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858541e45c3b3567ec8bf0.png)
交通流量分析一、计算标准参数设定: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交通流量分析是考虑一般乘客的上下班及午饭时间等高峰时的运输能力,因此只考虑客梯,不计算消防梯(服务梯)。
2. 额定人数:载重量÷75Kg/人(国标GB7588-2003规定)5分钟输送率:11~15%(写字楼的理想参数);4~6%(公寓的理想参数)5%(酒店的理想参数)平均运转间隔时间:30~40秒(写字楼);60~90秒(公寓);40秒以下(酒店)3.载客占有率:考虑到写字楼客梯的实际使用率,因此将实际载客人数定位额定人数的80%。
4.人口计算方法的说明:●根据贵司提供的办公楼的楼层建筑面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每层楼的人口:楼层建筑面积×80%=楼层有效面积楼层有效面积÷20m2/人=每层楼的人口因此1600㎡÷20m2/人=80人/F●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我司按如下方法计算出电梯服务人口:P1-2:38F-42F为80人×5 F=400人P3-4:1-37F为80人×17F=1360人P5-8:1-20F为80人×20F=1600人5.特别说明尽管高峰期的交通流量分析不考虑消防梯(服务梯),但是鉴于消防梯的相关规定,消防电梯必须满足运行时间不大于60秒(地上首层到顶层)。
(一)P1-2注:群控、速度统一。
(二)P3-4注:群控、速度统一。
(三)P5-8三、交通流量分析结果:以上的得出结论:P1-2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不足(2-37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3-4 服务楼层应设为1,21-37F(2-20层不停)。
自用尚可,零租不够用。
P5-8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和五分钟输送率均不稍差(20层以上不停)。
自用可以满足,零租不够用。
三菱电梯53度广场项目电梯流量分析140218
![三菱电梯53度广场项目电梯流量分析140218](https://img.taocdn.com/s3/m/b86a193b67ec102de2bd8941.png)
53°广场项目客流量分析(第二版)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2014年二月尊敬的业主:尊敬的设计院:非常感谢贵司对上海三菱电梯的信任和支持!上海三菱作为中国电梯行业的领军企业,能够参与53°广场项目我们感到非常荣信!该项目地处合肥市包河区,位于合肥市高铁站南广场西侧,东临站西路,南邻繁华大道,西侧为徽州大道,规划中城际铁路线从地块经过,地理位置优越。
总用地面积为56832.3㎡,合85.25亩。
项目地块内部被两天城市支路分成四个设计地块,西侧A、C地块与徽州大道相邻,东侧B、D地块与高铁南广场相邻。
在B、D地块沿高铁站南广场设置七层大型商业,高度40米,形成面向高铁南广场的商业活力场所;在A地块布置一栋100米高的塔楼,功能为酒店;在C地块设置一栋40层180米超高层塔楼,该塔楼为5A甲级纯写字楼,塔楼主入口位于南侧,面向繁华大道。
能为此项目提供合理的电梯配置建议方案我司感到荣信,我司将分别对A地块和C地块的塔楼进行重点分析。
一、电梯流量分析理论模型电梯流量分析是电梯行业对办公大楼、酒店等电梯配置的一种理论上的计算,计算方法计较复杂,这里就不详加说明。
但是一般可这样理解,流量分析就是假设在上班高峰时间或酒店入住高峰时间段内,大楼的所有人员都集中在大楼的首层,电梯需要将所有的人员都送到人们希望到达的楼层的一种模拟计算,这跟电梯是何种品牌及电梯采用何种群控系统软件没有关系,仅仅是考核电梯数量是否够用。
考核电梯数量是否够用的两个关键指标是电梯平均运行时间(S)和5分钟内的输送效率(%)。
电梯平均运行时间(S)是指每个电梯服务区多少时间有一台电梯从首层发车,而这个数据的计算方法就是将此服务区域的单台电梯在服务状态下运行运行一圈的时间除以此服务区域的电梯台数。
电梯的5分钟内的输送效率(%)是指相对于总服务人数来说梅5分钟从首层运送出的人员的百分比,之所以以5分钟作为参考量,是因为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为5分钟。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完整版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ac4042700abb68a882fb68.png)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梯交通流量分析的计算步骤第一步,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办公楼:8-12平方米/人;住宅楼:3.5人/户;医院住院大楼:3人/床;宾馆:1人/床(高档宾馆0.8人/床);学校:0.8-1.2平方米/人。
第二步,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
第三步,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
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
电梯在线有专文介绍电梯的功能配置。
第四步,确定电梯载重量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来说,国家标准针对电梯载重量的设定也有相关的要求。
首先在设计时要考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
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
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突现建筑物的档次。
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 1.5m/s;10-20层 1.75-2m/s;20-30层 2.5-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2be653dd88d0d232d46a82.png)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入输出,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在进行电梯配置时,电梯台数、额定速度及载重的确定依据,并通过实例介绍电梯流量分析的计算过程。
关键字:电梯交通系统;电梯配置;高层建筑物;流量分析1 引言在电梯行业把大楼配置电梯这一过程称为“流量分析”,主要是根据大楼的类型、建筑面积、楼层高度、楼层数等一些信息,依据相关公式,科学的计算出该大楼合理的电梯配置数据。
通过“流量分析”来配置电梯,可以保证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从而保证大楼的服务质量。
