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011fac17866fb84ae45c8d6f.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表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两种类型:(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三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第四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第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第六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七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1c493a0912a21614792979.png)
限制
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 性房地产
无具体准则
初始计量 4.《企业会计 准则第3号 ——投资 性房地产 》
自建投资性房地产初始成本为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前发生的成本 区分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的 后续计量适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仍 需折旧或摊销;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 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与原 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无 需折旧或摊销 在成本模式下,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为转换后 的账面价值。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 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当日 的公允价值为转换后的账面价值,公允 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时,投资性房地产当日公允价值小于原 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大于 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权益
减值准备
不得转回
允许转回
允许转回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主要差异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主要区别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2006年前会计准则
20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框架
目的
未规定
无具体准则
正确反映投资性房地产在现金流量上与自用 房地产以及可供正常销售的房地产之间 的区别 不得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作为存 货的房地产、自用的房地产、为将来作 为投资性房地产而正在建造的房地产、 不能完整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 地产、作为自营旅馆的房地产等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主要差异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主要区别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初始计量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006年前会计准则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合同约定 价值计量 无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0b0b9adcc7931b764ce1580.png)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98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因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
2.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以当地货币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作重新表述是没有用处的。
货币丧失购买力的速度,使得对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金额上的比较,也会使人产生误解。
3.本号准则并木确定判断是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绝对通货膨胀率。
什么时候需要按照本号准则的规定重新表述财务报表,是一个运用判断力的问题。
恶性通货膨胀由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所显示,这些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一般公众倾向干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
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2)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
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3)赊销赊购的发生须在价格上补偿赊帐期间预计的购买力损失,即使赊帐的期间很短;。
(4)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5)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IOO%。
4.较好的办法是,按照同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报告的所有企业,自同一日期开始采用本号准则。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从其报告期间的一开始就发现其报告所用的货币所属的国家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那么,本号准则也适用于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 5.作为各种特定或一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结果,物价随时间发生变动。
特定的力量,诸如供求变化和技术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个别物价各自独立的重大增减。
此外,一般的力量可能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货币的一般购买力的变动。
6.在大多数国家,主要财务报表都是以历史成本的会计基础加以编制的,除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投资可能进行价值重估外,既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不考虑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的上涨。
2016会计继续教育试题与答案《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2016会计继续教育试题与答案《企业会计准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64be31bba1aa8114431d9b3.png)
一、单选题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不属于视同销售收入的是()。
A、自产货物用于市场推广或销B、自产货物用于股息分配C、自建商品房转为自用或经营D、自产货物用于交际应酬【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营安排,是指多项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
B、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C、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
D、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正确]3、()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
A、同一控制下B、非同一控制下C、联营企业D、合营企业【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正确]4、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建时,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按照评估价值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以评估价值作为改制时的认定成本,评估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异应计入()。
