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喻

合集下载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教师一直被赋予了众多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和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教师的自我形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有必要从教师隐喻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重构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一、传统教师隐喻及其内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经典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

春蚕吐丝、蜡炬燃烧,直至生命的尽头,隐喻着教师为了教育事业耗尽心力,不求回报。

这种隐喻强调了教师的牺牲精神,将教师视为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典范。

“园丁”是另一个常见的教师隐喻。

园丁辛勤耕耘,修剪枝叶,为花草树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暗示着教师如同园丁,精心培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去除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引导他们茁壮成长。

然而,这些传统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它们过于强调教师的付出和牺牲,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过于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和引导,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

二、新时代教育环境的变化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筛选和整合有用的信息。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

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此外,教育公平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教师隐喻体现了人们对教师职责、教师形象、教育本质以及师生关系的理解。

本文通过对教师隐喻的解读,旨在为促进教师在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标签:隐喻;教师隐喻;教师专业发展教師隐喻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各种教师角色的定位。

隐喻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学生角色意识的形成,而且对人类对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追求有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才能适应“己立立人,己强强人,己达达人”的新角色。

而通过分析解读这些教师隐喻,从中获得一些对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等方面专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教师职业道德发展“蜡烛”“工程师”“园丁”等教师隐喻无不饱含着人们对教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由衷赞美。

要使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为人师表的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而是源自心灵的驱动,是教师对生命感悟、激情和创造等内在因素。

而这些内在因素的激活需要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动力。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众人极力向利益看的时代,能在三尺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为学生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生是难能可贵的精神。

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尽责,不仅仅是把教育教学看成谋生的手段,更要将它看成终身的事业加以追求。

所以,教师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像园丁那样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职业道德,应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

二、教师教学智慧提升(一)对话能力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灌输、被压迫、被控制的位置,作为知识容器的学生,只能全盘接收教师所输入的知识,不管这些知识是否落伍,也不管学生能否消化吸收这些知识。

作为“材料”的学生,可以任由“工程师”教师根据其设计图塑造成各式各样的产品;作为“植株”的学生,“园丁”可以利用他手中的剪刀将其修剪成自己满意的形状。

“教师隐喻”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形象变化与重塑5页word

“教师隐喻”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形象变化与重塑5页word

“教师隐喻”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形象变化与重塑一、传统经典隐喻下教师形象分析(一)无私的奉献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著名诗中,“蜡烛”“春蚕”都是教师经典隐喻。

“蜡烛”的特性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的使命就是吐丝,体现教师终身唯一职责就是把自己身上的所有知识传递给学生。

这些隐喻中的教师形象体现出了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这一特点也是教师的经典形象。

(二)知识的传递者。

“水桶”这一个经典隐喻诠释了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的形象,水比如知识,教师要不断的把“水桶”里的水“舀”给学生。

其次“水桶”也比喻教师是一个富含知识含量的人,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先有一桶水,这里也强调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不断地从教师身上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熟练的技术工作者。

“工程师”“园丁”都是具有技术的专职人员,教师要像工程师一样,熟练地组装每一个螺丝,要像园丁娴熟的给每一朵花浇水施肥,教师要形成一套熟练的教学行为,用这一套熟练的教学行为快速,成功的培养出成功的学生。

所以在传统经典隐喻下教师也具有熟练的技术工作者的形象特征。

二、当代教师隐喻下教师形象特点(一)自我价值实现者。

当代的教师注重个体价值的不断实现,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如同太阳般给学生温暖,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理想。

“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体现教师自身富有的强大的正能量,这些能量感染着每个学生,给他们带去希望。

这一隐喻下的教师形象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朝气与活力的,他们不仅为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自己的生命体实现最大的价值。

(二)文化的传承者。

当代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具备宽广的通识知识,优秀的教师有着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界的知识有时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在学生成长期的时候,有时候并不能清晰的辨别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经过对知识的去粗取精,向学生传承最精华的部分,帮助学生走好人生的关键时期。

教师隐喻的感悟心得体会(3篇)

教师隐喻的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教师如同辛勤的园丁,用知识的雨露滋养着祖国的花朵。

然而,在教师这个职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隐喻——教师就是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这个隐喻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让我对自身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一、教师如明灯,照亮学生前行之路1. 知识之光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肩负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重任。

