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doc

合集下载

f佛教带来的词汇

f佛教带来的词汇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

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11. 执著,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

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汉字中的佛教借词

汉字中的佛教借词

相应
相应:梵语yoga,音译为“瑜伽”,意思是 契合于理。详细的说,佛家的“相应”有 三方面的意义:一、与境相应,二、与行 相应,三、与果相应。现在汉语中的“相 应”(如说“相应的发展轻工业”),语 源本此。“相应”的另一义为事物的契合 互应,梵语yukta,如说“心心相应”是。 但是这和《周易.乾》“同声相应”的“相应” 意义正同,不能说是佛经借词,咱们的祖 先早就先说了。
因果/结果
“因果”,“结果”——“因果”,梵文 hetavaphalani。佛家认为,因是能生的,果是因 所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是佛经 “因果”一词的涵义。这个词南北朝时已出现, 如《高僧传》中即常见。同时佛家又认为种什么 因,必结什么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 果”这个词即由此产生。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也 讲事物的“因果性”是客观世界的现象普遍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的范畴。意义自然有所不同;但 “因果”这个词却是利用旧词而赋予新义的。
“罗汉”—“阿罗汉”的简 称,梵语arhan。词见 《智度论》三,意思 有三点:一译杀贼, 杀烦恼贼之意;二译 “应供”,当受人天 供养之意;三译“不 生”,永入涅槃不再 受生死果报之意。总 起来说,“罗汉”就 是佛家圣者的意思。
二、意译类
意译借词也有人叫做译名,它和音译借 词不同的地方是,词所代表的概念,在汉 语里是没有的,翻译时得按照汉语的构词 法创造新词来表示这个新的概念。但是, 这一类的译名比较前一类音译借词在汉语 里更能生根。象下面所举都是我们尽人皆 知的词语,在语感上已经不觉得他们是借 词了。例如:
“世界”--梵语Lokadhatu。据《楞严经》四解释 “世界”的涵义:“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 当知,东西南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 世”。这和汉语固有的“宇宙”----词涵义约略相 同。《世说新语•排调篇》注引战国《尸子》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但是“世界” 和“宇宙”现在都变成为不可分析的单纯词。 “世界”的词义也有所扩大,它不但指全球,也 可以指某一有组织的领域,或某一现象领域,如 “科学化世界”、“精神世界”等是。

那些来源于佛教的汉字

那些来源于佛教的汉字

东汉初,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由于佛教是一个外来的完整的宗教体系,其中不少内容,汉语字库里难以找出恰当、吻合的书写形式来表现,为了适应这一情况,人们需要创造。

于是,在庞大的汉字家族中又增添了一些新“成员”。

这些汉字现在人们一般已经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举例如下:佛。

“佛”在《诗经》中是辅佐的意思,后来出现在连绵词“仿佛”中,都和佛教的“佛”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

而“佛陀”是古吐火罗文“But”的音译,在佛经中一般作为释迦牟尼的尊称;“佛”则是“佛陀”的简化,泛称一切能做到“觉行圆满”的修行者。

菩萨。

这是“菩提萨(Bodhi-Sattva)”的简称。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萨”指能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释。

这是梵语“Sakya(释迦)”的音译简称,释迦是种族姓。

东晋以后,中国僧人法名都统一以“释”为姓,而“释子”、“释迦子”也就成了佛教出家信徒的统称。

梵。

这是梵语俗语“Brahman”的音译简称。

“梵”的本义是清净、寂静、离欲,后来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梵典、梵刹;或指印度等地的事物,如梵土、梵字。

昙。

这是梵语俗语“Dharma”的音译简称。

“昙”的本义是法。

有一种花“昙花”,佛经里说它三千年开一次花,且要等佛出世时才开,比喻稀有、难得之物。

现在人们常用的成语“昙花一现”就来源于此。

魔。

这是梵语“Mara”的音译简称。

汉语本来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表示。

“Mara”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

汉语所说的“魔鬼”来源于佛家所谓的“四魔”之一的“死魔”,后来产生了一批由“魔”构成的词:魔王、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术、魔法等。

懺。

这是梵语“Ksama”的音译简称,也是译经时造的新字。

“Ksama”的本义是请求别人宽恕,以求改过。

“懺悔”在佛教中是一种规定的仪则。

“懺”字现在简化为“忏”。

塔。

汉字原本没有“塔”字,它是魏晋以后造出的。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来自佛教的词语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其中有许多佛教术语,翻译成汉语之后,这些外来语也渐渐融入汉语之中,词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人们渐渐忘了它们的来源和本义。

