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 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 ‚赛先生‛(Science)。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 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 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 科学知识。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
真理的路径
器 物 地主阶级 改革派 科学技术 制 度
鸦片战 争时期 洋务运 动时期 改 良 派 革 命 派 维新 运动
“师夷之长 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资 产 阶 级
君主立 宪制
资产阶 级民主 共和制
辛亥 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文化 (观念形 态的革命)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 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 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 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 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 时,也开始领导中国农民运 动。
广州、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927年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3位代表: 李 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 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陈舒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死后的割据局面 地方性农业经济造成的市场分割 帝国主义的分化控制政策 扩充军费带来的问题

军阀割据
军阀混战时期,不同军阀在其占领某地时期重 复收税,并预收未来的税,操纵实物与货币的 换算率,增加苛捐杂税,战时捐税,并进行强 制粮食征购,使经济不勘重负。 军阀陈光藻说:“军费一般是靠征收田赋,正 税不足,便行预征,有一年预征五六年粮赋的。 到1935年(民国24年)时,有些地方预征田 赋已到民国一百多年的。”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动机:改造国民性,发动新的启蒙运动 开端:陈独秀《新青年》 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斗争对象:孔子 分化:五四运动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人。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 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1921年7月被选为中共领 导人。 1927年7月下台。 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 逝世。
何谓民主?何谓科学?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 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 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 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 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敌友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 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 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 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 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 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 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 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 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2年7月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第二 次代表大会,代表 有陈独秀、张国焘、 李达、杨明斋、罗 章龙、王尽美、许 白昊、蔡和森、谭 平山、李震瀛、施 存统。
摘自:新华社北京2001年5月31日电
地点:今上海兴业路76号 (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的一画舫上)
主要人物: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 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 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 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 惠僧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7月23 日 陈上海独秀为书记
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 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 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 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知识分子转向的呢?
•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 人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 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真理的路径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 吴玉章回忆说:辛 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 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 光明,当时人们是多 么欢欣鼓舞啊!但是, 转瞬之间,袁世凯窃 取国柄,把中国重新 投入黑暗的深渊,人 们的痛苦和失望,真 是达到了极点,因此, 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 道路.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 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 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 22、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1月发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与 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有组织的较量。
2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为终点。
24、中国共产党三大:1923年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 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孙中山的国民党,确立了建立个 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 大的召开。因为大会对新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成为合作的政 治基础。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 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 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 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 向农村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 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 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 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蔡 元 培 (
) 浙 江 绍 兴 人
1868—194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启蒙的形式不一样。西方启蒙运动是源自世 俗生活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个体自我确证之渴望,是一种 大众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有着 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参与意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世俗化 运动,因而是一种正向的自身觉悟式的启蒙和现代性的 诞生路径。但是,中国的情况与此殊异,社会基础的缺乏 使得启蒙运动不可能生发自强烈的个体意识,也不可能 自下而上地进行启蒙,而是自上而下地由知识精英们对 大众进行灌输式的逆向式启发的文化启蒙,结果启蒙成 为‚化大众,而不是大众化‛。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 文小说,也是他开始鲁迅笔名射向封 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
视频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 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 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念的分梳:文化运动还是政治运动?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制定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 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 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 方法。
中 共 二 大 宣 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 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 民的工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 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再次,他们也 没有把孔学说 得一无是处。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 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 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 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 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 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 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 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杨 匏 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

望着这一页小小的红船,老师不禁想到了焦裕禄,因
为他艰苦奋斗、一心为民,还想到了雷锋,因为他一
辈子做好事、无私奉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谁?
设计意图:以漫画视频《党的诞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大”召开的不容易,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从而引出“红船”及“红船精神”的内涵。

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传承“红船精神”的中华儿女,从抽象到具体感悟“红船精神”的内涵。

环节四:激发少年梦想
教师活动
1.说梦想:少先队员们,在红船精神的感召之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2.结语:同学们,愿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学生活动:
1.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设计意图:通过说梦想、诵梦想环节激发学生争做红船精神的传承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将“红船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6.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前作业:
1.同学们,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请你查阅相关资。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经典评论——毛泽东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 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 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 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 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总之, 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 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条式的。这 就是老八股、老教条。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 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 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4、‚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巴 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址——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会场
这幅刊 登在1921年德 国一家杂志上 的漫画将英、 法、美、意、 日比做一只五 头怪兽,它将 德国踩在脚下, 贪婪地将其内 脏吞食殆尽。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过程
1、学生运动阶段
学生集会
学生游行
2、李大钊对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 宣传
李大钊(1889-1927 ),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 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 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 行反袁活动。新文化运动 后期,比较系统地介绍马 克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于1918年 7月发表†法俄革命 之比较观‡, 同 年11月、12月发表 的†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 利‡,1919年5月、 11月,写了†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 成为中国第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
• 1、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 (1)十月革命启示人们:经济文化落后 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革命走向 胜利。 •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 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 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 国的传播。 • (3)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 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 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伟大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二、教学内容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北洋军阀的统治(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3)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三、基本概念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共合作大革命四、基本线索1、从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潮流发生的必然。

