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排序题应该这样做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排序题应该这样做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目是出题人故意将原本通顺的一段文字打乱顺序,要求考生根据各分句之间的相关提示信息对这段话进行调整安排,使之恢复通顺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排序题。
每次考试基本都能找到排序题的身影,足见考官对这一题型的青睐。
很多考生在做题时,普遍有这样的体会——耗费了很长时间却还是没能将正确答案选出来。
那么,到底如何快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呢?总体来说,解题方法是“先看选项,确定首句;同时注意结合选项分析句间关系,顺读选项;最后找出正确答案。
”一、巧借选项确定首句之所以先看选项是因为如果考生自己对题干分句进行排列的话,可能会列出很多种情况,而所给四个选项无形中就为我们缩小了思考范围,正确答案定在其中。
而且选项所提供的首句也是确定的,一定程度上会给我们暗示。
只要我们掌握了哪些分句可以做首句,哪些分句不适合做首句,我们就可以更轻松地锁定正确选项。
那么,哪些句子适合做首句呢?一般来讲,引用观点、背景铺垫类适合做首句,应该优先考虑。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具有哪些特征的句子不适合做首句,当我们对此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将一些选项直接排除掉,避免浪费时间。
一般来说,反面论证(否则、不然等)、指代类词语(这,此等)、补充类(当然、也、又等)、结论类词语(因此、所以、终于等)等不适合做首句。
比如“否则我就开枪了”“这不对”“他也是”“所以,他是个好人”这些句子如果放在首句会显得突兀,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觉得莫名其妙。
二、结合句间关系判定先后当然,在实际考试的时候,一般仅仅通过首句还无法直接确定答案,此时还需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哪些句子是要连接在一起的,不能分割。
通常可以从“关联词、时空顺序、重复话题”这几个方面来观察分句间的联系。
具体来看关联词,比如分句③出现了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而分句⑥中又出现了“是因为”,那我们就需要优先考虑将⑥和③组合在一起。
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的作答核心要点
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的作答核心要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语句排序题目在行测试卷上经常出现。
排序题目的特点是耗时较长,要么是考生的准确率不高;要么是挤占了考生过多的作答时间。
此题型的作答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所以华图小编为参加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跟大家谈谈语句排序题目的作答核心要点。
一、观察选项,排除错误观察各项的首句,选项中设置的高频次的首句,往往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
排除不能做逻辑起点但又位于句首的选项。
不能做首句的情况:1、指示代词(它、他、她;它们、他们、她们;这、那;这些、那些等)2、转折词(但是、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等)3、关联词后半部分(“因为......所以......”中的“所以”开头的句子)4、并列关系的后半部分(另一方面、同时等)5、含有总结性的句子6、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二、阅读语句、寻找关系找包含关键词的特征句,通过确认相邻项的位置关系,确定选项。
以下情况往往相邻1、指代词及其所指代内容2、关联词语3、重复性词语4、顺序词5、转折词6、递进词7、顺承词此外,提示时间的词语,往往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可判断大致位置。
(若为倒叙的材料,材料中定有提示词。
但此种情况在历年的真题试卷中较为少见。
)还有总结性词,一般位于材料后部(注:材料后部并不等同于尾句)三、通读全文、梳理行文脉络明确了一个材料的中心,及各分句的关系。
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很明了了。
从位置角度分析:中心句常位于段首、段尾。
从结构层面分析:“观点-论证”的结构,分析论证的内容,间接判断出观点为中心句。
例如:①在这里,人们已经从浮躁的、高速的城市发展中沉淀下来,希望获得内在的平衡②二十多年以来,从外表上看,那里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巨大③整个城市显得平和恬静④每年,我仍旧有机会飞往硅谷,参加各种年会⑤包括节能减排的新举措⑥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它注入各种生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解题技巧和方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解题技巧和方法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了解到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从2015年开始,行测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套试卷,跟申论同步。
均为客观性真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省级以上”总题量为135道,“副省及以下”总题量130道。