2 电梯配置原理2.1 电梯交通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包括建筑物性质、电梯自身特性以及电梯运行模式在内的系统称为电梯交通系统。
电梯系统是由很多输入和输出组成,总共具有三十多个。
输入量指的是对整个系统有影响的变量。
一般情况下,从整个系统的整体出发,我们通常把以下4个变量作为输入量是比较合理的。
(1)建筑物的类型m1;(2)建筑物的规模m2;(3)电梯的服务方式m3;(4)轿厢门宽j。
电梯交通系统的输出量指的是该系统对外界有影响的变量,通常也指开发商与乘客关心的信息,也是衡量电梯配置性能指标的参数。
该系统主要的输出量有以下4个:(1)5min载客率CE;(2)平均间隙时间AI;(3)平均候梯时间AWT;(4)平均行程时间AP。
2.2 电梯交通系统配置流程图1 电梯配置过程流程图3 实例分析3.1 工程概况假设有一栋办公楼的,总楼层为21层(地面上层数),单层高为4.2m,每层建筑物的面积为2304m2,现对其进行电梯配置。
3.2 流量分析对电梯进行流量分析时,首先作以下假设(1)办公楼上班时间固定(即存在上班高峰);办公楼的有效利用率为0.75;每人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 办公楼总的出勤率为0.9(即每天上班人数占总上班人数的比例);由于办公楼具有高峰期,计算过程中电梯的负载因为为0.8(即占电梯额定载重的80%);假设每位乘客的体重为75kg;电梯加速度为0.65m/s2 ;电梯开门宽度为1000mm,其对应的宽度修正系数为0.9;电梯的基站在第一层。
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与设备选择
![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与设备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bfa2d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3.png)
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与设备选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我们身边耸立而起。
而这些高层建筑的交通工具,往往都离不开一种被我们忽视的设备:电梯。
在超高层建筑中,电梯的设计与设备的选择尤为重要。
本文就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部分:电梯设计一、电梯的速度超高层建筑越来越高,住户和办公室的地理位置相差越来越远,因此,电梯也需要更快的速度。
据统计,当建筑的高度超过500米时,电梯的运行速度需要达到每秒20米,才能保证住户的出行时间不被拖延过长。
二、电梯的容量电梯在设计时,需要根据预计的人流量来确定容量大小。
在超高层建筑里,人流量肯定是非常大的。
一般来讲,大型超高层建筑电梯容量应该在30人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在繁忙的早晚高峰时段,电梯的运行能够更加流畅。
三、电梯的数量受限于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和建造成本,例如经济因素,电梯的数量必须适中。
一般来讲,一个超高层建筑至少需要4台电梯,才能保证住户和工作人员的出行效率。
而一些高层建筑中,则可能需要10台以上的电梯,才能保证快速而流畅的交通。
第二部分:电梯设备选择在超高层建筑的电梯设备的选择上,除了满足上述的设计要求之外,还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一、电梯安全性在超高层建筑中,电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电梯选用的品牌、制造商、零部件、安全装置、防火、紧急照明、紧急扶梯、停车检测等等,都需要达到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电梯的节能性超高层建筑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耗能较大,因此,能耗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满足住户的出行需求,同时又要求更高效能的运行,电梯应该选用低功耗的一体化驱动系统,进一步减少耗能量。
三、电梯舒适度在考虑电梯舒适度时,需要注意到飘移、震动和嘈音等问题。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轮廓精确的电梯导轨、特殊缓冲材料等。
总的来讲,超高层建筑的电梯设计与设备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各种方面的因素。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要充分满足住户和工作人员的出行需求,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快捷和舒适。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dfd05ce53a580217fcfea5.png)
电梯流量分析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电梯流量分析(仅供参考)任何一座建筑物其基本功能多是为满足人们办公、休闲、娱乐、居住的需求,毫无疑问,楼宇的通行流量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面积和人流密度,它主要涉及如下的几个方面:一、公共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二、紧急出入口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三、公共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四、紧急疏散通道的流量分析和设计;五、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其中,第五项的公共运输设备的流量分析和设计极为重要,它的设计合理性将决定楼宇的运行和使用效率,主要设备包括电梯、扶梯、人行道等,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方法。
