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准确理解古诗词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措并举,准确理解古诗词内容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欣赏古诗词,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而且,近些年,中考、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必不可少,尤其是对“理解古诗词内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已数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审视标题,明确中心
2、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3、关注小序,借助注释
4、字斟句酌,披文入情
5、重视技巧,强化积累
(一)审视标题,明确中心
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眼睛,不少诗歌的标题对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是我们理解其思想内容的钥匙,因此,从标题入手,我们可以迅速理解很多诗歌的内容。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渡荆门送别》中的“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越中览古》中的“览古”,则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出塞》《从军行》则显示此类诗歌应是“边塞”诗。
而《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沁园春雪》等宋词元曲,题目就是作者写作的对象。
因此,我们说,读诗,首先要从关注标题开始,很多时候,抓住标题,就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我们准确而快速地把握诗歌内容,明确诗歌写作的中心。而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心急的同学忽视。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许多诗歌所表达的主旨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例:有这样一道中考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题目。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诗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如果我们素日对李煜这一词人的生平有准确的积累,了解其亡国之君的身份,被囚居后思念故国的情怀,完成这一题目,就得心应手了。
2、总结概括重要作家的基本诗作风格
一些重要的作家,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诵读、感悟,整理概括出他们
基本的作品风格。如陶渊明的“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浅显,苏轼的雄健壮美,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这有助于帮助我们迅速及时地对诗歌的内容做出准确的理解。尤其是在考试中,要求鉴赏的一般是能代表该诗人的基本风格的作品。上例中李煜的《望江南》正是符合李煜词作凄楚哀婉风格的作品。
(三)关注小序,借助注释
诗歌中的小序通常可以补题之不足,交代作词时间、地点、事件及原因等,对作品起训释、补充作用。
而注释则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性内容。
关注注释和小序,对我们的理解诗词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有时却会在行色匆匆中将它们忽略。
例如,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即交代了作品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手足情深的主题很有帮助。
(四)字斟句酌,披文入情
以上三点是理解古诗词内容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字斟句酌才是理解诗词内容的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
1、字字推敲,句句落实
诗词作品,相对于其它文学样式而言,语言精练是其重要特点。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又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特有的语言,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因此,我们理解诗词内容时,要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字斟句酌,先体悟每个词语的含义,再连词成句,后连句成篇。切不可如阅读现代文般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粗枝大叶地浏览,那样,是不可能得其要领的。
2、慧眼识珠,巧抓关键
理解诗句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即“诗眼”。我国的古诗词讲究凝练,讲究“一字传神”,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诗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这关键词、句中。因此,我们要善于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情思。
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天杏花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然,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闹”字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诗句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关键句。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抓住这些句子,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重视技巧,强化积累
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用典、反衬、渲染和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表现手法等来表现的。因此,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
如:李白的《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自己人生道路上遭遇的艰难困苦。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最后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再次用典,表现了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因此,重视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的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另外,因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如文言实、虚词的理解;古汉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我们还要多多了解古代有关政治、历史、地理、民俗等文化常识,也有助于对古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