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ppt
合集下载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PPT课件
冬季利用温 室效应,使 蔬菜具有合 适的生长环 境,增强光 合作用,合 成有机物.
温室的保温原理
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 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 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 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自然界的碳循环
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
根据玻璃罩为模板,设计图表模型来 表示自然界氧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O2
C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自然界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食物腐烂
自然界里的氧
元素以O2、CO2、 水的形式存在
……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 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置绿色植物,晚上拿出室外
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CO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 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 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 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 数量大至相等。
碳循环
讨论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感受什么是温室效应
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 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 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
透明玻璃
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
璃是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 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
你能说说反季蔬菜的生产原理吗?
温室效应对地球所带来什么 温室效应 负后果?
温室的保温原理
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 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玻 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 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自然界的碳循环
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
根据玻璃罩为模板,设计图表模型来 表示自然界氧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O2
C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自然界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物质燃烧 食物腐烂
自然界里的氧
元素以O2、CO2、 水的形式存在
……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1.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 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置绿色植物,晚上拿出室外
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CO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 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 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 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 数量大至相等。
碳循环
讨论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感受什么是温室效应
取二只塑料杯,各装一半的清水,在一只杯上盖 一块玻璃片,把它们同时在太阳下晒1小时左右, 分别测量水温,进行比较。
透明玻璃
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
璃是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 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
你能说说反季蔬菜的生产原理吗?
温室效应对地球所带来什么 温室效应 负后果?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
一、导入新课
【导入】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 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臭氧分子(O3)含有3个氧原子,是氧 气(O2 )的同素异形体;一种蓝色、 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紫外线
O2
2O
O + O2
O3
臭氧不稳定:O3
O + O2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臭氧层对人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太阳光中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 合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措施】 ①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改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③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非化石能源(如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④控制人口增长。
三、温室效应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B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思考】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 置绿色植物。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思考】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适当补充二 氧化碳,肥水管 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
一、导入新课
【导入】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 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臭氧分子(O3)含有3个氧原子,是氧 气(O2 )的同素异形体;一种蓝色、 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
紫外线
O2
2O
O + O2
O3
臭氧不稳定:O3
O + O2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臭氧层对人和生物有什么影响? 太阳光中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 合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D.以上都是
【措施】 ①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改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③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非化石能源(如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④控制人口增长。
三、温室效应
四、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B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思考】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白天放 置绿色植物。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思考】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人工适当补充二 氧化碳,肥水管 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22张)
三、温室效应
学以致用: 利用碳的循环分析,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温室 效应的加剧?
①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和利用燃料,寻找新 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保护森林和植被,制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 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 ③控制人口激增。
本节小结
自 然 界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光合作用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是: 植物光合作用 。
2、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
(1)
生物呼吸作用
;
(2) 各种燃烧现象
;
(3)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现象
。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酶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光
二氧化碳+水 叶绿素
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 然 界 中 的 碳 、 氧 循 环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 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 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 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 自然界的平衡,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问题:在自然界中,生物在不断地进行呼吸消耗氧气,产生
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 是否又会因此而减少呢?
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讨论:
1.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呆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鱼缸内的鱼养多了,鱼会因为缺氧而上 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 溶解的氧气含量上升?