A、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B、投资收益C、管理费用D、盈余公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正确]5、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出售业务取得的对价与业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额计入()。
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投资收益D、所有者权益【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6、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在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
A、当期损益B、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C、投资收益D、资本公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正确]7、交易费用不包括()。
A、承销费B、印花税C、财务费用D、登记费【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正确]8、()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isa概述
![isa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f647f8f61fb7360b4c653b.png)
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IAS)目录1 什么是国际会计准则2 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3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4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1什么是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各国的“准法律”,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具有强制约束力。
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对其他国家影响较大的会计概念、方法、程序、做法等,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FA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IAS)最具影响力。
2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会计原则国际统一化运动自1904年的第一次国际会计师大会召开之后就开始了。
1962年在纽约召开的题为“会计、审计、财务报告和世界经济”的第八次国际会计师大会上,克雷安霍夫(第七次大会会长,荷兰会计师协会会长)以“会计方面的国际挑战”为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其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会计统一化的意义和可能性以及为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个国家会计原则研究的现状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会计国际化的运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1966年,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会长H·边逊爵士发起,联合美国和加拿大的会计师协会共同组成会计师国际研讨组。
该研讨组主要是对美、英、加三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并发表研究报告。
1968年研讨组发表了第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三国对存货的会计和审计方法》。
国际研讨组的活动虽不是以直接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为目的,但它却是朝着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1972年在悉尼召开的国际会计师大会上,成立了会计职业国际协调委员会。
经过该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的有关人员的协商,提出了设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方案,后经准备委员会的筹备,终于在1973年6月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的建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文简称IASC)。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0e0be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7.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解释主要对合并财务报表中子企业、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根据准则29号解释,对于被投资者控制的企业,母公司需按照股权取得成本进行初次确认,并按照其控制力量进行会计处理;对于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处理;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正确区分子企业、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国际会计准则---合并和单独财务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合并和单独财务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abaf33ee06eff9aef80774.png)
(4)其直接或最终母公司遵照国际财务报告按照本准则第29、30和33段对单独财务报表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9. 以上第8段所述母公司按照第29、30和33段编制的财务报表,是该实体编制的唯一财务报表。
20.用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通常在同一日期编制。当母公司和子公司报告日不同时,子公司通常为合并需要而编制与母公司报表相同日期的财务报表。如果编制与母公司相同日期的财务报表将需要过大的成本与精力,可以采用不同报告日的子公司财务报表,只要日期相差不超过三个月,并且对在不同报告日之间发生的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影响进行了调整。
2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类似条件下的相同交易或者其他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
22.如果集团的某一成员对类似条件下的交易或者其他事项采用了不同于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政策,应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作适当调整。
23.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1998年修订)的规定,子公司的收益和费用应自购买日起计入合并财务报表。被出售的子公司到出售日为止的收益和费用计入合并财务报表,出售日是指母公司停止控制子公司的日期。出售子公司所得价款与出售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包括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确认为权益的子公司累计汇兑差额)之间的差额,在合并收益表中确认为处置子公司的利得或亏损。
7. 除第8段所述情况外,母公司均应编报合并财务报表。
8. 当且仅当以下情况时,母公司不需要遵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合并财务报表:
(1)该母公司是一个全资子公司,或少数股权所有者(包括没有以其他方式赋予表决权的所有者)一致同意该母公司无需编报合并财务报表;
(2)其证券没有公开交易;
学ACCA就要懂IAS国际会计准则
![学ACCA就要懂IAS国际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6e0ed2dd3383c4bb4cd28c.png)
学ACCA就要懂IAS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IAS),会计准则是各国的“准法律”,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具有强制约束力。
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对其他国家影响较大的会计概念、方法、程序、做法等,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FA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IAS)最具影响力。
会计原则国际统一化运动自1904年的第一次国际会计师大会召开之后就开始了。
