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过关检测(A卷)练习含答案
第1章过关检测(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算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再进行捕杀,其得到的数据都是估算值,A项正确。
种群的K值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种群的K值就会增大,B项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C项正确。
对害虫的防治应该在种群数量小于K/2时进行,D项错误。
2.下图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表示年龄结构,b表示性别比例,b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若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一直是增长型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结构,c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3.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增长速率,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乙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图B.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K值,图甲中CD段(不包括D点)增长率大于0,为增长型,A项错误。
D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K/2,B项错误,D项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也影响种群密度,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项错误。
4.科学工作者对某地区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测评试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1章测评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图1中预料种群数量将来变更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C.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诞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图2中的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肯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表示B.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更而发生变更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相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4.某长方形的狭长样地中有甲、乙两种植株大小相近的草本植物,经目测发觉甲的种群密度显著大于乙,甲分布密集,乙分布比较稀疏,某同学欲调查甲、乙的种群密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甲、乙种群密度时应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B.调查乙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面积应大于甲C.计数时应将样方内和边缘上的植株全部统计在内D.调查种群密度能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运用样方法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留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6.下图表示某种野兔迁入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更的曲线。
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其次次捕获,共捕获50只,标记的10只。
则下列数字最接近该地区野兔种群K值的是( )A.250只B.300只C.500只D.600只7.下列调查活动或试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8.某同学对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试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右图所示的结果。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质量评估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1章质量评估(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具有诞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诞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
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解析:甲具有的特征属于物种的个体特征,乙具有的特征属于种群的特征。
答案:B2.下图表示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A B’C D解析:年龄结构中的衰退型,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对应选项A所示图例。
答案:A3.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24年底某地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7∶1B.近年来,某地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D.某种缘由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上升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
2024年底某地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7∶1,属于对性别比例的描述,A项不符合题意;近年来,某地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属于对年龄结构的描述,B项不符合题意;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更的因素,不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C项符合题意;某种缘由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上升,属于对死亡率的描述,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4.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其次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A.4 000尾B.3 200尾C.1 600尾D.800尾解析:依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鲫鱼的总数为(200×160)/10=3 200(尾)。
答案:B5.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限制渔网网目大小以爱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无法推断解析:严格限制渔网网目大小以爱护鱼苗,可以提高幼年个体数的比例,适当削减成年和老年个体数的比例,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
新教材2024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基础检查]1.某水产探讨全部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里养的是对虾,另外2个池塘里养的是鳎鱼。
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生物是( )A.1个群落B.1个物种C.2个种群D.8个种群解析:种群是指在确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形成的集合。
此处的确定空间范围指的是连在一起的自然区域,不能有间隔。
由题中信息可知,探讨所的8个池塘就是8个自然区域,每个区域内有一种生物。
对虾和鳎鱼不属于同一物种,因此8个池塘中共有2个物种,8个种群。
答案:D2.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可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幼年期(甲)、成年期(乙)及老年期(丙)3个层级。
比较这3个年龄层级的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想该种群将来的发展趋势。
下列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解析:若种群的3个年龄层级的关系为甲<乙<丙,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
答案:D3.预料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来人口数量的动态,主要依据( )A.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C.现有人口的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现有人口的性别比例解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以及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数量特征都能影响种群密度,但只有年龄结构可预料种群数量将来的动态。
答案:A4.(2024·山东卷)依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 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
假设鱼始终保持匀称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解析:依据题意“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依据标记重捕法有=,可得出x=20 000(条),A项正确。
