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占位的CT鉴别诊断
肾上腺占位的CT影像诊断
![肾上腺占位的CT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57324ab050876323012122c.png)
PART 01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Adrenal Neoplasms
肾上腺腺瘤 Adenoma
化,通常呈周边强化 ➢ RPW通常小于40 与廓清率相比,大尺寸和不均匀强化为更可靠的诊断指标 ➢ 肝脏是CT上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62岁女性,高血压,男性化和腹部肿块 左侧肾上腺肿块内血管增生和坏死
55岁女性 右肾上腺肿块近15厘米,并侵犯下腔静脉(IVC)
64岁男性,肝癌 误诊
50岁女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
延迟期RPW为52(腺瘤?) 门静脉相164 HU(嗜铬细胞瘤)源自 髓样脂肪瘤 Myelolipoma
➢ 由造血组织和成熟脂肪组成 ➢ 为无功能的肿瘤,通常为偶然发现
59岁女性,高血压病史 脂肪密度灶及点状钙化
76岁女性,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腺瘤-髓样脂肪瘤(碰撞瘤) 点状钙化和局灶性脂肪密度灶
40%
62岁男性,偶然发现
乏脂质腺瘤的强化模式
45岁女性,乏脂质腺瘤 直径小于2 cm 衰减测量结果是:在对比前图像上为22 HU,在门静脉相位图像上为64 HU, 在延迟相位图像上为26 HU,APW为90%,RPW为59%。
78岁女性,肾上腺腺瘤伴出血 4年内肾上腺肿块从3厘米扩大到4厘米 左肾上腺有3.2×3.9 cm不均匀肿块,周边脂肪衰减的区域(-12 HU)及 中心较高的CT值(69 HU)
➢ 流行病学与年龄相关
低CT值/高廓清率
20-29岁的患者发病率0.14%,7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可达7%
肾上腺影像诊断
![肾上腺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54c75fda58da0116c17498e.png)
肾上腺转移瘤
肾上腺转移瘤
肾上腺囊肿(adrenal cyst)
常为单侧性 淋巴管瘤样囊肿,占40%;出血后假性 囊肿,40%;其他如寄生虫囊肿 CT示类圆形囊性肿块,均一水样密度 边缘光滑锐利 MRI无论T1WI或T2WI均与尿液信号强度 相似
肾上腺囊肿
肾上腺出血
主要原因:钝性外伤、血凝固障碍、 抗凝治疗、恶性高血压、败血症、毒血 症、器官移植 两侧受累可引起肾上腺功能不全 新鲜出血,CT示肾上腺内高密度区 出血可吸收,也可转化为低密度(假 囊肿) 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腺瘤(原醛)
肾上腺腺瘤(原醛)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癌
肾上腺癌临床上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儿童,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肿瘤体积多数较大,内 部容易发生坏死,出血,肿瘤极易穿破包膜 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无功能性肾上腺癌(多见于成年人,约占 50%)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出现压迫和转 移症状 功能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则出现内分 泌功能紊乱,其中以皮质增多症最常见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
良性肿瘤,一般为单侧性,10%双侧 肿瘤含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 类圆形肿块,直径多在10cm以下 CT呈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灶 和软组织密度灶构成 MRI肿块内脂肪信号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 并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增强检查,肿块不均一强化
肾上腺结节状增生
增生:双侧 肾上腺弥漫 性增大,侧 支厚度大于 10㎜或面积 大于150㎜ 2 , 有时增大肾 上腺边缘可 有一些小结 节影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瘤分为功能性(多数)和无功能 性(少数),功能性腺瘤临床表现与肾 上腺增生相仿,主要为皮质醇增多征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征,少数为性变态综 合征 病理:分泌皮质醇的腺瘤较大,直径1~ 5cm;分泌醛固酮的腺瘤稍小,直径1~ 2cm。腺瘤包膜完整,圆形或椭圆形,少 数可有分叶,腺瘤发生于双侧或一侧, 多发少见
基础篇: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
![基础篇:肾上腺病变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93f922d1711cc7931b71678.png)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概述 概分 述类
CT影像表现: A、大小:差异很大,1-10cm不等; B、密度:直径<3cm者,84%为实性,密度均匀 ≥3cm者,70%出现坏死、出血和囊变;少数可钙 化; C、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侵犯邻近的器官和包 绕血管,可见肝脏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 瘤的征象; D、增强扫描:实体部分显著持续性强化,囊变区 不强化。
灶的肿块。
谢谢!
