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

惰性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陶瓷材料。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主要由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以及陶材组成。其中,以Al、Mg、Ti、Zr 的氧化物应用最为广泛。

早在1969 年,Talbert[2]就将不同孔隙率的颗粒状Al2O3 陶瓷作为永久性可移植骨假体,植入成年杂种狗的股骨中进行实验,发现多晶氧化铝陶瓷对包括生物环境在内的任何环境都呈现惰性及其优越的耐磨损性和高的抗压强度。使氧化铝陶瓷材料成为最早获得临床应用的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目前氧化铝陶瓷材料已经应用于人造骨、人工关节及人造齿根的制作方面。

氧化铝陶瓷植入人体后,体内软组织在其表面生成极薄的纤维组织包膜,在体内可见纤维细胞增生,界面无化学反应,多用于全臀复位修复术及股骨和髋骨部连接[3]。单晶氧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更优于多晶氧化铝,适用于负重大、耐磨要求高的部位。但是由于Al2O3 属脆性材料,冲击韧性较低,且弹性模量和人骨相差较大,可能引起骨组织的应力,从而引起骨组织的萎缩和关节松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脆性破坏和骨损伤,且不能直接与骨结合。

目前,国外有关学者通过各种方法,使Al2O3 陶瓷在韧性和相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4],如在陶瓷表面涂上骨亲和性高的陶瓷,特别是能和骨发生化学结合的磷灰石,已经制造出更加先进的人工关

节。通过相变或微裂等方法,使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只要微裂纹的尺寸足够小,则均匀分布的微裂纹会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也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5]。

近年,氧化锆陶瓷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其远高于氧化铝瓷的断裂韧性,使其作为增强增韧第二相材料在人体硬组织修复体方面取得了较大研究的进展。Hench[6]报道,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弯强度可达100 MPa,断裂韧性可达15MPa·m- 1/2。

但惰性生物陶瓷在体内被纤维组织包裹或与骨组织之间形成纤维组织界面的特性影响了该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因为骨与材料之间存在纤维组织界面,阻碍了材料与骨的结合,也影响材料的骨传导性,长期滞留体内产生结构上的缺陷,使骨组织产生力学上的薄弱。

2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2.1 羟基磷灰石陶瓷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表面活性材料,由于生物体硬组织(牙齿、骨)

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因此有人也把羟基磷灰石陶瓷称之为人工骨。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排斥反应、不致癌、可降解、可与骨直接结合等特点,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很高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提高羟基磷灰石的力学性能,人们开展了致密HAP 陶瓷的研究。研究得到的致密HAp 机械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表面显气孔率较小,植入人体内后,只能在表面形成骨质,缺乏诱导骨形成的能力,仅可作为骨形成的支架[7]。因此,近年来,人们又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方面。研究发现,多孔钙磷种植体模仿了骨基质的结构,具有骨诱导性,它能为新生骨组织的长入提供支架和通道,因此植入体内后其组织响应较致密陶瓷有很大改善。

但羟基磷灰石的主要缺点在于本身的力学性能较差、强度低、脆性大,这一缺点影响了它在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促使人们研究HAp 系列的各种复合材料,以期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生物活性好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

(1)羟基磷灰石与金属相结合

利用等离子喷涂和化学气相沉积等各种技术,使羟基磷灰石陶瓷与金属基复合,得到既具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材料。Hsieh等人[8]在Ti 合金表面涂覆多层凝胶,经烧结得到表面多孔HAp 涂层。结果表明多孔HAp 涂层与多孔HAp 陶瓷相似,可提供骨细胞生长的空间,并能起到支架的作用,使骨与植体通过化学结合和机械互锁而固定。在国外,钛合金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复

合材料已被用于制备人工关节。

(2)羟基磷灰石与惰性生物陶瓷材料相复合

在羟基磷灰石中掺入生物惰性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或生物玻璃粉体后,在烧结体中形成一定量的α- 磷灰石和微量β- 磷灰石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且在耐磨性、抗生理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不会损失。但是Cales 等人[9]提出,虽然生物惰性材料含量的提高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但同时也会导致材料的生物活性降低。因此应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复合陶瓷的成分及生成工艺条件。