主要差别在数量关系题和资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
下面,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策略一:确定首句,排除干扰选项。
代词一般不做首句,因为代词往往指代其他内容,放在首句易造成语义不清晰。
如选项中首句是代词,可直接排除。
策略二:把握话题衔接。
一个文段有一个中心话题,而中心话题是由无数个小话题组成,所以把握住了小话题的衔接,也就把握住整个文段的脉络。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道题目:【例1】①通过龙场悟道,阳明先生不但发现了一切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之人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同时还给人们指引了一条成圣的道路。
②他的思想在大多数人眼中虽如阳春白雪,却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明先生乃一“立功、立德、立言”的大儒圣贤。
④即证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⑤他于500年前,在贵州龙场这个天高皇帝远、蛇蝎满地的地方,实现了一次惊天动地的“龙场悟道”A.③⑤②④①B.②①③⑤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②⑤①②【答案】C.中公解析:首先根据首句排除,第②句以“他”开头,指代不明,故不能做首句,根据写作思路⑤提出龙场悟道,④是龙场悟道的同义转述,①是通过农场悟道发现的道理,故正确顺序应该是⑤④①,答案选C。
【例2】①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包天笑等人在南京路上开了个照相馆,专门找妓女免费拍照,但照相馆拥有照片的版权,可以将其刊登在杂志的封面上。
②1909年《小说时报》创刊时,编辑包天笑就使用了效果更真实的日本进口拍摄设备,计划要用照片来做杂志封面。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应该这么做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应该这么做
句排序题是言语中一种所谓的付出和收获明显不成正比的题目,“为撒”这样说嘞?
首先比较难,其次耗时长!
那该咋做呢?
张丽同学摆摆手:不要太纠结,上来读文章就好,想那么多没用!
图图:那你一道题多长时间?
张丽:呃…,4分钟…
图图:嘻嘻,小傻瓜,考试要求最多1分钟,4分钟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排序题有点特殊,应该先从选项入手,再根据选项中句子的特点回到原文中确定首句,然后结合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搞定啦!不信,来看个“栗子”!
【例题】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
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
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
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②
B.④③②①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③②⑤①
【解析】本题应先从选项入手,会发现A和C,首句都是①,B和D,首句是④,那么我们回到原文只需要对比①和④两句话即可,而根据①和④两句话中包含的时间状语排序,
明显“距今七、八千年”早于“商代”,因此④在①的前面。
接着观察选项B和D,只需比较最后三句话,而“此后”明显是结论性的引导词,适合放在尾句,所以答案就选择B。
总结下:对于排序题,大家切忌习惯性的先看文段,而是从选项入手,有针对性的看文段,并判定剩余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排除干扰选项,这样,就能轻松搞定排序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解题有技巧 语句排序有方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解题有技巧语句排序有方法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言语理解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行测中的哪类题目叫做语句排序题呢?语句排序就是题目给出4-6句话,让考生们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它排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段落。
一般的问法为:“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中公教育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语句排序的小技巧。
当考生们面对这一类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将题目读一遍然后一个一个的按照自己的顺序去排,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出错,还非常的浪费时间,所以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不建议这样去做。
这个时候就有考生有问题了“不这样做我们怎么做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有一个能够快速解答语句排序类题目的小技巧——观察选项,排除错误。
在做语句排序题目的时候应从选项入手,去进行快速的排除。
先看选项,选项中哪些句子被排在首句,我们可以根据首句一些特点去进行选项排除。
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哪些句子能做首句,哪些句子不能做首句。
