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专题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一:实验专题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一:实验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9da66cec3a87c24128c47f.png)
(1)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序号 回形针的数量/枚 质量/g 一枚回形针的质量/g
测多算少
①
1
0.45
0.45 (小于适合测量的最小质量)
1.适用于微小量的测量:一张纸的厚
度、一次脉搏的时间、一枚回形针的
②
50
25.2
0.50
质量…
③
100
51
0.51
2.通常,数量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
(2)测量瓶中水的质量
《物质的物理属性》单元复习 (一)实验专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实验清单
类型
实验名称
学习说明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学生必做实验
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正式开学后一定要进 实验室完成。
1.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重要探究活动
2.比较物质的硬度
形成“密度”概念 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1.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
将其凝固。 可用自制的天平和量杯来配制不同浓度的食盐水或糖水。 2.某小组制成了三温区的保温盒(右图),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3.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
比较保温性能 1.在盒内放一瓶热水,用不同保温材料塞满空隙,每隔一定时间测水温。
根据水温下降的情况,即可比较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 保温性能、隔热性能,是相通的,保低温也能保高温。 2.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保温效果更佳。如,在泡沫塑料外,套上保温袋。
测量待测液体的质量
称量一定质量的液体
P7“WWW”
3.(2)若需要在在烧杯中注入90g 水,应怎样操作?
2.测量物质的密度 原理
量筒(量杯的使用)
D
量杯——刻度不均匀
(1)测量固体的密度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743b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6.png)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卷实验专项训练1.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如图所示:①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③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读出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___mL。
2.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拨动___________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2)将解去挂绳的小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向右移动游码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C.取出5g的砝码(3)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小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4)先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小吊坠的体积为___________ cm3;(5)小晨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___________制作而成的,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测量过程发现,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材质翡翠和田玉玻璃有机玻璃密度/g•cm-3约3.3~3.36 约2.95~3.17 2.5 1.183.小李和小朱同学在进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小李的实验步骤如下: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B.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C.在烧杯中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1;D.将盐水倒入量筒,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而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E.与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体积V。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探究期末专题复习(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探究期末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3f6c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d.png)
专题复习实验探究1.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____________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大樱桃的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_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樱桃的质量为_________g。
(3)用细线拴住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
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60mL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________cm3,大樱桃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4)小明所测大樱桃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液体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小烧杯的质量为14g,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烧杯内壁粘有少量液体不能倒干净,测得液体体积偏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 (N)G与m的比值(N/kg)物体10.1110物体20.2210(1)在探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表:①如图甲是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N;②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乙,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 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___;(2)该组同学利用身边的器材取了质量不同的课本、文具盒、压卷石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a414cf8910ef12d2af9e7cf.png)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1) 将上表( )处填写完整。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 . (4)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2下面是小刚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过程:A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1;B .计算石块的密度;C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2;D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 请你按正确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 . (2) 测石块质量时,当右盘有20g 、5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天平 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g .(3) 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8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右图,则石块的体积 为 ㎝3,密度为 kg/m ³. (4) 若小刚在测量水的体积时是俯视读出的数值V 水,则他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征,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 序号 水酒 精体积V/cm 3质量m/g 体积V/cm 3质量m/g1 10 10 10 82 20 20 20 163 30 30 30 24 440404032(1)在下图所示方格纸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 ³ 质量/体积1 铝块1 54 20 2.72 铝块2 108 40 2.73 松木1 108 216 ( ) 4松木210200.5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结论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3)科学上通常用这个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4)体积为50cm3的水的质量是 g.4.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的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塑料套紧在车把手上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E.脚踏板凹凸不平F.刹车时用力捏闸G.车轴处装有滚珠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光滑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选“前”或“后”)(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把下面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补全,并把正确的顺序填空下面的横线上:、、、.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刻度值的大小.②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与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③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超过它.④校正,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6.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给你一些实验器材:一个附带带刻度尺铁架台,一个有指针的弹簧,一个金属圆筒(上有提环.下有挂钩),一个小铁块,一个溢水杯,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只小玻璃杯,一根细线线,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在弹簧下挂小金属圆筒,筒下吊小铁块,放在空气中,记下 .第二步:将水倒入溢水杯中,应使水面 .第三步:将铁块浸入溢水杯中,弹簧将_______,铁块排开的水从溢水管流到小玻璃杯中.第四步:将流到小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金属圆筒中,这时弹簧 .得到结论 .7.