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2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具体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诗。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领略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旅游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引导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
(2)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点评。
3. 理解诗意(1)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2)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讲解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句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
让学生谈谈学习两首古诗的收获,引导他们体会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7.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登鹳雀楼》诗句2. 黑板右侧:《望庐山瀑布》诗句3. 中间部分:生字词、诗句解释、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答案:(1)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家长签字。
(2)学生完成诗句解释,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8.古诗二首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
《古诗二首》蕴含了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由此,本导学案重点在于在朗读中,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二首古诗,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古诗;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图片话题,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有: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同学们会背关于它们的古诗吗?2.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
1.思考问题,回忆学过的古诗内容,回答提问。
2.听老师讲解,了解鹳雀楼。
1.填空。
(1)王之涣是代诗人。
(2)鹳雀楼旧址在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用时:15分钟)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1.认读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自主尝试解释诗句意思。
3.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展示结果。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楼(lóu nóu)依(yì yī)尽(jìn jìnɡ)欲(yǜ yù)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的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9课《古诗二首》,其中包括王昌龄的《采莲曲》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我们将深入理解这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和用词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这两首古诗,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并能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理解诗文内容,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领会诗中的意境,并能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文的感悟。
2. 课堂讲解:先讲解王昌龄的《采莲曲》,解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讲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样解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这两首诗,并解释诗中的重点字词。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采莲曲》荷叶罗裳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七、作业设计1. 背诵这两首古诗。
2. 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诗文的背诵和理解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对诗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同时,我也会尽量多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内容部分,我选择了王昌龄的《采莲曲》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进行教学。
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分别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和西湖的美景。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类瀑布的录疑是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师:说得很不错,基本很接近原诗的意思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三千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庐山瀑布不是真的有三千尺。
那庐山瀑布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吗?生:不是。
师:对!庐山瀑布不可能从天上流下来,诗人这样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想象当时的情景。
诗人李白看到瀑布湍急的水流,从山顶倾泻而下,山顶云雾缭绕,仿佛仙境,所以李白用这两句诗来描绘他看到的壮丽景色。
你们通过李白这两句诗的描绘,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好好想一想,大家再一起交流。
生:朗诵这两句诗,我觉得我看到了壮观的庐山瀑布,抬头看不见瀑布尽头,落入地下时溅起了水花,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欣赏。
师:我们也许没有亲眼看过庐山瀑布,但通过诗人李白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庐山瀑布的美景,它一定很壮观,让我们赞叹和喜爱。
诗人也是如此,被庐山瀑布的壮阔吸引,用诗句抒发了对它的赞美之情。
赏析:教师在解释了重点词语之后,让学生讨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也让学生走进古诗意境,感受诗词的力量。
最后通过想象,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我是这样开展新课的: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
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
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太阳落下,看到黄河滚滚流入大海。
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使学生感受自然美和古建筑的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二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玩时,有没有见过美丽的瀑布或壮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美妙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兴趣还是挺高的。通过导入环节的问题,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经历,这对于后续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讲授古诗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理解古诗难点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中,“疑实例和比喻,来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古诗是古代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抒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首具体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诗人如何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理解和背诵。对于难点部分,如古诗的意境感悟,我会通过图片、故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8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3.能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4.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
我们先到这座亭楼里坐坐,歇歇脚,欣赏一下它周围的景色吧!你们知道这座亭楼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件,学生自由讨论)2.揭题:这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一诗中的鹳雀楼。
3.简介作者和鹳雀楼。
二、自读古诗师: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鹳雀楼的美景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古诗吧!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
)4.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师:同学们刚才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都提前读过。
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么样?1.出示生字词,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这么多的生字,你们能帮它们找找朋友吗?(学生进行口头组词练习。
)师:大家不仅会读,还能给它们口头组词,真是太棒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3.学生自由书写,注意正确的笔顺,书写美观。
4.展评书写,奖励。
