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31514b065ce050876321376.png)
pkpm平板筏基建模方法目前工程中,“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在pkpm里计算,简单概括有三个方法:“倒楼盖”“弹性地基梁法”“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具体到用“弹性地基梁法”(即jccad中第三个菜单)计算“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这个流程是什么下面具体罗列:1、首先要按地勘报告输入地质数据,用于沉降计算。
非常重要。
2、在菜单2中输入筏基模型,注意筏板一般要挑出,因此首先用网格延伸命令将网格向外延伸一个悬挑长度,然后定义并布置筏板,给出厚度和埋深,并做柱和墙的冲切验算,看看板厚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以加柱帽(注:加柱帽的功能在“上部构件”的菜单中)。
3、输入筏板荷载,如果是平板式基础,可以直接布置板带,程序自动确定板带翼缘宽度形成地基梁模型。
也可以不布置板带,直接定义地基梁形成梁元模型。
4、进入菜单3,按梁有限元法计算筏板。
首先需要计算沉降,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地基模型的选用。
程序用模型参数kij(默认为0.2)来模拟不同的地基模型,kij=0的时候,为经典文克尔地基模型,kij=1的时候,为弹性半空间模型,不明白看教材。
一般软土取低值0~0.2,硬土取高值0.2~0.4。
其它参数不难理解,不赘述。
梁元法程序提供两种沉降计算模式,刚性沉降和柔性沉降。
柔性沉降假定筏板为完全柔性,而刚性沉降则假定为完全刚性。
计算完成后,程序用求出的各区格反力除以其沉降值得到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值,然后转换为地梁计算用的地梁下的基床反力系数,这样便确定了基地的反力分布,用于下一步的内力计算。
沉降计算是筏板计算的核心步骤。
4、基床系数k的合理性判断。
沉降计算完毕后,计算数据中会给出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即基床系数。
这个系数一般要比建议值小很多。
基床系数的合理性,关键看沉降计算结果。
可用规范分层总和法手算地基中心点处的沉降值作比较。
如出入大,应调整基床系数使其接近手算值。
因此,用软件算连续基础,实际上就是对基床系数的校核。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c53586daef5ef7ba0d3c4e.png)
浅谈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建筑物地基土的类别和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建筑物所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基础形式。
而筏板基础能很好的将地基承载力充分的发挥的同时,又能使沉降不均匀得到良好的调整,因此筏板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的结构类型中。
本文就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及筏板基础设计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浅析。
关键字:筏形基础;筏形基础设计;筏板;基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国家的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建筑设计的推陈出新和建筑使用性能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从建筑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筏板基础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研究。
筏板基础从传统的应用于大型高层的建筑开始,到现今在一些纷繁复杂的小型建筑中也得到重视,其地位和分量也不断增加,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筏板基础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筏板基础由于建筑物的地基土的类别和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建筑物所采用哪一种类型的基础形式。
而筏板基础不仅充分发挥了地基的承载力,也使沉降不均匀得到良好的校正,这也是筏板基础能够广泛应用于诸多结构类型之中的原因。
筏板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划分,筏板基础的构造形式主要可分为两种:平板式筏板基础和肋梁式筏板基础。
在柱网相对较大的大型商业建筑施工中,往往建筑的上部所要承受的荷载最大,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肋梁式筏板基础。