不能做首句的句子:(1)指代词、人称代词开头的句子一般不能做首句(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后者不能做首句(3)并列句的后半句不那个做首句(4)含有总结词的句子不做首句(5)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能做首句的句子:(1)总领全文的句子(观点句、总括句)(2)引出话题的句子规律已经告诉大家了,那我们就拿一道题目来小试牛刀,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好用。
例题:①据此,海岛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击岛四大类型②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来③尽管海岛面貌千姿百态,人们仍然能找到其中的规律性④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⑤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关系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A.③②④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①④⑤②③D.②③①④⑤【答案】A。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该如何作答.doc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该如何作答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该如何作答2017-07-10 15:02:08 公务员考试网文章来源:华图教育语句排序题目在国考行测试卷上经常出现。
排序题目的特点是耗时较长,要么是考生的准确率不高;要么是挤占了考生过多的作答时间。
此题型的作答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所以今天华图教育来跟大家谈谈语句排序题目的作答核心要点。
一、观察选项,排除错误观察各项的首句,选项中设置的高频次的首句,往往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
排除不能做逻辑起点但又位于句首的选项。
不能做首句的情况:1、指示代词(它、他、她;它们、他们、她们;这、那;这些、那些等)2、转折词(但是、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等)3、关联词后半部分( 因为......所以...... 中的所以开头的句子)4、并列关系的后半部分(另一方面、同时等)5、含有总结性的句子6、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二、阅读语句、寻找关系找包含关键词的特征句,通过确认相邻项的位置关系,确定选项。
以下情况往往相邻1、指代词及其所指代内容2、关联词语3、重复性词语4、顺序词5、转折词6、递进词7、顺承词此外,提示时间的词语,往往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可判断大致位置。
(若为倒叙的材料,材料中定有提示词。
但此种情况在历年的真题试卷中较为少见。
)还有总结性词,一般位于材料后部(注:材料后部并不等同于尾句)三、通读全文、梳理行文脉络明确了一个材料的中心,及各分句的关系。
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很明了了。
从位置角度分析:中心句常位于段首、段尾。
从结构层面分析:观点-论证的结构,分析论证的内容,间接判断出观点为中心句。
例如:①在这里,人们已经从浮躁的、高速的城市发展中沉淀下来,希望获得内在的平衡②二十多年以来,从外表上看,那里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巨大③整个城市显得平和恬静④每年,我仍旧有机会飞往硅谷,参加各种年会⑤包括节能减排的新举措⑥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它注入各种生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技巧总结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技巧总结语句排序是言语里的一种常考题型,一般是给出5到6句话,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很多考生对这类题有些发怵,觉得很难。
其实,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是可以快速解决这类题型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解语句排序题的一些技巧。
逻辑起点即段首句,其往往起到总领全文或引出话题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做题时,你会发现有些句子明显不适合作为首句,可以根据首句去排除错误选项。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句子一般不放在段首。
1.指代词或人称代词开头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如这些、那些、他们、他等。
2.成对关联词,后者开头的句子不作首句,如虽然…但是…,“但是”开头的句子。
3.含总结性词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如可见、总之、综上所述等。
4.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不作首句,如分析原因、影响等。
有些题目通过观察首句,可以排除错误选项,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有些题目即使不能直接选出,也通过排除,提高了我们选出正确选项的可能性。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来说明。
