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2西城区最新简介情况和水系乡镇土壤侵蚀等图

合集下载

北京山区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北京山区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本研 究 以北 京 山 区 主 要 的 4种 林 分 ( 柏 、 侧 油
水 性较 差 。
收稿 日期 ( ee e a ) 2 1 o 2 ; R ci ddt :0 l— 9— 8 改回日期 ( cetd :0 1—1 0 。 v e A cpe )2 1 1— 3
基金项 目( on a o e : Fu dt nim) 国家科技支撑项 目“ i t 海河上游水源涵养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2 lB D 8 ( ) 国家林 业公益性行业科研 ( O 1 A 3 ) ; B5 专项经费项 目 “ 典型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 的调控 研究”(O 14 0 ) N t nl c neadT cnl y u pa P j t h 2 l0 0 5 。[ ao a Si c eh o g po r e : e i e n o S o c ”t
北 京 山区林 地 土 壤水 分 动态 变 化
王贺 余新 , 轶涛 年, 晓 李
( 北京林业 大学 , 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水 北京 10 8 ) 0 0 3

要 :应用时域反射仪 ( D 土壤 水分定位 监测方 法 , 究 了北京 山 区 4种 主要林 分 ( T R) 研 侧柏 、 油松 、 刺槐 、 栓皮 月 ) 消耗期 、
2 9卷第 6期 7 1~ 0 0 7 6页 21年 1 01 1月
文 章 编 号 :10 0 8—2 8 7 6一( 0 1 6— 0 0 2 1 ) 7 1— 6




Vo 9. . p 0 L 2 No 6 p 7 1—7 6 0 No ., 0 1 v 2 1
J OURNALOFMOUNT I S INC A N C E E

210979085_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

210979085_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

化石新知乡土地质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吕金波北京西山属于太行山。

明代北京作为首都,永乐皇帝取了“北京”的名字,嘉靖年间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录“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之首”,这样就有了“北京西山”的名字。

后来人们把永定河以东、接近城区的山体部分俗称“北京小西山”。

下面就从小西山地理、小西山地质、小西山北部温泉成因、三山五园地质背景4个方面给读者介绍一番。

小西山地理地理上,“小西山”没有严格的定义,就是北京西山向东部北京城区方向凸出的山体部分,由于离京城较近,人们登山郊游方便,于是逐渐有了“小西山”的俗称。

皇家园林也不例外,著名的“三山五园”就位列其中。

所以小西山地理显得非常重要。

小西山四至范围:西起永定河谷的军庄-三家店,东至圆明园-清华大学;南起石景山区老山-八宝山,北至海淀区温泉-屯佃。

地理坐标:北纬39°53ˊ~40°03ˊ,东经116°03ˊ~116°17ˊ。

区域内的最高峰克勤峪海拔797.60米,鬼见愁海拔536.00米,八大处宝珠洞海拔428.40米,石景山海拔182.80米。

永定河水自军庄西,经三家店水库,在石景山西南流入北京平原,构成小西山的西部边界,《水经注》中称为“清泉河”。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以及南面的畅春园和北京大学清华北京小西山地质图大学是一片湿地,构成小西山的东部边界。

老山-八宝山构成了小西山的南部边界。

阳坊花岗岩体阻止了温泉村南石灰岩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动,冒出地表,形成以“温泉”为标志的北部边界。

小西山地质地质上,“小西山”西起永定河断裂,东至黄庄-高丽营断裂;南起永定河冲洪积扇,北至阳坊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

可以将小西山地质分为地层(包括第四纪冰川遗迹和永定河冲洪积扇)、构造分述如下:地层小西山地层从老到新有:雾迷山组(Jx w)、马家沟组(O m)、太原组(C t)、山西组(CP sh)、石盒子组(P sh)、双泉组(PT sh)、杏石口组(T x)、侏罗纪地层(J)和第四纪地层(Q)。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4.05•【字号】西政发〔2016〕5号•【施行日期】2016.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政发〔2016〕5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经第131次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2016年4月5日北京市西城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15〕66号)精神,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修复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力保障西城区水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部水体水质力争达到Ⅳ类以上。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防治任务(一)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1.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结合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危房改造、低洼院落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大中修等工作,对院落内及区管街巷合流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牵头单位:区住房城市建设委、区市政市容委责任单位: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区房地中心、宣房投公司严格开发建设项目配套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验收管理,在建、新建住宅项目和其他排放污水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实现达标排放。