迄今为止,电梯的流量计算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全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或理论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在楼宇选用电梯设备时,预先根据楼层面积和功能尽可能合理的估算人流数,和实际相比总是有一些出入,再加上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为此,电梯设备流量计算的结果也是大致的,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那么,电梯设备的流量计算依据那些数据或经验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括号内数字为经验系数)1、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可说是用途,如酒店、机场、商场、办公、写字楼、住宅、专用等;2、建筑物的总客流量人数,是指可预先合理估算的整栋建- 1-LN FUJI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Liaoning fuji elevator co., ltd.筑最大的客流人数;3、单位时间内最大的流动人数,一般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4、高峰时最大的流动人数,是指每天上班、中休、下班时间段内,以1小时计算的平均人数作为考核;5、单楼层平均流动服务人数,是指每一楼层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人数;6、人流结构系数,是指老人、儿童、妇女、青壮年等年龄性别结构系数;7、电梯的载重量;8、层高及提升高度;9、集选模式;10、群控模式;电梯的流量分析的目的是达到最合理的选择配置电梯的数量、载重量、速度等指标,在尽量满足运输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设备资源,它涉及到经济效率比这个概念,理论上,电梯的数量愈多、速度愈高、载重量愈大,楼宇的运输效率越高,但经济性不佳,造成资金和电梯资源的浪费。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合理应用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合理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9d2e11284ac850ac02420f.png)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合理应用分析作者:向锦英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2期摘要超高层建筑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节省出更多的空间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超高层建筑工程相比于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其在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运送方面有更高的难度。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做好施工电梯的有效应用,合理选择施工电梯的型号与布置方式,是影响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应用情况做出分析,同时归纳出一些施工电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技术分析;应用策略1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电梯配置目前,在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之中,比较有名的施工电梯型号为上海的“宝达”以及广州的“京龙”,这两个施工电梯品牌是业界常用的施工电梯品牌,目前,在4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配置的施工电梯数量如表1所示。
目前,国内超过4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有90%的超高层建筑选择了京龙品牌的施工电梯,通常情况下,每部梯笼可以服务20000~30000m2的建筑范围,具体使用数量多保持在6~10台之间,具体情况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决定。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之中,施工电梯为40~65m/min的中速电梯多服务于中低层的区域,可以实现垂直运输,而对高层区域的施工电梯运行速度均可达到95m/min,属于高速施工电梯。
施工电梯结构可以分为单笼电梯和双笼电梯,按照建筑结构形式以及电梯井空间大小以及垂直运输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确定施工电梯的具体使用数量时,应该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投入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输送量来加以调整,确保使用安全性以及良好的运行效率。
施工电梯的型号选择、电梯笼大小应该按照建筑的施工材料尺寸来决定,例如幕墙板块的尺寸[1]。
2 超高层建筑中施工电梯的布置原则在超高层建筑之中,施工电梯的布置要根据其服务的高度来决定,施工电梯布置多位于核心筒内及核心筒外。
电梯流量分析参考标准
![电梯流量分析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05b302ba1aa8114431d9da.png)
流量分析的参考标准垂直运输手册(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Handbook)
日本电梯协会标准(Japan Elevator Association)
术语说明:
(1)5分钟处理能力(%/5min) 百分比:
5分钟处理能力是指每五分钟内,电梯在单向能运送人数占服务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
它测算在客流峰值的5分钟内一组电梯可以从大厅运输走的乘客数,一般用5分钟内运送人数占需要电梯服务的人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为了合理的安排电梯,需要的处理能力被假设等同于客流高峰5分钟的客人到达率。
(2)平均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是指某一台电梯刚离开到下一次电梯来到的时间间隔。
它测算同一组电梯中平均到达首层大堂的时间间隔,可衡量等候时间。
(3)上行高峰模式:
上行高峰模式指的是客流主要是从建筑物外部集中在首层大堂向建筑各层上行的交通模式。
办公楼属于此交通模式。
(4)双向交通模式:
双向交通指的是当进入建筑物内部和从建筑物内离开的客流大致上平衡时的一种交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公寓酒店和宾馆的情况,客流的进出建筑物基本是平衡的,很少集中上行或下行的情况出现。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3025dd84254b35eefd344f.png)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一、甲级办公楼电梯的配置要求:
1、每台电梯(1000kg/台)的服务办公面积不超过5000M2。
2、平均候梯时间不超过40s。
3、电梯的5min运载能力在11%~15%之间。
二、本工程甲办公楼电梯的配置估算:
1、计算建筑物的总人数: (办公楼:8-12平方米/人)
本工程办公楼层总人数:
低区(4F~21F):1500x75%X18/10=2025
高区(22F-38F):1500x75%x17/10=1912
2、每台电梯预计停站数F:
方案一:低区:1F、4F~21F;高区:1F、22F~38F;
方案二:低区:B3~21F;高区:B3~3F、22F~38F;
3、确定电梯总行程H:
方案一:低区H1=83.4M,高区H2=152.8M
方案二:低区H1=95.9M,高区H2=165.3M
4、确定电梯额定载人数R:
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18人)。
5、确定电梯的速度V(m/s):V≥H/30(最佳),V≥H/45
低区V1:2.0 m/s~3.0 m/s;高区V2:3.5 m/s~5.0 m/s
电梯交通流量估算
备注:建筑面积、层数及停站均按目前概念方案考虑。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ef576fc084254b35eefd346f.png)
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流量分析与选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写字楼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电梯交通流量是衡量一个写字楼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青岛天泰金融大厦电梯优化配置的设计实践为例,阐述了电梯的流量分析和选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电梯系统流量分析选型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to office building of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quality, the elevator traffic flow is the measure of a office building quality important index. This paper to Qingdao day financial building’s elevator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levator traffic analysis and selection, hope to be helpful to you.Keywords: elevator system flow analysis selection以下结合青岛天泰金融大厦工程实践着重分析高层写字楼电梯系统优化配置的问题:1工程概况青岛天泰金融广场项目是一座高品质写字楼,设计为30层(地上层数),层高为3.6m,每层建筑面积为1800m²,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4000m²;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推算:以5000m²每台估算,可知每部核心筒电梯设计配置数量为11台,其中客梯10部,消防梯1部,分别均匀布置在核心筒内。
2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①办公楼为多租户,不固定上班时间;按照办公楼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0.7,本工程使用面积15平方米一个人进行计算。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6116c7d5bbfd0a795673a9.png)
功能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办公楼
商业 大堂
大 楼 参 数
电 梯 参 数
结 果
备 注
层高
标高 建筑面积/层 人数/层
广州市德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住宅 项目
——电梯流量分析报告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2007-8-24
交通流量分析报告
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
伴随着大楼建筑向高层化和综合用途的发展,作为大楼的垂直运输系统,电梯的配置越来越重要。在设计大 楼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大楼对于电梯系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大楼的配置进行详尽的分析,以确保大 楼交通达到最佳效果。
日立交通流量分析软件,能够对多种状态数据组成数据库,采用统计分析学的原理,模拟分析,从而得到准 确的统计结果,供设计人员参考。
成都市锦江 统建办(城市 理想)
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报告——广州市德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E栋 办公楼方案
层站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不同使用功能,决定了计算分析的模式的不同,同时参数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写字楼:由于人流高峰主要集中在上、下班和午餐时段,故衡量电梯配置优劣,就要考虑这段时间的输送能力、 人数;及除高峰时以外的候梯时间。 住宅楼:由于乘客乘坐电梯比较随机,从经济角度分析,可采用载重较小的电梯,同时考虑到国标的要求,消防 梯须采用≥800kg载重的电梯。 酒店:应避免服务人员、杂物与客人混乘电梯的现象,影响酒店的形象。建议电梯分为“客人用梯”与“服务用 梯”,此时“服务用梯”不再承担输送客人的责任,在流量分析中不列为分析对象 百货商场或购物中心:售货层楼之间的人流输送主要通过扶梯实现的,承担80%~90%的交通需要;而电梯主要用 于连接车库、办公室和运货等,承担10%~20%的交通需要。
电梯流量分析课件
![电梯流量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383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e.png)
目录
• 引言 • 电梯流量基础知识 • 电梯流量分析方法 • 电梯流量优化策略 • 电梯流量管理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电梯流量的重要性
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的重 要工具,其流量大小直接影响到 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乘客的出行
