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粤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5 匀变速直线规律应用与汽车行驶安全 课件(14张PPT)
由 v12 v02 2as1 解得 v1 25m / s 90km/ h 违规占用超车道
问题2:后车在看到前车刹车尾灯亮后,立即采取全力刹车,警察测量得 到后车的刹车痕迹长度S2=100m,根据两车损坏程度及后车司机的回忆, 警察确认后车以v2=36km/h撞上前车,若后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为a=6m/s2, 试通过计算判断后车是否违反限速
由 v32 v22 2as2 解得 v3 36m / s 130 km/ h 超速
交警发现两车均违反了限速要求,交警进一步判断后车是否 未按要求保持安全距离
问:要判定刹车前两车的距离,需要进一步获得什么证据?
问题3:经询问,前车司机为了早点回到家,已经连续驾驶5小时,后车 司机出发不久驾驶时长约半个小时,警察现场做了反应测试并调取行车 数据确认两司机供述真实可信。一般健康成年人反应时间与连续驾驶时 长关系如图所示,则前车刹车瞬间,两车的距离为多少?
问:回到现场, 在没有摄像头的事 发路段,我们可以 通过哪些方式收集 证据?收集哪些证 据?该证据指向怎 样的物理量(或物 理过程)?
展示与交流:你想到的收集证据的方法是?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什么 样的直接证据?该证据指向怎样的物理量(或物理过程)?
证据收集方法
证据
证据指向
证据收集方法 观察与估算 观察与估算 观察与测量 问询与观察 问询与测试
证据 汽车损坏程度 路面及轮胎粗糙程度 刹车痕迹长度 驾驶者采取的措施 驾驶者的注意力情况
证据指向 碰撞时车的速度 汽车刹车时加速度
刹车时初速度 汽车的运动情况 驾驶者的反应时间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件粤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3.对刹车时间和刹车距离的分析: (1)刹车时间:从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完全停下来经历的时间。 (2)刹车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刹车距离:汽车在刹车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4)规律:刹车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路面情况、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汽车轮胎的质量, 由 s2=2va2须大于或等于停车距离,分析停车距离时要分 别计算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最好结合实际情况画出示意图。 2.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反向转化为加速度大小相同的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使运算简便。
答案:(1)4 s (2)60 m (3)30 m/s (1)汽车的刹车时间 t=av =250 s=4 s; (2)汽车从发现障碍物到停止,前进的距离 s=vt0+2va2 =(20×1.0+22×052.0 ) m=60 m,汽车停止时据障碍物的距离 L=x-s=(120-60) m=60 m; (3)据题设有 x=vmt0+v22ma ,代入数据解得:vm=30 m/s。
【典例】某公路上汽车驾驶员以 v=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距离前方 x =120 m 处有一障碍物,该驾驶员立即操纵刹车,直至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 间(即反应时间)t0=1.0 s,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 a=5.0 m/s2 的恒定加速度运动,最 终停止。求: (1)刹车后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t; (2)该汽车停止时到障碍物的距离 L; (3)欲使该车不会撞到障碍物,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vm。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汽车的安全行驶 1.汽车行驶模型:将汽车的启动过程、行驶过程和刹车过程分别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 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这样就可以运用运动学知识分析汽车的运动问题。这只是实际情境的 一种近似简化,是理想化模型,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摩托车等也可进行类似简化处理。 2.对反应时间和反应距离的分析: (1)反应时间: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的措施经过的时间。 (2)反应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反应距离: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即 s1=vΔt。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3份)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高中物理必修1
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 汽车行驶安全》
授课老师: 陈俊
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 通事故378781起,夺去 了近9万人的生命。
交通安全事故猛于虎!
“吻”之过
无言的呻吟
欲哭无泪
思考:
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行 车距离?
为什么不可超速驾驶?
为什么不可酒后驾车?
例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 速度为108km/h,若驾驶员发 现前方7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 马上紧急刹车,汽?
例2:在例1中,如果驾驶员看到 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 0.5s, 该汽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v
V0
S1
离
10m
15m 10m 40km/h
60km/h
• 作业:课后练习第1、3题。 •《同步训练》第四节A组题
谢 谢!
S=S1+S2 S2
o
t1
t t2
例3:若驾驶员酒后开车, 反应时间为1.5s,上述汽 车是否有安全问题?
总结: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保证行车安全的几点建议: ①杜绝酒后或极度疲劳状态下开车;
②保持车况良好,随时注意检查制动系统; ③保持合理车距; ④严禁超速行驶; ⑤严禁超载。
停
车 距
20m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
不能酒后驾车,不能疲劳驾驶,精力高度集中等.
(2)客观因素:汽车的状况、天气和路面是影响安全距离的重要因素,雨天
路面湿滑、冬天路面结冰、轮胎磨损严重等都会造成刹车距离的增大.
