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与反移情
心理咨询与移情和反移情
心理咨询与移情和反移情移情是一种对特定人物、事件、环境等的心理定势思维,或是一种因情感投射而产生的偏好、偏见表现。
它突出表现为来询者把自己对以往生活中所爱憎人物与事件的态度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表现。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认识并化解移情与反移情不仅是精神分析的核心任务,也是咨询师自我成长的核心目标。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移情就是“重温旧情”。
移情是来询者自我意识的盲点。
移情是为了重新整合人格。
移情是为了重新包扎心灵痛创。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反移情是咨询师自我意识的盲点。
挖掘反移情是培养自我的透明度。
反移情是咨询师的一面镜子。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咨询师不深入挖掘自身的反移情表现,就不能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与移情和反移情做斗争,其乐无穷。
——《谈心理咨询同感力》(2005年1月29日)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研讨会主题报告心理咨询行业区别于其它行业的一个突出标志是它非常注重咨询员个人的成长,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强对自我的了解。
发现个人的反移情表现,认清自我透明度的个个盲点,是咨询师一生一世的职业挑战。
——《谈心理咨询洞察力》(2004年12月12日)河北省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报告培养自我透明度是咨询师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咨询督导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自我透明度,指的是咨询师对自我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所存在的种种个人问题的深入了解与洞悉。
——《谈心理咨询与个人成长》(2005年8月6日)全国心理健康高级培训班(北京)专题报告培养自我透明度,旨在使咨询师在帮助他人成长的同时,也帮助自我成长。
毕竟对自我不充分了解的人,是不配也不可能帮助他人充分了解自我的。
移情反移情
反移情概念的描述
• 古典精神分析的定义:反移情是分析过程 中,唤起了治疗师本人尚未解决的俄狄浦 斯情结,或未解决的精神内在(潜意识) 冲突。 • 狭隘的定义:限定为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
• 广义的反移情定义: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 所感受到的任何感觉、想法、情绪或幻想 等。
对反移情理解的发展
• 外科手术般的分析工作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过程要像外科医生手术 一样,将所有的感觉,包括同情心,都放在一边, 集中心智力量,镜子一般反射病人的一切。 (1912) a. 潜在不可或缺的工具 b. “精神分析的净化”
• 克莱因学派:认为移情不仅仅是对过去人物、 事件和情感反应的重复,而且是潜意识幻想 通过投射认同的机制将内部的客体关系外化。 a. 偏执分裂状态 b. 抑郁状态 c. 投射性认同
• 自体心理学对移情的理解: 对自体心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共情的投入来 访者内心世界的过程,共情的体验使未被满足的 自体客体需要被重新激活。通过对移情的充分体 验和理解,将此时此地的移情体验和其发生发展 的情境相联系,帮助来访者更加同情和接受自己 及那些因缺少回应的环境而导致的缺陷。 自体客体: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主观体验,“另一 个人”在关系中向自体提供持续的功能,通过他 的存在和行动唤醒并维持自体和自体感受。 a. 夸大—镜像移情 b. 理想化—理想化移情 c. 孪生—孪生移情
• 库珀:历史的观念为“移情是一种早期关系的 重演,对移情解释的尝试是获得对早期婴儿关 系以错位或受损的方式,作用于分析师身上的 内省,这也是一种病人生活关系的模式”。与 之相反,现代观念是移情为“新的体验胜于将 之视为旧的经验的重演,对移情解释的目的在 于将所有这种包含了过去内容的新的体验在意 识中呈现。(1987)
移情的表达
移情与反移情
电影《异度空间》中,章昕爱 上了她的心理医生占(张国荣饰)
我们已经看了电影图片,它我们今天讲的内 容有关——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与反移情。
那么什么是移情与反移情,很多刚入门的咨 询师对遇到移情反移情问题的束手无策,我觉得,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妥善 处理移情问题,利用好它真正处理好、利用好移情 与反移情,那么该如何利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 他。
识别反移情的技巧