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pptx
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大气在不停地运动,氧气可以从含量多的地方向含量少的地方扩散。 因此,尽管到了冬天,北方的人们也没有缺氧的感觉。]2)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空气保持 清新?[放置空气清新剂、开窗通风、白天放置绿色植物等,都可以使室内保持空气清新。]3)如图的生态球,把 一定量的水、一条小鱼、水草密封在一透明玻璃球内制成“生态球,球内的小鱼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生态球能美化 居室,请说说制作生态球的原理。[光照及水中的二氧化碳让绿色植物(藻类等)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它 们也会消耗水中的无机营养物;小鱼等动物吸入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并以藻类等为食物,排出废物;细菌则把 小鱼等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营养物,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使用。因此,生态球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
类)又成为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 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 态系统的碳循环。3、碳循环与氧循环的关系: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在自然
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 ,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一一氧平衡。 除了碳、氧元素循环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着氮、磷、
变6、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 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越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
类)又成为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 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第三种形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 态系统的碳循环。3、碳循环与氧循环的关系: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在自然
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 ,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一一氧平衡。 除了碳、氧元素循环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着氮、磷、
变6、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测定装置,测定仪的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分析仪可以测出植物从叶 室内的空气中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越大表示越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12张全)
练习:
1、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C )
A. 开窗
B. 在室内增添盆栽
C. 夜晚在屋内放置绿色植物 D. 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2、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__色__植__物__ 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 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_有__机__物__和__氧__气_,进而通过多条 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 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 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 __细__菌__、__真__菌__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 _二__氧__化__碳__的排放,进而加剧_温__室__效__应___。
温室效应
3、温室气体有哪些?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态烃、氮的 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
三、温室效应
假如把地球比喻成一个巨大的“温室”, 那么“玻璃”就相当于_二__氧__化__碳_____ 【思考】“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
些措施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适度的温室效应——保持气温恒定,合适生物生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 防治措施——控制矿物燃烧,开发新能源;制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等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
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 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__呼_1_)_吸_绿_作色用植将物C通O过2排__放光__到合__大_作气用中吸。取CO2,又通过
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件)
精品
新知讲解
碳循环途径
CO2 光 光合作用 有机物 植物呼吸作用 →CO2 D
CO2 光
光合 作用
CO2 光
光合 作用
A
有机物 动植物吸收→体内氧化→ CO2
a
有机 物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
CO2 光
光合 作用
有机 物
动植物残体 →地下漫长反应 →煤、石油、天然气→CO2
精品
新知讲解
氧又是地壳里含量最
多、分布最广的元素。
D
蜡烛
燃烧
a
O2
CO2
A
B
植物光 合作用
精品
新知讲解
碳循环
碳的存在
碳是地球上拥有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
D
碳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岩石和生物体中,并A循环不止。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
素,也是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a 素。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碳 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
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至相等。 a
碳循环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 碳通过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精品
新知讲解
碳 循 环
碳循环
D
A a
精品
新知讲解
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
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绿色植物经光合 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化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 在植物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返 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地热能等) 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③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 森林蓄养水源,调节气温。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减少碳排放
总结词
减少碳排放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的 关键措施之一,需要从源头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
1.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替代化石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
3. 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汽车使用、 节约用电等,从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 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词
1. 科技创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研发 更高效的发动机、照明设备等。
2和实施能效标准,要求产品或建筑达 到一定的能效指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 、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氧循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对氧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
氧循环的过程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和水生藻类利用太阳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 糖,并释放氧气。这是氧气的
主要来源。
呼吸作用
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将葡萄糖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人为产生氧 气的过程,同时释放大量的二 氧化碳。
人类活动对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影 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
题。
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失衡, 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枯竭
过度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自然资源的 消耗,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05
CHAPTER
如何保护氧循环和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课件(初中科学)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 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取短波紫外线。
(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散布。 (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 (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 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臭氧化学式:O3
(1)来源:
紫外线 O2=====2O O+O2====O3
紫外线 3O2===========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散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 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生物起保护作 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 温度的影响 (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 的结论有? 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
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中氧循环
O3
O2
1
光合作用 C2O2
3
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
1. 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 溶解氧增加, 分析哪种方法最好?
