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调制编码方式
424-LTE下行支持1024QAM编码方式

LTE下行支持1024QAM编码方式在3GPP TSG RAN#75会议上,关于“增强高容量固定无线链路和引入1024QAM用于LTE”被同意在R15中发布。
所以,在R15版本中,支持的调制模式如下:●上行:QPSK, 16QAM, 64QAM 和256QAM, 以及为单子载波NB-IOT运营的π/2BPSK 和π/4 QPSK ;●下行: QPSK, 16QAM, 64QAM,256QAM和1024QAM.●Sidelink:QPSK and 16QAM.在许多具有高容量的场景中(如高校),可以利用独特的无线信道特性来提高网络效率。
在1024QAM调制的情况下,一个符号携带10个比特,+++++++++,通过下面的公式映b i b i b i b i b i b i b i b i b i b i(),(1),(2),(3),(4),(5),(6),(7),(8),(9)射到复数调制符号X上。
1−2b i)[16x=√682−(1−2b i+2)[8−(1−2b i+4)[4−(1−2b i+6)[2−(1−2b i+8)]]]]11−2b i+1)[16√682−(1−2b i+3)[8−(1−2b i+5)[4−(1−2b i+7)[2−(1−2b i+9)]]]]指定了新的TBS索引34A、35、36、37和37A以及对应于1024QAM的新MCS表。
当配置时,UE将使用由除1A和1C以外的DCI格式的C-RNTI或SPS-C-RNTI加扰的CRC来监视下行DCI分配,以使用新引入的MCS表和TBS索引来支持1024QAM。
新的CQI表也引入了支持1024QAM。
这允许配置的UE以1024QAM支持的频谱效率反馈CQI。
此外,每个频带/频带组合报告支持1024QAM的UE能力。
表1.PDSCH调制和TBS索引(table3)表2. Modulation and TBS index table 4 for PDSCH表3: 4-bit CQI Table 4(36.213 7.2.3.4)CQI index modulation code rate x 1024 Efficiency0 out of range1 QPSK 78 0.15232 QPSK 193 0.37703 QPSK 449 0.87704 16QAM 378 1.47665 16QAM 616 2.40636 64QAM 567 3.32237 64QAM 666 3.90238 64QAM 772 4.52349 64QAM 873 5.115210 256QAM 711 5.554711 256QAM 797 6.226612 256QAM 885 6.914113 256QAM 948 7.406314 1024QAM 853 8.332115 1024QAM 948 9.2578Magnitude,误差矢量幅度)是衡量均衡后理想符号与传输符号之间差异的一种度量方法,对数据信道的性能至关重要。
5G(NR)中调制、信道编码和时隙配置

一、调制方式3GPP TS38.214中为5G(NR)定义的调制特点如下:MCS的范围从0~28‘Qm可以是2、4、6(64QAM)和8(256QAM)3GPP定义三个不同表:表1最大64QAM,表2最大256QAM,表3低数据速率(高可靠低时延)TBS是由一个复杂算法决定。
二、信道编码5G(NR)网络中控制通道使用Reed-Muller分组代码和循环冗余校验(CRC) 辅助极化码(对应于LTE 中的咬尾卷积)。
数据信道使用速率兼容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相对于LTE中的Turbo代码)。
三、双工方式5G(NR)网络中支持的双工选项包括:FDD(频分双工);TDD(时分双工)的半静态配置上行/下行(UL/DL)配置和动态TDD配置。
网络中针对TDD的应用:在小型/孤立的小区中可以使用动态的TDD来适应上行/下行流量变化;而对于大型屋顶小区可采用半静态的TDD 配置,这可能更适合处理干扰问题,比完全动态的TDD更加理想。
四、时隙配置在5G网络TDD的应用中启用灵活Slot(插槽)配置操作。
具体来说,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配置为下行(DL)、上行(UL)或灵活(Flesx);下行(DL)传输可以在下行(DL)或“灵活(Flesx)的OFDM符号中进行,并且上行(UL)传输也可以发生在上行(UL)或灵活(Flesx)符号中完成;网络侧也可以特定于小区和特定终端(UE)通过RRC进行具体配置,确定下行(DL)、上行(UL)资源分配。
在5G(NR)网络中如果未对Slot进行配置,则所有资源都默认为是灵活的。
OFDM符号是否用于下行(DL)或上行(UL)传输可根据动态的下行(DL)控制信息(DCI)的在层一/层二得到的信令确定。
而在4G(LTE)网络只允许帧结构中配置相同的Slot(插槽)模式。
LTE题库加答案(1)