1、通过与治疗时间有关的现象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病人迟到(2)治疗师迟到或忘记了 预约时间。(3)治疗师感到治疗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4)每次治疗是否经常超过规定 的时间。 2、通过付费问题观察自已的反移情 (1)自已是否有为病降低收费标准或有容忍病人 不交费的情况。(2)是否把病人作为免费治疗病人。 (3)是否和病人达成某种默契, 允许病人以物品代替交费。 3、通过自已对病人违反设置行为的反应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4、通过观察自已在具体治疗时间以外的不为人注意的行为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5、通过冶疗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好的咨询师在从业之前通过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往往具备了处理自 己的无意识冲突的能力,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够很快使处于无意识状 态的反移情意识化。但是那种“接受过良好分析的咨询师就不会体验到反移情”的 假定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督导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 在业务接触范围内与有能力的同事建立这样的督导关系,而不应过分相信自己处理 反移情的能力。
咨询面谈中常见 反移情表现
1
• 1.对来访者表现出 拒绝讨厌同情漠 视等不良情绪
2
• 2.在来访者面前出 现明显不协调的 特异性的情绪或 行为
曾奇峰-第七讲-移情与反移情
第七讲:移情与反移情曾氏语录:1.移情即人类唯一的情感,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2.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3.精神分析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越是勇敢地接受自己情感的人,越适合搞精神分析;如果一个人过于聪明,逻辑思维很发达,这本身就表明这个人更倾向于隔离自己的情感;4.作为一个好的治疗师,就越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即有专业的之态,更是一个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Note:(移情,也跟所谓的宿命论决定论有关。
)1.学不好外语是因为移情,忠诚于(自己的)过去,通过对自己早期学习语言环境的忠诚,对背叛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让自己跟早年的关系保持链接;这是移情,表示我们还生活在过去的生活当中。
2.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打破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限制(“切断跟过去的链接”);3.移情(transference):即“过去在现在的重现”;潜意识里伴随对背叛自己的过去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德语译作转移,台湾译作“转移关系”。
这么翻译,视野就会开阔很多,移情就是我们跟现在的人打交道,只不过是照搬了以前的关系模式而已;狭义:来访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特指则是父母)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转移给了治疗师;移的是关系,而不只是情感,情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因为transference有时间上的跨越,所以精神分析好比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移情等于时间的错误;5.心理学的曾经的三大思潮: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文主义;现存的心理学治疗有约250种学派;(不要太在乎学派之争。
任何一个学派都有它的强项,比如说精神分析的强项就在于了解人的潜意识,行为主义的强项就是能够导致在短时间里面的行为的那种改变,这是精神分析所做不到的。
哪怕我们有相反的观点,也不防碍我们各自都掌握真理。
)6.理智是对情感的防御,就是说一个人内心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因他害怕这类情感,所以把自己搞的很理智;如果内心情感上就是迟钝的,那么也就不需要要理智的防御了;7.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即“逆转移”;(举例:一个年轻小伙子到我这来做咨询,我在跟他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越来越瞧不起他,我都瞧不起他就是反移情。
移情反移情
弗洛伊德认为,在进行精神分析时,被分析者的情 绪会回到童年时代,他们会将分析师当做幼年经历中 某个客体的替身,成为他们 爱 或 恨 的对象,这 就是移情。
社会文化学论
弗洛依德 : 古典精神分析
1932年,弗洛伊德向坦斯利报告布洛伊尔逃 避后安娜又患上了持续9个月的神经症。 随后疾病正常发展,但是它是个具有缺陷 的治愈。现在她已经70多岁了,从未结婚, 正如布洛伊尔所说,没有过任何性关系。在 完全放弃性功能的情况下,她才得以保持健 康。布洛伊尔的治疗,可以说是帮助她克服 了哀痛。(Freud,cited in Forrester and Cameron,1999)
弗洛伊德的家族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Freud,Sigmund 1856~1939)
1 弗洛伊德的生平
1856年5月6日出生于莫拉维亚的弗莱堡(现今
捷克共和国) 得医学学位 莱比锡 维也纳 17岁 考上维也纳大学(1873) 8年后(1881)获
毕业后,在艾内斯特· 布鲁克教 回维也纳后同布洛伊
授的生理研究室从事理论研究(布洛伊尔) 1885年去法国学催眠 尔合开了精神病的诊疗所。
安娜O
欧安娜(真名贝尔塔· 帕本海姆)是一位聪明和 有魅力的女性。她患有严重的歇斯底里症,表现为 记忆丧失、心理颓废、呕吐、麻痹、视觉和语言障 碍等。 布洛伊尔开始使用催眠法对欧安娜进行治疗。 他发现,在催眠状态下,欧安娜可以回忆起导致某 些症状的特定经验。在催眠状态下谈及这些经验经 常缓和了症状。
弗洛伊德就像一棵大树,矗立在一片树林的中央, 大树撒落下很多树籽,这些树籽又长大成树。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繁衍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 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人格理论。
