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诗人的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 形成意 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让人产生想像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 个方面。
万山、红 叶、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长空的击鹰
水底的游鱼。
必须为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1.上阕中的“看”,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领起哪几 句?看到了什么? 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壮美。 (2)“争”“击”“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扬
奋进,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 (3)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湘江秋京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中寓情
幻灯片1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1营造了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 (14) 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动,把...看作粪土 · (15)到中流击 水 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阻止
描绘场景
下面给同 学们十分钟时间把本词改 写成一篇散
文。
沁园春 ·长沙
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从脚下咆哮着奔流而去,此时已是深秋。身 后的千座万座高山都红遍了,一棵棵红枫立在高山上,层林尽染,每一片叶子 都红的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滚滚东流的湘江清澈见底,大大小小 的船儿迎浪前进。老鹰翱翔着划过长空,鱼儿遨游着潜入水底,世间万物都在 秋月显得如此痛快自由。看着这辽阔的天地,我不禁思绪万千:如此美好的一 次,到底谁是它们的主人?
·②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村静,以静衬动
·③写景 顺 序:时间,空间,内外,上下,高低,俯仰,
远近(大景——远视小景——近视) ·④修 辞:比喻,拟人,夸张…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5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5张PPT)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朗读《沁园春 ·长沙》情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诗人“忆” 了什么?

峥嵘岁月
同学少年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①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②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③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④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峥嵘岁月
1915年学期末,毛泽东参与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1917年6月,湖南师开展的“人物互选”活动中,按德、智、体三方面六个项目的得分,毛泽东名列第一。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五县,广泛接触社会,读“无字书”。1917年11月,“浑身是胆”的毛泽东用疑兵之计缴了护法战争中溃败的北方军阀的枪械,使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他还主办工人夜学,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立志“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毫无疑问,青年毛泽东丰富的生活实践,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深厚思想和意志基础。
2、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他们的精神风貌如何?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6 、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凄 惨,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作者不是 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 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 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 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知人论世)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他的作品 有《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卜算 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等。
毛泽东
毛泽东少年时故事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七绝(1910)
(注释:桑梓,指家乡)
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 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 人的毛泽东的大气!
“我们”是
奋发有为,敢于向旧 世界宣战的“斗士”!
“我们”是
激流勇进,以天下为 己任“勇士”!
“我们”是志士、是学士、 是斗士、是勇士!
“我们”是充满豪情壮志的、 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
(1)“我们”是成长中志同道合的同学;
毛泽东就读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 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一群志同道合的 同学,游冬泳、办报纸、驱军阀。
勇于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致敬革命青年
习主席说: 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
当下,革命青年的形象,仍是标杆;革命青年的精神,仍是方向! 我们走着,他们走过的路;我们传承着,他们秉有的精神。
思考:青春的色彩和本质是什么呢?
青年的色彩,是有志向、 有朝气、有活力、是担当。
青年的本质,是向上、 是革命、是日新、是奋进。
写壮景抒豪情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百——形容船只之多 争——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准确地展现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迅速 有力的飞翔身姿
鲜活地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 活泼的游动神态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鹰击长空
这几句描写湘江景色,层次分明,试分析景物的描写顺序、描写手法。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 湖南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 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 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 重游橘子洲,怀着由对中国革命的思虑所引发出来的 激情,写下这首词。
诗句:
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无厌。---闲适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隐逸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超脱
“独立”既表明一个人,更显 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高大 伟岸、踌躇满志。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


俯视 鱼翔浅底(水底)
峥嵘岁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英姿勃勃 才华横溢)

月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

中流击 气 中流击水(搏击风浪 急流勇进)
水图 概 浪遏飞舟(不怕艰险 坚持到底)

—景
谁中
主 沉 浮?
寓 情

答中
—显 同志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6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6张).ppt

