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磨削加工中顺逆磨研究现状与发展

磨削加工中顺逆磨研究现状与发展

磨削加工中顺逆磨研究现状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12-04T11:24:09.08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1月上31期作者:徐海涛[导读] 工程陶瓷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轴承制造、冶金化工、切削刀具、生物工程等行业,甚至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衬、航天器喷嘴、导弹整流罩、陶瓷装甲等高精尖领域关键零部件也有应用。

但陶瓷材料特殊的成型工艺和晶体结构决定其具有高硬度和高脆性,加工过程易出现裂纹、烧伤、亚表面损伤等缺陷,这给工程陶瓷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业界较认可和广泛应用的工程陶瓷加工方法仍是磨削加工,但其低效率、高成本的缺点促使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加工技术。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海涛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工程陶瓷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轴承制造、冶金化工、切削刀具、生物工程等行业,甚至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衬、航天器喷嘴、导弹整流罩、陶瓷装甲等高精尖领域关键零部件也有应用。

但陶瓷材料特殊的成型工艺和晶体结构决定其具有高硬度和高脆性,加工过程易出现裂纹、烧伤、亚表面损伤等缺陷,这给工程陶瓷广泛用于工业各领域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业界较认可和广泛应用的工程陶瓷加工方法仍是磨削加工,但其低效率、高成本的缺点促使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加工技术。

关键词:顺、逆磨;磨削力;磨削温度;表面特性引言一般情况下砂轮线速度高于45m/s的磨削称为高速磨削,而高于150m/s的超高速磨削可以称作是磨削技术的史上一次跳跃性的发展。

超高速磨削是一项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的产物,它作为综合性的加工技术促进了现代精密加工技术发展要求;超高速磨削加工领域涉及到很多相关方面的的技术,如:现代机械、纳米加工、计算机、液压、控制、光学、计量及先进材料。

超高速磨削是在德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扩展。

高速磨削加工的发展趋势正朝着采用超硬磨料磨具,高速高效、精密超精密磨削工艺以及绿色生态磨削方向发展。

磨削加工工作总结

磨削加工工作总结

磨削加工工作总结
磨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和去除材料,以达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磨削加工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磨削加工的一些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磨削工具和磨削方式非常重要。

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磨削工具,比如砂轮、磨具等。

此外,磨削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圆磨削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其次,保持磨削工具的锋利度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磨削工具的锋利度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需要定期进行修整和更换。

同时,磨削工具的稳定性也需要保持,避免因为工具摆动或者晃动导致加工表面质量不佳。

另外,合理控制磨削参数也是磨削加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都需要根据具体工件和磨削工具的特性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最后,对于磨削加工后的工件,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检测工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指标,来验证磨削加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需要进行修整和调整。

总的来说,磨削加工工作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才能够保证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以上总结对大家在磨削加工工作中能够有所帮助。

浅谈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浅谈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然如 此 , 国龙 门导 轨磨床 特别 是工 作 台超过 1 以 我 0m 上 的大型 数 控 龙 门导 轨 磨 床 的技 术 水 平 与 国外 相 比 还 有一 定 的差 距 , 如加 工平 面度 , 们 还 基 本 停 留在 我 1 0 ix 0 0m 100mm范 围 内平 面度 0O m 的水平 , 0 n . 1m
主题 :精 密.趣精密及徽纳加Z技术
T pc:rcs n,Uta peiinadMi o nR ehooy o i Peii s o l — rcs n c — ao Tcn l r o r g
浅 谈 大 型 数 控 龙 门 导轨 磨 床 关键 技 术 及 发 展趋 势
邹雪巍 刘传金
关键 词 : 削 磨
数控
龙 门导轨磨 床
关键技 术
发展 趋势
中图分类 号 : G5 6 T 9
文献标 识码 : A
Dic s in o h e e h oo is a d te d b u r e CNC g n r al r d r s u so f e k y t c n lge n r n s a o tl g t a a t r ig i e y n Z U X e e,LU C uni 0 u w i I h aj n
te d fCNC g n r alg i e r ic s e r n s o a t r i rnd ra e d s u s d. y Ke ywo d Grn i g; r s: i d n CNC; n r i Grn e ; y Te h oo y; e d Ga t Ral i d r Ke c n l g Tr n s y
p o l ms a e p o o e t e man is e o s le t e k y t c n lg v l e n a e s mma ie r b e r r p s d, h i su st ov h e h o o y i ov d i r u e n r d,d me t z o sc i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念淮,张承红.磨削技术的发展[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1,147 (3):p21~22[2] 周志雄,邓朝晖,陈根余等.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2):p187~189[3] 宋贵亮,蔡光起.200m/s电镀CBN超高速砂轮的设计与制造[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51(11):p2~4[4] 刘兴国.国内外超高速磨削的现状[J].新技术新工艺,2003,6:p21~22[5] Jin T, Cai GQ, Jeong HD, et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in super high speed grinding:energy partition to the work piece in HEDG[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1,111:p261~264[6] Jin T, Cai GQ. Analytical thermal models of oblique moving heat source for deepgrinding and cutting[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1,123(2):p185~190[7] 孟春玲.国外轴承磨床发展概况[J].磨床与磨削,1994,1:p20~21[8] 胡如夫,孙庆鸿,陈南,陈新,毛海军.高精度数控内圆磨床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兵工学报,2003,24(1):p98~101[9] 陈耀昌.以新思路设计数控专用磨床[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8:p18~21[10] 曲贵龙.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J]磨床与磨削,2000,4:p24~26[11] 袁曾真.人工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p2~130[12] 张立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及其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 :p4~5[13] 许东,吴铮.基于MATLAB6.X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神经网络.[M]第2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9:p1~2[14] Malkin,C.Gu 著,张一飞译.外圆磨削加工的仿真、优化及控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1,5(125):p11~16[15] 日本东洋工业公司.内圆磨床样本.2002:c-1-1u~c-1-3[16] 林宋,田建军.现代数控机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p134[17] 李伯民,赵波等.适用磨削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p2~180[18] 傅杰才.磨削原理与工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8:p1~98[19] 楼少敏.磨削加工实时检测及工艺参数智能选择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1,11:p2~4[20] 邓朝晖,曹德芳.磨削工艺过程预报系统的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3,2(134):p14~17[21] 磨工工艺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10:p113~140[22] 王盘鑫.粉末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5:p278~279[23] 池震宇.磨削加工与磨具选择[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0,12:p8~210[24] 上海磨床研究所.磨床[M].北京:第一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0,8:p234[25] 正交试验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6,12:p7~210[26] Kuang Hua Fuh, Shuh BinWang. Force 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in creep feedgrinding using improved BP neural net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1997,37(8):1167~1178[27] T M A Maksound, M R Ahemed. Improving wheel-work piece contact detection using ahybrid neural network. Proc. Instn. Mech. Engrs. 2001,215(part B):p1595~1602 [28] Masahiko Arai., Boundson. The number of hidden unit sin binary-valued three-layerneural networks. Neural networks,1993。