心理学移情的例子
心理学移情的例子“移情”和“反移情”都是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里的术语。
这些术语有的常常比较概括或者不是那么容易一眼就看明白。
在咨询室里,共情的主体通常是来访者,他把重要的他人(可能是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养育者)的形象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然后他对咨询师产生一些情绪,可能是好的积极情绪,比如觉得咨询师像好妈妈一样包容和关爱,也可能是不好的消极情绪,比如抱怨咨询师不能满足他的一些要求,认为他想抛弃自己。
这些其实都是疗愈所必然经历的情感反应。
弗洛伊德比喻“一个人无法与不存在的敌人争斗”,一旦来访对咨询师产生了移情,无论正性移情或者负性移情,都是将这一个“敌人”——个人内部冲突的父母(其实就是重要他人)形象——从自身驱逐出去,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可能会将咨询师看作这个“敌人”,将实实在在需要对抗的那一部分冲突分离出来之后,有利于进一步的疗愈。
反移情呢,主体通常是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正面的情绪,也可能是负面的情绪。
这个情绪,首先要剥去来自自身的一部分,就是说,比如因为来访的经历刚好戳到了自己的一些往事、伤疤、未完成的事件,引起了一些情绪,这些情绪不属于“反移情”的范围,需要先排除。
然后再去感受剩下的、来自于坐在你对面的来访者的情绪。
以前弗洛伊德将这样的情况,归因于咨询师专业能力不行,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保持温和、中立的态度。
但是渐渐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反移情可以作为理解和治疗来访者很有效的工具。
反移情分为2种,“协调型反移情”和“互补型反移情”我举一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来说明。
小明和他的妈妈之间沟通出现了问题,小明因为这件事情来寻求咨询。
当他每次在跟妈妈滔滔不绝说些什么的时候,妈妈看上去总是很不耐烦,而小明会因此非常委屈和失落。
作为咨询师,如果在咨询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感受,更多是委屈和失落,这是与来访者当时的情绪产生了共情,对其当时的状态感同身受,理解他的委屈失落,这称为“协调型反移情”。
而如果,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听来访者滔滔不绝,感受到的更多是不耐烦,这个唤起的情绪状态是与当时来访者的重要客体(这里是妈妈)产生了呼应,这称为“互补型反移情”。
『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第五章移情与反移情4
『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第五章移情与反移情4反移情、同理、与投射-认同所谓投射-认同系患者将无法接纳的“部分自我”投射到分析师身上,而分析师不自觉地认同了这些部分,然后开始出现与这些部分相一致的感觉和行为。
很明显地,这个历程的第一步近似移情,而第二步则与反移情有关。
Racker(1953,1957,1968)进一步地连结这两个概念,并提出互补反移情(complementary countertransferences)和一致反移情(concordantcountertransferences)两个不同的概念。
“互补反移情”是患者将分析师当成了他早年关系里的一个客体,而引发的情绪,这个概念非常接近投射-认同。
“一致反移情”则是一种同理的反应,它来自于分析师和他的患者之间的共鸣,而不是投射-认同的结果。
与“一致反移情”有关的是“情感同调”(affective attunement)、同理(empathy)、镜映(mirroring),以及一般人际关系中会出现的情感认同(此种情感认同不是投射)。
正如Money-Kyrle(1956)也认为“正常反移情”(normal countertransference)是“同理”的同义词,虽然Money-Kyrle把这个概念与瞬间投射和内摄历程联想在一起,不过,他并未清楚地说明同理反应或分享情感状态是怎么一回事。
斯特恩Stern(1985)则由母亲和婴儿之间,说患者与分析师之间的“情感同调”谈分析师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亦即,母亲(分析师)“读出”(read)孩子(患者)的行为和反应;并以互补的方式做反应;这些反应再被孩子(患者)“读出”。
双方在互动时,彼此都能成受到无言的沟通,且都有了被了解的感受。
“情感同调”和“同理”虽然都有情绪共鸣(emotional resonance)的特质,但二者却非完全相等(霍夫曼Hoffman 1978)。
“情感同调”发生于意识之外,而“同理”则是一种认知历程。
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叶维菲(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200032)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0)04-0247-03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Interpretations in PsychotherapyYE Wei-feiShan ghai Medical University,Zhongs han Hospital,Shanghai200032,China【Abstract】 The concepts of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odern psychotherap y.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reviewe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concepts in modern psychotherap y.【Key words】 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Psychotherap y 移情、反移情概念已今非昔比,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上都已发展到了第三代、第四代。
