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日常监控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日常监控实施细则

第一条值班和运行维护人员应确保例行的巡检工作,值班人员负责每日对机房环境、硬件设备的巡检,网络人员负责工作日内对网络设备、线路巡检,应用维护人员工作日内对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巡检。

第二条机房场地、硬件设备的现场巡检内容如下:

1、机房场地设备工作情况。

2、设备电源工作状态。

3、设备硬盘工作状态。

4、硬件异常报警情况。

5、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

第三条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及数据库巡检内容如下:

1、操作系统

(1)系统错误日志。

(2)系统性能。

(3)网络连通性。

(4)文件系统空间。

(5)系统进程。

2、应用系统

(1)应用进程工作情况。

(2)应用运行日志。

3、数据库

(1)数据库运行日志。

(2)数据库工作情况。

第四条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的巡检内容。

1、网络设备

(1)日志和线路情况。

(2)CPU。

(3)CPU history。

(4)内存使用情况。

2、安全设备

(1)日志和线路情况。

(2)CPU。

(3)内存使用情况。

第九条巡检完毕,巡检人员应及时将巡检情况登记在巡检登记簿,详细记录巡检时间、巡检内容及巡检结果,并签字确认。

附件1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一、引言 信息系统监控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安全风险。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监控流程,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二、监控目标 ⒈系统可用性监控:监测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 ⒉性能监控:监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处理能力等,保证系统高效运行。 ⒊安全监控:监测系统是否遭受网络攻击、数据泄漏等安全威胁,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⒋容量监控:监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存储空间、带宽等,提前做好资源调配规划。 三、监控措施 ⒈系统可用性监控

⑴定期检查系统硬件设备是否完好,并记录检查结果。 ⑵配置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 ⑶建立故障处理流程,确保及时响应和解决系统故障。 ⒉性能监控 ⑴定期检查系统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 数等,并记录检查结果。 ⑵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各组件的性能指标,发现性能瓶颈和异常情况。 ⑶根据性能监控结果,优化系统配置和资源分配,提 升系统性能。 ⒊安全监控 ⑴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测 网络流量,并记录日志。 ⑵使用安全监测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 异常行为。 ⑶建立安全事件处置流程,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 ⒋容量监控

⑴定期检查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存储空间、带宽利用率等,并记录检查结果。 ⑵使用容量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预测未来使用趋势。 ⑶根据容量监控结果,合理规划和调整系统资源,保证扩展性和可用性。 四、监控报告与分析 ⒈定期监控报告,包括系统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安全事件等。 ⒉对监控报告进行分析,提供系统运行状况的参考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系统监控工具手册、安全事件处置流程、系统资源规划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信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简称,是中国用以规范网络安全行为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 ⒉个人信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加。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有效的监控方案势在必行。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二、监控目标 1.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潜 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补,避免信息泄露和系统被攻击的风险。 2.提高信息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系 统故障并及时处理,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对业务操作的影响。 3.提高信息系统的性能: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系统 瓶颈并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4.提高信息系统的合规性: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违 反法律法规和企业策略的操作行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合规运行。 三、监控内容 1.网络流量监控:通过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可以发现网络攻击和异常 流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2.安全日志监控:通过对系统日志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登录、 异常操作等安全事件,提供追踪和事后分析的能力。 3.硬件监控:通过对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的监控,可以及时发 现硬件故障,减少系统宕机时间。

4.应用程序监控:通过对应用程序的监控,可以发现系统资源利用率、性能瓶颈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5.数据库监控:通过对数据库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库性能问题、数据库连接异常等,保证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四、监控工具 1. 网络流量监控工具:例如Wireshark、Snort等工具,可以对网络 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发现异常流量和网络攻击。 2. 安全日志监控工具:例如Splunk、ELK等工具,可以收集和分析 系统产生的安全日志,发现异常登录和操作等安全事件。 3. 硬件监控工具:例如Zabbix、Nagios等工具,可以对服务器、交 换机等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硬件故障。 4. 应用程序监控工具:例如New Relic、AppDynamics等工具,可以 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性能瓶颈和资源利用率问题。 5. 数据库监控工具:例如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MySQL Enterprise Monitor等工具,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性能问 题和连接异常。 五、监控策略 1.实时监控:对于安全事件和系统故障,需要实时监控并及时处理, 使用实时监控工具进行监控和报警。 2.定期检查:对于系统性能和合规性等方面的监控,可以通过定期检 查的方式进行,例如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性能评估和合规性审查。