肾上腺的诊断
概概 述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相结合是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 的关键。
首先可以根据影像学表现区分发生于肾上腺皮质 的病变,还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的病变。
肾上腺皮质增生
概述 概分 述类
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性征异常
Cushing综合征 尿17-羟、17-酮增高
中年女性 向心性肥胖、 满月脸、皮肤紫纹、 痤疮、毛发多、高血压。
实性成份增强呈 明显强化
腹膜后脂肪瘤
肿瘤有包膜,可 肿瘤内呈均匀性脂肪密度,CT值约为 见正常肾上腺 -40~-120Hu
增强扫描不强化
肾上腺腺瘤
功能性的腺瘤常 含有脂质成份,有时CT值可测到负值,
可见明显的临床 但一般是大于-20Hu,而且腺瘤密度
症状
均匀
呈均匀的轻度强 化
肾上腺基本病变CT分析
概概 述述
肾上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概概 述
包膜 皮质 球状带:醛固酮
束状带:皮质醇 网状带:性激素 髓质 分泌儿茶酚胺
肾上腺的正常CT表现
概概 述
位置
形态 大小 密度
右侧
左侧
右肾上极上方,下腔静脉后方,肝 肾上极前方偏内侧,前方为胰腺体尾,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脏及肾上腺的CT](https://img.taocdn.com/s3/m/cb4c13a0dd3383c4bb4cd238.png)
肾母细胞瘤
肾淋巴瘤
肾脏为结外器官,不含淋巴组织,故原发
性肾脏淋巴瘤(PRL) 诊断国内外一直存 在争议,但大量影像学资料报告支持 PRL 的存在。本病罕见,占淋巴结外淋巴 瘤的0. 7% ,约占恶性淋巴瘤的0. 1%,肾 肿瘤的3. 0%。PRL 多为成人发病,发病年 龄43 ~ 79 岁,平均63 岁,男性略多于女 性,双侧病变约占45. 6%。文献报道 PRL 均为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头痛、软瘫、 失钾性肾病及血钾过低症。实验室检 查:醛固酮升高等。
CT:腺瘤、增生
2、库欣综合征
临床表现:高血压、向心性肥 胖,满目脸,腹部紫纹,毛发增多, 痤疮等。
CT表现:
①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弥漫增大, 形态多为正常,边缘清楚。 ②肾上腺皮质腺瘤,较小,边缘光 滑,多位于内肢或外肢边缘部或介 于内外肢之间,肾上腺本身形态可 正常,较大的可有钙化及出血、坏 死。
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1、腺瘤
CT表现:单发2-5cm大小的园
形或类园形占位,边缘光滑,密 度均 匀 , 可有 强化 ,若肿块> 5cm应切除。 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癌。
。
2、非功能性腺癌 CT表现:单侧占位,常侵犯周围 组织结构.
鉴别诊断 :肺癌转移至肾上腺,恶
性肿瘤细胞将腹膜后脂肪裹入形成 ──脂肪肿块。
4、肾淋巴瘤
CT表现:
①双侧肾增大;②肾内多发大小不等之结 节影,肾影大小正常或增大,增强后结节 可强化;③单发不规则的肾实质肿块;④ 腹膜后病变蔓延至肾盂内;⑤肾外形正常, 肾间质弥漫浸润;⑥肾无功能。
五、肾转移瘤
肾淋巴瘤
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f74dd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5.png)
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或倒Y形,左侧多为倒V或倒Y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形为多见.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二、肾上腺CT检查应注意1、薄层扫描,2-3mm重建;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3、如怀疑病例,行胸部CT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三、肾上腺占位CT诊断要点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髓脂瘤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囊肿亚急性慢性血肿2、等密度-实性皮质腺瘤3、混杂密度-囊实性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转移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D、肾上腺囊肿特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壁薄,15%有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E、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特点:血肿多在肾上腺中心发生,占据部分或全部髓质.呈圆形或卵圆形,急性期表现较高密度的肿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为近似水样密度肿块,增强后无强化.2、等密度-实性:腺瘤:单侧发病,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直径约2-5cm,肿瘤较小,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中度强化.3、混杂密度-囊实性A、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CT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分泌腺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垂体瘤和胰岛细胞瘤等.B、肾上腺皮质腺癌肿块较大,呈类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出血、坏死、钙化较多见,增强后肿块周边有不规则强化环,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较大肿块可推压邻近器官,甚至直接侵犯,使肿块轮廓模糊,常由此不易判断肿块来源.