(3)羟基磷灰石与有机物相复合

将HAp 粉末或纤维填充于高聚物基体中,既可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刚性和韧性,又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加快新生骨的生长。常用的高聚合物有聚乳酸、壳聚糖、胶原蛋白等。同时人体骨骼本身含有有机和无机质两部分,有机部分的主要成分是骨胶原纤维和骨蛋白,它使骨骼具有柔韧性,而无机部分主要是羟基磷灰石,这使骨骼有一定的强度。从仿生学角度讲,人工合成材料若按自然骨组成设计是最理想的。所以目前有些研究者着手将羟基磷灰石与自体骨、骨形成蛋白、骨胶原等有机物分别进行复合,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2.2 磷酸三钙陶瓷材料

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降解陶瓷为β- 磷酸三钙(简称β- TCP),是磷酸钙的一种高温相。与HAp 相比,TCP 最大的优点在于更易于在体内溶解,其溶解度约比HAp 高10~20 倍,植入机体后与骨直接

融合而被骨组织吸收,是一种骨的重建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骨性质的不同及降解速率的要求,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中空结构构件,用于治疗各种骨科疾病。磷酸钙陶瓷的主要缺点是其脆性较高,难以加工成型或固定钻孔。致密磷酸钙陶瓷可以通过添加增强相提高它的断裂韧性,多孔磷酸钙陶瓷虽然可被新生骨长入而极大增强,但是在再建骨完全形成之前,为及早代行其功能,也必须对它进行增韧补强。

生物陶瓷应具备的性能

1生物陶瓷应具备的性能: 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有适当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临床操作性,具有耐消毒灭菌性能 2生物陶瓷的优点 (1)由于生物陶瓷是在高温下烧结制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硬度;在体内难于溶解,不易氧化、不易腐蚀变质,热稳定性好,便于加热消毒、耐磨,有一定润滑性能,不易产生疲劳现象。 (2)陶瓷的组成范围比较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设计组成,控制性能的变化。 (3)陶瓷容易成型,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态和尺寸,如颗粒形、柱形、管形、致密型或多孔型,也可制成骨螺钉、骨夹板、制成牙根、关节、长骨、领骨、颅骨等。 (4)后加工方便,现在陶瓷切割、研磨、抛光等已是成熟的工艺。近年来又发展了可用普通金属加工机床进行车、铣、刨、钻等可切削性生物陶瓷。利用玻璃陶瓷结晶化之前的高温流动性,可制成精密铸造的玻璃陶瓷。 (5)易于着色,如陶瓷牙可与天然牙媲美,利于整容、美容。 3生物陶瓷的种类: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可控表面活性陶瓷。生物惰性陶瓷:包括多晶氧化铝陶瓷、单晶氧化铝陶瓷、高密度羟基磷灰石陶瓷、碳素陶瓷、氧化锆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生物玻璃、低密度羟基磷灰石类陶瓷(锆-羟基磷灰石陶瓷、氟-羟基磷灰石陶瓷、钙-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钙玻璃陶瓷可控表面活性陶瓷:是将生物陶瓷作表面涂层后得到具有抗疲劳强度并能与生物组织结合的一种活性陶瓷。 3目前所应用的无机抗菌材料主要有: 1)载银、铜、锌等抗菌离子的离子型抗菌材料。 2)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无机抗菌材料。 4银离子的抗菌机理:接触反应说和催化反应说 1)接触反应说:微量的银离子进入菌体内部,破坏了微生物细胞的呼吸系统及传输系统,引起酶的破坏,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2)催化反应说:在光的作用下,由于银离子的催化作用,将氧气或水中的溶解氧变成了活性氧,这种活性氧具有抗菌作用。 5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当含有紫外线的光照射到抗菌剂时,产生电子(e-)和空穴(h+),