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

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

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硅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尺
寸硅片的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成为了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硅片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础材料,其表面的平整度和精度直接影
响到芯片的性能和产能。

因此,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在半导体制
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超精密磨削技术是指在高速旋转的磨料轮和硅片之间通过高精
度的控制,实现对硅片表面进行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磨削加工。

这种
技术要求磨削设备具备高速、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自动化等特点。

在大尺寸硅片的磨削加工中,传统的磨削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对加工
精度和效率的要求,因此需要引入先进的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

目前,国内外在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方面进行了
大量研究和开发。

例如,采用高速旋转的磨料轮和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硅片表面的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磨削加工。

同时,还利用
先进的三维测量技术和自动化装备,实现了对硅片表面形貌和精度
的在线监测和控制,从而保证了加工质量和稳定性。

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半导体
制造技术的进步,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更高的产能和更优质的产品。

随着半导体行业对硅片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尺
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必将在未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期待着这一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带来更
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文献综述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文献综述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摘要:砂带磨削几乎能用于加工所有的工程材料,作为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有着"万能磨削"和"冷态磨削"之称的新型工艺,砂带磨削已成为与砂轮磨削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

综观近几年来国内外各类机床及工具展览会和国际生产工程学会的学术会议,结合砂带磨削在国内外各行业的应用状况,可以看出砂带磨削在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磨削砂带机床技术Keyword:Grinding Abrasive belt Machine tool Technology一,前言砂带磨床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工艺。

近30多年来,粘满尖锐砂粒的砂布或砂纸制成一种高速的多刀多刃连续切削工具用于砂带磨床之后,砂带磨削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种砂带磨削技术远远超越了原有的只用来加工和抛光的陈旧概念。

现在砂带磨床的加工效率甚至超过了车、铣、刨等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已接近或达到同类型机床的水平,机床功率的利用率领先于所有的金属切削机床,应用范围不仅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都可以进行加工。

长期以来不大引人注意的砂带磨削工艺现在正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而数控磨床又是磨床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数控砂带磨床本有很大的意义。

【正文】一.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1.磨削技术发展史高速高效磨削、超高速磨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如德国的Aachen大学、美国的Connecticut大学等,有的在实验室完成了速度为250m/s、350m/s、400m/s的实验。

据报道,德国Aachen大学正在进行目标为500m/s 的磨削实验研究。

在实用磨削方面,日本已有200m/s的磨床在工业中应用。

我国对高速磨削及磨具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

如湖南大学在70年代末期便进行了80m/s、120m/s的磨削工艺实验。

磨削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磨削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磨削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杨洪波;赵恒华;刘伟锐
【期刊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介绍了实现超高速磨削的理论依据,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磨削技术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超高速磨削机理、优越性及其特点,列举了实现超高速磨削技术的若干关键技术。

高速和超高速磨削是提高磨削效率、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零件加工品质的先进加工技术。

超高速磨削能够越过磨削过程的高温死谷,避免工件表面磨削烧伤,可以实现对硬脆材料的延性域磨削以及对高塑性、难磨材料也有良好的磨削表现。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杨洪波;赵恒华;刘伟锐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1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580.6
【相关文献】
1.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J], 王伟;李巍
2.叶片型面砂带磨削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朱凯旋;陈延君;黄云;黄智
3.硬脆材料超光滑表面磨削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史光宽;杨茂奎
4.磨削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王涛;李剑;高航
5.磨削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田跃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密与超精密磨削关键技术探讨