2.安全行驶
为了保证安全,汽车行驶过程中与前方汽车的实际距离应该大于安全距离.
(1)对应于不同路况、车况和天气状况,驾驶员应灵活调节车距,使其大于
(1)求该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2)若该车以108 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方120 m处道路塌方,
司机因看手机2 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刹车的加速度与第
(1)问中大小相等.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教你析题
读取题干
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
60
80
反应距离 刹车距离
s/m
x/m
10
10
15
22.5
20
40
停车距离
L/m
20
37.5
60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有什么关联,刹车距离
呢?
提示 反应距离与速度成正比,刹车距离与初速度二次方成正比.
知识归纳
1.影响安全距离的因素
(1)主观因素:司机必须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沉着冷静,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方30 m处有一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
速度大小为6 m/s2,则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最多为( B )
A.0.5 s
B.0.75 s
C.0.8 s
D.0.95 s
解析 汽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设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最多为t,则v0t+
度粤教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件张ppt文档
(3)临界条件 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及、恰好避免相 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情况,即出现上述四种情况的临界条 件为v1=v2.
2.相遇问题 (1)特点: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2)条件:同向运动的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各 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 遇. (3)临界状态 避免相碰撞的临界状态是两个物体处于相同的位置时,两者 的速度为零.
思考 酒后驾车会有什么危害,从行驶安全角度为什么严禁 酒后驾车.
答案 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至少增加2倍.从而反应距离 大大增长.从而危险增加,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危害自己和他 人.所以严禁酒后驾车.这也是对驾驶员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必要 措施.
一、汽车的安全距离 1.反应距离 在汽车行驶安全知识中,反应时间是指信息传达至驾驶员后 到驾驶员根据信息作出有效反应动作的时间间隔,反应距离决定 于反应时间和车的行驶速度. 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车速一定的情况下,反应越快 即反应时间越短,越安全.
解法二:(用数学求极值方法求解) 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t秒两车相距最远. 有:Δs=v自t-12at2=6t-32t2=-32(t-2)2+6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条件知,t=2 s时,Δs最大,于是得:Δsm =6 m 关于第二问: 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则 vt′=12at′2 解得:t1′=4 s,t2′=0(舍去) 汽车速度 v′=at′=12 m/s
2.刹车距离 刹车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其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 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3.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即停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
二、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1)追及的特点: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处在同一位置. (2)追及问题满足的两个关系 ①时间关系:从后面的物体追赶开始,到追上前面的物体 时,两物体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位移关系:s2=s0+s1 其中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s1表示前面被追物 体的位移,s2表示后面追赶物体的位移.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粤教版)教学课件2.5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根据
vt2 v02 2as 得:
vt2 v02
0 30 2
m 60m
汽车由刹车到停车的所经过的位移为: s
2a
2 (7.5)
因为前方距离有80m,汽车经过60m就停下来,所以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想一想
上题中,汽车刹车后经4s停下来,试问驾驶员发
现事故到汽车停下来是否也是4s?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①反应时间t反——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
②反应距离( s1=v0t反)——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驾驶速度(相当
于匀速)行驶所通过的距离
V02
S
③刹车距离( 2
2a )——制动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
匀速行驶。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停下,行驶距离为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
移S=25m,此过程可以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延长了多少?
反应过程
s1
刹车过程
s2
解:(1)汽车初速度 v0 72km / h 20m / s ,末速度
t,则 L v0 t ' s ,
解得: t ' 0.7 s
'
所以反应时间延长值 t t t 0 (0.7 0.5) s 0.2s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讨论与交流】
若例题2中的驾驶员是酒后驾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
t
0 .7 s
新粤教版必修1物理2.4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件1(14张PPT)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问题2】在问题1中,如果驾驶员看到交通事故时的反应时间是 0.5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四个概念】 ①反应时间 ②反应距离 ③刹车距离 ④安全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讨论】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①反应时间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与其注意力集中程度、驾驶经验和体力状 态有关,驾驶员酒后或极度疲劳将造成反应时间增加2~3倍。 ②反应距离 ——与车辆行驶的速度 v 和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直接有关。 ③安全距离 ——与车辆行驶的速度v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车辆制动能力、 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以及载重量有关。 【结论】保证行车安全的几点建议: ①杜绝酒后或极度疲劳状态下开车,谨慎驾驶; ②保持车况良好,随时注意检查制动系统; ③保持合理车距; ④严禁超速行驶; ⑤严禁超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吻”之过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夹心饼干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欲哭无泪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头之不存 人将安乎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高速坦途你不走 黄泉坎坷你偏行
最新-高中物理 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件 粤教版必修1 精品
* 例3 若驾驶员酒后开车,反应时间为1.5s,上述汽车 是否有安全问题?
