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
过程。
纸上。
手法
例句
效果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 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 点染 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 自为邻。”(朱湾《寻隐者韦九山
“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 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 了然于胸;“染”就是以具体的 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
人于东溪草堂》)“渐来深处渐无 道理烘托渲染出来。
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
联想 绦。”(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 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 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 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
的丝带。
个典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 过联想、推断、分析、综
想象
(刘禹锡《望洞庭》)通过想象,诗人将 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
渲染
(杜甫《登高》)首联写所见所闻,一连 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
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增强艺术效果。
点。
手法
例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
雀东南飞》)从孔雀因顾恋配偶而
比兴 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
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
双殉情的故事。
效果
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收 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 果。
形象、传神,在有限的篇幅 内表达更多的内容和情感。
渴慕。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
象征
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描写 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象征自己被政
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 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
敌迫害的境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 感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表现手法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对比(对照)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

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

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
送魏二 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
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3
补充:想象、联想与虚写的关系
想象、联想是思维过程,是方式; 虚写是结果,是手法。
01
明确: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
熟知关于“表现手法”的各种不同提问形式。
特别提醒: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
想象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02
能赏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培养欣赏鉴别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考点解读
导学案反馈
判断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01
课外拓展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导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诗中的“篱边菊”象征着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ZK"2.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

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藉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互 文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 君开,不曾缘客开。
作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分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 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 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双关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 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 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 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 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 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衬托
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范成大 •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 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 生。 • 【注】 酴醿:一种观赏植物。 •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 试作简要分析。 • 答: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 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静态的嫩叶 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

真题演练
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直接体现情感的词,却在看似平淡的叙述 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 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的剥削。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比较明显,首先是 采地黄者与买地黄者的对比,一个是生活于农家,以采地黄度日的农民, 迫切地需要卖掉地黄来谋生,一个是生活于“朱门”的白面郎,需要买 地黄来喂马;其次是人与马的对比,采地黄者忍饥挨饿,而“朱门”里 的马却以地黄为食。诗人通过这些对比,揭露出人不如马、贫富悬殊的 社会现实,表达了诗歌批判的主题。
真题演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艺术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结 合前六句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精卫的形象。首先要找出前六句中的对比点, 如“终年”与“寸诚”的对比,精卫的微小诚心和填海的时间之久形成 对比,表现精卫复仇的坚决;“山石细”和“海波平”的对比,精卫力 量的渺小和大海的波涛汹涌形成对比,表现精卫抱负的远大;“渺渺” 和“区区”的对比,填海工程的浩大和精卫生命的渺小形成对比,表现 精卫命运的悲惨。据此分条概括出精卫的形象特征即可。
解读高考
高考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一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或矛盾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 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让读者分清好坏、辨别是 考点解读 非。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事物的 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这一考点合乎语文学科核心 核心素养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

高考古诗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终极总结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技巧之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技巧之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技巧之表现手法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中,诗歌表现手法知识点比较多,各家说法不一。

本篇力求简洁,以例代说,比较容易区分。

阅读时要紧扣标题提示,细心体会。

一、白描手法:运用朴素简洁的文字勾勒人物、事件、景物等情态和面貌,不加以修饰和渲染。

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平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一)刻画人物:例1: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试分析白描手法的运用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1、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4、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染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这样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

1. 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注]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诗意赏析〗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

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也决不轻易还家,所以必须坚忍地前行。

在此背景下,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使之成为生活常态。

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

“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切之感。

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的气度。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之情表露无遗,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诗人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审题。

题干要求分析表达情感的方法,“简要分析”隐含着必须结合诗句的要求。

2.“流离”成“惯”,“客天涯”也不过“等闲挥袂”之事,再结合后两句理解,可知此处使用了衬托的手法,把诗人进取的锐意、胸襟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3.更进一层,还有孤灯、斜月等意象,使诗人的精神世界愈加丰富起来,更好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

• 二、(202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 兴 陆 游
•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 【注】①迮:狭窄。 •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 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 2.以乐景写乐情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成都浣花溪草
堂之时。全诗以乐景写乐情,阳光普照,山青水碧;春风和煦,百
花初放,芳草如茵;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鸳鸯静睡。
诗人在工笔细描的明媚春光中,显露了对繁华昌盛自然美景的爱好,
反应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逸欢悦情怀。
• 3.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这是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思乡诗。
•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令人目迷神夺的色彩灿烂美景。漫江碧波荡 漾,白翎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红艳无比鲜花,简
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而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只慨叹岁月匆匆, 归期遥遥。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
•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高考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

高考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

高考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1.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