精密与超精密磨削关键技术探讨
3 精 密磨 削 加 工设备及 基础 零部 件技 术 进行 精密 及超 精密 磨削 加工 的主要 设 备有超 精 密
进 给单 元 是评 价精 密及超 精 密磨床 性 能 的重 要指 标之 一 ,也是 使砂 轮保 持正 常工作 的必 要 条件 。在精
密和超精密磨削加工中,进给单元是影 响精度的重要
磨削在晶粒内进行 ,要使磨削顺利进行 ,必须使磨削
力 大大超 过 晶粒 的结合 力 ,甚至 可 以达 到材 料 的剪切 强 度 L 。同时 ,磨 粒 在 磨 削 时 产 生 高 温 和 高压 ,因 2 ] 此磨 粒 材料要选 取 高温性 能好 、硬 度 大的材 料 ,如金 。 刚石 、立方氮 化硼 等 。 ( ) 连续 磨 削 。 在磨 削 初 始 阶段 ,砂 轮 与 工 件 2
轴 器直 接相 联 。现在 ,大 多数 高精 度高 速机 床采 用 了 内装 式 电主 轴 的结构 形式 ,即将变 频 电机 和机床 主轴 合 为一体 ,而 主轴 的变速完 全 通过 控制 交流 电 的频率 来 完成 。 国内外 用于 高精 度高速 加 工 的机 床 主轴轴 系 的轴 承 主要 有 陶瓷球轴 承 、动静 压轴 承 、静 压轴 承 、气 浮
究。
对 于超精 密磨 削加 工而 言 , 由于要 求 主轴单 元 系 统具 有 刚性好 、精 度高 、加 工稳 定性好 、散热好 、故 障 少等特 点 ,因此 在成 本适 中 的条件下 ,对主 轴 的制 造精 度 、主 轴 轴 承 结 构 方 式 、 主轴 的 润 滑 和 冷 却 系 统 、底座 及 主轴 刚度等 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主轴 单元 的静 刚度 和工 作精 度对磨 床精 密 加工性 能有 很 大 的影 响 。磨床 主轴 单元 的动 态性 能在很 大程 度上 决定 了机

木材加工中的磨削工艺和控制

木材加工中的磨削工艺和控制

木材加工中的磨削工艺和控制木材加工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技艺,在它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中,磨削工艺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磨削技术可以帮助木材加工商得到更好的木材质量,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磨削加工技术也是常常被低估的一个领域,需要大量的经验、技巧和知识才能够运用得当。

磨削工艺的基础是磨料和磨具。

磨料决定了磨削速度和表面光洁度,磨具则负责把磨料带到工件表面。

常见的磨料有刚玉,碳化硅,氧化铝,磨具的类型分为车刀、磨头、砂轮和研磨头等多种。

不同的磨具和磨料可以实现不同的磨削方法,并对工件表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另外,控制磨削是重要的手段,可以确保加工铁木的质量和精度。

机器的不稳定性和磨削参数的不准确,都会导致加工铁木的误差。

因此,加工铁木必须控制磨削工艺和磨削参数,并通过测量仪器对成品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精度。

磨削技术和磨削参数是磨削加工过程的核心要素。

磨削技术包括磨削方式、磨削轮的选择和磨削参数的设置等。

磨削方式决定了切削力和表面几何形状,磨削轮的选择决定了加工效率,磨削参数的设置决定了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因此,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必须选用适当的磨削方式、磨削轮和磨削参数,以确保加工铁木的质量和精度。

在磨削工艺选型时,必须综合考虑磨削工具成本,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等多种因素,并根据工件的特性来进行调整。

应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实现磨削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加工铁木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工作环境和加工流程的改善也是提高磨削技术的关键之一。

磨削过程中,机器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关键的因素,可以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磨损和热损失。

另外,加工铁木的安全和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使用机器的工人,必须了解所有的安全预防规章制度,并应将所有的规章制度应用到磨削工艺中。

总之,磨削工艺和控制是木材加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磨削工艺和控制需要理解磨削基础知识、了解机器和设备的性能、技巧和经验、合适的磨削参数的正确选择等方面,并着眼于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工作安全和流程改进,以带来生产效益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全面提升。

高速磨削相关技术探究

高速磨削相关技术探究

熙塑笠凰.高速磨削相关技术探究谈正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机系,江苏苏州215104)脯羁高速磨削技术将继续克服当前存在的某些技术障碍,得到更快的发展,随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磨《4技术吏加显示出它的重安挂。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高速磨削相关技术进行了捐}讨。

联薹建词高速磨削技术;发展;趋势由于对高速磨削极限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高速磁悬浮轴承开始进入实用阶段,高回转强度的超硬磨科磨具日益普及,主轴系统在先平衡技术不断完善,使高速磨削加工技术必将迈匕—个新台阶,从磨削速度E看,这是—个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1国内高速磨肖q技术的发展我国高速磨削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自1958年开始推广高速磨削技术,当时第一汽车厂、第一砂轮厂等相继试验成功50m,s高速砂轮,并进行磨削试验。

1964年,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i f r,Te洛阳拖拉机厂合作进行50m/s高速磨削试验,在机床改装和工艺等方面获得一定效果。

1975年,河南省南阳机床厂试制成功了M Sl332型80m,s高速外圆磨床,至1977年,全国已有17个省市770台磨床采用50m,s高速磨削技术,湖南大学已在实验室内成功地对100m/s和120m/s高速磨削进行试验。

