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史杂谈 一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作为轻颗粒,用高尔夫球和塑料球作为重颗粒来模拟雪崩时出现的头尾结构;还有人提出了新的泥石流的混合模型.其它在非线性波、可压缩流、磁流体、环境流、拓扑流、地质流、气泡与空化、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等方面都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论文,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最后,必须一提的是L igh th ill 教授的闭幕式上作了“台风、飓风和流体力学”的大会报告,用大量的、详尽的资料生动地介绍了风暴的形成、特点和所造
成的灾害.其中部分内容和观点曾在1992年北京召开
的“强热带风暴灾害”国际会议上作过介绍. 总之,这次大会是4年来流体力学领域进展的一次检阅,反映了国际上近期研究的一个侧面,其动向和进展是值得我们注意或借鉴的.
(何友声供稿)}
力学史杂谈(一)—(三)
武际可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100871)
(一)汉语中“力学”一词考源
摘要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说明汉语中“力学”一词的
来源.
关键词 力学,重学
将西文M echanics 一词译为
“力学”是何人开始的呢?这人不是力学家,也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大翻译家严复(1853~1921)(图1).
图1
严复在他翻译英国自然科学家赫胥黎(T .H .H ux 2
ley ,1825
~1895)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序言(严译书名为《天演论》
)中说:“夫西学之最为切实而执其例可以御蕃变者. 名、数、质、力四者之学是己”
(图2).这里严复的名学指逻辑学,数学与力学即今之数学、力学、质学指今之化学.严复译这本书的时间是1895年,第1版是1898年,这是迄今所知在汉语中用“力学”一词统括今之力学内容的最早的版本.
图2
在中文的力学文献中最早的是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由意大利传教士邓玉函(T errenz ,Jean 1576~1630)与华人王征合译的《远西奇器图说》一书,书中称力学为“力艺”或“重学”.
清朝时期,英国人爱约瑟(1823~1905)与李善兰
4
6力学与实践
(1811~1882)合译英国力学家胡威立(W illiam W hew ell,1794~1866)的力学著作《初等力学教程》译名为《重学》.之后李善兰又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合译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译名为《奈端重学》,但未出版.
直到1890年前后,英国人傅兰雅(J.F ryer,1839~1928)以汉语书写自然科学基础教材《格致须知》时,其中有一章为《重学》,一章为《力学》.然而在他的行文中看出,重学分两部分,一为静重学,一为动重学,后者也称为力学.即是说,他将今动力学部分称为力学,还不是现今意义下的力学.
所以说,严复实是将“M echanics”译为“力学”的第1人.而且他也是中国人自己学通外语,从外文译成中文译书的第1人.在他之前的翻译家,大多是由外国人口授,中国人笔录的合作翻译.少量是由外国人译为汉语的.
在汉语中,古文行文中亦有“力学”一词,但那是指努力学习之意,与自然科学中之“力学”含义没有关系.
(注:文中图片引自:《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 1982年)
(二)早期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人送上门来的
摘要 列举历史史实说明早期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传进中国的.
关键词 重学,格致须知
19世纪末在中国致力于介绍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英国人傅兰雅(J.F ryer1839~1928)于1890年前后,在他编写的《格致须知》的《重学》一卷的引言中,有如下一段话:“至于重学,不但今人无讲求者,即古书亦不论及,且无其名目.可知华人无此学也.自中西互通,有西人之通中西两文者,翻译重学一书,兼明格致算学二理”.
傅兰雅(图3)是1861年来中国的,1896年离华赴美,在中国的35年间,主要从事翻译介绍西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他一生中共译书129种之多,还有著述如《格致须知》等多部.傅兰雅的这段话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力学,还说明早期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人送上门来的.
事实上,中国古代虽然力学知识源远流长,各种古籍记载中,有丰富的力学知识的积累.但是这些知识与西方系统的力学知识相比,还远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
.
图3
其次,中国早期的力学著作正是象邓玉函、伟烈亚力等西方人士带来中国并同中国人王征、李善兰等合作译为中文的.
按照傅兰雅的说法,是否会否定和无视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呢?不会的,它恰能使我们看到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不足,而虚心学习,引进外来文化. 在力学领域尤其是这样,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中国力学的发展历史更加证明之一论断的正确性.最早的一批力学家大都是留学归来的学者,然后在国内培养新的一代力学学者.而且即使在力学学科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还要不断重视与外国学者的交流,还要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在明清两代,长达三、四百年的历史中,不乏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应当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但由于守旧势力过强,采用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造成力学传来中国并逐步普及并认识其重要性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直到1933年,才翻译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牛顿在1687年的重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傅兰雅这段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回味它会使我们振奋精神,使我们实行开放政策,使我们从不自满.须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注:文中图片引自: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三)钞票上的力学家
摘要 本文以钞票上印有牛顿、欧拉头像的事实说明力学家在社会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牛顿,欧拉,力学,数学,力学家
56
第19卷(1997年)第1期
钞票上的图案,世界各国都各有各的特点.有的
钞票上以政治家头像为主,如美国的美元.有的以政
治家与文化名人为主,如英磅,正面为伊丽沙白二世
头像,背面为文化名人.还有的既有政治家也有工农
兵知识分子群像,如中国的人民币.
著名的力学家的头像印在钞票上的有两位,一位
是牛顿,在1英镑背面印有他的半身像(图4),在双腿
上放着一本厚书,大约就是他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边上放着一台他发明的反射式望远镜,
再边上是一张表示星球运动轨迹的椭圆图.另一位是
欧拉, 在10瑞士法郎正面印着他的头像(图5).背景
上有隐约可见的数学曲线图.
图4 1英镑背面图
图5 10瑞士法郎正面图
牛顿与欧拉,的确是力学史上的两位显赫人物.
牛顿(1642~1727),除了同莱布尼兹共同发明微积分
外,还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总结出的运动三
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天体的运行规
律,并且在它的指引下得到一系列天文学的新发现.
牛顿力学原理还是整个物理学与自然科学精密化的开
始.
欧拉(1707~1782)是一位多产的数学家、力学家.
他是一位力学上的通才.在后来力学发展的3个主要方
向:一般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上都做出了奠基性
的工作:刚体绕固定点运动的欧拉方程、理想流体运动
的欧拉方程、非线性弹性杆理论.欧拉的非凡,还在于
他不幸于1735年右眼失明,到1766年另一眼也失明
了,然而他仍勤奋工作,工作进度并没有减慢.他一生
写过800多篇文章.他的成果遍布在数学、力学的每一
个方向上.直到他逝世后35年,他的著作方被全部出
版.现在我们通用的自然对数底超越数符号e与函数
符号f( )就是他引进的.
牛顿出生在英国,欧拉出生在瑞士.这两位力学
家、数学家不仅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 也是属于全人
类的.所以将他们的像印在钞票上,以便广为人知,实
在是一项非常聪明之举.
66力学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