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_视距测量

合集下载

视距测量的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的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的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的实验报告》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视距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是通过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视线距离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
在地理测量、建筑设计、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
际操作,验证视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场地作为实验地点,以确保视线距离不受障碍物
的影响。

然后,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测距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着,我们选择了两个固定的点作为测量对象,分别设置在场地的两端,确保
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准确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测量,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

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的测距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测量完成后,
我们对结果进行了多次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

最终,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通过视距测量,我们成功地确定了两个点之间的
距离,并且验证了视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表明,视距测量是一
种非常有效的测量方法,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视距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相信在未
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中,视距测量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
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概念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仪器望远镜筒内的视距丝在标尺上截取读数,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距离,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观测快捷,一般不受地形影响。

其缺点是,测量视距和高差的精度较低,测距相对误差约为1/200~1/300。

尽管视距测量的精度较低,但还是能满足测量地形图碎部点的要求,所以在测绘地形图时,常采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距离和高差。

二、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一)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计算公式如图4-7 所示,测地面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点安置仪器,在点竖立视距尺,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水平视线与标尺垂直,中丝读数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位置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用表示。

1、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设仪器中心到物镜中心的距离为,物镜焦距为,物镜焦点到点的距离为,由图4-7可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根据图中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关系得两点间水平距离为:(4-7)式中:为视距乘常数,用表示,其值在设计中为100。

为视距加常数,仪器设计为0。

则视线水平时水平距离公式:(4-8)式中—视距乘常数其值等于100。

—视距间隔。

2、高差的计算公式:两点间的高差由仪器高和中丝读数求得,即:(4-9)式中:—仪器高,地面点至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

(二)望远镜视线倾斜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在地面起伏比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望远镜倾斜才能照准视距标尺读取读数,此时视准轴不垂直于视距标尺,不能用式4-8计算距离和高差。

如图4-8所示,下面介绍视准轴倾斜时求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

视线倾斜时竖直角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标尺上所截的位置为,,视距间隔为,求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首先将视距间隔换算成相当于视线垂直时的视距间隔之距离,按式4-8求出倾斜视线的距离′,其次利用倾斜视线的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为水平距离。

因上下丝的夹角很小,则认为∠和∠为90°,设将视距尺旋转角,根据三角函数得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计算式为式(4-10),两点高差计算公式为式(4-11)。

距离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距离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距离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和测量视距对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的影响。

视距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个物体的形状和色彩在多大距离和角度上是显而易见的。

这项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测量和记录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可在何种距离和角度可见;
(2)记录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3)比较不同环境参数对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视距的影响;
(4)比较不同用途的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视距的差异。

实验现场用到的主要设备有:距离测量仪、角度测量仪、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以及各类环境监测仪器,其中距离测量仪和角度测量仪用来测量不同环境条件下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的视距,其他仪器用于记录不同环境参数。

实验进行了一周时间,先进行了相关知识学习。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测量了空气中灰尘取样装置的视距,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参数下,视距有一定差异,而且不同用途的取样装置视距也有一定差异,可以为以后灰尘取样装置的使用和安装提供参考。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视距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距离和高差的方法,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视距测量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提高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丝读取上下视距间隔,进而计算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其原理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视距间隔与距离和高差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为:水平距离 D =K × l cos²α高差 h =05K × l sin2α + i v其中,K 为视距乘常数,一般为 100;l 为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即视距间隔);α为竖直角;i 为仪器高;v 为中丝读数(目标高)。

三、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为 DJ6 型经纬仪、水准尺、皮尺等。

四、实验步骤1、安置仪器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 i。

2、瞄准目标将望远镜瞄准目标水准尺,使十字丝中丝切准尺面。

3、读取上下视距丝读数读取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记录为 l₁和 l₂,计算视距间隔 l = l₁ l₂。

4、观测竖直角转动经纬仪照准部,使望远镜瞄准目标顶部,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α。

5、重复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根据测量数据,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水平距离 D 和高差 h 。