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肺和局部淋巴结.C、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较多见于髓质,左侧多见;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乳腺和等,与原发肿瘤相似,难以区分原发和继发;双侧均有病变则转移可能性大.CT表现为肾上腺区肿块,因肿瘤内可有囊变及出血,多为混杂密度影,同时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水征.D、神经母细胞瘤为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交感神经任何部分或髓质;生长快,血供丰富,易发生坏死;CT表现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80%肿块内有不规则的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肿瘤一般在脊椎前跨越中线.E、肾上腺淋巴瘤肾上腺淋巴瘤少见,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多为双侧发病.原发性肾上腺的恶性淋巴瘤罕见,目前国内共报道约40例,国外报道约80例,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2:1.病理类型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且以B细胞和T细胞型多见.CT表现: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区肿块,有时仅为弥漫性肿大;肿瘤为软组织密度,密度尚均匀,增强后肿瘤稍强化.可有邻近器官或组织肿瘤征象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CT不具特征性改变,需与肾上腺的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诊断此病应密切结合病史.F、平滑肌肉瘤: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来源于肾上腺内部丰富的血管;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或腰肋部疼痛,一般无肾上腺内分泌紊乱的表现.CT表现无特征性,难与嗜铬细胞瘤或皮质腺癌区分,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是确诊的唯一方法.四: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要点附表五:小结1、检查方法:a、发现肺部肿块或外院资料提示有肺部肿块时肺部扫描包括肾上腺b、临床有高血压,进行肾上腺检查时扫描包括肾动脉2、诊断要点a、首先要定位准确b、定性-分析思路要正确c、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c036ec8647d27284a73516f.png)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肾上腺肿物可作1.5-3mm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500,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关于肾上腺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及T2WI,层厚3-10mm。
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快速梯度回波(TR/RE:60/30ms,翻转角:15º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T2WI序列。
此项技术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肾上腺及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及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及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及水自旋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及水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及水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及水含量比例。
及不含脂肪组织相比,含脂肪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Tsushima等人建议用FLASH(快速小角度激发)进行呼吸抑制扫描,TR 为100ms,在相位相反成像中,TE为11ms,在相位一致成像中,TE为13ms,翻转角度为20º。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151928069eae009591bec21.png)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上腺软组织肿块,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同时行彩超检查26例。
结果经穿刺活检单侧肾上腺软组织肿块18例,其中16例为转移瘤,2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双侧肾上腺软组织肿块13例,9例发现其他部位原发肿瘤。
结论 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需密切结合肾上腺外恶性肿瘤病史,双侧病灶肾上腺转移瘤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肾上腺转移瘤多层螺旋CT 肿瘤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DongXueying(Radiology Department,The HuLuDao center Hospital, Huludao, Liaoning Province 12500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CT features of 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 and to discuss its differentiation. Meterials and Methods: Imaging findings of 31 