例: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②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④⑥⑤③②B.①⑥⑤③④②C.④②⑥①⑤③D.③⑥⑤①②④答案【C】。
中公解析:先观察首句,有①③④,①中有个指代词“这些帝国”,其前面应该有指代的内容,不适合作首句,排除A、B。
③中有个指代词“这种压力”,其前面应该也有指代的内容,也不适合作首句,排除D,故答案选C。
除了抓逻辑起点外,我们常用的方法还有抓关键词,合并同类语句。
这两种方法往往结合在一块用,因为更多时候我们只凭逻辑起点还无法选出正确答案,需要借助关键词。
2018年国考行测语言理解与运用:语句排序题四大技巧
2018年国考行测语言理解与运用:语句排序题四大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一、选项优先法选项优先法是指在做语句排序题的时候,优先看选项,以节约做题时间。
看选项最重要的是看选项所提供的第一个句子,再结合第一个句子回到材料当中去验证,验证其是否适合作为首句。
利用选项优先法可以节约不少的解题时间,并且通过首句的判断,就可以排除一半的选项,为最终选出正确答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代词排除法代词排除法是指某句句子当中如果出现了“这”、“那些”、“他/她/它”等代词,那么这句句子一定不能当成首句。
原理非常简单:既然是代词,一定是指代某一事物,那么这个事物一定要在前面的句子当中有所交代,因此,有代词的这句话就不可能成为首句。
三、顶针修辞法顶针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是指前一个句子的末尾和后一个句子的句首往往强调的是同一个主语。
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两句之间的先后关联顺序。
四、时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也是语句排序题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适用于句子中出现表示时间状态的题目。
在用时间顺序法的时候,只要找到出现时间词的句子,将这几个句子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即可。
使用时间顺序法的时候,找到时间词语并不难,难的是根据这几个词语进行排序,这方面的能力需要一些历史知识和长期做题练习来锻炼提高。
使用以上四个技巧,可以辅助考生在做语句排序题的时候,排除若干干扰选项,框定各个语句的基本顺序,同时配合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可以将正确答案选出来。
巩固练习中的题目,都是历年行测考试真题,并且有极其详细的解析,比起市面上任何一本参考书中的解析来得更加详细,只有详细的解析才能帮助你做到“做一题等于做十题的效果”,因此可以保证每一个同学做完后都能弄懂每一道题,熟悉出题人出题的套路,明确考题设置的考点,并进一步熟悉本文所介绍的技巧。
2018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序解题技巧.doc
2018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序解题技巧2018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序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备考复习紧锣密鼓,为了能帮大家更好的应对考试,中公教育专家根据今年考试形式,给各位小伙伴们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句排序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语句表达中的重要内容。
即是给出5-7个句子,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重新整合成原始的文段。
整个过程需要大家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
按照一般的做题步骤来看,我们很难非常快速的一次性找到分句间内在的语言逻辑顺序,所以我们针对性的从侧面入手去找解题的突破口进行解答。
关注逻辑起点,判断首句。
可以作为我们解答语句排序的一个关键要点。
所谓逻辑起点,也就是该句子是否能做文段的首句,那么哪些句子可以做文段的首句,哪些不能呢。
一般情况下,含有指代词的句子是不能做逻辑首句的,怎么讲呢。
指代词的出现需要有指代的内容,如果在给出的5-7个句子中,能够找到该指代词指代的内容,那么该指代词只能出现在其指代内容的后面,断然不可出现在段首。
反之,若在给出的句子中不能找到该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则不能有该指代词进行判定了。
大家对于这点需要灵活掌握,技巧是不变的的,但思路应该是灵活的。
除此之外,一些常见的关联词可以作为我们判定的小标志,比如,如果...那么...,二者的引导顺序必有先有后。
若以那么引导的句子就必然不可作文段的逻辑起点。
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判断逻辑起点的一些小标志,小技巧今天我们先说到这里,尝试做下下面的题。
【例1】①必然能强有力抵制虚假、崇尚真诚,倒逼文艺工作者找回本色、回归初心。
②如果广大观众都能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歌手和演员,要求电视台,以你不真诚我不看不听的态度面对,③而有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④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⑤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⑤②①③④B.⑤①④②③C.①⑤②③④D.①④⑤②③【中公解析】:A。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题解题思路