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

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

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3.象征:就是诗人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

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注意:虚实对比和反衬不同。对 比的两个事物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 次,作用在于使两个方面都鲜明;衬 托是用乙衬甲,使甲更鲜明,可以明 显的分出衬托与被衬托之物,有主次 之分。
2、虚实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从而突出中心。如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 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 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
白描、烘托(衬托)、动静结合、虚实
相生、欲扬先抑、细节传情、主客移位 (换位思考)、以小见大、角度多变、
象征寄托、婉曲达意等。
㈠、渲染
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 彩的从正面着意描写,使画面形 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种表现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 应注意在辨识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
表现手法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
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类问题时, 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这一答
2、把握表达效果。
㈥、欲扬先抑 指不从正面平铺 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 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如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潞
冰姿琼骨净无暇,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是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赏梅花.
㈦、细节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言行 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 典型情节的描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 节之于诗,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在于 含情脉脉的暗示。如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一)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

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

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现手法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现手法题型就迎刃而解。

一.描写手法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汇总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汇总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汇总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今天于老师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灵活运用;根据诗歌内容作判断
观祈雨(哀与乐的对比)
对比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Hale Waihona Puke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
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
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
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
如此繁华的台城,现在已经是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 景象。一个“成”字,不但表现了台城今昔的不同, 也给人以一个发展变化的感受,从而留给人以想象、 思考的空间。享受中不知不觉变成现在模样,说给谁 听?当今的老大听,借古讽今!
下面结合一道模考题,运用刚才学到知识点,试验 一把,跟我走!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 建突出。
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 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看下面例子,对比和衬托可以在一首诗词当中哦!
对比与衬托区别举例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提问: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 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回答: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明确概念 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具体分析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 想感情。——思想感情
虚与实的对比 诗歌中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 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可以答:对比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 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抑”就是贬抑,对事物进行否定、贬低;“扬”就是褒扬,对事物进行肯定、赞赏。

抑扬运用时,只强调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起衬托作用。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种是欲抑先扬。

2.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意。

例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萧索、鸳鸯象征爱情等。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4.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5.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6.用典抒情:剪接典型故事,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7.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

“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8.比兴:“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融景生情,因物起兴。

【方法技巧】1.解题思路(1)要了解主要表现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课后要认真阅读[相关资料链接]的内容。

(2)贴近诗句分析表现手法的形成过程及表达效果。

如上面的几个例题都需要按照此点作答。

(3)联系背景材料作答。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有些诗歌要通过背景材料才能读懂诗的主旨。

(4)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

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2.答题步骤(1)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词、曲)中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托物言志要阐明“物……志”所指的内容,象征要指明象征意义)(3)阐明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曲笔(反客为主)
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 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 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 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 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 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 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 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 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 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 的思想情感。
▪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1.衬托
▪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 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 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 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 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2.象征手法:象征是一种托物言志 的表达方式,借助具体外物来暗示 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谦《石灰 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 清白在人间。” 石灰就象征歌咏
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 人格。
3.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 事或词句,这就叫做用典。使用典故使诗 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阿鲁威的《[双调]折 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 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 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
2、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 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 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3、其他方面: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 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 生动、意境优美、别具匠心、联想丰 富、见解独到、平淡之中见真情、清 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引起共 鸣、情调旷达洒脱。心情不舒畅常用 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 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激愤、 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
5.渲染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以突出氛围特点,加强艺术 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 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 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照应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
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 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 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 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 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 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 中的“送”字。
古代诗歌鉴赏之四
诗歌的表达技巧之
表现手法
江苏省泗阳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知识及效果分
析方法。 重点: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这类题目的答题
规范。 难点: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的效果分析及
表达。
二、古代诗歌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表现手法例析
1.赋比兴手法:赋,即铺陈,就是详细 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 《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 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 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比,《诗 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兴,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即是“兴”。
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 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4.抑扬:抑扬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 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仿佛热烈颂扬文 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 后两句, “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
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 问题!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 能达到此效果。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析】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 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 而“悔恨”不已,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 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 怨”的主题。
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如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李贺《天上谣》 中描写天庭的景象时也运用了想象。
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 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 一起,共同使用的。
10.对比
▪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 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 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 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 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 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 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早虫鸣”反衬 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 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常用术语
1、表情达意方面:欲抑先扬、先抑 后扬、首尾呼应、巧用修辞、以 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 典故(诗句)。
8、联想:
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 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 刻会想到“落叶”. 诗歌中极其常见。如贺知章的《咏 柳》“碧玉妆成绦。
9、想象:
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