patients of adrenal tumors proved by CT and color doppler imaging.Results:After puncture biopsy, in 18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adrenal soft tissue mass, 16 cases are metastatic neoplasm, 2 cases are the adrenal cortex lumps; In 13 cases of soft tissue mass bilateral adrenal gland, 9 cases in other parts found primary tumors.Conclusion:CT is a high valuable method to diagnose the 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 and to distinguish the other diseases.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st history of the malignant tumour inother part, the possibility is more to diagnose hibateral 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 【Keyword】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 multi-slice spiral ct tumor肾上腺转移瘤(Adrenal Metastatic Tumors)是转移性肿瘤较常发生的部位之一,其中以肺癌和乳腺癌常见,其次为肾癌、胰腺癌、胃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1]。
肾上腺CT、MRI诊断
![肾上腺CT、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e628a79f01dc281e53af0e1.png)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Cushing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 Conn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26
Cushing综合症
•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所 致。病因分为肾上腺性、垂体性和异位性
• (1)肾上腺皮质醇激素(ACTH)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增生、 腺瘤、腺癌
98
外伤性肾上腺出血
99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100
肾上腺囊肿
(adrenal cyst)
较少见 病理上分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可分 为四型,内皮性和表皮性囊肿(属真性囊肿), 假性囊肿和寄生虫性囊肿。往往在体检B超时偶 然发现,个别大的囊肿压迫邻近脏器出现症状
101
肾 上 腺 囊 肿 ( 真 性 )
114
无 功 能 性 腺 瘤
115
无功能腺瘤(双期)
116
无功能性腺瘤
中等强化 (肿瘤内可见异常血管)
78
血窦
79
钙化、坏死
80
液平
81
明显强化
82
中等强化
83
异常血管
84
MRI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 由于富含水分和血窦而呈明显高信号,是嗜铬 细胞瘤的重要特点
可出现囊变或出血 冠状位显示后腹膜腔全貌,寻找异位嗜铬细胞瘤
109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
110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
111
肾上腺畸胎瘤
肾上腺畸胎瘤很罕见,无典型临床症状,多 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
病理:肿瘤内有油脂及豆渣样物质和毛发, 并有少量骨组织
112
肾上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肾上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57d689871fe910ef12df835.png)
小于5cm皮质腺癌与良性腺瘤区别
• 后者多边缘光整,大多密度较低且较均匀。
嗜铬细胞瘤 • 4个10%
• • • • 10%位于肾上腺外 10%为双侧、多发 10%为恶性 10%为家族性
• 以20~40岁最多见,多数为单侧,直径常 为3cm-5cm,甚至达10cm以上 • CT:较小肿瘤密度均匀,大者易出血、坏 死、囊变,也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多明显
肾上腺腺瘤
• 腺瘤为小圆形、椭圆形或滴状结节影 • 边缘光整,一般小于3cm • CT:密度均匀,类似或低于肾实质密度, 多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廓清快 • MRI:反相位上(抑脂序列)肿块信号多明 显减低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
• 直径常超过5cm,呈类圆、分叶或不规则形 • CT:密度不均,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及钙 化。动态增强为进行性延迟强化。 • MR:T1WI 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化学 位移(抑脂序列)一般信号会下降;侵犯 下腔静脉时,其内血管流空影消失。
节细胞神经瘤
• 通常是光滑锐利的,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
• 肿瘤沿周围器官问隙呈嵌人性生长,包绕 血管,但不侵犯血管壁及血管腔。 • CT:多为不均质低密度灶,稍低于肌肉组织; 强化后密度轻度增高或者延迟强化,但仍 低于肌肉组织。
• MR:T1 WI:均匀中等信号,T2WI:不均匀 高信号,T2WI上还有一个特征性表现,在 高信号的肿瘤中存在曲线型或线性的低信 号灶,可称之为“漩涡征”。(ZhangY等 研究)
强化
• MR:T2WI显著高信号(信号强度接近CSF 信 号);梯度回波反相位(抑脂序列)信号无下 降
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鉴别