3.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上 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并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按要 求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关键词 万、遍 层、染 漫、透
效果分析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红得广阔,红得彻底 层——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湘江之水清澈见底的特征
白话译文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 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 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 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 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 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 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 是借物抒情。
肆 巩固练习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又称为 长短句、。诗余
• 按字数分类:58字内称为 小令 , 59-90内称为 中调 ,91以上内称为 长调。
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主人呢?
——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 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讲解课文 下片(下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讲解课文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文体知识
(三)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 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 而得名。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到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护 下 , 毛 泽 东 同 志 秘 密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活 动 。 军 阀 赵
2
月 ,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1925
·
长 沙 》 创 作 于 年
作者其人
•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 •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

前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心 中抒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结-1
色 彩 图绚 丽 画的 秋 景


怀 博

志的 凌

2、下阕:
峥 嵘 岁忆 月
豪 迈
气记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题目解说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 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 牌名还有“念奴娇”、“菩萨蛮”等。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百侣、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文本赏析
上阕:分析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图,包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体会其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
文本赏析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的秋景,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景中寓情,作者通过描绘壮美的秋景,抒发了昂扬向上的情感。)
词牌来历: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花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片(阕)。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整体感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推敲关键词句。 3.掌握词中意象,体味词的意境。
预习作业检测
•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qìn ) (2)峥嵘岁月( zhēng róng ) (3)百舸争流( gě ) (4)怅寥廓( liáo )( kuò ) (5)挥斥方遒(qiú ) (6)浪遏飞舟( è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 (三)词的组成:
•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 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 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 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 同学少年。
(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 层林/尽染;
下一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图
• (1)思考: • 朗读开头三句,诗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的景色?
• 明确:秋天
橘子洲
• (2) 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 说一下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 (3)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 “直立”?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获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获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 课获奖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沁园春长沙》背景及作者简介
《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1925年晚秋,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 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时所作。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 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学生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安排
学生朗读
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朗读《沁园春 长沙》的不同段落,要求读音准
确,有感情地表达诗意。
学生背诵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全诗或部分 段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实 践活动,如创作与诗歌主题相关的 画作、编写小故事等,以加深学生 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02 比喻生动
词中运用了大量比喻手法,如“看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句,使描绘的 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03 夸张有力
词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等句,表达了词人强烈的情感 和对未来的展望。
音乐美、绘画美等艺术特色
音乐美
词中运用了押韵、平仄等音韵手 法,使语言具有音乐美感。同时, 词中的节奏和语调也随着情感的 变化而起伏跌宕,增强了艺术感
教师点评、总结并布置作业
1 2 3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讨论表现进行点评,肯定 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 学生继续努力。
课堂总结 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回顾 《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的内 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战斗生活
返回
回目录页

作用

这两句照应开头;紧接上阕;从 地点 人物上自然地承上启下;由 写景过渡到叙事
返回 回目录页
赏 朗读下阕第二层;回答下列问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五 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 阐释这一层的意思
二 这一层是由哪个字统领的 塑造了 怎样的人物形象


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也写出 随之而形成的林木的高低

山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 拟 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返回
回目录页



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

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
返回 回目录页



写出江中船只之多

表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返回 回目录页



搏击;表现出鹰飞矫健;强劲有 力

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 自由轻快游动
返回 回目录页




1 背诵 沁园春长沙
2 根据本词上阕看引出的内
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景物描

上一页
回目录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阐释

就在这橘子州上;诗人曾经和 许多革命战友游览聚会;畅谈国 家大事;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 月
返回
回目录页

忆 岁月稠

忆总起下阕;贯穿下阕;点明下阕写
的都是往昔的的事 峥嵘岁月稠;把许
多不平常的战斗岁月;比喻成连绵起伏
的高峻山峰一个接着一个;非常生动

沁园春长沙-优秀课件(共27张PPT)

沁园春长沙-优秀课件(共27张PPT)

