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技巧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2大陷阱:鉴赏角度不准+鉴赏步骤不清)-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2大陷阱:鉴赏角度不准+鉴赏步骤不清)-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6ac6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易错点07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目录01 易错陷阱(2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易错点提醒二】鉴赏句子的步骤03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易错陷阱1:鉴赏句子的角度,定位不准【分析】鉴赏句子时,有的题目指明赏析角度,有的没有指明赏析角度。
一般来说,赏析句子应从由易到难的角度进行赏析,即首先从容易辨析的角度进行入手,然后依次排除,直到句子出现了赏析的角度。
当句子出现了多种赏析角度,就选择你最擅长的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看修辞,其次看描写方法,然后看词性和描写角度,最后看句式。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从炼字、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再分析作用。
从观察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
从句式特点:是否是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衬托手法、讽刺手法、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易错陷阱2:鉴赏句子的步骤,混乱不清【分析】类型型不同,答题方式也就不同,赏析语句是记叙文阅读必考考点。
部分同学在答题时不是混乱不清就是缺少步骤,赏析文章语句时,分析思路一定要清晰。
掌握答题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步:阅读句子,明确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赏析。
第二步:明确这个(些)词语的赏析角度。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何特点。
第四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形式(角度)+效果+内容+情感【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例1】(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7040e98c281e53a5802ffde.png)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一、了解所要赏析的句子特点和类型1.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分为描写类和议论抒情类句子:⑴描写类,指描写景物(自然景观,含植物)、人物或动物的句子:例1:旭日初照,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
(09年宁波卷第16题)例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样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09年兰州卷第16题)例3:它(指“猫”)如饿虎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利箭似的动弹着。
(09长春卷第19题) 简析:例1是个描写景物类句子,例2是个描写人物类的句子,例3是个描写动物类的句子。
⑵议论抒情类,一般多是揭示主旨的句子:例: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08年陕西卷第15题)简析:这个例子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启发读者来思考黄河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揭示主旨。
2.从语言表达角度看,分为运用修辞、句式特殊的句子及一般句子:⑴运用修辞句:例:它(指“火光”)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09沈阳卷第16题)简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使表达生动。
常见的修辞还有: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3、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分析:腊梅象征人生,北风让人联想到恶劣的环境.默默地吐着芬芳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思考此问题应在人生启迪上多想一想.答案: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作者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4、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例句在结构上有呼应上文的作用,腊梅不畏恶劣环境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与上文中“那么你必须坚韧,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相照应.5、分析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⑵句式特殊句:例: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五篇范例)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4618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4.png)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五篇范例)第一篇: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记叙文语言赏析是逢考必考的一道典型题型。
考试分值是4分,这种题型有三种提问方式,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赏析句子满分技巧第一种答题步骤: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中考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对比、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
正常情况下,修辞至少有一种,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没有,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别。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景物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江南杉瘦削的外形,看似柔弱,实则坚挺,高高大大,孔武有力。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江南杉看似柔弱,实则坚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江南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第二种答题步骤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蕴含其中的细节描写。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人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子剪掉,睁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等待栀子花开。
”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答案:动作描写,运用“看”、“瞧”、“盯”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专注、仔细的情形,表达了母亲期盼栀子花开的急切心情。
第三种答题答题步骤是:动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总之,记叙文语言类赏析类题目,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答,按照先从修辞手法入手,再找刻画人物的方法,最后才是词语顺序来,相信只要找到技巧,语言类赏析题目你一定会取得满分。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答题思路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答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78c0fc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1.png)
记叙文中赏析句子的答题思路1. 分析记叙文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一、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常用语句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记叙文答题技巧(一)举例分析如何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记叙文答题技巧(一)举例分析如何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ff45931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f.png)
记叙文答题技巧(一)举例分析如何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反问、夸张等。
掌握答题格式,记住术语,事半功倍!!一、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例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二、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例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赏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和谐,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强烈的欣喜之情。