目前,实验室磨削速度已达150m/s左右。

在高速磨削机床方面,我国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在于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的研究开发落后于市场需求,如转速2000r/m i n以上的大功率刚性主轴,无刷环形扭矩电机,大行程直线电机、快速响应数控系统等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在高速磨削砂轮材料方面我国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砂轮在磨削中的推广应用,使得高速磨削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步和其它高效磨削技术相结合于—体。

2高速磨肖B技术的发展趋势1)在高速机床领域具有小质量、大功率的高转速主轴,与其配套的高速轴承技术、高速电机技术、高速主轴的润滑系统,及监控技术等将随之快速发展。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发展与关键技术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发展与关键技术

性变革。德国著名磨削专家 T a aoi . w k l博士将超高 T 速 磨 削 誉为 “ 代磨 削 技术 的最 高峰 ” 日本 先端 现 。 技术研究学会把超 高速加工 列为五大现代制造 技
术之 一 。在 19 96年 国际生 产工程 学 会 ( IP CR )年 会上 超高速 磨 削技 术被 j式 确定 为面 向 2 l世纪 的 中心 研 究方 向之 一 ,是 当今在 磨削领 域 最 为引人 注 目的技术 。
关键 词 高速超 高速
磨粒加 T 关键 技术
I高速/ 超高速磨削技术发展
超 高速 磨 削 技 术 是 现 代 新 材 料 技 术 、制 造 技 术 、控制 技术 、测试 技 术和 实验 技术 的高 度集 成 , 是优 质与 高效 的完美 结 合 ,是磨 削加 工 工艺 的革 命
磨削 的基 础研 究 ,当 时实验 审 的磨 削速度 就 已经达
辟了广阔的空间,对于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实用 化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通 常将砂 轮线速 度 大 于 4 / 的磨 削 称为 高速 5 s m 磨削 ,而将砂 轮线 速 度 大于 10m/ 5 s的磨 削称 为超 高速 磨削 。超 高速 磨 削在 欧洲 、 日本 和美 国等 发达
国家 发展较快 。
行磨削 ,可得 到高效 率、高质量的磨削效果。据
Aah n工业 大 学 实验 窀的 K e g和 F r ma n宣 ce oi n el n e
称 , 该实验 室 已经 采用 了圆周速 度 达 到 50m s的 0 / 超 高速 砂轮 ,这 一速度 已突破 了当前机 床 与砂轮 的 工 作极 限 。另外 B ancwe rush i g大学 、B rn工业 大 el i 学 等 也在进 行 此方 面 的研 究 。 瑞 士 Su e 公 司 开发 的 C N 砂 轮磨 削线速 度 tdr B 在 6 / 0m s以上 ,并 向 10 10m s 向发展 。¥ 0 2 ~ 3 / 方 4 C N 砂轮 磨床 ,在 15 s 高速 磨 削性 能发挥 最 B 2 时 m/

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和技术的研究

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和技术的研究

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和技术的研究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和技术的研究一、引言硬脆材料的磨削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高精度加工的瓶颈之一。

传统的研磨技术在处理硬脆材料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划痕和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近年来,电解抛光镜面磨削(ELID)技术在硬脆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磨削精度高、表面质量良好以及工件材料损伤小的优点。

本文将从机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探讨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

二、ELID精密镜面磨削机理1. 基本原理ELID精密镜面磨削是在研磨过程中通过在磨粒、砂轮和工件间施加低电压直流电进行电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硬脆材料表面的精密磨削。

磨削过程中,磨粒、砂轮和工件形成一个电解质层,该电解质层能够加速磨削产物的去除、减小热量的输送并改善磨削表面的质量。

2. 电化学反应机理ELID精密镜面磨削的关键在于砂轮表面形成了一层硬脆材料的致密抛光层。

这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的,其中砂轮表面的氧化层在电解质中发生电离,生成OH-离子和氧化铁或氧化铁的混合物,进而与硬脆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形成致密抛光层。

3. ELID电解质的选择ELID磨削中的电解质是影响磨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用的电解质有硫酸、硝酸及其混合物等。

不同的电解质对于磨削表面的质量、磨削速度和电解质的消耗等方面都有影响。

三、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1. 砂轮制备技术ELID磨削中的砂轮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其制备技术对于磨削效果和表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砂轮制备技术包括经典ELID制备技术和局部ELID制备技术。

2. 加工参数优化不同硬脆材料的ELID精密镜面磨削过程中,加工参数的优化是关键。

加工参数包括电流密度、砂轮粒度、进给速度等,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砂轮磨削效率、磨粒尺寸和表面质量。

3. 先进监测技术ELID精密镜面磨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加工效果的关键。

随着先进监测技术的发展,通过磨削力、磨削声音、表面温度等多参数监测,可以及时调整磨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超高速磨削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其装备开发

超高速磨削加工的关键技术及其装备开发
维普资讯
与技 术
Po u t rd c s& T c n lg eh ooy
超 高速磨 削加工 的关键 技术及 其装备开发
蔡 光起 修 世超 ( 东北 大学机械 工程 与 自动化 学 院 沈 阳 ,1 0 0 ) 10 4