而平板式筏板基础则被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公共建筑或者是低层住宅建筑。
而近些年来,平板式筏板基础因其施工简单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通常被拿来建造地下的车库,因为此,这样的建筑是不被允许过多的设置内墙的,从而对箱型基础,限制了其使用。
而筏板基础因其能满足停车库对空间的使用要求,而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二、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在城市区域,基础筏板的预埋深度取决于所需建造的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多少和每层的高度。
筏板基础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
![筏板基础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a2c83d45901020206409ce3.png)
^50007-2002 前提条件:1■上部结构的计算可以提供荷载和凝聚到基础顶面的刚度2■基本参数地基砥载力特征佰Fak I 亦-kFa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血|0.3—地基承载力深度俺正系数釧d [il-基底以下土的重廩感浮重度)< 1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厲¥n [1 阈昭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置深度d --------- m室外目然地坪标鬲 sams基砒归并系数:0:2規凝土强厘等级c |55拉梁承担弯矩盅例 0结构重要性系数 I 1*拉毀承担穹矩比例只影响独基和桩承台的计算一层上部结构荷载作用点标高-也9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也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其他情况如独基、条基、梁式基础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自动计算覆土重:该项用于独基、条基部分。
点取该项后程序自动按 20kN/m 2的混合容重计算基础 的覆土重。
如不选该项,则对话框中出现“单位面积覆土重”参数需要用户填写。
一般来说如条基、 独基、有地下室时应采用人工填写“单位面积覆土重”,且覆土高度应计算到地下室室内地坪处, 以保证地基承载力计算正确。
一层上部结构荷载作用点标高 :即承台或基础顶标高,先进行估算,计算完成后进行修改。
该参数主要是用于求岀基底剪力对基础底面产生的附加弯矩作用。
在填写该参数时,应输入PMCAD 中确定的柱底标高,即柱根部的位置。
注意:该参数只对柱下独基和桩承台基础有影响,对其他基础没有影响。
地梁筏板该菜单定义了按弹性地基梁元法计算需要的有关参数总信息:结构种类:基础基床反力系数:按默认按广义文克尔假定计算:若此项选择后,计算模型改为广义文克尔假定,即各点的基床反力系数将在输入的反力系数附近上下变化,边角部大,中部小一些,变化幅度与各点反力与沉降的比值有关,采用广义文克尔假定的条件是要有地质资料数据,且必须进行刚性底板假定的沉降计算,否则按一般文克尔假定计算。
在此处要与“基础梁板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中的“沉降计算参数输入”中参数相对应。
11-4 筏板基础构造要求
![11-4 筏板基础构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a932aead51f01dc381f142.png)
四、筏板基础的构造与基本要求
(1)筏板基础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荷载合力点位置与筏基底面形心相重合。
当偏心距较大时,可将筏板适当向外悬挑,但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0m,同时宜将肋梁挑至筏板边缘。
(2)平板式筏基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肋梁式筏板的厚度宜大于计算区段内最小板跨的1/20,一般取200~400mm。
肋梁高度宜大于或等于柱距的1/6。
(3)筏板配筋率在0.5%~1.0%为宜。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一般不小于12mm,间距100~200mm。
分布钢筋直径取8~10mm,间距200~300mm。
(4)筏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C20,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思考问题:
1. 无筋扩展基础与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在设计原则上有什么差异?
2. 墙下条形基础的内力验算与配筋有何特点?
3. 柱下单独基础的验算要求有哪些?
4. 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的选用与地基、基础条件有何关系?
