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教材目录及单元说明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教材目录及单元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9c35a15960590c69fc37692.png)
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一单元I*沁园春长沙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6鸿门宴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8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II包身工12飞向太空的航程★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后记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1. 反复朗读;2.分析意象;3. 发挥想像;4.感受真情;5.陶冶性情;6.学写新诗。
其中反复朗读、发挥想像是读诗的基础,这是最基本的训练,也是容易做到的,在本册课本“表达交流”中有“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可提示学生提前阅读,其中朗读的知识、方法、技巧等可供学习本单元时参考;分析意象、感受真情是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懂什么是意象,不会分析意象,应该教给一些关于意象的知识,明确了概念有利于顺利地把握和分析诗中意象;学写新诗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是更高要求,读诗与写诗可以互相促进,但在本单元读诗是更基本的。
第二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1.朗读背诵;2.知人论世;3. 品味情意;4.培养语感;5.注重审美。
其中朗读背诵没有写进单元提示,但它是题中应有之义,读文言文当然应该强化有声的“读”的训练,它与“培养语感”是相适应的,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和途径,事实上本单元的“研讨与练习”多有朗读和背诵的要求;文言文去今久远,作品背景复杂,作者情况难以明了,所以强调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式;品味情意是达到审美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审美目标的达成来自多方面努力,包括品味语言、鉴赏文章形式美等,所谓情意也就是习惯所称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一一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1.抓住细节;2.分析个性;3. 体察倾向;4.品评亮点;5.圈点批注。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背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a2d29107b52acfc789ebc919.png)
1. 孔子语录2. 鱼我所欲也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曹刿论战5. 邹忌讽齐王纳谏6. 出师表7. 桃花源记8. 三峡郦道元9. 杂说(四)韩愈10. 陋室铭11. 小石潭记柳宗元12. 岳阳楼记范仲淹13. 醉翁亭记14. 爱莲说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 关雎18. 蒹葭19. 观沧海(东临碣石)20. 饮酒(结庐在人境)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26. 望岳(岱宗夫如何)27. 春望(国破山河在)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蜀水凄凉地)刘禹锡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 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51.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52. 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53. 师说韩愈54. 阿房宫赋杜牧55. 赤壁赋(壬戌之秋)苏轼56. 氓(氓之蚩蚩)57.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58. 蜀道难李白59.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60.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白居易61.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6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64.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高考初中建议背诵篇目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af52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a.png)
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人教版)一、古代文学篇1. 古代文学概述2. 散文经典——《论语》3. 诗歌经典——《诗经》4. 散文经典——《孟子》5. 诗歌经典——《楚辞》6. 散文经典——《韩非子》7. 诗歌经典——《唐诗三百首》8. 散文经典——《论衡》9. 诗歌经典——《宋词精选》10. 散文经典——《红楼梦》二、现代文学篇1. 现代文学概述2. 小说经典——《茶花女》3. 散文经典——《光辉岁月》4. 诗歌经典——《雪莱诗选》5. 小说经典——《傲慢与偏见》6. 散文经典——《桃花源记》7. 诗歌经典——《思想的翅膀》8. 小说经典——《1984》9. 散文经典——《神雕侠侣》10. 诗歌经典——《海子诗选》三、修辞与修辞手法篇1. 修辞概述2. 比喻的使用与效果3. 拟人的艺术与表现4. 夸张手法的运用与特点5. 对仗与韵律的运用6. 借景抒情的功效7. 排比的魅力与表达8. 比拟的艺术与运用9. 对偶的技巧与功能10. 反问的陈述与感染四、阅读与分析篇1.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2. 文学作品的主题解读3.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4.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与塑造5. 文学作品的情节与结构6.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与特点7.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分析8. 文学作品的时代意义与影响9.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评析10. 文学作品的评课与抒发五、写作与表达篇1. 写作基础知识与技巧2. 论说文写作与分析3. 描写文写作与分析4. 说明文写作与分析5. 记叙文写作与分析6. 复议文写作与分析7. 文章结构与段落构思8.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9. 语言表达与句式改写10. 写作审美与语文表达六、批评鉴赏篇1. 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2. 文艺批评的历史发展与现状3. 文学文本的批评鉴赏方法4. 文学批评的目标与功能5. 文学批评的艺术与问题6. 文学评价与权威性7. 文学批评的观点与评析8. 文学批评的风格与特点9. 文学鉴赏与个人审美10. 文学批评与社会影响以上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人教版)》的内容概述,包含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与修辞手法、阅读与分析、写作与表达、批评鉴赏等六个篇章,每个篇章下又包含详细的小节内容。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a2dd28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2.png)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1d1da0f0b4c2e3f56276302.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必修1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 6再别康桥.............................................徐志摩 8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6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86.鸿门宴............................................司马迁 22第三单元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278.小狗包弟..............................................巴金 32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36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3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4111.