生物陶瓷

对生物陶瓷材料的深入认识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生物材料由于具有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的特殊功能,已成为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涉及材料、医学物理、生物化学和现代高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 过去,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医学材料为金属和有机材料,其存在着许多缺点。如金属材料植入人体内后,容易发生腐蚀,产生对人体有毒的金属离子,并且金属磨屑会引起周围生物组织发生变化等问题;而有机材料大多强度较低,难以满足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要求。 生物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无机生物医学材料,与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优异的亲和性,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灭菌性及无毒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陶瓷泛指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相关的陶瓷材料,分为与人体相关的陶瓷(种植类陶瓷)和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陶瓷(生物工程类陶瓷)二大类。应用的范围有人工牙冠、牙根、人工血管和人工尿管;更有用于酶固定、细菌、微生物分离、液相色谱注和DNA等方面。 生物陶瓷材料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可分为惰性生物陶瓷材料、活性生物陶瓷材料和可降解生物陶瓷材料。这类陶瓷在生物体内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无组成元素渗出,对机体组织无刺激。植入骨组织后,与骨组织不存在化学结合,而是被纤维组织膜包裹,形成纤维骨性结合面,在固定于生物体内时,这类材料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 惰性生物陶瓷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惰性生物玻璃陶瓷和碳质材料等。这类材料在生物体内几乎不发生变化,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荷兰和日本等国就已相继开展了氧化铝生物陶瓷的研究和应用,制成了氧化铝股骨头、臼与金属骨柄组合的人工骨关节,开创了致密Al2O3陶瓷在骨外科中的应用。至今,高密度、高纯度、多晶氧化铝已大量用于制作人工髋关节的股骨干、股骨头和髋臼部件。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氧化铝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氧化铝陶瓷硬度高,耐磨损能力强,陶瓷间的摩擦系数为0.1,构成的关节面光滑而持久。氧化铝磨损颗粒引起的生物学反应小于聚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虽然氧化铝陶瓷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但氧化铝陶瓷关节面效果并不如预期的理想。氧化铝陶瓷是脆性材料,对微小裂缝较敏感,容易导致磨损和折断。(早起研发的生物氧化锆陶瓷是ZrO2与Y2O3、MgO、CaO等得固溶体,在室温下的主要相是立方氧化锆。次晶相是四方氧化锆(PSZ)。还有就是用Y2O3做稳定

3生物陶瓷的分类

3生物陶瓷的分类: 广义的生物陶瓷可以分为与人体相关的陶瓷(种植类陶瓷)和与生物化学相关的陶瓷(生物工程类陶瓷)二大类(表1)。所谓的与人体相关的陶瓷就是指通过植入人体或是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使机体功能得以恢复或增强可使用的陶瓷。一般狭义地称生物陶瓷,就是指这类陶瓷。 陶瓷材料最早被正式用于医学领域可追溯到18世纪.1788年法国人Nicholas成功地完成了瓷全口及瓷牙修复,并在1792年获得专利。然而生物陶瓷在医学上真正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的历史还不长.较系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还只是近30年来的事。1961年Gott等发现碳素材料具有抗血栓性。70年代初,用碳素材料制成的人工心脏瓣开始进入临床,至今临床应用病例已超过30多万例。1969年美国Florida大学的Hench教授发明了生物玻璃,这种材料在当时以其最优良的骨相容性受到人们重视。以后世界各国都相继研究开发了各种生物玻璃材料。1970年法国的Boutin用单一氧化铝陶瓷制成人工股关节,开创了陶瓷用作人工骨、人工关节的先例。日本大阪齿科大学的川原春幸也曾开发了单晶氧化铝牙根用于人工种植.从1977年至1987年10年间临床应用病例达到了10万例。1971年西德人开发了与骨、牙的无机组成相近的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ate,TCP),动物实验证实TCP多孔体是优良的骨置换材料。1974年前后,日本的青木秀希和美国的M.Jarcho相继发明了与人体骨、牙的无机组成极为相似的羟磷灰石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与自体骨相仿

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结合性,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较理想的人工骨材料,已在I晦床许多领口腔材料器械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种植材料与生物体组织的反应程度,可将种植类陶瓷分为三类: 3.1 生物惰性(Bioinert) 陶瓷这类陶瓷在生物体内化学性质稳定,无组成元素溶出,对机体组织无刺激性。植入骨组织后,能和骨组织产生直接的、持久性的骨性接触,界面处一般无纤维组织介入。形成骨融合(Ossointegration)。 3.2生物活性(Bioactive) 陶瓷这类陶瓷在生物体内基本不被吸收,材料有微量溶解,能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生成,并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化学键结合(Osseoankylosis)。 3.3生物吸收性(Biodegradable)陶瓷 这类材料在生物体内能逐步降解、吸收,被新生骨取代。 也有研究者将种植类陶瓷分为生物惰性和生物活性两大类,在生物活性陶瓷类中再细分成非吸收性陶瓷和吸收性陶瓷。对“生物活性”这一术语有学者是如此定义的:作为一种移植材料,能够在材料的分界面激发特定的生物反应.最终导致在材料和组织之间的骨形成。 迄今为止已开发应用的生物陶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2) 以下就其中具代表性的生物陶瓷的性能特征和应用范围分别作