7、数据记录与整理将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在实验表格中,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测站|目标点|仪器高 i(m)|上丝读数 l₁(m)|下丝读数 l₂(m)|视距间隔 l(m)|竖直角α(°)|水平距离 D (m)|高差 h(m)||::|::|::|::|::|::|::|::|::|| 1 | A | 150 | 235 | 110 | 125 | 30 | 11678 | 778 || 1 | B | 150 | 320 | 180 | 140 | 45 | 12728 | 1607 || 2 | C | 145 | 285 | 140 | 145 | 35 | 12074 | 921 || 2 | D | 145 | 350 | 200 | 150 | 40 | 13060 | 1310 |对上述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水平距离平均值:D 平均=(11678 + 12728 + 12074 + 13060)÷ 4 = 12385(m)高差平均值:h 平均=(778 + 1607 + 921 + 1310)÷ 4 = 1102(m)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精度和校准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视距丝的读数精度、竖盘指标差等。

视距测量实训总结

视距测量实训总结

视距测量实训总结视距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眼对物体的视觉距离来计算物体的实际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视距测量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高大物体的高度和距离,以及开展地形测量、气象观测等工作。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视距测量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熟悉使用仪器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操作,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方法1.测量工具本次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测距仪、三角架、测量杆、水平仪等。

2.测量步骤(1)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将三角架放置到地面上,使用水平仪调整三角架水平。

(2)在三角架上安装测距仪,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3)将测量杆立在需要测量的目标物体旁边,调整测量杆的高度和角度,使其与目标物体的上边缘水平。

(4)通过测距仪测量出目标物体顶部到三角架的距离,再通过测量杆测量出目标物体顶部到地面的高度,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目标物体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5)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出目标物体各个位置的高度和距离,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实际高度和距离。

三、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视距测量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测量工具的精度、目标物体的高度和距离等。

因此,在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以及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

2.在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杆的选用和使用。

测量杆的高度应适当,杆上的刻度应清晰可见,使用时应保持垂直和水平。

3.视距测量还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影子长度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高度和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但需要注意避免影子和目标物体之间的阴影干扰。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掌握了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操作的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视距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为各种测量和观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在测量科学中,视距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通常表示为观察者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测量视距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如建筑物、道路、桥梁、机场等建设工程中的测量问题,以及在森林、农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气候观测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这次我参加的视距测量实验对我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实验前我们需要了解视距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望远镜和测距仪对视距进行测量。

我们需要注意望远镜的校准和调焦、测距仪的精度和定位等问题。

我们将实验地点移到了一个公园,准备进行实测。

首先,我们需要选定测量的目标。

我们选择了公园内高达20米的塔作为目标。

然后,我们固定了测距仪,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校准,并使用地面标志物将其精确定位。

接下来,我们用目测法大致测量了塔与测量器的距离,以此作为初步测量数据。

然后,我们开始用望远镜观测塔顶并记录刻度值,再用测距仪对点到仪器的实际距离进行测量。

最后,我们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了最终的视距值。

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测量误差问题。

视距测量误差主要由目标高度、仪器高度、位置和望远镜误差等因素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减小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视距的测量方法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视距在现代测量科学中的重要性。

视距测量的应用不仅在公共建筑和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同时涉及到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对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也感受到科学实验对我们学习的重要价值。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深入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测量技术,为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测量学视距测量实践报告(2篇)

测量学视距测量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视距测量是测量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利用光学仪器,如经纬仪或全站仪,通过观测目标点,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视距测量在工程测量、地形测绘、土地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一次视距测量的实践,总结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践目的1. 理解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视距测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测量精度。

4. 了解视距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实践地点与时间实践地点:某高校校园内实践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践仪器与设备1. 全站仪一台2. 标准尺一副3. 三脚架三只4. 记录本及笔5. 手电筒一只五、实践内容1. 测站设置:- 选择一个稳定的测站,确保仪器放置平稳。

- 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固定在测站上。

2. 观测目标点:- 确定目标点位置,使用全站仪对准目标点。

- 调整仪器焦距,使目标点清晰显示在屏幕上。

3. 测量水平距离:- 使用全站仪的视距测量功能,读取水平距离值。

- 记录测量数据。

4. 测量高差:- 使用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功能,读取高差值。

- 记录测量数据。

5. 数据处理:-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 计算平均距离和高差。

6. 误差分析:- 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环境因素等。

- 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

六、实践结果与分析1. 测量数据:- 水平距离:100.0米- 高差:5.0米2. 误差分析:- 仪器误差:全站仪的测量精度为±2毫米,对本次测量影响较小。

- 环境因素:风力、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但通过调整仪器焦距和数据处理可以减小误差。

