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力量。
2、你认为强调个人间的文化差异有什么利弊?利: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观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强调个人的差异,就是在从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来研究不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深入开展。
弊:然而,过于强调个人间的文化差异也有一定弊端,个体只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具体情况,根据传统的观念,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个人间的差异研究只有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代表时才有意义,没听过“个人文化”的说法。
过分强调个人文化间的差异会使跨文化交际变得非常繁琐,实际上取消了跨文化研究的意义。
3、我国的地区文化是否可以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方面?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性排序如下: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
地区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多变,由于空间分布差异,各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也构成了地区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地区文化,从总体上看,特点显著,区别性强,差异性大,值得进行跨文化研究。
4、跨文化交际为什么产生在美国?①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民族都强调维护自己的文化,于是在美国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②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每年大批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奔赴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有着各种不同的接触,而美国每年又接待大批的留学生、移民和旅游者,对于留学生和移民的训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许多学者把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首次提出“跨文化交际”,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5、跨文化交际学的多学科性质:它的理论与材料来之于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
①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贡献极为突出。
在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建立之前,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等都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在跨文化交际学建立的过程中,文化人类学也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无声的语言》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在具体的文化差异方面,跨文化交际学取之于人类学的则更多。
②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还出版了一些著作,《跨文化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
③传播学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基地。
跨文化交际学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传播学者的努力。
他们是举办会议出版刊物的主力。
他们用传播学的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
④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相关学者提出在学习外语的同时,需要注意目的语的文化,Lado提出在比较不同文化时应采取的理论和方法。
6、文化的定义与特性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笔记)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阳、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Edward Tylor)特性:①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
的主要标志。
文化是社会遗产,不是生理遗传,文化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诞生。
②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并不取决于他的种族,而是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③潜隐性(不自觉性):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文化的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人们在行动时并不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在支配着自己。
④指引性: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作用,规约着我们的行为。
⑤变异性、时代性、地域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⑥文化具有系统性⑦共享性: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⑧相对性:两种文化有区别⑨层次性:不同文化团体有不同层次
7、交际与传播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或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
传播: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和接受,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
(在内向传播中,一个人既是传送者,又是接受者,也可以理解为两方。
)交际与传播的区别:①性质:西方强调传播的工具性,中国交际的定义突出人文性。
②范围:传播——广泛性,交际——有限性。
③方向:传播倾向于单向性、传授性;交际倾向于双向性、互动性。
传播的种类:传播可分为人类传播与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又分为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指内向传播,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内向传播:指一个人自己脑子里在自我交流活动或是自言自语。
人际传播: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信息传受过程。
组织传播:在学校、公司、工厂、军队、党派、群众团体等内部的传播是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一般定义为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传播模式的演变:①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被称为5W模式,即: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这个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的简明扼要,把传播的过程清楚的表现出来,据此人们可以进行传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分析、受者研究以及效果研究等。
但是过于简单,对于传播的社会环境以及反馈没有考虑在内。
②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另一个线性模式,他们的模式把媒介做了分解,同时增加了另一个要素:信号以及干扰因素:噪音。
具体模式如下: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这一模式对于传播的过程比5W模式有了更细致的分析,考虑也更周到,但是它并未根本解决线性模式的缺陷。
③在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把反馈这一重要概念加入到传播过程中。
④社会学家Jack Lyle 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置于总得社会环境中考察,从而涵盖了传播的外部结构。