2018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语句排序题解题思路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言语理解中的语句排序题一直是考生的一个难点,一般考生认为要将每一句的顺序排列正确,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考试时间又十分有限。
因此,对于语句排序题,一定要理清楚做题的思路,先思考什么再思考什么,用最快的时间找出正确答案,而不一定需要把每一句的排列正确。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例题来梳理一下做排序题的思路。
排序题的整体思路是“先排除后合并”。
例:①近年来,一些医学家认为,食用麸质与众多疾病有关②到2016年,美国无麸质食品的销售额将达到150亿美元,食用无麸质食品甚至已成为文化和身份标签③人类食用它的历史已经超过1万年④谷物过分精细化处理,使人们摄入的营养种类减少,但麸质增加,引发了血糖问题及慢性疾病⑤麸质身份转变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基因无法适应高糖高热的现代西方饮食⑥谷物中的麸质大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④⑥⑤③②B.②①⑥③④⑤C.⑤④⑥③②①D.⑥③①②⑤④中公答题思路讲解:1.看选项排除干扰。
从ABCD四个选项可以排除第3、4句做首句。
2.通过一些不能做逻辑起点的词语,排除剩下的选项。
比如“关联词”“指代词”“总结词”“表示具体分析的词语”,根据这一点,排除B项②句做首句,“到2016年”“已经成为”这样的词语表示具体分析,可以排除做首句的可能。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语句排序必杀技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语句排序必杀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语句排序必杀技。
语句排序是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常考题型,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题干信息量大,考查形式会以多个乱序的长句子进行排列顺序,传统的解题方法就是阅读每个句子,分析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即可,但事实是这种方法往往是无法快速解答,耗费大量时间,而且最终排列顺序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因此,要想快速、准确地做好语句排序,技巧性的解答方法是,结合国考行测选择题的特点,从选项答案入手,比较选项答案的区别然后进行剖析选择观察选项,尤其抓住选项逻辑起点这一必杀技,快速解题。
具体来说,在语句排序题中,适合做文段逻辑起点的句子主要包括:文段的中心句、主旨句,一般放在段首,开篇点题。
而有些词句在排序题中不能充当逻辑起点,主要包括:①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特殊情况下,人称代词也可以充当逻辑起点);②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者不做逻辑起点;③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④具体分析描述性的句子。
考生在做题时可以通过找各选项答案中逻辑起点的方式排除掉一些错误选项,进而有效地锁定正确选项。
【经典例题】①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⑤③②④①B.⑥②④①⑤③C.⑤③②④⑥①D.⑤②③④①⑥【答案】C。
解析:我们从选项中可以发现,首句有两种情况,即⑤句或⑥句,而⑥句指示代词“这”应该指代前文中已经提到的事物,放在首句显得很突兀,因此可以排除A,B两个选项。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语句排序题技巧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语句排序题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考生们会遇见一种叫做语句排序的题目,题干会给你5-7句的短句,然后让你将之进行排列,组成一段语句通顺的文段。
很多学生遇见这种题型会觉得内容太多,比较浪费时间,或者是无从下手,干脆四个选项读一读看谁读起来最顺口就选择谁。
但是每个人的语感是不一样的,读起来通畅也就是因人而异了。
那么针对这样的题型有没有一些适用的技巧帮助我们快速确定答案呢?现在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语句排序首先应该看选项,充分发掘选项中的有用信息。
对相同的、可以确定的连续的句子进行先定位。
我们以下面这道题为例说明:【例1】①甲午战争前后共举办15年,有七期毕业生②最早兴办的新式军事教育机构是1885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的武备学堂③据史载,最早装备西洋新式武器的大规模部队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淮军④但他们后来成为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干部,也构成后来北洋系军阀的骨干⑤该学堂的设立本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之一,目的是培养下级军士和军官⑥其毕业生在当时处于低位,在甲午等战事中发挥作用甚小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①⑤⑥④③B.③②⑤①⑥④C.②③⑥①⑤④D.③②⑥①④⑤【中公解析】首先看选项,A、C都是把②句作为首句,B、D都是把③句作为首句,那么我们只要判断②③句究竟谁作为首句就能排除一半了。
我们分析②③两句可知,应该先有配备新武器的军队,再有新式军队教育机构,据此可知,③句应在②句之前。
故排除A、C 两项。
其次在B、D两项中我们发现③②都是一样的,此时只要区分③②后面是接⑤还是⑥就可以了,②句最后说的是“武备学堂”与⑤句开头的代词“该学堂”尾首相接,根据话题的一致性,应该连着一起,所以最终确定是B项。
这就是我们说的巧看选项发掘有用信息。