2、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3、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出现了新局面。

五、教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六、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七、教学热点1、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作用。

2、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北伐战争的意义。

八、教学方式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为辅。

2、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九、教学方法1、充分尊重教材,增补相关资料。

2、注重历史史实,史实引出史论。

3、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结合现实。

十、教学资源1、教材2、多媒体教学课件3、教学参考资料十一、教学时间3课时十二、教学流程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思考题十三、教学思考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十四、阅读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

4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1.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 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 舞台,成为运动的主 力军 2. 社会各阶层联合的 作用 3. 以陈独秀、李大钊 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 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子的指导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事件
比点
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辛亥革命
不够彻底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 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 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9月陈独
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 1916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 卷第一期起改名为《新青年》。
编辑部设在陈独 秀的寓所——上海
•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县人。 • 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 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 复辟、卖国的斗争。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 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 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 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 员会,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被选为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并负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北京执行部的工作。 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 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 府的斗争,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4月6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 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 一些弱点: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 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 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 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 先生”(Science)。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 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道德上 否定等级制度,否定专制政治, 这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个性解放”,即所谓的“自主的”、 “独立的”、“平等的”道德。 旧道德:三纲五常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袁世凯
袁世凯复辟帝制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实先生提倡诱掖,导其先路。‛
(1940年4月14日延安各界追悼蔡元 培的唁电。)
◆对蔡元培‚兼容并包‛方针的评价 ◇当陈腐的封建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占 据支配地位时,蔡元培提倡和践行“兼 容并包‛这一方针,其实际意义,主要 是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道路。 ◇但这一方针有明显的局限性。‚兼容 并包‛表现了蔡元培思想上存在的折中、 调和的倾向,和在反封建文化斗争中的不 彻底性。
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 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 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 矣!‛
2.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国人民 的面前。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辛亥革命 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符其实的共 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一些知识分子认为:
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屡遭失 败,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隔岸之火, 熟视而无所容心‛。
• 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 的精神》)出版。 • 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 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 • 书一出版,即不胫而走,驰誉世界。一生 致力于复兴中国文化,并试图以此拯救西 方文明。
既然西方人对自己都怀疑了,那么中 国人为什么还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 呢?
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 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 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陈独秀认为,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 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 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 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国民性不改造,‚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 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第三,缺少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使用的 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月间
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1927年7月 7月14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 7月15日,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在其辖区内开始了对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最终失败。
真题训练
B
A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 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 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白话文、 提倡新文学、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旧道德 反对文言文 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5年7月 1925年8月
,广州革命政府改组,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政府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1926年5月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以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
先遣队先入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1926年7月9日 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926年3月 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1926年5月 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成为国民党内 新右派的代表
谢谢观看!
1927年1月 蒋介石会见日本驻九江领事时,明确表示保护外国在中国的 权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专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专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专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从迷茫和彷徨中走出来,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一种的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并以这个思想为指导,成立了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和保留(1).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逐渐暴露。

(2).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也使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产生怀疑。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影响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俄国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与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给予中国人一个启示: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上解放之路。

第二,苏俄的反帝和对中国的平等态度引起了人们的震动和向往,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俄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革命方法,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人的罢工不但次数日益频繁,而且罢工由单纯的经济斗争逐渐转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由分散的自发的斗争逐渐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

4.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构想的理想社会与中国孔子的大同思想不谋而合。

5.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同时包涵了两大思想解放的向度:“向传统求解放”和“向西方求解放”。

●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二.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的发生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整体演变和国际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直接导火线则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以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为标志,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2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3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马克思主义5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后的《阿Q正传》等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倡导民主和科学8 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讴歌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8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0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2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6月3日学生被逮捕,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13 1920年2月,陈独秀、李大钊交换了建党的意见,相约在北京和上海进行筹建工作活动,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2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4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5 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6 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17 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成为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18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中国近代史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代史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 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 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 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 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陈独秀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词 英文的第一个音节,称
•民主------德先生(Democracy)
•科学------赛先生(Science)
•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 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 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 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 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 遭到破产之后。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 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 者和领导者。 第二,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想。 第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法。
• 基本内容 •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二大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论述)
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 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选择)
1)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1.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2.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3.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简答):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选择)
1.工人运动方面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8月成立,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总工会的前身)。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改组后的国民党的性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简答)
(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工作(简答)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举行了总同盟罢工。2月7日,北京政府调动军警镇压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等牺牲。
2农民运动方面。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
中国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人: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一部分原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1920年3月,由陈望道翻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简答)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2.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土
3.一部分民主主义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简答)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简答、论述)
1.它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中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中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选择)
1)中国共产党产生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3)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社会主义青年团。
4)上海机器工会是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选择)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选择)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和中国的外交失败。(选择)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前,学生为主题,中心在北京;6月3日后到6月下旬,工人阶级为主力,中心在上海。(选择)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选择)
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讨论的问题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李大钊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
4)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是主要阵地。
5)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6)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选择):
1.北洋军阀用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1新的时代条件: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
3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