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断点回归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jump, I will not jump!断点回归的连续性假设
断点回归RD是当代社会科学因果推断的最基本无害的大招之一。比如我们要研究上一本大学是否能提高一个人的工资,如果直接对比上了一本大学和没上一本大学群体的工资,可能会因为上一本大学的天生能力更强而得出有偏误的结论,而能力等不可观测变量无法控制。RD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观察一本线附近上下几分学生的工资。比一本线低2分、1分的人工资差距不大,高2分、1分的差距也不大,但比一本线低1分的和正好达线的工资上有个跳跃,那这个跳跃就是一本大学对工资的作用。一本线产生了一个天然的跳跃(两侧的人分别上一本和二本),如果在一本线两侧我们也看到了关注变量(工资)的跳跃,那么就识别了因果效应。
直觉上来看,RD的成立还需要一个关键假设:一本线产生了一个天然的跳跃,但一本线附近学生各特征不能有跳跃!否则就混淆了一本大学对工资的作用。这就是连续性假设。
1、断点回归背景介绍
Thistlethwaite and Campbell(1960)使用了RD方法后的40年,RD并没有在经济学中大规模使用,一大原因就是RD太像自然科学的随机实验了,太不像经济学传统方法了(比如上周我们BLUE_OLS读Black(1999)关于择校会使房价上升的论文(”Do better schools matter? Parental valua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该文利用学区边界推断因果,应该说思想跟RD 很像,但没有按照RD框架来写,可能的原因是作者写作年代RD还并不流行)。直到Hahn, Todd, and van der Klaauw(2001)把RD纳入到了我们熟悉的“反事实因果推断”框架下,如下图(原文图2)。
我们把断点看成一种treatment,断点右侧的是处理组,断点左侧的是控制组。可以观测到处理后的处理组,和未处理的控制组。在离断点很近的区间里(图中是X=2),控制组Y(0)观测不到的那段就可以作为处理组Y(1)观测到的那段的反事实,从而推断出因果效应。从这里能很清楚地看出“连续性假设”的重要性,如果违反连续性,就不能作为另一组的反事实。
但这里还存在两个难题:1.我们都知道连续性假设很重要,但该假设在经济学语言里很不传统,有点怪怪的。2.如果从“selection on observables”角度来看,我们通常的2个传统假设——ignorance(unconfoundedness)和overlap,在RD设计里,第一个假设天然满足,因为控制X后,断点两侧样本在是否处理上没有变差了(一侧D=1,一侧D=0);但overlap 肯定不满足,没有交叠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增加连续性假设,用来补偿overlap 不能满足。RD是不是valid,就取决于这个连续性假设。
2怎样用经济学语言表述连续性假设?
先看一个RD的最简单设定形式:
这里,W不需要假定外生,只要前定于V;并且不需要附加W、U、V之间关系的假设。下面就可以给“连续性假设”下定义了。
还是以考一本大学为例,假设大家目标都是考上一本,过一本线就行,分数再高也意义不大。x=0是一本线,黑色粗线代表Complete control,所有人的分数都刚好达线,完美控制,恰到好处一分不浪费。点线代表Precise control,即所有人都能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虽然不能确定自己具体分数,但能控制自己都考上一本,所以密度函数是截断的。虚线代表Imprecise control,即你可以部分控制自己的分数,比如多努力一些考上一本的概率就大,自己分数的分布就可以往右边推推,但是你不能确定你到底考多少分,也不能保证一定考上一本。
RD要求我们都是Imprecise control即可!即便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只要在断点处是Imprecise control即可,那么断点附近的Pr(W=w,U=u|X=x)就是连续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贝叶斯公式来看:
按照定义,如果我们是Imprecise control,那么f(x|W=w,U=u)就是连续的。这个东西连续,根据公式(3),Pr(W=w,U=u|X=x)就是连续的,此式连续,就意味着局部随机。即
局部随机了,RD设计在断点附近的两侧就拥有同样的分布。这也是RD吸引人的地方:只要有Imprecise control,则在断点附近就像随机试验一样好。
也就是说,RD设计通过断点处一个天然跳跃造成关注变量的跳跃,从而识别因果。重要前提连续性假设——因为Imprecise control,所以断点跳,(W,U)不跳。
由此,我们就可以进行因果推断了:
最后一步的公式化简靠的就是连续性假设。
3、那如何检验连续性呢?
我们无法直接检验Pr(W=w,U=u|X=x)的连续性,因为U不可观测。退而求其次,就检验可观测前定变量W在treatment group和control group之间的平衡性,这类似于其他因果推断检验的思路。可观测的都平衡,不可观测的可以预计也将平衡(当然,还有种补充性的检验方式。回顾公式(3),可以直接检验X本身的密度,如果存在跳跃,那就要怀疑RD 的可信性了)。
下面这个图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了RD和随机试验的关系。不过,RD的这个检验比随机试验的平衡性检验更重要,因为如果真的做随机试验了,那么W和U在2组之间就是平的了。然而Imprecise control这个完全是靠我们说的,所以更要给出令人信服的检验。
上图B部分展示了断点回归的核心内容——从You jump, I jump 到You jump, I will not jump。这也是每篇RD论文必汇报的内容,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关于连续性假设的故事。
比如之前我们公众号推送的Chen Yuyu et al.(2013)PNAS上那篇很火的“淮河RD-空气污染-北方人预期寿命少5.5年”,两副令人印象深刻的You jump, I jump 和You jump, I will not jump。
4、结语
这两个最基本内容做完后,RD论文的后续标准化流程就是各种稳健性检验:换换多次项形式、调调带宽、扩大缩小一下断点附近的样本、人为设置一个断点证伪检验、看看有没有data heaping,这里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