• 后者坏死得更显著,坏死形态不规则,与 前者尚规则光整的囊变不同; • MR上前者T2WI信号比后者高; • 前者MR上梯度回波反相位信号(抑脂序列) 无下降,而后者有下降; • 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前者强于后者; •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 例报告)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 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eb910be87101f69e3195bf.png)
第39卷 第2期2003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QIN G DAO UNIV ERSITATISVol.39,No.2J une 2003・经验介绍・[收稿日期]2002211213; [修订日期]2003201206[作者简介]纪清连(19662),男,主治医师。
肾上腺肿瘤的CT 诊断(附27例报告)纪清连,路晓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东青岛 266003) 肾上腺肿瘤比较常见,CT 扫描是术前肾上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但临床上术前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1]。
为了进一步提高肾上腺肿瘤术前诊断的正确率,现将近年来在我院诊治、并有完整资料的27例共29个肾上腺肿瘤病灶的CT 征象进行分析,探讨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 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肾上腺肿瘤病人27例(29个病灶),男13例,女14例;年龄7~62岁,平均40岁。
肾上腺腺瘤11例,其中1例为同侧2个肿瘤;嗜铬细胞瘤4例;髓样脂肪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1例;囊肿2例;肾上腺皮质腺癌3例;转移瘤5例,其中1例为双侧各有1个病灶,源肿瘤为肺癌3例,肝癌1例,肾癌1例。
1.2 CT 扫描方法全部病例均用Picker 2000螺旋CT 机扫描检查,肾上腺区域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mm ,病灶局部及兴趣区加薄层扫描,层厚2~3mm ;增强扫描时静脉快速注射600g/L 泛影葡胺(安其格纳芬)80~100mL ,注射后30~40s 连续扫描,层厚2~5mm 。
重点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程度,同时观察肿瘤是否侵犯邻近器官以及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
1.3 CT 表现11例病人12个肾上腺腺瘤病灶均为圆形、类圆形,边缘清晰,直径为1.0~3.0cm ,呈低密度或等低密度,CT 值-16~36Hu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其中10例肿瘤瘤体与正常肾上腺相连。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规范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ba1e34f524ccbff0218431.png)
CT 平扫密度测量法
• 鉴别诊断腺瘤的阈值多选择10HU – 敏感性 71% – 特异性 98%
• 30% 乏脂性腺瘤,CT值大于10 HU • 当测量标准差较大时,结果不准确
38
CT平均值 29.38 HU
0HU以下像素比例 27.0%
例1 左侧乏脂性腺瘤
39
CT平均值 29.28 HU
0HU以下像素比例 1.7%
2020/5/24
2020/5/24
左肾上极囊肿误为肾上腺占位
左膈下曲张静脉 20
误诊为肾上腺囊肿的胰腺假囊肿
21
多平面重组
✓ MPR 对于显示肾上腺和肿物关系非常重要
22
膈肌脚局部增粗易误 为肾上腺肿瘤
2020/5/24
四、肾上腺基本影像学概念
✓ 1、肾上腺增大
萎缩
✓ 1)弥漫性增大:大于10mm 正常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规范
内容提要
➢ 一、概述 ➢ 二、影像检查技术 ➢ 三、肾上腺CT、MRI正常表现 ➢ 四、肾上腺基本影像学概念 ➢ 五、肾上腺疾病诊断原则 ➢ 六、常见肾上腺疾病诊断与鉴别
2
肾上腺
一、概述
肾上腺疾病分类
皮质:糖皮质激 素(皮质醇)-氢 化可的松 盐皮质激素-醛固 酮)
髓质:肾上腺素 和去甲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
14
✓ 增强扫描 均匀强化,边缘光滑,短径小于10mm
15
(三)肾上腺区假病变
肾上腺邻近结构或病变 易误为肾上腺病变,需 要与疾病鉴别:
✓ 副脾 ✓ 膈肌脚结节样增粗 ✓ 胃底憩室 ✓ 静脉曲张 ✓ 肾囊肿,肝囊肿 ✓ 胰腺假囊肿 ✓ 部分容积效应
副脾
2020/5/24
肾上腺CT检查是什么
![肾上腺CT检查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ffe91c2cc175527072208cd.png)
肾上腺CT检查是什么有一天有个病人做完检查以后,我怀疑可能是肾上腺肿瘤,我就给他安排了一项肾上腺ct检查,当时那个病人听了以后很是吃惊,他说还有肾上腺ct检查啊,平时只听说过脑ct、胸部ct还有全身的ct,但是都没怎么听说过肾上腺ct呢?其实好多人应该在生活中都没怎么听说过肾上腺ct检查,那么肾上腺ct究竟是什么呢?它究竟是检查什么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肾上腺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个内分泌腺体,因为它位于两个肾脏的上方,且属于内分泌腺体,所以称为肾上腺。
肾上腺和肾脏一样是左右各一个一共两个。
肾上腺被肾筋膜和脂肪组织包围,左边肾上腺为半月形状,右边为三角形。
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周围部分为皮质,内部为髓质,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不相同,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腺体了。