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老师为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 8.一个量筒和一个玻璃制成的小试管,另有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这个小试管的玻璃密度.(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ρ玻璃= .9.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条件,实验的过程中,一要使方向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二要使木块做运动.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①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②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③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11..探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有没有关系.猜想: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一定/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探究过程:探究结论:12.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可以把木块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之间的关系是 . 13.请你利用身边的文具,设计两个实验方案,来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实验方案一:所用器材:实验过程:实验方案二:所用器材:实验过程:1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3)矿石的密度是 kg/m3,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15.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如图9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度记入下表中;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9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第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又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块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9丙),记下相应的示数.甲乙丙图9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1 4.02 4.03 8.0(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g取10N/kg)(2)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16.如图,给你提供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你能利用它们通过物理实验探究哪些物理问题?请说出两个,并说出每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说明的物理问题:实验一⑴探究的物理问题是⑵实验过程⑶结论实验二⑴探究的物理问题是⑵实验过程⑶结论17.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1)分析实验次数1、4、5,说明;(2)分析实验次数1、2、3,说明. 实验次数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3 朝上 2.62 3 朝下 2.63 3 朝侧面 2.64 6 朝上 5.45 9 朝上8.2。
期末复习--实验专题(2)—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期末复习--实验专题(2)—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cf38058fafab068dc0235.png)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板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五、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 录了其示数。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 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 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1)为了测量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应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 _匀速直线_ 拉动木块.此时,摩擦力的大 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利用了_二力平衡的知识;(2)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3)由图1中 甲丙 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图1中甲乙两图可知: 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5)交流评 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B_) A.木块的长 度太长 B.木块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六、二力平衡的条件
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
(1)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在实验中可以不考虑它的 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要观察卡片是 否处于 或 运动状态. (2)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选填“相同”或者“相反”),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两端拉力的的大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力平衡时的 关系. (3)当两端所挂钩码的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 (选填“转动” 或“静止”),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 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童将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肖的实验优于小童的实验.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容易让小卡片 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旋转
期末复习--实验专题(1)—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期末复习--实验专题(1)—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bac0f0a76e58fafbb00335.png)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
的比值定义为
,塑料的密度为
kg/m3.等质量的两种物体,液体的体积
塑料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
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g.
一、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测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2)改正错 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分析 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 质量 与体积 的比值定义为 密度 ,塑料的密度为 1.2*103kg/m3.等质量的两种物体,液体的体积 大于塑料的 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上述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 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37.4g,若烧 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45.4g.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10)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戊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金属块
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金属块的密
度,则ρA
ρB(选填“>”、“=”或“<”)。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 水不能太少, 要浸没金属块;②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不能超过量筒量程。(6)经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2.7g/cm3, 可以换算为 2.7*103kg/m3。(7)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 不变(选填 “不变”或“改变”)。(8)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A.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 测出的质量偏大B.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C.先测金属块体积,后测金属块质量, 测出的密度偏小D.先测金属块体积,后测金属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9)若小明先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这样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 偏大(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0)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戊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 另一金属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 金属块的密度,则ρA > ρB(选填“>”、“=”或“<”)。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3)》课件 (市一等奖)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3)》课件 (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98ad7155ef7ba0d4b733b16.png)
八、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以以下图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 ,
〔1〕实验中利用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甲、乙两实验 ,可得到的结论是:在 不
变时 ,
.比较乙、 实验 ,可得出
.〔3〕实验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
果不仅跟___有关 ,还跟___有关.在物理学中 ,压力的作用效果常用___表示.〔4〕将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
十、估测大气压的值
如以以下图 ,在课本 "估测大气压的值〞活动中:〔1〕 实验时 ,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部 ,
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中除了弹簧测力计 ,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是
.