本文拟对移情、反移情的概念及应用作一初步介绍。
1 移情、反移情的概念首先,移情的概念分传统的和整合的。
反移情同样。
经典、传统的概念当然源于Freud,认为移情是病人经过自由联想,将儿童早期所受挫折或创伤(真实的或幻想的)及其所带有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治疗者即变成了患者爱或恨的对象,其强烈程度亦是早年情况的复制。
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
Freud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
7.移情与反移情
七、移情、反移情的演示与体验目的:移情是求助者将人生早期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并使治疗者成为其爱或恨的对象;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求助者移情的无意识反应。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咨询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识别移情和反移情现象,并用来揭示、解释和鼓励求助者探索其内在心理冲突,评价其潜在的倾向和行为。
场地与器材:心理咨询实验与观摩室,声像监控系统步骤:移情和反移情(图示)1.心理动力激发(潜在):患者潜意识存在的心理冲突(早期的主客体关系)被诱发,产生宣泄的需要,这是移情现象发生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2.角色选择(移情取向):在治疗互动关系中,患者将其早期的主客体关系变形并外化,并在无意中完成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施加过程。
3.角色扮演(移情表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其自我建构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按照所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步试探性的扮演。
4.角色承担(反移情):互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角色流露,使治疗者在思想、观念、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无意识反应。
5.角色控制(移情与反移情的相互作用):在主客体关系模式得到确定以后,治疗师与患者按照既定的移情模式展开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结论:移情和反移情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恰当的处理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不当的处理则会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和阻碍。
评价与讨论:根据观摩录像来展开自由讨论和评价参考文献:1.钱名怡.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7—174.2.Robert JU. Stephen MS. Susan GL. Concise to 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 First Edition.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Press,Inc,1991.36—45.3.Ralph RG.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Vol.(1).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151-155.[相关资料]:一、移情与反移情的含义:首先,移情的概念分传统的和整合的。
8移情反移情
一、移情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移情,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是把早年和父母的关系模式转移到现在的人际关系当中。
如一个人进入工作环境,面对领导可能会不自觉的把领导看待为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
移情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存在。
移情关系具有稳定性的特质,等同于人格。
※移情的分类1.正移情:潜意识中对他人的爱慕、崇敬、依恋的情绪;2.负移情:潜意识中对他人的恨、抵抗和攻击的情绪;通常这两种移情是并存的,实际上是这个人早年对父母爱恋或憎恶的情感在当下的重演。
咨询中对移情的分析使得咨询师重建来访者婴儿期对父母的态度成为可能。
二、反移情:被他人诱导出来的东西。
※经典理论对反移情的理解:认为咨询师成长过程中,因某种体验存在着潜在的心理问题,遇有相近情境的来访者时,因处理不当所引发的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体验。
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源自分析师自己,是分析师过去经验的重复,与来访者无关。
这种反移情在咨询中被视为干扰治疗师理解病人的因素,弗洛伊德说“分析师的理解永远不能超过他自身的局限性”。
意思是分析师由于受到反移情的影响,对来访者的理解势必有限。
这时咨询师就需要做个人体验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现代理论对反移情的理解:定义为治疗师对病人适度的情感反应,或由与来访者的关系带来的内心体验的洞察。