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真空”,出自《行宗记》,指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境界(宇宙本体);“究竟”,出自《五灯会元》,指解脱生死成正觉;“本来面目”,出自《坛经》,指人的本性;“种子”,出自《摄论》,指现象的原因;“一丝不挂”,出自《楞严经》,指不受尘俗的牵累,等等。

寿称冯友兰为庆贺金岳霖八十八岁生日写一寿联,上书:“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其中的“米”和“茶”都是寿称。

“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可拆为上、下两个“八”,中间一个“十”;“茶寿”是指一百零八岁,因“茶”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可拆为两个“八”、一个“十”,代表“八十八”,上下加在一起等于一百零八。

此外,还有“喜寿”和“白寿”,“喜寿”是七十七岁的雅称,因为草书“喜”与竖排的“七十七”形似;“白寿”是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面的“一”是“白”。

“拍马屁”原非贬义“拍马屁”一说,源于元朝文化。

据说蒙古族的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摸到好马自然少不了一番夸赞,摸到劣马也会实话实说。

但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无论别人的马是好是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渐渐地,“拍马屁”就变成了对不顾客观实际、一味阿谀奉承讨好别人的一种讽刺。

货币上的书法秦朝钱币“半两”和“两锱”上的小篆,是秦朝的丞相、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所书。

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的“开元通宝”,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有篆、楷两体,乃南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徐铉所书。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源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从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要是从梵语系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词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

现在许多日常用语来自佛教语汇,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我们先举三个成语的例子:生老病死:佛教认为这是人生必经历的四种痛苦。

《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

”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和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王位继承,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

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不分彼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这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意思是苦也罢,乐也罢,逆境也罢,顺境也罢,都能看成一回事,道行就高了,是启迪人了悟自己的真性。

心领神会:出于禅语,原作“心融神会”,见《续灯录》卷九:“入室扣请,心融神会。

”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心融神会,这是禅宗参悟的关键。

后这成语演变为“心领神会”,就是指不必明说,心中已完全明白,彻底领会。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也源于佛教,但我们日常用时已感觉不到它的来源了,例如:方便:梵语pā yā的意译,指因人施教,导人入佛之权宜方法。

语自《法华经·方便品》。

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

文化大盘点:汉语中来自于佛教的词语-头条网

文化大盘点:汉语中来自于佛教的词语-头条网

文化大盘点:汉语中来自于佛教的词语-头条网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

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

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下面这些词语就是其中的典型: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11.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

”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

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来举例说明。

二、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的类别(一)成语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如“晏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不可思议”、“五体投地”、“百尺竿头”、“点石成金”等。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

汉语词汇反映佛教文化:语言反映宗教信仰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有巨大的影响,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词汇更加的丰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使用与佛教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下面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

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

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

梻源词汇

梻源词汇

佛源词汇但另一些词的情况不同,它们已进入全民的语言里,如佛、禅、寺、庵、塔、菩萨(借自佛教的“菩提萨垂”,意为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罗汉、三藏、居士、法名、受戒、沙门、沙弥、行者、方丈、主持、禅杖、衣钵、施主、化缘、忏悔、地狱、阎罗、涅、刹那、僧多粥少、大吹法螺、大慈大悲、菩萨心肠、清规戒律、丈六金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还有些佛教用语,受了汉语的影响,人们已经不能再意识到它们的来源,如梦幻泡影,原是佛教名词,见于《金刚经》的记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指的是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就像梦中所见、幻术变化、水中泡沫、镜子影像那样虚而不实,后来比喻虚空不实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

类似的词汇更多,并已成为人们日常语言中挂在嘴边的专用名词,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因果、庄严、法宝、圆满、觉悟、净土、彼岸、因缘、三昧、公案、烦恼、解脱、方便、婆心、回向、众生、平等、现行、相对、绝对、知识、唯心、悲观、一针见血、一切皆空、一超顿悟、一念万年、一弹指间、三生有幸、三头六臂、不二法门、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功德无量、隔靴搔痒、拖泥带水、生老病死、六根清净、心猿意马、唯我独尊、骑驴觅驴、不可思议、冷暖自知、味同嚼蜡、快马加鞭、皆大欢喜、表里不一、百尺竿头、苦中作乐、昙花一现、大千世界等等。

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有些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词义变化。

