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
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
1.直译法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这是一
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例如:狐狸(fox)比喻狡猾;驴(ass)比喻愚蠢;猴子(monkey)比喻顽皮;狼(wolf)比喻凶残等。例如:He was completely foxed. 他完全被骗了。Make an ass of oneself 行为愚蠢而受人嘲弄Get up to monkey business 顽皮。这些是直译法。
2.同义借用法
然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部分英汉习语里的动物名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1)汉语褒义,英语贬义(2)英语褒义,汉语贬义。首先谈谈第一种情况:有些动物名称在汉语中代表褒义,而在英语中代表贬义。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得动物含义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由于“龙”蕴涵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语义,因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中含有龙的成语也应有尽有,如:龙争虎斗、龙飞凤舞、车水马龙、乘龙快婿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 深为英语民族厌恶。不仅如此,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比如“hen mother is a real dragon”指的是她的母亲对她管教过严,隐含有令人讨厌的意思,“亚洲四小龙”就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in asia,以避免“dra gon”一词在英文化中不好的联想。这种翻译是同义借用法。例如,作为农田耕作的主要力量,“牛”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牛的所作所为还时常被拟人化,用以形容各式各样的人, 如“老黄牛”、“孺子牛”、“牛脾气”、“牛劲”、“倔牛”,等等。英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在英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一直是马,因而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由horse构成的习语,Kantan, David在《Translating Cultures》中举出talk horse(吹牛)、a 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地辛苦干活)汉语中人们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 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猛虎下山等。而英语中雄壮威猛的形象当首推lion, 如as bold as a l ion。在进行应汉互译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的老虎和英语中的lion可以互换,例如:拦路虎可译为a lio n in the way,置身虎穴可译为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可译为come in tike a lion and go out l ike a lamb,在这些译法中“老虎”变成了“狮子”,
3.褒贬互换法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贾德江在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中提到,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中更是大相径庭。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而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因而a poor fish,a loose fish, fish in the air 应分别译成“可怜虫”“生活放荡的女人”“水中捞月”。
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dog”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宠物,被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休顿•米夫林在《美国传统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提到,在英语中owl( 猫头鹰) 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 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 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 猫头鹰)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 人见人怕。绵羊在汉语中表可爱温顺,而英文sheep象征愚蠢、怯弱。如:follow like sheep(指人盲从),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a black sheep(败家子,败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寓意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状况,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影响。只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表达出动物词汇的正确涵义,才会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通。
参考文献:
[1]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研究.2000(5)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樊清华.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6.
[5]张芳杰主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6]李秀萍.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J].丹东师专学报.1999.21(4)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