阅读题干,可以发现⑥和⑤是描述抛鸡蛋动作的,应该连在一起,故排除B、C两项;①应该是文段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后面应该接着需要的品质,因此不是最后一个,故排除A,由此可得正确答案为D。
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语句排序题方法.doc
201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语句排序题方法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是指题干句给出一组打乱了句子间前后顺序的句群,要求考生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按照行文脉络和语言表达的要求对句子进行正确的排序的题型,所以语句排序实质上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整个文段行文脉络以及主要内容、语言表达正确的能力,其实质是对于片段阅读的侧面考察。
这样的题型在考试当中虽然从数量上看不算多,但由于句子较多,且被打乱了顺序,加上考试时间的限制,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往往感觉费时费力,无从下手。
以下华图教育就从句子捆绑的角度介绍语句排序题的快速解题技巧。
希望能帮助到备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一、定位首句:排除不适合做首句而做了首句的选项。
一个文段的首句即该文段的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句子一般不出出现这样的一些词句:(一)指示代词,这、这些、那等。
(二)成对出现的关联词语的后者。
如:虽然但是,但是不能在首句出现。
例题:①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农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更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②④①⑤③B、⑤②③④①⑥C、⑥⑤③②④①D、⑤③②④⑥①【答案】D。
⑥有指示代词这,一般不放在段首,由此可以排除A、C。
②句末尾的动物与④句开头的动物互相呼应,故④句应紧跟在②后面,排除B。
本题正确答案选D。
二、捆绑:通过标志词将有关联的句子捆绑,继而排除选项。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重点关注以下几类标志词语来迅速的将有有关联的句子捆绑在一起,进而去排除那些没有将其关联在一起的选项。
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解题小技巧
2018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语句排序解题小技
巧
【例1】①宋代《新唐书音调》云:京口在润城城东北甘露寺侧。
②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述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
③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④甘露寺整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是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⑤瓜渊浦成为了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⑤④①②③
【中公解析】:A。
由④句中讲所以移徙这段漕路中的这可知,④不做逻辑起点,排除BC。
再根据文段的思路可知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通京口的漕路是后开辟的,故③应紧跟⑤句,故答案选择A项。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对以上知识进行认真学习与应用,希望对大家对语句排序部分的学习有帮助,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点击查看,更多招考信息请访问。
2018南昌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2018南昌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语句表达中的排序题目,是国考中的重灾区。
很多考生反应,此类题目。
一是耗时长,介于时间压力,很多考生很难平心静气地梳理全文的行文脉络。
二是选项的迷惑性较强,作答时,考生们往往可以先排除两个错项,在剩余两项间,举棋不定,往往排掉了正确选项。
这样一种题型在考试中,真的应该放弃作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语句排序题我们建议大家按照这三个步骤作答。
第一步:看选项我们重点看的是选项的首句,判定其作为首句是否合理。
其中不能作为首句的语句,有如下特征;(1)指代类词语:这、那、他、她、它(以及其所对应的复数形式)指代类词语,是对特指对象有所指代,故若作为首句,且句中无指代对象,不合道理。
注:指代类词语不仅限于句首,句中若无具体指代内容,均应排除该句作为首句的选项。
(2)转折词:而、但、却、反而、则、实际上、然而、但是转折词引导的内容,语义发生相反、相对的变化,或者是将情况作对比。
所以前文应有同一话题语句与之构成转折关系。
(3)关联词后半部分: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既...又等。
给出句子中,出现关联词,排除以关联词后半句作为首句的选项。
(4)并列关系的后半部分: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等等两个句子属于并列关系,后半句不应作为首句。
(5)较为深刻、深层次的分析,不宜放在靠前的位置。
第二步:关注包含关键词的特殊句,确定相邻位置。
(1)指代词及其指代内容,往往相邻(2)关联词,往往相邻(3)重复性词语,时尔相邻(4)表示时间类词语,可确定先后顺序,一般为顺序表述。