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教师就是那盏照亮他们前行之路的明灯。

这盏明灯,既能照亮学生的求知之路,又能指引他们的人生方向。

2. 信念之光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这时,教师就是那盏照亮他们信念之光的明灯。

教师要用坚定的信念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3. 品德之光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

这盏品德之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师隐喻的感悟1. 勤奋耕耘,收获满满教师如明灯,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2. 播种希望,收获未来教师如明灯,要为学生播种希望,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美好的未来。

3. 润物无声,成就他人教师如明灯,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就他人。

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践行教师隐喻,提升自身素质1. 丰富知识储备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2. 培养教育情怀教师如明灯,要有强烈的教育情怀。

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中外教师职业道德文化

中外教师职业道德文化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隐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期待
一、 隐喻、教育隐喻与教师隐喻
二、 中外“教师隐喻”中的教师 职业道德文化
一、隐喻、教育隐喻与教师隐喻
隐喻
教育隐喻
核心 概念
教师隐喻
(一)“隐喻”的含义
文化的创造过程
修辞 方式
本体、喻体
文化 现象
把存在的东西 看作喻体去意 指那不存在的 或无形的喻意
——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
课堂研讨
结合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自己尊崇 的教师,谈谈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 性?
拓展思考
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当下教 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哪些挑 战?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高 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三、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善教好学
圣贤施教,各因其 材,小以成小,大 以成大,无弃人也 。——朱熹
教师如同
朋友
教师是父母
教师是辛勤 的园丁
课堂研讨:从人们关于师生关系的隐喻可以看 出,人们对师生关系的期待与要求有哪些?
3.在教师自身发展方面
有关隐喻:
教师是太阳
教师是长明灯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家
概念厘清
…… 课堂研讨
•“作为反思性实践家 的教师”,是求之于
通过实践情境的省察
与反思形成实践性见 解与学识。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教师隐喻
二、中外“教师隐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
(一)隐喻中的“教师职业地位” (二)隐喻中的“教师职业精神”
(三)隐喻中的“教师专业形象”
(一)隐喻中的“教师职业地位”
1
2
天地者,生之 本也;先祖者, 类之本也;君 师者,治之本 也。——《荀
子·礼论》
国将兴,必贵 师而重傅;国 将衰,必贱师 而轻傅。——

列举中外关于教师的一些隐喻

列举中外关于教师的一些隐喻

列举中外关于教师的一些隐喻
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启发者。

3.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园丁。

4. 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和引路灯。

5.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6. 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大海和智慧源泉。

7.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指南针和导航仪。

8.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谆谆教诲者。

9. 教师是学生的温暖避风港和精神支持。

10. 教师是学生的希望和未来。

11. 教师是社会的栋梁和建设者。

12.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

13. 教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14. 教师是民族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15. 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朋友。

16. 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开发者。

17. 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人格塑造者。

18. 教师是学生的知识之窗和智慧之宝库。

19. 教师是学生的学业导航员和生涯规划师。

20. 教师是学生的忠诚伙伴和坚强后盾。

论三种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论三种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论三种教师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摘要】教师隐喻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期望和职业期待,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反思性实践者”“陌生人”以及“参与中的伙伴”等是现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教师隐喻。

通过对这三种教师隐喻的源起及其背后的喻意的分析,提出它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以期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教师隐喻教师专业发展启示教师隐喻是基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等特点,从不同角度来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的。

教师隐喻反映的是公众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以及其自身的职业期待。

因此,不同的教师隐喻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是不同的,这对教师专业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启示。

关于教师的隐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蜡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桶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但它们大多比较单调,不是强调教师的某种精神,就是强调教师对学生机械的“塑造”。

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1] 它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

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教师在自主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相长中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

因此,本文就选择了“反思性实践者”“陌生人”“参与中的伙伴”这三个教师隐喻来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反思性实践者”:在反思中成长自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提出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反思实践者的反思能力以来,“反思性实践者”就逐渐成为当今时代比较流行的一个教师隐喻,反思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那么“反思性实践者”究竟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怎样的启示?(一)关于“反思性实践者”的分析“反思性实践者”是舍恩为了批判否定“教师亲身体验的真实世界”的观点所提出的,他认为实践者的艺术体现在运用直觉、类比、隐喻而非普通规则来处理“混合”的过程中,提倡以实践为导向。

[2] 这也正与现代教育情景充满不确定性、非线性和混沌性等特点相适应。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