四、细读古诗1.课件出示课文图片。
(1)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2)前两行诗句说的就是这幅图,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第1、2句诗)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两首古诗,并能背诵。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3.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引入古诗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诗句的节奏。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句的含义,介绍古诗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逐步过渡到背诵。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静夜思》作者:李白生字:床、前、月、光、低、思、故乡《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生字: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两首古诗,注意生字的书写。
b. 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c. 家长协助,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记录下来。
2. 答案:a. 略b. 示例:《静夜思》中的画面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描述: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地面仿佛铺上了一层霜。
我抬头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诗句: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进行逐句讲解,分析诗句的意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境。
7.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2)用生字词造句。
(3)分析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见教学过程第6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诗句意境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家喻户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王之涣、李白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两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两篇)(一)《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全诗仅 20 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课上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1.运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的第2课时。
教材中包含了《望庐山瀑布》和《绝句》两首古诗。
其中,《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而《绝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理解并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通过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描绘景象。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学会通过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描绘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图片和音乐的形式,展示庐山瀑布和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句朗读:学生齐读两首古诗,体会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 诗句解析: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描绘出诗句所表达的景象,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分析《绝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与同学分享。
6.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自己的古诗,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7. 板书设计:将《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关键诗句进行板书,突出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和意境。
8. 作业设计:(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以《望庐山瀑布》为例,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景象。
(3)创作一首以自然美景为题材的古诗,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关键诗句,以及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和意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2. 学会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学会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色。
接着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a.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b. 讲解生字词,如“鹳雀”、“楼”、“白日”等。
c. 介绍作者王之涣及其背景。
d. 讲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e. 学生齐读古诗,体会韵律美。
(2)学习《望庐山瀑布》a.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b. 讲解生字词,如“庐山”、“瀑布”、“遥看”等。
c. 介绍作者李白及其背景。
d. 讲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e. 学生齐读古诗,体会韵律美。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绘画,展示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意境:遥望山水,感慨时光流转《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意境:遥看瀑布飞流直下,赞美大自然壮丽景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绘画,展示古诗的意境。
2. 答案:学生作品,以绘画形式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课后收集其他著名的古诗,与同学分享,共同欣赏。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9 古诗二首 精华版教案
19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思维能力:想象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审美创造: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解析】关注诗题:《夜宿山寺》板书课题时,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顺势解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关注古诗:《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敢”字容易与“取”字混淆,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来区别。
剩下的生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关注词语:教学本课生字,建议在学生读通古诗,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境分散识记。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看图说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重点)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重难点)【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教学过程】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
2.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出示课件3)(板书课题:夜宿山寺)3.学生齐读课题。
说说题目的意思。
4.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4)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引导读诗:看来这是李白又出来旅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寺庙住的这一晚,内心的感受吧!(出示课件5)(1)学生朗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反思)古诗二首