⑤最新的模式:信息源—编码—信道—解码—信息接受者
8、语言与文化的关系:①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②文化不仅影响词汇的发展与使用,在语法、讲话规则、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许多方面,文化都施予很大的影响,只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不了解深层的文化意义,不可能进行顺畅的交际。
③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使文化得以传承,从而使人们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灿烂文化。
同样,文化也促进语言发展,使语言为适应文化发展而变得更精确缜密。
9、不同语言在交际时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语言在交际使用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语用规则、语篇结构等方面。
①语言中的词汇是对现实存在的各种事物和概念的反映,因为不同的文化会赋予现实中的事物和概念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不同的文化内涵就构成了不同民族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
如孔雀、狗…②语用规则是正确使用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方面,如不掌握一种语言的语用规则即正确使用该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交际也不能正确开展,语用规则主
要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提出一项要求,如何接受或拒绝对方,如何告别,讲话谁先谁后,讲话量谁多谁少等。
③语篇结构,是一个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反映,有些人在交际时喜欢开宗明义,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补充自己的观点,如英美等西方国家。
相反,另一些人总是先堆砌许多材料论据,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日韩等亚洲国家。
前者属于演绎法,后者属于归纳法,一般认为,演绎法是西方交际模式,归纳法是东方交际模式。
10、语言交际的特点和原则:特点:①突发性:语言交际常常是随机发生的,交际前双方都没有作充分准备。
②及时性:在语言交际进行过程中,双方要配合默契,话话轮转换要自然,若一人话已说完,另一个人不及时表达,那么交际双方就会尴尬,交际就不成功。
③语境性:在交际过程中,参与交际者共同构建了一个活语境,交流内容都与语境相关,如果突然涉及一个与语境无关的话题,双方都会感到不自然,交际会受影响。
④综合性:交际的过程就是参与交际的学识、修养、人格、性格体现的过程。
原则:①合作原则:交际双方和多方在交际活动中要相互配合,否则,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交际参与者要遵照真实、适量、关联和适当的方式的原则,相互协调,使交际活动顺利完成。
②礼貌原则:它是合作原则的升华,只有交际双方以礼相待,才能不断合作,完成交流,语言使用得体、参与者的慷慨大度、适当赞誉及礼貌谦逊是构成礼貌原则的重要因素。
11、什么是非语言交际?特点,体现,范围?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都是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非语言交际还包括副语言即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非语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之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并不是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可以是无意识的;不论是哪一类非语言交际,都必须包括潜在的信息。
非语言交际大致上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
12、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比较相同点:①都具有符号性②都有个性差异性③都有文化差异性区别:①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
②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
③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的时候中断,讲话一般总是时断时停的,因此,语言交际是非连续性的。
非语言交际是连续不断的。
④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
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如哭笑及一部分表情,有些手段是后天习得的,如一部分手势表情。
⑤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
13、为什么在汉语的见面语中有许多是与当时情景相联系的提问?①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在汉语中,见面语多是与当时情景相关的提问,这一习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并对当下有显著影响。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强调合作性、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形成宗法为基础的社会,重亲缘关系,自己的邻里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朋友间也往往接近于亲属关系,所以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对隐私的价值观不强,所以,在见面打招呼时,往往直接联系当时情景,以示关心,而没有探听他人隐私的考虑。
②表示关心:在打招呼时常常问对方在干什么,例如:“上学去?”“回家了?”“做饭呢?”。
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语拉近双方关系,对对方表示关心,也是一种礼貌,认为越与交际有关,越亲近。
③这种问候方式也因人而异,同时随社会发展变化。
对待熟人常采取这种方式。
对待陌生人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用这一的见面语。
文化程度高的人,注重对自己的保护,也较少采用这种方式,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用这种方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对文化保护,这种方式也在很多情况下被其他方式取代。
14、为什么在我国的文化中如此重视谦虚?改革开放的20年中有无变化?古代讲“礼”,实
际上是维护统治秩序,在言行举止方面讲求礼制,在交往中也是将自己置身于等级差别中。
礼的核心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
这与较强的群体观念有关,之所以谦虚,是为了不显露自己,为了和大家搞好关系。
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因素是:经济地位、女子地位、国际影响。
15、家庭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对人际关系、社会、国家的影响?①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家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占有异常突出的地位。
个人利益和愿望往往是次要的,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庭的利益。
②这种情况不仅在冯建社会如此,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残余。
在我国农村,同族而居的情形十分普遍;宗族观念在老华侨中也有很大影响,同性集居的现象在美国老华侨中也存在;中国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家庭中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家长握有家庭中的大权,家庭中的成员都要听命于家长;家庭中纵的关系是主要的,横的是次要的,虽然当今社会发生了演变,但影响依然很大。
家庭化的社会关系:许多社会关系常带有家庭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家庭化地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扩大了的家庭。
①在我国交朋友讲究时间越长越好,承担的义务越多越好,理想的境界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朋友之间经常兄弟或者姐妹相称,使朋友关系更接近亲属关系。