1962年在纽约召开的题为“会计、审计、财务报告和世界经济”的第八次国际会计师大会上,克雷安霍夫(第七次大会会长,荷兰会计师协会会长)以“会计方面的国际挑战”为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其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会计统一化的意义和可能性以及为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个国家会计原则研究的现状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会计国际化的运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1966年,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会长H·边逊爵士发起,联合美国和加拿大的会计师协会共同组成会计师国际研讨组。
该研讨组主要是对美、英、加三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并发表研究报告。
1968年研讨组发表了第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三国对存货的会计和审计方法》。
国际研讨组的活动虽不是以直接制定国际会计准则为目的,但它却是朝着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1972年在悉尼召开的国际会计师大会上,成立了会计职业国际协调委员会。
经过该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的有关人员的协商,提出了设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方案,后经准备委员会的筹备,终于在1973年6月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的建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文简称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个国际民间组织,其宗旨是要制定和发布为各国、各地区所承认并遵守的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国际会计的协调。
2.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
![2.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72f6ebaeaad1f346933fa3.png)
国际会计准则2003年9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IAS)目录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3)Preface (24)Procedure and Objective of IASB (27)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33)IAS 2: Inventories (55)IAS 7: Cash Flow Statements (62)IAS 8: Net Profit or Loss for the Period, Fundamental Errors and 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ies (73)IAS 10: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 (82)IAS 11: Construction Contracts (93)IAS 12: Income Taxes (101)IAS 14: Segment Reporting (134)IAS 15: 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 (150)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155)IAS 17: Leases (169)IAS 18: Revenue (180)IAS 19: Employee Benefits (188)IAS 20: 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and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 (227)IAS 21: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 (233)IAS 22: Business Combinations (244)IAS 23: Borrowing Costs (270)IAS 24: 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 (275)IAS 26: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 (280)IAS 27: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288)IAS 28: 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 (294)IAS 29: 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 (301)IAS 30: 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Simila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308)IAS 31: Financial Reporting of 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 (319)IAS 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 (328)IAS 33: Earnings per Share (351)IAS 34: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 (365)IAS 35: Discontinuing Operations (376)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385)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410)IAS 38: Intangible Assets (426)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452)IAS 40: Investment Property (504)IAS 41: Agriculture (520)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The IASB Framework is a conceptual accounting framework that sets out the concepts that underlie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external users. It was approved in 1989. The IASB Framework assists the IASB:l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its review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l in promoting the harmonisation of regulation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relating to the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providing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 accounting treatments permit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n addition, the Framework may assist:l prepar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pplyi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dealing with topics that have yet to form the subject of a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l auditors in forming an opinion as to whether financial statements conform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l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interpret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in conformity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l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work of IASB, providing them with information about its approach to the formul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The Framework is not a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does not define standards for any particular measurement or disclosure issue.In a limited number of cases there may be a conflict between the Framework and a requirement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re is a confli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prevail over those of the Framework.世界上许多企业都编制并且向外部使用者呈报财务报表。
