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
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2、报道内容的差异性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3、表达方式的不同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二>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共同点
1、都注重人文关怀
分析对5·12地震灾难的报道,可以看出中西媒体较好实现了其社会功能,通过对灾难的探索与诠释,使事件报道成为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中介,显示出对生命的关爱,人文精神渗透其中。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精神在于为灾民提供人性化的援助信息和帮助。灾难发生后,媒体立足于提供给灾民真正关心的信息,如哪里可以得到援助,哪里更安全等信息;同时,也给非灾区的
人们提供“去何处给予帮助”的信息,从而为社会和灾民搭建了一个人性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福克斯晚间新闻播报中为灾民寻找失踪的亲人,母亲泪流满面地呼唤失踪的孩子,丈夫寻找被洪水冲散的妻子。中国传媒在5·12地震报道中也以寻亲、心理援助、领养孤儿等形式向灾民传递温情,无不彰显人性的光辉。
2、都注重客观事实
由于灾难性新闻的突发性,重大性,以及人们对灾难新闻信息的关注度,致使中西新闻都十分注重客观真实性,如实的报道,真实的揭露事件实质,体现了中西方新闻的客观性。如2010年8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国新闻针对其受灾程度,伤亡人数,灾后应急措施,进行了真实详细的报道,使全国人民在第一时间了解重大泥石流事件。同样西方媒体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也具有同样的新闻特性,新闻的客观事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中西媒体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必须得遵循客观事实。
摘要:新闻报道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又对新闻报道有着制约作用,规定着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对报道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在日常的新闻报道活动的背后都隐存着特定的文化观念,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其新闻报道观念分歧的重要根源。
关键词:新闻传播理念文化传统
一、中西新闻传播理念比较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之一,承载着传达信息,引导舆论,传播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的功能。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的理念和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
从近代开始,中国就以政党报纸为主,新闻传媒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新闻事业也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因而也派生了新闻报道功能的“喉舌论”,报纸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政治宣传和意见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传达作用。在今天,新闻传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倡导新闻传媒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领公众舆论,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的新闻媒体是在激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产生的,是为商品经济发展服务的信息媒介,因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传递情报、交流信息、获得广告、赚取利润成为其最初的重要功能和任务。而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新闻传播既有文化传播、环境监视、社会调节、娱乐共享的作用,又在参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组织的构成、社会经济的运行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西方学者曾形象地将大众传播对社会有机体的调节作用比喻为“社会的排气阀”。但从根本上说,西方新闻媒体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工具,由于其追逐利润的本能,为吸引更多受众,它必须不断改革报道方式和传播手段,适应受众不断变化的口味与兴趣。
(一)报道理念比较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中西新闻传播报道理念的分歧在于新闻报道的观念不同,新闻报道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看法、观点的累积和整理,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之后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中西方都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但就这一点,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双方都将新闻的真实性置于重要地位,肯定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原则,但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新闻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善于从整体来看待问题,抓事物的总体特征,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整体概貌而非事实细节的真实,中国的新闻传播对待新闻事实时有“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之说,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只满足于事实层面的真实,而要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去探究事实背后意义的真实,也就是本质真实,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察事实、挖掘事实的内涵和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新闻善于把握事物总体特征的文化传统。中国新闻传播注重的是“事实背后的真相”,“用事实说话”,中国强调的是“说话”,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事实,强调事实的客观性。西方新闻报道经常将真实性与客观性联系起来考察,从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太阳报》时在其出版宗旨里表达的“刊载每天所有的新闻”的态度,第一次明确了新闻在报纸出版过程中的优先性地位之后。从此,以事实报道为核心,西方传媒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专业主义的新闻报道观念。西方传媒强调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对事实细节的准确观察和描述,要求站在客观中性的立场。
中国新闻传媒在“用事实说话”时,与西方所持的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同,在中国的新闻报道观念中,“事实”只不过是“说话”的一种手段或方式,用事实说话,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和观点。新闻报道大都是在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和叙述上,渗入了新闻发布者的思想观念,把无形的意见寓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中,受众在接受事实报道的同时,也于无形之中接受了报道者的意见和观点。借用“事实”来“说话”,意见先于事实,事实被意见选择,这也体现了我国新闻传播工作历来的“喉舌论”功能,新闻传播是我国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二)写作理念比较
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新闻作品写作特征的不同。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和宗教;中国文化重人伦,西方文化重个人自由;中国文化重统绪,西方文化重分殊。中国新闻在人物写作上,中国记者重在以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去表现人物,旨在告诉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