体验。
电梯流量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能 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减少 等待时间,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电梯流量优化策略
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减少电梯停靠次数
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减少 电梯不必要的停靠次数, 提高运行效率。
快速响应
优化电梯的召唤响应程序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运 行效率。
节能运行
采用节能技术,如变频控 制、能量回馈等,降低电 梯运行能耗。
合理配置电梯资源
增加电梯数量
根据建筑使用需求,合理增加电 梯数量,提高运载能力。
02
电梯流量基础知识
电梯流量的定义与计算
电梯流量定义
电梯在单位时间内运送乘客的数 量。
计算方法
通过电梯的运载能力、运行次数 和每次运载的乘客数量来计算电 梯流量。
影响电梯流量的因素
建筑物的功能和楼层高度
乘客流量分布
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和楼层高度会影响 电梯的使用频率和流量。
不同时间段和楼层的乘客流量分布不 均,影响电梯的整体流量。
06
总结与展望
电梯流量分析的总结
电梯流量分析的意义
通过分析电梯的流量数据,可以了解电梯的运行状况,发现潜在 问题,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电梯流量分析的方法
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对电梯的流量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建筑电梯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建筑电梯设计流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654e08c5da50e2524d7f4c.png)
电梯数量计算1)12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
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
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
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倍客梯数。
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
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
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3)医院住院部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
>3层的门诊楼应设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旅馆(K=12.5%~5%)住宅(K=5%)医院(K=22%)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住宅(P=3.5*总户数)医院(P=1.1床位数)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办公楼T=2H/V+1.25(F+1)(V+3.5)+2R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e)确定电梯的速度V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公式比较复杂,一般就采用n~0.9n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一般选>11人)总结: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
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客梯系统配置及候梯空间研究
![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客梯系统配置及候梯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7458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c.png)
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客梯系统配置及候梯空间研究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不断涌现,各地大量的超高层建筑综合体不断增多,超高层建筑垂直交通体系也成为设计研究的重点。
垂直交通体系中电梯成为重要角色,承担着运输建筑物内所有人员与货物的任务。
同时由于核心筒面积小,电梯占用空间大、投资成本高,因此,电梯在超高层建筑中配置是否合理,候梯空间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定位、建筑的运行效率、核心筒空间的集约利用、项目建设成本以及乘客的舒适性等问题。
标签:超高层建筑;客梯系统配置;候梯空间建筑物内部的客流交通,主要由水平交通与垂直交通两部分组成。
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水平交通距离较短,以步行为主;垂直交通则基本借助于电梯来完成。
由于每栋大楼的定位、使用功能、分区等的不同,设置相对完美的垂直交通体系方案是相对复杂的一项工作。
超高层建筑物内部容纳的人数多,如何满足大量人流的交通运输需求,使乘客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并尽可能节省交通系统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建筑的实用率,有效控制交通运输工具(电梯)的运行成本,成为业主、设计师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超高层建筑内部交通特点(一)多样性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将各种功能空间,如酒店、办公、商业、居住、会展等融为一体。
各功能区既要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协同,互相关联。
正是这种不同功能空间的融合,使建筑综合体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缩影,突现了建筑客流交通多样性的特点。