2. 房间内门窗紧闭, 人会怎么样? 3. 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
合理? 4.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源自物增产.B 18℃ 21℃
19.5 ℃
C 18℃ 22℃
21℃
D 18℃ 23℃
22.5 ℃
【实验分析与说明】 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1、四个集气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对__照_______; 【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__氧_化__碳__是_温__室__气_体__;_.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严重 【反思与评价】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要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 _大__力__植__树__造__林__、__对__煤__和__石__油__等__化__石__燃__料__进__行__综__合__利__用。、使用清洁能 源、开发新能源等。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 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取短波紫外线。
(1)臭氧化学式、来源、性质、散布。 (2)臭氧层的作用,对人和生物有哪些影响? (3)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这种现象是怎么 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 (4)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臭氧化学式:O3
(1)来源:
紫外线 O2=====2O O+O2====O3
紫外线 3O2===========2O3
(2)臭氧的性质:是一种蓝色带腥臭味的气体,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散布: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 20—35千米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生物起保护作 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的含量对空气 温度的影响 (2)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该实验可以得出 的结论有? 空气中CO2含量越高,空气的温度升高越快
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然界中氧循环
O3
O2
1
光合作用 C2O2
3
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
根据氧循环原理分析问题
1. 换水、用增氧泵、放养水草都能使鱼缸内水的 溶解氧增加, 分析哪种方法最好?
2. 房间内门窗紧闭, 人会怎么样? 3. 有人在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气保持清新是否
合理? 4.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源自物增产.B 18℃ 21℃
19.5 ℃
C 18℃ 22℃
21℃
D 18℃ 23℃
22.5 ℃
【实验分析与说明】 使得本实验中四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1、四个集气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A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对__照_______; 【实验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目的,结合表中实验数据,该实验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__氧_化__碳__是_温__室__气_体__;_.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严重 【反思与评价】结合本次探究的结论,要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 _大__力__植__树__造__林__、__对__煤__和__石__油__等__化__石__燃__料__进__行__综__合__利__用。、使用清洁能 源、开发新能源等。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PPT教学课件
4.氧循环的意义:能够使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典例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生活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C.在室内多放点盆栽 D.装空气清新装置
C
[解析] 空气清新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室内的光照总体上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处于与人争夺氧气的状态,不利于室内氧气含量的提高。
(2)请写出图二中 <m></m>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二中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 水+能量。
B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题型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典例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教材第117页读图: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2.碳循环的意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以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
3.碳—氧平衡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典例1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生活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室内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 B.在阳台上种花C.在室内多放点盆栽 D.装空气清新装置
C
[解析] 空气清新主要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室内的光照总体上是不充足的,尤其是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处于与人争夺氧气的状态,不利于室内氧气含量的提高。
(2)请写出图二中 <m></m>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二中 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 水+能量。
B
[解析]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题型 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典例4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知识点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教材第117页读图: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2.碳循环的意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以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
3.碳—氧平衡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PPT教学课件
Ben: Do you want to go to an action
movie?
Sally: No, I don’t like action movies.
Ben: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Sally: I like documentaries. What kind
tragedy
comedies 喜剧片
action movies 动作片
kinds of movies
thrillers 恐怖片
Cartoons 动画片
documentaries 纪录片
1a Mach the kinds of movies with the posters.
1. action moviea
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树为什么会生长?
光合作用
6CO2+6H2O ====== C6H12O6+6O2
葡萄糖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三大元素 是什么?
碳元素、 氢元素、氧元素
C
H
O
地球上拥有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
广泛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岩石和生物 体中,并循环不止
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 的基本元素,是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 主要元素
思考:
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 法使空气保持清新?
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 产?
适当地放几盆植物盆栽可以增加室内氧含 量,而大棚里可以通一些二氧化碳以增加 光合作用
全球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变化
石油的形成
燃烧 释放
二氧化碳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被消耗的? 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又有哪些?