信息系统监控管理制度范文

信息系统监控管理制度范文 信息系统监控管理制度 一、概述 信息系统作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大量的公司数据和业务流程,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对于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了规范信息系统的监控管理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信息系统监控管理制度。 二、监控目标 1. 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公司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和安全威胁,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3. 提高信息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行。 三、监控原则 1. 全面性原则:监控要对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全面监控。 2. 及时性原则:监控要及时发现和报告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准确性原则:监控要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避免误报和误判。 4. 保密性原则:监控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5. 连续性原则:监控要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持续监控,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 四、监控内容 1. 服务器监控:监控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服务的可用性等。 2. 网络监控:监控网络的流量、连接状态、安全事件等。 3. 数据库监控: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容量、备份情况等。 4. 安全事件监控:监控系统的入侵、异常操作、病毒攻击等安全事件。 5. 应用系统监控:监控各个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业务流程的完整性等。 6. 日志监控:监控系统的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 7. 用户行为监控:监控用户的登录行为、权限操作、异常行为等。 五、监控工具和技术 1. 网络监控工具: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对网络流量、连接状态进行监控,如Wireshark、Zabbix等。 2. 日志管理工具:使用日志管理工具对系统日志进行收集、分析和报告,如ELK、Splunk等。 3. 安全事件管理工具:使用安全事件管理工具对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和响应,如SIEM工具。 4. 远程监控工具:使用远程监控工具对远程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如Nagios、OpenNMS等。 5. 用户行为监控工具:使用用户行为监控工具对用户的登录、操作、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如EDR工具。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与保护,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各大企业和组织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本文旨在探讨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执行和改进这些规程。 一、背景介绍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是企业或组织为保护其信息系统免受各类威胁和攻击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它的目标是通过监控与分析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操作和事件,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威胁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与修复,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二、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的重要性 1. 防范信息安全威胁: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和攻击日益复杂和智能化。通过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威胁,提前预防事态的发展,避免信息泄露和损失。 2. 保障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信息系统是企业和组织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撑。通过监控规程,可以及时检测和解决各类系统故障和延迟问题,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3. 提高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内容不被篡改或损坏。通过监控规程,可以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数据异常或篡改行为,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恢复,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执行的基本步骤 1. 制定监控策略: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监控策略。包括制定监控目标、确定监控范围、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和技术等。

2. 配置监控系统:根据监控策略和需求,配置相应的监控系统。包括选择合适 的硬件设备、安装和配置监控软件、设置监控参数和阈值等。 3. 实施监控与分析:启动监控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包括监 测各类系统事件和日志、收集和分析安全信息、发现异常行为和威胁等。 4. 处置与修复:对发现的异常行为和威胁进行及时处置与修复。包括采取相应 的防御措施,隔离受影响的系统或网络节点,修复漏洞和弱点等。 5. 审计与改进:对监控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 改进。包括整理和分析监控数据,总结安全事件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四、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监控人员的技能和能力,使其熟悉监控工 具和技术,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提高对异常行为和事件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2.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 识和保密意识。避免因为人为疏忽和误操作造成信息安全事故。 3. 定期演练与测试: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演练和渗透测试,验证监控规程的有效 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规程中的缺陷和问题。 4. 引入智能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监控系 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误报率,提高对复杂威胁和攻击的检测和应对能力。 五、总结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对于保护企业和组织的信息资产和安全至关重要。只有 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监控规程,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和攻击,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企业和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 一、背景介绍 现代社会中,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和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的制定对于维护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护信息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控目标 信息系统安全监控旨在及时发现和防止信息系统中的各类风险和威胁,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保密性,保护信息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和破坏。 三、监控范围 1. 系统入侵监控:对信息系统的网络接入点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预防网络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威胁。 2. 安全漏洞扫描: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并及时修复,以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3. 流量分析监控:对信息系统中的网络流量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流量和潜在的攻击行为,提供预警和阻断措施。 4. 用户行为监控:对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操作和违规行为,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5. 安全事件响应: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对系统中的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并进行事后调查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四、监控措施 1. 硬件设备监控: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对服务器、网关、防火墙等关键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软件系统监控:对信息系统中的各类软件进行监视,及时察觉和修复系统异常,并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安全策略监控:建立严格的安全策略,监控策略的执行情况,确保系统运行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4. 日志监控:对系统的各类日志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便发现异常事件和行为,并提供证据用于事后调查和溯源。 5. 通信监控:对系统中的通信链路进行监控,发现异常通信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责任分工 1. 系统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规程的实施和执行,维护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2. 安全管理员:负责制定安全监控策略和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监控,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系统监控措施