A.一致性反移情:治疗师感受着来访者的感受,是认同了来访者本人,即共情。
B.互补性反移情:治疗师感受着来访者父母的感受,是认同了来访者的重要客体,比如他的父母,并像他父母一样不恰当地对待他。
※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在咨询中的呈现发生一致性反移情是治疗师和来访者认同,比如来访者早年被父母严苛对待,来访者很卑微很愤怒,治疗师在听到某些素材时,感到替来访者愤怒,这是一致性反移情。
但是过了几次,来访者谈到另外一些素材时,治疗师很想批评来访者,这时候治疗师就认同了他的父母,想要严苛地对待他,是互补性反移情。
治疗的不同时候,两种反移情会交替出现。
这种交替出现会给治疗师很多线索,来理解来访者早年和父母的关系。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处理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处理移情与反移情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一个心理现象。
对移情与反移情的认识、警觉及处理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技术问题,通过几年的心理咨询实践,有如下见解。
弗洛伊德认为:移请是全部人际关系中,移情反应在本质上是过去客体关系的再现。
其最初的客体是儿童早年中重要人物,如:父母、父母的替代者。
移情反应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
1 正移情在咨询关系中最常见,来访者往往很容易在心理咨询室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移情。
移情的方式有(1)把心理咨询医生当成自己的父母;(2)其他监护人,如爷爷、奶奶、保姆;(3)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4)当成自己向往的性对象。
这四种方式中第一第四两种方式最易出现。
2 负移情在心理咨询中一般很少见,至少是在治疗的初期不存在负移情,治疗中会出现负移情,负移情出现后,治疗关系不巩固的情况下易出现脱落,如果治疗关系相对巩固,可能会出现脱落一段时间,又主动恢复治疗关系,咨询继续进行,一般此种情况更有利于治疗的效果。
反移情是指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移情。
分为两种形式:1、一致性:即与来访者的移情相吻合,一是来访者将治疗师看成是父母,治疗师将来访者看成是子女。
二是来访者对治疗师产生恋人般的感情,治疗师也对来访者产生恋人般的感情。
2、互补性:咨询师所表现出来的部分正是来访者父母或监护人所具有的特征,也是来访者所期待的东西。
移情与反移情所产生的原因,用人际吸引理论来解释,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受人喜爱的主要是:1、信仰与利益与自己相同人,有技术、有能力、有成就的人。
2、具有令人崇拜或愉快品质的人,如忠诚、理解、诚实、善良的人。
3、喜欢自己的人。
章志光在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中说:总结社会学家在人际吸引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在于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爱与爱情等方面。
移情与反移情的作用:移情很好地处理和应用,有利于咨询工作的深入,反移情对治疗有妨碍作用,需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相关推荐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的事例我们经常听说了,那么你是怎么看待移情与反移情的呢?下⾯就随⼩编⼀起去阅读移情与反移情,相信能带给⼤家启发。
移情 最初,布雷尔Breuer和弗洛伊德(1895)将移情视为“有污染的影响”,它会妨碍或阻抗治疗中的宣泄(cathanicmethod)。
弗洛伊德担⼼移情是医师对患者有不当影响的结果,因此,精神分析如果专注于这样的现象,会被视为⼀种变相的催眠或“暗⽰”。
但弗洛伊德很快就了解到移情并⾮单由暗⽰所挑起,患者与分析师的关系是了解个⼈内在世界的⾸要途径;移情则是患者对分析师的病态伊底帕斯依附,亦即患者早期与⽗母(或主要照雇员者)的关系的再现(Freud1895, 1905c)。
这样的了解使弗洛伊德发现了⼀种精神官能症式移情(transferenceneurosis),它包含了正向和负向的移情,相似于原始伊底帕斯情境中的感觉和愿望,这些情绪后来⼜在分析中重现。
分析若要有效,分析师必须分析所有呈现在分析师⾯前的移情现象,否则,它将会阻碍被潜抑之幻想的浮现。
为此,早期弗洛伊德就认为移情有两个⾯向:⼀⽅⾯,它是⼀种阻碍回忆的抗拒;另⼀⽅⾯,它是婴⼉期冲突的“重现”,这样的重现对于治疗是有⽤的。
弗洛伊德(1912b)也区辨移情机制(transference mechanism)和移情动⼒(dynamics oftransference)的不同,前者反映了过去的经验,⽽后者则是被分析情境所挑起的。
他将移情的机制视作⼀种“模板”(template),或是贮存在系统潜意识⾥的婴⼉影像(infantileimages),由系统潜意识中产⽣了“动⼒移情”,亦即患者与分析师在分析情境中的情绪关系。
当代精神分析师仍对移情的这两种⾯向争论不休,争论的主题是,究竟是“过去”的潜意识重要,还是“现在”的潜意识重要(Sandler & Sandler 1984)。
有些作者认为移情是重建童年创伤的主要路径;有些⼈则主张探索诊疗室中的移情才是治疗的重⼼。
移情与反移情ppt课件
移情的含义
移情就是咨询或分析 中来访者个人历史中 情节重新出现在与咨 询师的关系中的现象
1、 把病人的反应与他曾经与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系 联系起来。 2、 把病人对治疗者扭曲变形的态度和感受与基于对 现实治疗者的态度与感受区分开来。 3、 指出病人对治疗者的反应背后所潜伏的意图。 4、 指出病人指向治疗者的感受和行为是如何反映发 生在过去的重要事件的。 5、指出在病人的人格结构中,驱力是如何体现的, 又是如何产生了病理性改变的。
案例中的lily就发生了反移情,那么如果
你是医生该怎样做呢?请同学们利用所学
到的知识课下进行思考分析.