《第3章 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试卷及答案_高中生物必修3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会因环境条件变化而波动B. 种群数量始终保持稳定不变C. 种群数量只受生物因素影响D. 种群数量只受非生物因素影响2、在描述种群动态变化时,以下哪个参数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率?()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自然增长率D. 寿命3、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A. 食物资源B. 疾病流行C. 天然灾害D. 人类活动4、在生物群落中,以下哪种关系最能体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A. 竞争关系B. 捕食关系C. 共生关系D. 繁殖关系5、在一个生态系统内,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环境条件变化B. 竞争关系C. 食物资源丰富程度D. 以上都是6、在“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A. 开始时B. 中期C. 末期D. 持续增长过程中7、以下哪项不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 出生率与死亡率B. 迁入率和迁出率C. 光照强度D. 食物供应8、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鼠是蛇的食物来源,以下哪项不是鼠种群数量变化对蛇种群数量的影响?A. 鼠数量增加,蛇数量增加B. 鼠数量减少,蛇数量减少C. 鼠数量波动,蛇数量波动D. 鼠数量稳定,蛇数量稳定9、以下哪项不是种群密度估算的方法?A. 标志重捕法B. 空间格局法C. 混合抽样法D. 逐个计数法 10、在生物种群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种群动态平衡的影响因素?A. 出生率与死亡率B. 迁入率与迁出率C. 气候变化D. 遗传多样性11、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中,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导致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A. 环境容纳量B. 食物供应C. 天敌数量D. 种群繁殖策略12、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反映种群未来的发展潜力,以下哪种年龄结构类型表示种群有较大的发展潜力?A. 年轻型B. 成熟型C. 老龄型D. 稳定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关于种群动态平衡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种群动态平衡是指种群数量稳定不变的状态B. 种群动态平衡是指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总体趋势保持稳定C. 种群动态平衡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不涉及种群数量的变化D. 种群动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涉及种群数量的变化和调整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种群动态平衡()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迁入率和迁出率C. 环境条件D.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3、在一定区域内,某种生物的数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含答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可出现波动B.由于田鼠被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C.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形增长,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它们的种群数量会出现波动,A项正确。
由于田鼠被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使再次捕获时被标记个体的比例降低,导致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的结果偏大,B项正确。
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受生活空间和天敌的影响,内蒙古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形增长,C项正确。
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可以大于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调查某种一年生植物的种群时有下列情形:只有80%的种子能发育成成熟植株,每株植物平均产400粒种子。
目前有a粒种子,则m年后种子数量为()A.0.8a·400m粒B.400a·0.8m粒C.a·320m粒m粒400粒种子,其中只有80%发育成成熟植株,即320株,则m年后变为320m株,现有a粒种子,则m年后种子数量为a·320m株。
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形的增长B.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4.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1图2(1)图1中的K/2对应图2中的点。
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练习含答案
专题17种群及其动态五年高考考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1.【新思维】(2022山东,12,2分)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 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
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答案A2.(2021山东,11,2分)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
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6只/公顷B.77只/公顷C.83只/公顷D.88只/公顷答案B3.(2023新课标,4,6分)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答案D4.(2022重庆,14,2分)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Ⅰ和Ⅱ为幼年期,Ⅲ和Ⅳ为成年期,Ⅴ和Ⅵ为老年期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形)答案B5.(2022海南,8,3分)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专题过关检测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专题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某湿地每年秋冬季节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长时间停栖,其中甚至有非常珍稀的鸟类——震旦鸦雀,这些鸟类的食物主要是湿地中的底栖动物(线虫类、贝壳类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该湿地某种候鸟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B.将人工繁殖的震旦鸦雀放生到该湿地,能提高震旦鸦雀的环境容纳量C.若震旦鸦雀种群数量过少,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D.可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土壤来调查该湿地地下线虫类群的丰富度答案 B2.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成体壳长一般为7~8 cm,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仅在雨后及夜间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后将持续呈现“J”形曲线增长B.非洲大蜗牛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C.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D.调查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答案 D3.在过去的两千年时间里,世界上约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灭绝。
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是鸟类保护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传统的标记重捕法对于生性隐秘、不易捕捉和观察的濒危鸟类而言调查难度大。
我国科学家发展出的鸣叫计数法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先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某种树莺的鸣唱,然后对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能精准地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鸣唱特点,并在野外较大种群(139只)中实现了基于鸣唱辨别个体的实验。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此方法对于鸟类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方法B.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内稳定性的特点C.此方法需要基于鸟类鸣唱具有显著个体间差异性的特点D.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答案 D4.某草场总面积为2 hm2,研究机构利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场的野兔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32 32 14 18重捕36 4 18 18A.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雄∶雌=8∶9B.该草原野兔种群的密度为134只/hm2C.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大D.性别比例决定种群密度答案 C5.珍稀植物鹅掌楸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落叶乔木,高度可达40米,胸径1米以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含答案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都采用标记重捕法B.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错误。
种群密度的大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仅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B项错误。
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C项正确。
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D项错误。
2.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C.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误将其他杂草计数在内:种群中个体总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若被标记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A项不符合题意。
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B项不符合题意。
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会导致统计数目偏少,使所得值偏小,C项符合题意。
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草计数在内,会导致统计数据偏大,D项不符合题意。