配套建设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验收。

对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工程验收或未达到工程验收标准的住宅项目和其他排放污水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牵头单位:区住房城市建设委、西城规划分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环保局、区市政市容委污水处理相关工作配合市水务局的工作进行。

牵头单位:区市政市容委责任单位: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2.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及时清运城市垃圾,禁止违法倾倒,严控污染物进入城市排水系统。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Beijing Water ResourcesBulletin(2019)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审定:张世清伊锋审核:廖平安审查:王伟技术负责:黄振芳公报编制:赵泓漪刘文光孙春媛焦忠志李民诗王素芬参加人员:戴岚赵茜白国营刘波刘翠珠梁灵君王亚娟刘晨阳程震王林虎前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全市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

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9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依据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及《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编制,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废污水排放量、水资源质量评价。

其中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的多年平均值是1956~2000年数据系列的平均值,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21座,其中大宁水库、天开水库和牛口峪水库不纳入资源统计。

2019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4.56亿m3,常住人口年平均数为2153.9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为114m3,水资源紧缺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目录一、概述 (1)二、水资源 (2)(一)降水量 (2)(二)地表水资源量 (5)(三)地下水资源量 (8)(四)水资源总量 (11)三、水资源利用 (12)(一)供水量 (12)(二)用水量 (12)四、水资源质量 (14)(一)废污水排放量 (14)(二)水资源质量评价 (14)一、概述2019年全市降水量为506mm,比2018年降水量590mm少14.2%,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13.5%。

西城区简介介绍

西城区简介介绍

北与东城区相邻,南 与丰台区接壤
历史沿革
西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 来就是京城的政治、文化、经济
中心
曾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所在地,有 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西城区不断进行城市更 新和改造,发展迅速
行政区划
西城区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 共104个社区居委会
包括德胜街道、金融街街道、 什刹海街道、大栅栏街道、天 桥街道等
西城区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西城区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西城区经济发展情况 • 西城区人口和社会状况 • 西城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 西城区的未来展望和发展规划 • 西城区与北京市其他区县的合作与交流
01 西城区地理位置和历史背 景
地理位置
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 心区域
西与海淀区相接,东 与朝阳区相邻
06 西城区与北京市其他区县 的合作与交流
西城区与北京市其他区县的合作与交流
• 西城区是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地带。该 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是北京市 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中心之一。
THANKS FOR WATC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G
感谢您的观看
经济的快速发展。
西城区的科技产业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
03
药等多个领域,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产业
西城区拥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故宫、天安门广场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 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西城区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北京市的文化旅游产 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城区的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证券 、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为投资者 和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 地理2022.5 第1页(共10页)农耕活动素材图1节气与农业生产墙报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地理试卷2022.5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校开展节气与农业生产系列墙报展示活动。

图1为中国区域底图及谷雨节气农耕活动素材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该素材,在墙报上的正确摆放位置及原因A .①地,气温回升最快B .②地,水热条件适宜C .③地,冰雪融水灌溉D .④地,河谷地形平坦2.该节气过后一个月内A .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向B .①地比②地白昼时间长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 .④地比③地正午日影长图2为我国某日最低气温0℃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冬季风D.地形图3为贝加尔湖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四条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受贝加尔湖影响明显的是①地势起伏大②土壤侵蚀作用强③热量条件差④人类活动强度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图4 图2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地理2022.5 第2页(共10页)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 地理2022.5 第3页(共10页)图5为北京市某学校海绵校园改造规划图。