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
![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ef7b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6.png)
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本版本包括截至2008年12月31日发布之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对本解释所作之修改。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系由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委员会制订,并於2005年11月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第7号及其随附之文件已配合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之表达」(2007年9月修订)修改。
1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翻译初稿(仅供参考)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翻译目录段落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参考文献背景 1 议题 2 共识 3–5 生效日 6 释例结论基础 2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翻译初稿(仅供参考)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翻译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内容包括第1至6段条文。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第7号附列释例及结论基础。
解释之范围及效力列於「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前言」之第2段及第7至17段。
3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翻译初稿(仅供参考)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翻译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号『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参考文献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背景1 本解释系提供企业於某报导期间中辨认其功能性货币系存在於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而该经济环境於前期非属高度通货膨胀,依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之规定企业应重编其财务报表时,如何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规定之指引。
议题 2 本解释公报提出之问题如下: (1) 当企业适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时,对於该准则第8段之规定「…依据报导期间期末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应如何解释? (2) 於重编之财务报表中,企业对期初递延所得税项目应如何处理?共识3 企业於某报导期间辨认其功能性货币系存在於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而该经济环境於前期非处於高度通货膨胀时,企业应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之规定,将经济环境视为一直处於高度通货膨胀下。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c169eca300a6c30d229f9c.png)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国际会计准那么〔中文版〕国际会计准那么〔中文版〕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hinese Edition目录7>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号--存货1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号--已失效1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号--折旧会计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5号--已失效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6号--已失效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7号--现金流量表2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8号--本期净损益、根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2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3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0号--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3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1号--建筑合同4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2号--所得税会计5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3号--已失效5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4号--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5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5号--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6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7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7号--租赁会计8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8号--收入8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9号--退休金费用9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10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11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2号--企业合并12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3号--借款费用12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4号--对关联者的揭示13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5号--投资会计14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6号--退休金方案的会计和报告14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15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15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6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17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17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2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19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3号--每股收益20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21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5号--中止经营22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6号--资产减值24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25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8号--无形资产27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3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32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1号--农业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1975年1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范围13>.在揭示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所采用的所有重要会计政策时,应该应用本号准那么。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https://img.taocdn.com/s3/m/87730bde50e2524de5187e77.png)