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研究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教师的形象宛如一座灯塔,照亮着学生前行的道路。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更新,教师的形象也需要在新的视角下进行重构。

教师隐喻作为一种理解教师角色和形象的方式,为我们深入探讨新时代教师形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教师隐喻的内涵与演变教师隐喻并非是简单的修辞手法,而是对教师角色和职责的深刻隐喻和象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教师隐喻呈现出多样的形态。

过去,教师常被隐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

这种隐喻体现了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无私付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又被隐喻为“园丁”,悉心呵护每一株幼苗,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

这一隐喻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发展。

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或许可以被隐喻为“导航仪”,在知识的海洋中为学生指引方向,帮助他们筛选和整合有用的信息。

二、新时代对教师形象的新要求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和机遇,也对教师形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首先,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和共同探索者。

他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其次,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教师需要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再者,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使得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和价值观。

教师需要扮演文化传承者和多元文化理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师隐喻视角下新时代教师形象的重构(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然而,在新时代,教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有关教师的隐喻

有关教师的隐喻

有关教师的隐喻
1.教师是春蚕:这个隐喻通常用来形容教师等乐于奉献的人。

春蚕
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比喻教师,中国大陆和香港都拍摄了以春蚕为名的电影和电视片,以春蚕为名的歌曲也出自好几个国家。

2.教师是园丁:这个隐喻通常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辛勤培育和关
心。

园丁在花园中辛勤耕耘,种植出美丽的花朵,教师也是如此,通过教育和培养,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教师是工程师:这个隐喻通常用来形容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
位。

工程师需要设计、建造和维护复杂的工程,而教师也需要设计、实施和维护复杂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塑造人生观。

4.教师是蜡烛:这个隐喻一方面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重于师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

教师角色的隐喻

教师角色的隐喻

教师角色的隐喻一直以来,“园丁”、“蜡烛”、“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隐喻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为使用,在塑造教师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研究者对这些传统教师隐喻进行了反思乃至批判,认为这些隐喻所倡导的教师形象和精神已很难呼应当前的社会要求,因此,需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无疑,对“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专家"等隐喻的提倡反映了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提倡新的教师形象隐喻的同时,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教师隐喻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教师“蜡烛、春蚕”角色的寓意“教师是蜡烛"、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教师这样的理想人格,成为教师道德规范的结晶.教师的蜡烛隐喻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教师不但有照亮他人之奉献精神,而且有“一息尚存,志不少懈"的精神,它肯定了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无私的奉献与给予。

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执着自己的追求,享受着教师职业的幸福.但是这种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

对于蜡烛隐喻,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其“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这种解释具有一种伟大而悲壮的色调。

有教师指出,蜡烛论中的“教师被认为似乎只能是自身生命的销蚀、知识的耗尽。

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底蕴和功力往往被忽视,教师仅仅满足做一个‘教书匠’”.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角色的寓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不但指导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关注人心灵的发展。

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有学者指出工程师与其制造品之间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这种隐喻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教育教学中的隐喻

教育教学中的隐喻

教育教学中的隐喻教学隐喻是人们对教学的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喻,生动形象地认识、理解和表达教育教学中包含的内在实质。

它包含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教学隐喻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看到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理念与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

1、教育就像种庄稼做教育就像种庄稼,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是能够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叶圣陶先生给教育所作的比喻,经典而直白。

农业是因地因时制宜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培育出农产品。

工业是按固定模型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是标准件,不许有个性,没有活力;而用心培育出来的产品才可以“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农业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播种、施肥、除草、喷药的,是需要土壤、水份、阳光和等待的,这是一个慢慢长大的过程。

对待孩子的成长,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它自然生长的性态,学会等待,减少教育的浮躁与功利。

2、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有的孩子的成长就像蜗牛一样缓慢,大人们跟在他后面不停地催促着,生气着。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或者说在生活的道路上,大人们甚至忘记了欣赏路边的风景,一心想着如何教育他,鞭策他,来实现自己的期望,忘记了还有一种教育叫做“等待”。

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能使他在一刹那打开发展兴趣天赋的大门。

在与生活的散步中,请静待孩子在身体和心智上的不断成熟。

放慢教育的脚步,让“蜗牛”们能够稍微轻松点。

除了知识,他们更需要阳光、空气、风雨以及美丽的花园。

3、教育就像养花一样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学生的培养,要慢,不要着急。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长的引导者。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常被教师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以及传达教育理念。