“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 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 “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 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 样。比拟出游鱼的轻快自由。 •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 显得水浅。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 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像飞翔一样。
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 是什么?用四字短语概括景物的特征。
• 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这些景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景 物的赞美和欣赏,对当时革命形势的 深切感受。
意 象
• “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 感的景、物、人。 •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是客观景 物。
• 意象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在这几句中,哪几个词用得好?
遍:红得范围广 染:红得深透
“染”字,写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 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很容易让 人想到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
•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上阙写景如此美好,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有什么关系?
• 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 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 对比反衬的手法
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
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 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教学目标要求 ① 把握全首词的景物(意象)。 ② 理解、体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 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学习毛泽 东同志敢于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③ 鉴赏语言:理解、把握全词情景 交融的艺术手法和用词的精确。 教学重点: 把握整首词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突破由景到情的转换,理解上下片的关系。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
• 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 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 都要超过。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
2、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 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革命运动。同 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 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毛泽东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激情,所 以他看到的秋是生机勃勃的!
3、写作意图
• 把江山写得如此壮美,就越加 突出了我们主宰大地的需要,也就 是革命的需要。这也就更加突出了 作者强烈的革命精神。
2、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 “百舸”等
或广 博,或 宏伟, 或雄峻。 竞相向 上、生 机勃勃
与毛泽东积 极向上,昂扬奋 进的立意契合。
以壮景抒豪情
(二)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
1、并置式
看:山、林、江、舸、鹰、鱼 忆:指点、激扬、击水、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 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 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 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 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即革命领导权问 题。
这一问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或胸怀?
明确: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 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上阕小结


前 景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17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17张PPT)

此音频来源于酷我音乐app
• 听读课文,本次的上阕和下阕分别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重点描述景物 下阕重点描写人物
• 通读上阕,归纳出上阕中统领景物描写的动词。
“看”
关注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 “万”写出山之多。 • “遍”写出红之广。 • “层”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也写出随之而形成的林木的高低。 • “染”写出山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 “漫”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 • “透”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 • “击”写出鹰飞矫健,强劲有力。 • “翔”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游动。
• 分析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 沁园春·雪 • 毛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上下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好处?
《沁园春·雪》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上半阙,情景交融,通过描 写壮美的北方雪景,抒发热爱、赞颂祖国大好河山之情。下半阙,融情于议,通过对古 代著名帝王的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议论,抒发革命者的豪情。
• 写壮景,抒豪情。
感谢观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3 课件
“看”
关注其中的描写角度。
• (一)远近结合: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是远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 • (二)俯仰结合: • “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 (三)动静结合: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是静景, •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景。

2024版《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24版《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与延伸•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堂氛围营造与效果评价•课程总结与展望PART01课程介绍与背景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展现出一种壮丽之美。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著名词作,创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时代背景:该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诗歌风格与特点豪放风格该词以豪放为主调,情感激昂,气势磅礴。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信心。

情景交融全词在描绘长沙秋景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典故作者在词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历史文化知识,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语句,既展现了作者的博学多才,也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PART02文本解读与赏析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ppt完整版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ppt完整版

音韵美和节奏感把握
音韵美
通过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段,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 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运用押韵和平仄,营造出音韵和谐的美感 。
节奏感
通过控制诗句的长短、轻重、缓急等节奏要素,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如“携来/百侣/曾游,忆/ 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通过合理的断句和重音安 排,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拓展延伸:其他经典诗篇欣Fra bibliotek06赏
同类题材诗篇推荐阅读
《沁园春·雪》
01
同为毛泽东创作的经典词篇,通过描绘雪景展现壮丽河山,表
达豪迈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
02
苏轼的名篇,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怀想,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
慨。
《水调歌头·游泳》
03
毛泽东的另一首佳作,以游泳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
征服的勇气。
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欣赏
选取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进 行深入解读和欣赏。
名句解读
通过讲解名句的含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名句的精髓和妙处。
03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
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通过描绘长 01 沙秋景,抒发了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热爱。
诗人通过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展现了革命青年对 02 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诗歌中透露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读者为中 03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01 诗中通过对长沙秋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做几个比较鉴赏练习吧?
1、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毛泽东笔下的 “湘江秋景”。(秋色)
2.毛泽东“独立寒秋” 柳宗元“独钓寒江”
3.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试着 说说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 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忆”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 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势。大意是: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 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 对祖国大好河山,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 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 粪土一般。
遏:
) )遒
稠: 粪土: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 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 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 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 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意象”简释

