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合成革工艺

合集下载

pu革的生产工艺

pu革的生产工艺

pu革的生产工艺
PU革是合成革的一种,由聚氨酯(PU)涂膜层和基布层组成。

PU革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布处理:选择合适的基布,如聚酯织物,进行洗涤、烘干和涂层处理,以增加其柔软度和强度。

2. PU涂膜层制备:将聚氨酯树脂与溶剂混合,并加入各种添
加剂,如增塑剂、颜料、防黄剂等,搅拌均匀,制成PU涂膜液。

3. 涂布:将PU涂膜液均匀地涂布在基布上,采用涂布工艺,
如滚涂、刮涂或喷涂等。

涂膜的厚度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4. 干燥:将涂布的基布放置在干燥室或采用热风干燥的方式,使涂膜层充分干燥,去除水分和溶剂。

5. 后处理:对干燥后的PU革进行修整和后处理,如抛光、印花、压花、涂层等,以增加其纹理、颜色和光泽。

6. 检验和包装:对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如检查表面质量、拉伸强度、耐磨性等。

合格的产品经过整理、切割和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涂膜层的厚度、干燥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PU革的质量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环保
要求,选择无溶剂或低溶剂的涂膜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PU革具有很多优点,如质量稳定、手感柔软、色彩丰富、耐磨、耐腐蚀等。

它广泛用于家具、鞋类、箱包、汽车内饰、服装等领域,成为一种常用的替代性材料。

PU合成革工艺范文

PU合成革工艺范文

PU合成革工艺范文
一、什么是PU合成革工艺?
二、PU合成革工艺的特点
1、厚度可调性好:PU合成革制品具有可调厚度特点,可以满足各种
厚度的需求,使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厚度制品。

2、色彩多样:PU合成革制品的色彩多样性好,支持染色,可以根据
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提供多种颜色的选择。

3、触感柔软:具有合成革质感,触感柔软,舒适性好,令人满意。

4、耐磨性强:拥有优异的耐磨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防水防污,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三、PU合成革工艺的制作流程
第一步:涂布:将原料聚氨酯或PU涂布在网布上,确保涂布厚度均匀。

第二步:热压:将涂布过的布料放入热压机内,通过热压将原料压实,以形成完整的PU合成革。

第三步:卷曲:将PU合成革在轮模上卷曲,以形成常见的革料纹理。

合成革技术——精选推荐

合成革技术——精选推荐

1.3干法转移涂层干法转移涂层是湿法PU革产品一种重要的表面加工手段,同时也是PU 革最早发展起来的技术,工艺技术发展很快。

1.3.1透湿技术常规的干法涂层外观很好,但透湿性差,影响了产品性能。

目前意大利已开发出具有透湿、吸湿功能的干法涂层技术,用于高档鞋里革,提高了穿着舒适性。

韩国也已推广此项技术。

1.3.2PU干式发泡技术PU干式发泡技术的配料和生产操作均较简易,其工艺优于聚氯乙烯(PVC)发泡技术,但由于PU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干式发泡技术现已在天然皮剖皮表面贴膜上得到应用,提高了真皮的档次。

此外,可用于在难于用常规干法贴膜的产品上,还可用于服装面料。

1.3.3变色技术近年来变色干法膜技术风行合成革界,意大利把变色干法贴膜技术和揉纹工艺结合起来。

1.3.4半干贴合和干热贴合技术半干贴合和干热贴合系指干法工艺中粘接层烘至半干或全干时,用热辊加热粘接层,然后把底布热贴合上去的方法。

半干贴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柔软性,鞋里革、服装革往往采用半干贴合工艺。

干热贴合工艺用于不透气底布的干法转移涂层,可以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档次。

1.3.5耐溶剂技术耐溶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化学溶剂对干法PU层与底布结合强度的破坏;另外制鞋过程要用一种被称作化学片的皮鞋定型用内衬材料,浸渍化学片的定型溶剂会使干法PU层溶胀,引起皱折,必须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第一种耐溶剂技术是要提高干法工艺中粘接层的粘接强度,第二种耐溶剂技术是要提高干法面层耐溶剂溶胀性。

1.4表面处理目前表面处理是越来越被重视的一种工艺技术,它既可用于鞋里革,也可用于鞋面革。

其方法可分为印刷、喷涂、直接涂布、多功能辊筒涂布等,是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好办法。