要 :介 绍 了超 高速 磨 削 和快 速点 磨 削 的关键 技 术 及 国内外 发 展现 状 ,以及 东北 大学 在这 一 技术 领 域
Ca a g i Xi h c a i Gu n q u S ih o
(c o lo c a ia n iern & A tmain。No tese n Unv ri 。 S h o fMeh nc lE gn eig uo t o rh a tr i es y t
S e y n 1 0 4 C ia h n a g 1 0 0 。 hn )
制造 、超高 速磨 削成屑 机 理及 分子 动 力学 仿 真 研究 、 超 高速 磨 削热 传 递 机 制 和 温 度场 研 究 、高 速 钢 等 材 料 的高 效深磨 研究 、超 高速单 颗 磨粒C N 削试 验 研 B磨
究 、超 高 速 磨 削 砂 轮 表 面气 流 场 和 磨 削 摩擦 系 数 的
零 件 加 工精 度 、表 面 粗 糙 度 与 完 整性 、加工 效 率 和
批 量 化 质 量稳 定 性 的要 求 ,近 年 出 现 了 一些 先 进 的
磨 削 加 工技 术 ,其 中 以超 高 砂 轮线 速度 和超 硬 磨 料 砂 轮 为 主要 技 术 特 征 的 超 高 速 外 圆磨 削 、高 效 深 切 磨 削 、快 速点磨 削技 术 的发 展最 为 引人注 目。
Ke rs ue- ihsedgidn ,C C,Q ik pitgidn ywod :Sprhg pe r ig N n uc- o r ig n n

高速动车组车轴的磨削技术研究

高速动车组车轴的磨削技术研究

高速动车组车轴的磨削技术研究随着高速动车组的快速发展,车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高速动车组的车轴要求具备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工艺,以确保列车在高速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

因此,磨削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车轴加工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车轴的磨削技术主要涉及磨削加工的设备、磨削工艺参数和磨削工具的选择等方面。

在高速动车组的车轴磨削中,先进的磨削设备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因此,选用先进的磨床设备是关键。

磨削加工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量、磨削深度以及切削液的选择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车轴的材料、尺寸和要求来确定。

另外,磨削工具的选择对于车轴磨削的成败也至关重要。

高速动车组车轴的磨削工具通常采用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刚性磨削轮,如金刚砂磨削轮和CBN磨削轮等。

车轴的磨削技术主要包括粗磨和精磨两个阶段。

粗磨是在车轴加工前进行的去皮和修整工序,其目的是去除车轴表面的氧化层和毛刺,并使车轴表面光滑。

粗磨一般采用磨削速度较高、进给量较大的工艺参数。

精磨是在粗磨后进行的磨削工序,其目的是通过精密磨削来达到车轴的最终尺寸和表面精度要求。

精磨过程中需要较低的磨削速度和进给量,以及较小的磨削深度,以保证车轴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车轴磨削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车轴的材料和尺寸多样,导致磨削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较为复杂。

其次,车轴的磨削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可能导致车轴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车轴尺寸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磨削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如切削液的使用和适当的冷却装置。

此外,车轴磨削后的残余应力也需要得到合理的处理,以避免影响车轴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为了提高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对车轴磨削技术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磨削设备方面,需要继续引进和开发更先进的磨床设备,提高磨削的精度和效率。

在磨削工艺方面,需要深入研究车轴材料和尺寸的特性,通过优化磨削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车轴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数控加工中的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应用

数控加工中的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应用

数控加工中的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而在数控加工中,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的应用则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刀具是数控加工中的核心工具,它直接影响着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高速切削的要求,刀具往往会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导致加工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效刀具磨削技术应运而生。

高效刀具磨削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工艺和设备,对刀具进行修复和磨削,使其恢复原有的切削性能。

这种技术可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在高效刀具磨削技术中,磨削液的选择和使用是一个关键环节。

磨削液能够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减少刀具的磨损和热脆性。

同时,磨削液还能够冷却刀具和工件,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除了高效刀具磨削技术,涂层技术也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涂层技术是将一层特殊的材料涂覆在刀具表面,形成一种保护层,提高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涂层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刀具的更换频率。

同时,涂层技术还能够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在数控加工中,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它们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刀具的材料、形状、切削条件等多个因素。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择适合的磨削工艺和涂层材料。

只有将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与数控加工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加工。

然而,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效刀具磨削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艺,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其次,涂层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涂层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这也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此外,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与数控加工的其他环节相配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总之,高效刀具磨削与涂层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持续创新研发高效磨削技术与高端数控装备——走进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持续创新研发高效磨削技术与高端数控装备——走进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战略项目的实施提供工艺技术与装备支撑,为行业技术进步开展引领性研究。

科研成果工程中心自组建以来,成功开发了7大系列30余个规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高速、高效数控磨床,在国内汽车、内燃机、工程机械、摩托车等行业获得大批量应用,产品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对加快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加工装备国产化,带动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增强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工程中心在2007~2011年期间,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对行业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部省科技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项目总经费近1.2亿元;获得国家、部、省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奖3项。

工程中心在2011~2015评估期,承担国家、部、省科技项目74项,项目总经费1.64亿元,获国家、部、省科技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共申请与授权国家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制定各类标准10项;发表学术论文133篇,学术专著5部。

工程中心“十三”五期间科研总收入达到22577万元,年均科研与产业总收入保持在5000~6000万元水平,人均科研产业收入居同类研究机构领先水平。

课题及项目工程中心牵头完成的国家04科技重大专项“高效磨削创新能力平台”课题,联合秦川机床工具集团、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郑州三磨所、持续创新研发高效磨削技术与高端数控装备——走进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Grinding Technology andHigh-End CNC Equipment[编者按]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8年经科技部批准,依托湖南大学组建,专业从事高效磨削技术及装备的研发。