21.企业应依照初始确认时可获得的证据,尤其是外部证据,运用判断来评价归属于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确定程度。
22.无形资产应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单独获得
23.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单独获得的,那么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一般可以可靠地计量。购买对价是以现金或其他货币资产的形式支付时,更是如此。
9.第8段中描述的项目并不都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即可辨认性、对资源的控制和存在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本准则涉及的某项目不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那么为获得它或在内部创造它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但是,如果该项目是在企业购买合并中获得的,那么它构成购买日所确认商誉的一部分(见第56段)。
定义-无形资产-可辨认性
定义-无形资产-未来经济利益
17.无形资产引起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成本“节约”或企业使用该无形资产引起的其他利益。例如,在生产工序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降低对未来生产成本,而不是增加未来收入。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8.将某项目确认为无形资产要求企业能证明该项目满芳足以下条件:
(2)递延所得税资产(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 所得税》);
(3)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 租赁》范围内的租赁;
(4)雇员福利所形成的资产(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雇员福利》);
(5)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 企业合并》);
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
![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22a90bc8d376eeafaa3108.png)
会计审计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蔡小燕'曾鸣2(1.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南宁530022,2.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广西南宁53000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相应的东盟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本文以东盟十国之一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印尼会计环境下的经济环境作为切入点,对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与趋同进行分析,提出实现趋同的策略,推动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进程。
关键词:经济环境;印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9)35-0185-02东盟十个成员国中,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五国会计水平发展较快,并不同程度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以印尼为例,由于其独特的经济环境,在实现印尼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趋同过程中仍存在未解决的差异,关键在于产生差异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一、经济环境对印尼会计准则发展的影响中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扬对会计环境进行如下的定义: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山。
会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包括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核算、公司治理模式等。
经济环境的变迁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否则它不仅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遏制其发展也。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印尼国内股份公司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此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拥有了独立于所有者的法人主体资格。
此时,会计准则的目标对经营者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途径作出相应的规范。
其中,现代企业制度中包括企业的治理模式,印尼企业的治理模式为家族控制模式。
我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对照表
![我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5cafd922a45177232f60a2d5.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IAS3ConsolidatedFinancial Statements. Superseded in 1989 byIAS 27andIAS 28.
IFRS 3 Business Combinations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IAS4 Depreciation Accounting, replaced by IAS 16, 22, and 38
IFRS 4Insurance Contracts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IAS 5 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Superseded byIAS 1in 1997
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IAS37Provisions,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IAS 7 Cash Flow Statements
IFRS7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s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IAS 8 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Errors
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IAS)
InternationalFinancial ReportingStandards(IFRS)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c69072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e.png)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要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解释公告概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要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73年⾄2000年间发布。
在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部分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俢订,并提议对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进⾏修订和以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取代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对原国际会计准则未涵盖的议题则采纳或提议了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通过核下的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均发布了准则的解释公告。
只有当财务报表遵循了每⼀项适⽤的准则和相应解释公告的所有要求时,才能声称该财务报表遵循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准则概要。
