、药品与试剂:1%敌百虫溶液、005%硫酸阿托品溶液、25%碘解磷定溶液。
3、实验器材:兔固定箱、注射器(1ml、5ml、10ml)、量瞳尺、听诊器。
四、实验方法1、家兔称重后,放入兔固定箱中。
2、观察并记录家兔的正常活动情况、呼吸频率、瞳孔大小、唾液分泌情况、大小便情况及肌张力等。
3、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1%敌百虫溶液 2 ml/kg,密切观察家兔中毒症状的出现及发展。
4、当家兔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如瞳孔缩小、流涎、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时,立即静脉注射 005%硫酸阿托品溶液 1 ml/kg,观察中毒症状的缓解情况。
5、 5 10 分钟后,再静脉注射 25%碘解磷定溶液 20 mg/kg,继续观察家兔中毒症状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注射敌百虫溶液后,家兔在约 5 10 分钟开始出现中毒症状。
表现为瞳孔明显缩小,直径约为 1 2 mm;唾液分泌显著增加,口边有大量泡沫状唾液流出;呼吸频率加快,伴有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肌肉震颤,肌张力增加。
2、注射阿托品溶液后,约 2 3 分钟,家兔的瞳孔开始扩大,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唾液分泌减少;呼吸困难症状减轻;但肌肉震颤和肌张力增加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3、注射碘解磷定溶液后,约 10 15 分钟,家兔的肌肉震颤逐渐减轻,肌张力恢复正常,其他中毒症状进一步缓解。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62575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b.png)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情况,它们广泛应用于农药和杀虫剂中。
这类化合物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中毒症状的出现。
下面我将分段回答你的问题,解释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
1. 有机磷酸酯类的作用机制: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强效抑制剂。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酶,负责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使其失去活性。
而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能够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酶-底物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的形成导致乙酰胆碱无法被酶分解,进而在神经突触中积累,产生过多的乙酰胆碱信号传递。
这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 乙酰胆碱信号传递的异常: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突触中传递信号。
当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后,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积累过多。
这导致乙酰胆碱信号传递的异常,出现兴奋状态的持续时间增加。
这种异常兴奋状态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
3. 中枢神经系统的受影响: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由于乙酰胆碱信号传递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会过度刺激。
这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还可以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4. 周围神经系统的受影响: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不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周围神经系统。
这些化合物可以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异常。
这会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松弛,引发肌肉痉挛、麻痹等症状。
5. 解毒和治疗方法: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解毒的关键是恢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以降低乙酰胆碱的积累。
这可以通过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如阿托品、氯化物或2-PAM等来实现。
此外,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措施也是必要的。
总结起来,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导致乙酰胆碱信号传递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623b61bda8114431b90dd8da.png)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易水解的磷酰化AchE, 使AchE 失去水解Ach 的能力,造成Ach 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中毒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M 样):(1)瞳孔缩小,视力模糊(2)腺体分泌增加(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4)严重者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综合效应,症状出现的先后与组织接触有机磷酸酯类的先后有关。
2)烟碱样症状(N 样):表现为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
并可导致明显的肌麻痹,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后可转为抑制,出现反射消失,昏迷,血压下降,中枢性呼吸麻痹等。
治疗:
1)清除毒物
2)解毒药物:
(1)阿托品:能阻断M 胆碱受体,对抗M 样症状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用药应早期,足量,反复。
(2)乙酰胆碱酯酶复活药(常用药物有氯解磷定,碘解磷定):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 恢复活性,可迅速控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c278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a.png)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关乎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希望大家认真听讲,不要走神哦!在我们村子里,有位老张大爷,他种了一片菜地,每年都要用到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刚开始的时候,老张大爷觉得这种农药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后竟然中毒了!这可把我们村子的人都吓坏了。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症状很多,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