LTE题库加答案(1)一、填空题1lte的无线帧的长度是10_ms,半帧的长度是5_ms,子帧的长度是1_ms,特殊子帧的长度是_1ms,特殊时隙配置可以采用10_:2_:2_和3_:9_:2_。
2pcc架构定义了从终端、核心网、业务平台至无线设备的端的至端的联动机制,能够印发数据业务上涌的___策略掌控______规则和___计费_______规则,同时实现数据业务的差异化和精细化管控。
3lte因为一附着就分配_____ip地址_____所以具有___永久在线___的特性,对ip地址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需要支持_ipv6__协议栈。
4s1_cUSB的协议栈自下而上主要存有_ip__、__sctp_、_s1-ap__和nas层,可以使用wireshark等工具展开抓包分析。
5lte系统中,rrc状态有___连接态______和___空闲态______。
6厦门现在外场lte测试软件cds工具主要积极支持__华为__和__摩托__两个厂家的终端。
7pcc架构由___pcrf____、___pcef____、___af_____三个部分共同组成。
8lte采用扁平化、ip化的网络结构,e-utran由_enodeb__构成,epc由_sae-gw__、_hss__、_mme__构成。
9enb与mme之间的USB为s1-mme_USB,enb与saegw之间的USB为s1-u_USB。
10eps网络特点:仅提供_分组_域,无_电路_域。
13lte网络的转换成功率,缺省含义就是_enodeb_间的小区间转换成功率。
14lte上行传输模式tm3主要用作应用于(信道质量低且空间独立性弱)的场景。
15小区边缘采用(波束赋形)技术保证业务质量;小区内部采用(mimo)技术提升用户数据吞吐量。
16引致多系统合路室分系统网络间阻碍的原因存有(三阶对调)、(邻频阻碍)、(堵塞阻碍)。
17与td-scdmahspa相比,td-lte增加了一种调制编码方式为_64qam_。
LTE

LTE核心技术 LTE
(3)调制与编码:LTE LTE下行主要采用OPSK、 LTE 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上行主要采用位移 BPSK、OPSK、8PSK和16QAM。信道编码LTE LTE主要考 LTE 虑Turbo码,但若能获得明显的增益,也将考虑其他 编码方式,如LDPC码。 (4)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是LTE LTE最核心的技术, LTE 它是提高传输率的主要手段,LTE LTE系统将设计可以适 LTE 应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 LTE已确定MIMO天线个数的基本配置是下行 LTE
载波聚合
图1和图2是对多个载波进行聚合的两种基本形式。 图1对在频段上连续的多个载波进行聚合,在各个载 波保持LTE后向兼容的同时,实现了LTE-Advanced全 系统带宽的扩展。图2是对频段上非连续的多个载波 进行聚合的情况,由于频谱规划和分配的结果,一 个运营商拥有的频率资源可能分散在各个非连续的 频段,非连续载波的聚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对分散的 频率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另外值得一提 的是,同样是出于对运营商所拥有的频率资源情况 的考虑,在载波聚合中各个单位载波的带宽并不限 定为20 MHz,可以支持更小的选项以提供充分的灵 活性。
E一UTRAN 结构图
E一UTRAN 结构
演进的UTRAN结构图如图1一1所示,仅由eNB组成。eNB 是向UE提供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协议的终点。 eNB之间通过xZ接口互连。eNB通过Sl接口同演进的分组 交核心网相连。eNB负责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包括无线承 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动态资源分配。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负责将寻呼信息分发至eNB。 用户平面实体(UPE)负责对用户数据流的IP首部的压缩和加 密,终止用于寻呼的用户平面数据包,为了支持UE移动性 而进行用户平面的切换。 Sl接口是区分E一uTRAN和EPc的接口。Sl接口包括两部分, 分别是控制平面接口(51一C)和用户平面接口(S1一U)。51 一C是eNB和EPC中MME的接口,而Sl一U是eNB和EPC中 UPE的接口
lte信道编码流程

lte信道编码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LTE 信道编码流程。
LTE 信道编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将比特流转换为适于无线信道传输的符号流。
《网络基础知识》试题