系统监控措施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保 护系统免受潜在威胁和恶意攻击,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系统监控措施,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网络流量监控 网络流量监控是一种常见的措施,用于追踪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通过使用专门的网络监控工具,网络管理员能够实时监测网络 流量,并识别任何异常活动。这包括检测异常流量模式、发现未经 授权的访问和识别可能的攻击。 3. 日志记录和审计 日志记录和审计是另一种重要的监控措施。通过记录系统的活 动和事件,管理员能够追踪系统的使用情况,并检测任何异常行为。

日志记录不仅有助于警报和检测潜在的安全漏洞,还能为事后的调查提供关键证据。 4. 异常行为检测 利用先进的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管理员可以快速发现可能的安全威胁。这种技术能够分析系统用户的行为模式,并检测出与正常模式明显不同的活动。通过及时发现并响应异常行为,管理员能够减轻潜在威胁带来的风险。 5. 定期漏洞扫描 定期漏洞扫描是一种避免潜在安全弱点的重要措施。通过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工具,管理员能够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任何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定期漏洞扫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减少潜在攻击的风险。 6. 更新和维护安全补丁

确保系统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也是一项重要的监控措施。安全补丁通常用于修复系统中已知的漏洞和弱点。通过定期更新和维护安全补丁,管理员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防止已公开的漏洞被利用。 7.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 除了技术措施外,有效的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管理员应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有关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的知识。通过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系统面临的风险。 8. 总结 系统监控措施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关键步骤。通过实施网络流量监控、日志记录和审计、异常行为检测、定期漏洞扫描、更新和维护安全补丁以及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管理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只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保护重要数据免受恶意攻击。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监控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监控制度 为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信息系统数据及相关资源的 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制定本监控制度。 一、监控目标 1.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其连续运行; 2.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 3.保护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4.保证信息系统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监控内容 1.硬件设备监控 a.实时监控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电压、电流等指标; b.监控磁盘空间和使用率,预防磁盘满导致的系统运行问题;

c.监控硬盘读写速度和网络带宽使用情况,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软件系统监控 a.监控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崩溃、死机等问题; b.监控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例如CPU、内存和文件句柄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资源占用过高的问题; c.监控数据库的运行情况,包括连接数、查询性能、事务处理等指标; d.监控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和软件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防止安全威胁。 3.数据备份与恢复监控 a.监控数据备份的进程和结果,确保备份成功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b.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的数据可用性和完整性;

c.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地点进行监控,预防物理损坏或丢失导 致数据无法恢复。 4.安全事件监控 a.监控网络连接和流量,及时发现可疑的网络活动和入侵行为; b.监控用户登录和操作行为,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c.监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及时处理安全事件。 5.性能监控 a.监控系统的负载情况,包括CPU和内存的使用率、网络带宽的 占用率等; b.监控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评估系统性能的瓶颈并及时优化; c.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确保系统能够持续高效地运行。 三、监控方法 1.实时监控 a.使用监控软件或工具对系统硬件、软件、网络等进行实时监控;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责任 1.明确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确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 责和权限; 2.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 和权限; 3.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 措施。 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监测 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日志记录和审查制度,定期对信息系统的运行日 志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安全事件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及 时报告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管理 1.建立信息系统漏洞扫描和修复制度,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已发现的漏洞; 2.对信息系统重要组件进行漏洞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建立漏洞管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并纠正信息系统漏洞。 四、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管理

1.建立用户权限管理制度,明确用户的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用户的 访问; 2.建立强制访问控制和资源分配制度,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和 使用; 3.建立用户身份验证机制,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严格 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五、信息系统安全备份和恢复 1.建立信息系统备份和恢复制度,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完整备份,并 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2.建立信息系统灾备计划,准备灾难事件的发生,并进行相应的备份 和恢复工作; 3.定期对系统备份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六、信息系统安全培训和教育 1.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对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读,保障员工的安 全合规性。 七、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和检查 1.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查,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 2.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对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系统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监控操作规程

