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搬迁及其旧址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期末考察论文
首钢搬迁及其旧址规划
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土地限制等原因,始建于1919年的中国首钢集团目前正在逐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搬迁至河北省曹妃甸。

此次搬迁是首钢集团的一次腾飞,也为石景山和曹妃甸带来转型,并且拉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

而首钢旧址的规划问题更成为政府、专家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首钢搬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旧址规划
1.首钢集团
首钢始建于1919年9月,经历了解放前痛苦磨难的30年、解放后成长壮大的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个时期,从1919年至1948年。

1919年9月龙烟铁矿有限公司炼铁厂开工建设,历经了北洋军阀战乱、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周年累计产铁只有28.6万吨。

第二个时期,从1948年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生产。

1958年9月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30万吨轧钢生产线,标志着轧钢生产开始起步;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销售收入14.43亿元,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个时期,从1979年至今。

首钢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从率先实行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再到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

改革开放30年,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4万吨,增长5.8倍;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增长90.5倍;实现利润从3亿元增加到44.88亿元,增长14倍;资产总额从16.89亿元增加到2070亿元,增长121.6倍;在册职工人均年收入从739元增加到4.6万元,增长61.2倍。

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576.6亿元。

2009年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2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9位。

目前,首钢正在进行没有先例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搬迁调整,2008年压缩北京地区400万吨钢产量,2010年底全部停产;联合唐钢,在河北曹妃甸建设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第一
步工程2009年5月投产,一个代表当今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基本建成。

1月13日,首钢集团总公司举行“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标志着首钢搬迁已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性阶段。

经过搬迁调整和跨地区联合重组,到2012年,形成3000万吨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和工艺装备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实施北京首钢工业区改造,在北京发展总部经济、高端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一个自主创新型、运行高效型、循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的新首钢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2.搬迁原因
2.1 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北京城市的扩张,首钢所在地已从当年的北京西郊变至北京城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首钢的钢年产量在十几年间由100万吨猛增至800多万吨,在中国钢铁企业中排第一位。

随着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在90年代初最为严重的时期,在石景山区86平方公里范围内,首钢的粉尘排放量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34吨。

在一份北京市人大《关于支持和加强北京西部城区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首钢产业结构调整的议案》文件里,记者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石景山区的空气质量大大低于北京全市平均值,2003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空气质量天数有155天,低于全市平均19个百分点;仅首钢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就占全市排放总量的6.5%和5.4%;首钢厂区及家属区用水均为地表水,因此造成严重污染。

虽然首钢在环境治理上处于全国钢铁企业的领先水平,但是北京地区自然形成的大气污染本底值很高,环境容量非常有限,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冶炼工业。

2.2 土地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说,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大都市和宜居城市,已经不再适合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了;另一方面,北京市的土地资源稀缺,企业布局受到限制,首钢占据了石景山区相当大范围的土地,机会成本增加。

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搬迁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同样,从《关于支持和加强北京西部城区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首钢产业结构调整的议案》里,我们得知:石景山区全面积84.32平方公里,建成区48.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

首钢等大企业工业用地14平方公里,可规划为居住地的土地面积仅剩4.87平方公里,规划为工业用地的仅有2.88平方公里,已没有多少土地供应。

而即将迎接首钢到来的唐山市,确实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宝地:背靠储量40亿吨的全国三大铁矿石产地之一的冀东铁矿;紧邻年产量2900万吨的以焦煤为主的开滦煤矿;又有京沈、大秦等四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

南端的80公里处的曹妃甸岛是北方难得的天然深水大港,各项条件与正在争取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湛江、防城港和宁德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山市发改委工业处胡世宁处长说:“以唐山市中心为圆心,以80里为半径划一个圆。

冶金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煤炭和种种辅料,这个圆里面全部都有。


3. 搬迁优势
3.1 首钢腾飞
随着首都城区变大,区域条件和环保压力限制了“钢铁巨人”的进一步长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家没有批复发展规划,首钢多年来不能在北京地区扩大规模,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

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首钢却还是维持1994年的800余万吨产量不动。

“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两难选择,在申办奥运时尘埃落定。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

在北京逐渐熄灭高炉的同时,渤海之滨,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铁厂一期工程全面达产,“至2010年底,首钢京唐钢铁厂已达到年产钢970万吨的生产能力。

”朱继民说,“这个我国目前最大的钢铁工业精品生产基地,代表了21世纪钢铁企业的水平。

它们是由首钢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后自主创新建设的,采用的220项先进技术中,三分之二是自主创新或集成创新。

1、2号高炉容积同为5500立方米,为国内第一,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采用了68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先进技术,具有生产更稳定、更环保、更节能的特点,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在大型高炉上具有推广价值。