〔2〕 如以以下图 ,当
时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此时根据 原理 ,可知大气压力 F(选填
如以以下图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 ,
〔1〕实验中利用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甲、乙两实验 ,可得到的结论是:在 受力面积 不变时 ,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乙、 丙 实验 ,可得出 压力不变时 ,受力面积越 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_压力有关 ,还跟_受力面积有关.在物 理学中 ,压力的作用效果常用_压强__表示.〔4〕将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 ,比较图丙和图丁 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1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2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p1 =p2 .〔5〕实验时将小桌换成砖块 ,并将 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如图戊所示 ,小明发现他们对海绵的作用效果相同 ,由此他得到的结论 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他的说法正确吗 ? 不正确 .原因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变量不唯 一.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3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3](https://img.taocdn.com/s3/m/6fd641b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6.png)
【核心实验汇总3】实验14:制作简易密度计(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2)这根吸管漂浮(F浮=G)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小;(3)在标定刻度前,先测出吸管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如图1所示)。
(4)若密度计漂浮在密度为ρ液的其他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为h,可推出h的表达式为h=ρ水H/ρ液。
根据此表达式即可对不同液体的密度在吸管上进行标定。
(5)密度计刻度的特点: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6)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可适当增大配重或换细一点的吸管。
实验15: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1)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小塑料瓶、螺母若干、烧杯、水、干抹布等器材。
(2)实验过程:①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B.取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 (a)所示,测出其重力G=2.4N;D.将小瓶浸没水中,如图 (b)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8N;此时小瓶小瓶受到的浮力为F浮=0.6N;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浮力小于重力(F浮<G);②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A.从水中提出小瓶,用抹布擦干小瓶,并取出瓶内螺母;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G’=0.4N;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小瓶受到的浮力为F浮=0.6N;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浮力大于重力(F浮>G);实验16: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甲乙丙丁(1)如图甲和乙,卷成团的牙膏皮放在盛水的烧杯中会沉于杯底(F浮<G);将该牙膏皮弄成空心后,它却漂浮在水中(F浮=G)。
牙膏皮受到的重力不变,在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故受到的浮力增大;(2)如图丙,鸡蛋沉在烧杯底部(F浮<G),向水中不断加入浓盐水,使鸡蛋慢慢上升(F浮>G),仍不断加入浓盐水,最后漂浮在水面上(F浮<G)。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专题一 特殊方法测密度
![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专题一 特殊方法测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ac57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苏科版八下物理专题一特殊方法测密度1.小松想测量一个实心塑料块的密度。
实验室有以下器材:托盘天平、实心小铁块、细线、烧杯、水和未知液体。
(1) 小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小松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2) 小松用调好的天平按正确操作测量该塑料块的质量,当的时候,就要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的质量为g;(3) 因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故小松在该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的①②③步骤,测出了该塑料块的体积为cm3,则该实心塑料块的密度为kg/m3;(4) 分析以上步骤,判断小松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②向量筒中倒入V1=60mL的水;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2=65mL处;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3=58mL处;⑤小王认为石块体积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擦干后,再次没入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mL处。
(1) 该实验原理为(用物理符号表示)。
(2) 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
(3) 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
物火山石V1V2V3V4火山石火山石的理的质量/mL/mL/mL/mL的体积密度量m/g V/cm3ρ/(g/cm3)数据60655866(4) 观察表格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① ;② 。
3.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所做实验过程如下:(1) 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4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4](https://img.taocdn.com/s3/m/87f5a1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0.png)
【核心实验汇总4】实验22: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1)操作:如图所示,取A、B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它们互相钩挂在一起,用两只手水平向左右两边拉A和B;A B(2)现象:当弹簧测力计均静止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3)分析:弹簧测力计A显示的是B对A的作用力F1,弹簧测力计B显示的是A对B的作用力F2。
(4)结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下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答:不能,但可以用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23:研究分子动理论图甲-1 图甲-2 图乙图丙(1)如图甲-1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先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到液面的位置降低,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若改用图甲-2装置进行实验,现象更明显,效果更好。
先注水后注入酒精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2)如图乙所示,在下瓶中装入二氧化氮气体,上瓶子装入空气。
撤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就会逐渐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就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该现象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中;实验时必须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瓶子放在下面,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3)如图丙所示,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该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图丁-1 图丁-2 图戊(4)如图丁-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如图丁-2所示,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5)如图戊所示,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再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实验24:摩擦起电图甲图乙图丙(1)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成细丝;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专题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专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7bbae1af1ffc4ffe47accb.png)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专题解析【典例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如图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的个数。
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典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典例3-真题】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典例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通过调整砝码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典例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车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典例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实验时,小明在利用甲装置实验时,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于静止状态。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稍(4)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典例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小明还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A 大小是否相等B 方向是否相反C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专题解析【典例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如图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重点实验汇总背诵02](https://img.taocdn.com/s3/m/0c1d3e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a.png)
【核心实验汇总2】实验07:探究阻力与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1)此实验让应让下车怎么滑下来?目的是什么?答: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来;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水平木板上铺毛巾、木板的目的是什么?答:使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3)此实验采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科学推理法)。
(4)实验结论:①直接结论: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运动速度减小的越慢。
②推理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能否通过实验探究出来?答:不能,只能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出来,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6)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答: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利用“想实验法(科学推理法)”理的实验有?答:用到此法的还有“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实验08: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个实验装置图中,研究对象分别是什么?答:小车、卡片。