生物玻璃陶瓷

生物玻璃陶瓷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玻璃是由SiO2, Na2O, CaO, P2O5等氧化物组成的玻璃系列,它们的比例不同时,得到活性程度不同的生物玻璃,适合不同使用场合需求。并且就生物玻璃陶瓷的缺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Biological glass ceramic toughening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尝试利用外界材料取代和修复人体中损伤的组织,这促进了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筵过200多年的发展,生物材料已经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与很多科学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医学、物理、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等“。“。它不仅仅关系到保护人类的健康,还成为各个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美国、西欧、澳大利亚和日本均组建了十余个高级别多学科交叉的国家生物材料与工程中心,并被许多国家列入高技术关键新材料发展规划,如美国国防部将生物材科列入五种高技术关键新材科发展规划。据美国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商协会CHIMA)统计,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及制品占15%)产值,1997年已达560亿美元,相当于半导体工业产值,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六大出口产业之一。全球产值已达1200亿美元。英国制定的2000年科技振兴计划中,生物材料及其技术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日本到2l世纪,生物材料总产值将超过汽车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近年亦发展较快?每年约以15~16%的速度递增。总之,生物材科及其制品已成为高新科技产业,且正在各国悄然兴起,它为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亦是人类健全和完善自身机能的又一有力武器。我国对生物材料的需求特别大,根据我国民政部门1998年的报告表明,我国仅肢体不自由患者就有1500万,其中残疾780万人,全国骨缺损和骨损患者有300万,我国牙科患者占总人口的1/3以上。特别是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对生物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自主研究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生物材料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所谓生物材料也称为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组织接触以完成其功能的无生命的材料。生物医学材料通过构建具有一定活性的基体材料,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器件或器官,实现对人体损害或缺损组织的修复或替代。生物材料包括两类:自体移植材料(autografI)和异体移植材料。自体移植材料是公认的理想的植入材料,但是患者要经受两次手术的痛苦,而且数量有限。异体移植材料具有自体骨的一些优越的组织特性,但其存在免疫排斥并有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坷Ⅳ)的可能而且制样、处理和存储的成本很高。所以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发展可替代人体组织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是人类的必然要求。生物材料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和修复材料,由于人体环境的特殊性,对生物材料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接触后,在材料与组织界面间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而最终能够被人体组织所接受的性能,同时材料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应无不良影响、无毒、无排异反应等。这一点是任何人工生物材料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2)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生物力学相容性是指植入材料和所处部位的生物组织具有弹性形变特性相匹配的性质。从现象来说,即在负荷情况下,材料与其接触的组织所发生的形变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类

惰性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陶瓷材料。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主要由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以及陶材组成。其中,以Al、Mg、Ti、Zr 的氧化物应用最为广泛。 早在1969 年,Talbert[2]就将不同孔隙率的颗粒状Al2O3 陶瓷作为永久性可移植骨假体,植入成年杂种狗的股骨中进行实验,发现多晶氧化铝陶瓷对包括生物环境在内的任何环境都呈现惰性及其优越的耐磨损性和高的抗压强度。使氧化铝陶瓷材料成为最早获得临床应用的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目前氧化铝陶瓷材料已经应用于人造骨、人工关节及人造齿根的制作方面。 氧化铝陶瓷植入人体后,体内软组织在其表面生成极薄的纤维组织包膜,在体内可见纤维细胞增生,界面无化学反应,多用于全臀复位修复术及股骨和髋骨部连接[3]。单晶氧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更优于多晶氧化铝,适用于负重大、耐磨要求高的部位。但是由于Al2O3 属脆性材料,冲击韧性较低,且弹性模量和人骨相差较大,可能引起骨组织的应力,从而引起骨组织的萎缩和关节松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脆性破坏和骨损伤,且不能直接与骨结合。 目前,国外有关学者通过各种方法,使Al2O3 陶瓷在韧性和相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4],如在陶瓷表面涂上骨亲和性高的陶瓷,特别是能和骨发生化学结合的磷灰石,已经制造出更加先进的人工关

