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和方法技能的综合体。广义的教育技术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

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总和”。它可分为有形教育技术与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有形教育技术也称物性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中应用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它是以教育工具或教育媒体为主要标志的有形技术实体。无形教育技术也称理性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的用以指导教育技术应用的主体性技术要素,这种技术要素是教育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对客观性教育技术要素在教育实践中的规律性认识。

2.无形教育技术的两个重要功能:①为教育技术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②直接为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提供解决各种问题的可操作性

和实效性的运作方法和相关策略。

3.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

践。

5.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美国):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利用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

题的思路和方法;程序教学的发展,推进了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系统化教序设计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的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了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6.教育技术的名称发生了多次变化: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7.《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被认为是世界电影诞生的标志。

8.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在我国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

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系统发展阶段。

9.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应用模式:以视听教育为基础的集体教育模式;义计算机多媒体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义过程技术为基础

的小组教学。

10.教学技术的应用领域: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企业员工培训领域。

11.远程教学领域常用的教学方式:群体讲授方式;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12.媒体也叫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和工具。媒体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承载信息的直接载体(如语言、文字、符号、音响、图像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如各种印刷的材料和广播、电视计算机等)。

13.人们习惯于按作用于人体的感官及交互方面来对教学媒体进行分类,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和综合媒体。

14.教学媒体应用举例: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

15.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和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戴尔认

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由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塔底—塔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11个层次。即“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16.“做”的经验—戏剧化的经验(角色扮演)、制作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观察的经验—录音广播照片、电影、电视、展览会、

野外旅行、观摩演示。抽象的经验—言语符号、视觉符号、录音广播照片。

17.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一.有利于教学标准化;二.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效率;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四.有利

于实施个别化学习;五.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六.有利于探索和实现不同教学模式。

18.教学媒体编制遵循的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此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代价原理。

19.选择教学媒体是要注意:一.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替换的;二.各种媒体都有内在的规律,必须正确的加以利用;三.没有对任何

学习目标都适用的“万能媒体”或“超级媒体”四.对莫个教学目标而言,存在最佳的选择问题;五.运用媒体的方式,主要决定于学习的效果。

20.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超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21.信息技术与课程组合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和效益;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三.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2.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及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和合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资源为中心”和“全方位整合”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25.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个别指导、操练与练习、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智能导师、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学伴、计算机支持讲授、

(程序教学)。

26.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在现代教学思想、理论知道下侧重于“学”如下几种:情境—探究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

习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式。

2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一.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知道;二.要仅仅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三.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整合的教学设计。四.要高度重视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

要前提;五.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验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28.布鲁纳是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倡导“发现学习”。

29.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倡导的,也称造型模仿论。

3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理论要点;一.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人的心智、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二.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三.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

31.“四大支柱”教育理论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各种竞争和危及的学习能力,包括学

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

32.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包括一系列独立的活动,每一项活动都有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教学事件有九个:引起注

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倡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33.从学生角度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是注意: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二.培养学生获取、

处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三.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4.校园网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服务器、集线器与交换机、路由器与防火墙、传输介质);软件系统。

35.校园网的主要功能:

一.教学应用方面;利用网络支持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实施混合式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