移情我们
讲到这里,下面来看反移情
反移情含义
咨询师对来访 者无意识的反 应,咨询是由 于本人生活经 历和以往人际 关系对来访者 产生爱或恨
反移情的判断
杜波夫斯基(S.L.Dubovsky)提出了判断反移情存在的十一个线索(车文博,1990)。
允许病人以物品代替交费。
3、通过自已对病人违反设置行为的反应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4、通过观察自已在具体治疗时间以外的不为人注意的行为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5、通过冶疗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咨询面谈中常见 反移情表现
识别反移情的技巧
1、通过与治疗时间有关的现象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病人迟到(2)治疗师迟到或忘记 了预约时间。(3)治疗师感到治疗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4)每次治疗是否经常超过 规定的时间。 2、通过付费问题观察自已的反移情 (1)自已是否有为病降低收费标准或有容忍病人 不交费的情况。(2)是否把病人作为免费治疗病人。 (3)是否和病人达成某种默契,
另一类是咨询者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 (1)违反了惯例,如谈话比平时多或少,提前或推迟停止来访者的咨询(即违反了咨询 契约)等; (2)发现很难集中注意于来访者身上,而专注于其他事物,感到欲睡或者厌倦;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的定义
案主移情的原因 主要在于案主的过去经验以及心理冲突。可能源于
案主童年与关键人物关系的体验,他(她)在童年 期与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灿在未能处理妥当 的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当工作者勾起案主过去经 验或触动了案主心中尚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时,移情 就发生了。
移情的表征
1、以纠缠和依赖方式与工作者往来,或是过分寻 求赞美与安慰。
移情的定义
正移情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 ,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 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 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来诊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特 别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咨询师给他出主意,表现 出无限信任,甚至关心咨询师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生 活。
者表现出特殊超常的关心和注意或反感和厌烦等反 常情绪,多是发生了反移情。
2
反移情的定义
反移情的影响 积极影响。对咨询者而言:更多的自我认识,促进
自我探索,提高技能。对来访者而言:更多的了解 潜意识与自己问题行为。 消极影响。对咨询者:偏离中立立场、情绪反应。 对来访者:不当反应相互作用,使来访者感到不知 所措、委屈甚至抗拒。
7
反移情的定义
十三项自我反思检测表 11、当案主未依约前来机构会谈,我的情绪反应是不
是过度?这种过度的反应是不是意味着对自己的专 业知识和技术不足的反应? 12、当案主应终止辅导或转案到其他机构时,为何自 己不愿意让案主走? 13、是否利用案主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或反而让案 主利用了自己?
8
移情的定义
而问那些问题?
5
反移情的定义
十三项自我反思检测表
6、为什么要做出此种劝告?是为了符合案主的期待或是工 作者自作聪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咨询师在从业之前通过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往往具备了处理自 己的无意识冲突的能力,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够很快使处于无意识状 态的反移情意识化。但是那种“接受过良好分析的咨询师就不会体验到反移情”的 假定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督导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 在业务接触范围内与有能力的同事建立这样的督导关系,而不应过分相信自己处理 反移情的能力。
制作人 姚秀琪 张凤彬 夏望月
裂分《 症析爱 病师德 人爱华
上大 了夫 一》 个中 男的 精女 神精 分神
电影《异度空间》中,章昕爱 上了她的心理医生占(张国荣饰)
我们已经看了电影图片,它我们今天讲的内 容有关——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与反移情。