四、对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赏析: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使反动统治者(前一个有的人)和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后一个有的人)形成强烈反差,赞扬后一个有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突出诗歌主题。
五、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的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赏析: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更能突出主题,富有感染力。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7f751e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9.png)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互相映衬, 互为补充。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 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我的老师》)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 落”和“轻轻地敲”表明蔡老师并
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表现了蔡老师性格温柔,关爱学生,师 生关系融洽、亲密。
运用反问句,连用两个“怎么 不会”加强了语气,抒发了学 生热爱老师的强烈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句,抒发了(表达了) ……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 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 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我的老师》)
运用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对蔡老 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3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 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再 塑生命的人》)
运用反问句,通过“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加强语 气,抒发了“我”学到很多文字后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的 感情。
4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 要打的意思。(《我的老师》)
1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
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冬天》)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河 水的空灵澄澈,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我心里无声的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再塑生命的人》)
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光明的渴望,表现了我 急于摆脱困境和绝望的心情。
记叙文答题诀窍
❖ 诀窍一:尽可能地在原文中寻找最重要的词句组织你 的答题语言。
❖ 诀窍二:认真揣摩题干语,体会命题人的意图,做到 问什么答什么。
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cfcb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e.png)
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纵观历年来的中考试卷,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一直是重头戏,也一直是同学们在答题时最棘手的,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记叙文天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欢迎参考阅读!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一、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82e3a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png)
中学语文赏析句子满分答题技巧在中学语文考试中,赏析句子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以展示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理解。
要在这类题目中获得满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1.仔细阅读句子:首先,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给定的句子,确保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赏析句子的重要线索。
2.分析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赏析句子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识别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加句子的表达力。
3.理解深层含义:除了字面意思,句子往往还有深层含义。
学生需要思考句子所传达的情感、态度或主题,并理解这些深层含义如何与整篇文章或文化背景相联系。
4.结合上下文:句子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本和背景。
学生需要将句子放在其所在的段落、文章或文化背景中进行赏析,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5.有条理地表达:在答题时,学生需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赏析。
可以先简要概括句子的意思,然后分析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解读。
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可以帮助阅卷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赏析。
6.练习和反馈:要提高赏析句子的能力,练习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不同类型的句子和赏析方法,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反馈来改进自己的答题技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赏析句子并没有标准的答案。
每个学生的理解和赏析都是独特的,只要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有可能获得满分。
因此,学生在答题时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或模仿他人的答案。
通过掌握以上技巧,并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可以在中学语文赏析句子的题目中表现出色,获得满分。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赏析句子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017d0c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b.png)
记叙文阅读指导 ——赏析句子
CLICK TO ADD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悄然萌发的情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01
例如:
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平淡
C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强调了……的思想感情。
F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B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或强调某种感情。
D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特点),抒发了…… 的感情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表现了……
对比——能突出事物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 反语—— ①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②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对偶——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抒发了……
内容/特点 (写出… … )
作用
角度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1、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丁香赋》) 学生一: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 学生二: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ebf37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2.png)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语句赏析是中考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中均有体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欢迎参考阅读!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如下: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解题思路:1. 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 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 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
(具体化)4. 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记叙文句子赏析学习目标】1、了解历年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题型特点。