肾上腺皮质一般是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还有性激素,性激素主要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这些激素对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肾上腺髓质主要是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它们对于维持正常人体体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肾上腺皮质或者髓质出现了病变比如肿瘤或者增生,就会造成上述激素的异常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
比如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就有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导致。
肾上腺ct检查分为肾上腺ct平扫和强化ct两大类。
肾上腺ct平扫主要是检查肾上腺的体积、有无占位性病变、肾上腺是否有增粗等。
还可以了解到肾上腺周围血管和血供,如果需要进行肾上腺手术,需要在手术前做肾上腺ct,观察肾上腺周围的关系,看肾上腺是否与肝脏或者静脉血管关系粘连,判断是否能进行肾上腺手术。
因为肾上腺体积比较小,普通的ct比较难以发现,所以需要专门的肾上腺ct才能将肾上腺观察仔细,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肾上腺内的疾病,避免遗漏。
而肾上腺增强ct也是临床上检查肾上腺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检查肾上腺的功能还有结构,以及对手术后的复查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肾上腺肿块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
![肾上腺肿块的CT影像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d295e410910ef12d2bf9e703.png)
精选课件
肾上腺皮质癌容易侵犯下腔静脉,此时病 人表现:内分泌症状、肿块本身、腹痛、 下肢水肿、肺栓塞。
精选课件
55Y,F
15cm
精选课件
64Yochromocytoma
精选课件
腺瘤的CT表现
密度:均匀 大小:2-2.5cm,最大3cm,也有大腺瘤报道,
直径约4-6cm。 增强扫描:肿块快速强化,迅速廓清。
精选课件
成分:富含脂肪; CT值(-2)-16HU; 脂肪较少的腺瘤CT20-25HU;
在腺瘤中少脂肪的占10-40%。
精选课件
增强前(22HU)、静脉期(64HU)、
CT影像虽然不能直接诊断出是哪种病变, 但可以总结出一系列影像学规律对所见的 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精选课件
前言
肾上腺肿瘤: 一、腺瘤 二、肾上腺皮质癌 三、嗜铬细胞瘤 四、髓脂瘤 五、淋巴瘤 六、转移性肿瘤 七、“假性病变”
精选课件
肾上腺腺瘤Adenoma
腺瘤的发生率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Kloos 等指出,20-29岁人群占0.14%,70岁以上占 7%,且大部分腺瘤为非功能性。
多数发生在肾上腺,很少位于肾上腺以外 的其他器官。
为非功能性肿瘤,肿块本身压迫、坏死 、 出血可引起腹部包块,疼痛等症状。
与其他肿瘤合并时可有症状。
精选课件
CT表现:软组织+脂肪组织(macroscopic fat),单发中50-90%为脂肪组织,平均直
径约10cm,54%会发生钙化,75%有假包膜。
精选课件
35Y,F,低血钾,家族遗传史,von Hippel–Lindau 综合症
肾上腺占位的鉴别诊断(共29张PPT)精选
![肾上腺占位的鉴别诊断(共29张PPT)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f2740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d.png)
测量注意事项: ROI 至少占肿瘤(zhǒngliú)的1/2. ROI不能将肾上腺周围脂肪包含在内.
30%的腺瘤含细胞内脂少, CT值高于10HU,这种腺瘤称
为乏脂性腺瘤,此种腺瘤平扫 时无法与恶性肿瘤鉴别。
第五页,共29页。
Radiology assistant
增强和延迟(yánchí) 扫描
尽管化学位移序列在MRI检查 中被常规应用,但有学者认 为MRI并不能比CT平扫提供 更多诊断信息(xìnxī).
肾上腺腺瘤诊断依赖于同反 相位信号下降的比值以及T2 加权图像和化学位移图像上 肿块与其它器官信号的对比.
至今尚未见通过对比CT平扫、 延迟扫描及化学位移序列来 鉴别腺瘤与其它肿瘤.
第十六页,共29页。
Radiology assistant
原发肾上腺皮质(pízhì)癌
少见的恶性肿瘤 直径(zhíjìng)4-10cm 50-80%为功能性
常见:Cushing's 综合症 非常见: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 化, 醛固酮增多症 预后不良
肾上腺皮质(pízhì)癌少见,发 现时常已是晚期,常体积较大。
尽管无需进一步检查,但为了验证其对比剂冲洗方式而行增强扫描. 其增强冲洗绝对值=(43 - 22) : (22 - 9) = 62%,说明其为迅
速廓清的腺瘤. 平扫低密度和快速廓清使我们在诊断腺瘤的时候更有信心.
第十页,共29页。
Radiology assistant
这种扫描鉴别方 法仅用于均质肿 块.
第十二页,共29页。
Radiology assistant
形态学特征
(tèzhēng)
一般来说,腺瘤体积较小,均质,边 界清晰,尽管这些表现不具有特征性, 但不具有这些特征时则提示为非腺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logy assistant
出血
左图:慢性肾上腺出血,形似左侧肾上腺 肿瘤,T1、T2 示高信号,T2可见低信号 环,为含铁血黄素沉积. 右图表现为类似右侧肾上腺肿块的新生儿 肾上腺出血,T1、T2 示高信号,T2可见 低信号环,为含铁血黄素沉积.
广泛的肾上腺出血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原因很 多,如手术应激、败血 症、烧伤、高血压、外 伤、出血体质及腺瘤、
而早期增强(60S)大多不能鉴别 肾上腺肿块的良恶性,此时进行 延迟扫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尽 管有学者认为行MRI检查).
如果CT平扫CT值≦ 10 HU 即可诊 断腺瘤,无需进一步检查.
如果CT平扫CT值> 10 HU,则需 要计算对比剂增强冲洗值,如果 >60%, 即诊断腺瘤.
如果对比剂增强冲洗值<60%,如 果患者必须要确诊则应行穿刺活 检.
Radiology assistant
据报道,穿刺活检的 准确率为90-96%. 如 果为转移瘤,穿刺活 检往往是最为准确的.