工程中心研发团队在高效磨削基础理论、工艺技术与数控装备领域开展了长期、持续的创新研发,具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传承,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高档数控装备研制与市场应用的一体化格局。

磨削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磨削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欧洲 高速 超 高速 磨 削技 术 的发展 起 步 比较 早 , 最初 在2 世纪 6 年 代末 期 就开 始进 行 高速 超 高速 磨 0 0 削 的基础 研 究 , 当时 实验 室 的 磨削 速度 就 已经达 到
2 0 2 0 / 。7 年 代 ,超 高速 磨 削开 始采 用C N 1 ~ 3 m S 0 B 砂 轮 。 l 8 年 德 国B e e 大 学 出 资 由 德 国 G h i g 93 rm n u r n
是否不 同?不 同之处在 哪里 ?原 因何在?
李长河教 授 :我 国和世 界各 国磨 削加工的发展重 点基本相 同,但在高速/ 高效磨削加工方面世界各国略
有不 同。
小切 削工具 。磨 削过程就 是 由这些成千 上万个磨粒 微
小切 刃 共 同连 续 完 成 的 。
M M :磨削加工 的发展 方向?为什么确 TT 立这样 的方向?
李长 河教授 :磨削技术 的历史非 常悠久 。人类 的祖 先最早用砂岩磨砺 燧 石工具 ,还用磨料将石 头磨 成饮食工具 。用于建造埃及金字塔 的巨大石 块也是用 原始 的磨料 工具切割而成,并用 砂岩磨 光他们 的表面 。
金 属 磨 削 始 于 公 元 前 2 0 年 的 古 埃 及 , 主 要 用 于 磨 锐 工 具 和 光 整 饰 00
高效磨 削工艺及装 备 的关键 实现技术和基 础理论 ,石
‘ l ‘ 等等 十
率 。美 国C n e t c t o n c iu 大学磨削研究与发展 中心 的无心 外 圆磨床 ,最 高磨削速度 2 0 m s 0 0 5 / 。2 0 年美 国马萨诸 塞州立大学 的S M l i 等人, 以1 9 m s .a k n 4 / 的砂轮速度 , 使用 电镀金 刚石砂轮通 过磨 削氮化硅 ,研究砂轮 的地

磨削加工技术

磨削加工技术
磨料加工(Abrasive Machining),是指采用固结的硬 质磨料工具或游离的硬质磨料对工件进行切除的加工 方法。磨削加工是指用固结磨具进行加工的过程,常 用的固结磨具有:砂轮、油石、砂布和砂带等,其中 砂轮应用最广,狭义上的磨削加工专指砂轮磨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六、砂轮磨损和修整
1、砂轮磨损 、
(1)磨粒损耗 ) 1)磨粒的钝化 2)磨粒的破碎 3)磨粒的脱落 (2)砂轮失效 ) 1)砂轮工作表面变钝 2)砂轮工作表面堵塞 3)砂轮轮廓畸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六、砂轮磨损和修整
2、砂轮耐用度及磨削比 、
砂轮耐用度T是砂轮相邻两次修整间的磨削时间,也 可以是磨削的工件个数。可以通过实验建立T和各因 素间的经验公式。
二、磨削过程
砂轮表面上磨粒可近似地看作是一把把微小的铣刀齿 ,其几何形状和角度有很大差异。致使切削情况相差 较大。因此必须研究单个磨粒的磨削过程。 1、单个磨粒磨削过程 、
(1)磨粒形状
β
rn
(a)磨粒外形 图3.1.12 磨粒的形状
(b)典型磨粒断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二、磨削过程
图3.1.13 磨削的磨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二、磨削过程
(2)磨屑形成过程 单个磨粒的磨削过程大致分为滑擦、刻划和切削三个 阶段:
图3.1.14 磨粒的切削过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二、磨削过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052系

金属加工机械磨削技术

金属加工机械磨削技术

金属加工机械磨削技术一、前言与背景金属加工机械磨削技术作为机械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金属加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磨削技术作为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其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磨削,可以达到提高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研究金属加工机械磨削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高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其次,磨削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属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此外,磨削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金属磨削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分类1. 核心概念金属磨削技术是指利用磨削工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以提高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

磨削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参数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2. 分类及特征(1)按照磨削方式分类:外圆磨削、内圆磨削、平面磨削、曲面磨削等。

(2)按照磨削对象分类:黑色金属磨削、有色金属磨削、复合材料磨削等。

(3)按照磨削工具分类:磨粒磨削、陶瓷磨削、碳化物磨削等。

各类磨削技术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领域,例如,外圆磨削适用于轴类零件的加工,平面磨削适用于板类零件的加工等。

3. 应用领域及市场潜力金属磨削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精密仪器等领域,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磨削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三、金属磨削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创新成果1. 关键技术金属磨削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磨削参数优化、磨削工具材料、磨削液选用等。

2. 创新成果(1)高速磨削技术:提高磨削速度,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2)数控磨削技术:实现磨削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提高加工精度。

(3)智能化磨削技术:利用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磨削参数的优化和自动调整。

3. 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和性能提升对金属磨削技术的竞争格局和市场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关键技术周志雄,邓朝晖,陈根余,宓海青(湖南大学,长沙市,410082)1 磨削技术发展概述一般来讲,按砂轮线速度Vs 的高低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Vs<45 m/s)、高速磨削(45≤Vs <150 m/s)、超高速磨削(Vs≥150 m/s)。