18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背诵两首古诗.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3.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意思,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的画面表达清楚.[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难点)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2.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夜宿山寺》.3.(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写的诗.)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十分热闹,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5.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指名读.三、品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生自由交流山寺给自己的感觉.)2.学习第1句“危楼高百尺”.(1)齐读第1句,教师指导“危”字写法,并用“危”组词.(2)提问:①(看图)图中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②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显得很小.)(板书:楼高)(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句诗还从哪里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4)师解读“高百尺”.3.学习第2句“手可摘星辰”.(1)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2)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诗.(齐读、指名读)4.学习第3、4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师: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教师指导“惊”的写法,进行组词训练.(2)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形象地说明诗人跟“天上人”之间相距咫尺,进一步突出楼之高.)师: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吗?(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板书:夜静)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心翼翼.读得轻一些、慢一些.)(3)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师梳理全诗意思.(夜深了,李白登上寺庙里的一座高楼,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他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6.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如果你是李白,此时是什么心情?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1.背诵这首古诗.(指名会背诵的学生来背诵)2.学习生字“危、敢、惊”.(1)教师出示生字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书写顺序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组词训练,记忆生字.(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敕勒歌》.(重点)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难点)一、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2.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敕勒歌》中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去赏读这首诗歌吧.二、初读古诗,记忆生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古诗《敕勒歌》.(注意:“见”在本诗中读xiàn.)2.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互相正音.3.请学生把诗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圈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记忆.4.巩固字音.(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去拼音后开火车认读.(2)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快速记住这些生字?5.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三、再读古诗,感悟诗境1.请学生再读古诗,要求:把学过的生字、新词带进古诗里读一读.2.指名读古诗.3.理解古诗意思.(1)自读古诗,圈出诗中不懂的字词.(2)学生质疑,教师解疑.(3)结合图片和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4)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师补充归纳.(辽阔的敕勒川,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巨大的帐篷,笼罩着整个原野.苍天空旷辽远,草原一望无边.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众多的牛羊.)4.出示古诗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朗读古诗,并背诵.四、指导写字学习“阴、似、野、苍、茫”5个生字.1.重点指导“野、茫”两个字.野:左边“里”字最后一笔改横为提.茫:是草字头,不要写成三点水旁,右下角是“亡”,不要少写一点.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3.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书写不满意的字再写几遍.[教学板书]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高百尺、摘星辰(楼高)不敢、恐惊(夜静)敕勒歌地点阴山下景色天苍苍似穹庐野茫茫牛羊壮草原壮美的画卷[教学反思]《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五言诗,易于背诵,但二年级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重点字词的妙用方面还有欠缺.所以在教学方面,我配合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融入诗境,从而更直观感受到作者当时写诗的情景,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深入.第二首诗语言朗朗上口,重在写景,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我一方面要做好朗读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想象画面,将文字与画面结合起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8 古诗二首 精华版教案
8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审美创造: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课前解析】关注诗句:《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述了作者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关注生字:本课共有10个会写字,其中“依、炉、烟、挂”这4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需要注意“炉、烟”两个字中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关注情感:《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10个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重难点)【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美的地方可多了。
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四单元,就展现了祖国各地的优美风光。
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楼是什么吗?(出示课件3)课件出示图片,展示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这四大名楼。
2.引出课题:今天首先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案课题古诗二首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1课时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演示第2张幻灯片)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
(演示第3张幻灯片)这首诗描写了白鹅在水中畅游的欢快情景。
喜欢。
读课题《登鹳雀楼》。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楼”的偏旁是“木”“依”的偏旁是“亻”“尽”的偏旁是“尸”“层”的偏旁是“尸”(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依”、“层”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相关链接(演示第9张幻灯片)王之涣,字季凌,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古诗中的美好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朗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中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4. 理解古诗: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教师给予指导。
5. 例题讲解:针对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其中一首。
(2)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与家人分享。
(3)画出你心中的《登鹳雀楼》或《望庐山瀑布》景象。
2. 答案:(1)见板书内容。
(2)见课堂讲解。
(3)自由发挥,符合古诗意境即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背诵、赏析以及对作者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诗句理解(1)带领学生逐句理解《登鹳雀楼》,讲解关键词汇,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同理,对《望庐山瀑布》进行逐句解读。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进行诗句默写比赛,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5. 背诵与赏析(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两首古诗的全文及重点词汇。
2. 黑板右侧:两首古诗的意境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话描述《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2. 答案示例:描述:《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黄河风光,诗人登高远望,感叹人生短暂;《望庐山瀑布》则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遥望瀑布,心潮澎湃。
创作示例:登高望远心悠然,黄河滔滔水接天。
世间繁华如一梦,何必执着尘世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练习、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共2课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导入新课第1课时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演示第2张幻灯片)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
(演示第3张幻灯片)这首诗描写了白鹅在水中畅游的欢快情景。
喜欢。
读课题《登鹳雀楼》。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楼”的偏旁是“木”“依”的偏旁是“亻”“尽”的偏旁是“尸”“层”的偏旁是“尸”(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依”、“层”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相关链接(演示第9张幻灯片)王之涣,字季凌,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