创作者的思想
感情象
作品中的客观 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会形成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 所构成的一种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 域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或广博,或 宏伟,或雄 峻
上片描画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 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 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 沙
·
长 沙
教学目标
1、把握全首词的景物(意象)。 2、理解、体会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 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学习毛泽东同志敢于急 流勇进的革命精神。 3、鉴赏语言:理解、把握全词情景交融的艺 术手法和用词的精确。
教学重点:
把握整首词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突破由景到情的转换,理解上下片的关系。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机 勃 勃
秋 景


怀 博 大
豪 情

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 /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所以他的诗词—充—满李豪煜情《相壮见志欢。》 (知人 论世)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记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朗读上片,思考以下问题:
1、开头三句交待了什么?有何作用? 2、写了哪些意象(景物)?这些景物有怎样的
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3、面对以上的景物,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诗人为什么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 击水,浪遏/飞舟?
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 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 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三、朗读全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全词,注意字音、字意。 2、展示自读情况。 3、听示范朗读。 4、带情感、读准节奏自由朗读全词。 5、概括上下两片的内容。
沁园春 ● 长沙
①“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承上启下 过渡作用
峥嵘岁月图
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可用原句回答)
• 年龄气质 • 精神状态 • 战斗行动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流击水 图
• 最后三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鉴赏诗歌要点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时代、写作背景 把握技巧:推敲词句、捕捉意象、体会音韵
展开想象
二、知人论世:走进毛泽东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 写 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
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 作 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 背 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景 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
•一代革命青年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 任,立志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 的问题。
总结
下携
过渡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忆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风壮 华志 正凌 茂云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记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奋斗 发志 有昂 为扬
上 独立寒秋图
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 哪四幅图画?(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独立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看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问—谁主沉浮?
沁 湘江秋景图

景 中 寓 情

设问

长 峥嵘岁月图
沙下

答—同学少年!
中流击水图
中 显 志
拓展
•独 湘 橘 看 层 漫 百 •鹰 鱼 万 怅 问 谁 •携 忆 恰 风 书 挥 •指 激 粪 曾 到 浪
鉴赏拓展
• “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 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枯 这藤与老一树个昏人鸦的,气小度桥、流胸水人襟家、。性格、身份有 关。毛泽东是—叱—咤马风致云远《的天一净代沙伟·秋人思,》胸怀 万 大里志悲的秋杰常出做的客政,治百年家多。病他独有登经台天。纬地之才, 再造乾坤之志—,—他杜有甫博《大登高的》胸襟,崇高的 无 风言范独,上奋西发楼向,上月的如永钩不,消寂沉寞梧的桐乐深观院性锁格清,秋。
词的分类 1、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2、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 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 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 尤其四叠极少见。
流畅诵读 背诵玩赏
鉴赏诗歌流程
理解文意 理解感情 体会韵味
特点
万 数量多
类 霜
色彩浓
意象

竞 自 由
动作劲 竞争烈
一幅(
)湘江秋景图 意境
色彩绚烂、生机勃勃、壮丽开阔……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豪情
怅 / 寥廓, 问 / 苍茫 / 大地, 谁 / 主 / 沉浮?下阕Fra bibliotek上阕小结

眼 前看 景
心 中问 情
时间 地点 环境
回顾词的常识
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 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 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 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 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 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 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 “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 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图
时间 地点 人物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环境
橘子洲头
寒秋独立, 橘子洲头, 湘江北去。
湘江秋景图
如何变换视角的?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静态
•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静态、动态
• 仰视:鹰击长空
动态
• 俯瞰:鱼翔浅底
• 总写: 万类霜天竞自由
独立寒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看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