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急诊科急诊患者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急诊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运用品质管理圈活动方法,以”降低急诊患者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通过品管圈手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9个月的实践急诊患者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有效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急诊患者安全转运。

标签:品质管理圈;急诊安全转运;风险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各类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急诊诊治后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院内转运,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事件。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或者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1]。我科于2013年3月~12月成立”救生圈” 品管圈,针对急诊院内转运中严重不良事件包括窒息、猝死、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各引流管脱出、人工气道脱出、深静脉导管脱出,运用品管理论和方法展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4月~7月急诊院内转运总数24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9月~11月,急诊院内转运总数1814例患者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流程,医生下达转运医嘱,护士凭经验安排人员护送,大部分由护工或护理员护送。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管理急诊院内转运患者。具体方法如下:

1.2.1.1组圈由一名副主任护师为品管圈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护士长为督导员,成员由2名主管护师和4名护师组成,负责各分管项目的实施。

1.2.1.2确定主题经过头脑风暴法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按最高分选取了”降低急诊患者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活动主题。

1.2.1.3现状把握制定《急诊患者转运查检表》在2013 年4~7月对转运的急诊患者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并对这些严重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将评估不当、护送人员选择不当、设备与药品准备不充分、病情观察不当、沟通不当5方面做为造成严重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选定评估不当、护送人员选择不当、设备与药品准备不充分为主要问题。

1.2.1.4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1.2.1.5问题解析与对策拟定运用原因分析- 鱼骨图手法来解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圈选要因探讨整改策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目标。①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全面。对策:充分评估患者的转运安全,根据危重患者评估单要求建立转运安全风险评估单,以打分方式评估转运风险[2]。②护送人员选择不合适。对策:?訩根据MEWS(表1)[3]选择护送人员。我院将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按工龄、工作能力、岗位进行考核分级由低到高为N1~N5级。MEWS≥8分,提示该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大,由N3-N4护士送,并要求主管医生陪同;MEWS 4分~7分,在转运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携带好抢救物品和仪器,由N2-N3护士送,MEWS评分0分~3分,提示患者病情较稳定,转运较安全,可以由担架员、实习生护送[4]。将表格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建立信息化识别模式,使”手算”变”电算”,达到缩短预警时间、及早发现和处置危重患者。?訪根据特殊疾病,需要结合病情,评估心电图、瞳孔变化、血氧饱和度,选择护送人员。

③转运设备准备不充分。转运患者用的氧气瓶太重,不方便携带,大部分时候还是用氧气袋代替,达不到给氧要求。我科无便携式吸引器,导致一些患者转运途中可能会呕吐因无吸引器造成窒息。对策:?訩根据病情合理充分准备用物,保证用物安全有效。?訪将转运床头设计一个可以放下小氧气瓶的架子,减轻了护送人员的工作量,保障了患者的给氧浓度。?訫申请加备便携式吸引器。

2结果

2.1有形成果对照组急诊转运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5例(0.2%),患者满意度81.9%。观察组急诊转运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2例(0.11%),患者满意度95.6%。目标达成率100%。

2.2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管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3讨论

3.1急诊转运是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尤其是急诊科的转运风险更大,甚至大于ICU的患者[1,5]。无论是转运前还是转运中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处理[5,6]。转运前应评估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良事件[7],如窒息、呼吸心跳骤停、休克、心律失常、各引流管脱出、人工气道脱出、深静脉导管脱出等。准备相应的对策,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转运,告知家属转运风险取得书面同意,与接收科室有效沟通,根据MEWS选择合适的护送人员,根据病情准备合适的转运设备及药品,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意外,就地紧急处理。

3.2 品管圈推进急诊转运流程质量环节的完善[8]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各成员掌握了品管圈实施的方法及流程,促进了急诊科在转运方面的质量环节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护理安全措施,标准化急诊患者转运流程,有效地降低了急

诊患者转运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Day MW.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the Northwest Med Star experience[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5,17(2):183-190.

[2]罗银秋.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4(15):138-139.

[3]Subble C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 Validation of modified Early Warm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QJM,2001,94(10):521-526.

[4]谢晓梅,孔悦,杨大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

[5]廖秀梅.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10-211.

[6]李梅芳.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J].现代医院,2008,8(7):320-321.

[7]刘瑛.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及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9(26):20-42.

[8]王芳,胡友珍,吴洁.品管圈在完善急诊科转运交接记录中的成效分析[J].论著,20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