- 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规范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

七、实践总结1. 视距测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短距离的测量。

2. 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等优点。

3.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工程测量实习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视距测量原理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任务包括:熟悉视距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实习原理视距测量是利用视距测量原理,通过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计算出两点间的斜距。

视距测量原理基于三角学,根据测站和目标点的高程以及水平距离,利用视距公式计算出视距值。

三、实习准备实习前,我们学习了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了实习所需的仪器设备。

实习当天,我们领取了经纬仪、视距尺、测距仪等设备,并对仪器进行了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实习过程1. 选点与布设我们在实习场地选定了两个测站,并确定了目标点。

测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便进行视距测量。

2. 仪器安置与对中在测站上,我们首先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调整水平仪,确保仪器稳定。

然后,对中目标点,使目标点位于仪器视距尺的中央。

3. 测量操作通过对目标点的观测,我们记录下了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倾斜角度。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得到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和倾斜角度,我们利用视距公式计算出了视距值。

同时,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视距测量实习,我对视距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经纬仪和视距尺,并掌握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

六、建议与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视距测量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工程测量项目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工程测量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本次视距测量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我对工程测量理论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测量技能。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距离下的视距,探究视距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实验
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直尺、测量尺和激光测距仪,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场地作为实验地点,确保没有遮挡物影响视距的
测量。

然后,我们设置了不同的距离,分别是10米、20米、30米和40米,并在
每个距离上进行视距的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现象,比如在较远的距离上,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视距会有所偏差,需要进行修正计算。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视距与距离之间呈现出一
定的关系,随着距离的增加,视距也会相应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大气折射对视距的影响,这为我们在实际测量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测量工具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定期校准测量工具,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测量等。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成功地探究了视距与距离之间的
关系,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视距测量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视距测量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的科研工
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视距测量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视距测量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视距测量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视距测量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目的与要求1、掌握视距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采用三种方法对同一测点进行观测。

3、精度要求:往返测得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K≤1/300,高差之差Ah≤6mm/100m.二、仪器和工具经纬仪(配三脚架)1台、视距尺(水准尺)1把,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观测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点A上(假定A点高程HA=100.00m),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读至cm):在B点竖立视距尺。

2、水平视线法(1)用盘左位置瞄准B点上的视距尺,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同时调望远镜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为视线水平时的固定读数(90°或270°),这时望远镜视线水平。

(2)读取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读至mm),求尺间隔l﹔读中丝读数v(或取上丝、下丝读数的平均值,读至cm)。

(3)计算:D=100 l,h=i一v13、仪器高法(1)盘左,用望远镜中横丝瞄准视距尺上读数为i的位置,读取上丝、下丝读数,求得尺间隔(2)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L(读至′),求竖直角αz(3)计算:D=100 l cos2az,h=Dtanaz4、任意倾角法(1)盘左,望远镜瞄准视距尺任意读数v(最好使倾角大些),读取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读至mm),求尺间隔:读中丝读数v(或取上丝、下丝读数的平均值,读至cm)。

(2)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L(读至’),求竖直角a3(3)计算:D=100 l3 cos2a3,h=Dtana,+i一v35、返测:将仪器安置于B点,重新量取仪器高,在A点竖立视距尺,按上述方法观测、计算两点间水平距离D和高差h。

检查往返测得水平距离和高差是否超限。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标题:视距测量实验报告摘要:该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视距来了解不同条件下物体的可见性。

通过设立不同距离的观察点,并结合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物体的最远可见距离。

实验结果表明,视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条件、地形起伏等。

在相同条件下,可见距离随观察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视距、可见性、观察点距离引言:视距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眼能够观察到物体的最远距离。

视距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条件下物体的可见性,并在军事、交通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设置不同观察点距离,并利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物体最远可见距离。

方法:实验所用设备包括测距仪、光学仪器等。

首先在实验区域设置了不同的观察点距离,然后使用测距仪测量物体的实际距离,并利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的可见范围。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视距。