植物 光合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 作用、有机物 的燃烧以及微 生物的分解。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CO2
光合 作用 有机 物
植物 呼吸 作用 动物吸收 体内 氧化
动植物残体
微生物的分解
煤、石油、 天然气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小朱同学很喜欢养花,并且在每天睡觉前 在床前放几瓶花,认为这样房间里的环境优 雅且可以在睡觉时呼吸更多的氧气。请你分 析小朱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答:不对,因为植物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 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在晚上黑暗的条件 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 氧化碳,会使房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氧气含量减小,这样做反而对人的健康不利。
鱼缸内养的鱼多了,鱼会因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有什 么办法让鱼缸内提供鱼呼吸的溶解的氧气增多呢?
进行换水
使用增氧泵
养水草(绿
色植物)
……
一个人每天消耗氧气0.8千克, 地球上的人接近70多亿,每天要消耗 多少氧气?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 缺氧呢?
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 的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几乎没有变化。
讨论:谈谈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 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 1、“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
升,因而地球两极冰山和冰川开始融 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最终可能会使沿 海城市和农田被淹没。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生态平衡破 坏。 3、一些流行病发生和传播。
燃烧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人类大量燃烧煤 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 样的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大 幅升高,破坏自然界的碳循 环平衡,带来温室效应等一 系列巨大的自然灾害。
三、碳循环的破坏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会产生 温室效应? 实验 感受什么是温室效应
实验现象:_温__度__左__低__右_高
消
耗
氧 气
生物呼吸
的 物质的燃烧
途 微生物的
径 氧化分解
植物 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的途径
自然界氧循环对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氧气不断的被消耗,又不断的产 生,实现物质之间转化和循环、 平衡,使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基 本保持不变。这也是生命赖以生 存的基础。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都掉光了, 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缺 氧的感觉吗?
2、近些年,广州等地家里流行一种生态球,其结 构是外部用透明玻璃制成的密封球,球内有水, 水中有几尾小鱼,还有一些水草等。请你分析这 种球放在家里的什么位置较为合适,为什么?并 说明球内水草和小鱼能共同长期生存的原因。
2、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B)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
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C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
4、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
即使北方的植物不光合作用了,可是地球的 其他地方照样会有很多很多的绿色植物在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通过地球大气循 环在全球进行气体环流。
1.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 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是( A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合成臭氧 D、生物的呼吸作用
2. 养有金鱼的缸内,常养些水草,它对金鱼的作 用是( A ) A、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于金鱼的呼吸 B、使金鱼有较好的活动场所 C、增加美观 D、使金鱼获得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
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
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
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
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
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
应。其中正确的是( B )
动物摄取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时,吸收了碳元素。
3、哪些过程可使绿色植物转化成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枯枝败叶腐败
4、动物在哪一生理过程中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C 1、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如下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解释原因:右边杯子热量不
易散失。
透明玻璃
温室的保温原理
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 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 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假如把这个温室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地球,那么玻
璃是什么?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 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 “温室效应”。
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如图,将玻璃钟罩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
儿会出现什么现象?
蜡烛会熄灭
有什么办法在保留钟罩的前提下让蜡烛
燃烧久一点?
你的结论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这个模型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是什么? 产生氧气的途径又是什么?
钟罩蜡烛内蜡烛植燃物呼烧等消 耗氧燃烧气,同吸时作用绿色植 物光合植作物用又释放出 氧气光,合存作在用着一个小 范围内的氧循环。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来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怎样防治
温室效应?
①控制矿物燃料的 燃烧,合理开发、 合理利用燃料,寻 找新能源,如:太 阳能、生物能、地 热等以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故。 ②保护森林、保护植 被,禁止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利用森林 涵养水源,调节气温。
③控制人口激增。
如图显示了自 然界中的一个 简单的碳循环 过程。根据图 中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1、哪些过程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 2、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你能设计图表模型来表示玻璃罩内氧循 环过程吗?
蜡烛 燃烧
O2
CO2
植物 光合作用
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 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呼吸一下新 我们也要吸进O2, 煤、石油和天然气
鲜空气 呼出CO2
燃料燃烧时也需要O2
金属的锈蚀、 食物的腐败、 动植物尸体的 分解等也需要 O2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