1.4.1印刷印刷是通过网纹辊筒进行PU革表面处理的一种最常用工艺。

印刷除了具有使革表面改色、改变光泽等作用外,还用于改变革表面触感,如油蜡感、粉蜡感、沙绒感、滑爽感,使合成革表面触感更像真皮。

pu合成革生产工艺

pu合成革生产工艺

pu合成革生产工艺
合成革是用几种化学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人造革,它具有天然革的外观和手感,但价格更便宜且易于加工。

下面是合成革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首先,合成革的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准备开始。

合成革的原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等,这些原料会通过特定的配方进行混合。

例如,将PVC树脂和可塑剂进行充分混合,使其达到一定比例,然后加入颜料和其他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和防霉剂等。

接下来,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

挤出机能将混合的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熔化并形成一定的流动性。

然后将熔化的原料挤出经过模头,形成连续的合成革片。

然后,合成革片需要进行涂层处理。

涂层可以加强合成革的防水和耐磨性。

一般情况下,合成革片会在机器上进行连续的涂层,将涂料均匀地涂在合成革片的表面上。

涂层完成后,会通过烤箱将涂层进行固化,使其达到一定硬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合成革片需要进行印花和压花处理,以赋予其天然革的纹理和图案。

印花和压花通常是通过模具和模板进行的,将合成革片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和热压使纹理和图案印在合成革的表面上。

最后,合成革片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修边、砂光和抛光等工序,以使合成革的表面光滑平整。

同时,合成革还需要
进行一定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合成革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合成革的生产过程复杂且需要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合成革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合成革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原理

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原理

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2、离型纸贮存装置3、第一涂料台4、10M左右干燥箱5、第一组冷却辊6、第二涂料台7、15—20M干燥箱8、第二组冷却箱9、第三涂料台10、基布发送台11、贴合装置12、20—25M干燥箱13、第三组冷却辊14、剥离装置15、人造革卷取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干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表面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②非硅系纸(表面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干燥,温度较高,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表面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C、供应商:目前国内离型纸还没有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世界上生产离型纸的厂商主要是:美国沃沦公司、英国维金斯公司、意大利宾达公司、日本创研株式会社、旭辊株式会社、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等。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

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1. 引言•PU合成革是一种人造材料,具有与天然皮革相似的外观和手感•制作PU合成革的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2. 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水•主要步骤包括原料配方调制、混合搅拌、涂覆、干燥等•干法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成本较低•然而,干法工艺的制品常常比湿法工艺的制品硬度较高,柔软度和透气性较差3. 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水•主要步骤包括原料浸泡、混合搅拌、涂覆、干燥等•湿法工艺的优点是制品柔软度好、透气性好•然而,湿法工艺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水,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4. 干法工艺与湿法工艺的比较•干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汽车座椅、箱包等•湿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柔软度和透气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衣物、鞋子等•干法工艺一般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湿法工艺一般成本较高,适合小批量或定制生产5. 总结•PU合成革的干法和湿法工艺各有优劣•在使用PU合成革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干法和湿法工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硬度、柔软度和透气性以上是对PU合成革的干法与湿法工艺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6. 干法工艺的具体步骤•原料配方调制:根据产品需求,将PU树脂、溶剂、助剂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混合搅拌:将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涂覆:将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覆于底布或网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将涂层的材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固化和去除残余溶剂7. 湿法工艺的具体步骤•原料浸泡:将PU树脂等原料浸泡在大容器中的水溶液中一段时间,使其吸水膨胀•混合搅拌:将浸泡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涂覆:将混合好的材料均匀涂覆于底布或网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将涂层的材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固化和去除余水8. 干法工艺的优缺点•优点:–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能耗低,成本较低•缺点:–制品硬度较高,柔软度和透气性较差9. 湿法工艺的优缺点•优点:–制品柔软度好,透气性好•缺点:–制作过程中使用水,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成本较高,适合小批量或定制生产10. 结论•干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硬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汽车座椅、箱包等•湿法工艺适用于对产品柔软度和透气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衣物、鞋子等•在产品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获得理想的产品性能和外观。

聚氨酯合成革无溶剂生产工艺流程

聚氨酯合成革无溶剂生产工艺流程

英文回答:The solvent-fre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lyurethane (PU) synthetic leather involves several pivotal steps exhibiting the utmost professionalism and precision. Initially,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polyols, isocyanates, and additional additives, are meticulously blended in precise proportions within a dedicated reactor. This meticulous blending instigates a reaction between the polyols and isocyanates, ultimately yielding the PU polymer, which is subsequentlybined with other additives such as pigments, stabilizers, and fillers. The resultant mixture is then uniformly applied onto a substrate material, which may epass either a fabric or a film, to form a thin, uniform layer of PU synthetic leather. This solvent-free process effectively obviates the necessity for hazardous solvents, thereby rendering it more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while concurrently mitigating the risk of detrimental chemical exposure to workers.聚氨酯合成皮革的无溶剂生产工艺涉及几个关键步骤,表现出最高度的专业性和精度。