若为倒叙表示,各句中必有暗示。
(5)提示文段结构的词语:因此,所以,总之。
综上所述等等,具有概括总结的特点,一般置后。
注:置后并不等同于尾句。
第三步:顺读复核、验证试题再现:例如:①一个特定领域贡献较大比例的财政收入,是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共性②因此,财政收入应该避免过度集中于特定领域,收入结构应尽量多元化③而财政支出是刚性的,基于土地收入的财政收支体系将成为无本之木④中国部分城市土地收入占比较大,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危机,那么土地财政就将崩溃⑤但是,如果这个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那么财政收入将面临系统性冲击,财政状况恶化甚至出现财政危机就成必然⑥比如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或龙头企业,将贡献较大规模的税收收入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⑥⑤④③②C.⑥⑤④①③②D.②⑤①⑥④③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句排序题解题技巧
对于语句排序题,灵活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更快解题。
比如4个选项中会有
两个首句是②,另两个首句是⑤,那这样就可以先关注这两句话,看谁更适合做首句。
又
或者选项中有两个尾句是①,另两个尾句是③,那就来看看这两句谁做尾句更好。
先看选项,缩小审题范围。
一般有指代词而没有指代内容的句子不能做首句,比如这、那、其、等;而有明显总结性词语的句子就适合做尾句,比如总之、因此等。
接下来大家就要关注材料中的一些局部特征,来进一步缩小选项范围。
所谓的局部特
征就是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找到这些关键词,就能把相应的两个、三个句子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剩下的两个或者三个选项中找到局部对应,进一步排除错误选项。
首先,前面
说到的有指代词没有指代内容是不能做首句的,那既然找到了指代词,接着就应该去寻找
它的指代内容,这两个句子显然应该紧密相连;其次,有些句子出现了关联词语,关联词通常是成对出现的,如果在一个句子中发现了“尽管”,接下来应该去找含有“但是”的句子,这两个句子应该紧密相连;再次,要关注重复性的词语。
大家在语法中学习过顶真结构,也就是前一个句子的宾语是后一个句子的主语,这两个句子应该连接在一起,并且这个词
做宾语的句子在前,做主语的句子在后。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表示顺序性的词语了,比如时
间顺序、位置顺序等等。
通过以上的技巧基本上就能够锁定选项了,最后要做的就是把选项的顺序带到材料中
通读,看是否通顺,符合逻辑。
当然如果时间比较紧张,这一环节也可以大胆省略。
例题1.①人类的哲学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哲学
②才能历史地为人类提供“最高的支撑点”
③人类的历史是进步和发展的历史
④这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⑤因此,只有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的哲学才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⑥才能把人类不断地推进到更为崇高的境界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①③④⑤⑥②
C③①⑤②⑥④ D④①③⑤②⑥
解析:C。
首先判断首句,④句以代词“这”开头,不适合做首句,故排除D项。
①③两句不易判断谁更适合做首句,故从其它方法入手。
由④句中“这就是哲学···”,可知,
④前面那句话一定要提到“哲学”,A、B两项均为③④捆绑,但③中谈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未提到“哲学”,显然③④不能相连,排除。
C项中,⑥句的主语即为“哲学”,故⑥④捆绑恰当。
例题2.①成长和成才所包含的意蕴要深刻和正面,也是多元化的
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被狭隘的“成功学”所污染了,它所携带的那些正面力量就因
此被人们一并厌恶
③让青年不被庸俗的“成功学”左右,首先要釜底抽薪——我们不要总谈“成功”,要转
换话语系统
④对青年,我们不建议过多使用“成功”这个词,而应更多的使用“成长”和“成才”
⑤不要以为这是换汤不换药——话语系统其实就是一种药,话语系统的转换就是换药
⑥作为意识形态的话语,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很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⑥②④① B④①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A。
每个选项的首句都不一样,比较难以确定,因此寻找“捆绑”集团。
③和⑤都包含“话语系统”这一共同信息,关系密切,应成为一个“捆绑”集团,故排除B、D两项。
观察A、C两项的重要区别在于④和①的位置不同。
通过对①、④两句的内容分析,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先由句④以“不应……而应……”引出“成长”和“成才”,然后由句①解释“成长”和“成才”内涵的多元化。
例题3.①中国是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②玉米营养丰富,是农作物中热量最高的粮食,人们称之为“饲料作物之王”
③明末清初中国人口从1亿增至4亿,玉米功不可没
④现今,全世界约的玉米用以发展畜牧业,以换取肉、奶、蛋等生活必需品
⑤学者曾把人均玉米数量视为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⑥明末清初时玉米传入中国,许多无法种植小麦的干旱、贫瘠之地也可开垦种植玉米,且
产量比小麦高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③④①②⑤ B①②④③⑥⑤