那么什么是移情与反移情,很多刚入门的咨 询师对遇到移情反移情问题的束手无策,我觉得,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妥善 处理移情问题,利用好它真正处理好、利用好移情 与反移情,那么该如何利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 他。
9、扮演与病人所认同的人物相一致的角色。
移情干预
1提醒来访者其行为已经背离基本 规范或咨询关系的界限
2直接向来访者指出其移情反应
3使用解释来促进来访者的领悟
移情处理
你好象不太喜欢我 刚才的……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 特别像我爱唠叨的 母亲 \像刚离婚的丈夫一 样咄咄逼人,让人 喘不过气来 你能否告诉我,为 什么你喜欢我? 像自己日夜思恋的 但已离世的爱人、 亲人……
反移情对治疗的负面影响
由于每个分析师都 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及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内容, 在病 人重现幼年生活经历过程中, 这些潜意识内容被激活, 并与病人的情感产生共情或分裂。在这种情况下, 分 析师将不能有效地区分哪些是病人的情感成分, 哪些 是自身的情感成分, 有时甚至可能产生“ 抵制” , 进而就 会影响精神分析过程。因此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精神分 析治疗师除了要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外还必须 经过足够时程的自我分析后, 方被允许独立展开工作。 他们要具备一种“ 分裂” 的本领, 来包容和加工移情, 其 一是对病人做出情感反应另一是诚实地观察自己, 了 解自己的反移情, 以便做出有用的解释囚。
lily(化名)今年33岁,有过一次婚史:结婚半年就离了婚。去年来咨询前有 一个男友,还有一个办公室情人,她还不断出入酒吧,有过多次一夜情。之 所以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她有多次严重的自残,几次自杀未遂。她还有严 重的暴力倾向,曾一耳光将办公室情人的一只耳朵的鼓膜打穿。从去年春天 到今年夏天结束,lily一共在胡医生这里做了80次心理咨询,每周一到两次, 现在治疗已经结束。胡医生回忆说,每次来咨询,lily的穿着很普通,从不化 妆,“甚至有点蓬头垢面”。但治疗做到了30多次的时候,她再来咨询室,令 胡医生感到眼前一亮。胡医生发现,她打扮得特别漂亮,穿了新衣服,做了 头发,还化了妆。当lily躺在治疗椅上后,胡医生很自然地赞了一句:“哇, 你今天很漂亮!” lily的脸有点红,她像一个小女孩一样问:“胡医生,你看我的发型好看吗? 我的衣服漂不漂亮?” “很漂亮,”胡医生回答说,“我注意到了,你还化了妆。” lily的脸更红了,不再说话,只是手里反复折叠一张纸巾。沉默了一会儿后, 她忽然问道:“胡医生,你看,这张纸巾像不像一朵花?” 哦,你想用它做一朵花?” “是的。我想把它折成一朵花送给你,你不怕吗?” “为什么你觉得我会害怕呢?” “因为我感觉,我爱上了你。”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反移情作用的认识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反移情在治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是普遍存在的。它对治疗过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主要在于分 析师对反移情的察觉与处理。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师通过内省自己 微妙的情感反应来发现病人的主要内心冲突, 即通过自我分析去探 索这情感, 到底是病人的何种移情反应才导致治疗师产生这种反移 情, 并再次通过自我分析或导师督导, 一方面去发掘治疗师潜意识中 的情感反应反移情的真实内涵另一方面, 通过反移情而察觉并理解 病人对治疗师的移情反应, 再通过对移情做工作最终发现病人的潜 意识中真正冲突。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治疗师的反应越强烈、越尴 尬就越能反映出病人所隐藏的关键性的内心冲突。认清并抓住这种 情况, 并对其做工作,常可使治疗产生突破性进展。所以, 反移情也是 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治疗工具, 也是从人性方面去同情和理解病人的 基础, 还是构成有效工作联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这种同情与 理解, 不仅给予病人支持与勇气, 同时有可能使分析师能够进人病人 压抑的内心世界。治疗师运用反移情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他治疗技 巧的提高。
反移情的处理
(一)觉察工作 (二)处理工作
(1)录音录像。 (2)寻求督导帮助。 (3)参加心理治疗 (4)转介给其他咨询者。
案例一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性关系 一名20岁的女孩子在心理治疗室与她的咨询师发生了 性关系,一年后她放弃了治疗。
这位女孩以后不能够接受与她所爱的男性发生性关系,对治疗体验的怀 疑促使她开始学习心理学,以后她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这时她理解到:由于 她专横的父母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不可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得到 应有的尊重。