包身工...............................................夏衍 44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 52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2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达夫3.*囚绿记.........................................陆蠡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氓采薇5.离骚.............................................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赋............................................苏轼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演讲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必修3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祝福................................................鲁迅3. *老人与海 ..........................................海明威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 .............................................《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13.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必修4第一单元1.窦娥冤...............................................关汉卿2.雷雨.................................................曹 禺3.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鲁 迅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 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12.苏武传 .................................................班 固13.张衡传 .................................................范 晔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谈美》附录中华文化精神必修5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 ...............................................沈从文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滕王阁序.............................................王 勃6.*逍遥游 ..........................................庄 周7.*陈情表 ..........................................李 密第三单元8.咬文嚼字...........................................朱光潜9.说“木叶”.......................................林 庚10.*谈中国诗.........................................钱钟书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2.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最新部编人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最新部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48aa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6.png)
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最新部编人教版)目录:一、必修一1. 课文:《阅读与表达》、《诗经》、《论语》、《汉赋三篇》、《古文观止》2. 知识点概要:古代文学、词语解释、阅读与表达技巧二、必修二1. 课文:《秦始皇》、《孔子的故事》、《唐诗选》、《唐宋词选》、《元曲选》、《寓言故事选读》2. 知识点概要:古代史、文学作品鉴赏、修辞手法、古文阅读三、必修三1. 课文:《西游记》、《红楼梦》、《山海经》、《全宋文》、《元杂剧选》、《儿女英雄传》2. 知识点概要:古典小说、传统文化、文学流派、写作风格四、必修四1. 课文:《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长江三峡》、《白鹿原》、《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作家》2. 知识点概要:现代文学、文学流派、文学史、写作技巧、文学鉴赏1. 课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言文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2. 知识点概要:神话传说、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现当代作品鉴赏六、选修二1. 课文:《中国古代戏曲欣赏与鉴赏》、《中国现当代优秀作品选读》、《中国古代寓言与讽刺》、《古代文化名著精读》2. 知识点概要:古代戏曲、现当代作品、寓言与讽刺文章、古代名著七、选修三1. 课文:《中国当代报告文学选读》、《中国古代史诗选读》、《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经典赏析》、《中国近现代文化名著精读》2. 知识点概要:当代报告文学、古代史诗、传统文化、文学经典、近现代名著八、选修四1. 课文:《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精读》、《中国小说欣赏与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名篇选读》、《中国当代文化名著赏析》2. 知识点概要:儿童文学、小说鉴赏、古代诗歌、当代文化名著1. 课文:《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中国近现代诗歌选读》、《中国现当代小说名篇选读》、《中国古代散文名著鉴赏》2. 知识点概要:古代文学名著、近现代诗歌、现当代小说、古代散文名著总结:本教材目录涵盖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内容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古诗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50160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5.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古诗文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古诗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5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d67f876137ee06eef9181f.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一一.一词多义“之”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篇目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篇目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66ad99c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9.png)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篇目全集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诗经?氓》*2、《离骚》(节选)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高中部分(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81dcb50a8114431b90dd859.png)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美的发现 园丁赞歌 想像世界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2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目录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 .................................. 2、祝福 .......................................... 3、* 老人与海 ....................................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 ........................................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信条 .............................................