这些症状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及时解救,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下文我们将介绍一些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方法。
我们要了解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性质。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当我们误食或者接触到这种物质时,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
因此,我们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者接触。
那么,如果不幸中毒了怎么办呢?其实,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方法还是挺多的。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立即用清水冲洗。
当你发现自己或者别人中毒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中毒,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第二种方法是:喝大量水。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主要通过口腔、鼻腔和皮肤进入人体。
所以,当你中毒时,喝水可以帮助稀释农药,减轻中毒症状。
不过要注意的是,喝水的时候要慢慢来,不要一次性喝太多,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第三种方法是:去医院就诊。
如果你觉得自己中毒很严重,或者中毒后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症状,一定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第四种方法是:吃解毒药物。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来解毒的药物,如活性炭、葡萄糖酸钙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中毒症状。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只能作为临时措施,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救治。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20d0e049168884868762d6ff.png)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易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Ach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中毒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M样):(1)瞳孔缩小,视力模糊(2)腺体分泌增加(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4)严重者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综合效应,症状出现的先后与组织接触有机磷酸酯类的先后有关。
2)烟碱样症状(N样):表现为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
并可导致明显的肌麻痹,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后可转为抑制,出现反射消失,昏迷,血压下降,中枢性呼吸麻痹等。
治疗:
1)清除毒物
2)解毒药物:
(1)阿托品:能阻断M胆碱受体,对抗M样症状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用药应早期,足量,反复。
(2)乙酰胆碱酯酶复活药(常用药物有氯解磷定,碘解磷定):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可迅速控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实验三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实验三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b8ed20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7.png)
实验三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目的】1.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
2.掌握解救药阿托品和解磷定的解救作用,分析其作用原理及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1.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 + AchE →磷酰化胆碱酯酶→ AchE失活→ Ach堆积→激动M、N 受体。
2.解毒:阿托品:阻断M受体迅速解除M样症状;也能缓解部分中枢症状。
碘解磷定:胆碱酯酶复活药能使胆碱酯酶复活,能迅速缓解N样症状,消除肌肉震颤。
对中枢症状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实验材料】1.动物:家兔2只。
2.药品:5%的敌百虫、0.05%硫酸阿托品、2.5%碘解磷定。
3.器材:兔固定盒、注射器、台式磅秤、瞳孔尺、干棉球、酒精棉球。
【方法与步骤】1.取兔2只,称重,观察记录正常活动、呼吸、瞳孔大小、唾液分泌、大小便、肌张力情况。
2.耳缘静脉注射5%的敌百虫2.5 ml/kg,观察以上指标有何变化。
3.待中毒症状明显时,甲兔耳静脉注射0.05%硫酸阿托品溶液2ml/kg,乙兔耳静脉注射2.5%碘解磷定溶液2ml/kg,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这两种药物的解毒效果。
4.甲兔耳静脉注射2.5%碘解磷定溶液2ml/kg,乙兔耳静脉注射0.05%硫酸阿托品溶液2ml/kg,观察两药合用后家兔的反应。
【结果记录与分析】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家兔处置瞳孔(mm)唾液大小便呼吸肌张力活动甲给药前敌百虫阿托品碘解磷定乙给药前敌百虫碘解磷定阿托品【注意事项】1.注射敌百虫时要固定好兔耳。
2.注射完敌百虫后要马上准备好解毒药。
3.注射碘解磷定的速度要慢。
4.实验中切勿让敌百虫污染皮肤。
如不慎接触,应即用自来水冲洗,但切记不能用碱性物(如肥皂),否则可转化为毒性作用更强的敌敌畏。
【思考题】1.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哪些中毒症状,中毒机制是什么?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为什么需合用阿托品和解磷定解毒?。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ba72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b.png)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一、1.1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简介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化学农药,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螨、杀线虫和杀软体动物的作用。
这类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误食、接触皮肤等都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研究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机理和解救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1.2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机理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主要途径是经口、经皮肤和吸入。