如“支那”一词,本是褒义词,是古印度人对中国的尊称。

印度古诗《摩诃婆罗》中已有支那之名,1400 多年前婆罗多王曾说:“尝亲统大军行至北境,文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

”中国佛教经典中散见支那之名,其意义正同此。

据《慈恩法师传》载:“三藏至印土,王问:…支那国何若?‟对曰:…彼国衣冠济济,法度可遵,君圣臣忠,父慈子孝。

‟”玄奘所称道的正是对“支那”的具体描画。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作者:发布时间:2009-03-03 点击量:619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陏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

(据梁晓虹文)大千世界,烦恼丛生。

诸佛菩萨,指点迷津。

众生平等,同趋菩提。

金刚不动,解脱功成。

世界无常,刹那须臾。

我佛慈悲,曲设方便神通自在,游戏三昧。

妙悟境界,冷暖自知。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

百尺竿头,不可思议。

本课程分九个部分讲授佛教语言。

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帝释天见雪山大士苦修,化为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毅然舍身投崖。

) 【群魔乱舞】(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搔扰他。

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大彻大悟】(彻悟的境界,完全觉悟的境界)【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二、缘起【三世有缘】【三生有幸】(三生:过、现、未)【夙缘】(前生带来的缘份。

佛教认为,今生生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为决定。

“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前缘】(前世因缘。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过去世中结下的缘份)【宿世因缘】(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

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前身】(今称事物的原来的形态、名称为前身。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

汉语史上的佛教词汇,好美2014-11-15 每天学点小知识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

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

……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

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

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汉语佛源词汇浅论

汉语佛源词汇浅论

汉语佛源词汇浅论本文首先定位了研究目的和对象:汉语中来自佛教的词汇。

然后对这些佛源词语作了两个方面的分类,一是从翻译方式,介绍佛源词语的来源。

二是从分布情况,介绍佛源词语的去处。

之后,对佛源词语对汉语历史发展的影响作简要的纵横提示。

力图可以在梳理的过程中,揭示佛源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及其特点以及佛教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

标签:佛教;词源;分布一、引言汉语词汇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从兄弟民族和世界有关民族的语言中吸收新词汇。

这些新词汇进入汉语词汇A、南北朝时期。

如,三教九流等。

B、隋唐时期。

如,仙露明珠,发人深省;万籁俱寂;暮鼓晨钟;山光水色;方便之门;伤风败俗;痴人说梦等。

C、隋唐之后。

如,急来抱佛脚;一动不如一静;纶音佛语;含辛茹苦等。

以上是便是对佛教及与其相关的成语的不完全的分类。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3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做出了一个更普遍的统计,总结出来佛教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90%以上。

由此可看出来佛源词汇中相当大部分进入了汉语中的成语体系。

至现在我们还在大量的普遍使用这些成语。

而成语是汉语中的语言精华,而佛源成语的加入,使汉语成语更加丰富,同时人民在使用中也自然的接受了这些成语所带来的概念和思想。

(3)俗语。

佛教,特别是经过禅宗的汉化和发扬,也进入了广大下层人民中间,求佛拜菩萨的意识已刻在我们中国人心中,随之而来的,自然反映在语言中间,特别是在人民中流行的俗语中的佛源俗语被活泼地反映出来。

下面就举出一些生动的例子:①有些俗语是借佛,僧来喻示一些通俗的道理,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

比如,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僧来看佛面;不受磨练不成佛;和尚无儿孝子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僧尼是一家:等。

它们通俗的表达出广大群众的对生活等道理的认识。

②有些俗语是借佛,僧来比喻形容一种现象。

其中不乏对佛僧的的幽默和讽刺,这反映出来我们先民的机智,同时也有力的说明了华化佛教的平易通俗的特点。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第一篇: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

”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

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来举例说明。

二、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的类别(一)成语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如“晏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不可思议”、“五体投地”、“百尺竿头”、“点石成金”等。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浅谈汉语中的佛教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文学院11文41班11016028 沙琳琳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随着历史车辙的划过得到了演变和发展。

其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最先在词汇方面得到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最灵敏的捕捉者——词汇,它见证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新成员如何从产生到扎根,从生根发芽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

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

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许多源自佛教的词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便不觉得他们是从佛教借来的外来词了。

例如,许多成语或典故来源于佛教。

《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

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

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

“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1、“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

”宋·頣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

”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5篇)第一篇: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摘要: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后,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尤为明显。

本文词义的角度,探究佛教对词根、常用语、熟语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汉语词汇影响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入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艺术、语言、建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①。