3.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最高值,然后逐年减少。
作出这一预测的依据是()A.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B.现有人口密度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
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 m2,但需随机取样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记重捕法调查的对象一定是动物“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表示,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00 m2,灌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6 m2,草本植物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 m2,A项正确。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测试题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1~2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对而不全得1分,共55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年龄结构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 =Nλt表示B.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中所有鱼类的总和B.生活在同一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具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4.近年来,美国人谈“鱼”色变,因为“亚洲鲤鱼”在美国境内泛滥成灾,在某些河流中已占鱼类总数的90%。
生物学家为了解美国境内某种“亚洲鲤鱼”的数量特征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其调查指标不包括( )A.该种“亚洲鲤鱼”的种群密度B.该种“亚洲鲤鱼”的年龄结构C.该种“亚洲鲤鱼”的产卵量D.该种“亚洲鲤鱼”的性别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使用样方法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辨别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
考点21种群及其动态(含解析)——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doc
考点21 种群及其动态——五年(2020—2024年)高考生物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4·浙江卷】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
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Ⅰ12.【2022·重庆卷】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稳定型和衰退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3.【2023·辽宁卷】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B.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C.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D. 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4.【2022·山东卷】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
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
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5.【2022·浙江卷】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
高考生物考点《种群及其动态和群落及其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种群及其动态和群落及其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越多,种间竞争就越激烈,对资源的利用就越不充分,C错误;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不能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D错误。
2.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答案:B解析: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A正确;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 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C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D正确。
3.某地两种藤壶共同固着于某一岩礁型海岸,星状小藤壶生活在较高处,藤壶生活在较低处(如图),若星状小藤壶幼体出现在藤壶的分布带,则存活时间很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有重叠,存在种间竞争B.两个物种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星状小藤壶的种群数量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D.调查潮间带藤壶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两个物种的分布有部分重叠,说明占有的生态位有重叠且存在种间竞争,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星状小藤壶生活在较高处,藤壶生活在较低处,两个物种的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星状小藤壶的生长受生物因素(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的共同影响,C错误;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藤壶固着在礁石上,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D错误。
生物的种群动态与环境适应测试题
生物的种群动态与环境适应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 年龄组成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种群密度D 性别比例2、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年龄组成属于()A 增长型B 稳定型C 衰退型D 不确定型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 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 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 人口男女性别比例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调查结果会偏小C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不能影响其生存和繁殖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 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 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D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7、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8、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C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1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B 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 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初生演替快D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B 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等有关C 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的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12、下列关于“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J”型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B 两种曲线的斜率分别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C “S”型曲线的形成是由于环境阻力的作用D “J”型曲线和“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13、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14、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B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5、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章测评
第1章测评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B.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C.调查我国长白山东北虎的种群密度,可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D.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2.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0%。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后除以种群密度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C.被标记的鼠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应为N t=N0λt,λ为1.013.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据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较大的阶段,种群的死亡率和迁出率通常较高B.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C.处于支配地位的种群,性别比例接近1∶1,出生率高于死亡率D.不利地段的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4.[日照期末]科研团队找到了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