5. 弹性地基梁内力计算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6. 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内力计算有何特点?。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5745a619e8b8f67d1cb91a.png)
论筏板基础的设计
并给出了筏板基础的计算例题,为筏板基础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关键词:筏板基础刚性板法弹性板法
1 筏板基础的形式
1.1 平板式筏基这种筏基是一块放在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大板。
柱子和剪力墙就布置在这块大板上。
根据柱底内力或剪力墙底内力按冲切要求算出板厚,当不满足要求时可在柱下或剪力墙下局部增加板厚,形成墩式筏基。
1.2 肋梁式筏基肋梁式筏基也叫梁板式筏基。
肋梁可以正设(梁在筏板下),也可以反设(梁在筏板上)。
肋梁式筏基比平板式筏基刚度大,且对调整不均匀沉降更有利。
1.3 空心式筏基对于软弱地基上的筏基,应把筏板厚度增加,但这时柱或剪力墙周围的材料能充分发挥作用,而离此较远处的内力减少,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将厚板挖空形成类式箱基的空心式筏基。
空心筏基中的空间基本上不能利用。
2 筏板基础的计算公式
2.1 刚性板法
刚性板法的假定条件是:地基土较均匀;基础是绝对刚性的;板与地基的接触压力呈直线分布;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土压缩模量Es=4Mpa,可按地基反力直线分布计算内力并进行抗裂验算。
计算方法:先根据地基承载力估算筏板底面积:。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cbd7c25cfc789eb172dc8c8.png)
3.11基础设计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
根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筏板基础底板厚不宜小于400mm ,考虑到结构荷载比较大,故取底板厚度为600mm 。
筏基底面尺寸:纵向长度:42.7m ,横向长度:12.7m ,外伸长度:1 m 。
底板厚度:由h/l n ≮1/14,且≮400mm (l n 短边尺寸), 取h/7200≮1/14, h ≮500mm ,取h=600mm 基础梁截面尺寸:应满足高跨比≮1/6,宽高比=1/2~1/3,则KL1,KL2:h=6000/6=1000,取h=1600mm ,b=800mm KL3,KL4:h=5100/6=850,取h=1600mm ,b=800mm材料:混凝土C30,底板钢筋采用Ⅱ级钢筋,基础梁纵筋Ⅲ级,箍筋Ⅰ级。
根据地质条件,取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k=180kN/m 2 3.11.1 底面积的确定A=(42.7+1×2)×(5.1×2+1.8+2×1)=625.8m ² ∑Ni 近似按12榀中框架的柱底轴力考虑由N Gk ,N Qk 的组合计算∑Ni=96592 kNG=1207.76×0.6×25+4×3×42.7+2.5×42.7×5.1×2=19718 kN2(3)(0.5)1600.319(63)1.619(6.10.5)347.34/a a k bd m f f b d k N m ηγηγ=+-+-=+⨯⨯-+⨯⨯-= 基底净反力:22197189659220 4.2625.8270/347.34/id a G N P dAkN m f kN m γ+=++=+⨯=<=∑ (2—58)满足要求。
3.11.2 底板抗冲切验算图3.11.1 底板抗冲切验算00.7l hp t m F f h βμ≤ (2—59)270(5.12 1.32)(62 1.32)2232l F kN=⨯-⨯⨯-⨯= (2—60)21430/t f kN m =01400801320h mm =-=[](16.513.2)(5.1 1.320221.92m m μ=-+-⨯=0.95hp β=00.70.70.951430 1.3221.9227515hp t m lf h kN F βμ=⨯⨯⨯⨯=> (2—61)满足要求 3.11.3 底板抗剪切验算图3.11.2 底板抗剪切验算[]2200000.7(2)0.7(2)0.70.7951430(5.10.7)2 1.32 1.321849hs t n hs t n V f l h h f l h h kNββ≤-=-=⨯⨯⨯--⨯⨯=270 5.431466V kN =⨯=满足要求 3.11.4 基础底板和基础梁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按非地震组合计算,∑Ni=105140kNPn=Ni/A=105140/625.8=168kN①基础底板计算对3、4区格,lx=3.3m ,ly=1.8m , l= ly/ lx=0.545 按两端固定的单向板计算,单位板宽内的分布荷载 n q =142.65 kN/m ²支座弯矩 M=-1/12 Qnly ²=-1/12×142.65×1.8²=-38.52 kN·m 跨中弯矩 M=-1/24 Qnly ²=1/24×142.65×1.8²=19.26 kN·m 对1,2区格,lx=3.3m ,ly=5.1m 。
筏板基础设计要点及计算示例
![筏板基础设计要点及计算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bd134037cd184254b3535d6.png)
420KN 0kpa 475KN 650KN
C35
平筏板厚
柱截面 500*500mm 600*600mm
地基净反力
N max
1200KN 1370KN
地基净反力
N max
1350KN 1500KN
8.荷载和配筋:
8.1.筏板底板:
2 应该用净反力 (扣除基础自重) 。 板的手算计算方法: 单向板, 2 端简支时: M中 =PL / 8, j 2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方法,当两端固定或连续时: M固 =M中 =PL /16 。一端固定 j 2 2 或连续,一端简支时, M固 =M中 =PL /14 。悬挑板: M固 =PL / 2。 j j
5.平筏板满足冲切时最大柱轴力设计值
由于公式比较复杂,暂且举出一些例子(平筏板抗冲切不同于梁筏板和柱帽,它是要 求产生的剪应力 板能抵抗的剪应力,单位为 kN / m2 ,并且一般是柱子向下轴力远远大于 冲切破坏椎体内的地基净反力设计值时才会产生冲切破坏, 也就是一般假设柱子轴力小, 根 本不会发生什么冲切破坏;计算外力产生的剪应力的公式中 Fl =柱下轴力设计值-(柱长+2 筏板 ho )*(柱宽+2 筏板 ho )*地基净反力;而筏板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只与混凝土强度等 级有很大的关系,C35 的筏板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为 1091 kN / m2 ) C30.