点击下列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号可链接到IAS Plus⽹站查阅各准则⾮官⽅的概要内容 (英⽂版,中⽂版正在制作中)。
请谨记此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要仅涵盖其要点,⽽并不能取代对完整准则的阅读,也不能依赖其编制财务报表。
编报财务报表框架。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框架》)并⾮⼀份准则,但其能够为解决准则中未直接涉及的会计事项提供指引。
此外,在缺乏专门适⽤于某种交易的准则或解释公告时,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IAS 8)规定实体必须运⽤判断来制定并应⽤⼀项会计政策,并使形成的信息相关及可靠。
在作出此类判断时,IAS 8.11要求管理层应考虑《框架》中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的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概念。
该《框架》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批准,并于2001年4⽉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
前⾔规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范围、应循程序、以及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效⽇期、格式和语⾔的政策。
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da9412b3169a4517723a3f2.png)
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王纪平volcanow@财政部科研所1主要内容前言:感知差异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简介三、我国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232003年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离谱榜14.99%12,385-94,982-82,5970670.HK600115东方航空15.19%12,17867,98080,158-600015华夏银行25.45% 28,132138,669110,5371171.HK600188兖州煤业125.77%11,33420,3459,011900923600827友谊股份11488.33%200,252201,9951,743900946600698ST 轻骑259.77%672-414259900927600822物贸中心311.00%390-265125200056000056深国商587.85%11,813-9,8032,010-000562宏源证券1134.42%37,37734,082-3,295200017000017ST 中华2572.85%37,276-35,8271,4490029.HK 600029南方航空幅度差异额(万元)国际净利润(万元)境内净利润(万元)BH 代码A 股代码公司简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安迪: 两种体系下利润差异5.04%!相当于贷款利率!45上市公司的差异数据(1)图1:B股公司总体差异情况图-15.93%-14.53%-9.12%-3.02%-18.16%-7.15%-7.78%-3.37%4.52%33.77%32.76%32.67%26.70%38.50%22.08%34.58%16.20%13.44%-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净差异率绝对数差异率6三、上市公司的差异数据(2)图2:同时发行A股、H股公司总体差异情况图0.51%3.41%1.50%-4.68%-2.24%1.79%-4.04%-0.73%8.10%7.96%6.35%1.43%8.01%7.37%21.63%13.95%5.75%9.44%8.77%21.66%20.54%19.34%-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净差异率绝对数差异率7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B 股)10.05%--以前年度会计差错更正--3.17%-合并差异、股权投资差额、少数股东权益-1.23%-0.63%-福利、奖励基金及公益金---2.43%其他---1.21%以前年度调整转回 5.03%1.34%2.79%收入确认--0.85%-0.64%费用确认与费用资本化 1.04%--固定资产计价、折旧---7.59%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37%坏帐准备2003年2002年2001年项目/ 净差异率8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H 股)8.09%9.39%10.42%固定资产折旧-0.77%-收入确认-3.59%-3.12%-2.70%税项调整--0.56%联营(附属)公司权益法运用---0.64%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70%0.95%-费用确认与费用资本化2003年2002年2001年项目/ 净差异率9银行类上市公司国内国际差异比较4.52%-4.52%-3.91%-5.47%-4.14%-5.88%差异率1.60-1.60-0.56-0.22-0.44-0.38差异额20014.77%0.39%6.46%-10.42%-3.35%-0.78%差异率 2.070.171.12-0.45-0.43-0.07差异额20023.74%-2.41%-15.11%-2.24%9.15%0.83%-1.65%差异率 2.36-1.52-1.21-0.500.290.13-0.23差异额2003绝对值合计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项目上市银行净利润差异有较大影响的会计项目差异项目待出售证券的计价外汇远期及掉期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同业拆借等利息收支所得税会计处理10上市公司实务中差异的主要方面第一类:规范的差异收入确认费用的确认及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折旧第二类:国际准则有规范,我国没有金融工具的计价所得税会计11为什么?12一、我国会计制度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制度准则体系的组成法律:会计法(2000年生效)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发布) 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16个)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行业会计制度(13个行业)信息披露:证监会规章13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办法行业会计制度暂行规定等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信息披露准则1415具体会计准则(1)上市公司2002年1月1日中期财务报告上市公司1999年1月1日建造合同上市公司1999年1月1日收入上市公司1997年1月1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实施范围施行日期会计准则16具体会计准则(2)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2001年1月1日前只实施在上市公司上)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租赁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借款费用所有企业2000年7月1日或有事项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非货币性交易(2001修订)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债务重组(2001修订)所有企业2001年1月1日现金流量表(2001修订)17具体会计准则(3)同上2002年1月1日固定资产同上2002年1月1日存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2003年7月1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8具体会计准则(4)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1日前只在上市公司实施)2001年1月1日投资(2001年修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1日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时间表2001年1月1日起 2002年1月1日起2003年3月1日起 2003年至2005年止适用范围除银行,保险,和特殊金融机构外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
2014年修订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简介
![2014年修订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4ae510fde80d4d8d05a4f09.png)
2014年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大修订简介2014年1月至3月,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新增或修订的七项企业会计准则,虽然2006年2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之后,财政部发布了六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五个年报通知及若干会计处理规定和复函,但如此大规模的准则修订和增补尚属首次。