《网络基础知识》试题一、填空题(20分,一空一分)1、LTE系统一共包括(504)个PCI(PhysicalCell Identification);2、从4G提供的语音方式主要有(VOLTE)、(单卡双待)、(CSFB),目前中国联通4G提供的语音方式(CSFB),中国电信4G提供的语音方式(单卡双待);3、中国移动4G采用(TDD-LTE)制式组网,中国联通、电信4G 采用(TDD-LTE)和(FDD-LTE)制式组网;4、LTE的主要网元包含无线侧(eNodeB)和核心网侧,其核心网+侧EPC由(MME)、( S-GW)、P-GW组成;5、LTE的网络中相邻eNodeB间的连接接口为(X2),eNodeB 与核心网EPC间连接的接口为(S1)6、LTE支持多种带宽配置,协议规定带宽配置为(1.4)MHz、(3)MHz、(5)MHz、(10)MHz、20MHz;GSM带宽(200K)Hz,WCDMA带宽(5)MHz.二、判断题(20分,一个一分,对“T”、错“F”)1、超近站:密集城区小于100、城区小区150m、郊区小于200m(T)2、超远站:城区最小/平均站间距大于500m,重点关注处理站间距大于800m站点(T)3、LTE对重叠区域要求很高,站点建设上不能出现50m以上和10m以下的站点(F)4、方位角:同站方位角60度站点为合理角度(T)5、eNB配置其它eNB邻区时都必须先增加外部小 ( T )6、华为现在最大可支持32个X2口配置(T)7、X2口在LTE系统里面是必配的接口(T)8、S1口在LTE系统里面是必配的接口(T)9、LTE的空中接口上下行都采用了OFDMA技术(F)-上行SC-FDMA-10、相对于3G网络,LTE网络可以提高峰值速率,降低时延(T)11、ANR是用来优化邻区关系的(T)12、LTE网络还在工程建设期,现场在参数修改等操作上,只需要项目经理授权,不需要客户授权(F)13、RSRP和SINR好的情况下,LTE峰值速率肯定高(F)14、同等条件下20M带宽速率肯定比10M带宽速率高(F)15、室分双通道速率肯定比单通道速率高(F)16、LTE语音回落到3G基础网时,4G可以不用配置到3G的邻区(F)17、理论上LTE语音只能回落到WCDMA,不能回落到CDMA2000网络,所以联通和电信使用不同LTE的语音解决方案(F)18、理论上,联通LTE语音可以直接回落到GSM(T)19、同地点,LTE网络速度肯定高于WCDMA网络(F)20、现在电信、联通使用的同制式、同频段的LTE网络,在都是华为设备情况下,联通LTE用户是可以选上电信的LTE网络(F)三、单选题(20分,一个一分)1、LTE在(D)协议版本中首次发布;A、R99;B、R6;C、R7;D、R82、LTE网络中,系统最好可支持(B)的移动速率A、120KM/h;B、350KM/h;C、450KM/h;D、3600KM/h;3、小区参数信息包括PLMNID/CELL ID/TAC小区接入和选择参数等信息,在(B)系统消息中广播;小区带宽在(A)信息中广播; ( D )包含了小区重选信息A、MIB;B、SIB1;C、SIB2;D、SIB3;E、SIB44、LTE中,测量报告里显示邻区RSRP为47,那邻区的实际RSRP的值是(D)bBmA、-73;B、-103;C、-83;D、-935、LTE网络,20M小区零负载时的RSSI的正常值为(B)A、-100B、-110C、-120D、-1286、LTE同频切换基于下面哪钟事件(D)A、B1B、A1C、A2D、A37、LTE系统的中下列哪个网元不承载用户面数据?(C)A. UEB. eNodeBC. MMED. S-GW8、UE的IP地址分配及业务流量统计是在下列哪个网元完成的?(D)A.eNodeBB. MMEC. S-GWD. P-GW9、下列哪些不是LTE无线侧的接口?(C)A. IuB. X2C. S1D. Uu10、在整网的角度看,LTE网络架构包括EPC和(B)A.UTRANB. E-UTRANC. WRAND. SingleRAN11、空中接口资源由哪种网元分配和调度?(B)A. UEB. eNodeBC. MMED.上述三种网元都参与12、LTE最多可以使用( B )个码字。
LTE发展及其基本概念

LTE发展及基本概念1.什么是LTE?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接入网E-UTRAN 与核心网系统架构SAE组成。
2.LTE主要设计目标。
三高、两低、一平。
高峰值速率(下行峰值100Mbps,上行峰值50Mbps);高频谱效率(频谱效率是3G的3-5倍);高移动性(支持350 km/h,在某些频段甚至支持500km/h)低时延:控制面IDLE —〉ACTIVE: < 100ms,用户面传输: <5ms(单向)低成本:SON(自组织网络),支持多频段灵活配置扁平化架构,减少系统延时,网络部署简单,维护更加容易,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定。
3.LTE调制方式。
上行:BPSK、QPSK、16QAM、64QAM。
下行:BPSK、QPSK、16QAM、64QAM4.LTE信道编码方式:Turbo。
5.FDD和TDD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双工方式的差异。
FDD:抗干扰性更好,支持更高移动速度;TDD:更好的支持非对称的业务。
6.LTE的网络架构。
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
LTE的核心网EPC由MME,S-GW和P-GW组成。
7.e-NodeB基站的主要功能。
1)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下行链路上完成UE上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2)用户数据流的IP报头压缩和加密;3)UE附着状态时MME的选择;4)实现S-GW用户面数据的路由选择;5)执行由MME发起的寻呼信息和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6)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
8.MME移动管理实体的主要功能。
1)NAS (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2)AS (Access Stratum)接入层安全性控制、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3)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控制;4)支持寻呼,切换,漫游,鉴权。
LTE关键技术