2、总结句子赏析题的做法。
3、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解题。
【记叙文句子赏析学法指导】1、总结中考中句子赏析题的特点2、研究解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规律3、认真练习,灵活运用【记叙文句子赏析中考题型回顾】(07年河北省中考)《江南陶公柳》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二段进行简要赏析。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ad72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7.png)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赏析句子是语文中经常考到的一种题目,那么初中语文的赏析句子题有没有什么答题技巧呢?语文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答题技巧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1、修辞手法+内容+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从字词的角度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
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三、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入手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
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方式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②呼应③铺垫标题的作用和含义作用:1.文章的线索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
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
如何理解第X段中画线句的含义答题格式:(注:因为问的是含“义”,所以答题要从句子的深层理解,即这句话的写作目的,表达的思想。
总之要挖掘精神层面的内容)。
例如:“故乡那汪明澈的泉眼,用干涸的残骸诠释着奉献,而被那泉曾经浇灌的心灵亦应如此啊!”含义理解是:故乡的泉曾经为村民无私奉献,一直奉献到干涸,我是曾经喝过那水的人,也要像那泉水一样具有乐于奉献的品格。
以上就是语文赏析句子的题目解法,供大家参考。
2021年中考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
![2021年中考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a913c4a216147916112868.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总结:句子词语的赏析【方法归纳】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例文一: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
(19分)拣麦穗张洁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b1633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5.png)
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_2020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方式记叙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得分?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初中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希望帮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中考作文之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之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da921bdf7ec4afe05a1df5a.png)
中考记述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技巧赏析重点句子是中考记述文阅读很重要的考点之一。
答这类题目特别需要注意切入点和步骤,平时的切入点及相应解题步骤以下。
一、从解析修辞手法切入成功的修辞手法可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传神,精良的文章经常会优异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因此中考记述文阅读常会选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
初中阶段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以下:排比——条理清楚,节奏鲜亮,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派,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反问——态度鲜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屡次——强烈抒情,富饶感染力,有重申语气、增强内容的作用。
夸张——突出事物特点,揭穿实质,给读者以鲜亮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友善,语气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解题步骤与格式: 1.明确句子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2.用与该修辞手法相应的收效词〔如“生动形象〞“突出重申〞等词语〕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结合详尽的语境解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3.解析该句子在使用修辞手法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从解析描述方法切入描述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光景等详尽描述出来的一种手法。
从描述角度赏析也是中考记述文阅读“句子赏析题〞的重要命题方向。
描述一般分为人物描述和环境描述两种,有时还会有细节描述浸透在对人物、光景或场面等的描述之中。
解题时要依照描述的种类来选择切入点。
〔一〕从人物描述的角度解析人物描述的目的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精神容颜,从而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述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它们各自的作用以下:解题步骤与格式: 1.明确句子运用了哪一种描述人物的方法; 2.用与描述方法相应的收效词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解析人物描述的作用,如刻画了人物的什幺性格特点、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容颜等;3.解析该句子在使用描述方法后表现了人物什幺样的感情〔或内心世界〕。
〔二〕从环境描述角度解析解题步骤与格式: 1.明确句子运用了环境描述的方法; 2.结合语境解析这些描述拥有的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8c85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a.png)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修辞手法 + 内容 + 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表达了……的感情。
(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3)夸张: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反复:增强语气,加强节奏感,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
(6)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7)设问: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3、例子:(1)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简要分析朱自清《春》里优美句子的表达效果:①(3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角度 + 内容/特点 + 情感)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句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句](https://img.taocdn.com/s3/m/0f138568f90f76c660371a64.png)
答:①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②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衣 着的朴实。(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③用“蹒跚”、“探身”、 “攀” 、 “缩”等一系列动词,再现了父亲为儿子到月台对面买橘 子的情形,表现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辛,④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 的爱。
例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们以人的 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 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
答题模式 : 1、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 以人的 (动作、情态、情感……)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情态等; 3、表达了作者的____情感。
角度二、抓描写,赏句子
常见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角度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味觉
特点 容貌、体态、服饰 个性化的举止行为 个性化对话或独白 面部表情(五官动作)
内心思想情感 感官
眼睛(看) 鼻子(闻) 皮肤(感) 耳朵(听) 舌头(尝)
经典回顾
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句子。