肺癌拟行治愈性手术患者,肾上腺非特异 性肿块,CT引导下经肝穿刺证实为转移.
穿刺活检仅应应用于 诊断结果对病人治疗 至关重要的患者 (如 图).
Radiology assistant
囊肿或肿瘤伴发出血.
Radiology assistant
囊肿
左侧肾上腺囊肿,左图为T2 TSE 右图为抑脂T1W增强图像.
囊肿大小不一,多为单侧,大 的囊肿可伴发出血,引起一系 列急性病症.
病理上分四类:内皮囊肿、假 性囊肿、上皮性囊肿和包虫性 囊肿.
最重要的特征为薄壁、无强化.
Radiology assistant
Radiology assistant
诊断腺瘤或者非腺瘤策略
adrenal mass =肾上腺肿块. unenhanced CT=CT 平扫 Adenoma lipid-rich 富脂性腺瘤 Adenoma lipid-poor乏脂性腺瘤 Undetermined=不能确定 biopsy=活检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因为病人有腹 部症状或肺癌分期进行肾上腺CT 平扫.
经过上述计算方法,经皮穿刺 活检需要得到了减低,因为经 皮穿刺活检细胞学诊断为良性 并不能排除肿瘤为恶性,故此 种方法并不能作为常规诊断方 法.
主要并发症 (2.8-3.6%) 包括气 胸、出血、脓肿、胰腺炎及肿 瘤沿穿刺针道播散.
穿刺之前需要临床及化验检查 除外嗜铬细胞瘤,因为穿刺可 导致突发高血压危象.
肾上腺皮质癌
左图为右侧肾上腺癌病 人, CT示较小的肿块, MR T2WI呈高信号,除 下腔静脉受侵外无法与 乏脂性腺瘤鉴别。
肿瘤静脉扩散进入下腔静脉.
Radiology assistant
转移瘤
尸检发现恶性肿瘤病人 肾上腺转移的发生率为 27%.肺癌、乳腺癌及黑 色素瘤为最常见原发肿 瘤.
双侧肾上腺肿块,MRI反相位 信号减低,诊断为含脂性腺瘤.
尽管化学位移序列在MRI检 查中被常规应用,但有学者 认为MRI并不能比CT平扫提 供更多诊断信息.
肾上腺腺瘤诊断依赖于同反 相位信号下降的比值以及T2 加权图像和化学位移图像上 肿块与其它器官信号的对比.
至今尚未见通过对比CT平扫、 延迟扫描及化学位移序列来 鉴别腺瘤与其它肿瘤.
几种常见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皮质腺癌 转移瘤 腺瘤 肾上腺髓脂瘤 嗜铬细胞瘤 出血 囊肿
提要
➢ 1% CT检查过程中可发现肾上 腺肿块.
➢ 其中大多为良性.
➢ 即使在已明确有恶性肿瘤的病 人中,肾上腺肿块最常见的仍 然为非功能性腺瘤.
➢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将这 些肿瘤进行良恶性鉴别.
Radiology assistant
20%.
Radiology assistant
主要由脂肪构成的髓脂瘤.
左图为另一例髓脂瘤患 者,肿块内主要由脂 肪构成.
Radiology assistant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CT呈显著强化, MRT2呈很高信号.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 质起源的副神经节瘤, 90% 为功能性.
CT 和 MRI 的形态学表 现为:体积、密度及边 缘差异较大,大多明显 强化,MRT1呈低信号, T2呈很高信号.
平扫低密度和快速廓清使我们在诊断腺瘤的时候更有信心.
Radiology assistant
右侧腺瘤表现为均质低密度肿块, 左侧肾上腺转移瘤呈非均匀强化, 中心因坏死呈低密度.
这种扫描鉴别方 法仅用于均质肿 块.
转移瘤可因中心 坏死呈相对低密 度.
Radiology assistant
MRI
此种强化方式可通过计算增强扫描(60s)与延迟 扫描(15分钟)的CT值进行,如下页图所示.
Radiology assistant
对比剂冲洗计算方法
Absolute enhancement wash out=增强冲洗绝对值
Relative enhancement wash out=增强冲洗相对值
原发肾上腺皮质癌
少见的恶性肿瘤 直径4-10cm 50-80%为功能性
常见:Cushing's 综合症 非常见: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 化, 醛固酮增多症
预后不良
肾上腺皮质癌少见,发现 时常已是晚期,常体积较 大。
病人表现为腹痛,可触及 腹部肿块,或Cushing's 综合症 (50%). Cushing's 综合症常合并女性男性化 同时出现。
2. 增强扫描腺瘤强化迅速减退.