吞吐量
UE1
UE2
公平性
正比公平法PF
比例公平算法的初衷是既要考虑到用户所处的C/I,保证一些优质用户的 网速,同时又要兼顾分配的公平,保证人人都有RB分
U 代表这个用户的权重,T 代表这个用户的吞吐量,β是我自己添加的, 代表了用户的Qos 等级。也就是说这个用户的权重和C/I 成正比,和一定 时期内的历史吞吐量成反比
RR算法具有公平性的上 界和算法性能的下界
最大C/I算法
对所有待服务移动台依据其接收信号C/I预测值进行排序,并按照从大到小 的顺序进行发送 • 优点:整体小区吞吐量最大,效率最高,特别适用于服务用户集中在 NodeB附近的场景 • 缺点: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的由于C/I较低,将得不到服务机会,甚至 出现所谓“饿死现象”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是一 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HARQ的关键词是存储、请求重传、合并解调。接收方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 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要求发送方重传数据,接收方将重传的数据和先前 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这里面就有一定的分集增益,减少了重传 次数,进而减少了时延。而传统的ARQ技术简单地抛弃错误的数据,不做 存储,也就不存在合并的过程,自然没有分集增益,往往需要• 最大载干比算法 (Max C/I):
“强者更强”
• 正比公平算法 Proportional Fair (PF):“和谐社会”
调度分类
• 持续调度 • 半持续调度 • 动态调度
常用的三种调度方法都是动态调度的细分。 调度根据时间分配上还分为持续调度和半持续调度。 其中持续调度是电路域的思想,将资源一直给一个用户,在LTE 里是不用的。而 半持续调度在LTE 里是使用的,就是将一段很长时间的RB 都分给一个用户,比较 典型的业务就是VOIP,至少要保证通话这段时间我的RB 分配。
lte数据处理流程

lte数据处理流程
LTE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加扰:使用扰码对经过信道编码后的数据进行逐比特的加扰,实现数据间干扰的随机化。
LTE中采用伪随机码作为扰码,在每个子帧的起始位置,根据RNTI、CellID、Codeword的编号以及无线帧内的时隙编号等信息,对
扰码的PN序列进行初始化。
2. 调制:对比特数据进行复数调制,包括QPSK、16QAM、64QAM。
3. MIMO相关的处理:基带将进行MIMO相关的处理,LTE物理层支持不同的发射天线数目(1/2/4),以及多种不同MIMO方案,包括单天线发送、空间复用和发送分集。
物理层通过“层映射”和“预编码”的操作进行了具体的实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相关书籍或咨询通信领域专家。
LTE学习笔记,绝对适合入门。

CELL _ID=Enob_id*256+(1,2,3,4,5,6)诺西最多支持6个小区。
PCI=PSS+3*SSS(物理小区ID)(最多504个)是可复用,重复的小区。
LTE中的频点:频段:(D,F频段)D频段:2570—2620(50M)(BAND 38)注:国家给LTE划分的有120M带宽。
一般20M组网。
中心频点:(2590~2610)起始频点:35750,间隔100KHZ。
2570+0.1(X-37750)----中心频点计算。
F频段:(BAND 39)1880——1920(40M,TD公用,只有20M给LTE使用1880-1900)对应频点号起始:38350.E频段(室内使用)2300——2400MHZ(BAND 40)上下行指针配置支持2种。
0 1:31 2:22 3:1特殊指针配置:10:2:2 ——73:9:2 ——5LTE的传输模式:8种,现网中支持2,3,7,8模式间的转换基于:CQI和RICQI 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
0——15级。
RI:秩的概念。
(MAX_MIN(1.6——1.4))。
测试中的指标RSRP:电平强度。
一般低于-100dBm为弱覆盖。
RSRQ:质量强度。
RSSI:信号接收强度SINR:载干比MCS下行的调制方式(PDCCH):29——31对应重传。
(29用QPSK,31用16QAM)1——28对应编码方式1——10 QPSK11——16 16QAM 17——28 64QAM上行的调制方式():1——10 (QPSK)11——20 (16QAM)21——28 (64QAM)但将21——24也用16QAM。
加载加扰和好中差点的选取加扰级别:(上行)一:50%+上行IOT抬升5Db 二:70%+上行iot抬升8db 三:100%+上行iot抬升12db好中差选取点:(基于SINR。
)极好点:>22db好点:15——20中点:5——10db差点:-5——0db。
高阶编码与自适应调制编码