这些新准则基本与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保持了持续趋同。
另外,财政部还于2014年3月17日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对原《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可看作是准则中规定的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区分原则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指南。
一、修订或新增的八项准则与对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注:参考视野贴-最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与对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二、修订的五项会计准则(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修订)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通知》(财会[2014]7号)。
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本准则要求调整比较数据。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共八章四十五条,包括总则、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以及衔接规定和附则。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还对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讲解中相应的规范性条款内容进行了整合。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详见2014《CAS 30—财务报表列报》VS 2006《CAS 30—财务报表列报》。
国际会计准则---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1fb1d1360cba1aa811da76.png)
国际会计准则---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 1998年修订
本准则中以粗体标示的段落,应与本准则中的背景资料和实施指南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前言》的内容一并阅读。国际会计准则不拟应用于不重要的项目(参见《前言》第12段)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投资者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
21.如果联营企业具有发行在外的可累积优先股,并且为集团外部所持有,则不管股利是否已经宣布发放,投资者均应在调整优先股股利后。计算它在利润或亏损中的份额。
22.在权益法下,如果投资者在联营企业亏损中的份额,等于或超过了投资的帐面金额,投资者一般应中止登记更多的亏损份额,投资应按价值为零予以列报。登记更多的亏损,仅限于投资者由于为联营企业担保或以其他方式承担债务,而为联营企业履行责任所发生的债务或支出。如果联营企业此后报告利润,投资者只有在其应占利润的份额与未确认的净亏损的份额相等以后,才能重新确认其应占利润的份额。
生效日期
29.除第23段和第24段外,对从1990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生效。
30.第23段和第24段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生效时开始有效,亦即对报告期自1999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财务报表有效,除非在此报告之前就应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
31.本准则第23段和第24段于1998年7月批准,以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会计》(1994年重编)中的第23段和第24段。
定义-成本法
7.在成本法下,投资者以成本记录对被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确认的收益,仅限于投资者在购买日以后,从被投资者产生的累计净利润中收到的分配额。收到的分配额超过这种利润的部分应作为投资的回收,冲减投资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3435201ff00bed5b9f31db6.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表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两种类型:(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三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第四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第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第六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七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会计准则第2 9 号(2 0 1 0 年版)正体中文版草案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仅准则部分对外征求意见,有意见者请于99 年10 月15 日前,将意见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tifrs@.tw)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覆审项目委员会征求意见函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A部分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覆审项目委员会翻译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1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本版纳入截至2009 年12 月31 日发布之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对本准则所作之修正。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9 年7 月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并于1994 年重新编排。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1 年4 月决议,依据旧章程所发布之所有准则及解释于修正或撤销前仍应适用。
其后,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已被下列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修正:_ 国际会计准则第21 号「汇率变动之影响」(2003 年12 月修订)_ 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财务报表之表达」(2007 年9 月修订)*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之改善」(2008 年5 月发布)。
*下列解释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有关:_ 国际财务报导解释第7 号「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之重编法」(2005 年11 月发布)。
* 生效日为2009 年1 月1 日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2目录段次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范围1–4财务报表之重编5-37历史成本财务报表11-28财务状况表11-25综合损益表26净货币部位损益27-28现时成本财务报表29-31财务状况表29综合损益表30净货币部位损益31税32现金流量表33相对应数字34合并财务报表35-36一般物价指数之选择及使用37高度通货膨胀经济停止38揭露39-40生效日41下列随附文件请见本版B部分结论基础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3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由第1 至41 段组成。
各段均具同等效力。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采用本准则时,仍沿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之准则格式。
阅读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时,应考虑其结论基础、「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前言」与「财务报表编制及表达之架构」之意涵。
在无明确指引之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动及错误」提供如何选择及适用会计政策之基础。
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4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财务报导*范围1 本准则适用于企业以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货币为功能性货币之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