解: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S =V t =(30×1.5)m= 45m
★讨论一:我们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例1 有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 108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发生了交 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汽车以恒定的加速 度经过4s才停下来,问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
题?
分析: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②初速度为108km/h=30m/s,t=4s ③题中还隐含一个条件:汽车停止后末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与
汽车行驶安全
1.我国的汽车数量情况
2.车多带来交通事故
3.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
• 超速驾驶 • 疲劳驾驶举出几条安全行车的法规
﹡保持一定的行车距离 ﹡不可酒后驾车 ﹡不可超速驾驶 ﹡不可疲劳驾驶 ﹡遵守交通规则
车的总位移 S=200/3+100/3×0.5=250/3m>80m
所以车存在安全问题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了解到行车安全的部分法规, 而且知道了这些法规完全来自于运动学原 理。在论证这些法规的过程中,我们应用 了运动学的公式,明确了一般的解题程序。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多多运用我们学过的 物理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解:选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20km/h=100/3m/s,其加速读为
• a =(V0 –Vt )/t =[(0–100/3)/4 ]m / s2
= –25/3 m / s2
汽车由刹车到停止所经过的位移为
【新教材】2.5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件-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三 酒后驾驶的危害
问题:酒驾严重影响了安全行驶,如何用物理规律 解析这一现象?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三 酒后驾驶的危害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驾驶员喝酒后,会导致反应时间增强,增加了汽 车停车时间的反应距离,容易发生危险,因此, 严禁酒后驾驶。
则1=由12 ×s=a12×at222可,得: 解得
a=0.5m/s2,
则6s内的位移:s
1 2
at62
1 2
0.5 62 m
9m
故答案为:B。
达标检测
4.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的一条车道上以72 km/h的速度匀速 行驶,突然发现其正前方120 m处有一辆货车同向匀速前进, 于是轿车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若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 大小为a=1 m/s2,两车相距最近时,距离为22 m,忽略司机 的反应时间,则货车的速度大小为( ) A.21.6 km/h B.18 km/h C.16 km/h D.12 km/h
刹车距离:汽车在刹车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由行驶速度 和加速度决定,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由路面和轮胎决定
新课探究
归纳小结
(1)安全距离是指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 车与前车保持的最短距离.安全距离包含反应 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 (2)反应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汽车在反应时间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3)汽车在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根据逆向思
达标检测
2.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要求1.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行车问题2.根据不同运动性质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物理观念:知道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反应时间的概念,理解刹车距离,并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2.科学思维:掌握汽车刹车问题的处理方法,并会计算推理,能解决相关物理问题3.科学探究:能探究正常驾驶与酒后驾驶的刹车问题,学会交流与合作4.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际生活与科学规律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名师点睛1.反应时间:从司机意识到应该停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驶过的距离叫作反应距离。
3.刹车距离:从驾驶员刹车开始,汽车以原行驶速度为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所通过的距离叫作刹车距离。
4.停车距离: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探究点一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知识深化1.反应距离s1=车速v0×反应时间t,其中反应时间是从司机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
2.刹车距离: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刹车距离s2=v022a,大小取决于初速度v0和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3.安全距离即停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
4.影响安全距离的因素(1)主观因素:司机必须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沉着冷静,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酒后驾车,不能疲劳驾驶,精力高度集中等。
(2)客观因素:汽车的状况、天气和路面是影响安全距离的重要因素。
雨天路面湿滑,冬天路面结冰,轮胎磨损严重等都会造成刹车距离的增大。
题组过关1.为了安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有一辆车发现前面24 m处发生交通事故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反应时间为t=0.6 s。
经测量,路面刹车痕迹为s=14.4 m,该汽车是否违章驾驶?是否会有安全问题?答案:见解析解析:依据题意,可画出汽车运动示意图。
刹车痕迹长度即刹车距离,由v t2−v02=2as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v0=√v t2−2as=√0−2×(−5)×14.4m/s=12 m/s=43.2 km/h>40 km/h。
所以该汽车违章驾驶在反应时间内匀速行驶的位移s1=v0t=12×0.6m=7.2m,停车距离Δs=s1+s=7.2m+ 14.4m=21.6m由于Δs<24 m,所以该车不存在安全问题,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2.(2021广东肇庆高一上期末)驾驶员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看到前方30 m处有一障碍物后紧急刹车,恰好未撞上障碍物,已知驾驶员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5 s,求:(1)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3)若驾驶员饮酒,反应时间变为0.75 s,则汽车以多大的速度撞击障碍物。
答案:(1)10 m(2)10 m/s2(3)10 m/s解析:(1)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s1=v0 t=10 m(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2=s−s1=20m恰好未撞上障碍物时的速度为0,则v02=2as2,代入数据解得a=10 m/s2(3)在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s1′=v0 t′=15 m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s−s1′=15m−2as2′=v2−v02解得v=10 m/s探究点二追及与相遇知识深化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的特点: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2)追及、相遇问题满足的两个关系①时间关系:从后面的物体追赶开始,到追上前面的物体时,两物体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位移关系:s2=s0+s1,其中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s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s2表示后面追赶物体的位移。