当人体摄入或接触这些农药时,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体内发生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这些活性代谢物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的积累,进而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与其活性代谢物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2.1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临床表现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口苦、口臭、口腔黏膜糜烂、流涎、瞳孔缩小等。
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抽搐、昏迷、尿失禁等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四、2.2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毒物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血生化指标、尿常规等。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其他类型的农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五、2.3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及时去除毒物源、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 去除毒物源:对于误食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或洗胃,以减少体内毒素的吸收;对于接触中毒者,应立即更换衣物,清洗皮肤。
2.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对于头痛、头晕等症状,可以给予解热镇痛药;对于抽搐、昏迷等症状,应及时予以抢救。
药理学实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药理学实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7dd865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d.png)
抑制的ACHE活力恢复,对M及N样症状有效。
要及早应用,防止酶的老化。需与阿托品合用,
可提高解救效果(因为胆碱酯酶复活药不能对抗
中毒时已经聚积在突触间隙的大量ACh激动M受
体的作用)。
第3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9页
• 【实验材料】 器材:兔固定箱、1ml注射器、酒精棉。 药品:5%敌百虫溶液、0.2%阿托品溶液、2.5%碘解磷定注射液。 动物:家兔
枢兴奋转为昏迷等中枢抑制至死亡)症状。
第2页/共9页
二、解救原则:
1. 清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
2. 特殊治疗:1)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与ACh竞 争M 受体,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M样症状。要 及早、足量、反复注射,达到阿托品化。对轻度 中毒有效。对中、重度中毒,合用胆碱酯酶复活 药。
2)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
• 【实验原理】 一、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理和症状:胆碱酯酶
(CHE)活力受到抑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 (ACh)的能力,ACh在体内蓄积,引起一系列 中毒症状:
轻度:M样症状(兴奋平滑肌致大小便增多、腺体
分泌增多致流涎、瞳孔缩小等);
中度:M和N样(骨骼肌兴奋可致肌震颤)症状; 重度:M、N和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躁动不安等中
第9页/共9页
第4页/共9页
• 【实验方法】 取家兔2只,以苦味酸编号,称重。观察并记录下列指标:动物活动、呼吸情
况(频率、幅度等)、瞳孔大小、唾液分泌、大小便、肌张力。 将家兔固定,以酒精棉擦拭耳缘静脉使之扩张,静脉注射100mg/kg,注射
后密切观察并记录上述生理指标的改变。 当中毒症状明显后,1只家兔静脉注射阿托品2mg/kg,另一只静脉注射碘
解磷定50mg/kg。注射后观察动物生理指标,每5min记录一次。
畜禽有机磷酸酯及有机氟中毒的机制及其解毒药
![畜禽有机磷酸酯及有机氟中毒的机制及其解毒药](https://img.taocdn.com/s3/m/28fa9f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b.png)
畜禽有机磷酸酯及有机氟中毒的机制及其解毒药一、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机制1. 有机磷酸酯的特点有机磷酸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其特点是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作用。
然而,有机磷酸酯的毒性也很大,对人畜禽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严重影响。
2. 有机磷酸酯进入机体的途径有机磷酸酯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口服等途径进入机体。
其中,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3. 有机磷酸酯的毒理作用机制有机磷酸酯在体内可以迅速被水解为有机磷酸和酯酶抑制剂。
有机磷酸可以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抑制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积累,进而引起神经传导障碍。
这种神经传导障碍可以导致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肌肉痉挛、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
5. 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治疗方法针对有机磷酸酯中毒,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立即停止接触源、洗净皮肤、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解毒剂进行治疗,如氨基糖苷类药物。
二、有机氟中毒的机制1. 有机氟的特点有机氟是一类常见的农药,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持久性。
与有机磷酸酯相比,有机氟的毒性相对较低。
2. 有机氟进入机体的途径有机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口服等途径进入机体。
其中,皮肤接触是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3. 有机氟的毒理作用机制有机氟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发挥杀虫作用。
与有机磷酸酯不同,有机氟不会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而是通过其他机制抑制其活性。