按磨削精度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精密磨削(加工精度1 μm~0.1 μm、表面粗糙度Ra0.2 μm~0.1 μm)、超精密磨削(加工精度<0.1 μm , 表面粗糙度Ra≤0.025 μm)。

按磨削效率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高效磨削。

高效磨削包括高速磨削、超高速磨削、缓进给磨削、高效深切磨削(HEDG)、砂带磨削、快速短行程磨削、高速重负荷磨削。

高速高效磨削、超高速磨削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如德国的Aa chen大学、Bremm大学、美国的Connecticut大学等,有的在实验室完成了Vs为250 m/ s、350 m/s、400 m/s的实验。

据报道,德国Aachen大学正在进行目标为500 m/s的磨削实验研究。

在实用磨削方面,日本已有Vs=200 m/s的磨床在工业中应用。

我国对高速磨削及磨具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如湖南大学在70年代末期便进行了80m/s、1 20 m/s的磨削工艺实验;前几年,某大学也计划开展250 m/s的磨削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所以说有些高速磨削技术还只是实验而已,尚未走出实验室,技术还远没有成熟,特别是超高速磨削的研究还开展得很少。

在实际应用中,砂轮线速度Vs一般还是45~60 m/s。

国内外都采用超精密磨削、精密修整、微细磨料磨具进行亚微米级以下切深磨削的研究,以获得亚微米级的尺寸精度。

微细磨料磨削,用于超精密镜面磨削的树脂结合剂砂轮的金刚石磨粒平均直径可小至4 μm。

日本用激光在研磨过的人造单晶金刚石上切出大量等高性一致的微小切刃,对硬脆材料进行精密磨削加工,效果很好。

超硬材料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主要用于磨削难加工材料,精度可达0.025 μm。

日本开发了电解在线修整(ELID)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使得用超细微(或超微粉)超硬磨料制造砂轮成为可能,可实现硬脆材料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超精密磨削。

作平面研磨运动的双端面精密磨削技术,其加工精度、切除率都比研磨高得多,且可获得很高的平面度。

电泳磨削技术也是一种新的超精密及纳米磨削技术。

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磨床在加工机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据1997年欧洲机床展览会(E MO)的调查数据表明,25%的企业认为磨削是他们应用的最主要的加工技术,车削只占23%,钻削占22%,其它占8%;而磨床在企业中占机床的比例高达42%,车床占23%,铣床占22%,钻床占14%。

我国从1949~1998年,开发生产的通用磨床有1800多种,专用磨床有几百种,磨床的拥有量占金属切削机床总拥有量的13%左右。

可见,磨削技术及磨床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为什么磨削技术会不断地发展?主要原因如下:(1)加工精度高由于磨削具有其它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如砂轮上参与切削的磨粒多,切削刃多且几何形状不同;仅在较小的局部产生加工应力;磨具对断续切削、工件硬度的变化不很敏感;砂轮可实现在线修锐等,因而可使加工件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

(2)加工效率高如缓进给深磨,一次磨削深度可达到0~25 mm,如将砂轮修整进一步提高后,其加工效率则成所需形状,一次便可磨出所需的工件形状。

而当Vs更高。

(3)工程材料不断发展许多材料(如陶瓷材料、玻璃材料等)在工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有些材料只能采用磨削加工,需要有新的磨削技术及磨削工艺与之相适应。

(4)新的磨料磨具如人造金刚石砂轮、CBN砂轮的出现,扩大了磨削加工的应用范围。

(5)相关技术的发展如砂轮制造技术、控制技术、运动部件的驱动技术、支撑技术等,促进了磨削技术及磨削装备的发展。

总之,磨削技术发展很快,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磨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发展超硬磨料磨具,研究精密及超精密磨削、高速高效磨削机理并开发其新的磨削工艺技术,研制高精度、高刚性的自动化磨床。

2 磨削的关键技术研究就磨削而言,特别就高速高效磨削、精密及超精密磨削而言,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磨削本身的技术,也集中了其它相关的技术。

关键技术介绍如下:2.1 磨削机理及磨削工艺的研究通过对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的研究,揭示各种磨削过程、磨削现象的本质,找出其变化规律,例如,磨削力、磨削功率、磨削热及磨削温度的分布、切屑的形成过程、磨削烧伤、磨削表面完整性等的影响因素和条件;不同工件材料(特别是难加工材料和特殊功能材料)和磨削条件的最佳磨削参数;磨具的磨损,新型磨具材料的磨削性能等,只有通过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的研究,才能确定最佳的磨削范围,获取最佳的磨削参数。

对普通磨削而言,在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方面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精密及超精密磨削、高速高效磨削的磨削机理和磨削工艺方面,针对不同的工程材料(如陶瓷和玻璃) 国内外开展了一些研究,但还很不全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找出其内在的规律。

可见,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有,①磨削过程、磨削现象(如磨削力、磨削温度、磨削烧伤及裂纹等)的研究;②磨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③不同材料(常用材料)的磨削机理的研究;④磨削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的研究。

2.2 高速、高精度主轴单元制造技术主轴单元包括主轴动力源、主轴、轴承和机架几个部分,它影响着加工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及应用范围,其动力学性能及稳定性对高速高效磨削、精密超精密磨削起着关键的作用。