节。通过相变或微裂等方法,使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只要微裂纹的尺寸足够小,则均匀分布的微裂纹会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也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5]。 近年,氧化锆陶瓷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其远高于氧化铝瓷的断裂韧性,使其作为增强增韧第二相材料在人体硬组织修复体方面取得了较大研究的进展。Hench[6]报道,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抗弯强度可达100 MPa,断裂韧性可达15MPa·m- 1/2。 但惰性生物陶瓷在体内被纤维组织包裹或与骨组织之间形成纤维组织界面的特性影响了该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因为骨与材料之间存在纤维组织界面,阻碍了材料与骨的结合,也影响材料的骨传导性,长期滞留体内产生结构上的缺陷,使骨组织产生力学上的薄弱。 2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2.1 羟基磷灰石陶瓷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p,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表面活性材料,由于生物体硬组织(牙齿、骨)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 生物陶瓷是指由生物性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和加工制成的陶瓷材料。生物陶瓷的分类主要从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划分。 一、按原料分类: 1. 钙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A)、β-三磷酸钙(β-TCP)、二钙磷酸盐(DCPA)、碳酸钙(CaCO3)等。 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修复材料、骨修复材料等。 2. 钙硅磷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硅酸钙(CS)、硅酸镁钙(CMS)、硅酸三钙(C3S)等。 应用:用于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块、骨水泥等。 3. 钛类生物陶瓷:主要包括氢氧化钛(HAP)、Ti6Al4V合金(钛合金)等。应用:广泛用于人工关节、牙科种植材料等。 4. 氧化锆生物陶瓷:主要是氧化锆(ZrO2)。 应用:常用于牙科修复中的全瓷冠、全瓷桥、种植体修复等。 二、按制备方法分类: 1. 生物矿化法:通过溶液中有机物与无机盐相互作用,进行生物矿化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较为简便、成本较低。 应用:主要应用于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 2.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法:将无机陶瓷与可降解聚合物复合制备生物复合陶瓷。 优点:能够降解,与组织成分更相似,促进骨骼再生。 应用:用于骨修复材料等。 3. 生物材料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可以通过控制交换反应的时间和条件调控材料的生物活性。 应用:用于骨填充、骨修复材料等。 4. 仿生法:通过模仿生物体内的形态、结构、组成等制备生物陶瓷。 优点:能够更好地模仿生物体组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应用: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牙科修复材料等。 三、按应用领域分类: 1. 医疗领域:生物陶瓷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关节置换、牙科种植等领域。 2. 生物传感领域:生物陶瓷的表面结构可以调控,能够实现对生物体内信号和物质的检测与传递,用于生物传感装置的制备。 3. 环境修复领域:生物陶瓷具有孔隙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可以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和复合生物陶瓷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生物陶瓷的性能和种类以及各种新型生物陶瓷应用的方面,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陶瓷,性能,应用,前景展望 1生物陶瓷具备的性能 生物陶瓷是一种能植入生物体内代替硬组织使用的材料,因此,应具有高度的生物学性能。包括精细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单晶。生物陶瓷根据使用分为植入陶瓷和生物工艺学陶瓷。植入陶瓷植入生物体内,用以恢复和增强生物体机能。由于植入陶瓷直接与生物体接触,故要求其与生物体的亲和性好,不产生有毒的侵蚀、分解产物;不使生物细胞发生变异、坏死,以及引起炎症和生长肉芽等;在体内长期使用功能好,对生物体无致癌作用,本身不发生变质;易于灭菌。常用的植入陶瓷有氧化铝陶瓷和单晶氧化铝、磷酸钙系陶瓷、微晶玻璃、氧化锆烧结体等,它们在临床上用作人造牙、人造骨、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血管和其他医用人造气管穿皮接头等。生物工艺学陶瓷用于分离细菌和病毒,用作固定化酶载体,以及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使用时不直接与生物体接触。常用的有多孔玻璃和多孔陶瓷。前者不易被细菌侵入,环境溶液中溶媒的种类、pH 值和温度不易引起孔径变化,材质坚硬、强度高,多用作固定化酶载体。后者耐碱性能好,价格低,主要用作固定化酶载体,使固定化酶能长时间发挥高效催化作用。此外,控制多孔陶瓷的孔径,可用于细菌、病毒、各种核酸、氨基酸等的分离和提纯。 1.1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这是指将生物陶瓷材料代替硬组织(牙齿、骨)植入人体内后,与机体组织(软组织、硬组织以及血液、组织液)接触时,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在体内正常代谢作用下,不致产生变质或变性。在机体正常发育和增生吸收过程中,材料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生物退变性。材料与机体软组织都具有良好的结合性。此外,还要求材料对周围组织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免疫排斥性以及无致癌性。 1.2有适当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性能