4. 有机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机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有机磷酸酯中毒相似,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5. 有机氟中毒的治疗方法有机氟中毒的治疗方法与有机磷酸酯中毒类似,包括立即停止接触源、洗净皮肤、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解毒剂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三、解毒药物1. 氨基糖苷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是常用的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解毒药物,如阿托品、庆大霉素等。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eac41e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3.png)
职业暴露
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如农业工人、 实验室研究员等,可能会因为长时 间接触有机磷酸酯类药物而中毒。
自杀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故意 摄入大量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导致自 杀。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02
03
04
轻度中毒
轻度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
糊等症状。
中度中毒
预防为主,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儿童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是一种常 见的药物中毒类型,主要由于误服或 过量服用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引起。中 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晕 、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将有机磷酸酯类 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 误服。
进行初步处理的过程。对于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和农药中毒等意外事故,家 庭急救处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家庭急救处理中,需要保持冷静,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可以采 取催吐和口服活性炭等措施;对于农药中毒,可以采取洗胃和导泻等措施。同 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 • 治疗建议:在家庭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和缺氧等情 况发生。同时需要向医生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包括接触史、症状和初步处 理措施等,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加强中毒应急处理能力
医疗机构应加强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应急处 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建议
一旦发现儿童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 ,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洗胃、催吐、 导泻等治疗,以清除体内药物。同时 ,给予抗胆碱药物和胆碱酯酶复活剂 等药物治疗。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1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1](https://img.taocdn.com/s3/m/7ff9e2d671fe910ef12df8e3.png)
活性,并直接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改善N样症状和 中枢症状 ④ 解毒药的使用原则包括:尽早、联合、足量、重复。
复习要求
掌握
1. 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 2. 解毒药的使用原则
熟悉 中毒症状和中毒机制
统
副交感神经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昏,乏力,烦躁;
昏迷、抽搐、脑水肿; 呼吸麻痹等危及生命
心血管活动抑制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睫状肌收缩
瞳孔括约肌收缩
ACh-乙酰胆碱; NA-去甲肾上腺素
3
[治疗] 原则: 清除毒物,使用解毒药
清除毒物: 脱离现场 经皮中毒者用冷水冲洗 经口中毒者洗胃,必要时导泻 经眼中毒者用2%NaHCO3或0.9%NaCl冲洗
●使用原则:阿托品化。
2.胆碱酯酶复活剂
氯解磷定(pralidoxime chloride ,PAM-Cl) [解毒机制] ① 复活AChE: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游离出胆碱酯酶,
恢复酶活力。 ② 与体内的游离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 → 尿液排出
[解毒疗效] ● 对骨骼肌的作用最明显,能迅速控制肌束颤动 ● 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较差 ● 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药理学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
有机磷农药
磷酰化胆碱酯酶
突触小泡
胆碱能神经末梢
酶解部位
磷酰化胆碱酯酶的形成,使胆 碱酯酶失去分解ACh的能力造 成Ach的大量积聚,出现胆碱 能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ACh
阴离子部位 胆碱酯酶
乙酸
乙酰水解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解救。
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易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Ach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中毒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M样):(1)瞳孔缩小,视力模糊(2)腺体分泌增加(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4)严重者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综合效应,症状出现的先后与组织接触有机磷酸酯类的先后有关。
2)烟碱样症状(N样):表现为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震颤。
并可导致明显的肌麻痹,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后可转为抑制,出现反射消失,昏迷,血压下降,中枢性呼吸麻痹等。
治疗:
1)清除毒物
2)解毒药物:
(1)阿托品:能阻断M胆碱受体,对抗M样症状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用药应早期,足量,反复。
(2)乙酰胆碱酯酶复活药(常用药物有氯解磷定,碘解磷定):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可迅速控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