主要角度抓修辞,赏句子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 比喻: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情。
记叙文山西中考赏析题答题技巧
![记叙文山西中考赏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8d036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5.png)
一、概述近年来,山西省中考赏析题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成为考生备战中考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对于这一类题型,考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良好的阅读能力,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山西中考赏析题的答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理解赏析题的基本要求赏析题通常要求考生对给定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究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在应对这类题目时,考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内涵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语言特点展现对文学作品的思辨能力和个人见解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细节把握,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阐释。
三、分析赏析题的常见题型赏析题主要包括诗歌鉴赏、文言文鉴赏、现代文鉴赏、古代诗文等多种题型。
针对不同的题型,考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答题技巧。
1.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题一般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诗歌进行鉴赏、理解和解释,常见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意境、艺术手法、表达方式等。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可以先通读全文,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再逐句分析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同时注意诗歌的整体结构、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2. 文言文鉴赏文言文鉴赏题一般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古代文言文进行鉴赏、理解和解释,常见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文言文的题旨、内容、修辞手法等。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来解读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3. 现代文鉴赏现代文鉴赏题一般要求考生对所给的现代文进行鉴赏、理解和解释,常见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文字语言等。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现代文的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来全面理解现代文的内涵和意义。
四、赏析题的答题技巧在应对赏析题的考试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下答题技巧来提高答题效果:1. 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首先要理清思路,抓住赏析题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在答题过程中偏离主题。
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的思路以及公式
![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的思路以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e5e53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a.png)
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的思路以及公式我们都知道,初中生的语文差,一般来讲都是阅读吃力,阅读吃力都是记叙文阅读弄不明白,尤其记叙文赏析句子,这个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答题技巧和公式。
(视频里有讲解)基本问题模式是:1. 赏析划线句子2. 你认为文中那句话精彩,说明理由。
3. 某个句子有什么好处或表达效果。
分析这样的题目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修辞的角度,有几个写几个,不要漏。
(1)常见的修辞: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比,设问,反问等。
(2)答题公式: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作用,情感)+为下文做铺垫(3)表现形式:拟人,把什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什么内容的情态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悦等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以下和拟人一样······夸张,作者夸大或缩小什么,突出什么特点······排比,增强语势,节奏感强,突出什么特点······对比,把什么和什么做比较,突出了什么特点······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什么内容······结尾必须有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二、从词语的角度。
一个句子精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
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灵魂,一个人物或景色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答题模式:词的本义 + 语境义 + 情感(心理、性格、心情)结尾必须有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赏析句子答题方法
![赏析句子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5bd7f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e.png)
赏析句子答题方法一、技巧概说:在记叙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类题,只要找准角度,就可顺利攻下难关。
二、考题形式:对句子作简要赏析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答题方法: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常见修辞及特点: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特征,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反问加强语气。
2赏析格式: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作用、情感3表述形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二从人物的描写角度赏析。
1赏析格式: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内容+中心作用、情感。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三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赏析格式:描写内容+景物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景物……特点,烘托表现人物的……心情或人物……性格。
四还可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或语言风格上分析。
如语言朴实无华、含蓄隽永等。
四、答题举例:例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在盛开。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暖花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春归大地的喜悦心情。
①从句式入手几种常见句型的表达效果如下:1.提问,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
②从修辞角度入手回答格式;使用..的修辞手法,他写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从用词角度入手④从表达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3、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从语句的位置开始。
一般;从结构上引导全文,引出下文,为下******铺垫。
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的角度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一、了解所要赏析的句子特点和类型1.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分为描写类和议论抒情类句子:⑴描写类,指描写景物(自然景观,含植物)、人物或动物的句子:例1:旭日初照,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
(09年宁波卷第16题)例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样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09年兰州卷第16题)例3:它(指“猫”)如饿虎捕羊似的,拱着背,弯着两只前爪,尾巴竖得高高的,两只金黄的眼睛盯住斑鸠,它的胡子利箭似的动弹着。
(09长春卷第19题) 简析:例1是个描写景物类句子,例2是个描写人物类的句子,例3是个描写动物类的句子。
⑵议论抒情类,一般多是揭示主旨的句子:例: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08年陕西卷第15题)简析:这个例子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启发读者来思考黄河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揭示主旨。
