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版)诗歌-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摸鱼儿
词的开头,陡然发问,奇思妙想,破空而来。全词本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 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的质问,中国传统文学从先秦起倡扬“诗言志”,西晋诗 人陆机在《文赋》中最早提出“诗缘情”,自宋以来,理学家大都重性抑情,甚至提 出要“存天理、去人欲”,元好问“情为何物”的大声疾呼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 量。“直教人生死相许”,正如接下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明确提出的“情 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由大雁的殉情,引 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的真情的热情讴歌。词的开篇,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 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升华了雁的殉情的内在意义。
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然有集大成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 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一、这首词通过歌咏宁死不愿苟 活于世的殉情大雁,抒发了词人对重 情重义者和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与赞 美。
二、显然,作者之所以要讴歌大 雁,是因为大雁宁愿一头撞死追随死 去的伴侣,也不愿意在平淡寂寞的现 实中苟且存活,大雁身上表现了重情 重义的人间美德。情比天高,比地厚, 这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价值观,表 现了作者对寂寞沉闷的人间社会现实 的不满和否定。
词的上片开门见山抒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 来,替殉情者发问,也饱含着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 震撼人心的回答,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直教”二字声如巨雷,惊天地、泣鬼神!接下 来,“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平常生活:“双飞客”即大雁,大雁秋天南下而春天北归, 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冬,历酷暑,无论欢乐的团聚还是痛苦的离别,就像人间的痴 男怨女,爱得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是揣想孤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它侥幸脱 网后,想想未来的路万水千山,层云暮雪,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义?还 不如共赴黄泉!这里诗人对殉情大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得不 沸腾起来。
三、略。
十二、摸鱼儿
十二、摸鱼儿
人间自是有情痴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赏析
邓新跃
金章宗大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 听一位射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射杀后,另一只大雁一头栽了 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 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下这首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
“天南地北”二句,描写雁的生活情形。大雁是一种秋天南下越冬,春天又北回 的候鸟,双宿双飞,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作者却称他们为“双飞客”,赋予它 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化色彩。“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 从时间着墨,用高度浓缩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双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一往情深 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 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兮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 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为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 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 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恋情悲 歌,寄托了作者健康进步的爱情理想。
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 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雄顿挫,闲婉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 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元·徐世隆《遗山先生文集 序》)
遗山之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以比坡公,得其厚矣。…… 知人论世,以谓遗山即金之坡公,何遽有愧色耶?(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 三)
词的最后,是作者对殉情鸿雁的礼赞:他说 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 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死了一样同归黄 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永远被后来 的文人骚客歌咏传颂。
二、课文的艺术特点
首先,情真意浓,形象感人。该词成功地塑 造了一个忠于爱情、至死不渝的大雁形象,它为 同伴而殉情赴死的行为悲壮感人,令人钦佩。欣 赏该词的读者都会对这一形象有着深刻的印象。 全篇始终围绕“情”字,大雁的殉情,词人的动 情,都表现得真实自然,因而更具有打动人的感 染力。
下片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 渡汾河祀汾阴,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 古与今,人与雁,让人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然而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 鬼也枉自悲鸣!这里,作者把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大大增加了悲剧气氛。
其次,以雁拟人,咏物抒怀。词人明为写雁, 实则借雁写人,以感动于雁的殉情来礼赞人世间 生死相许、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
十二、摸鱼儿
十二、摸鱼儿
元遗山极称稼轩词,及观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 减周、秦。如《双莲》、《雁丘》等作,妙在模写情态,立意高远,初无稼轩豪 迈之气,岂遗山欲表而出之,故云尔。(宋·张炎《词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 育)
十二、摸鱼儿
1、结合对该词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爱情观。 2、了解和把握该词以雁拟人、咏物抒怀手法的运用。 3、背诵该词。
十二、摸鱼儿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讴歌爱情的咏物词。该词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爱情悲歌,表达 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和对至情至爱的真情讴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十二、摸鱼儿
接着,作者运用赋的手法,用抒情的笔调描写雁的痴情。“欢乐趣,离别苦”, 它们的长期共同生活中,有多少团聚的欢乐,又有多少离别的酸楚,“悲莫悲兮生别 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中更有痴儿女”,运用拟人手法,既表现了这对“双飞 客”心心相印、相偎相知的诚挚专一与矢志不渝,也点明了人世间更有许多痴心相爱 的青年男女。“痴儿女”三字,饱含着哀惋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