隐喻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抽象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比喻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使用隐喻的创意例子,展示其在教学中的新颖应用。

一、教师作为“知识的引路人”教师常被比作“知识的引路人”,这一隐喻强调了教师在学长中的指导作用。

就如同一位登山的向导,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找到通往知识的道路,还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隐喻体现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陪伴者与激励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隐喻设计活动。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场“知识探险”,将课程内容构建成一段探索之旅,鼓励学生在“探险”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并通过“攀登”的过程来象征学习的挑战与成就感。

这种隐喻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也帮助他们在心态上准备好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师作为“园丁”将教师比作“园丁”是一个经典但依旧新颖的隐喻。

园丁精心培育花木,教师则用心培养学生。

这个隐喻强调了教师在学长过程中的细致关怀与悉心呵护。

正如园丁在种植时需要定期浇水、施肥、修剪,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园丁”的隐喻来设计与学生的互动。

例如,可以将课堂比作一座花园,学生是其中的花草,而教师则是为他们提供养分的园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这一隐喻来强调学生需要“扎根”在知识的土壤中、进行“成长”的重要性,并通过定期的“培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作为“人生的桥梁”“人生的桥梁”是一个富有深度的隐喻,展示了教师在学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帮助学生建立通向未来的桥梁。

这个隐喻突显了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坚定前行。

教师是什么:源自教师隐喻的理解

教师是什么:源自教师隐喻的理解

教师是什么:源自教师隐喻的理解按照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的见解,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

何为隐喻?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一事物借用另一事物的名称”。

教育隐喻就是一种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说明。

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极,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

“桐子”、“教师是园丁”、“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教师隐喻。

这些隐喻性背后隐藏着“教师是什么”的深刻涵义,本文尝试对此作一番剖析。

1、最早的教师形象隐喻——桐子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教师的隐喻当数“桐子”了。

汉代文学家杨雄说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师者,人之模范也”。

“桐”与“童”谐音,系以“桐子”比喻儿童、童子,说明教师与儿童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我认为:“桐子”指代的就是教师。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教师隐喻,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2、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提起“蜡烛”,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常被用来歌颂教师。

教师被比喻为蜡烛,而且是红蜡烛。

正如意大利一位著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

”这个隐喻突出体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教师“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教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称颂。

在教育战线的群芳谱中,在蜡烛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许多教师一身雅意,两袖清风,把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寄托在“自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成天”的百年树人的伟业之中。

“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

”(夸美纽斯)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开发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的文明,照亮千千万万儿童前进的道路,把学生从蒙童引向知识奥秘的宫殿,把充满童心和稚气的少年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

教师的隐喻例子新颖
以下是 7 条关于教师的隐喻例子:
1. 教师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紧锁知识大门的心啊!就好比我们的数学老师,每次都用巧妙的方法,让那些枯燥的公式变得有趣起来,可不就是那把打开我们对数学热爱之门的钥匙嘛!
2. 教师如同明亮的灯塔,为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这多像我们的班主任呀!当我们迷茫时,她总能及时出现,为我们指明道路,让我们不再彷徨。

3. 教师是那肥沃的土地,滋养着学生这一颗颗幼苗成长。

还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吗?他给予我们的知识就像土地提供的养分,让我们茁壮成长,这不是很好的例子嘛!
4. 教师好像春风一样,温柔地吹拂着学生的心田。

哇塞,那次我考试失利心情糟糕透了,不就是老师那如春风般的安慰和鼓励,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的吗?
5. 教师恰似一名优秀的导演,引导学生在知识的舞台上尽情展示。

哎呀,我们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精心安排,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出彩的表现,这难道不是像导演一样嘛!
6. 教师犹如温暖的阳光,普照着每一个学生。

像我们的音乐老师,她的微笑和耐心就像阳光一样,让我们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

7. 教师跟那不知疲倦的园丁有啥区别,辛勤培育着花朵般的学生。

可不是嘛,我们班级的变化不就是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吗?
总之啊,教师的作用和意义那可太大啦,他们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教师隐喻