(二)复杂性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流量特征,导致综合体建筑物内电梯设置的复杂性。
对于商业功能而言,人流量集中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因其业态的特点,集中于建筑的低层区域,具有开放性,常常利用扶梯输送,独立于塔楼的垂直交通系统;对于办公功能而言,上下班人流量巨大,而且具有较为明确的交通高峰期。
如:早上8至9点上班时间,中午11至14点午餐时间,下午5点至7点下班时间,这个群体形成了较有规律的交通高峰期;对于酒店功能而言,人流量远小于办公人流,但流向复杂,且没有明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ae838cec3a87c24028c4a8.png)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双塔)超高层写字楼核心筒设计发布时间:2012-10-30 作者:李树靖来源:万达规划院酒店所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活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抗震技术、防火技术、施工技术的提高和高速电梯的普及,我国各大城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的超高层写字楼(双塔)做为万达集团目前在建的最高的写字楼(299.7米),在设计管控和施工建设中都需要解决好各种技术难题。
昆明西山万达广场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总建筑面积约70.6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88万平方米),容积率7.47。
项目主要由1座大型的购物中心、1座超五星酒店、2座写字楼、2座300米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及部分沿街城市商业街和附属配套设施等组成。
其中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分布在场地东侧,紧邻规划中的佳湖路,地上层数为66/67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为299.7米,为目前云南省已启动项目中的第一高楼,建筑轮廓基本尺寸约为44.5mX44.5m,共2座塔楼。
在超高层建筑设计管控中,我们主要着重于减少建造成本,提高结构和消防的安全性,增强建筑物自身的节能性能,解决好建筑内部垂直交通以及建筑对外部城市空间的影响:充分发挥超高层建筑形象突出,可作为城市地标建筑等显著优势和特点。
而作为万达集团开发建设的商业项目,如何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我们指导设计院进行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主塔楼平面小,层数多,可比喻作高瘦的巨人,其以服务性空间的核心筒为骨架,以使用性的主功能空间为肌肉。
本文将结合昆明超高层写字楼项目,介绍如何在设计中精简以及合理布置核心筒,增加主使用空间,提高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和品质。
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既作为抵抗水平侧力的结构体系,同时集合了电梯井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机电设备机房以及管道井等辅助服务性空间。
电梯流量分析
![电梯流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f325240066f5335a812132.png)
流量分析(1)电梯交通流量分析,首先做如下假设:a)按照办公楼的使用面积标准12~15平米每人计算,建筑使用系数为0.7,b)出勤率为85%c)电梯加速度为0.8米/秒,电梯损耗时间为运行一周的5%。
(每家电梯厂商数据都不同,但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d)每次停站开门时间为5.4s,每位乘客平均进出时间为1.2se)每位乘客体重为75KG,1000KG可乘13人;(2)计算一,估算建筑物的总人数根据设计估算,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10-15平方米/人;本项目一号厂房地上面积为30000平米,使用系数为0.7,出勤率为85%公司在二层、四层设置为仓库(约6000平米),故总人数约*(30000-6000)*0.7/15 *85% 约1000-1500人二,确定电梯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 30000平米/5000=6台;每台电梯服务约250人;一号厂房配备了4台客梯、2台消防电梯、2台人货两用电梯(1-4层)三,电梯的服务方式客梯采用群控模式,提高了电梯的运行速度。
四,电梯载重量设计院设计客梯、消防电梯载重量为1000kg,速度为1.75米/秒的电梯,活体为2000 kg,速度为1.00米/秒的电梯第五步,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
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
10层以下1.5m/s;10-20层1.75-2 m/s;20-30 层2.5-3 m/s;30-40层4 m/s;40-50层5 m/s;50-60层6 m/s。
第六步,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
电梯分析报告-富士达
![电梯分析报告-富士达](https://img.taocdn.com/s3/m/51c51c44be1e650e52ea99ce.png)
致:广佛国际商贸城坚美项目公司
根据贵司提供的项目情况、图纸及电梯规格要求,我司做出以下分析及建议。
一、流量分析报告:
1.交通流量分析时,没有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呼叫。
若上班高峰时间,从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层乘电梯的人很多的话,很有可能将影响“5分钟输送率”即电梯的客流输送能力降低。
2. 5分钟输送率:10.6%(写字楼理想值为10%-15%)
平均运转间隔时间:47.7秒(写字楼理想值为30秒-50秒)
3.结论:本项目电梯配置基本满足写字楼的理想值,运输效率达到标准。
但由于原设定载重量为1150KG(轿厢1800*1500),轿厢较小,如定为1350KG(轿厢2000*1500),则对于运输效率及外观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电梯规格:(现下表为我司标准)
三、装潢要求:
四、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
五、配置要求
以上为我司提供的分析与建议。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2011年6月2日。