干法聚氨酯人造革

干法聚氨酯人造革

生产工艺技术
(1)、聚氨酯浆料的配制
根据配方计算好树脂、溶剂、色料、助剂的用量,先称 量树脂量,放入配料桶中,再加入溶剂搅拌均匀,接着 加入色料,加色料(特别是色片)时一定要缓慢加入, 防止加入过快形成结块影响分散,搅拌一定要均匀,搅 拌速度要控制适当,过慢会影响分散,过快则会使料溅 到外面,也会使料发热发烫影响使用。等搅拌均匀后,
基布:种类很多,经常使用的是单面起毛布。
转移涂层剂常规配料配方
树脂:100份 DMF:100份 其它溶剂:10-30份
色料:适量
其它:根据需要
粘度:3000~6000 CPS
表皮层配方 原材料名称 配比(质量份) 100 硬质PU浆料 15 聚氨酯色浆 丁酮 DMF 20 20
粘合层配方 原材料名称 配比(质量份) 100 II型PU浆料 8~12 交联剂 3~6 促进剂 DMF 5 5 甲苯
一般用湿贴工艺。凝固涂层所生产的贝斯为基材的产品
一般均采用干贴工艺。
首先在意大利采用“干贴合”或“半干贴合”工艺,使产
品手感更软,短烘箱先蒸发掉大部分溶剂,使最后烘干时 溶剂死里逃生,提高了车速和生产效率。此工艺传到我国 后迅速推广应用。
影响附着力的因素 基布平整度:如果基布厚度不均匀或凹凸不平, 则产品的柔软度不一,凹处的贴合牢度较差。
一烫平装置。
烫平装置说明
两个或四个直径约600mm左右 的辊筒装在立式机架上,辊筒通 过生产线电动机和传动装置驱动, 通过无级变速器调整辊筒的线速, 保持和主机同步进行,干燥辊筒 为中空式,内通蒸汽加热。也有 夹层式,在夹层中通入蒸汽加热、 辊筒的温度可达到110~120℃, 干燥效率高,辊筒由不锈钢制成、 辊筒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pu革生产工艺

pu革生产工艺

pu革生产工艺PU革是一种新型的合成革,具有外观美观、质地柔软、耐磨损、易清洗等优点,而且与真皮相比价格更具竞争力。

PU革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涂层、压花、染色和整理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涂层工艺。

PU革的基材是一种非织造布,在涂层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渗透剂的涂布、干燥和矫平等。

涂层是将PU树脂涂布在基材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

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涂布量和速度,以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厚度。

涂布后的PU革需要进行干燥,通常采用烤箱或者干燥室进行烘干,以去除涂层中的溶剂和水分。

接下来是压花工艺。

压花是为了给PU革表面增加纹理和图案,提高其观赏性和质感。

在压花机上,通过加热、压力和温度的调节,使模具对PU革进行成形和压花。

压花工艺需要考虑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因素,以保证压花效果的一致性和质感。

然后是染色工艺。

PU革需要进行染色才能得到丰富多样的颜色。

染色主要分为浸染和涂染两种方式。

浸染是将PU革浸泡在染料中,使其染料渗透到革面内部达到染色的效果。

涂染是将染料用刮涂的方式涂布在PU革表面,辅以刮涂机或者机械手进行工艺处理。

染色后的PU革还需要进行干燥和定型等工艺,以保持染色不褪色和均匀性。

最后是整理工艺。

整理是为了使PU革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和有光泽。

整理工艺主要包括砂轮打磨、抛光和加蜡等。

砂轮打磨是将PU革表面的粗糙和不平整部分去除,使其更加平整。

抛光是利用旋转的刷子或者布料对PU革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

加蜡是为了增加PU革的光泽度,通常采用烫蜡机对PU革进行烫蜡处理。

以上是PU革的主要生产工艺,通过涂层、压花、染色和整理等环节,可以制作出具有多种颜色、纹路和质感的PU革产品。

同时,PU革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效率高,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合成革的需求。