平筏板厚 1000mm 柱子截面 500*500mm 600*600mm 地基净反力 最大轴力设计值 地基净反力 最大轴力设计值
6300KN 0kpa 6800KN 500kpa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a1fb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7.png)
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高层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而作为支撑这些高楼大厦的重要基础结构,筏板基础的设计至关重要。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能有效调整不均匀沉降等优点,在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筏板基础的概念与特点筏板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一块像筏子一样的钢筋混凝土板,将整个建筑物的底面积全部覆盖,把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
其主要特点包括:1、整体性好:筏板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础底面,有效地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稳定性高:由于基础面积大,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较软弱的地基条件。
3、抗渗性能强: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筏板基础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高层住宅楼筏板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设计高层住宅楼的筏板基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上部结构的荷载准确计算上部结构传递到基础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设计的关键。
这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不同的荷载组合会对筏板基础的尺寸和配筋产生重要影响。
2、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地下水位等信息是设计的基础。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并确定地基的处理方式。
3、沉降控制高层住宅楼由于高度较大,荷载较重,对沉降的要求较为严格。
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础尺寸和配筋,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和损坏。
4、抗浮设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作用。
此时,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确保筏板基础能够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5、温度应力由于筏板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
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后浇带、添加膨胀剂等,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三、筏板基础的设计计算1、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土参数,按照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地基的承载力。
(土建施工)筏板基础施工
![(土建施工)筏板基础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0db4d0b42e3f5727a4e9627e.png)
复习:钢筋砼基础构造要求?钢筋砼基础施工工艺?导课: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日益加剧,很多建筑都需要地下车库、地下室,那么我们采用筏板基础或桩筏基础,因此今天我们来学习筏板基础的构造知识及施工要点。
筏形基础一、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筏形基础有平板式、梁板式两类,其构造要求如下。
(1)确定筏形基础底面形状和尺寸时首先应考虑使上部结构荷载的合力点接近基础底面的形心。
如果荷载不对称,宜调整筏板的外伸长度,但伸出长度从轴线算起横向不宜大于1500mm,纵向不宜大于1000mm,且同时宜将肋梁挑至筏板边缘。
无外伸肋梁的筏板,其伸出长度宜适当减小。
如上述调整措施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对上肋式、地面架空的布置型式,尚可采取调整筏上填土等措施以改变合力点位置。
(2)平板式筏基的板厚按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可按楼层层数×每层50mm 初定,但不应小于400mm。
梁板式筏基底板的厚度按受冲切和受剪切承载力验算确定,且不应小于300mm,其厚度尚不宜小于计算区段内最小板跨的1/20。
而肋的高度宜大于或等于柱距的1/6。
对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50≥50≥50450基础梁柱基础梁基础梁墙(a)(b)(c)(d)图6.27 地下室底层柱或剪力墙与基础梁连接的构造要求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4,且板厚不应小于400mm。
(3)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防渗混凝土厚度的比值,按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选用,但不应小0.6MPa。
必要时宜设架空排水层。
(4)地下室底层柱、剪力墙与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图6.27);2)当交叉基础梁宽度小于柱截面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柱角与八字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见图6.27(a);3)单向基础梁与柱的连接,可按图6.27(b),(c)采用;4)基础梁与剪力墙的连接,可按图6.27(d)采用。