提高砂轮线速度主要是提高砂轮主轴的转速,特别是在砂轮直径受到限制的场合(如内圆磨削)。

因而,适应于高精度、高速及超高速磨床的主轴单元是磨床的关键部件。

而对于高速高精度主轴单元系统,应该是刚性好,回转精度高,运转时温升小、稳定性好、可靠,功耗低,寿命长,同时,成本也应适中。

要满足这些要求,主轴的制造及动平衡,主轴的支撑 (轴承),主轴系统的润滑和冷却,系统的刚性等是很重要的。

国外主轴单元技术的发展很快,有些公司专门提供各种功能的主轴单元部件,这种主轴单元部件可以方便地配置到加工中心、超高速切削机床上。

近年来高速和超高速磨床越来越多地用电主轴作为其主轴单元部件,如美国福特公司和Ingersoll公司推出的加工中心,其主轴单元就是用的电主轴,其功率为65 kW,最高转速达15 000 r/min,电机的响应时间很短;在EMO’97上,电主轴是机床制造技术中最热门的功能部件,参展商达36家;美国Landis公司的超高速曲轴、凸轮轴磨床的砂轮主轴,也都用电主轴。

目前,国内主轴单元的速度大约在10 000 r/min以下,且其精度、刚性及稳定性有待于考验和提高。

同时,缺乏高速、高精度、大功率的主轴单元(电主轴)。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下:①大功率、高转速和高精度的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②高刚性、高精度、高转速重负荷的轴承或支承件的研究与开发;③高速、高刚性、高精度的砂轮主轴和工件头架主轴的制造技术。

2.3 精密、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进给单元包括伺服驱动部件、滚动单元、位置监测单元等。

进给单元是使砂轮保持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评价高速、高效及超高速磨床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要求进给单元运转灵活,分辨率高,定位精度高,没有爬行,有较大的移动范围(既要适合空行程时的快进给,又要适应加工时的小进给或者微进给),既要有较大的加速度,又要有足够大的推力,刚性高,动态响应快,定位精度好。

数控机床普遍采用旋转电机(交直流伺服电机)与滚动丝杠组合的轴向进给方案。

但随着高速高精度加工的发展,国内外都普遍采用了直线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技术,高动态性能的直线电机结合数字控制技术,可达到较高的调整质量,也可满足上述要求,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就在CIMT'97作了直线电机120 m/min高速进给的表演,而该公司的直线电机最大进给速度可达 200 m/min, 其最大推力可达6600 N,最大位移距离为504 mm。

又如日本三井精机公司生产的高速工具磨床,主轴上下移动(行程25 mm)采用直线电机后,可达400次/min,是原来的2 倍,加工效率提高3~4倍。

我国国产数控进给系统(特别是高速、高精度进给系统)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快速进给的速度一般为24 m/min。

可见,为了适应精密、高速及超高速磨床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应重点研究:①高速精密交流伺服系统及电机的研究;②直线伺服电机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③高速精密滚珠丝杠副及大导程滚珠丝杠副的研究;④高精度导轨、新型导轨摩擦副的研究;⑤能适应超精密磨削的高灵敏度、超微进给机构和超低摩擦系数的导轨副的研究。

2.4 砂轮制造及其新技术随着工程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CBN砂轮和人造金刚石砂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砂轮的许用线速度也要求较高,一般在80 m/s以上。

单层电镀CBN砂轮的线速度可达250 m/s,发展超高速磨削也需要150 m/s以上的砂轮,但国内80~120 m/s 的CBN砂轮仍在研制之中。

此外,砂轮的设计,其截面形状的优化、粘结剂的结合强度及其适用性、砂轮基体的材料、砂轮的制造技术(特别是对微细磨料磨具的制造技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仍需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①砂轮基体材料及制造技术的开发、设计及其优化;②砂轮新型粘结剂(特别是适用于制造微细磨料磨具的粘结剂)的研究;③新型磨料的制备工艺,如可使磨料容易产生新的切削刃;④新型砂轮的制造工艺,既要使砂轮具有足够的容屑空间,也要有更好的凸出性;⑤适合于超精密磨削的超微粉砂轮的制备技术。

2.5 机床支承技术及辅助单元技术机床支承技术主要是指机床的支承构件的设计及制造技术。

辅助单元技术包括快速工件装夹技术,高效冷却润滑液过滤系统、机床安全装置、切屑处理及工件清洁技术、主轴及砂轮的动平衡技术等。

磨床支承构件是砂轮架、头架、尾架、工作台等部件的支撑基础件。

要求它有良好的静刚度、动刚度及热刚度。

对于一些精密、超高速磨床,国内外都有采用聚合物混凝土(人造花岗岩)来制造床身和立柱的,也有的将立柱和底座采用铸铁整体铸造而成,还有采用钢板焊接件,并将阻尼材料填充其内腔以提高其抗震性,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是下一代磨床的设计)加强研究:①新型材料及结构的支承构件的优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的研究;②砂轮动平衡技术的研究;③磨削液过滤系统的研究;④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制造技术的研究;⑤精密自动跟刀架及支承件的研究。

2.6 砂轮在线修整技术在磨削过程中,砂轮由于磨钝和磨损,需要进行及时修整,特别是对超细磨料砂轮而言,更需频繁修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