高阶编码与自适应调制编码一、高阶编码调制的作用是把基带(基频)信号送到射频信道的技术,也是无线接口宽带化的首选技术。
基本的调制方式有3种,幅度键控(ASK)、频率键控(FSK)、相位键控(PSK)。
实际使用时,这几种调制方式往往互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LTE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了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及链路自适应技术。
LTE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平常我们所听到看到的信号,由于频率、带宽以及易受干扰等原因,不适合直接用天线发射,所以就使用一个高频信号作为载波,把需要传输的信号混入载波中,通过天线发射,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电路,筛选出所需频率信号,再滤除干扰信号,还原出我们所需的信号。
LTE采用了QPSK、16QAM、64QAM三种高阶调制方式。
QAM是一种矢量调制,将输入比特先映射到一个复平面上,形成复数调制符号,然后将符号的I、Q分量采用幅度调制,分别对应调制在相互正交的两个载波上。
这样与幅度调制(AM)相比,其频谱利用率将提高1倍。
样点数目越多,其传输效率越高,例如具有16个样点的16QAM信号,每个样点表示一种矢量状态,16QAM有16态,每4位二进制数规定了16态中的一态。
64QAM的每个符号和周期传送6比特,所以LTE采用64QAM调制方式,比16QAM速率提升50%。
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所有其他技术一样,调制方式的选择也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限制就是越是高效率的调制方式,其对信号质量的要求也越苛刻。
这意味着,如果某个用户离基站远了,或者所处位置信号变弱,就不能用高速度的调制方式,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应运而生了。
AM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信道估计,获得信道的瞬时状态信息,根据无线信道变化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网络侧根据用户瞬时信道质量状况和目前无线资源,选择最合适的下行链路调制和编码方式,从而提高频带利用效率,使用户达到尽量高的数据吞吐率。
lte调制方案

lte调制方案随着电信行业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完善。
LTE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宽带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而在LTE技术中,调制方案是确保高效传输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LTE调制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调制方案的定义和作用调制方案是指将数字信号通过调制技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一种方法。
在LTE中,调制方案主要用于将数据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以进行传输。
调制方案在LTE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通信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质量,还对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产生影响。
二、LTE调制方案的分类在LTE中,常用的调制方案有三种,分别是QPSK、16QAM和64QAM。
1. QPSK调制方案QPSK调制方案是最常见和基础的调制方案之一。
它将每两个比特(bit)编码为一个符号(symbol),每个符号表示在星座图中所处的位置。
QPSK调制方案在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适用于信道环境复杂、信噪比较低的情况。
2. 16QAM调制方案16QAM调制方案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方案,它将每四个比特编码为一个符号,并将符号映射到星座图中的相应位置。
相比于QPSK,16QAM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但相应地也对信号质量和信道环境的要求更高。
3. 64QAM调制方案64QAM调制方案是LTE中使用的一种高级调制方案。
它将每六个比特编码为一个符号,并通过64个星座点进行映射。
64QAM调制方案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但对信道环境的要求更高,容易受到多径传播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三、不同调制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案对于LTE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不同调制方案在频谱效率、抗干扰性和传输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信道环境和应用场景来进行选择。
1. 频谱效率频谱效率是指单位频率内所传输的比特数。
QPSK调制方案在频谱效率上较低,16QAM和64QAM调制方案则较高。
lte 编码原理

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标准,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技术。
LTE的编码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层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以下是 LTE 编码原理的基本概念:1. 物理层编码:在 LTE 中,物理层的编码主要包括通道编码和调制两个主要阶段。
a. 通道编码:通道编码用于增强数据的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Turbo 编码: LTE使用Turbo编码来提高信道编码的效率。
Turbo编码是一种迭代编码技术,通过多次迭代提高误码纠正性能。
•码块分割:用户数据被分割成一系列的码块。
•CRC(循环冗余校验):为每个码块添加CRC,用于检测和纠正错误。
b. 调制: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模拟信号的变换。
在 LTE 中主要使用了以下调制技术:•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一种使用四个相位的调制方式,每个相位表示两个比特。
•16QAM(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一种使用16个不同幅度和相位的调制方式,每个符号表示4比特。
•64QAM(64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类似于16QAM,但每个符号表示6比特。
2. 数据链路层编码:在物理层编码完成后,LTE 还涉及数据链路层的编码,主要包括:a. 调度和混合:在数据链路层,将多个用户的数据混合在一起,通过调度算法确定哪些数据将被发送。
b.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 是一种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用于在发现数据传输错误时,重新传输那些数据。
这种机制结合了自动重传请求和快速重传的特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3.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LTE 还采用 MIMO 技术,通过多个天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可靠性。
LTE信道编码方式(精品)