PU合成革工艺

PU合成革工艺
溶剂型聚氨酯目前在合成革工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的成膜性能特别优良。 缺点:1.使用溶剂型树脂,溶剂挥发污染环境。
2.溶剂价格昂贵。 3.蒸发溶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4.加工设备、厂房、仓库及运输工具等方面需要设立防火防暴装置。 5.溶剂大多有毒,因此有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1.1848 年Wurtz 用乙醇和乙基异氰酸酯合成了氨基甲酸酯。 2.1937 年 Bayer 利用六亚甲基二异异氰酸和 1,4 丁二醇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制得聚氨酯树 脂。 3.1942 年建成月产10吨的聚氨酯制品车间。 4.1945-1947 年英美等国从德国获得了有关技术。1953 年,德国首先推出聚氨酯人造革方面 的专利。 聚氨酯树脂具有可发泡性、弹性、耐磨性、黏结性、耐低温性、耐溶解性和耐生物老化性等。 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TDI、MDI等已成为国际化商品。长期的发展使生产相对集中, 80%的生产集中在 Dow, Arco, Bayer, BASF, ICI, Shell 等公司。聚氨酯树脂原料的生产 除大型化外,工艺上采用连续化与自动化.
Page 5 of 46
合成革工艺简介
1.聚氨酯性能及生产原理简述
1.1.合成革制品的产生:
1963 年,美国杜邦公司成功研制出聚氨酯合成革,商品名为 CORFAM(柯芬)。胶层---一种多 孔性强韧的皮膜状聚合物(聚氨酯纤维人造多孔材料),基材为聚酯纤维,外观和物性构成、 手 感 更 接 近 天 然 皮 革 。 CORFAM 是 皮 革 状 的 鞋 及 附 件 用 材 料 ( coriaceous footwear accessories material)英文字头的缩写,表示其符合鞋用要求,可透汽、透湿的仿革特性。
A.注意:所谓“人造革”、“合成革”,这里仅表示着两个似革程度不同的产品,而与根据纤 维原料的生成所划分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人造”和“合成”所赋予产品的含义不 同。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Pu合成革生产工艺流程听起来就很有趣呢!那我就跟你唠唠这个事儿。

一、原料准备。

生产Pu合成革呀,原料的准备可不能马虎。

我们得先有基布,这基布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呢。

它可以是各种材质的,像无纺布之类的。

然后就是聚氨基甲酸酯(Pu)的原料啦,这些原料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配,就像做菜要放适量的调料一样。

要是比例不对,那做出来的合成革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太硬啦,或者不够耐磨之类的。

而且这些原料得保证质量哦,要是原料质量不好,就像用坏的食材做饭,怎么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呢?也就是怎么能做出好的合成革呢?二、涂覆工艺。

接下来就是涂覆啦。

把调配好的Pu原料涂覆在基布上。

这就像给蛋糕抹奶油一样,要抹得均匀才行。

要是涂得不均匀,那合成革的表面就会坑坑洼洼的,一点都不平整,也不好看。

涂覆的时候,设备也很关键呢。

先进的涂覆设备就像一把好刷子,能够把Pu原料很细致地涂在基布上。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湿度不合适,都会影响涂覆的效果。

这就好比人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心情也会不一样,原料在不同的温湿度下,它们的状态也会不同哦。

三、凝固过程。

涂覆好之后呢,就到了凝固的阶段。

这个过程有点像做果冻,让涂覆在基布上的Pu原料凝固起来。

这时候就需要特定的化学试剂来帮忙啦。

在凝固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要时刻观察凝固的状态。

要是凝固不完全,那合成革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就像果冻没有凝固好,还是软趴趴的,根本没法吃一样。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一点都不能大意。

四、水洗和干燥。

凝固好之后呀,就要水洗啦。

把合成革上残留的化学试剂洗干净。

这就像我们洗完澡要把身上的肥皂沫冲干净一样。

如果洗不干净,残留的化学试剂可能会对合成革有腐蚀性,那就不好啦。

洗完之后就是干燥。

干燥也很有讲究呢,要把水分完全去除,但又不能让合成革因为干燥过度而变形或者变硬。

这就像晒衣服,晒得太久可能衣服就会变得干巴巴的,不好穿了。

湿法pu合成革生产实用工艺

湿法pu合成革生产实用工艺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是将聚氨酯湿法树脂中加入DMF溶剂及其它填料、助剂制成混合液,经过真空机脱泡后,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水中,溶剂(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习惯上称为贝斯(英文BASS的译音),其含意是基材(半成品革)的意思,贝斯经过干法贴面或表面经整饰后,如表面印刷、压花、磨皮等工艺后,才能成为聚氨酯合成革成品。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滑爽丰满的手感,优良的机械强度,特别是从结构上近似天然皮革,湿法合成革贝斯的生产工艺可分为单涂覆法、浸渍法和含浸涂覆法三种,所用基布有纺织布和无纺布两类。