胯关节陶瓷生物材料

胯关节人造骨材料之生物陶瓷材料 09材料物理贾天吉 生物硬组织代用材料有体骨、动物骨,后来发展到采用不锈钢和塑料,由于这些生物材料在生物体中使用,不锈钢存在溶析、腐蚀和疲劳问题,塑料存在稳定性差和强度低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相继发展了生物陶瓷材料,它不仅具有不锈钢塑料所具有的特性,而且具有亲水性、能与细胞等生物组织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因此生物陶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陶瓷除用于测量、诊断治疗等外,主要是用作生物硬组织的代用材料。可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口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眼外科、耳鼻喉科及普通外科等方面。21世纪的今天,生物材料科学已经成为一门与人类现代医疗保健系统密切相关的边缘科学。生物材料是用以和生物系统相结合,以诊断、治疗或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其功能的材料。生物陶瓷材料作为无机非金属生物医学材料,没有毒副作用,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生物陶瓷的发展历程 传统的陶瓷很容易破碎,限制了可塑性很强的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竞争,但是人类的骨骼中占质量的43%的物质就是陶瓷无机物羟基磷灰石。因此,利用陶瓷修复人骨损伤甚至代替人骨植入人体,具有更好的融合性。随着陶瓷加工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生产出韧性很好的陶瓷产品,因此大大的增强了陶瓷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1]。 第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陶瓷是普通的熟石膏(2CaSO4·H2O)。19世纪末就有人用它来修复骨头的损伤,一直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书和四个的优点在于只有很小甚至没有不利的组织反应,同时,它在人体中被新的机体组织置换的速度和人体生理系统吸收的速度惊人的相似。而它的缺点是在被吸收的过程中强度衰减较快。 生物陶瓷的新时代是以smith 1963年成功研制:“Cerosium”开始的,它是一种人骨的陶瓷代用品,由多孔铝酸盐陶瓷灌注环氧树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 摘要:综述了生物陶瓷的发展过程、性能、分类以及其在日常应用的例子,最后简述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陶瓷、材料、发展、医疗、临床。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陶瓷以它优异的性能已由单纯的器皿发展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由日常生活进入到各行各业, 直到尖端科技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人工牙、人工骨、人工关节等。这些主要用于人体内种植的陶瓷便称为“生物陶瓷”, 这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课题, 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正文 生物陶瓷指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的新型陶瓷。包括精细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单晶。生物陶瓷材料作为无机非金属生物医学材料,没有毒副作用,与生物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从生物惰性材料发展到生物活性材料、降解材料及多相复合材料。

一.生物陶瓷材料介绍 所谓生物材料也称为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组织接触以完成其功能的无生命的材料。生物医学材料通过构建具有一定活性的基体材料,制备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器件或器官,实现对人体损害或缺损组织的修复或替代。生物材料包括两类:自体移植材料(autografI)和异体移植材料。自体移植材料是公认的理想的植入材料,但是患者要经受两次手术的痛苦,而且数量有限。异体移植材料具有自体骨的一些优越的组织特性,但其存在免疫排斥并有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坷Ⅳ)的可能而且制样、处理和存储的成本很高。所以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发展可替代人体组织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是人类的必然要求。生物材料作为人体组织的替代和修复材料,由于人体环境的特殊性,对生物材料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接触后,在材料与组织界面间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而最终能够被人体组织所接受的性能,同时材料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应无不良影响、无毒、无排异反应等。这一点是任何人工生物材料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2)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生物力学相容性是指植入材料和所处部位的生物组织具有弹性形变特性相匹配的性质。从现象来说,即在负荷情况下,材