Radiology assistant
CT 平扫
如图所示测量CT值,将 阈值设为10HU(将CT值 ≦10 HU 诊断腺瘤),此 阈值诊断腺瘤的敏感性为 70%,特异性高达 98%.
就是说如果CT值≦ 10 HU 即可诊断腺瘤.(因为特 异性高)
测量注意事项: ROI 至少占肿瘤的1/2. ROI不能将肾上腺周围脂肪包含在内.
他们建议通过评分来鉴别,将阈 值设置为7分,56例病人中55例 诊断正确.(评分方法如左图,平 扫CT值的10%+直径(cm), 如果边界模糊+2分,如果密度不 均匀+1分,计算其和)
Radiology assistant
经皮穿刺活检
肾上腺肿块穿刺活检示细胞内 脂滴,因为其为肾上腺肿块, 故诊断腺瘤.
References
左图:转移所致的弥漫增大及不规则强化。 右图: 病理标本.注意肿瘤侵及周围脂肪.
对肿瘤病人患者发现肾 上腺转移非常重要,因 为这表明患者已是IV 期 无法手术(同侧肾癌除外).
Radiology assistant
转移瘤
肾上腺转移瘤没有特异性影 像学征象. 大多数非肾上腺腺 瘤为转移瘤.
T1WI MRI示左侧肝转移瘤肝右叶 切除术后病人左侧肾上腺转移.
乏脂性腺瘤内亦含细胞内脂但量较少,CT值 仍大于10HU.
大多数腺瘤为非功能性,但相当数量的腺瘤 并非真的是无功能性.
Radiology assistant
髓脂瘤
左图: 内含特征性脂肪岛的肾上腺 肿瘤,诊断髓脂瘤. 右图: 另一病例, T1WI呈高信号, 提示髓脂瘤内的脂肪.
髓脂瘤是一种含有骨髓 组织的良性肿瘤,内有 脂肪成分,通常CT和 MR易于诊断,钙化率
Radiology assistant
肾上腺肿块的鉴别诊断
Adrenals: differentiation of adrenal m如as何se鉴s别良性还是恶性
Theo Falke and Robin Smithuis 制作: nirvana1978
目录
肾上腺肿块: 良性vs恶性 CT 增强CT MRI 形态特征 穿刺活检
30%的腺瘤含细胞内脂少, CT值高于10HU,这种腺
瘤称为乏脂性腺瘤,此种
腺瘤平扫时无法与恶性肿 瘤鉴别。
Radiology assistant
增强和延迟扫描
虽然增强后(60s)多数腺瘤轻度强化,而恶性肿 瘤和嗜铬细胞瘤显著强化,但因两者CT值间存在 很大重叠而无法判断其良恶性。
但是大多数可因腺瘤强化的迅速减退( fast washout of contrast)而与恶性肿瘤鉴别.
Radiology assistant
嗜铬细胞瘤
主动脉左旁嗜铬性交感神经节异位 副神经节瘤. 注意T2为极高信号.
嗜铬细胞瘤有时称为10%肿瘤, 因为其10%恶性10%双侧, 10% 无功能性, 10% 异位(如 图).
通常,肿瘤被发现时已大于3 cm. 肿瘤富血供,即使良性嗜 铬细胞瘤较大时也易出血、坏 死.
Radiology assistant
肾上腺穿刺时可采取俯 卧位,从后部进针穿刺. 从尾侧进针可减低气胸 的风险.
左侧肾上腺CT引导下从后方经皮穿刺活检. 图中穿刺针末端的黑点(绿箭)标明穿刺针 尖的位置.
侧卧位同样也是安全和 易被患者接受的. 穿刺 侧应在上方,这样可使 病人膈肌太高,肺体积 上缩小,降低穿过肺脏 的风险.
Radiology assistant
肾上腺皮质癌
如同肾细胞癌,肿瘤易早 期直接侵及周围结构。肿 瘤进入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并非不常见。MR 有助于 判断肿瘤扩散的范围,对 手术很重要.
左图: 与上页图同一病例. 肿瘤栓子进入右 心房并致三尖瓣关闭不全 右图: 肺内肿瘤栓子,后经手术治疗.
Radiology assistant
Absolute enhancement wash out > 60% =腺瘤 Relative enhancement wash out > 40% = 腺瘤
Unenhanced CT=平扫 CT 值
enhanced CT=增强 60 s CT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