系统监控操作规程 第一章介绍 1.1 目的与范围 本系统监控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系统监控工作的高效运行,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适用于系统监控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和个人。 1.2 定义 1.2.1 系统监控:指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工作。 1.2.2 监控设备:指网络监测设备、服务器监测设备以及其他监控工具等。 1.2.3 监控报警:指系统监控设备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的自动报警。 1.3 职责和权限 1.3.1 系统监控人员应负责系统监控工作的日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3.2 系统监控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守保密责任。 1.3.3 相关部门和个人应配合系统监控人员的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支持。 第二章监控设备和工具

2.1 网络监测设备 2.1.1 网络监测设备应包括流量分析器、信号测试仪等,用于监测网络的流量、延迟、丢包等情况。 2.1.2 网络监测设备的配置和部署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保覆盖全网。 2.2 服务器监测设备 2.2.1 服务器监测设备应包括温湿度监测仪、电流电压监测仪等,用于监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 2.2.2 服务器监测设备应与监控系统对接,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 2.3 其他监控工具 2.3.1 其他监控工具可包括日志分析工具、漏洞扫描工具等,用于监测系统的日志和安全状况。 2.3.2 其他监控工具的使用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策略。 第三章监控操作流程 3.1 监控设备的启动与登录 3.1.1 系统监控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启动和登录监控设备。 3.1.2 监控设备的登录应使用专用账号和密码,且不得轻易泄露。 3.2 监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监控管理实施方法

监控管理实施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管理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监控管理的目标是实时监测和控制特定系统或过程,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监控管理的实施方法,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进行监控管理。 一、确定监控目标:在实施监控管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监控的目标。这包括确定需要监控的系统或过程、监控的指标和阈值。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监控关键指标如生产效率、质量等。通过明确监控目标,可以更好地进行监控管理。 二、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根据监控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至关重要。常用的监控工具包括传感器、网络监控软件、视频监控系统等。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网络监控软件可以监测网络流量、带宽使用等情况,帮助发现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特定区域,提供视觉监控和录像功能。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可以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建立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实施监控管理的核心。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存储和分析监控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警或报表。监控系统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监控系统的架构和拓扑结构,包括监控节点的布置和通信方式。其次,选择合适的数据

库和存储设备,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开发或选择合适的监控软件,以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报警等功能。 四、制定监控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在监控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制定监控策略需要考虑监控的频率、时长和方式等因素。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报警机制和紧急处理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培训和意识提升:监控管理需要相关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培训和意识提升是实施监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包括监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方面。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监控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持续改进:监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在实施监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监控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提高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监控管理的实施方法包括确定监控目标、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建立监控系统、制定监控策略、培训和意识提升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监控管理,可以提高组织和个人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是企业或组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的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修补漏洞,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或组织的信息资产不受损害。 下面是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供参考。 一、检查范围 1.硬件设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的安全性 检查。 2.操作系统:对服务器和工作站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检查是否 存在未授权访问、未经授权的程序、漏洞等。 3.应用系统:包括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办公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等。 4.数据库系统: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数据泄露等问题。 5.网络安全:对企业或组织的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网络拓扑、网络访问控制等。 6.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安全组织架构、安全培训等。 二、检查方法 1.安全审计: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通过检 查系统日志、审计策略等,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2.漏洞扫描: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对信息系统进行扫描,发现系统中存 在的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3.渗透测试:以黑客攻击的方式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测试, 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4.安全培训:对企业或组织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检查要点 1.系统漏洞:检查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及 时进行修补。 2.访问控制: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越权访问等问题,包括账号 管理、密码策略、权限管理等。 3.数据安全: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数据的加密、备份、 完整性等。 4.网络安全:检查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5.安全日志:检查安全日志的生成和保存情况,及时发现安全事件。 6.安全策略:检查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包 括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四、检查报告 1.检查结果:明确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 2.问题建议: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一、简介 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敏感数据。然而,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变得愈发重要。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断完善和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的必要性 1. 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系统中存储和处理的大量敏感数据需要得到有效保护,防止被非法获取或恶意篡改,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 防范网络攻击与恶意行为:信息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的风险广泛存在。通过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洞,防范恶意行为的发生,确保系统免受攻击。 3. 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系统性能问题,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三、1. 制定安全策略与规范: - 确定公司的信息安全战略和目标,明确安全策略的范围和重点。 - 制定信息系统安全规范和制度,明确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规定。

2. 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 - 进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3. 强化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 实施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使用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 - 配置多因素身份认证机制,提高用户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 根据用户权限,对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进行访问控制,仅授权的人员可访问相关资源。 4. 加密与数据保护: -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 采用安全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 恶意软件防范: - 定期更新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 安装和使用可信的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产品,防范恶意软件的感染和传播。 6. 监控与审计:

机房日常监控制度

机房日常监控制度 1. 引言 机房是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信息系统 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机房设备故障、安全事件,制定机房日常监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对机房日常监控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监控范围、监控方式、监控内容等。 2. 监控范围 机房的监控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温度和湿度监控 通过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及时掌握机房的环 境变化情况。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机房设备的故障,因此需要设立相应的监控系统,并设置温度和湿度的报警阈值。 2.2 电力监控 机房的稳定供电是保障信息系统持续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通过监控机房的电力状态,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电力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 2.3 网络设备监控 机房内部的网络设备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控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接口状态、报文流量、丢包率等,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并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2.4 安全监控 机房安全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通过监控机房的物 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状态,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日志、安全设

备状态等,可以及时发现安全事件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监控方式 机房的监控方式应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经济成本,采取多 种监控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3.1 传感器监控 针对温度、湿度和电力等参数的监测,可以配置相应的传 感器设备。传感器可以采集实时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监控系统中,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网络监控软件 针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监控,可以采用专业的网络监控 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协议(如SNMP、ICMP)获取设备 的运行状态、流量等信息,并提供报警和图表展示功能,方便运维人员对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3.3 安全监控系统 针对机房的安全监控,可以采用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可 以对机房的安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并对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通过日志分析、入侵检测等功能,可以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4. 监控内容 机房的监控内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规定,以下是常 见的监控内容: 4.1 温度和湿度监控 监控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设定阈值范围,超出阈值则报警,并记录相关数据。

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实施 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公司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制定本 规定。 第二章系统日常运维管理 第二条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 第三条信息技术部门应当健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维团队,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运维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四条信息技术部门应当制定详细的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五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故障处理应当及时反馈,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第六条信息技术部门应当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建立完备的数据恢复方案,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 第七条网络与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中应当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升级软件版本,加强系统安全性能。 第三章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八条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信息安全部门负责。 第九条信息安全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规范,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十条公司所有员工都应当参加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培训,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信息系统不受到非法侵入和破坏。 第十一条所有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应当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并经过安全评估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账号权限应当按照职责和需要进行分级管理,定期进行权限的审查和调整。 第十三条信息安全部门应当建立完整的安全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第四章网络与信息系统监控管理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配备专业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监控设备,并委托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监控管理。 第十五条信息技术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监控规则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 第十六条网络与信息系统监控工作应当保证24小时不间断,并由专人进行监控值班。 第五章违规行为处理

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日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日常管理实施细 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根据《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规定》《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稳定运行,关系到学校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部门(单位)应全面提高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切实把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章责任划分 第三条学校党委书记是学校网络安全与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是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网络安全工作负总的领导责任,同时负有组织、