C②④⑤①⑥③ D④⑤②①③⑥
解析:C。
首先判断首句,①句为中美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对比,是对玉米的具体阐述。
②句是对玉米下定义,引出“玉米”的话题。
对比①②,②更适合做首句,排除B 项。
④
是对②“饲料作物之王”的具体解释说明,应在②之后,排除A、D 两项。
对C 项进行验证,④⑤两句用以解释玉米为“饲料作物之王”,①⑥③以“中国”这一共同信息捆绑,
举例论证前文观点,符合正常的行文逻辑。
例题4.(1)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
秉烛之明。
”
(2)未来,“智本”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学会给自己持续充电,其实是最有价值的个人投资。
(3)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变得日益多元,我们更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祛除浮躁之风,自觉将学习融入生命全过程。
(4)终身学习具有外溢性、高效性、累积性等显著特征。
(5)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习不能只看“亩产效应”。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5)(2)(1)(4)(3) B(3)(1)(2)(5)(4)
C(1)(5)(4)(3)(2) D(4)(1)(2)(3)(5)
解析:A。
(3)和(4)都提到了“终身学习”这一话题,(1)句中“少......壮......老......”也强调终身学习,故可将这一共同信息进行捆绑,对应A项。
进一步验证A项,(5)句指出学习不能只看“亩产效应”,(2)句强调持续充电的重要性,(1)、(4)、(3)对“持续充电”进行具体解释,即终身学习。
例题5.①在辽阔的关东大地,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烟袋,旧时老一些的女人都是略有
一支两支的
②另外,一支烟袋往出一伸,往往把家里上下或祖上的繁华气派也一并展览
③大烟袋中间为柄,柄须中空,一头上装烟的锅子,这锅子比铜钱大得多,另一头是烟嘴
④这烟袋还有一用,就是用来打小孩,小孩不听话,即使那祖母本来坐得有几尺远,也能
伸出烟袋打到
⑤在上一个年代里生活的女人,也未必是人人都爱烟袋,也许只是风气使然
⑥此地烟袋特指装了烟的长柄器具,而非男人们随身携烟之口袋,有一尺或者两尺多长,
拇指头粗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①③⑥④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①⑥③⑤②④ D③⑥⑤④②①
解析:C。
观察各项首句,①句中由“在辽阔的关东大地”这一状语开头,起到背景铺垫的作用,比较适合作为文段首句,且该句引出了文段的论述主体“三大怪之一是姑娘叼个大
烟袋”。
⑥中的代词“此地”指代的为①中提到的“关东大地”,二者应捆绑。
②③④⑤
分别介绍了烟袋的特征、作用等,应置于①⑥之后,进行详细展开说明,C项顺序正确。
例题6.①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医药卫生、科技产业,国防等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宣布取消前任总统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
③干细胞因其在生命科学、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受到全世
界医学界和政治人物的关注
④2009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首次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
⑤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健康工程,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
很大的飞跃
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脑血管病、组织器官纤维化、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可能是干细胞数量减少或结构功能变异引起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⑥④ B①⑤③②⑥④
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④③②
解析:C。
③讲的是干细胞的重要性,①则讲的是因干细胞的重要性所产生的影响,③明显在①之前。
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应当是先取消限制,再批准试验,接下来才能取得研究
成果,故②在④之前,且④应紧跟②。
由⑥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和⑤句以“因此”开
头含有总结之意,放在段尾也合适。
例题7.①它们便每天在血管中游荡,到处寻找安身之所,很快它们盯上了血管内壁。
②这么多的胆固醇没有用武之地。
③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实在太高,它抵挡不住了胆固醇,特别是氧化
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慢慢突破血管内皮防线,沉积在内皮下方。
④血管内壁是一层薄薄的细胞,叫做血管内皮。
正常情况下,它会阻挡胆固醇进入到血管
内皮下方。
⑤于是它们盯上了血管内壁。
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②①⑤④③
解析:B。
④③当中都出现了“血管内皮”且通过转折词“但”的逻辑关系可将④③进行捆绑,①中的“它们”指的是②句中的“胆固醇”故②①捆绑,⑤句中的“于是”表示承接,应放在尾句,故B项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