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视距。

观察点距离越大,视距越小,这是由于大气的折射和散射导致的。

在相同条件下,地形起伏也会影响视距,高地能够提高视距,而低地则会降低视距。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视距与观察点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建立了一个视距预测模型。

讨论:实验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与现有的理论模型相吻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来预测不同条件下的视距,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实验中的设备和方法也可以在其他领域的可见性测量中得到应用。

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了解了视距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一个视距预测模型。

视距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军事、交通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

视距测量实验报告概述:视距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本实验以简单的装置和方法,探讨了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与原理:实验所需设备包括:测量尺、直角镜、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原理基于激光束的反射和接收时间的差异,通过计算差异时间推导出距离值,使用简单灵活。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区域,将被测物体(例如建筑物)设定在一定距离以内;2. 将激光测距仪放置在视距范围之外,确保不受干扰;3. 使用直角镜将激光束反射至被测物体上的目标点;4. 使用激光测距仪记录反射激光的时间差;5.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精确度。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经过一系列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下面是部分结果:测量次数距离(米)1 12.52 12.33 12.44 12.65 12.4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建筑物与实验设备的平均视距为12.44米。

这个结果仅代表一次实验的推论,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实验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误差,例如环境光线强度变化、设备故障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在进行测量前,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进行校准;2. 对于环境光线强度变化较大的情况,增加屏蔽或使用其他保护措施;3. 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应用与意义:视距测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地理测量、建筑设计、环境监测等领域。

通过测量建筑物之间的视距,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宝贵的数据,从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可持续性。

此外,视距测量还对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确测量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评估不同区域的可利用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视距测量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方法,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视距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方法

方法简介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不受地面起伏变化的影响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但其测距精度低,约为:1/200-1/300。

一、视距测量原理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欲测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可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视距尺,设望远镜视线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此时视线与视距尺垂直。

求得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

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的,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

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故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施测时,安置仪器于A点,量出仪器高i,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渎取上、下、中三丝的读数,计算视距间隔。

再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为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置的经纬仪则无此项操作),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竖直角。

用计算器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三、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1.视距测量的误差读数误差用视距丝在视距尺上读数的误差,与尺子最小分划的宽度、水平距离的远近和望远镜放大倍率等因素有关,因此读数误差的大小,视使用的仪器,作业条件而定。

垂直折光影响祝距尺不同部分的光线是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到达望远镜的,越接近地面的光线受折光影响越显著。

经验证明,当视线接近地面在视距尺上读数时,垂直折光引起的误差较大,并且这种误差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

视距尺倾斜所引起的误差视距尺倾斜误差的影响与竖直角有关,尺身倾斜对视距精度的影响很大。

2.注意事项(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1m以上,(2)作业时,要将视距尺竖直,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3)要严格测定视距常数,扩值应在100±0.1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4)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

视距测量实习报告

视距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视距测量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视距测量原理、方法和仪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视距测量的基本操作,了解视距测量的应用领域,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区XX工程测量实习基地三、实习内容1. 视距测量原理及仪器介绍(1)视距测量原理: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通过测量视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垂直角)和视线长度,计算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2)视距测量仪器:本次实习主要使用全站仪进行视距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于一体的测绘仪器,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2. 视距测量操作步骤(1)准备:检查全站仪各部件是否完好,电池电量充足,记录仪器的初始位置。

(2)架设仪器:将全站仪三脚架平稳地放置在测站上,调整仪器水平,使仪器望远镜指向天空。

(3)设置测量参数:输入测站点坐标、基准面高程、后视点坐标等参数。

(4)观测:对前视点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5)数据处理: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得到前视点坐标和高程。

(6)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他测点的观测和数据处理。

3. 视距测量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全站仪本身的误差,如角度测量误差、距离测量误差等。

(2)操作误差:观测者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如瞄准目标不准确、读数误差等。

(3)环境误差: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误差,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

四、实习成果本次视距测量实习共完成XX个测点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测量精度达到XXmm。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团结协作,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视距测量实习,同学们对视距测量的原理、方法和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2.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站仪测量视距实习报告