筏形基础构造
![筏形基础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732a990df90f76c660371af8.png)
筏形基础构造
1、高层建筑的平板式筏基,筏板伸出墙柱外缘的宽度不宜大于
2.0m;对梁板式筏基,筏板伸出基础梁外缘的宽度,在基础纵向不宜大于0.8m,横向不宜大于1.2m.多层建筑的墙下筏基,筏板悬挑墙外的长度,从轴线起算横向不宜大于1.5m,纵向不宜大于1.0m。
2、筏板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等厚度或变厚度。
对于高层建筑,平板式筏基的板厚不宜小于400mm;梁板式的板厚应不小于300m,且板厚与板格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1/20.多层建筑筏基的板厚可适当减小,其中墙下筏基的板厚不得小于200mm。
3、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基均可用作柱下和墙下基础。
梁板式筏基的梁可以增大基础自身的刚度,当需使筏板顶面保持为平面时,基础梁可从板底向下伸出,墙下筏板也可在其厚度内设置暗梁。
4、若筏基内力用后面所述的倒楼盖法求得,其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规定: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及梁板式筏基筏板纵横方向的支座钢筋(指柱下、基础梁及剪力墙处板底的钢筋),均应有1/3-1/2贯通全跨,且其配筋率应不小于0.15%。
5、对肋梁不外伸的双向外伸悬挑板,其转角部分最好切角,并在板底布置辐射状、直径与边跨的受力钢筋相同、内锚长度大于外伸
长度且大于混凝土受拉锚固长度的附加钢筋,其外端最大间距不大于200mm.平板式筏基两种板带顶部的钢筋和梁板式筏基跨中的钢筋都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
6、筏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高层建筑应不低于C30,多层建筑的墙下筏基可采用C20.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筏基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高水头与混凝土厚度之比确定,且不应低于0.6MPa。
第六节筏形基础
![第六节筏形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8e921bce2bd960590c67793.png)
第六节筏形基础设计
C2
Z
T2
αm M2
Z ( M1 M2 )
T1 C1 αm M1
αs(M1 M2 )
板与柱不平衡弯矩传递示意
第六节筏形基础设计
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
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集中力设计 值所引起的剪应力,集中力设计值,对 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 体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 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 围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地基反力值应 扣除底板自重;另一部分是不平衡弯矩 所产生的附加剪应力。则最大剪应力按 下式计算:
第六节筏形基础设计
1 梁板式筏形基础简化计算
ly
1
2
2
2
1
2
3
3
3
2
1
2
2
2
1
lx lx lx lx lx
图3-49 连续板的支撑条件
ly
ly
lx lx lx lx lx
图3-50 地基反力在基础梁上的分配
ly
ly
第六节筏形基础设计
在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时,地基上筏板简化为倒 置楼盖。筏板被基础梁分割为不同支承条件的 双向板或单向板。如果板块两个方向的尺寸比 值小于2,则可将筏板视为承受地基净反力作 用的双向多跨连续板。
底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Vs≤0.7βhsft(ln2-2h0)h0 βhs=(800/h0)1/4
第六节筏形基础设计
冲切破坏锥体 的斜截面
基础梁
底板
h h0 ln2 h0 ln2
um
h0 h0
ln1 2
2
图3-44底板受冲切计算简图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3筏板基础.pptx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3筏板基础.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8a0a9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e.png)
300mm时双层配筋; • 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100—
200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 于40mm,无垫层时,不宜小于70mm ; • 筏板的分布钢筋,直径取8~l0mm,间距200~ 300mm。配筋不宜粗而疏,以有利于发挥筏板的 抗弯和抗裂能力。
19
第20页/共62页
筏绪板论基础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 二、构造要求:
2.筏板几何尺寸的确定:
(2)平板式筏基 • a.厚度: • 应能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尤其要注
意边柱和角柱下板的抗冲切验算; • 板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400mm。
20
第21页/共62页
筏绪板论基础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 二、构造要求:
2.筏板的几何尺寸的确定:
(2)平板式筏基
b.当需要扩大筏板基础底面积时:
• 应优先考虑沿建筑物宽度方向扩展; • 对平板式筏基,底板排出的长度,以柱外
皮起算横向不宜大于1000mm,纵向不宜
大于600mm。
21
第22页/共62页
筏绪板论基础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
二、构造要求:
3.筏板的抗弯要求:
(1)配筋
22
第23页/共62页
筏绪板论基础 筏板基础设计要求
二、构造要求:
3.筏板的抗弯要求:
(2)梁板式筏基(基底反力直线分布) • 基础粱的内力可按连续梁分析; • 边跨跨中弯矩以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
乘以1.2的系数。
注: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 筏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板的厚跨比不小于 1/6,且相邻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 时,筏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筏形基础 的内力,可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进行计算。
第5章 筏形基础
![第5章 筏形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51006583c1ec5da50e2702d.png)
< f a = 90kN / m 2
符合要求; 基底最大反力
p max
y’
ex=0.44m y ey=0.10m
0.25m 500kN 450kN 1200kN 7m 7m ey O 1200kN 350kN 7m 0.25m 8m 8m 0.25m x’
∑N +G + M =
A
x
Ix
y max +
1.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
¾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规范规定)
(1)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筏 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的厚跨比不小于1/6,且相邻 柱荷载及柱间距变化不超过20%,筏基可仅考虑局部弯 曲作用。筏基的内力可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进行计算; 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足够大,基底反力直线分布; 荷载均匀、地基土均匀,偏心较小; 仅考虑基础局部弯曲,整体弯曲以构造考虑。 (2)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筏基内力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 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 二、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三、简化计算法
1.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 2. 静定梁法 3. 倒楼盖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 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 二、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三、简化计算法
2 4 2
2 4 2
1
B
ly
ly
A
1
lx
1
lx
2 3 4
B
3
¾ 底板尺寸
Ó 底板厚度应满足抗冲切及斜截面抗剪要求; Ó 筏板厚度:
梁板式:多层建筑,厚度可按每一层楼50mm初步确 定,但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其厚度大于或等 于250mm;6层民用建筑厚度取大于或等于 300mm; 平板式:高层建筑不宜小于400mm,厚度一般0.5~ 1.5m,可采用厚筏,厚度可取1~3m。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3314402768e9950e73830.png)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筏板基础构造
![筏板基础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ba015c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5.png)
筏板基础构造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筏板基础主要分为平板式和肋梁式两种类型,具有施工简便、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在筏板基础的构造过程中,需要满足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钢筋布置、混凝土浇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一、筏板基础的类型1.平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一种直接将建筑物荷载通过筏板传递到地基上的基础形式。
它适用于地基较好、荷载较小的建筑物。
平板式筏板基础的主要特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但承载力相对较低。
2.肋梁式筏板基础肋梁式筏板基础是在平板式筏板基础上增加肋梁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适用于地基较差、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肋梁式筏板基础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施工相对复杂,造价较高。
二、筏板基础的构造要求1.地基处理筏板基础的地基处理是整个构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般要求对地基进行夯实、加固或采用桩基等形式,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同时,还需对地基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2.垫层施工垫层是筏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防止地基中的水分和杂物渗透到筏板中,同时还可以提高筏板的承载力。
垫层的材料和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3.钢筋布置筏板基础的钢筋布置直接影响到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钢筋进行严格的选材和加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在钢筋布置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如钢筋的直径、间距、连接方式等。
