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 上的欧洲各国, 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 心,地处东经 104°35′~106°44′、北 纬 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 1100 米。天水市居西安
农业
截止到 2012 年天水的土壤、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粮食作物 10 多种、经济作物 20 多种, 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 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梨、大樱桃,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 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林木资源 2500 多种,出产药材、生漆等林副产品百余种,森林 覆盖率达 27.1%。境内的小陇山、关山、秦岭三大林区林地面积达 1026 万多亩,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也是重点水土保持 与荒漠化防治实验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林果、畜禽、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卉等优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农 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
天水概况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至 2013 年天水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
天水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296 处,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 山石窟,还有其他大小石窟 6 处。
工业
截止到 2012 年天水经济开发较早,上世纪初,雕漆、纺织、面粉等传统工业就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较快,特别 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搬迁天水后,天水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有工业 企业 749 家,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 塑料、雕漆工艺 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 400 多个系列 3200 多个品种,有 200 多种产品荣获国家、部、省优和甘肃名牌产品、陇货精品等荣誉称号,60 多种产品出口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 业优势明显,加工工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69.9 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占全市法人单位的 11.7%,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 构与我省以资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较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 1167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81.49%; 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 2652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18.51%。
药材
野生药用植物 660 多种,其中常用药 220 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 30 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 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 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经济
截止到 2012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13.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9.4 亿元,增长 8.1%; 第二产业增加值 162.6 亿元,增长 16.5%;第三产业增加值 171.9 亿元,增长 13%。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9 亿元,比上年增 长 6.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8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8%。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7.4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8.2%。全市 500 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16.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59%。其中项目投资 380.49 亿元,增长 44.01%;房地产开发投资 36.01 亿元,增长 29.1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34.56 亿元,增长 15.69%;第二产业投资 144.75 亿元,增长 40.89%,其中工业投资 123.31 亿元,增长 37.64%;第三产业投资 237.19 亿元,增长 48.72%。全市完成大口径 财政收入 72.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54%。
历史称谓(市花:月季 市树:国槐)
天水市古为“邽县”。 邽县(读作:guī)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 688 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公元前 221,秦始 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天水市区西南。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 114 年)。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 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 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 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 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在天水,有翡翠镏玉的马跑泉,香美胜乳的甘泉,四季不变、袪病健身的温泉,珠 帘垂挂的菩萨泉,寒彻沁人的八卦泉,鱼随泉涌的神鱼泉等,分布面广,知名度高。这些泉水水质甜美,四季不断,久饮能使人皮肤 洁白。天水居民皮肤多白嫩,因而有"天水白娃娃"的说法。 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220 年)。 天水是"秦"的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岭、秦州等。 远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 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并赐“嬴”姓。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 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叫"秦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开端。 在唐开元盛世,秦州是中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经,曾途经天水,"过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传着许多唐僧取经的 传说。唐安史之乱后第四年,杜甫为回避动乱,也曾毅然弃官,携带家小,越陇山,奔到秦州。开始居住在秦州城东南 50 里的东柯谷, 即现今天水市北道区街子乡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后移居秦州城内。杜甫在秦州住了三个月,所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以 及由陇入蜀的 12 首纪行诗,在他一生诗词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纪”之名,始自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 龙城得名与“伏羲氏”有关。 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 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 64 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 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
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气候情况`
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 11℃。最热月 7 月,平 均气温为 22.8℃;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为-2.0℃。每年 9 月至 11 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 491.7 毫米,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 800—900 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 600 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 500 毫米。年 均日照 2100 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 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 26.6%和 30.6%,冬季 占 22.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极端最高气温 38.2℃,极 端最低气温-17.4℃。
经济区
截止到 2012 年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 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 7.98 万平方公里,2007 年末总人口为 2842 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 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中国西部地 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 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 设大西北、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行政区划
天水市至 2013 年 10 月 31 日,天水市下辖秦州、麦积区两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5 个县,面积 14392 平方千米,总人口 340 万,常住人口 37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20 万人,城市化率达到 33%,城区人口 60.3 万人。
地理环境
天水白娃娃
天水“白娃娃”是天水乃至全国对天水籍姑娘的美称。 “白娃娃”的皮肤白皙粉嫩,那种白不是脂粉抹出来的,而是一种不施粉黛、天生丽质的白。天水“白娃娃”以白著称。肤润颜泽, 睛明眼亮;眉青目秀,天水之所以能出“白娃娃”,究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有宗族血缘的繁衍;二是有襁褓之出的婴育;三是有母亲优 乳的喂养;四是有天河之水的滋养;五是有厚皇嘉土的栽培;六是有温润气候的呵护;七是有生态自然的“保驾”;八是有和风细雨的 抚慰;九是有乡土气息的熏陶;十是有良家少女的爱美。这诸多因素构成了天水”白娃娃”的“美丽和辈出。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 水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
天水也是中国县制初始地,天水市甘谷县具有华夏第一县的美誉,著名三国人物姜维就诞生于此。2500 年的春秋古柏映衬着这 座古老的城市,天水八千年的历史文化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誉为“历史古城”,天水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交通源自文库
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天水南站(徐兰客运专线)正在规划。G30 连 霍高速在 2011 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 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 国道、G316 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 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素有“陇上江南”的美称。2003 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 25%,客运量 占全省总量的 30%;1998 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 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水利
境内渭河流长约 280 公里,沿河接纳流域面积 10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 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丰沛。
土地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 1000—2100 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 3120 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 760 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 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 貌。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 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 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 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