全站仪测量视距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站仪已成为工程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仪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视距测量原理的理解,我们于2023年10月在XX大学工程测量实验室进行了全站仪测量视距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实习地点:XX大学工程测量实验室三、实习人员与设备实习人员:XX年级XX班全体学生实习设备:全站仪、棱镜、脚架、水准尺、钢卷尺、记录板等四、实习内容与方法1. 理论讲解实习前,指导教师详细讲解了全站仪的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重点强调了视距测量的精度要求、误差来源及控制措施。

2. 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包括以下内容:- 全站仪的组装与拆卸- 全站仪的校正与对中- 视距测量的基本操作步骤- 视距测量的误差分析3. 实际测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测站和测点- 视距测量- 数据记录与处理- 结果分析五、实习过程与结果1. 组装与拆卸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熟练地完成了全站仪的组装与拆卸,熟悉了仪器的各个部件。

2. 校正与对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校正全站仪,确保仪器精度。

同时,掌握了如何对中,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视距测量学生按照操作步骤,熟练地进行视距测量,掌握了视距测量的基本操作方法。

4. 数据记录与处理学生学会了如何记录数据,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

5. 结果分析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误差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六、实习总结与体会1. 提高操作技能通过本次实习,学生掌握了全站仪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程测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加深理论理解实践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视距测量原理的理解。

视距测量实训报告作业

视距测量实训报告作业

本次视距测量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习加深对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学院实训基地三、实习内容1. 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仪器(1)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从而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方法。

(2)视距测量的仪器:本次实习主要使用全站仪进行视距测量。

2. 视距测量的操作步骤(1)踏勘选点: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并确定起算点。

(2)架设仪器:将全站仪架设在起算点上,调整仪器水平,确保视线与地面垂直。

(3)照准目标:将全站仪望远镜对准目标点,进行照准。

(4)读数:读取全站仪显示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并记录在测量手簿中。

(5)计算:根据视距测量的原理,计算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6)重复测量:对选定的目标点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3. 视距测量的注意事项(1)仪器架设:确保仪器架设在稳固的地点,防止仪器倾斜。

(2)照准目标:尽量使望远镜与目标点保持垂直,减少误差。

(3)读数:注意读数时的精度,避免因读数错误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4)重复测量:对重要目标点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1. 完成视距测量的实习任务,掌握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视距测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实习,加深对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视距测量在工程建设、地形测绘等领域的重要性。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全站仪进行视距测量,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视距实验报告范文

视距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视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的操作技能。

3. 学会分析视距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二、实验原理视距测量是一种利用视距仪测量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水平视线与目标之间的夹角(垂直角)和目标物上的标志(如标杆)的长度,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三、实验设备1. 视距仪一台2. 标杆两根3. 水准尺一根4. 三脚架一个5. 记录纸若干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视距仪的完好性,确保其功能正常。

- 将标杆竖直放置于待测距离的起点,并确保其高度与视距仪视线平行。

- 将视距仪安置在三脚架上,调整其高度和水平度,使其望远镜的十字丝与标杆顶部对齐。

2. 测量阶段:- 观察标杆顶部,调整视距仪望远镜的垂直角微调手轮,使十字丝清晰地对准标杆顶部。

- 读取水平视线与标杆顶部之间的垂直角,记录在记录纸上。

- 调整视距仪望远镜的水平角微调手轮,使十字丝清晰地对准标杆上的标志。

- 读取标志处的水平距离,记录在记录纸上。

- 重复以上步骤,至少测量三次,以减小误差。

3. 数据处理:- 计算每次测量的水平距离,求其平均值。

- 分析测量结果,计算测量误差,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量结果:- 水平距离平均值:____米- 测量误差:____米2. 误差分析:- 视距仪本身的误差:视距仪的精度等级决定了其测量误差的大小。

- 观测者的误差:观测者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环境因素:大气折射、地球曲率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六、实验结论1. 视距测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距离测量方法。

2.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使用视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的操作技能。