(一)、单涂覆法聚氨酯贝斯1、生产工艺流程基布开卷经储布架进入浸槽浸湿,再通过挤压辊将水挤出大部分,通过烫平轮除去部分水分,同时将基布烫平,然后在涂布机上涂覆配合浆料,再进入凝固槽成皮膜,再充分水洗、烘干定型、冷却成大卷贝斯。

2、主要原料A、聚氨酯树脂:通常为普通湿法树脂,磨皮专用,含浸专用及耐寒树脂等,树脂的模量(100%)从2.0MPa至30.0MPa不等。

根据贝斯软硬度,选用高低模量牌号树脂,单涂覆贝斯由于泡孔小、密度大,往往加入大量木质粉及其他填料,故当产品用于寒冷地区时,要充分考虑产品的耐寒性能,采用耐寒性能好的树脂。

B、木质粉:在单涂覆贝斯中使用一定量的木质粉,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在凝固过程中起到骨架的作用,不同型号厂家的木质粉,其膨胀系数不同,这样便在同等其他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其粘度值均不相同,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相应的成本,木质粉的细度要求一般要达到400目以上。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70,C-90):又称为快速渗透剂,具有亲水性。

主要起到加快DMF与水的交换速度,提高生产速度,同时使泡孔细密化。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生成球形泡孔结构,增加回弹性、透气性、透湿性。

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是什么

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是什么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是什么PU合成革生产工艺是一种将聚氨酯(Polyurethane)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操作加工而成的人造革材料。

其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预共聚、溶剂法合成、浸渍、干燥、调整pH 值、压花、定型等步骤。

首先,PU合成革的原料准备包括聚酯聚醚、溶剂和助剂。

聚酯聚醚是合成PU的主要原料,溶剂用于调节PU的粘度和流动性,助剂主要是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等,用于改善PU的耐磨性、耐候性等性能。

接下来是预共聚,将聚氨酯粉碎成颗粒状,与聚ether型多元醇进行共聚反应,形成预聚物。

预聚物是PU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性能直接影响合成革的质量。

然后是溶剂法合成,将预聚物与一定比例的溶剂和助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聚氨酯的分子量不断增大,形成PU聚合物。

接着是浸渍,将合成的PU溶液通过涂覆或浸渍的方式均匀地涂在基材上,基材一般为纺织品或纸张。

浸渍完成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干燥,使PU溶液中的溶剂挥发掉,从而形成PU合成革。

为了调整PU合成革的pH值,避免产生酸碱反应引起革面变黄或变粘,需要对合成革进行pH值调整。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酸碱中和剂进行中和。

之后是压花,通过在PU合成革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使革面上的花纹得以转移到PU合成革上。

这可以增加合成革的触感和外观效果。

最后是定型,将压花后的PU合成革通过一系列机械加工,如拉伸、平整、剪裁等,使其形状固定,并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如韧性、强度等。

综上所述,PU合成革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准备、预共聚、溶剂法合成、浸渍、干燥、调整pH值、压花、定型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的串联和组合,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和造型效果的PU合成革产品。

湿法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湿法pu合成革生产工艺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得生产方法就是将聚氨酯湿法树脂中加入DMF溶剂及其它填料、助剂制成混合液,经过真空机脱泡后,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DMF)具有亲与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与得水中,溶剂(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习惯上称为贝斯(英文BASS得译音),其含意就是基材(半成品革)得意思,贝斯经过干法贴面或表面经整饰后,如表面印刷、压花、磨皮等工艺后,才能成为聚氨酯合成革成品。

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良好得透气、透湿性,滑爽丰满得手感,优良得机械强度,特别就是从结构上近似天然皮革,湿法合成革贝斯得生产工艺可分为单涂覆法、浸渍法与含浸涂覆法三种,所用基布有纺织布与无纺布两类。

(一)、单涂覆法聚氨酯贝斯1、生产工艺流程基布开卷经储布架进入浸槽浸湿,再通过挤压辊将水挤出大部分,通过烫平轮除去部分水分,同时将基布烫平,然后在涂布机上涂覆配合浆料,再进入凝固槽成皮膜,再充分水洗、烘干定型、冷却成大卷贝斯。

2、主要原料A、聚氨酯树脂:通常为普通湿法树脂,磨皮专用,含浸专用及耐寒树脂等,树脂得模量(100%)从2、0MPa至30、0MPa不等。

根据贝斯软硬度,选用高低模量牌号树脂,单涂覆贝斯由于泡孔小、密度大,往往加入大量木质粉及其她填料,故当产品用于寒冷地区时,要充分考虑产品得耐寒性能,采用耐寒性能好得树脂。