4.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是筏板基础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浇注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理和加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同时,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注速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三、筏板基础的钢筋构造1.钢筋的种类和规格筏板基础的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直径一般为6mm、8mm、10mm等。
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总结]
![筏板基础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679f4ff7ec4afe04a1dfa3.png)
当地基承载力很低,建筑物荷载又很大时,宜采用筏基。
沉积土层不均匀,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或者有坚硬的石芽出露,亦或石灰岩层中有不规则溶洞、溶曹时,采用筏基调节不均匀沉降或者跨越溶洞。
即使地基土相对较均匀时,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也常采用筏基。
筏基的形式:等厚,局部加厚,上部加肋梁,下部加肋梁。
构造要求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柱网最大跨度的1/20,并不小于200mm,且应按抗冲切验算。
设置肋梁时宜取200-400mm。
筏基可适当加设悬臂部分以扩大基底面积和调整基底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尽可能一致。
悬臂部分宜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
当梁肋不外伸时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m。
砼不低于c20,垫层100mm厚。
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
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
当板厚小于300mm时单层配置,大于300mm时双层布置。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mm,一般不小于12mm,间距100-200mm;分布钢筋8-10mm,间距200-300mm。
筏板配筋除符合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0.15%、0.10%(全部受拉钢筋的1/2-1/3)的配筋率连通;跨中则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贯通。
双向悬臂挑出但肋梁不外伸时宜在板底放射状布附加钢筋。
平板式筏板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全部拉通,且配筋率不应小于0.15%;顶部按实际全部拉通。
当板厚小于250mm时分布筋为圆8间距250,板厚大于250mm时分不筋圆10间距200。
计算方法:1.简化方法倒梁法和到楼盖法(相对刚度较大);上部结构较柔时可用静力分析法。
2.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2.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常用简化方法——刚性板方法当柱荷载相对比较均匀(相邻柱荷载变化不超过20%),柱距相对比较一致(相邻柱距变化不大于20%),若果满足公式:或者筏基支撑着刚性的上部结构时,筏基可认为是刚性的,基底反力呈直线分布,反力的形心与作用在板上全部荷载的合力作用线相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地基承载力很低,建筑物荷载又很大时,宜采用筏基。
沉积土层不均匀,有软弱土的不规则夹层,或者有坚硬的石芽出露,亦或石灰岩层中有不规则溶洞、溶曹时,采用筏基调节不均匀沉降或者跨越溶洞。
即使地基土相对较均匀时,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也常采用筏基。
筏基的形式:等厚,局部加厚,上部加肋梁,下部加肋梁。
构造要求
筏板厚度一般不小于柱网最大跨度的1/20,并不小于200mm,且应按抗冲切验算。
设置肋梁时宜取200-400mm。
筏基可适当加设悬臂部分以扩大基底面积和调整基底形心与上部荷载重心尽可能一致。
悬臂部分宜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
当梁肋不外伸时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2m。
砼不低于c20,垫层100mm厚。
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
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室底板应考虑抗渗,并进行抗裂度验算。
筏板配筋率一般在0.5-1.0%为宜。
当板厚小于300mm时单层配置,大于300mm时双层布置。
受力钢筋最小直径8mm,一般不小于12mm,间距100-200mm;分布钢筋8-10mm,间距200-300mm。
筏板配筋除符合计算配筋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尚应有0.15%、0.10%(全部受拉钢筋的
1/2-1/3)的配筋率连通;跨中则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贯通。
双向悬臂挑出但肋梁不外伸时宜在板底放射状布附加钢筋。
平板式筏板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2-1/3全部拉通,且配筋率不应小于
0.15%;顶部按实际全部拉通。
当板厚小于250mm时分布筋为圆8间距250,板厚大于250mm时分不筋圆10间距200。
计算方法:
1.简化方法倒梁法和到楼盖法(相对刚度较大);上部结构较柔时可用静力分析法。
2.考虑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
2.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