一、物理信道:1)6个下行物理信道:1、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2、PBCH:物理广播信道。
3、PMCH:物理多播信道。
4、PHICH:物理HAR Q指示信道。
5、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6、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承载控制信道所在OFDM符号的位置信息。
A、下行物理信道的调制方式B、下行物理信道作用:a、业务信道2个:1、PDSCH:承载下行用户数据信息,MAC层的DL-SCH传输信道映射到PDSCH信道上;2、PMCH:承载多播信息。
MAC层的MCH传输信道映射到PMCH信道上;b、控制信道4个:1、PBCH:承载广播信息,承载小区ID等系统信息,用于小区搜索过程。
MAC层的BCH传输信道映射到PBCH信道上;2、PCFICH:PCFICH包括2bit信息,指示控制域符号数为1,2,3或4。
3、PHICH:传输PUSCH信道的ACK/NACK信息。
4、PDCCH:主要承载共享信道调度信息、PUCCH/PUSCH功控命令信息的传输。
寻呼和用户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与用户数据相关的HARQ信息。
2)、3个上行物理信道:1、PUS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2、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3、PRA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A、上行物理信道的调制方式:B、上行物理信道作用:a、业务信道1个:1、PUSCH: 承载上行用户数据信息.MAC层的UL-SCH传输信道;以及承载非周期反馈ACK/CQI/PMI/RI信息b、控制信道2个1、PUCCH: 承载下行DL-SCH的ACK/NACK信息,和调度请求信道质量指示等信息。
2、PRACH: 承载随机接入前导。
主要用于preamble序号的承载,不承载高层信息。
3)、TDD信道A、下行:a、下行物理信道:PBCH:物理广播PHICH:物理HARQ指示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PDCCH:物理下行控制PDSCH:物理下行共享PMCH:物理多播信道。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

LTE系统峰值速率的计算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峰值速率是指一个用户在理想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高传输速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LTE系统的峰值速率。
首先,需要了解几个与LTE系统峰值速率相关的关键参数:1. 带宽(Bandwidth):LTE系统中,带宽指的是可用于无线传输的频谱带宽,通常以MHz为单位。
常见的LTE带宽有1.4、3、5、10、15和20MHz等几种选择。
2. 调制与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MCS 是一种用于将数字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的技术,也是决定传输速率的重要参数。
在LTE中,常见的MCS方式有QPSK、16QAM和64QAM。
3. 天线数(Number of Antennas):天线数是指LTE系统中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天线数量。
在LTE中,普遍使用的技术是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即多天线技术。
有了以上的参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LTE系统的峰值速率:1. 计算码率(Code Rate):码率是指数字数据在调制和编码过程中实际的传输速率。
LTE系统中的码率可以通过MCS和天线数来确定。
不同的MCS和天线数可以得到不同的码率。
2. 计算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Bits per Symbol):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取决于调制方式。
在LTE系统中,QPSK调制每个符号携带2个比特,16QAM调制每个符号携带4个比特,64QAM调制每个符号携带6个比特。
3. 计算每个子载波(Subcarrier)的传输速率:LTE系统中,每个子载波的传输速率取决于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
每个子载波的传输速率等于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乘以每秒发送的符号数量。
4.计算总的传输速率:总的传输速率等于每个子载波的传输速率乘以子载波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得到的是理论上的峰值速率,实际应用中的峰值速率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
LTE_OFDM_基本原理

LTE_OFDM_基本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采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基本原理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LTE和OFDM的基本原理,并详细解释LTE中OFDM的工作机制,以及OFDM在LTE中的应用。
LTE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更好的系统容量。
LTE使用OFDM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
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划分为多个低速子载波,以提高传输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OFDM的基本原理。
OFDM将信号分成许多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单独进行调制和传输。
这些子载波之间是正交的,即彼此之间没有干扰。
这是通过将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设置为其倒数的整数倍来实现的。
这种正交特性使得OFDM能够有效地抵抗多径传播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OFDM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输入信号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然后,将频域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子载波上,并通过相应的调制技术(如QAM)对每个子载波进行调制。
最后,通过并行地将所有子载波叠加在一起,形成OFDM符号,并通过天线发送。
在LTE中,OFDM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层数据传输。
LTE将频谱划分为小的频带,每个频带称为子载波。
每个子载波都有自己的调制和编码参数,可以根据信道条件和需求进行调整。
这种灵活的调制和编码方式使得LTE能够适应不同的信道条件,并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LTE中的OFDM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使用小的子载波间隔,以便能够适应频率选择性衰落。
其次,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循环前缀技术,该技术在每个OFDM符号之前插入了一段与OFDM符号相同的前缀,以抵消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
第三,它采用了多天线技术,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LTE路测指标详解