”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基地正在崛起。

这里集中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高炉、转炉等设备,如亚洲最大的4座7.63米特大型焦炉。

首钢京唐厂5500立方米高炉是目前国内容积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大型高炉,平均日产量1200吨,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炉,成为世界第一个单体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炼钢
厂。

产品定位于高档次精品板材,主要是满足汽车、造船、桥梁、管线、锅炉、家电、建筑结构等行业需要的热轧、冷轧、热镀锌、电镀锌、彩涂等产品,质量等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实现向众多知名汽车和家电企业的批量供货,板带比达到59.5%。

“搬迁调整前,首钢一无高端板材生产线,二无高端板材技术。

”首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启建说,“首钢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在搬迁中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转型,2005年起,首钢开始积极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板材产品。


为提高技术能力,首钢突破常规引进重点科研人才。

2005年4月,28岁的冶金专业博士朱国森加盟首钢技术研究院,随后朱国森团队成功研发出低碳带钢,现在已广泛应用于首钢汽车板和家电板的生产。

2004年前,首钢技术研究院总共不到30位博士,迄今已有150多位博士。

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等高端板材在他们手上陆续研发出来,为首钢成为高端板材“新锐”奠定技术基础。

截至2010年底,首钢集团科技人员已达7700余名,首钢技术研究院名列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第四名,与海尔、宝钢等企业技术中心同列第一阵营。

研发成功后,首钢率先启动迁安的迁钢项目,上马的第一条生产线,就是2160mm板材生产线。

此后,秦皇岛的首秦公司、曹妃甸的京唐钢铁公司、顺义冷轧相继启动。

每个新企业,肩负一个新使命——生产宽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高端板材。

首钢在搬迁调整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钢铁主业形成了“一业多地”发展新格局,具备了3000万吨产能规模,21世纪新首钢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说,今后首钢将以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作为发展的新起点,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把首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钢铁联合企业。

3.2 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首钢已完成与水钢、长钢、贵钢、伊犁等钢铁公司的联合重组,形成了布局全国的大钢铁基地,产能从搬迁前的800万吨扩充到3000万吨,产品结构得到了彻底改变,将带动我国整个钢铁产品结构升级。

“首钢搬迁调整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区域布局和钢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钢
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告诉记者,“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不尽合理,3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建在城市,京唐钢铁厂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临海钢铁厂,生产所需的矿石、煤炭、原材料,出去的钢材成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海路运输,有成本和效益优势。


创世纪地把一个千万吨级的钢厂从首都搬到数百里之外的海滨,首钢的搬迁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还为大城市重工业的搬迁,以及中国钢铁工业合理化布局积累了经验。

曾参与制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表示,从历史上的产业布局来看,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都主要分布在一些大城市或者水资源紧张的地区,造成的后果是运输量大,成本高,污染严重,资源浪费。

“首钢的搬迁正是符合了产业调整的方向。

”李新创说。

目前,在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都在建设临海钢厂,首钢的示范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3.3 曹妃甸产业升级
去年8月份,如果你来到曹妃甸和唐海县,这里还只能用神秘来形容,而事隔不到一年,已经是地覆天翻。

那个只有一盏航灯的孤岛曹妃甸变成了一片旌旗招展的工地,一条长40公里公路已经奇迹般地建立在了波涛汹涌的渤海之上,310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工程等于再造半个新加坡。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一个钢铁项目的投产对当地经济的拉动简直难以想象。

按照现在的规划,首钢的曹妃甸钢厂近期将带动10万人就业,远期为19万人,带动眷属5至6万人。

据胡世宁处长测算,2010年首钢的800万吨的精品板材的产值最少在600个亿,工业GDP在300多亿,相当于2004年唐山市全部工业GDP的1/4强,还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拉动。

3.3 北京环境改善
对北京而言,首钢具有标志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要建设全国的经济中心,要求承载更多生产功能。

首钢成为体现这一决策思想的重要棋子。

如今,首钢华丽转身,石景山产业再造,也成为首都转型,产业优化调整,建设世界城市的一个缩影。

首钢搬迁首先还给首都蓝天和绿地。

第一座高炉停产,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8吨,有组织粉尘排放100吨,无组织粉尘排放84吨;二号焦炉停产,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4吨、烟尘排放量4.05吨、粉尘排放量189吨。

石景山区冶炼、热轧生产全部停产,粉尘、烟尘、二氧化硫将基本实现零排放。

2010年12月31日,首都空气质量以一个最好的优等天“收官”。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蓝天总数定格为28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4%,比2005年的234天多了52天。

北京天更蓝水更清,不是因为不发展、发展慢了,而是因为产业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北京累计300多家“三高”企业停产退出,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四大传统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基本到位。