校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了海绵校园改造建议征集活动。

读图,回答第8、9题。

8.学生对海绵校园改造提出许多建议,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 .雨水花园中应种植单一树种,以增加植物蒸腾B .生态停车场应铺设透水砖,以利于雨水的下渗C .操场应建在相对低洼的区域,以增加雨水汇集D .树阵广场中应大量种植常绿树种,以净化水质 9.图中A .操场在校门西北方向B .体育庭院防冬季风效果较好C .开心农场光照条件差D .世界拼图距停车场约1千米城市群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北京西城区基本区情

北京西城区基本区情

西城区基本区情“三区”战略的由来与内涵“三区”战略,是指西城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实现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即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

实施“经济强区”战略,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就是要突出文化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质,增强文化发展力;实施“环境优区”战略,就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提升环境魅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增强环境吸引力。

“三区”战略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创造更加适宜国内外人士创业发展和办公居住的环境,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文化发展力和环境吸引力。

“三区”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

回顾我区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从“繁荣西单,发展西城”,到“大力发展五业、重点建设五街”和加快建设六个功能街区”,再到本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区”战略,经历了一个由点、线、面乃至全方位的发展过程。

“三区”战略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强调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科学的发展观是“三区”战略的重要内涵。

“三区”战略符合西城的区情特点和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西城区特有的区位功能和区情特点决定了我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措施应更科学,标准应更先进。

“三区”战略不仅是实施措施,也是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

我们要通过全面实施“三区”战略,把西城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首都气派、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

地理位置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全区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7.5公里。

面积31.6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单、西四二区合并为西城区至今。

1987年9月北京市将朝阳区马甸0.6平方公里划给西城。

北京市西城区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介绍
北京市
西城区 (北区/老区)
概述
•政府驻地: 二龙路27号 电 话区号: 010 邮政区码: 100032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北部 面积: 31.66平方公 里 人口: 124.3万(2010年) 拼音: Xī chéng qū 行政区划代码: 110102
由西海(又称积水潭)、 后海、前海组成,为一自 西北斜向东南的狭长水面。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公 园后门对面。
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全国 第一。金融街区域内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占 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 资金,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东营西城2022规划方案-最新版

东营西城2022规划方案-最新版

东营西城2022规划方案简介东营市是国家重要的石化和化工基地,属于山东省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

其西城区作为东营市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区之一,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档主要围绕着西城区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给出了2022年的规划方案,以期为西城区提供可持续、现代化的城市化建设规划。

西城区的基本情况西城区总面积约为 132 平方公里,其中在建城区面积 55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9 平方公里,农村面积 46 平方公里。

根据西城区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该区人口总数为237500人左右。

城市规划和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不断提升西城区设施水平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城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

•实现产业提升: 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注重洁净的生产制造项目布局和生态农业项目的引入,以此为基础,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打造高品质、高效率、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品质。

在实现现代化城市功能的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特色。

规划目标•人口规模: 2022年人口规模达到 26 万人左右。

•城市用地: 全面推进城市改造和现代化,城市用地面积达到 36 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覆盖,包括水、电、气、社会福利等提档升级。

•旅游经济: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把西城区打造成为“山东中东部旅游标杆”。

•公共空间: 加强公共空间建设,包括公共绿地、公园等,以保障市民生活质量。

•空气质量: 将 PM2.5 年均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内,全面提升空气污染治理水平。

•紫水治理: 将紫水体的治理面积提升到90%,全面切断污水直排现象。

规划实施转变发展模式西城区的发展正从“单纯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建立基于人民需求的现代化城市社区”。

北京西城区情(完整版)

北京西城区情(完整版)

西城区区情中文名称:西城区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北京市下辖地区:15个街道办事处,255个社区政府驻地:二龙路27号电话区号:010邮政区码:100032地理位置:北京市中心城区西部面积:50.70平方公里人口:124.3万(2010年)方言:北京话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著名景点: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月坛公园,景山公园,先农坛,陶然亭拼音:Xī chéng qū行政区划代码:1101021.行政区划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

辖区面积50.70平方公里。

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大街为界,与东城区相连;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

辖区设15个街道、255个社区。

2.人口状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如下: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124.33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32.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6.31%。

家庭户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1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8.5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5人减少了0.29人。