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陶瓷材料可以用于骨科、牙科、耳鼻喉科等医疗领域,也可以用于生物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它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材料在医疗和生物领域的应用范围,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它可以与人体组织良好地融合,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和过敏反应。这意味着生物陶瓷材料可以被安全地植入人体,用于修复骨折、关节置换、牙齿修复等手术。此外,生物陶瓷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骨细胞生长和修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骨缺损修复。 生物陶瓷材料的种类多样,常见的有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等。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氧化锆陶瓷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韧性,适合用于制作人工关节和牙科修复;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骨缺损修复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传统的陶瓷制备工艺包括干法成型和烧结工艺,现代的制备工艺还包括注射成型、3D打印等先进技术。这些新的制备工艺使得生物陶瓷材料可以更加精确地制备成各种复杂形状的植入件,提高了植入件的适配性和生物相容性。 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骨科和牙科修复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生物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将会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生物陶瓷材料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总的来说,生物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陶瓷材料将会在医疗和生物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陶瓷材料是以无机非金属氧化物化合物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在生物环境下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应用于 人体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本文将对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 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生物陶瓷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陶瓷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氧化物类、磷酸盐类 和碳化物类,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磷酸盐类生物陶瓷材料。磷酸盐 类生物陶瓷材料以羟基磷灰石和三钙磷酸骨水泥为代表,具有类 似骨组织化学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能够与骨组织相兼容,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诱导能力。 磷酸盐类生物陶瓷材料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利于 骨修复和再生。此外,由于磷酸盐类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可避免异物排斥反应或慢性炎症反应,因此在骨接合、隆鼻、口腔种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目前,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力学性能、生物活性、 生物毒性的改善以及组织工程使用的优化进行。其中,力学性能 的改善是生物陶瓷材料应用的关键,而生物活性的提高是实现生 物陶瓷材料与人体组织良好融合的必要条件。 研究表明,采用纳米碳化物、纳米氧化物等杂化填料改善陶瓷 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能够提高生物陶瓷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此外,通过表面处理、离子掺杂、制备多孔化和材料复合等 手段,也能够有效提高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生物毒性,优 化其组织工程性能。 三、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 生物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如骨接合、牙植入、人工关节替换、隆鼻、可降解缝合材料等方面。近年来,生物陶瓷材料的新应用方向也在逐渐探索。 例如,生物陶瓷材料可以应用于药物缓释领域,制成可控释放 药物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的排泄

生物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生物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生物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摘要: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的区别于传统陶瓷材料的新型材料,生物陶瓷有着传统陶瓷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本文从生物陶瓷的发展过程、生物陶瓷的优良性能、生物陶瓷的分类、应用举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简单的介绍生物陶瓷材料。 关键词:生物陶瓷性能分类应用前景展望 1. 生物陶瓷材料的特性及介绍 1.1 生物陶瓷材料的概念 1.1.1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是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在医学和工程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析天然生物材料的组装,生物功能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医用材料及仿生高性能材料. 按照研究对象和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材料可分为: (1)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生命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麻,棉,蚕丝和贝壳等

(2)生物医用材料:植入活体内能起某种生物学功能的材料,如制作各种人工器官的材料 (3)仿生和组织工程材料:模仿生物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材料 1.1.2 生物陶瓷 在各种生物材料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且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的是生物陶瓷。陶瓷作为人体材料应用早在古代就已开始,陶瓷不生绣、不燃烧,而且抗腐蚀性和强度也比较好,可以大大弥补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缺陷。象目前经常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维塔利姆的钴铬钼合金材料,虽然长期植入体内很少产生特异变化,但并不能认为它是完全稳定的,有时也会引起身体异物反映和合金腐蚀现象,尤其是酵母系的酶很容易使人体产生预料不到的剧烈变化。而陶瓷不仅可以制成具有优良生物惰性的材料,而且可以制成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材料。所谓生物惰性材料,就是在人体内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的材料,也不会同人体组织发生相互作用。所谓生物活性材料,就是在人体内会发生分解、吸收、反应、析出等变化的材料。

生物功能陶瓷的应用

生物功能陶瓷的应用 生物功能陶瓷的应用 摘要:材料是社会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现代高技术的发展更是紧密依赖与材料的发展。生物陶瓷不仅具有不锈钢塑料所具有的特性而且具有亲水性、能与细胞等生物组织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生物陶瓷除用于测量、诊断治疗等外主要是用作生物硬组织的代用材料可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口腔外科、心血管外科、眼外科、耳鼻喉科及普通外科等方面。 一、各类现状的生物功能陶瓷的介绍 1.1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瓷、氧化锆陶瓷、玻璃陶瓷等。指在生物体内不发生或发生极小反应的材料如Al2O3ZrO2C等。应用于临床的为高密度、高纯度的Al2O3陶瓷它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耐磨性、化学稳定性、高的机械强度。当Al2O3陶瓷的平均晶粒<4μm;:纯度超过99.7%时其抗弯强度可达500MPa 因此能用于牙根、颌骨、髋关节及其他关节和骨的修复和置