②不论关系远近,中国人喜欢借用亲属的称呼作为称呼语,在朋友间如此,在邻里间也如此,即使在街上问路,也是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分别选择使用“大爷”“叔叔”“阿姨”等,被称呼的人觉得亲切,也乐于帮助。
③同乡的概念也是我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同一个村、同一个乡、同一个县甚至同一个省的人到了外地常常感到相互之间存在着“亲情”。
④在海外华侨中宗族观念很强,有时并不是同姓,而是几个不同姓氏的人结合在一起。
⑤单位全包的做法实际也是按照家庭的模式处理社会上的问题。
由此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由于家庭的重要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中国人难以与陌生人发展个人关系;另一个结果是中国人对于自己和外人采取不同的道德标准,对自己人是一个标准,对其他人是另一个标准。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关系网——家庭关系的再扩大。
①在我国几乎做任何事都脱离不开关系,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一定形式的关系。
②关系网包括各种人,从亲属到同事,从交往很深的朋友到关系一般的熟人,自然,最重要最密切的关系是亲属,除了已有的关系,会经营的人还要不断地拉关系,扩大自己的关系网。
③与关系网有密切关系的是人情,中国人心中一般都有一本人情帐。
自己欠什么人的情,又有什么人欠自己的情,自己欠了别人的人情,就要找机会还人情,还人情往往要掌握时机,欠了人情不能马上就还。
16、许烺光认为,美国社会以横向的夫妻关系为主轴,中国社会以纵的父子关系为主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父子关系为主轴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变化之中。
原因: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
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男性家长手中。
在家庭中,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亲。
同时,男性嫡子往往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父子关系成为维系家族稳定的关键。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就业机会增加,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女性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创造者,经济独立,家庭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关系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
由此也导致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正处于两种社会关系模式的过渡地带。
17、中国传统的“五伦”在现代社会有什么变化?①中国传统“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是五种人伦关系。
在古代,具体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不同)、兄友弟恭、朋友间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②在现代社会,父子关系中,父权受到了削弱,父子的权利平等,父亲没有了控制子女一切事情的权力。
君臣关系也随着封建制的消亡不存在,若要演化为上下级关系来说,也发生变化,人人平等,对上司恭敬不逾矩便可,不需上升到忠义程度。
夫妇之间也由“妇女出家从夫”
变为了夫妇平等。
“长幼有序”在古代是种等级观念,侧重点在于年长的人,在现代长幼间无明显的差别,但仍有序,现代社会更关心长辈,“孝”的观念渐渐淡薄。
“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颠覆,古代“熟人”是从血缘、地域关系中产生,“熟人”关系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
现在的熟人由生人演化而来,熟人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熟人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这种“熟人”关系目的是相互利用,约束熟人间的准则是法律。
18、价值观。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一种影响人们做出某种选择的观念。
信念和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
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交际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中西价值观的差异核心: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特点:①习得性: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中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影、电视、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时时刻刻施予强大的影响。
②稳定性: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
19、跨文化交际的障碍?①文化误解,产生原因:无视差异,盲目类推,即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障碍。
②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
③民族中心主义,自高自大,以己律人,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
④文化曲解,扬己抑人,褒贬二分,有意对异文化进行歪曲解读,总想分高下,而且自己的文化总是高于另一文化。
(两重构建:将它文化粘上野蛮落后的标签,扭曲贬低它文化;以上为参照给自己罩上先进文明的光环,构建光辉的自我。
)⑤种族主义,认为种族决定人群的能力,决定了文化的优势。
⑥歧视,刻板印象强烈表现出来就构成了歧视。
20、文化休克。
定义:巨大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不适应所导致的文化失落和心理失衡现象。
产生因素:①一种传统的解释是把文化休克和人们失去亲人朋友后感到的悲痛联系起来,认为其原因都是由于失去了某种东西,进入异文话的人失去的可能是家庭、朋友、地位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东西,由于失去了这些最亲近的东西,人们在异文化环境中感到不适应,甚至痛苦。
②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越大,时间越长,所引起的疾病越严重,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
③社会支持减少论,认为社会支持与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时,他离开了自己的亲友、熟人、邻居等,原来经常得到的社会支持大为减少,这时,他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④价值分歧论,认为人们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方面的分歧,分歧越大,人就越难适应新的环境。
四种进入异文化的人:①旅游者,这类人通常在异国停留的时间短,而且有各种“保护”,如…他们通常不会感到生活上的不便或工作上的挫折,他们对于不熟悉的文化现象一般抱着好奇的态度,并不因为投身其中而情绪低落。
②短期出访的商人、政府官员、外交官等,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困难大致是工作方面的,对于异文化可能有不适应的地方,但是,通常不会感到很大的冲击。
③留学生和长期在外工作的人员,这些人与当地人有较多的接触,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在文化方面不适应的情况经常出现,对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比较高,文化休克的种种表现在多数人身上会反映出来。
④移民和政治避难者,他们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最多,对于他们来说,文化适应是他们必须过的关,他们必须重新学习一套新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他们原来的文化与新文化不断冲突,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特别大。
文化休克集中反映在后两种人身上。
跨文化训练的方式:①以提供信息为主的训练:例如就某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等情况作演讲、放录像、提供阅读材料、组织讨论等等。
②分析原因的训练:通常的做法是先叙述在对象国发生的一件反映文化冲突的事件(一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非杜撰),然后提供几种不同的解释,由被训练者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