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08%;女性为62.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92%。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35下降为100.31。

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4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63%;15-64岁的人口为99.0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9.6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5.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68%。

北京市中心城区1∶500地形图现状及更新测绘

北京市中心城区1∶500地形图现状及更新测绘

北京市中心城区1∶500地形图现状及更新测绘曾永民【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中心城区1∶500地形图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软件的使用情况,总结了图库一体化生产的特点,为城市基础测绘1∶500地形图测绘的开展积累经验.【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1∶500地形图;更新测绘;图库一体化【作者】曾永民【作者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8;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4.9北京市中心城区1∶500地形图是北京市基础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北京的基础,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

为保障北京中心城区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奥运安保、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中心城区三维立体模型建设等重大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下简称:市测绘院)依照《北京市测绘条例》、《北京市关于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的意见》中对1∶500地形图更新测绘的要求,对中心城区8450幅1∶500地形图进行更新测绘。

由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快速建设,原有1∶500地形图成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从1993年起,市测绘院连续三年向市规划局申请专项经费进行测绘,自1997年起,经市政府同意,项目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97-2001年,市测绘院完成了7907幅1∶500地形图的测绘,折合面积395平方公里,主要采用外业小平板法手工测图,内业数字化的工艺流程,其中160幅采用全野外数字技术成图。

之后每年对测绘成果进行更新测绘,并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方法新测部分图幅,至2003年达到8450幅。

2.1 项目采用的测绘基准项目采用的坐标系为北京市地方坐标系,采用的高程系为北京市地方高程系,地形图图幅划分与编号均采用北京市地方分幅及编号方法。

2.2 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项目执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主要包括:《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DB11/T407-2007)、《基础测绘成果检查验收技术规程》(DB11/T998-2013)等。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2.22•【字号】西政办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西政办发〔2021〕1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京政办发〔2020〕23号)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就我区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开展普查,摸清西城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西城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二、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

普查覆盖全区域范围。

本次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

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时间安排本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

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完成西城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并上报市级有关部门。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2x-02-2110:00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x年2月21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x年度。

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700万人,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

通过普查,掌握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选了2万多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省抽选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为0.20%,原始数据差错率0.14%。

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4065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656026个村级组织,其中637011个村;2259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2108万个。

一、农业基本状况202x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2x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
(最新版)
目录
一、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概述
二、西城区地理特征
三、西城区生物多样性
四、一分一表的制定背景与意义
五、一分一表的实施与效果
正文
一、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概述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是对我国北京市西城区地理特征和生物多
样性进行系统性梳理的一份表格,旨在为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西城区地理特征
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总面积约为 50.7 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总体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三、西城区生物多样性
西城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多种植物和动物。

植物资源主要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如国槐、白玉兰、紫叶李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鸟类、鱼类、昆虫等,如喜鹊、麻雀、金鱼等。

四、一分一表的制定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西城区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恢复西城区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制定一份科学、
系统的地理生物一分一表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表格既可以为公众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五、一分一表的实施与效果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的制定,对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这份表格,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增加绿化带,保护珍稀物种等。

同时,公众也可以根据这份表格,了解西城区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环保意识。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

西城区地理生物一分一表摘要:1.引言2.西城区地理特点3.西城区生物多样性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5.总结正文:【引言】西城区作为北京市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地理生物资源。

本文将对西城区的地理生物资源进行详细的梳理,以期提高人们对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西城区地理特点】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总面积约50.7 平方公里。

其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势平坦,无明显的山丘和河流;2.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

【西城区生物多样性】尽管西城区地理特点较为单一,但生物多样性却相对丰富。

西城区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资源:西城区共有植物资源约700 余种,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等类型。

常见的植物有油松、侧柏、杨树、柳树等;2.动物资源:西城区共有动物资源约300 余种,包括陆生、水生、空中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动物有喜鹊、麻雀、燕子、猫头鹰等;3.微生物资源:西城区的微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西城区的生物多样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西城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颐和园、北海公园等,以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开展绿化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等措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总结】西城区在地理和生物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城区