浅议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影响及超高层建筑电梯的配置
![浅议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影响及超高层建筑电梯的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0526e88a2e3f5727a5e962d2.png)
浅议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影响及超高层建筑电梯的配置摘要: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制造及使用的市场。
国内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记录也是逐年在刷新。
本文就超高层建筑对电梯的影响及电梯的配置做些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梯;影响;配置前言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后,大楼在风的作用力下的摇摆对电梯运行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了。
1风荷的影响高层建筑在风荷的作用下会按照其固有的频率Fb开始摆动。
电梯钢丝绳和随行电缆本身也有其固有摆动频率fR,但被迫趋向以频率Fb摇摆。
这里的电梯钢丝绳包含曳引钢丝绳,补偿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
当fR接近Fb时将产生共振,这时钢丝绳的振幅将迅速扩大至无穷大,如果电梯此时高速运行,可能会出现摇摆的曳引钢丝绳碰触对重、补偿钢丝绳碰触对重、补偿钢丝绳碰触轿厢、限速器钢丝绳碰触轿厢、随行电缆碰触轿厢、对重及井道内支架等等,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在电梯设计之时,需要得出一个预测共振层,亦即当电梯停靠在某一层或某几层时,曳引钢丝绳,补偿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会与大楼的摇摆频率产生共振。
需要指出的是曳引钢丝绳,补偿钢丝绳以及限速器钢丝绳共振频率都不相同,因此情况相当复杂。
2解决方案当大楼发生摇摆时,应避免电梯在共振层停留或长时间等待。
如果电梯需要运行,则需降低电梯的运行速度,以消除乘客的恐慌甚至需要停梯,等待电梯公司专业人员检查以确保安全。
图示是一种解决方案,采用轿厢跟随装置来限制钢丝绳及随行电缆的摆动幅度。
图中电梯是1:1绕法,而轿厢跟随装置是2:1绕法,也就是轿厢跟随装置只运行提升高度的一半。
这一装置的目的是将随行电缆及钢丝绳随大楼摆动的区域一分为二,从而消除钢丝绳及随行电缆过多的振幅。
这一轿厢跟随装置增加了轿厢的重量,因此随之而来对重重量增加。
由此,可能要考虑增加曳引钢丝绳数量,安全钳可能要升级,及至曳引机也可能升级。
可能不同国家标准不同,有时需要在轿厢跟随装置上加装安全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流片区1604地块电梯流量分析AnalysisConcepts1 Traffic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modern high rise buildings made up of elevators and escalators is as important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building as an efficient metro system is to a modern city. As such the expected demand and traffic flow must be considered during building design and planning. The term commonly used to describe this process for the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raffic Analysis”由电梯和扶梯组成的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系统对建筑物的运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一样。
在建筑物设计和计划中我们必须考虑其需求和人流量。
我们通常用“流量分析”一词来描述建筑物的垂直运输系统的这个过程。
1.1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The following key parameters are used to defin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ervice provided by an elevator system.以下几个关键的性能参数用来定义电梯服务的质量。
Average Waiting Time – AWT 平均等待时间Time to Destination – TTD 到达目的楼层时间5-Minute Handling Capacity – HC5% 5分钟运输能力Journey TimeTime to DestinationWaiting TimeTransit TimeWalking Time Standing Time' Call registration Doors opening (Doors opening (' Passenger arrives Passenger alights (Average Waiting Time (AWT): This is the average time from the moment of registering a call until the responding elevator doors begin to open. Excessive waiting times indicate poo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cause passenger frustration.平均候梯时间(AWT):从乘客在厅站登记呼梯信号到相应的电梯门开始打开的平均时间. 过长等候时间说明电梯系统运行性能差,会影响乘客的情绪。
Time to Destination (TTD): This is the sum of waiting time plus transit time, where transit time is the time the responding elevator doors begin to open to the time the doors begin to open again at the passenger’s destination.到达目的楼层时间(TTD):到达目的楼层时间是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总和,其中运行时间指的是电梯开门响应召唤开始一直到电梯到达乘客的目的楼层再次打开门的时间。