(3)临界条件: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情况,即出现上述四种情况的临界条件为v1=v2。
题组过关1.(2021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月考)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1527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
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赶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相距多少? (2)汽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2 s; 6 m(2)4 s; 12 m/s解析:(1)解法一(函数法)当汽车行驶时间为t时,两车相距Δx=6t−32t2当t=−b2a =2s时,有极值Δx=4ac−b24a=6m。
(其中字母a、b、c是二次函数中的系数)解法二(方程法)当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时,两车相距Δx=6t−32t2则32t2−6t+Δx=0当判别式Δ≥0时方程有实数解,即Δx≤6 m,当且仅当等式成立时有极值。
解法三(物理分析法)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则at=6 m/s,t=2s,Δx=6t−32t2=6m解法四(图像法)画出v−t图像,如图所示。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经分析得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则6=3t,Δx=6t−6t2解得t=2 s,Δx=6 m。
(2)解法一(物理分析法)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v自t′=12at′2,代入数值得t′=4s,v汽=a汽t′=3×4 m/s=12 m/s。
解法二(图像法)由(1)中的v−t图像可看出当t′=2 t=4 s时,两车位移相等,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v汽=2v=12 m/s。
2.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2516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之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追赶前方以1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
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000 m,则:(1)追上卡车前两车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答案:(1)1072 m(2)120 s解析:(1)由题意作出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1=v ma= 16 s位移s1=v m22a=200 m<s0=1000 m所以摩托车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则追上卡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
设从开始经过t2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s m,于是有at2=v所以t2=va=9.6 s最大间距s m=s0+v⋅t2−12at22=1000m+15×9.6m−12×2516×9.62m=1072m(2)设从开始经过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s1+v m(t−t1)=s0+v⋅t,解得t=120 s评价检测·素养提升课堂检测1.(2021广西梧州高一上期末)一辆汽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不计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A.5.5 mB.6.25 mC.7.5 mD.8.75 m答案:B解析:安全距离为从刹车开始到最后停下来汽车运动的距离,整个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t=v a =2.5 s,则汽车行驶位移x=12a t2=6.25 m。
2.(2021北京大兴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的v−t图像中,直线表示甲物体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像,折线表示同时开始运动的乙物体由静止从A地向B地运动的v−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4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在t=4 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C.在0~2 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2~4 s内,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答案:B解析:根据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t=4 s时,甲的位移和乙的位移不相等,刚开始甲的速度较大,故是乙追甲,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A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在02 s内,甲物体的加速度为a甲=60−802 m/s2=−10 m/s2,乙物体的加速度为a乙=40−02 m/s2=20 m/s2,两者的加速度大小在这段时间内不相等,C错误;在2~4s内,乙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D错误。
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道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x,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发生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xB.32x C.2x D.52x答案:B解析:因后车以加速度2a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12x;在前车刹车滑行的时间内,后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2x,所以,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2x+12x−x=32x。
4.(多选)(2021安徽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末)在18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某小队以线上一点为原点,沿赛道向前建立x轴,他们为机器人甲、乙编写的程序是,让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分别为x甲=3t+t2,x乙=9t,则( )A.从原点出发后的较短时间内,乙在前,甲在后B.甲、乙再次相遇前,最大距离为9 mC.两机器人在x=54 m处再次相遇D.8 s时,两机器人相遇答案:A; B; C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与x甲=3t+t2比较系数可得甲的初速度为v1=3 m/s,加速度为a=2 m/s2,乙做速度为v2=9 m/s的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关系式可知从原点出发后的较短时间内,乙在前,甲在后,故A正确;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v1+at= v2,代入数据可得t=3 s,则甲运动的位移x1=3×3m+32m=18m,乙的位移x2=27 m,距离Δx=x2−x1=9m,故B正确;再次相遇时位移相同,则有3t+t2=9t,解得t= 6 s,则乙运动的位移x=9×6m=54m,故C正确,D错误。
素养视角教材拓展“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有一次是意外”这是民间广泛流传的顺口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超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此每条公路对行驶的车辆都有速度要求,为防止个别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交管部门会在一些位置安装测速装置来监督驾驶员的文明驾驶习惯。
常见的测速装置有:视频检测、微波雷达、声波检测、激光检测和雷达测速,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视频检测和雷达测速。
雷达测速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计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通俗来讲,就是在道路旁边架设雷达发射器,向道路来车方向发射雷达波束,再接收汽车反射的回波,通过回波分析测定汽车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