3. 了解了视距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学会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改进建议1. 提高观测者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减小人为误差。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pptx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pptx
2、照准视距尺,消除视差,使中横丝切仪 高处(i=v),读取上下丝读数,读取竖盘 读数L、记录,计算90-L。
3、盘右同上再次观测目标A切仪高处 (i=v), 读取竖盘读数R、并记录,计算 R-270。
பைடு நூலகம்、利用有关公式算出所求平距D和高差h。
四、误差来源:
1、读数误差:注意消除视差,目标不要太远,两点之 间不超过100米
2、视距尺倾斜误差:尺子应竖直 3、外界影响:视线尽量离开地面1米以上 4、K值的影响:一般可忽略
五、注意事项:
1、消除视差,标尺读数要准确,标尺要保持竖直。 2、竖直角观测时要注意调节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3、选用合适时间观测 4、记录要清晰准确,不得涂改
三、距离测量方法与计算:
(一)水准仪视距测量(提供水平视线)
1.安置仪器于A水准点,精平; 2.瞄准B水准点上的水准尺; 3.读取上、下丝读数M、N,计算尺间隔 l=M-N; 4.视线距离(水平距) D=kl 5. 量取仪高i,读取中丝读数v,h=i-v
(二)经纬仪视距测量
1、于测站A上安置仪器,盘左位置,对中、 整平,量取仪器高i,立尺于目标点B。
二、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1、视线水平时:
1、视线水平时:
水平距离:D=kl 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高差:h=i-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2、视线倾斜时:
2、视线倾斜时:
水平距离:D=klcos2α k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α为视线的竖直角
高差:h=1/2 klsin2α+i –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实验三-视距测量

实验三-视距测量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源-于-网-络-收-集实验七 视距测量一、 目的和要求1. 练习用视距法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2. 水平距离和高差要往返测量,往返测得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高差之差不大于5cm ;二、 仪器和工具经纬仪、视矩尺、木桩、斧头、伞、记录本、计算器、皮尺。

三、 方法和步骤1. 在地面任意选择A 、B 两点,相距约100m ,各打一木桩;2. 安置仪器于A 点,用皮尺量出仪器高I (自桩顶量至仪器横轴,精确到厘米),在B 点竖立视矩尺;3. 盘左,用中横丝对准视矩尺上仪器该I 附近,再使上丝对准尺上整分米处,设读数为b ,然后读取下丝读数a (精确到毫米)并记录,立即算出视距间隔l L =a-b ;4. 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中横丝对准尺上仪器高I 处;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并记录,算出竖直角αL ;5. 盘右,重复步骤3与4,测得视距间隔lR 与竖直角αR ;6. 用盘左、盘右观测的视距间隔平均值和竖直角的平均值,计算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7. 将仪器安置于B 点,重新量取仪器高I ;在A 点竖立视矩尺,由另一观测者于盘左、盘右两个位置,使中丝对准尺上高度v 处,读记上、中、下三丝读数(上、下丝均读至毫米)和竖盘读数。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这时,高差()v i Dtg h AB -+=α。

检查往、返测得水平距离和高差是否超限。

四、 数据处理计算方法如下:)(取至高差)(取至水平距离m Dtg hAB m kl D 1.01.0cos 2α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 视距测量
一、 目的和要求
1. 练习用视距法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2. 水平距离和高差要往返测量,往返测得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高差之差不大于5cm ;
二、 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视矩尺、木桩、斧头、伞、记录本、计算器、皮尺。

三、 方法和步骤
1. 在地面任意选择A 、B 两点,相距约100m ,各打一木桩;
2. 安置仪器于A 点,用皮尺量出仪器高I (自桩顶量至仪器横轴,精确到厘米),在B 点竖立视矩尺;
3. 盘左,用中横丝对准视矩尺上仪器该I 附近,再使上丝对准尺上整分米处,设读数为b ,然后读取下丝读数a (精确到毫米)并记录,立即算出视距间隔l L =a-b ;
4. 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中横丝对准尺上仪器高I 处;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并记录,算出竖直角αL ;
5. 盘右,重复步骤3与4,测得视距间隔lR 与竖直角αR ;
6. 用盘左、盘右观测的视距间隔平均值和竖直角的平均值,计算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7. 将仪器安置于B 点,重新量取仪器高I ;在A 点竖立视矩尺,由另一观测者于盘左、盘右两个位置,使中丝对准尺上高度v 处,读记上、中、下三丝读数(上、下丝均读至毫米)和竖盘读数。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这时,高差()v i Dtg h AB -+=α。

检查往、返测得水平距离和高差是否超限。

四、 数据处理
计算方法如下:)(取至高差)(取至水平距离m Dtg hAB m kl D 1.01.0cos 2α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