佛教作为一个完全异质的语言、文化系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时至今日,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汇,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些词汇来源已不甚了解。

一、佛教对汉语基本词及词根的影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有不少多音节的音译佛教词在音节上简化,可作单词用,如“魔”、“塔”、“僧”、“禅”、“佛”、“刹”等,又可作为根词,构成大批新词。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

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

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②。

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

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其中21个节译成单音节词者,如“禅”组成的词语就有87个,“僧”组成的词语(以上专有名词均除外)有85个。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机谓之投机。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

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

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顽石点头”:指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音译词,意为“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

先比喻奥妙之处。

“法宝”: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

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

后被金庸用作书名。

“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

日本作为风俗画、版画的名称。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

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

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

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真心”:佛教用语。

谓真实无妄之心。

(文:佚名)。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佛教在中国传播时间纵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

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据梁启超先生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用语“三万五千余语”。

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佛教语言,就不能说中国话!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当中有许多宗教术语和古印度的词汇。

佛教的经籍被翻译成汉语后,这些外来语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语汇的一部份。

除了“菩萨”、“罗汉”、“夜叉”“、舍利”等词外,还有“恒河沙数”、“回头是岸”等成语。

这些佛教语言逐渐与汉语相融摄,很多我们都琅琅在口却习焉不察,仅举其部分如下,估计够您大吃一惊了吧。

【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

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

“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茉莉】梵语“Malika ”的音译简称,是产于印度的一种花。

佛经里最初翻译成“抹莉”。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在“文革”一开始,《人民日报》发表了经陈伯达修改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便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

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很难相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 (dhata) 的别称。

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

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

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开山】指在没庙的山上建寺院 ,本为佛教用语 ,后喻指开创一种行业或流派。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

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

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魔】“魔”是梵语“ Mara”的音译简称。

汉语本没有“魔”字,开始翻译佛典时,人们只好借用“磨”字来表示。

“魔”的本义是扰乱、破坏、障碍,指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

后来,产生了一批由“魔”构成的词:魔王、魔鬼、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术、魔方,甚至还有食品魔芋等等。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属于大菩萨的境界。

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了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

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

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

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夙缘】前生带来的缘份。

佛教认为,今生今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为决定的。

故曰:“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茧自缚】自因自果。

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

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

故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

“苦脸”源于佛教。

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习气】指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

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差别】【平等】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

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

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

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执着】原为佛教语。

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佛教认为,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的“我执”和“法执”。

“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种种虚妄分别的“法见”。

【心猿意马】指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

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

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

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

家贼即内贼。

【盲人摸象】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

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

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水中捞月】源出佛教的一个寓言故事。

据《摩诃僧祗律》记载:“昔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俱至大树下。

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

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曰:‘月今日死, 落于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暗冥’。

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

我捉树枝,汝捉我尾。

展转相连,乃可出之。

’时诸猕猴,即如主语,展转相捉。

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佛陀以此故事讽喻那些自以为是,分不清是非虚实,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师。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

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

《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

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

今演为“苦口婆心”。

【解脱】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无碍。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

“只眼”,慧眼,第三只眼,天眼,顶门具眼也。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

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

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

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现在指人裸体(本人在Google 上检索,竟发现该词已被筛选掉,真是“一丝不挂”也!)。

【一刀两断】语本《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断,未称宗师。

”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

现比喻干净利落。

【一厢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

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爱上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

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笔勾】谓破除一切尘缘。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莲池大师)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

勾是涂去之意。

“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味同嚼蜡】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语出《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

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

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

【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

“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

去,吾不用尔。

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

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

”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

【梦幻泡影】比喻人生无常,世事虚幻。

《金刚经》“六如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唐伯虎因以为号“六如居士”。

【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

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

“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大千世界】佛家谓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浩劫】“劫”是梵语“劫波”Kalpa)(的音略。

劫是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漫长的时间概念。

如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试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磨尽,谓一小劫。

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佛经中又说,一大劫中包括世间“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劫”的时间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间范畴。

故而“浩劫”、“劫难”都是兼有时空双重意义的。

【一弹指】我们现在形容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

“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梵语。

《僧只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另外,“弹指”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诅咒等。

【当下】本佛教用语,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

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

【安心】来自禅宗的一则著名公案。

据《五灯会元》卷一载,禅宗二祖慧可曾向初祖达摩乞与安心法:“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云:“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大悟。

【庄严】指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晨钟暮鼓】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

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

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五体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里最为敬重的礼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