教师隐喻
metaphorwelivegeorgelakoff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研究语言中隐喻与认知的关系logo隐喻是人们谈论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隐喻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简单的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抽象的复杂的不太熟悉难于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像图示
学习心理学课堂报告一
教师隐喻分析
报告人:何丽
LOGO
范例: 学完课文《坐井观天》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 》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有一个学生写“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 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了井里”。全班听了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倾听——领悟学生生命的存在 沟通——新课程互动的新模式 合作——新课程教学的基本途径
The teacher as an executive 教师是经理人
旧:经理-校长 工人-教师 产品-学生
LOGO
管理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新:董事-校长 经理-教师 人力资本-学生
经理人的职责:
1 planning,2 communicating goals,3 Working with other adults, 4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workpalce, 5 creating a pleasant environment for work, 6 Educating new members of the work group, 7 articulating the work of the site with other units of the system, 8 Motivating work group members,9 Evaluating performance, 10 developing budgets。

传统教师隐喻及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师隐喻及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师隐喻及教师角色的转变作者:陈卓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06期[摘要]传统教师隐喻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忽视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共生”关系,将教师置于圣人之位而忽视教师个人的本真生活。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传统教师隐喻存在着单一生态因子论、个体生态简化论与个体生态失衡论的特点。

传统教师隐喻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单一职能的执行者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当合理看待教师角色,将教师看作是多重生态下的生命者、个体生态的主导者与群体生态的协调者。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教师隐喻;教师角色[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6-0055-04教师隐喻,是借与教师有相似价值的人或事物,用以显示教师的职能。

在把教师与某种人或事物比较时,以教师为本体,以同它作比较的人或事物为喻体[1]。

无论是将教师喻作“蜡烛”的无私奉献者,还是将教师喻作“园丁”的默默耕耘者,亦或是为教师冠以崇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系列隐喻都揭示着社会对教师身份的认同与期望,对教师角色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们熟知的教师隐喻有:“园丁”“工程师”“蜡烛”“路标”“灯塔” “摆渡人”“梯子”“一扇窗”“钥匙”“孺子牛”“太阳”“导演”“教练”“学生的朋友”“一桶水”等。

这些隐喻无疑代表着多数人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目标与追求。

然而,当我们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隐喻时,我们会发现教师隐喻除了具有正面价值外,同时也藏着负面的价值。

一、教育生态学的内涵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科学术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创建的。