换。特种碳材料也在临床应用中获得相当的成功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抗凝血性能显著模量低摩擦系数小韧性好因此耐磨和抗疲劳。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如心脏瓣膜、缝线、起搏器电极等。 1.2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吸收性陶瓷又叫生物降解陶瓷。生物表面活性陶瓷通常含有羟基还可做成多孔性生物组织可长入并同其表面发生牢固的键合;生物吸收性陶瓷的特点是能部分吸收或者全部吸收在生物体内能诱发新生骨的生长。生物活性陶瓷有生物活性玻璃(磷酸钙系)羟基磷灰和陶瓷磷酸三钙陶瓷等几种。 羟磷灰石作为人体硬组织损伤后置换修复材料是目前国内外生物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为了提高其物理机械|生能及侣引导与诱导作用。研制了HA、FHA、CHAHA.BGC、TCP f1种不同类型的生物陶瓷材料。本文参照有戈标准采用了9种生物学试验方法对材料的安全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评价。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致敏试验、热原试验、植人试验(90天)和Ame’s试验的结粜表叫符合GB/T 16886或GB/T16175相关标准要求。该研究证实了五种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是类应用较安全的骨替代材料可用于骨植入。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活性玻璃、表面活性玻璃陶瓷和羟基磷灰石3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与原骨相结合时,在界面处无纤维状的组织,它们的表面可与生理换进发生选择性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界面能保护移植物而防止降解。特别要指出的是它们的化学成分与动物的骨头和牙齿等硬组织相似,这类材料的组成中含有能够通过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途径进行置换的钙、磷等元素,或含有能与人体组织发生键合的羟基等基团。它们的表面同人体组织可通过键的结合达到完全的亲和;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化学亲和性。这类材料对动物体无毒、无害、无致癌作用,生物相容性极佳。 1 生物活性玻璃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晶态无机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热和电学、光学性质,能够用多种成型和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制品,亦可调整化学组成改变其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作为生物活性玻璃,主要是指含有氧化钙和五氧化二磷的磷酸盐玻璃。 Hench研制的Na2O-CaO-SiO2-P2O5系生物玻璃组成及其与骨结合过程。 CaO-SiO2-P2O5系玻璃水泥硬化及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机理。 生物玻璃的活性控制 Kokubo研制的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其与骨键合的界面结合强度均高于材料本身或者骨组织的强度。 表 1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应用

2 磷灰石 磷灰石是骨骼、牙本质和牙釉质等硬组织的主要成分。骨的成分中约65%是羟基磷灰石,其余成分为纤维蛋白胶原。研究表明,骨的纳米结构的主要基本单元是针状和柱状的磷灰石晶体,它们或定向和卷曲排列,或相互缠结,构成多种织构,不同的织构形成了骨在纳米尺寸上的功能单元,如束状结构和团聚结构适合于承受高强度,而卷曲和疏状交织结构具有很好的韧性,并有利于营养物的传递。 磷灰石的结构 可将磷灰石归为一大类,磷灰石所代表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化学组成,用化学分子式可以表示为:A10(MO4)6X2,A是1价、2价、3价的阳离子,如Ca、Ba、Mg、Sr、Pb、Cd、Zn、Ni、Fe、Al、La等M是P、As、V、S、Si等;X是F、OH、Cl、O、CO3等。

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陶瓷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料,即直接用于人体或与人体直接相关的生物、医用、生物化学等的陶瓷材料。作为生物陶瓷材料,需具备如下条件: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与生物组织有优异的亲和性,抗血栓,灭菌性并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生物陶瓷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在生物材料更新及硬组织工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对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与三类植入物及硬组织工程材料开发倍受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界的重视。 1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早在18 世纪前,人们就开始用象牙、木头等材料作为骨修复材料; 19 世纪前,由于冶金技术和陶瓷制备工艺的发展,开始用纯金、纯银、铂等贵金属作牙修复及骨缺损修复; 20世纪前半,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钴铬铝合金、纯钛和钛合金等被应用到人工骨的领域,有机玻璃等高分子材料也开始用于临床;到20世纪60 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生物活性陶瓷, 包括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等[ 1 ] 。在这同时, Hench等还开创了用表面活性材料玻璃陶瓷的研究工作。最近生物陶瓷又有了很大的新进展,其标志是羟基磷灰石陶瓷骨诱导机理研究进展[ 3 ]和高年增长率及大批量的成功应用[ 4 ] 。生物陶瓷的应用范围也正在逐步扩大,现可应用于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齿根,骨充填材料,骨置换材料,骨结合材料,还可应用于人造心脏瓣膜,人工肌腱,人工血管,人工气管,经皮引线可应用于体内医学监测等[ 4 ] 。 2生物陶瓷分类 2. 1生物惰性陶瓷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以及医用碳素材料等。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的键合力较强,而且都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