2.从语言表达角度看,分为运用修辞、句式特殊的句子及一般句子:⑴运用修辞句:例:它(指“火光”)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
(09沈阳卷第16题)简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使表达生动。
常见的修辞还有: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3、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分析:腊梅象征人生,北风让人联想到恶劣的环境.默默地吐着芬芳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思考此问题应在人生启迪上多想一想.答案: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作者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4、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例句在结构上有呼应上文的作用,腊梅不畏恶劣环境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与上文中“那么你必须坚韧,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相照应.5、分析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⑵句式特殊句:例: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09年南昌卷第18题)简析:此句句式比较特殊,属于短句。
常见的特殊句式另有:长句(或长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或整散结合)、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⑶一般句子:例: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精疲力竭,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08年福州卷第22题) 。
6.其他。
如看似矛盾、却蕴含作者深意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 (鲁迅《孔乙己》),“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向读者暗示了社会的残酷阴冷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了解了所要赏析的句子的特点和类型后,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地加强对若干句子的理解品味,提高鉴赏能力。
二、明确赏析句子的角度和答题步骤如何赏析句子?最根本的是要掌握赏析句子的角度和答题的步骤。
1.领会赏析句子的若干角度: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综合各地中考试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⑴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察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⑵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⑶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这里所谈的写作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在中考赏析类试题中,有些题干中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有些没有规定、但提示了赏析的角度,当然也有一部分试题既不规定赏析角度,也不提示赏析角度。
所以,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首先要看清题意,明确赏析的要求,落实好赏析的角度。
其次,赏析句子时,还要尽可能角度多样,做到赏析充分。
这角度,其实就是得分点。
2.规范赏析句子的答题步骤: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其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乱”。
这固然是因为考试时间紧,但更主要的还是不懂按步骤规范答题。
那么,怎样有步骤地答题呢? 首先,先在文中找到所需赏析的句子,即将句子回归原文,并将句子放在整个段落甚至前后段落中理解,简要地说,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其次,细读所要赏析的句子,根据题意,或主要从某个角度回答,或从多个角度较全面、充分地回答。
最后,将上述思考的结果,整理下来,做到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三、举例说明赏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第一种情况:给出赏析句例1: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09年南京卷第14题)要求:赏析句子。
简析:本题只提出一个大的要求“赏析句子”,没有作任何限制,赏析时自由度很大,思考时要尽量周到些。
根据上下文可知,该句描述的对象是蔷薇花,属于景物描写;通过想象,以“躲”“妆”“笑”来形容花,将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表达形象生动,并揭示了花的特点;“素素妆,淡淡笑”,句式上是对偶句。
全句显然渗透着“我”对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示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抒发了“我”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
“素素妆”与“淡淡笑”还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例2: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09年福州卷第21题)要求: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简析:这个句子主要描写送水工的动作,表现他的人品。
为什么“想进来”却“又把头缩了回去”?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答案示例1:“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答案示例2:“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袋进门的举动作铺垫。
例3:她(枫叶)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09年安徽卷第7题)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简析:“语言运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一般指“修辞”“句式”“用词”。
结合这个句子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采用了整齐的句式,用词无特别之处,则不必分析。
答案示例:运用拟人,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抒情色彩。
例4: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也是它下的蛋似的。
要求: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09广东卷第16题))简析:这一句写的是,看到鸡“跳到石头上叫”,“我”产生了“那石头也是它下的蛋”的想象。
此句里的“好像”,不是比喻词。
加点词要注意理解。
答案示例:看到鸡在石头上“叽叽咯咯”地叫,便把石头想象为“鸡下的蛋”,充满童趣。
第二种情况:未给出赏析句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试题并没有明确你要赏析的具体句子,只提出了对所要赏析的句子的大致要求,给考生的自由度更大,但要求却并没有因此降低,仍需要细心答题。
例:“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从文中任选一例,对此加以简析”。
(09年黄冈卷第27题)简析:回答此题,先要理解“环境描写”,接着从文中找出一句,然后结合上下文及句子本身分析人物心理,最后组织答案。
答案示例:“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疼。
”——月色以“清凉”来形容,给人感觉是“冷”“心寒”,很好地烘托了她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的心境。
除赏析句子外,中考试卷中还出现了对“字词的赏析”(09重庆卷第14题)和对“段落的赏析”(09年呼和浩特卷第14题),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所赏析的句子,可以出自现代文以及诗歌中(不另外举例)。
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怎样鉴赏句子呢?我认为应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句和积累的相关知识,选取某些角度进行鉴赏。
从用词角度入手这是赏析句子最基本的切入点。
赏析者在分析句子时,准确把握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结合文段语境领会句中蕴含的情感,体悟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达到正确理解作品的目的。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欢迎阅读与参考!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拟声词、叠词的准确运用,会让平淡的句子增色添彩,韵味无穷;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则能生动传神地刻画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的事物特点。
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
(一)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九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云,仿佛要一直钻透蓝天。
(《云南的歌会》)赏析:“钻”字准确地写出了云雀飞得高而有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云雀的喜爱。
(二)形容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如果把名词前面的形容词抽掉,效果会有何不同?答案:如果把形容词抽掉,就缺少了色彩、形状和神态,就没有原文生动、形象、具体了。
(三)副词: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 赏析:“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