2 在高度通货膨胀之经济环境下,未经重编而以当地货币报导之经营结果及财务状况,并无用处。
在高度通货膨胀下,货币以如此高之膨胀率丧失购买力,以致于不同时点(即使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之交易或其他事件所产生金额之比较,会令人误解。
3 本准则并不对发生高度通货膨胀之认定,建立一绝对膨胀率,何时须依本准则重编财务报表系属判断事项。
一国之经济环境有下列特性(惟不限)时,即显示具高度通货膨胀:(a) 一般民众偏好以非货币性资产或币值相对稳定之外币保存其财富,且将其所持有之本地货币立即投资,以维持购买力;(b) 一般民众所称货币金额是用相对稳定之外币而非本地货币表示,且报价亦可能用该外币;(c) 即使授信期间短,赊销及赊购之价格亦计入补偿授信期间之预期购买力损失;(d) 利率、工资及价格均与物价指数连动;及(e) 过去三年累积之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4 所有以同一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货币报导之企业,宜自同一日起适用本准则。
惟任何企业于报导期间认定其报导货币所在国家存有高度通货膨胀时,均应自其报导期间开始日起适用本准则。
财务报表之重编5 物价受到各种特定或一般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之影响而随时间变动。
供需及科技变动等特定因素,可能引起个别物价之重大且彼此独立之增减变动;一般因素* 于2008 年5 月发布之「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之改善」,理事会变更以下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中所使用之专用术语,以期与其他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一致:(a)「市场价值」修正为「公允价值」,及(b) 「经营结果」及「净利」修正为「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5可能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之变动,从而造成货币之一般购买力变动。
6 企业以历史成本编制财务报表时,并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及所认列资产与负债之特定价格上升。
惟企业之资产及负债若依规定以公允价值衡量或选择以公允价值衡量者除外。
例如,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可能重估至公允价值,而生物资产通常依规定亦按公允价值衡量。
惟有些企业则以反映资产之特定价格变动之现时成本法表达其财务报表。
7 在高度通货膨胀之经济环境下,不论系以历史成本法或现时成本法编制之财务报表,惟有其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才有用。
准此,本准则适用于以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货币所报导之财务报表。
本准则规定之信息不得以未重编财务报表之补充方式表达,亦不鼓励单独表达未重编之财务报表。
8 当企业之功能性货币系属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货币时,其财务报表不论按历史成本法或现时成本法,均须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编制。
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财务报表之表达」(2007 年修订)规定应揭露之前一报导期间相对应数字及任何较早期间相关信息,亦须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编制。
为列报不同表达货币比较金额之目的,应依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之影响」第42段(b)及第43段规定处理。
9 净货币部位之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并单独揭露。
10 依本准则重编财务报表时,须应用某些程序及判断。
此等程序及判断于不同期间之一致采用,远较重编后财务报表金额之精确性重要。
历史成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表11 未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之财务状况表金额,应依一般物价指数重述。
12 货币性项目因已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故无须重述。
货币性项目系指持有之现金及将以现金收付之项目。
13 资产及负债依协议而与价格变动连动者(例如与指数连动之债券及放款),应依协议予以调整,以确定其于报导期间结束日之余额,并以调整后金额列入重编后之财务状况表。
14 所有其他资产及负债均为非货币性。
某些非货币性项目已就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金额(例如净变现价值及公允价值)列报,故无须重述。
所有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及负债则应重述。
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615 大部分非货币性项目因系以成本或折旧后成本列报,故以取得当时之金额表达。
每一项目之重编后成本或重编后成本减累计折旧,系按取得日至报导期间结束日之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率乘以历史成本及累计折旧计算而得。
例如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原料及商品存货、商誉、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类似资产,皆自其取得日起重述。
在制品及制成品存货则自购买成本及加工成本发生之日起重述。
16 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取得日之详细资料可能无法取得或估计。
在此罕见情况下,首次采用本准则之期间,可能须以独立专业之评估价值,作为重述基础。
17 依本准则规定应重述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时,各期间之一般物价指数可能无法获得。
在此情况下,可能须采用诸如以功能性货币与另一相对稳定之外币间之汇率变动为基础之估计。
18 某些非货币性项目可能以取得日或财务状况表日以外日期之金额列报,例如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已于较早日期重估价,此时,其账面金额应自重估价日起重述。
19 当非货币性项目重述后之金额大于其可回收金额时,应依相关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之规定减少其账面金额。
例如,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商誉、专利权及商标权等重述后之金额均应冲减至可回收金额,而存货之重述后金额则应冲减至净变现价值。
20 依权益法处理之被投资者,可能以高度通货膨胀经济下之货币报导。
此等被投资者之财务状况表及综合损益表应依本准则重编,以计算投资者对其净资产及当期损益所享有之份额。
当被投资者重编后之财务报表系以外币表达时,其财务报表应以收盘汇率换算。
21 通货膨胀之影响通常已认列于借款成本中,因此不宜同时重述融资之资本支出,并资本化为补偿当期通货膨胀之借款成本。
借款成本中用以补偿通货膨胀所丧失购买力之部分,应于发生当期认列为费用。
22 企业可能签署协议允许其无息延迟付款以取得资产。
若设算隐含之利息费用于实务上不可行,则该资产应自付款日(而非取得日)起重述。
23 [已删除]24 企业应于首次适用本准则之报导期间开始日,对保留盈余及重估增值以外之业主权益各组成部分,依其投入或发生日之一般物价指数重述。
前期产生之重估增值应予销除。
重编后之保留盈余则由重编后财务状况表之所有其他金额所导出。
25 企业应于首次适用本准则期间结束日及后续期间,以各期间开始日之一般物价指数(或者如果投入日晚于期间开始日时,则以投入日之一般物价指数)分别重述业主权益之各组成部分。
当期业主权益之变动,应依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之规定揭露。
国际会计准则第29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7综合损益表26 综合损益表之所有项目应以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
因此,所有损益项目应自该项目原始记录于财务报表时,按一般物价指数之变动重述。
净货币部位损益27 于通货膨胀期间,在资产与负债未与物价水平连动之范围内,若企业持有之货币性资产超过货币性负债,将有购买力损失;反之,若持有之货币性负债超过货币性资产,将有购买力利益。
该净货币部位之损益,可由重述非货币性资产、业主权益与综合损益表项目及调整与物价指数连动之资产及负债之差额导出。
此损益亦可就当期货币性资产及货币性负债间差额之加权平均数按一般物价指数变动推估。
28 净货币部位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
依第13 段之规定,对依协议而与价格变动连动之资产负债所作之调整,应与净货币部位之损益互抵。
其他损益项目,例如利息费用及利息收入,及与投资或借款资金相关之兑换差额,亦与净货币部位有关。
虽然此等项目系分别揭露,如将其与净货币部位损益一起列报于综合损益表尤佳。
现时成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表29 以现时成本计价之项目无须重述,因已依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表达。
其他财务状况表项目应依第11 至25 段之规定重述。
综合损益表30 重编前以现时成本编制之综合损益表,通常以相关交易或事件发生日之现时成本报导。
销货成本及折旧系以耗用时之现时成本记录;销货收入及其他费用则于发生时以其货币金额记录。
因此,企业须采用一般物价指数将所有金额重述至报导期间结束日之现时衡量单位。
净货币部位损益31 净货币部位损益应依第27 及28 段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