西城区
北展广场1949年初,北平市解放后,全市下辖20个区。
1950年4月18日,政务院批准将北京市调整合并为16个区,今区境内为第2区和第4区全部、第5区之西半部及 第13、第14区的一部。1952年9月,市政府再次调整区划,今区境内为西单区和西四区及海淀区、前门区的一部 分,第2区更名为西单区,第4区更名为西四区。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单、西四二区合并为西城区。
西城区是战国燕都蓟城所在地,辽、金、元、明、清历代均为京都一部分。作为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地和 800多年的建都地,是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区,是皇城文化、仕子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文化 高度融合的区域。西城区风景名胜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月坛公园、历代帝王庙、陶然亭公园、北京大观园、醇亲 王花园、恭王府花园等。
2021年,西城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2.8亿元,比2020年增长5.4%;其中,在外省完成的 产值为424.2亿元,比2020年下降0.7%。完成竣工产值357.7亿元,比2020年下降13.1%。房屋施工面积4361.5 万平方米,比2020年下降0.5%;房屋竣工面积784.1万平方米,比2020年增长12.8%。
2021年,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8.1亿元,比2020年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4.7亿元, 比2020年增长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33.4亿元,比2020年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4.9%。
历史沿革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部营造中都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定名大都城。 孛儿只斤忽必烈采用郭守敬的建议,引白浮泉水入城,汇流积水潭,开凿通惠河直达通州,京杭大运河南至杭州, 北至海子(积水潭),既解决大都城水源,又使大批漕粮货物运抵京都。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

北京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微地形的响应梁潇瑜;信忠保;王志杰【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22(36)3【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微地形下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异规律,以北京土石山区人工林坡面为研究对象,在40 m×50 m坡面共布设30个土壤水分观测点,分10 cm间隔观测,观测深度为50~70 cm。

2015年4—10月使用Diviner 2000共监测土壤水分20次。

结果表明:(1)坡地土壤水分含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大体随着降雨波动的变化而变化。

(2)土壤水分随坡位变化而变化,水平阶上坡位<中坡位,缓坡中坡位<下坡位。

(3)坡面土壤水分整体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微地形主要影响>30 cm的土层,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水平阶>缓坡>陡坡>陡坎,水平阶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其他微地形(P<0.05)。

(4)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微地形是影响坡面土壤水分异质性的主控因素,相对贡献率达81.2%,微地形因素减弱了海拔和坡位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该研究可为土石山区生态恢复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6页(P94-99)【关键词】土石山区;土壤含水量;微地形;坡位【作者】梁潇瑜;信忠保;王志杰【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陕北半干旱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2.海河流域土石山区与黄土丘陵区降雨前后坡面微地貌变化分析3.黄土区坡面尺度微地形和次降雨对5 m土壤水分影响的典型个例分析4.北京山区侧柏林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5.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对典型地形因子的响应——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城区最新简介情况和水系乡镇土壤侵蚀等图行政区划名称
西城区
行政区划名称
西城区
驻地
金融街街道
面积(平方千米)
139
人口(万人)
51
区号
110102
邮编
010
乡镇街道区划代码
1.10102e+11 西城区
1.10102001e+11 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1.10102003e+11 新街口街道办事处1.10102007e+11 月坛街道办事处
1.10102009e+11 展览路街道办事处1.1010201e+11 德胜街道办事处
1.10102011e+11 金融街街道办事处1.10102012e+11 什刹海街道办事处1.10102013e+11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1.10102014e+11 天桥街道办事处
1.10102015e+11 椿树街道办事处
1.10102016e+11 陶然亭街道办事处1.10102017e+11 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1.10102018e+11 牛街街道办事处
1.10102019e+11 白纸坊街道办事处1.1010202e+11 广安门外街道办事处
乡镇边界水系土壤侵蚀示意图
获取更多
更多省市县域内有关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行政区划等地理信息数据可到腾绘空间信息科技官网查看。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从新浪微博@腾绘空间信息科技,玩微信的可以加我微信公众号,搜索腾绘空间添加,或者1397383786(企鹅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