获益于此,北京2009年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0%的目标。

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的同时,北京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2009年的75.5%以上。

据介绍,北京服务经济突飞猛进,规模和贡献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城市平均水平,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四大高端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9%。

4. 旧址规划
素有“十里钢城”美誉的石景山首钢工业区,面积有8.56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北京中央商务区。

在北京人眼里,位于首都西部、“上风上水”的首钢厂区是一片宝地。

钢铁主流程停产后,这里会不会成“空巢”?
“人们不会因为首钢搬迁失去对这座钢城的记忆,一些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永久保留。

”朱继民说。

几十米高的厂房、纵横的铁路、巍峨的高炉……首钢石景山厂区,熄火后的3号高炉前,规划设计人员正反复斟酌未来首钢博物馆的设计方案,期望能保持某座高炉的原貌,因为每颗螺丝钉都是工业革命的文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程平教授,是首钢工业区改造设计的中标者,担负首钢博物馆规划设计任务。

在他的设想中,老首钢应该发展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石景山厂区:根据北京厂区规划最新方案,石景山厂区将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区、综合办公区、滨水生态休闲区和城市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同时,部分废弃的高炉将改造为商场、剧场、书店等,厂区内古建筑群将悉数保留。

主厂区开发建设将在今年全面启动。

根据《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首钢主厂区将打造全国首个“制造业总部聚集区”。

将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方面吸引国内外大中型冶金、装备等制造业企业总部入驻。

南部区域:石景山区区长周茂非曾详细描绘了首钢老厂区的发展蓝图。

未来在首钢主厂区的南部,以原来的首钢“二炼钢”为基础,打造综合办公区,其中包括预留的行政办公区,同时重点打造研发总部、工业制造业总部和民营总部,发展金融、行政办公等高端商业服务设施综合体。

北部区域:将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区,新建部分写字楼,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空间,优先吸引动漫网游、数字媒体等方面的主流企业进驻发展,完成资源整合后,有望成为北京最集中的创意产业研发中心。

靠近永定河区域:发展滨水生态休闲区,北京市最大规模的滨水休闲乐园将落户其中;此外还包括城市综合服务区,主要以商业设施和高端餐饮、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为主,此外还有产业配套的住宅。

投融资:首钢老厂区的开发也将有所创新,北京市将设立“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首期跟进出资2亿元,重点支持北京西部本土服务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

“十二五”期间,支持首钢主厂区等大中型企业发行债券,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多重优惠政策: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洪继元表示,首钢创意商务区将是一个享受多重优惠政策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主厂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将享受中关村的政策,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将享受目前全市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政策。

4月19日,北京市规划委公示新版《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原规划的7大功能区中有5个区域予以保留,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工业主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区、总部经济区和综合配套区。

目前,首钢工业区已启动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场项目,建筑规模120万平方米,配套住宅20万平方米。

同时,原首钢二通厂的出港清理车间改造完成,已竣工交付使用,可用于多用途办公、研发和配套服务。

首钢集团新产业办公室主任李小平说,他们的初步设想是,主要发展高端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还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按照初步规划,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首钢搬迁让政府部门重新审视大城市的功能定位。

首钢告别首都,为京西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也为中国更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蓝本。

参考文献:
《中国首钢集团公司历程》
/shougang_cn_web/gslcdy.htm
《中国首钢集团公司简介》
/shougang_cn_web/gsjj.htm
江国成,《首钢关停北京800万吨钢铁产能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2011年01月13日新华网
/fortune/2011-01/13/c_13689455.htm
李舒,《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实现零排放》2011年01月13日新华网
/fortune/2011-01/13/c_12978339.htm
勾新雨、徐正辉实习记者刘述娥、张琪,《首钢搬迁》2005年06月18日经济观察报
/review/observe/20050618/14241699127.shtml
张晶晶,《首钢东迁60万平方米“产业真空”谁填补?》2005年5月17日人民网
/20050517/n225600209.shtml/20050517/n2256002 09.shtml
余荣华,《首钢搬迁,一石三鸟》,2011年01月14日人民日报
/fortune/2011-01/14/c_12979093_4.htm
李舒,《观察:首钢搬迁调整引领我国钢铁结构全面升级》2011年01月13日新华网
/fortune/2011-01/13/c_12978349.htm
《首钢旧址将建特色功能区》2011-01-14 北京商报
/11/0114/00/6QAPEJP400014AED.html 《京西转型“绿色”当家》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521/n308137759.shtml
胡笑红,《首钢搬迁变身京西最大商圈》2005年5月26日京华时报/20050526/n225706945.shtml 蔺丽爽,《首钢旧厂房将变购物中心》2005年5月26日北京青年报/20050526/n225706295.s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