5-Minute Handling Capacity (HC5%): This is the total number of passengers who are transported in a 5 minute period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serviced by the elevator system. The value normally used is that for the peak 5 minute period as shown in the graph below.五分钟运输能力(HC5% ):指电梯系统在五分钟内能运输的人数占电梯服务楼层总人数的百分比。
这个数值通常指达到最高峰流量时的5分钟运输能力,如下面图表所示:1.2 Building ConsiderationsDepending on the building type the traffic patterns will differ and as such the traffic analysis must be tailored to suit the building.根据建筑的类型,将会有不同的交通模式,同样交通流量分析也必须根据建筑物来量体裁衣。
For office buildings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if a system can cope adequately with the up-peak condition it will function satisfactorily at other times of day. Historically this has shown to be accurate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destination based control systems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for all applications.作为办公楼,我们通常认为如果电梯系统可以充分满足上行高峰时的运行要求,它也可以满足其它时间段的运行要求。
在目的楼层控制系统诞生前这种说法被说明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他已经不适用于所有的状况了。
For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apartments and hotels the most onerous traffic condition is two-way traffic. In apartment blocks this is typified by the afternoon or early evening period where people are arriving home from work and going out for the evening, alternatively in hotels this is the morning peak period where some guests are going to and from breakfast whilst others are going to reception to check out.在居住项目中如酒店和公寓最繁忙的交通情况是两种交通模式。
在公寓楼里这主要是指下午或者傍晚时段,当人们下班回家和出去参加晚会,在酒店来说,流量高峰指指的是早晨高峰时段,此时一些乘客出去或者去吃早餐同时一些人去前台办理离店。
ThyssenKrupp Elevator recommendations fo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offices, hotels and apartments are given in Section2.蒂森克虏伯电梯在办公、酒店和住宅项目中就设计电梯性能参数提供了一些建议,请参照第二部分。
2 Design Criteria Proposal2.1 TKE design proposal for office buildings TKE对办公建筑电梯的设计建议(up peak traffic: 100% up) building are as follows:上行高峰流量:100%,如下:Quality Level 质量等级Nominal TravelTime (s)名义在途时间5 min HandlingCapacity %5分钟处理能力Average WaitingTime (s)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Time toDestination (s)平均到站时间Excellent 20 – 25 15 -17 20 - 25 60 - 90 Good 25 – 30 12 - 15 25 - 30 80 - 100 Satisfactory 35 – 40 10 - 12 35 - 40 110 - 1202.2 TKE design proposal for a hotels TKE对酒店电梯的设计建议(2 way traffic: 50% up + 50% down) building are as follows:上行50%+下行50%,如下:Quality Level Nominal TravelTime (s)名义在途时间5 min HandlingCapacity %5分钟处理能力Average WaitingTime (s) 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Time toDestination (s)平均到站时间Excellent 25 – 30 15 -17 25 - 30 70 - 90Good 30 – 35 12 - 15 30 - 35 90 - 110Satisfactory 35 – 40 10 - 12 35 - 40 110 - 1202.3 TKE design proposal for residential/apartment buildings TKE对住宅/公寓电梯的设计建议(2 way traffic: 50% incoming + 50% outgoing) building are as follows:50%进入+50%外出,如下:Quality Level Nominal TravelTime (s)名义在途时间5 min HandlingCapacity %5分钟处理能力Average WaitingTime (s)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Time toDestination (s)平均到站时间Excellent 30 – 35 > 8 25 - 30 70 - 90 Good 35 – 40 6 - 7 30 - 40 90 - 110 Satisfactory 40 – 45 5 - 6 40 - 45 110 - 120ResultsAnalysis3 TrafficTraffic Analysis Resultsof3.1 Summary1.下面是ELEVATE软件基于所提供长流片区1604地块参数(方案一):商业裙房及单体塔楼1--3层为商业裙房,每层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层高5米,交通工具为是电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