LTE路测常用指标详解【导读】本文对TD-LTE路测常用参数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INR(信干噪比)、CQI (信道质量)、MCS(调制编码方式)、吞吐量等进行详细介绍,定性分析这些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参数反映TD-LTE网络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LTE测试中,DT(路测)是不可缺少的部分,DT的工作主要是: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过程中,借助测试手机和测试仪表,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可以反映出基站分布情况、天线高度是否合理、覆盖是否合理等,为后续网络优化提供数据依据。
LTE路测时经常需要统计和关注的指标有: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INR (信干噪比)、CQI(信道质量)、MCS(调制编码方式)、吞吐量等,深入理解相关参数有助于准确了解LTE无线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关键参数进行详细分析。
1 网络信号质量参数分析TD-LTE网络信号质量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发射功率、无线环境、RB(资源块)配置、发射接收机质量等。
在路测中通常关注的参数有RSRP、RSRQ、RSSI,这些参数用来反映LTE网络信号质量及网络覆盖情况。
1.1 RSRPRSRP是衡量系统无线网络覆盖率的重要指标。
RSRP是一个表示接收信号强度的绝对值,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LTE系统广播小区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终端根据RSRP可以计算出传播损耗,从而判断与基站的距离,因此这个值可以用来度量小区覆盖范围大小。
计算方法如下:RSRP = PRS × PathLoss (1)3GPP协议中规定终端上报测量RSRP的范围是[-140 dBm,-44 dBm],路测时,在密集城区、一般城区和重点交通干线上,一般要求RSRP值必须大于-100 dBm,否则容易出现掉话、弱覆盖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调制编码方式统计
一、LTE中的编码调制技术
调制方式
LTE被业界认为是准4G技术。
LTE支持灵活的传输带宽、低时延、高速率和高移动性,采用OFDMA和SC-FDMA分别作为下行和上行多址方式。
LTE定义的物理信道可以分为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上行和下行均支持QPSK,16QAM,64QAM这三种调制方式(如图1)。
图1、LTE的调制方式
调制映射模式
不同的调制方式使用了不同的调制映射模式,调制映射采用二进制数0和1作为输入,产生复值调制符号x=I+jQ作为输出。
BPSK:BPSK 调制时,单比特)(i b将映射为复值调制符号x=I+jQ。
QPSK :QPSK 调制时, 两比特对)1(),(+i b i b 映射为复值调制符号x=I+jQ 。
16QAM :16QAM 调制时, 四比特对)3(),2(),1(),(+++i b i b i b i b 映射为复值调制符号x=I+jQ 。
64QAM :64QAM 调制时,六比特组)5(),4(),3(),2(),1(),(+++++i b i b i b i b i b i b 映射为复值调制符号x=I+jQ 。
不同信道的调试方式
不同的信道对应的调制方式也各不相同。
物理上行信道
上行物理共享信道基带信号处理步骤如下:
加扰
调制
传输预编码
资源单元映射
SC-FDMA 信号产生
图2:上行物理信道处理流程
上行物理信道及其对应的调制方式如下:
图3:上行物理信道及其调制方式
物理下行信道
下行物理信道的基带信号处理按下列步骤进行:
层码字
加扰调制
调制加扰
层
映
射
预
编
码
资源单
元映射
资源单
元映射
OFDM信
号产生
OFDM信
号产生
天线端口图4: 物理下行信道处理过程
物理下行信道及其对应的调制方式如下:
图5:下行物理信道及其调制方式
自适应的调制和编码技术(AMC)
不同的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征,低价调制增加了较多的冗余导致实际效率较低,但能够保证较高的可靠性,高阶调试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可靠性差,对信道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信道很好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增益。
因此LTE引入了基于自适应的调制和编码技术(AMC)。
UE测量信道质量(即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并报告给eNodeB,eNodeB基于CQI来选择调制方式,数据块的大小和数据速率。
图6:AMC
协议定义了不同CQI对应的调制方式。
但没有定义信道质量到CQI的定义关系。
图7:CQI与调制方式的映射
二、AMC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AMC是一种增强包数据传输性能的很有效的技术。
由于AMC技术在同样带宽下可以提供更的传输速率,极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从而成为各种通信系统中备受关注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不同的系统中,AMC的具体算法也会有所不同。
LTE 系统标准的物理层规范中定义了几种上述可选的编码和调制方式可供采用AMC
技术时选用,但标准中并未给出具体的AMC实现方法。
因此不同厂商有自己的实现方案。