管理、监督、检查、奖惩的权力和责任。 第四条学校党委副职是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是**学院委员会网络安全与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学校党政副职对学校总体网络安全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学校其他党政副职对其管辖部门和分管工作的网络安全负有领导责任。 第五条各部门(单位)主管信息化工作领导担任本部门(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责任人应签订《**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承诺书》,明确各部门(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重点岗位人员,如网站系统管理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等,并送信息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登记备案。 第七条各部门(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访问中心机房等重要区域,须经过信息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员批准,并做好进出登记。 第三章资产和采购 第八条信息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有关管理制度要求,为存放在机房的服务器与网络设备提供动力、物理环境与网络接入。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信息系统监控方案 ﻩ系统上线后的日常营运工作中,监控各系统的运行状态相当重要.监控系统的运作状态才能事前发现及处理问题,避免故障发生。若系统不慎发生故障,也能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ﻩ为实现适当的系统监控功能,必须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要求来选择评估综合系统监控工具.一般的系统监控工具主要有搜集各监控对象H/W、OS、M/W、AP等运作状态的‘监控信息搜集功能’,事前掌握问题的‘监控资讯分析功能',监控到故障的‘警戒值设置功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故障通知功能’、工具本身管理的‘管理功能’等五大功能。 综合监控工具主要五大功能的内容说明如下: ﻩ监控信息搜集功能分别进行资源监控、网络监控、SNMP监控、LOG监控、JOB监控。资源监控指透过安装在监控对象主机的agent,监控主机的CPU/内存/磁盘空间/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网络监控指通过ping或端口的状态来监控网络是否相通.SNMP监控为透过SNMP的Polling/Trap方式监控通讯等设备。LOG监控指利用syslog、aplog等LOG讯息监控方式,监控硬件、软件的故障。JOB监控指监控执行程序的工作进程、执行状况。通常利用专门的JobSchedulling工具来进行。 ﻩ监控资讯分析功能将搜集到的信息以分析图、表的方式呈现,例如CPU/内存/磁盘空间/网络等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量变化曲线图等。 ﻩ警戒值设置功能设定搜集到监控资讯的警戒值,判定系统是否异常。例如CPU使用率的警戒值为80%。 ﻩ故障通知功能设定系统发生异常时的通报机制,例如发送短信、邮件,紧急情况发生时的电话联络方式等. ﻩ管理功能监控主机本身的管理功能。 监控信息收集功能 ﻩ在评估监控信息搜集功能时,除了监控项目之外,设定监控项目的容易性,以及监控信息保存方式也必须列入评估项目中。 ﻩ监控项目 ➢主机硬件监控ﻩ监控主机硬件的故障 ➢资源监控ﻩ监控主机的CPU/内存/磁盘空间/网络等资源 ➢网络监控ﻩ对N/W设备进行Ping、SNMP方式监控 ➢Process监控ﻩ监控OS的ftp、ntp等重要Process ➢Log监控ﻩﻩ监控syslog内的异常信息 ➢Cluster监控ﻩ监控主、副主机的切换状态 ﻩ监控项目的设定 ➢设定方式ﻩ监控规则的设定方式 ➢保存形式ﻩ监控设定档的保存方式 ➢生效方式ﻩ监控设定完成后,是否需要重新启动 ➢扩充功能ﻩ追加外挂功能plug-in的丰富性 ➢设定的容易性ﻩ是否可以简单设定 ﻩ信息保存形式ﻩ收集到的信息如何保存?使用DB或text或其他

监控管理规范

监控管理规范 篇一:视频监控管理办法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办公、生产环境,结合公司生产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操作,建立良好、安全的办公、生产环境,维护公司及员工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条在以下区域、场地、重要部位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保留影像资料: 1、安装的重要设施、重要设施场地、设备及设备的重要部位,如重要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主机操作台、一些重要的操作岗位等; 2、人员流动大的地方,如楼道、楼梯口、门口; 3、放置重要材料的房间,如库房等。; 4、厂区内部分重要区域,如厂区大门、装车卸货区等; 5、厂区围墙必须安装防护栏、电子围栏、感应器或摄像头等相关安全设施,确保厂区的安全。 第三条系统建设程序 ㈠、各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安装监控系统的区域,应做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上报集团公司信息部管理中心,由集

团公司审核通过后再具体实施;㈡集团公司要求各子公司必须安装监控系统的位置,各子公司应根据要求上报具体实施方案,由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监督落实。 第四条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基本要求: ㈠视频监控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 ㈡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办法,要熟练掌握监控系统及公司其它安全设备的操作技 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处置报警及异常情况。 ㈢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条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基本工作职责: ㈠按时上岗,坚守岗位。在岗期间,随时查看监控辖区内前端监控主机是否在线,若有主机掉线或视频丢失的,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尽快恢复正常。随时检查所有摄像头及操作台操作运行情况,以保证其设施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㈡不得擅自改变视频系统的设备、设施的位置和用途,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应当每周定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线路及前端设备、信号传输、网络传输线路和存储设备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有效运行。 ㈢制定不安全情况的处置方案,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要积极做出反映,并迅速上报有关领导不得延误,并存储现场录像。 ㈣严禁在机房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应做好视频监控设备及其他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监控室内卫生干净,经常对机柜、主机、监视器进行擦拭、保养,保

机关单位企事业部门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xxxx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三章机房及配套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四章主机、服务器、存储系统及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第五章网络安全管理 第六章客户端安全管理 第七章病毒、恶意软件及黑客的安全防范管理 第八章应用软件及数据的安全管理 第九章应用管理 第十章安全审计管理 第十一章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第十二章安全检查、奖励及责任追究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xx《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的要求,为规范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xx信息系统安全及正常运行,结合xx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及应用特点,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管理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管理、应用管理3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责,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管理,客户端安全管理,病毒、恶意软件及黑客的安全防范管理,应用软件、数据及应用安全管理,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安全检查、奖励及责任追究等。xx涉密办公网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暂不列入本实施细则。 第四条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指导方针,采取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措施,重点保障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全面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等级保护,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五条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行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建立安全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