咨询师对来访 者无意识的反 应,咨询是由 于本人生活经 历和以往人际 关系对来访者 产生爱或恨
反移情的判断
杜波夫斯基(S.L.Dubovsky)提出了判断反移情存在的十一个线索(车文博,1990)。 这些线索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咨询者异常的情感反应,包括: (1)一种超出正常的强烈情感体验(特别是愤怒、恐惧、内疚、厌恶、同情或者性的诱 惑); (2)感到不能理解来访者的处境,缺乏共感(共情); (3)感到经不起来访者的批评与质疑,并且处于防御状态; (4)感到来访者没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为他所做的一切; (5)试图以自己的知识及技术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区别不同形 式的移情
正向移情 负向移情
区别不同表现 和程度的移情
直接移情 间接移情
1、在当前情景中显现过去
2、显现熟悉而亲近的人 3、拒绝接纳新的信息
1、使过去经历重现;
帮助回忆既往生活史;
3、帮助理解在所有处 境中的个人反应。
1咨询初期不要进行移情的 解释
2处理咨询关系先于处理问 题内容
6
• 咨询师富于诱惑 的服装或扮相
7
• 非应急情况下, 主动或应来访者 要求,将自己家 庭的电话号码
8
• 过多的使用自我 暴露或者询问与 诊断,和治疗无 关的来访者的私 人信息
9
• 接受或迎合来访 者操纵表现出非 自主行为
10
• 回避或逃避来访 者的移情反应, 并急于结束咨询 面谈或资访关系
11
• 在非咨询时间对 来访者生活状态 过度关注
1、在治疗关系中采取相对被动和隐匿的态度; 2、讨论远离现实情境和当前生活的话题; 3、鼓励病人讨论过去的经历和与父母的关系; 4、应用自由联想技术,采取躺椅式体位,避免与病人 的视线相对,最好从病人视野中消失;
5、将注意集中于梦和幻想; 6、增加会谈频率,可达每周4--5次; 7、避免回答问题和限制性解释; 8、在指向治疗者的非现实性感受和态度达到优势地位 之前,避免向病人解释;
12岁时,由于生理的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女孩对父母开始有所抵 抗。母亲告诉她:男人与你接触都是为了性。这位母亲偷听她的电话,私拆她的 信件,并检查她换下的内 裤……,所有这些粗暴的干涉摧毁了她微弱的自身界限, 带着这些创伤性经历她选择了心理治疗。她的内心冲突和心理期待是:一方面她 多么希望父母能尊重她的感受,而另一方面她又希望找一个类似的场景重复过去 的经历,并希望这次结果与往常不同,以此来治愈过去的创伤。这样,女孩就很 容易对与她有长时间接触机会而又和父母完全不同的男咨询师产生了强烈的移情。
另一类是咨询者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 (1)违反了惯例,如谈话比平时多或少,提前或推迟停止来访者的咨询(即违反了咨询 契约)等; (2)发现很难集中注意于来访者身上,而专注于其他事物,感到欲睡或者厌倦; (3)不关心来访者; (4)与来访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 (5)害怕来访者的再次来询; (6)变得过分专注于来访者,例如与他人反复地谈论这一来访者,渴望或不安地期待来 访者下次来咨询。
有一天,她仅仅穿着内 裤、外罩雨衣走进治疗室,当治疗要结束时, 她脱去外衣,并主动触摸咨询师,于是他们发生了性关系。在她自己成为咨 询师后,她分析自己“脱去外衣主动触摸咨询师”的深层动机为: A、你能看到我的全部而不是外表吗? B、我是否是有价值的,你是否能让我感到自己被你安全接纳,并让我明白 我到底是什么? C、你是否可以证明你会给我善意的关爱而不会是粗暴的侵犯?但是,由于 反移情,咨询师的行为对她来说无异于再现了她父母行为,咨询师粗暴地侵 入她微弱的自我界限,也再一次证实了她母亲的预言:男人对她的兴趣只是 性。
移情就是咨询或分析 中来访者个人历史中 情节重新出现在与咨 询师的关系中的现象
1、 把病人的反应与他曾经与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系 联系起来。 2、 把病人对治疗者扭曲变形的态度和感受与基于对 现实治疗者的态度与感受区分开来。 3、 指出病人对治疗者的反应背后所潜伏的意图。 4、 指出病人指向治疗者的感受和行为是如何反映发 生在过去的重要事件的。 5、指出在病人的人格结构中,驱力是如何体现的, 又是如何产生了病理性改变的。
识别反移情的技巧
1、通过与治疗时间有关的现象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病人迟到(2)治疗师迟到或忘记了 预约时间。(3)治疗师感到治疗时间特别长或特别短。(4)每次治疗是否经常超过规定 的时间。 2、通过付费问题观察自已的反移情 (1)自已是否有为病降低收费标准或有容忍病人 不交费的情况。(2)是否把病人作为免费治疗病人。 (3)是否和病人达成某种默契, 允许病人以物品代替交费。 3、通过自已对病人违反设置行为的反应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4、通过观察自已在具体治疗时间以外的不为人注意的行为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 5、通过冶疗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变化来分析自已的反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