B、木质粉:在单涂覆贝斯中使用一定量得木质粉,既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在凝固过程中起到骨架得作用,不同型号厂家得木质粉,其膨胀系数不同,这样便在同等其她材料相同得情况下,其粘度值均不相同,也直接影响到产品得质量及相应得成本,木质粉得细度要求一般要达到400目以上。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70,C-90):又称为快速渗透剂,具有亲水性。

主要起到加快DMF与水得交换速度,提高生产速度,同时使泡孔细密化。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生成球形泡孔结构,增加回弹性、透气性、透湿性。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

精品文档干法聚氨酯合成革生产工艺评论:2 条查看:532 次xiangyuan 发表于2008-04-07 07:14聚氨酯人造革主要分为干法聚氨酯人造革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所谓干法聚氨酯人造革,是指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掉后,得到的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的多层结构体。

而湿法聚氨酯人造革,是将溶剂型聚氨酯,采用水中成膜法而得到的具有透气性和透湿性,又同时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

一、干法聚氨酯人造革(一)生产工艺流程注:1、离型纸发送2、离型纸贮存装置3、第一涂料台4、10M左右干燥箱5、第一组冷却辊6、第二涂料台7、15—20M干燥箱8、第二组冷却箱9、第三涂料台10、基布发送台11、贴合装置12、20—25M干燥箱13、第三组冷却辊14、剥离装置15、人造革卷取16、离型纸卷取离型纸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原理是将不同性能的面、底层配合液利用刮刀涂覆在离型纸上,面料经过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覆上粘合层底料,利用基布发送贴合装置将基材与底料复合,经过干燥、冷却后,利用剥离装置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

(二)、主要原料1离型纸精品文档A、离型纸分类:按用途分:①聚氯乙烯人造革用纸②聚氨酯人造革用纸按花纹分:①平面纸②压纹纸按光泽度分:①高光型②光亮型③半光亮型④半消光型⑤消光型⑥超消光型按材质分:①硅系纸(表面涂敷有机硅聚合物,耐温<190 C)②非硅系纸(表面涂敷丙烯聚合物,耐温<150 C)③特殊用纸(PVC用)B性能要求:①强度:由于在涂布后,进入烘箱干燥,温度较高,在多次使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最重要的撕裂强度。