朱自清 郁达夫 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 .............................................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 短歌行 .............................................. 归国田居(其一) ................................………………贾永 曹智 白瑞雪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ca1a1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f.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一、前言高中语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重要作用。
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的教案全集,供广大教师参考。
二、教案下载1.必修一教案下载链接2.必修二教案下载链接3.必修三教案下载链接4.必修四教案下载链接5.必修五教案下载链接三、教案目录必修一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化与价值观》1.第一课时《文化的多元性与人类文化共同体》2.第二课时《文化的包容性与人的发展》3.第三课时《情感与文化》2.第二单元《质疑与探索》1.第一课时《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2.第二课时《着眼未来:文化创新与实践》3.第三课时《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必修二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学概论》1.第一课时《文学概论导入》2.第二课时《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特点》2.第二单元《古代诗歌》1.第一课时《古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2.第二课时《先秦诗歌的特点与意义》3.第三课时《汉赋的文化价值》必修三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1.第一课时《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导入》2.第二课时《文艺批评方法概述》3.第三课时《语言、风格批评方法》2.第二单元《唐诗鉴赏》1.第一课时《唐诗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唐诗的艺术特点》3.第三课时《唐诗的鉴赏方法》必修四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白话小说》1.第一课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分类》2.第二课时《鲁迅与《阿Q正传》》3.第三课时《白话小说的特点与鉴赏》2.第二单元《古文观止》1.第一课时《古文运动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古文观止》概述》3.第三课时《古文的类型与表达艺术》必修五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修辞与鉴赏》1.第一课时《修辞的概念》2.第二课时《修辞的分类》3.第三课时《修辞手法与鉴赏方法》2.第二单元《现代文学》1.第一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第二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体裁及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四、总结以上是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的目录列表,供广大教师免费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包括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包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d64e074b0717fd5370cdc75.png)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包括目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目录必修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毛泽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战国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必修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既东封郑(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荆轲刺秦王》★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鸿门宴》★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离骚》★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 kuā)以鞿( j 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孔雀东南飞》★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 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 孔雀东南飞( ) 勤心养公姥( ) 手巾掩口啼,( ) 卿当日胜贵,(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 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 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 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 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 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 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 槌床便大怒( ) 自名秦罗敷( ) 谢家事夫婿( ) 交广市鲑珍( ) 千万不复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 9.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 使动用法,使⋯⋯停止。
13.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 表示动作的处所。
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 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 “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 逆以煎我怀 ,() 足以荣汝身, ( )便利此月内,(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A .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 .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 .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赤壁赋》★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 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 ) 泣 孤 舟 之 嫠 妇 ( 动 词 的 使 动 用 法 , 使 ⋯⋯ 哭 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 ) 侣 鱼 虾 而 友 麋 鹿 ( 名 词 的 意 动 用 法 , 以 ⋯⋯ 为 侣 , 以 ⋯⋯ 为 友)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游褒禅山记》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词类活用1. 始舍于其址。
居。
2. 名之曰褒禅。
称呼。
3. 有泉侧出。
4.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到头。
6. 而其见愈奇。
7.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 火尚足以明也。
9.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寡人之于国》★词类活用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动,跑五十步,一百步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动,穿。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动,称王。
《劝学》★词类活用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輮,通 " 煣" ," 使⋯⋯弯曲 " )3.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 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 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过秦论》★词类活用A 名词作状语1. 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2. 赢粮而景从 ( 像影子一样)3.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 (像包布) (像口袋)4. 内立法度(对内)5.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6.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B. 名词作动词1. 过秦论(指出过失)2. 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3.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打)4.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5. 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6. 序八州而朝同列 (引,招致)C. 动词作名词1. 追亡逐北 (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D. 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E. 形容词作名词1. 自以为关中之固 (险固的地方)2. 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F .使动用法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2.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4.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6.会盟而谋弱秦使⋯⋯弱7.以弱天下之民使⋯⋯弱8.以愚黔首使⋯⋯愚蠢《师说》★词类活用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廉颇蔺相如列传》★词类活用1. 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5.间(ji 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12.衣(y 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18 、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苏武传》★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③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张衡传》★. 词类活用(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