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海拔2 100~4 100 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内约有20只雪豹。
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100 km2生活着3只雪豹。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雪豹的种群密度不适合采用样方法B.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D.若研究区域内有120只雪豹,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18只5.内分泌调节学说解释了某些哺乳动物周期性的数量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种群及其动态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1~2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对而不全得1分,共55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年龄结构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 =Nλt表示B.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3.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中所有鱼类的总和B.生活在同一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具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4.近年来,美国人谈“鱼”色变,因为“亚洲鲤鱼”在美国境内泛滥成灾,在某些河流中已占鱼类总数的90%。
生物学家为了解美国境内某种“亚洲鲤鱼”的数量特征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其调查指标不包括( )A.该种“亚洲鲤鱼”的种群密度B.该种“亚洲鲤鱼”的年龄结构C.该种“亚洲鲤鱼”的产卵量D.该种“亚洲鲤鱼”的性别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使用样方法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生活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辨别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
6.(2020山东日照五莲一中期末)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
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
随机设置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解析设种群中的总个体数为N,初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为32只,第二次捕获36只,其中标记的个体数为4只,则32/N=4/36,得N为288只,但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故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88÷2=144(只/hm2),A项错误;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高,B项错误;在两次捕获中,雌性个体数量是30,雄性个体数量是38,即雌性∶雄性的比例为15∶19,C项错误;由于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则1hm2有360个洞口,故洞口数∶黄鼠数=360∶144=2.5∶1,D项正确。
答案D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菌体解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导致计算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结果会偏大;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数值会偏小;D项为正常计数。
答案C8.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下图所示的结果。
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A.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C.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D.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解析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繁殖速度快,A项错误;吸取培养液前应先振荡,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B项错误;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产生的代谢废物增多,酵母菌的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酵母菌的生长,C项正确;F点与E点时对应的种群数量相同,但前者种群数量处于增长时期,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后者则处于种群衰退时期,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项错误。
答案C9.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别比例(♀∶♂)利于种群密度恢复解析岛屿环境相对封闭,排除了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因此决定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项正确;调查该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宜采用标记重捕法,B项正确;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性明显多于雄性,C项错误;由图可知,性别比例维持较低水平时种群数量相对较高,可见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别比例(♀∶♂)利于种群密度恢复,D项正确。
答案C10.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样方法,不需要对个体进行标记,A项错误;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常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个体数量较少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答案B1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种间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的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从图中看出,a种群的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其增长到一定阶段,受空间、资源及种群本身密度制约,其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b种群和a种群的关系为种间竞争关系,竞争程度应为从弱到强再到弱的动态变化。
答案C12.(2020山东潍坊高二期末)某地通过施用性引诱剂,干扰蝗虫的正常交尾,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原因是(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答案A13.右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小解析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多,所以种内竞争较a点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所以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如果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根据公式: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数量,由于重捕的标记个体数目偏小,则种群数量的估计值会偏大。
答案C14.蚜虫常聚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蚜虫的天敌。
对于蚜虫的防治,重在预防,避免虫害的发生。
关于蚜虫的调查与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B.取样时应选择蚜虫较为集中的地块C.样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蚜虫的种群密度D.引入七星瓢虫,可以彻底消灭蚜虫解析蚜虫属于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正确;取样时应随机取样,B项错误;样方法只能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项错误;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不会彻底消灭蚜虫,D项错误。
答案A1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得最快,故捕获家畜应在种群数量略大于K/2时进行,并使剩余量保持在K/2左右,这样既可较多地获得家畜,又能使家畜数量恢复得最快。
由题图可知,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略大于K/2,此时适合捕获。
答案D16.如图是种群数量特征间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①②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④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项正确;①②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项错误;④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项错误;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故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项错误。
答案A17.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根据月龄画成锥体,如图是施肥对某种苔草的月龄结构的影响。
苔草的幼枝具有更大的营养价值,它将吸引更多的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各月龄枝的百分比A.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月龄较大的分枝成为优势B.若在理想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呈“S”形C.养殖或释放五趾跳鼠的天敌或减少它们食物的来源等措施都可控制五趾跳鼠的数量D.施肥有利于苔草幼枝的发生,且对苔草施肥后,一段时间内五趾跳鼠的年龄结构类型最接近于稳定型解析图中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可使苔草月龄较小的分枝成为优势;在理想状态下给苔草施肥后,五趾跳鼠可因食物丰盛而呈近“J”形增长,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减少食物和释放天敌均可控制五趾跳鼠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