(2)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摩擦力。
(3)你认为上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乙图,因为甲图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效果影响较大。
(4)乙图实验装置图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什么?答:卡片的重力忽略不计;(5)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实验中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是什么?答: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7)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通过改变砝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8)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把卡片旋转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9)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
(10)通过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同体——同一个受力物体;②等大——两力大小相等;③反向——两力方向相反;④共线——两力在同一直线上。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题专项训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546815c31126edb6f1a10b8.png)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复习专题——实验题专项训练班级:姓名:一、实验室有两个分别盛有水和盐水的烧杯,但没有标签,小明和小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辨别:(1)小明想测出密度进行判断,除了需要天平外,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①把天平放在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嘲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②图乙是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2)小华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如图丙所示是小华在使用同一支压强计进行探究过程中的一个情景小华认为B杯中是盐水.他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二、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17-(a)、(b)所示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17-(a)、(b)可得出结论。
此后该同学又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其原因是。
(1)在上述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 p c。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比较上述实验(b)、(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利用天平、量筒、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A.在烧杯中盛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D.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方案二:A.将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将适量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总体积V1;C.将量筒中的被测液体适量倒入空烧杯中,读出量筒中剩余液体的总体积V2;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被测液体的总质量m2;E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898854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1.png)
物理实验专题训练一.实验探究题(共24小题)1.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
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指针指在处,这时横梁平衡;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cm3;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g;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奶=g/cm3。
(2)小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丙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哪些:①;②。
(3)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m1;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奶=(用字母表示)。
2.小楠在盆中清洗葡萄粒时发现葡萄粒沉在水底,她想知道葡萄粒的密度,于是做了如下实验探究:(1)把天平放在台面上,将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她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2)小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0.8g,然后将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葡萄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葡萄粒悬浮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葡萄粒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cm3。
(3)依据实验原理,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测得的葡萄粒密度比实际值偏。
3.李明和张斌在做“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表数据:(1)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实验题集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实验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3e3dd2577f1922791688e8b0.png)
周庄初级中学 王国宝整理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经典实验集锦1.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为了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小芳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她想知道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小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 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后,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她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然后小芳进行了测量,步骤如下: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 1;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如图乙所示;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 ,如图丙所示;空烧杯的质量m 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 3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g 盐水的密度ρ/g ●cm -3 ①10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是______ 使天平再次平衡.(4)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小芳对上述步骤进行了改进,你认为她的改进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填写步骤序号).(5)图乙中的操作错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答案】(1)Vm =ρ 游码;左; (2)30;47.4;1.25; (3)取下最小砝码并调节游码; (4)偏大;将测量步骤改为②③①④ (5)用手取砝码; 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2.小池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
恰逢学校物理实验课要求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池就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想要通过密度来鉴别其真伪。
(1)他把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拨到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______,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刻度线位置如图甲所示偏向右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下学期 第八章 力 汇编之 实验汇总(有答案)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下学期 第八章 力 汇编之 实验汇总(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64e2e0b4e767f5acfcee1.png)
第八章力汇编之实验汇总1.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此实验操作中必须让木块做______ 直线运动.(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______ 一定时,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______ 两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_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比较______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如下数据记(1)实验研究中,要使测量滑动摩擦力较准确,应保持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 运动.(2)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 与______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如图甲所示,是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如图乙所示的F-△x图象。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苏科八下物理实验题
![苏科八下物理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1a582f580216fc700afdb4.png)
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专题训练班级:姓名:一、质量与密度1、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左/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合格/不合格).2、小明夏天随父母到黄山游玩时,带回一小块岩石样本.他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石块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质量为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体积为______cm3.据此小明算出样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3)在用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时,如果砝码因受潮生锈,则砝码质量将______,测得的样石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 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____________处,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 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_________g;(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_________cm3;(4)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_ g/cm3.二、力的作用效果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经过有效处理的废水,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
答:如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1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答:说明米饭不是甜的,但米饭含有淀粉,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10、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