他在专著《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到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态平衡的观点,系统研究教育现象的动态视图和生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范例: 学完课文《坐井观天》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 》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有一个学生写“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 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了井里”。全班听了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倾听——领悟学生生命的存在 沟通——新课程互动的新模式 合作——新课程教学的基本途径
甘肃某县方言:有两重意思。一是穷 酸,而是摆臭架子酸。
讨论
LOGO
列举其中几个经典的隐喻,围绕以下问题讨论。 • 这个隐喻令你想到了什么?
• 这个隐喻反映了怎样的教育理念? • 隐喻反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是怎样的? • 评论该隐喻对于教师作用的发挥的利弊?
传统社会教师隐喻 ——蜡烛论,春蚕论
LOGO
4
LOGO
4
教师隐喻演变对教师工作的启示?
教师隐喻演变
• 从蜡烛到火箭 从奉献到双赢 • 从一桶水到河流或者蓄电池 从静态到动态 • 从工程师到园丁 从成批生产到个性凸显 • 从太阳到平等中的首席 从中心到边缘。 • 从茶壶到导航者 从传递者灌输者到引导者促进者
LOGO
不要灌输要引导
隐喻分析是一种研究抽象思维和观念方法
LOGO
分析有两个层面 第一,通过隐喻分析说话者。 第二,通过隐喻分析隐喻对象,即目标域。 Tom is a jerk! 分析说话者:说话者很
2
LOGO
2
中国教师隐喻分析
在你的记忆里,有哪些教师的隐喻呢?
LOGO
分析教师自己对教师的隐喻(3)
LOGO
未来教师教育观念的隐喻分析
1222个被试参加这个研究,其中485个男性,737个女性 A teacher is like。。。。。Beacause。。。。。。。 探讨的问题: 未来教师使用什么隐喻来描述教师? 从这些隐喻的意象中推导出怎样的观念? 不同类型和性别的被试又怎样的不同?
不同的隐喻反映了什么?
LOGO
LOGO
3
LOGO
3
国外教师隐喻分析
关于"教师"的隐喻(1)
LOGO
作者简介:
Berliner,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
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novice teacher——新手(2-3)Advanced beginner——熟 练新手(3-4) competent teacher——胜任型教师 (5) proficient teacher——熟手/业务精干型 expert teacher—— 专家型教师
记忆VS水
人生VS悲剧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LOGO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 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 式和思维方式。
metaphor we live by
George Lakoff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 研究语言中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隐喻是人们谈论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
LOGO
• 隐喻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简单的比较熟悉的,易于 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抽象的,复杂的,不太熟 悉,难于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 像图示。 EG:He is a pig. Life is a journey. Mark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 • 源域 source domain • 映射 mapping • 目标域 target domain • 意象图示Image schemas
工业社会教师隐喻——工程师论
LOGO
LOGO
想到了什么: 工业时代机器大生产,追求效率,产量。培养学生也是成披成产。 教育理念: 教师是工程师,以育人为职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但是为了适应整 齐划一的教育,教师强调统一性。把风格各异的学生塑造为千人一面。 师生关系: 教师中心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学生是被改造者。 评价: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学生不是事先规划好的产品,是有灵性的。 这 样的把学生当做一项工程会显得刻板。
LOGO
范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如何读? 怎么解? 疑问? 冬天.既然冷得能把人都冻死,那么肉就不会发臭。怎么 能闻到臭味呢?更何况酒是不会发臭的。 思考? 结论: 臭”在此处应读为xiu。,全句意思应为,大户人家的酒 肉香味不断地飘出来,而路上却有贫穷人家饿冻致死的尸 骨。
不是主宰者,是倾听者,交流者
对“教师所说”的隐喻进行分析(2)
LOGO
教师是八角鱼(章鱼) ---通过隐喻分析揭开职前英语教师的先占观念
LOGO
• 假设:职前教师的先占观念会对他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产 生影响。 • 由于这种影响是潜在的,故需采用一种研究方法呈现出 来。 • 方法:对三名职前教师的文章进行隐喻分析。 文章设置了三个问题 What's the teacher‘s role in the classroom? How should learning take place? A teacher is——
LOGO
教师是什么?
正面的: 教师是蜡烛。 教师是春蚕。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太阳。 教师是铺路石。 教师是导航者。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良师益友 负面的: 教师就是教书匠。 教师是臭老九。 教师是三大公害。(警察和医生)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 教师是酸酸。
信息时代教师隐喻——导航员
LOGO
LOGO
• 想到了: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打破了教育的封闭 状态,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教师一方面知识输出,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 学习的引导者。 • 教育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导航者。授之以渔,而不 是授之以鱼。 • 师生关系: 导航者和水手。他们之间不再是相互对 立的关系,不是我与他,而是我与你的关系, 这是两个具有主体性的平等的人。 • 评价: 重视教育中的对话和交流。
• 人生是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是茶杯,本 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是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 具之中。
隐喻是一种修辞格
LOGO
• 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 :A是B。 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 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
生活VS《超级女声》
爱情VS醉酒
感谢各位的聆听和积极讨论!
何丽 2090010101
农业社会教师隐喻——园丁论
LOGO
LOGO
• 想到了: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种子, 种子自 然生长,园丁精心呵护。 • 教育理念 学生有自己自然发展的可能。 教育存在过程性,阶段性。 进步主义色彩 • 师生关系: 教师就是在儿童做事的时候,给予帮 助,提出忠告,并努力创设学习情境, 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学生中心。 • 评价: 教师作用有限。
学习心理学课堂报告一
教师隐喻分析
报告人:何丽
由NordriDesign提供

指导老师:康武
1
LOGO
1
什么是隐喻?
你听过这些网络拉风语吗?
LOGO
• 生活就是《超级女声》,走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 • 爱情就是喝醉酒,头脑明明是清醒的,但行为就 是不受控制。 • 记忆是掌心里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它终 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The teacher as an executive 教师是经理人
旧:经理-校长 工人-教师 产品-学生
LOGO
管理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新:董事-校长 经理-教师 人力资本-学生
经理人的职责:
1 planning,2 communicating goals,3 Working with other adults, 4 regulat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workpalce, 5 creating a pleasant environment for work, 6 Educating new members of the work group, 7 articulating the work of the site with other units of the system, 8 Motivating work group members,9 Evaluating performance, 10 developing budgets。
LOGO
LOGO
• 想到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 • 教育理念: 教师应鄙视世俗价值观,教师应追 求道德的自律和完善。 • 师生关系: 学生中心,生重于师 • 评价: 教师享受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受人 尊敬。但是对教师要求也高乎常人, 教师要放弃对个人生活,物质,享 受的追求,远离名利,抵制诱惑, 超越现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