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安排:4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授课案例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明确决策的定义与类型,学会在不同的决策环境下运用基本的决策方法制定决策;了解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把握改善群体决策的三种基本方法;掌握不同的决策风格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决策的定义与特征
2. 简述决策的制定过程
3. 简述决策的制定方式
4. 掌握不同决策方法的运用
5.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难点:
1. 掌握不同决策方法的运用
复习思考题:
1. 决策的定义与特征
2. 简述决策的制定过程
3. 简述决策的制定方式
4. 掌握不同决策方法的运用
5.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6. 了解纳特和罗宾斯的决策风格理论
基本教学内容:
一、决策概述
二、决策过程
四、决策方法
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制定决策,但决策更多的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每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活动都包含决策,决策制定贯穿于管理的所有职能的过程之中。事实上,制定决策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是管理工作的同义语。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定义与特征
每个人不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内或组织的哪个领域,都在制定决策,都在两个或更多个方案中作出选择,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组织目标。对于决策,虽然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杨洪兰将决策定义为“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1996 );周三多等在《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999)中概括决策为“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认为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等。但在不同定义的背后蕴含着共同的内容和本质。
1、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是一个过程,一个在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过程。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我们将在第二节作详细介绍。
2、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决策的过程始之于发现问题和机会,其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
3、决策的主体是人,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非管理者。在组织中,不仅管理者要制定决策,非管理者,即组织员工也要作出决策。
4、制定决策的条件是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备选方案,就无所谓选择,无所谓决策了。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决策,就是组织中的人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实现组织目标,在几个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1.预见性。决策是一项立足现实却又面向未来的活动,而未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然而,人们不会甘心在未知的领域面前无所事事,他们希望能够对未来做出判断,以把握自己行动的方向。
2.选择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行动方案的确定,二者都离不开选择。一般而言,决策的内容完全可以简化为以下两方面的选择。(1)目标选择。决策目标就是决策者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结果的判断。(2)方案选择。在目标确定之后,就要为实现目标寻求有效的途径,即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方案拟定并非多多益善,因为人们不得不考虑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但只提出一种方案肯定也不是可取
的做法。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只有一个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1631年,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声称允许顾客进行挑选,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准挑选离围栏门最近的那匹马。但实际上等于不让挑选,“霍布森选择”由此得名。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况非常严峻,无其他路可走,霍布森选择也有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如韩信的“背水之战”。但原则上讲,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这主要还是想鼓励人们探求更多的路,摆脱惟一选择的困境,力争从多种方案中择优。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备选方案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其优劣不可能凭空做出判断,只有通过综合的比较和评估,才能发现备选方案中哪个最
3.主观性。决策是人做出的,所以必然受到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二、决策的分类
(一)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
1.长期决策:事关组织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2.短期决策: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
(二)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
1.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
2.战术/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部有关战略决策的贯彻和执行的决策。
3.业务决策:是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具体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三)按决策的主体划分:
1.集体决策: 决策权由集体共同掌握的决策。
2.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是决策权集中于个人的决策。
(四)按决策的起点划分:
1.初始决策:零起点决策
2.追踪决策:对以前决策的修订或发展
(五)按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划分:
1.程序化决策:常规决策,处理例行问题。
2.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决策,处理例外问题。
(六)按照决策中可选方案的数量划分:
开关式决策: 即在两种可选方案中,二者择其一,要么A ,要么B ;
旋钮式:是在多种可选方案 (三者或三者以上)中进行选择,被称之为旋钮式决策。 三、决策制定的环境划分及方法
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通常会面临三种环境或情况:确定性环境、风险性环境和不确定性环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管理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制定决策。
(一)确定性环境
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确定性环境是最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信息资料是确定的,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的优劣比较和预期结果是明确的,决策选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政府财政部门决定在哪一个银行存入超额的政府基金时,他们确切地直到每一家银行提供的利息,以及计算出将从基金中得到多少回报。
在确定性环境下制定的决策称为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最早起源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紧张的阶段,为了抵御纳粹德国的猛烈进攻,英军指挥部委托六位科学家研究如何动用其有限的军用物资来获得最大战果,从而形成了最早的线性规划问题。后来,
在逐步发展之后,线性规划的方法被广泛
线性规划就是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为最优的问题。在线性规划问题中,首先必须明确影响目标的变量,根据不同变量间的关系列出目标函数方程式,然后具体地列出问题的约束条件或约束方程式,这些约束方程式都只能是线性方程。在具体的决策问题中,“目标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达的决策者的目的(如产量、利润、成本等),“约束条件”是对目标或变量
案例: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桌子和椅子,它们都要经过制造和装配两道工序,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假设市场状况良好,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卖出去,试问何种组合的产品使企业利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