这种实现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
通过调制和编码方式的统计分析可以间接分析这种AMC实现方案的优劣,为网络优化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路测中调制方式的统计
由于将多址方式改为OFDMA 和SC-FDMA ,LTE 系统的资源映射和调度与基于CDMA 的3G 系统有本质的不同。
OFDMA 和SC-FDMA 可以进行时域、频域和码域的灵活资源分配和调度,这种CDMA 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CDMA 系统只能进行时域和码域的资源分配调度),这就是OFDMA 和SC-FDMA 系统的一大优势。
动态调度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LTE 系统不再使用3G 系统中使用的专用信道传送数据,而代之以共享信道,即不再为特定用户长时间保留固定的资源,而是将用户的数据分割成小块,然后依赖高效的调度机制将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块复用在一个共享的大的数据信道中,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突发(burst )特性的数据业务的传输。
LTE 的上下行数据都是通过共享信道来传输,所有我们主要分析共享信道(PDSCH/PUSCH )的调制方式的统计方法。
协议中定义了Modulation Order m Q 表示调制的阶数,2对应与QPSK ,4对应于16QAM ,6对应于64QAM ,
MCS Index MCS I 对应于编码方式,编码方式的范围1~31。
通过路测软件我们可以得到编码方式MCS ,MCS 分为上行MCS 、下行MCS ,下行MCS 又分为码字0的MCS 和码字1的MCS 。
这些都需要进行分别统计。
PDSCH 调制方式 PDSCH 调制顺序的决定
如果DCI 的CRC 用P-RNTI ,A-RNTI ,或者 SI-RNTI 进行扰码,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UE 使用m Q = 2作为编码顺序,否者UE 使用MCS I 和表1来决定编码顺序(m Q )。
Table 1: Modulation and TBS index table for PDSCH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当使用P-RNTI ,A-RNTI ,或者 SI-RNTI 进行扰码是编码调制方式为PQSK ,否则MCS0~9+MCS29使用QPSK 调制,MCS10~16+MCS30使用16QAM 调制,MCS17~28+MCS31使用64QAM 调制。
PUSCH 调制方式
PUSCH 调制量级、冗余版本和传输块大小决定
对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为了决定调制量级、冗余版本以及传输块大小,UE 首先: − 读取信息域,即“调制与编码方案以及冗余版本”; − 核实“CQI 请求”;
− 计算分配的PRBs (PRB N )的总数目;
− 对于控制信息,计算编码符号的数目。
调制量级与冗余版本决定
对于280MCS ≤≤I ,调制量级 (m Q ) 由如下所决定:
− 如果UE 能用于支持在PUSCH 中采用64QAM ,并且没有由高层配置为传输仅仅能采
用QPSK 和16QAM 调制,那么调制顺序由'
m Q 给出,如表2所示。
− 如果UE 不能用于支持在PUSCH 中采用64QAM ,并且由高层配置为传输仅仅能采用
QPSK 和16QAM 调制,那么首先从表2中读出'm Q 。
调制顺序被设置为),4min('
m m Q Q =。
− 如果由高层提供的参数ttiBundling 被设置为TRUE ,那么资源分配大小被限制为
3PRB ≤N ,并且调制顺序 被设置为2=m Q 。
对于3129MCS ≤≤I ,如果29MCS =I ,在DCI 格式0中的“CQI 请求”比特被设置为1,并且4PRB ≤N ,调制量级被设置为2=m Q 。
否则,调制量级从对于使用280MCS ≤≤I 的相同传输
块的带有DCI 格式0的PDCCH 中传输的DCI 来决定。
如果没有这种PDCCH,调制量级由以下决定:
- 当相同传输块的初始PUSCH 被半持续调度时,用最近的半持续调度分配PDCCH 决定 或者
- 当PUDCH 是由随机接入响应准许初始发动的,用相同传输块的随机接入相应准许决定 UE 使用MCS I 和表2来决定使用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的冗余版本(rv idx )。
Table 2: Modulation, TBS index and redundancy version table for PUSCH
从上述可以看出,PUSCH 调制方式的选择依赖于MCS 、PRB 个数等参数和手机等级设定,由下表可以看出只有LTE 终端等级为5时才能支持上行64QAM ,目前绝大部分终端都不是等级5。
对于280MCS ≤≤I , MCS0~10使用QPSK 调制,终端等级5且没有配置仅仅能采用QPSK 和16QAM 调制的终端MCS10~20使用16QAM 调制,MCS21~28使用64QAM 调制。
终端等级小于五的终端MCS10~28使用16QAM 调制。
3129MCS ≤≤I ,如果29MCS =I ,在DCI 格式0中的“CQI 请求”比特被设置为1,并且4PRB ≤N ,调制量级被设置为QPSK 。
否则,调制量级从对于使用280MCS ≤≤I 的相同传输块的带有DCI 格式0的PDCCH 中传输的DCI 来决定。
如果没有这种PDCCH,调制量级由以下决定:- 当相同传输块的初始PUSCH 被半持续调度时,用最近的半持续调度分配PDCCH 决定 或者- 当PUDCH 是由随机接入响应准许初始发动的,用相同传输块的随机接入相应准许决定UE 使用MCS I 和表2来决定使用在物理上
行共享信道中的冗余版本(rv idx)。
图8LTE终端等级的上行参数
软件中的显示
在软件中主要针对上面的描述做了各种调制方式的统计和显示,具体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