②表面均匀性:必须保持一定的离型均匀度及光泽,平面纸的平滑度及厚度要保持一致。

③耐溶剂性:在生产中,常用到多种溶剂,要做到既不溶解也不溶胀。

④合适的剥离强度:离型纸要有适当的剥离强度,如果剥离太困难会影响到纸的重复使用次数,如果剥离太容易,在涂布及复合时易引起预剥离,而影响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溶剂的作用及要求
1.7.1 溶剂的作用:
1.溶剂作为制备聚氨酯树脂的反应介质。 2.溶解树脂形成适合于配置一定黏度的可供涂覆、浸渍及表面处理的混合液的液体。 3.一些溶剂又经常用来配制色浆。
1.7.2 溶剂的要求:
1.溶剂中不能含有与异氰酸酯基反映的物质。故醇、醇醚类的溶剂都不能采用。 2.不能含有水分。水分子可以和异氰酸酯基反映生产脲及缩脲二。选用工业一级品溶剂。 纯度在99%。 常用溶剂的种类:丁酮、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所有溶剂均为有机溶剂。
日本工业标准 JISK6601《鞋面用合成革》定义:以天然革组织结构为标准,用高分子物质浸 透纤维层,并使高分子物质具有连续细化结构,纤维层具有无规则三维立体结构的鞋面材料。 三原料
合成革是模仿天然皮革的物理结构和使用性能,并作为其部分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以浸渍 的无防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为粒面层。其正、反面外观都与天然革十分相似。
1.7.1 溶剂的作用 1.7.2 溶剂的要求
1.8.聚氨酯树脂的相关化学反应
2.无纺布工艺简述
2.1.无纺布(非织造布)的发展历程 2.2.纤维的机械性能 2.3.纤维的物理性能 2.4.无纺布制造程序简介 2.5.合成革基布实例
2.5.1.针刺合成革基布 2.5.2 水刺合成革基布
3.着色剂
3.1.着色剂的定义 3.2.着色剂的分类及对比
Page 2 of 46
合成革工艺简介
4.2.湿式生产线 4.2.1.1 湿式线生产方法 4.2.1.2 天然皮革的结构 4.2.1.3 湿式生产线作业程序与要领 4.2.2.湿式生产线各生产工序 4.2.2.1.D/P 工序(图 2) 4.2.2.2.凝固槽工序(图 3) 4.2.2.3.C/T 工序操作(图 5) 4.2.2.4.水洗工序操作(图 7) 4.2.2.5.烘箱干燥卷取 4.2.2.6.湿式生产线作业工序和条件
4.5 干式工程 4.5.1.1.干式工程简介 4.5.1.2.离型纸(Release Paper) 4.5.1.3.离型纸的性能 4.5.1.3.离型纸的选择 4.5.1.4.提高离型纸重复使用次数的方法
Page 3 of 46
合成革工艺简介
4.5.2.1.干式配合 4.5.2.2.主要原料 4.5.2.3.干式配合室流程: 4.5.2.4.配合室机器设备简介 4.5.2.5.色彩分类 4.5.2.6.有关干式配合的不良分析 4.5.3.干式生产线简介 4.5.3.1.生产原理 4.5.3.2.干式生产线作业工序 4.5.3.3.干式生产线岗位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5.3.4.干式工程作业条件表 4.5.3.5.干式工程产品不良原因及改善对策
溶剂型聚氨酯目前在合成革工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的成膜性能特别优良。 缺点:1.使用溶剂型树脂,溶剂挥发污染环境。
2.溶剂价格昂贵。 3.蒸发溶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4.加工设备、厂房、仓库及运输工具等方面需要设立防火防暴装置。 5.溶剂大多有毒,因此有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聚氨酯的发展历史 1.1848 年Wurtz 用乙醇和乙基异氰酸酯合成了氨基甲酸酯。 2.1937 年 Bayer 利用六亚甲基二异异氰酸和 1,4 丁二醇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制得聚氨酯树 脂。 3.1942 年建成月产10吨的聚氨酯制品车间。 4.1945-1947 年英美等国从德国获得了有关技术。1953 年,德国首先推出聚氨酯人造革方面 的专利。 聚氨酯树脂具有可发泡性、弹性、耐磨性、黏结性、耐低温性、耐溶解性和耐生物老化性等。 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TDI、MDI等已成为国际化商品。长期的发展使生产相对集中, 80%的生产集中在 Dow, Arco, Bayer, BASF, ICI, Shell 等公司。聚氨酯树脂原料的生产 除大型化外,工艺上采用连续化与自动化.
1937 年,德国以拜耳教授为首对聚氨酯树脂研究成功。 1953 年,德国首先推出聚氨脂人造革方面专利。 1962 年,日本从德国引进该专利,同年制得聚氨酯人造革。 1963 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成功聚氨酯合成革牌号柯芬(Corfam),胶层—种多孔性强韧的 皮膜状聚合物,聚氨酯纤维人造多孔材料,基材聚酯纤维。外观物性构成,手感更接近天然 皮革。从此,合成革制造业走向了商业化生产。
聚氨酯合成革性能由基材的合成纤维的长度、纤维度以及织物的密度等决定,也取决于聚氨 酯微细多孔层的厚度、材质以及组成。也受表面装饰层材质的影响,但关键的因素是树脂本 身的性能。
PU 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原料为基布和聚氨酯树脂. 其中, 基布大致分为无纺布、机织布和针织布。聚氨酯树脂有聚酯和聚醚两种类型。
*---PU 合成革的发展历程
1.8.聚氨酯树脂的相关化学反应:
⑴反应机理:A、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含有高度不饱和的异氰酸酯基团---NCO,结构式为 -N=C=O,因而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B、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反应:RNCO+R、OH----RNHCOOR、 产物为氨基甲酸酯,是二级反应。反映速率常数随羟基含量而变化,不随异氰酸酯的浓度而 改变。聚胺酯一般先由线型的端羟基聚酯和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低分子的预聚体, 在经扩链反应,由溶液聚合制得,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A.注意:所谓“人造革”、“合成革”,这里仅表示着两个似革程度不同的产品,而与根据纤 维原料的生成所划分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人造”和“合成”所赋予产品的含义不 同。
B.国家标准《皮鞋工业术语》GB2T03 命名原则:凡用经纬交织的纺织作布基的称为人造革; 凡用无纺织布作底基的称为合成革。
C.世界各国关于人造革与合成革定义并不完全统一。
6.7.1.高频熔接 6.7.2.高频熔接使用优点
6.7.3.影响高频熔接因素 6.8.合成革处置或贮存指导
Page 4 of 46
合成革工艺简介
引言--聚氨酯合成革简介
*-关于聚氨酯合成革的概念
人造革制品最初版本是在纺织布材料上涂上一层纤维素原料,此后采用聚氯乙稀脂取代纤维 素,此产品称为聚氯乙稀人造革. 美国的杜邦公司,最后采用以聚氨酯为表层原料,发展和出售了与真皮构造十分相似的人造革 产品,后来被命名为 PU 合成革。
1.4.聚氨酯的结构: 含有有类似酰胺基—NH-C=O 及酯基—COOR 的结构,故聚氨酯的化
学和物理性质介于酰胺基和聚酯之间。
Page 6 of 46
1.5.聚氨酯树脂的种类:
合成革工艺简介
按照生产原材料中的多元醇的种类可划分聚酯(POLYESTER)和聚醚(POLYETHER)型。 聚醚型聚酯耐水解性能比聚酯型要好.原因:聚酯分子中含有酯基—COOR,酯基易水解,固聚 酯型的聚氨酯不耐水解。
BAIKSAN
聚氨酯合成革工艺及原理简介
(草 案)
整理:东莞伯产合成皮革有限公司
品质保证部
合成革工艺简介
合成革聚氨酯工艺及原理目录
1.聚氨酯性能及生产原理简述
1.1.合成革制品的产生 1.2.生产方法 1.3.聚氨酯的发展与特性介绍 1.4.聚氨酯的结构 1.5.聚氨酯树脂的种类 1.6.聚氨酯树脂生产原材料 1.7 溶剂的作用及要求
英文名称为 POLYURETHANE,简称 PU。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其分子链上含有 —CH-COO---结构单元,是发展较晚而性能较好的一种高分子材料。1937 年以德国的拜耳教 授为首对聚氨酯树脂研究成功。HDI 与 BDO 加成聚合反应得到。 聚氨酯:PU 合成革采用溶剂型弹性体聚氨甲酸酯。 热塑性聚氨酯是由聚脂和聚醚柔性链段和氨基甲酸基刚性段所构成的线形嵌段共聚体。 只要改变聚酯和聚醚品种和分子量,以及扩链剂的种类,及可以有效地改变聚氨酯性能和柔 软度。 聚酯型聚氨酯较聚醚型聚氨酯易水解,一些配方中添加助剂以提高其抗水解性能。 聚氨酯有亲水性基团,所以聚氨酯合成革有一定的吸湿和透湿性。
5.合成革制品的分析对比
5.1.合成革的发展趋势 5.2 聚氨脂合成革与天然皮革比较 5.3 如何鉴别真皮和合成革 5.4.湿§干式聚氨酯合成革性质比较 5.5 粒面革与磨砂革的优缺点比较
6.合成革成品物性不良分析
6.1 色彩漂移浅析 6.1.1 颜料和染料的色移对比 6.1.2.磨擦脱色 6.1.3.水洗褪色 6.1.4.PVC 色移 6.2.电锈色移不良 6.3.贴合不良的技术指导 6.4.耐黄变 6.5 抗水解性 6.6 成型可塑性 6.6.1 成型可塑性的相关因素 6.6.2.合成革总体结构及压塑成型的最佳温度 6.7.高周波
Page 5 of 46
合成革工艺简介
1.聚氨酯性能及生产原理简述
1.1.合成革制品的产生:
1963 年,美国杜邦公司成功研制出聚氨酯合成革,商品名为 CORFAM(柯芬)。胶层---一种多 孔性强韧的皮膜状聚合物(聚氨酯纤维人造多孔材料),基材为聚酯纤维,外观和物性构成、 手 感 更 接 近 天 然 皮 革 。 CORFAM 是 皮 革 状 的 鞋 及 附 件 用 材 料 ( coriaceous footwear accessories material)英文字头的缩写,表示其符合鞋用要求,可透汽、透湿的仿革特性。
1.2.生产方法:
将聚氨酯树脂的 DMF 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与溶剂 DMF 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树脂不亲和的液体中(如水),溶剂(DMF)被水置换,聚氨酯树脂则 因失去溶剂 DMF 而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的皮膜,即微孔聚氨酯粒面层。
1.3.聚氨酯的发展与特性介绍:
1.6.聚氨酯树脂生产原材料:
多元醇--polyol:即低聚物二醇是主要部分,按质量计算它的质量占原料总量的 65%,大致 可分为聚酯和聚醚两大类。其末端是羟基,称为软段(soft segment)。 二异氰酸酯—diisocyanate:分芳香族和脂肪族两大类(aromatic 和 aliphatic)称为硬段。 扩链剂:促使聚合物进一步反应的物质。分醇类和胺类,其中乙二醇的用量最大。 溶剂:MEK 、DMF、 TOL、 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