(演示第10张幻灯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诗人要登什么地方呢?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演示第11-1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重点词语解释:黄河: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也被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2)“白日依山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傍晚太阳依傍山峦落下。
(3)“依山尽”说明了什么?这是对什么景物的描写?(4)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太阳会离山很近?(5)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6)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呢?(7)“黄河入海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
这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8)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滚滚的黄河水,翻着波浪,向大海流去,会是怎样的景象?(9)这两句,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属于什么样的景物描写?(10)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串起来说一说呢?夕阳依傍着山峰慢慢地沉下去,滚滚黄河水向东一直流向大海,不回头。
3.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景色之后,诗人又写了什么?(演示第19-22张幻灯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重点词语解析:欲:想要。
穷:最大化,达到极点。
更:再。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你就必须再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对什么景物的描写?(3)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4)“千里目”是什么意思?(5)这两句诗暗含了什么道理?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4.全诗释义:(演示第23张幻灯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4张幻灯片)《登鹳雀楼》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进取向上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登鹳雀楼。
太阳离山很近。
远景。
太阳落山的时候。
傍晚。
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山时的景象。
近景。
非常壮观。
实际看到的景物。
实景。
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的描写。
虚景。
指人所能看到的最远的景物,也可指眼界宽阔。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识记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了解鹳雀楼。
品读诗句。
了解重点词语。
精读诗句。
发挥想象。
感悟诗句中存在的哲理。
理解全诗意思。
归纳总结本诗所抒发的情感和深刻哲理。
新课导入第2课时前边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登鹳雀楼》,领略了滚滚黄河水的壮观,感受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哲理人生。
现在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复习《登鹳雀楼》导入新诗。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26-31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zhàolúyānɡuàchuān照炉烟挂川(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烟”、“挂”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照(日照)(照射)烟(香烟)(烟火)挂(挂钩)(挂号)川(山川)(四川)炉(香炉)(炉火)4.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插入音频素材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相关链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
(演示第32张幻灯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诗人要望什么地方呢?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瀑布: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演示第33-39张幻灯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重点词语解释: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光照射呈现出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山川上。
(2)“日照香炉生紫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3)同学们,“烟”一般都是什么颜色?那这里为什么说是升起了“紫烟”呢?因为香炉峰上有瀑布,水汽蒸发到空中,经太阳光照射,就出现了紫红色,远远望去,好像这些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峰上冒出来的。
(4)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时的香炉峰美不美?(5)诗人描写了香炉峰的什么景色?(6)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遥看瀑布挂前川。
(7)这是近景还是远景?从哪可以看出来?遥:遥远。
(8)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远远望去,好像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山川上。
(9)“挂”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3.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景色之后,诗人又是怎样接着描写瀑布的?(演示第40-45张幻灯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重点词语解析:尺:是一种长度单位。
(3尺等于1米)疑:怀疑。
银河:天气晴朗的夜晚,在天空中出现的一条白色光带。
九天:天空,指很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层,最高一层称九天。
(2)“飞流直下”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描写的是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快速地倾泻下来的景象。
(3)“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什么意思呢?飞速流动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高。
(4)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形象地把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急速飞流而下的气势描写了出来。
(5)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有什么感想?疑是银河落九天。
(6)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
(7)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壮大的壮丽奇观。
4.全诗释义:(演示第46张幻灯片)太阳照射香炉峰,峰上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下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高,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九天上倾落下来。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47张幻灯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白色或灰色。
美。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上冒出紫色的云烟。
远景。
遥。
非常形象地把瀑布一泻而下的形态描绘出来了。
夸张。
比喻。
把瀑布比作了银河。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读生字词。
熟读诗句。
了解诗人。
解读题目。
品读诗句,感悟美景。
展开想象,感悟美景。
领悟修辞手法的妙用。
理解全诗意思。
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1.我会背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名山大川穷尽山穷水尽烟云烟消云散层叠层林叠翠作业布置1.朗读古诗并背诵。
2.完成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诗。
《登鹳雀楼》描写的是滚滚黄河之水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暗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则是写香炉峰瀑布飞流急下的壮丽景观,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瀑布飞流急下的形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设计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远景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
——比喻教学反思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
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黄河归海的壮观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其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落日下黄河水滚滚东流的景象。
《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
让学生感受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的壮美。
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倾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泻而下,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郑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